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目标导航目标导航篇目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1.了解演讲词的相关常识及写作背景。2.反复诵读文章内容,学习演讲词从演讲的目的、场合和对象等方面把理其针对性。3.体会文章深邃的思想,形象的语言和厚重的文化。4.学习革命导师、仁人志士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的精神。树立对无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正确观点。加深对“抱负与使命”的认识。1.合作探究文章结构,分析文章中的深邃思想。2.品味语言魅力,揣摩字里行间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2.了解马克思为历史科学、为无产阶级革命所做的巨大贡献。3.了解演讲词的一般写作特点。1.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2.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知识精讲知识精讲一、知人论世1.作者介绍卡尔·马克思(1818年-1888年),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社会学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是“精髓”,后来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去研究。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Von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患晚期食道癌在位于泰晤士河边的寓所内逝世。2.写作背景马克思被邀请作为伦敦的外国流亡革命人士的正式代表,出席1856年4月14日为纪念宪章派报纸《人民报》创刊四周年而举行的宴会。他利用请他第一个讲话的机会,作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马克思参加《人民报》的创刊纪念会这件事明显地说明了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同英国宪章派保持着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极力想在思想上影响英国无产阶级并且帮助宪章运动的领袖,以使英国工人运动在新的、社会主义基础上复兴起来。《人民报》是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月由革命的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2年10月至1856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该报撰稿,并对该报的编辑工作给以帮助。《人民报》除了刊登马克思和恩格斯专为该报撰写的一些文章外,还转载了他们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的最重要的文章。在这个时期,该报始终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3.文体知识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合,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大体有如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照读式演讲、读稿式演讲,演讲者拿着事先写好的演讲稿。走上讲台,逐字逐句地向听众宣读一遍。其内容经过慎重考虑。语言经过反复推敲。结构经过精心安排,话讲得郑重。它比较适合于在重要而严肃的场合运用。背诵式演讲、脱稿演讲,演讲者事先写好演讲稿,反复照背,背熟后上讲台。脱稿向听众演讲。这种演讲方式比较适合于演讲比賽和初学演讲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和增进演讲者的演讲能力。其缺点是不便于演讲者临场发挥。使听众觉得矫揉造作。一旦忘词,就难以继续,往往要当场出丑。提纲式演讲、提示式演讲,演讲者只把演讲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按照提纲形式写出来,借助它进行演讲。而不必一字一句写成演讲方式。是初学演讲者进一步提高演讲水平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演讲方式。即兴式演讲。演讲者预先没有充分准备而临场生情动意所发表的演讲。它是一种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效果最佳的演讲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听众的心理和需要。灵活机动。迅速调动语言的一切积极因素,以悬河之口生动的直观和形象的直接感染力,是其它各种演讲方式都无法比拟的。演讲稿6个特点第一:针对性。第二:可讲性。第三:鼓动性。第四:整体性。第五:口语性。第六:临场性。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悼词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悼念性文章。今天的悼词是从古代的诔辞、哀辞、吊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来的。诔辞作为中国哀悼文体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种专门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读性的哀悼文体。一篇悼词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点明悼念对象,通俗介绍其生前身份、简历、因何逝世、逝世时间、终年岁数等。(2)扼要地介绍逝者生前的事迹,突出其对社会的贡献,恰如其分地评价其一生。(3)对逝者表示哀悼,并勉励生者化悲痛为力量,以实际行动做好工作来纪念逝者。悼词一般由较有威望或地位的人宣读,国葬的悼词,在中国习惯上由继位者宣读。二、字词积累1.字音、字形锭(dìng)尽(jǐn)管气氛(fēn)不可思议繁芜(wú)诅咒(zǔzhòu)浅尝辄止(zhé)诬蔑(wūmiè)悼(dào)念诽谤(fěibàng)肤(fū)浅空(kòng)白卓(zhuó)有成效嫉(jí)恨拂(fú)去豁(huò)然开朗2.词语微不足道: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衰颓:衰落颓败。也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毋庸争辩: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争辩的。狡狯:诡诈。也指机灵。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浅尝辄止: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杂乱。能力拓展能力拓展重难点解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1.大家快速朗读课文。找出这次演讲的主旨是什么?演说的时间、场合、对象分别是什么?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在欧洲,19世纪中叶是一个崇尚革命、追求革命、推动革命的时代,是一个革命气氛从四面八方包围者它、压抑者它的时代。当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新的革命高潮尚未到来。场合:在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对象:参加纪念会的欧洲群体,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2.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但他为何从1848年革命谈起?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他称这场革命“只不过是些做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当时,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的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这种评价就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科学地总结了这场革命经验。在演说里,马克思想用它来对照反村,由它“宜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这就把后者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震撼者人们的心灵。