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高级中学2025届物理高一上期中联考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以及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这里都采用了微元法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转换思想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2、雨滴在空气中下落,当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f=kSv2,则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A.kg/m4 B.kg/m3 C.kg/m2 D.kg/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C.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D.重力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4、如图所示,物体A重4N,物体B重1N,摩擦及绳子、滑轮的质量均不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3NB.测力计的示数为2NC.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2ND.绳子对A的拉力为1N5、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关于该汽车在各段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在CD段的运动速度大于在BC段的运动速度B.汽车在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在CD段发生的位移C.汽车在CD段的运动方向和BC段的运动方向相同D.AB段表示汽车匀速运动6、如图所示,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圆环A和小球B上,圆环A套在粗糙的水平直杆MN上.现用水平力F拉着绳子上的一点O,使小球B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上升到虚线位置,但圆环A始终保持在原位置不动.在这一过程中,环对杆的摩擦力为Ff和环对杆的压力FN的变化情况是()A.Ff不变,FN不变B.Ff增大,FN不变C.Ff增大,FN减小D.Ff不变,FN减小7、某同学重力为G,准备做引体向上运动,图中是他初态的抓杠姿势,两手臂对称,其夹角为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当时,该同学单手对杠的拉力大小为B.当时,该同学单手对杠的拉力大小为GC.当θ增大,手臂受到的拉力增大D.当θ增大,手臂受到的拉力减小8、如图所示,a、b为两根相连的轻质弹簧,原长分别为la=6cm、lb=4cm,劲度系数分别为ka=1×103N/m、kb=2×103N/m,在下端挂一重10N的物体G,平衡时A.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4N,b下端受的拉力为6NB.弹簧a下端受的拉力为10N,b下端受的拉力为10NC.弹簧a的长度变为6.4cm,b的长度变为4.3cmD.弹簧a的长度变为7cm,b的长度变为4.5cm9、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零B.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D.自由落体运动是变加速直线运动10、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50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20m/sB.汽车在50s末的速度为零C.在0~50s内汽车行驶的总位移为850mD.汽车在40~50s内的速度方向和0~10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1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A.前3s的位移是6m B.3s末的速度是3.6m/sC.3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D.第5s内的平均速度是5.4m/s12、如图所示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质点的x-t图象,由图可知()A.t=0时,A在B的前面B.B在t2时刻追上A,并在此后运动到A的前面C.B开始运动的速度比A的小,t1时刻后才大于A的速度D.A运动的速度始终比B的大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实验时:(1)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图钉和铅笔、橡皮条和三角板。(2)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________)A.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B.每次把橡皮条拉直C.每次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每次记准细绳的方向(3)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绳套结点位置。图中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______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14、某同学用下图甲中的装置测量自由落体加速度g,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他每两个点取一个计数点,A、B、C分别为计数点,已知交流电频率为50Hz,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04s,测得AB=7.65cm,BC=9.17cm,则打B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____m/s,测得自由落体加速度g=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某同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安装好装置后进行实验,得到了如图所示的纸带。(1)该同学实验过程中纸带的____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2)关于接通电源和放手让小车运动的先后顺序,下列四种操作中正确的是______。A.先接通电源后放手B.接通电源和放手应同时进行C.先放手后接通电源D.接通电源和放手的先后顺序对实验没影响(3)该纸带使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4个点未画出,测出x1=6.96cm、x2=7.60cm、x3=8.26cm、x4=8.91cm、x5=9.58cm、x6=10.20cm则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打下A点时,物体的速度vA=_______m/s。(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22分)16、(12分)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大小为5m/s2.求:①汽车速度减为一半时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②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运动的位移多大?③汽车第6s末的瞬时速度多大?17、(10分)在平直的公路上,以6m/s匀速行驶的自行车与以10m/s匀速行驶的一辆汽车同向行驶,某时刻同时经过A点,此后汽车以大小为0.5m/s2的加速度开始刹车,求:(1)行车追上汽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自行车追上汽车时,汽车的速度为多大?(3)汽车停止时,自行车在汽车前方多远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B【解析】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在力的合成过程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是等效替代法,故A项错误;B.根据速度定义式,当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是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故B项正确;C.玻璃瓶内装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泥封口,手捏玻璃瓶,细管内液面高度变化,说明玻璃瓶发生形变,该实验采用放大的思想,故C项错误;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2、B【解析】表达式Ff=kSv1中:Ff、S、v的单位分别为N,m1、m/s,又1N=1kg•m/s1,则得:1kg•m/s1=1k•m1•m1/s1,所以k的单位为kg/m3,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信息题,根据力学单位制求出比例系数的单位,关键要掌握各个物理量的单位,知道1N=1kg•m/s1.3、B【解析】A.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故A错误;B.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形状规则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才一定在其几何中心,故B正确;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故C错误;D.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D错误。故选:B.4、C【解析】以B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知绳子的张力T=GB=1N,选项D正确;再以A为研究对象,由A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由平衡条件得:T+N=GA,解得N=GA-T=4-1=3N,即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3N;故A正确,C错误;对滑轮研究可知,滑轮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则测力计的示数为F=2T=2N,故B正确;此题选项错误的选项,故选C.5、A【解析】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倾斜的直线运动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t轴的图线表示静止.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详解】A.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图得知:CD段斜率最大,速度最大,物体运动最快,故A正确;B.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BC段发生的位移为:12m-4m=8m,CD段发生的位移为:0-12m=-12m,大小为12m,所以CD段发生的位移大于BC段发生的位移,故B错误;C.CD段斜率为负值,速度为负值,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BC段斜率为正值,速度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所以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故C错误;D.AB段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速度为零,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点睛】本题是位移图象问题,考查基本的识图能力,关键抓住“斜率”等于速度,位移等于坐标的变化量.6、B【解析】