3.第四段中,“我们看到”后面的内容说明了什么?与上下文有何关联?马克思列举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扰。即上文第三段,“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其中,前者构成了爆发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经济基础,而后者则说明了这场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阐述了这场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第1自然段写马克思的死何以用“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这些短语来表达?在这里作者采用了讳饰的手法(所谓讳饰,就是因为某个原因,不便直接说出某个意思,而是以比较委婉而又含蓄的语言表达意思),表达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停止思想了”一语的运用也切合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身份。2.第2自然段在全文起何作用?第2段是全文的总纲。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马克思逝世造成的巨大损失。从另一方面看,也概括揭示了马克思生前两方面的伟大贡献,即对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指导和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创建。3.在第2段中,作者先说了“对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再说“对于历史科学”,而在后面,作者却先写理论,后写实践,为什么?和演说词有关。为使上下文联系紧密,使听众容易把握作者的思路,又能重点突出,作者在总说时,采用了由主到次的方法,而在展开时,又注意到了内容的衔接并逐步推向高潮,直至顶峰。4.第五段中“这样两个发现”指什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5.“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就是这样”中“这样”指什么?指上文所说的马克思在很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很深入。6.“敌人”和“私敌”的含义是什么?“敌人”指无产阶级的共同的敌人;“私敌”指与马克思的个人利益相冲突的人。7.第8段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评价马克思?对比。把资产者和无产者对马克思的态度作对比,充分体现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和崇高地位。分层提分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驱逐(qū)空白(kōnɡ)诽谤(fěi)卓有成效(zuó)B.嫉恨(jí)诅咒(zǔ)悼念(diào)豁然开朗(huò)C.撰稿(zhuàn)给予(ɡěi)奠基(diàn)纷繁芜杂(wú)D.估量(lianɡ)勒令(lè)诬蔑(miè)浅尝辄止(zh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的能力。A.“空”应读kònɡ,“卓”应读zhuó;B.“悼”应读dào,C.“给”应读jǐ。故选D。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逝世狡侩永垂不朽坚韧不拔B.奚落鉴赏原形毕露毋庸争辩C.困顿缝隙眼花潦乱惊慌失措D.衷心衰颓旁证博引愚昧无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A.“狡侩”的“侩”应为“狯”;C.“眼花潦乱”的“潦”应为“缭”;D.“旁证博引”的“证”应为“征”。故选B。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___________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___________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___________。A.驱逐纷纷回复 B.驱逐竞相回敬C.追逐纷纷回敬 D.追逐竞相回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的能力。第一空,“驱逐”意思是赶走,驱逐意味着对对方的讨厌。“追逐”指迅速积极地追寻、找回逃跑或逝去的东西。根据后文“诽谤他,诅咒他”可知,此处应是“驱逐”。第二空,“纷纷”指(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或(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竞相”指互相争着(做)。资产者应该是争着诽谤、诅咒他,而非杂乱地诽谤诅咒,故应选“竞相”。第三空,“回敬”指回报别人的敬意或馈赠,或用作反话,表示回击。“回复”一般多用于书信,答复、回答,回答别人的问题或要求,也指回答的话等。句中应该指“回击”之意,故选“回敬”。故选B。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还有一批病人要连夜转过来,今天要达到70多人。”张定宇从会议室的窗户望出去,21个病区,灯火通明。②张桂梅把忠诚如同“种子”一样播撒在了更多人的心中,让赤诚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地方闪耀。③中纪委机关刊:违纪干部用尽“洪荒之力”,也难逃重罚。④专家列出了打造智能家居的十大智能装备,很吸引人。A.估量衷心掩饰必须B.估计忠心掩饰必需C.估量衷心掩盖必须D.估计忠心掩盖必需【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①句,“估量”和“估计”都有对未来情况揣度的意思,但“估量”一般不带宾语,“估计”可带宾语。根据语境,本句“今天要达到70多人”为宾语,选“估计”恰当。②句,“衷心”是形容词,指出自内心的;“忠心”是名词,表示忠诚的心。本句所填词语为名词,作“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地方闪耀”的主语,应该选名词“忠心”。③句,“掩盖”指遮盖,是中性词,只是将事实原封不动地掩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掩饰”是个贬义词,是指当事人会对事实进行改编,让事实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让别人来理解。根据语境,本句中根据“违纪干部”“难逃重罚”可知选用贬义词更符合语境,所以选“掩饰”恰当。④句,“必须”是副词,意为“一定要”,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是主观要求;“必需”则为动词,意思是“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是客观要求。根据语境,本句根据语境可知所填的词语必须是动词,所以选“必需”恰当。故选B。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B.本文是马克思1856年4月14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发表的演说。C.当时,近代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革命已经过去。D.我们阅读这篇经典,不仅可以感受到思想和理论的独特逻辑,也能品尝到丰盛的语言“佳肴”和文化“美酒”。【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C.“民主革命”与“1848年革命”中间应加破折号,因为“1848年革命”是对前面“民主革命”的解说。故选C。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主办的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决赛,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举行,现场将揭晓个人和团队的获奖名单。B.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画家在去世很多年以后,世人才像发现新星一样赞叹他,他的作品也开始备受追捧,收藏价格飞涨,而这一切,都与他毫不相干了。C.《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是一篇形象、生动的演讲,是一篇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著名演讲,因而文笔清新自然,耐人咀嚼。D.在2021年河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上,郑州歌舞剧院演出的舞蹈《唐宫夜宴》收获众多好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设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举行”句式杂糅,应改为“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报告厅举行”。B.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前句说的是“画家”,没说完,主语改为“世人”。应改为“在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画家去世很多年以后……”。C.不合逻辑,连词“因而”使用不当,前后分句不存在因果关系。故选D。7.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地方官员干工作急功近利,谋发展简单粗放,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却视而不见百姓的生活困难,缺少公仆意识。B.离开家乡只不过几天我就想家了,真是度日如年,一叶知秋呀。C.如果说身体的疾病令人畏惧,那么心理的骚乱则让人失魂落魄,仿佛行尸走肉。D.月下的荷塘是宁静的、祥和的,荷花的粉红的面庞,在隐隐约约的月光中舒展着迷人的微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理解与运用能力。A.视而不见: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其后不能跟宾语。本句后跟了宾语“百姓的生活困难”。使用错误。B.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此句是说想家,应该用一日三秋。C.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使用正确。D.隐隐约约:指看起来或听起来模糊,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侧重于人主观上的感觉不是很明显,此句月光模糊不清属于客观,应该用朦朦胧胧。故选C。8.下列词语中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纷繁芜杂芜:草长得杂乱B.永垂不朽垂:传下去,传留后世C.卓有成效卓:高超的,不平凡的D.豁然开朗豁:免除【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义的掌握能力。作答本题,需要考生平时的积累,字义需要背诵,也可借助其它字词的字义来推断;课下多积累,才能做到准确掌握。D项,豁,在这里是开阔、通达之意,不是“免除”。故选D。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涂鸦之作,不值一提,还望诸位不吝赐教,指出我写作的问题。B.虽然毕业已经好多年了,但班级的合照我一直惠存着。C.正玩得高兴,小李因为有事先行退场,大家对他的失陪很惋惜。D.日前登门拜访先生,很遗憾未遇,明天我会再次惠临贵府一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A项,“赐教”为敬辞,指给予指教。使用得体。B项,“惠存”为敬辞,指请保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不可用于自己保存照片。C项,“失陪”是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不能用于“他”,使用不当。D项,“惠临”为敬辞,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不能用于自己到对方那里去。故选A。10.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杨梅不能和黄瓜一起吃。①杨梅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它本是十分有营养的,②最怕维生素C的分解酶,③黄瓜中正含有此酶,如若一起食用,就会使杨梅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④是白吃啦!另外,杨梅不能和牛奶一起吃。众所周知,我们喝牛奶是为了补充蛋白质。但是杨梅中的果酸却偏偏会使蛋白质凝固,⑤影响吸收,所以,⑥两者也不能一起食用。①②③④⑤⑥A因为但是而岂不从而这B原因是但可难道导致那C因然而而岂不因此那D/可是可难道造成这A.A B.B C.C D.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关联词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关联词的分析辨别。第①处不能不填,因为后面是表述原因的。②处填入的词语都通顺,但与第③处一联系,填入“然而”就不恰当,与后面要填入的“而”略有重复,排除C项。第④处填“难道”,逻辑不通,排除B项。第⑤处表示结论,“导致”“造成”不恰当,排除B项、D项。第⑥处不能用远指的“那”。故选A。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茅塞顿开摸索甚至走马观花B.豁然开朗探索尤其走马观花C.茅塞顿开探索尤其浅尝辄止 D.豁然开朗摸索甚至浅尝辄止(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幸福的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很够的了B.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已经是幸福的了。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C.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D.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很够的了。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幸福的了(3)恩格斯给予马克思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选文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马克思的?请简要概括。【答案】(1)D(2)C(3)成就显著:眼光敏锐(独到);研究(兴趣)广泛:钻研深入。【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在语境中辨析和选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组,茅塞顿开:本指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现在形容闭塞的思路,由于得到了某种事物的启发,忽然想通了。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比喻对于百思不得其解的事物,在突然间开阔了思路,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语境是说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就让在黑暗中探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问题的人们感到思路敞亮,而且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故选“豁然开朗”。第二组,探索:指研究未知事物的精神,或指对事物进行搜查的行为,或指多方寻求答案的过程。摸索:多比喻试探着行进。语境是说“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显然是在黑暗中试探着发现、找寻问题的答案等,故此填“摸索”,从而排除BC。第三组,尤其:副词,表示更进一步。甚至: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语境是说“马克思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是一个突出的事例,故选“甚至”。第四组,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语境是说马克思在“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略微尝试就停下来的,是有深入研究的。故选“浅尝辄止”。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能力。括号处在第三段的首句,前面两段分别阐述了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即: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那么从语句的衔接连贯角度看,需要一个总结性的句子,即“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而后面的“即使只要……”是基于有了这两个发现之后的让步假设,所以“即使……”放在“一生中……”之后,从而排除BD。