设细绳与竖直夹角为α,由平衡条件得:F=mgtanα,α增大,则F增大;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f=F,则f逐渐增大.FN=(M+m)g,FN保持不变故选B.考点:整体法及隔离法;共点力的平衡.7、BC【解析】

该同学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平衡条件当时,代入可得A错误;当时,代入可得B正确;而且当θ增大,的余弦值减小,因此手臂受到的拉力增大C正确,D错误。故选BC。8、BD【解析】A、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和弹簧b的拉力,二力平衡,故,再对b弹簧和物体的整体分析,受重力和弹簧a的拉力,二力平衡,故,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胡克定律,得到:,

故a弹簧长度变为,b弹簧长度变为,故C错误,D正确。点睛:轻质弹簧受到的重力不计;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得到b弹簧的拉力,对b弹簧和物体的整体分析得到a弹簧的拉力;然后根据胡克定律求解伸长量。9、AC【解析】

本题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性质。【详解】ACD: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C两项正确,D项错误。B: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故B项错误。10、AC【解析】

第一阶段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第二阶段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第三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50s末速度为位移为.总位移为.汽车在40~50s内的速度为正数与0~10s内的速度方向相同.综上分析,AC正确.11、BD【解析】

根据,则:加速度因此,前3s的位移,A错误;3s末的速度,B正确;3s内的平均速度,C错误;第5s内的位移,因此第5s内的平均速度,D正确12、AB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物体初始时刻和时刻的位置坐标确定A、B的位置关系,根据图线的斜率比较速度的大小.t=0时刻,A的位置坐标为,B的位置坐标为0,故A在B的前面,A正确;时刻A、B的位置坐标相同,可知B在时刻追上A,之后A位置坐标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B的位置继续增加,故此后运动到A的前面,B正确;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B开始运动时速度比A小,时刻后比A大,C正确D错误.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AF′F″【解析】

(2)[1]要使每次合力和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每次把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即用一个力与用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故选A。(3)[2][3]用平行四边形画出来的是理论值,和橡皮筋同线的是实验值。14、2.19.5【解析】

[1].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的平均速度:[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15、左A0.650.73【解析】

(1)因为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可知纸带的左端与小车相连。

(2)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