再看AC的区别主要是“幸福”和“很够”的语序。“很够”程度很深,很不错,很可以的意思,这应衔接两个发现之后的评价;而“幸福”是假设关系下,即使只有一个发现,也应是“幸福”的。所以排除A。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归纳概括信息的能力。题干要求概括选文是从哪些方面赞颂马克思的。从第一、二段中“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等语句可以概括出:马克思成就突出,目光敏锐:一生中发现了两大社会领域的规律。从“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可以看出:马克思兴趣广泛,而且研究十分深入。题组B能力提升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城,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城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一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一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摘编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以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论述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B.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指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是马克思斗争的真正目的。D.“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一句比喻形象,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政敌的极大蔑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从革命斗争实践和革命理论两方面概括说明马克思的逝世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巨大损失。B.文中以“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的对比,突出了马克思发现的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C.文中举创办报刊、组织工人活动、创立国际工人协会等事例,论述了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一面。D.文中以各国政府、资产者和无产阶级革命者对待马克思的不同态度,旨在论证当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语言准确而又富于感情,在表达情感上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同时又能激励、鼓舞人心。B.作者将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与达尔文发现的有机界发展规律相提并论,说明了这一发现,的划时代意义。C.马克思看到科学的新发现会产生革命性影响,他感到喜悦,由此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D.“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恩格斯的评价高度赞颂了马克思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高尚的革命品格。【答案】1.C 2.D 3.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是马克思斗争的真正目的”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并非“是马克思斗争的真正目的”。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D.“旨在论证当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错误,应是论述了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卓越贡献和产生的巨大影响。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章内容及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由此”强加因果,原文的表述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可见“马克思看到科学的新发现会产生革命性影响,他感到喜悦”与“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之间并非因果关系。故选C。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①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十九世纪的秘密,十九世纪革命的秘密。②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③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十九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役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一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1.第③段中加点字“事实”的内涵是。2.请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第①段运用比喻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强大彻底。B.第②段通过对比揭示了革命即将到来的历史趋势。C.第③段从正反两方面阐释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D.第④段提出无产阶级担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的使命。4.对结尾段画线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本句以坚定而富有哲理的句式,点明了无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前景。B.从最终意义而言,“审判官”与“执刑者”都是由无产阶级创造的历史。C.“执刑者”是被历史选中来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又以斗争创造了历史。D.本句揭示了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推翻资产阶级是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的。5.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本文的语体风格与表达效果。【答案】1.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退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2.指出轰轰烈烈的1848年革命对当时社会震动微不足道,意义不大,引出下文无产阶级革命宏伟气势、重大意义的生动论述。3.B4.D5.本文是一篇演说词,属于实用文体,语言幽默风趣,又锋芒毕露,富于哲理,充满战斗力;语言丰富、形象生动、颇具鼓动性和感召力。(结合具体语句分析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结合语境“这里有一件……伟大事实,一件……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可知,这里的“事实”指的是后文所说“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象,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即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退之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2.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分析语言表达作用的能力。“那些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用于段首,从内容上,“只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事件”强调1848年革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小,意义不大;从结构上,引出下文“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巨大影响力。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对比”错,由原文“……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可知,不是对比,是类比,指出无产阶级革命与1848年革命一样都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选B。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D.“一定的偶然性”错,“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强调了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它们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十九世纪的秘密”这种语言幽默风趣,又耐人寻味;“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运用比喻修辞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形象生动又富有哲理,极具战斗性;“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这段论述运用长句,长于论辩,语言锋芒毕露,哲理性强,充满战斗力。“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形象生动的指出1848年革命的影响小、微不足道,“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形象的阐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力量,“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这些句子运用比喻修辞,使论述形象生动,颇具鼓动性和感召力。“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善于运用典故,使抽象深奥的道理始终在一种鲜活的语言环境和生动的文化氛围中表达出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①马克思①所谓的1848年革命②,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本世纪革命的秘密。②的确,这个社会革命并不是1848年发明出来的新东西。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③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但是,尽管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大气把两万磅重的压力加在每一个人身上,你们可感觉得到吗?同样,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③这里有一件可以作为我们19世纪特征的伟大事实,一件任何政党都不敢否认的事实。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④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和科学为一方与现代贫困和衰颓为另一方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有些党派可能为此痛哭流涕;另一些党派可能为了要摆脱现代冲突而希望抛开现代技术;还有一些党派可能以为工业上如此巨大的进步要以政治上同样巨大的倒退来补充。可是我们不会认错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我们知道,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工人也同机器本身一样,是现代的产物。在那些使资产阶级、贵族和可怜的倒退预言家惊慌失措的现象当中,我们认出了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英国工人是现代工业的头一个产儿。他们在支援这种工业所引起的社会革命方面肯定是不会落在最后的,这种革命意味着他们的本阶级在全世界的解放,这种革命同资本的统治和雇佣奴役制具有同样的普遍性质。我知道英国工人阶级从上一世纪中叶以来进行了多么英勇的斗争,这些斗争只是因为资产阶级历史家把它们掩盖起来和隐瞒不说才不为世人所熟悉。为了报复统治阶级的罪行,在中世纪的德国曾有过一种叫作“菲默法庭”的秘密法庭。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现在,欧洲所有的房子都画上了神秘的红十字。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注释】①原文载于1856年4月19日《人民报》第27期。《人民报》,英国宪章派的周报,1852年5月由宪章运动的领袖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朋友厄·琼斯在伦敦创办。1852年10月至1856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该报撰稿,并对该报的编辑给予帮助。1856年4月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代表参加《人民日报》创刊四周年宴会并发表了这篇演说。②1848年革命:指1848至1849年在欧洲许多国家发生的工人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资产阶级革命。1848年革命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锻炼了无产阶级和革命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后来欧洲工人运动及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③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均为法国革命家,1848年革命的参加者。④狡狯的精灵:和下文的“好人儿罗宾”,都出自莎士比亚喜剧《仲夏夜之梦》:“要是我没有把你认错,你大概便是名叫罗宾好人儿的狡狯的淘气的精灵了。”指剧作中的重要人物小精灵迫克,他喜欢恶作剧,是剧中矛盾冲突的制造者。⑤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出自莎士比亚悲剧《哈姆莱特》。马克思在这里借用“老田鼠”和“工兵”的形象来比喻革命。材料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一一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396.7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214,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397,《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221,《新莱茵报》(1848—1849年)222,《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227,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193,——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1.下表是根据以上材料对演讲稿语言特点的梳理,请结合材料内容完成以下表格。语言特点例句表达效果巧用比喻所谓的1848年革命,只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件,是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但是它们却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12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31.材料二第⑦段中画线句说道“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请结合材料一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材料二第②段中以“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的顺序概况马克思逝世的损失,但是,后文却先从“历史科学”角度写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这一结构安排的意图。【答案】1.①把无产阶级革命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②讳饰。③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悲痛、遗憾之情。
9.材料二从1848年革命谈起,强调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由它“宣布”预示的无产阶级解放运动;马克思列举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阐述资本主义社会最严重的现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这两者是无产阶级解放自身的条件。材料二最后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点明无产阶级本身的地位和重要。2.开头的安排是为了突出马克思实践方面的巨大贡献;后面先从“历史科学”角度写起,是要先交代清楚马克思在实践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的原因,同时明晰了马克思在理论上的建树和实践方面的贡献的关系;这样达到了真正全面地评价马克思一生贡献的目的。【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句修辞手法的能力。第一空:将革命形象比喻为“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并生动描绘革命的力量: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把无产阶级革命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第二空:“停止思想”是去逝的委婉说法,属于“讳饰”的修辞。第三空:这句话描述了马克思的逝世。“最伟大”是作者对马克思的评价;说“停止思想”让他不是直言去世可以看出作者的悲痛;指出具体的逝世时间可以看出作者无比的遗憾。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那些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了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欧洲社会在1848年以前也没有感觉到从四面八方包围着它、压抑着它的革命气氛。”这些内容表明本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秘密:无产阶级才是革命主体,强调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这些内容表明资产阶级社会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些都是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这些内容的阐释显示了物产解析的重要历史地位。综合在一起,马克思的演说的内容表明,是他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本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本身解放的条件。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谋篇布局意图的能力。从主题方面考虑,突出马克思实践方面的巨大贡献是作者评价马克思一生成就的着眼点,所以开头要以“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的顺序概况马克思逝世的损失。就逻辑关系的严谨来看,主体部分如果还是先写实践方面,后写理论方面,那么就会给人造成一种错觉:马克思在实践方面的贡献和理论方面的建树似乎没有多大关系,而且读者也弄不清马克思为什么能在实践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而基于这一点,作者就必须向人们交代清楚马克思为什么会在实践方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这个原因就是马克思在理论上的非凡的建树。这样安排,不仅原因交代清楚了,也顺势交代清楚了马克思在理论上的建树和实践方面的贡献的关系。从整体表达效果看,这样的结构,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达到了真正全面地评价马克思一生贡献的目的。题组C培优拔尖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马克思重返欧洲白烁①150多年前,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150年后,共产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逝,马克思却奇迹般地复活了。②20世纪末,英国学者弗朗西斯·惠恩出版了《马克思传》。这本获得英国“四频道”电视台年度最佳政治书籍的传记,引导出欧洲人对马克思的重新认识。这本书还原了马克思的原貌: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博学的思想家,一个注重实证研究、对资本利弊了如指掌的经济学家,一个充满人道情怀但不太看得起工人鲁莽行动和不动脑子的革命家,一个在生活、工作和情感上充满诗意的文学家。③马克思在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是百年来不曾动摇的,但在民间,马克思总与“红色”“革命”“苏维埃”“斯大林”联系起来。冷战结束后,这些词汇被历史收留,马克思倒从柏林墙的废墟中站起来,让墙东墙西的人都看到大胡子伯伯的温情、严谨和可爱。千禧年之际,在马克思生活和工作过的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们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位居第一。执政的工党在“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把马克思评为第一名,尽管布莱尔抛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路线。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被评为最佳名言,不久,便发生了“9·11”事件!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公布了“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结果,马克思荣登榜首。④在欧洲大陆,马克思被政党立为精神领袖。中立的法兰西民主联盟党说法国右翼政党从未脱离马克思主义。今年法国总统大选之前,主流政党都带有“马克思光泽”。左翼的社会党不断宣称要平衡劳资关系,要“吓住资本家”;中偏右的人民运动联盟指责“流氓老板”只顾给自己装腰包,而不顾工人生存状态,把工厂都移到劳动力便宜的国外了。⑤东欧、中欧国家在急遽的民主化和自由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不少左翼政党经过“在野”的阵痛后重新认识“真正的马克思”,在新生后重新执政。⑥马克思重返欧洲且为大众所接受,除了学术界不受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影响而客观研究的启蒙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劳工阶层。全球化拉近了国家间的距离,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摆脱贫困,但也加剧了资本家的财富集中,欧美国家的中产阶级因生产、技术和资金的全球流动而被涮到劳工阶层队伍中。联合国最近的报告估计,全球2%的富人拥有全球逾50%的财富,而全球50%的穷人仅拥有1%的财富。《资本论》很完整地指点了其中的迷津,所以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重要性、预见性和伟大性到21世纪才能充分显示。⑦同时,西方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研究更加深入。过去提起马克思,只说《资本论》和经济学;现在说起马克思,至少会说出《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法兰西内战》《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他贯穿哲学、经济学、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学和政治学。去年,英国和美国的两位学者发表同样的研究成果,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也是多类型的文学杰作。《资本论》完全可以当作一部哥特式小说、维多利亚情节剧、希腊悲剧或斯威夫特式讽刺文学来读,是一部未完成的文学大著。⑧无论在民间还是学术界,马克思重返欧洲是历史的进步。这不仅还原着马克思的真实面目,也让人们时时记住马克思的自白:“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选自《南方都市报》)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A.欧洲对马克思的真正认识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有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B.执政的工党在“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把马克思评为第一名,布莱尔则持反对态度。C.文章将马克思的“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鸦片”的名言与“9·11事件”联系起来,说明了马克思的影响力。D.在马克思重返欧洲的过程中,马克思在思想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是百年来不曾动摇的。2.请简要概括马克思重返欧洲的原因。3.为什么说马克思在欧洲复活是奇迹?为什么说无论在民间还是学术界,马克思重返欧洲是历史的进步?【答案】1.A2.(1)欧洲学术界结束冷战思维,能客观冷静地看待马克思。(2)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欧洲劳工阶层。(3)欧洲学术界发现了马克思的多方面的魅力。(4)马克思的重要性、预见性和伟大性到21世纪得到显示。3.①在全球化的今天,共产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逝,但马克思在欧洲却受到重新认识和热烈追捧。②进步性体现在:无论是民间还是学术界,都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影响中走了出来,能客观地对待马克思了;还原了马克思的真实面目。【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新,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B.“布莱尔则持反对态度”错,原文是“布莱尔抛弃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不能由此推出布莱尔反对将马克思评为“千年来最伟大的思想家”。C.“……说明了马克思的影响力”错,文章将马克思的名言与“9·11事件”联系起来,并非说明马克思的影响力。D.“马克思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有误,根据第③段内容,应该是“马克思在经济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文本相关内容要点能力。本题的答题区间是第六七段,注意抓住“马克思重返欧洲且被大众所接受”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马克思重返欧洲,后面就是原因。根据“学术界不受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影响而客观研究的启蒙”可以得出“欧洲学术界结束冷战思维,能客观冷静地看待马克思”;根据“除了学术界不受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影响而客观研究的启蒙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劳工阶层”可以得出“)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困惑着欧洲劳工阶层”;根据“全球化拉近了国家间的距离,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摆脱贫困,但也加剧了资本家的财富集中,欧美国家的中产阶级因生产、技术和资金的全球流动而被涮到劳工阶层队伍中。联合国最近的报告估计,全球2%的富人拥有全球逾50%的财富,而全球50%的穷人仅拥有1%的财富。《资本论》很完整地指点了其中的迷津,所以有学者认为马克思的重要性、预见性和伟大性到21世纪才能充分显示”分析可以得出“马克思的重要性、预见性和伟大性到21世纪得到显示”;根据“西方学术界对马克思的研究更加深入。过去提起马克思,只说《资本论》和经济学;现在说起马克思,至少会说出《1844年哲学和经济学手稿》《法兰西内战》《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认为他贯穿哲学、经济学、阶级斗争学说、社会学和政治学。去年,英国和美国的两位学者发表同样的研究成果,认为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划时代的经济学著作,也是多类型的文学杰作。《资本论》完全可以当作一部哥特式小说、维多利亚情节剧、希腊悲剧或斯威夫特式讽刺文学来读,是一部未完成的文学大著”分析可以得出“)欧洲学术界发现了马克思的多方面的魅力”。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相关内容要点能力。本题有两个问。第一问答题区间在文章第一段,根据“150年后,共产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逝,马克思却奇迹般地复活了”分析可以得出第一问答案,即“在全球化的今天,共产主义国家在欧洲几乎消逝,但马克思在欧洲却受到重新认识和热烈追捧”;第二问答题区间在文章结尾部分。根据“马克思重返欧洲且为大众所接受,除了学术界不受冷战时期意识形态影响而客观研究的启蒙外”“无论在民间还是学术界,马克思重返欧洲是历史的进步。这不仅还原着马克思的真实面目,也让人们时时记住马克思的自白:‘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得出“无论是民间还是学术界,都从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影响中走了出来,还原了马克思的真实面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燕妮·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朋友们:我们现在安葬的这位品德崇高的女性,在1814年生于萨尔茨维德尔,她的父亲冯·威斯特华伦在特利尔城时和马克思一家很亲近;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当马克思进大学的时候,他和自己未来的妻子已经知道他们的生命永远连在一起了。1843年,马克思第一次走上社会舞台担任《莱茵报》的主编,在该报被普鲁士政府查封以后,他们就结婚了。此后,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这对新婚夫妇动身前往巴黎,自愿出境很快变成了被迫出境。甚至在巴黎,马克思也受到普鲁士政府的迫害。我必须遗憾地指出,像亚·洪堡这样的人竟卑鄙到和普鲁士政府合作,怂恿路易·菲利浦政府把马克思逐出了法国,马克思到了布鲁塞尔。二月革命爆发了,布鲁塞尔也随着动荡不安,比利时警察局不仅逮捕了马克思,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1848年的革命高潮,到第二年就低落了。又一次驱逐开始了,起初到了巴黎,后来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便搬到伦敦。这次驱逐历尽了重重艰难。尽管这次驱逐使她的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男孩)死亡,她还是决心忍受被驱逐者通常遭到的一切苦难。但是看到一切政党,不管是执政的还是在野的(封建派、自由派、所谓民主派),都联合起来反对她丈夫,对他进行最卑鄙下流的诬蔑,看到所有报刊都不登载他的文章,让他在敌人面前陷入孤立无援和手无寸铁的境地,他们两人用来对付敌人的就是蔑视——这一切对她却是莫大的痛苦。而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这不是没有尽头的。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了。它使文明国家相继参加斗争,在这个斗争中最先参加战斗的是她的丈夫。开始补偿她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最后使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就是,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她这一生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事情,是公众看不到的,在报刊上也没有记载。她所做的一切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知道:我们将不止一次地为再也听不到她的大胆而合理的意见(大胆而不吹嘘、合理而不失尊严的意见)而感到遗憾。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这是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而且永远不会忘记的。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1881年12月5日(选自《中外名人演讲精粹》,中国书籍出版社)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从回顾燕妮与马克思两家的关系入手,来悼念这位伟大的女性,意在赞美燕妮与马克思矢志不渝的爱情。B.文中大量文字写马克思的工作与遭遇,这是因为两人始终生活战斗在一起,可以侧面表现燕妮的工作与精神。C.燕妮在革命斗争中,先后经历了流亡的痛苦,失去爱子的痛苦,遭受诬蔑、孤立无援、不被人们理解的痛苦。D.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融为一体,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赞美、悼念和惋惜之情。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燕妮生前承受了苦难,但去世后得到了“补偿”: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欧洲和美洲。B.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入高潮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最先参加了斗争,开始补偿燕妮所经受的种种苦难的时刻终于来到了。C.本文对燕妮·马克思这位杰出的女性崇高的品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热情赞颂了她为革命运动所做的一切贡献。D.本文在情感上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悼念和惋惜之情,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沉而含蓄的情感,沉痛压抑。3.这是一篇悼文,这类文章应该赞美逝者的品德,从而表达人们对逝者的敬意。文章却说“我用不着说她的个人品德了”,你是怎样理解的?4.在燕妮生前,她得到了怎样的“补偿”?请概括作答。【答案】1.B2.C3.这篇悼文纪念的对象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卡尔•马克思的夫人,因此,作者从燕妮•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这个角度追忆了她艰难而又坚强的一生。“个人品德”已从其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且它与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贡献相比,显然要作为次要的内容,因此作者只是一笔带过。
7.看到了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听到了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也看到了德国工人阶级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A.“意在赞美燕妮与马克思矢志不渝的爱情”理解错误,回顾两家的关系,提及两家的孩子在一块儿长大,可知这是对死者生平的回顾。C.“不被人们理解的痛苦”理解错误,文中“是公众看不到的”“只有和她在一起生活过的人才了解”是说其贡献之大,有些是不为人知的。D.“含蓄”说法不当,结合“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神……”“如果有一位女性把使别人幸福视为自己的幸福,那么这位女性就是她”等内容可知,本文作为墓前讲话,更多的是直接的抒情。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去世后得到了‘补偿’”错误,原文是“她生前终于看到”。B.“欧洲的工人阶级活动进入高潮时,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错误,原文是“欧洲的工人阶级逐渐处于稍微可能进行活动的政治条件下了”,并不是“进入高潮时”。D.“沉痛压抑”不准确,应是“沉痛却不压抑”,有激励作用;“含蓄的情感”不准确,文中多是直接的热情赞颂和遗憾惋惜之情。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行文意图的能力。这篇文章虽然是一篇悼文,但哀悼的对象不是一般的民众,而是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伟大女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卡尔•马克思的夫人。文中主体内容为“她不仅和丈夫共患难、同辛劳、同斗争,而且以高度的自觉和炽烈的热情积极投身其中”“而且毫无理由地把他的妻子也监禁起来”“又一次驱逐开始了”“她的一生表现了极其明确的批判智能、卓越的政治才干、充沛的精力、伟大的忘我精”,这是从燕妮•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的贡献这个角度追忆了她艰难而又坚强的一生,其中已经很好地表现了燕妮•马克思的个人品德。而“个人品德”与其参与的革命事业相比,应该是次要的,因此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这是作者安排材料的特点。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她生前终于看到,曾经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完全烟消云散”,可概括出“看到了落在她丈夫身上的各种诬蔑烟消云散”;结合“她生前终于听到,各国反动派曾经企图扼杀的她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用各种优美的语言公开地胜利地传播了”,可概括出“听到了丈夫的学说在各个文明国家传播”;结合“她生前终于看到,充满胜利信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可概括出“看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席卷了从俄罗斯到美洲的一个又一个国家”;结合“她在临死前得知德国工人阶级不顾一切镇压法令,在最近一次选举中光辉地显示了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可概括出“也看到了德国工人阶级的不可遏止的生命力”。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燕南园62号——记恩师林庚【注】袁行霈燕南园62号是一个中式的小庭院,庭院中央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右手数竿竹子掩映着几扇窗户,窗棂雕了花的,那就是静希师住房的东窗,窗边就是他经常出入的东门。走进东门穿过走廊是一间客厅,客厅南窗外有一段廊子,所以客厅里的光线不很强,有一种舒缓从容的氛围。从客厅一角的门出去,右转,再打开一扇门便是他的书房,那里东、南、西三面都是窗子。冬季的白天只要天晴,总有灿烂的阳光照进来陪伴着老师。这正应了他的两句诗:“蓝天为路,阳光满屋。”静希师在五十年代末期就买了电视机,那是一台苏联制造的黑白电视机。他喜欢体育,常看的是体育节目。那时候电视机还是稀罕物,第26届世乒赛期间,系里的年轻教师们每天都到他家观看比赛的实况转播,他的家成了演播厅。就在这次比赛结束以后不久,老师买了一张乒乓球台,放在院子靠近南墙一片宽敞的地方,系里的青年教师常去那里跟老师打球,我也是其中的一个。老师的眼神好,对球的感觉敏锐,处理球的手法细腻,会突然抖腕发力,改变球的方向,使我招架不住。我在北大求学和工作的五十一年间,不知多少次进出这庭院,进出这客厅,在那里向老师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商务咨询合同咨询项目、服务期限、报酬计算及成果归属2篇
- 2024年度墙纸品牌代理加盟合同2篇
- 2024年度智能家居产品销售及服务合同
- 2024年度维修合同:办公设备维修服务合同
- 2024年度联合购房投资责任分配与权益共享协议
- 2024年度二婚离婚赡养费协议
- 2024年度电梯内部装修设计合同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A4
- 2024年度电商平台客服业务承接合同3篇
- 2024年度化工生产设备维修与保养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风电运维行业发展现状规划分析报告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测试卷(含答案)
- 2024年秋季学期新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公务员
- 实用针灸学-经络养生与康复-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公司内部市场化实施方案
- 浙江省公路山岭隧道机械化装备应用指导手册
- 医师定期考核简易程序练习及答案
- 医院科教科工作计划
- 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