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测评试卷(详解版)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测评试卷(详解版)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测评试卷(详解版)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测评试卷(详解版)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测评试卷(详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碳元素是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下列关于含碳元素的物质描述不正确的是A.书写档案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2、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A.N2 B.O2 C.CO D.CO23、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下列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A.对比①②③④,①的反应速率最快B.对比②③,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反应速率越慢C.对比①③,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对比③④,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4、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点燃B检验O2是否收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C分离铁粉和木炭粉加足量的盐酸溶解、过滤D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A.A B.B C.C D.D5、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都很大 B.金刚石和石墨都能燃烧C.CO2和CO都有毒 D.CO2和CO都能溶于水6、碳循环和氧循环对维持生命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循环 B.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氧气C.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氧循环使空气中氧气含量逐渐增多7、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比较,正确的是A.性质:CO2、CO都有可燃性B.组成: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用途:CO2可用于灭火;CO可用于人工降雨D.危害:CO2会导致温室效应,CO会引起酸雨8、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取两种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证明某气体是否为氢气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做爆鸣实验C比较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A.A B.B C.C D.D9、下列混合气体(括号中为杂质),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杂质实现净化的是A. B. C. D.10、区别空气、氧气、氮气最好的方法是A.燃着的木条 B.带火星的木条 C.澄清石灰水 D.比较密度第Ⅱ卷(非选择题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下列六种气体:①水蒸气;②氮气;③氧气;④二氧化碳;⑤二氧化硫;⑥氦气。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序号填写在(1)到(5)题中的空白处。(1)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2)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_____。(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4)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_____________。(5)环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的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上述污染指数中的______造成的,下列措施可减缓雾霾天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A.露天焚烧垃圾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C.提升燃油品质,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污染2、北京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举行。(1)冬奥场馆提供的直饮水经过二氧化氯消毒处理,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直饮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很低,属于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2)冬奥会将加强防疫。运动员所戴的口罩能对空气中的尘粒、病毒等进行___________和吸附;场馆也将用低温消毒剂C9H16CI2N4进行消毒,该物质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3)冬奥会速滑馆的冰面拟用目前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制作。固态二氧化碳能用于制冷的原因是___________;水变成冰时,从微观角度看,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3、如图的“二维价类图”可有效帮助我们建立物质之间的联系,高效进行化学学习。(1)C60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价。(2)保持M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填符号),实验室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M物质的存在,其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_____。(3)碳的单质燃烧,氧气不足时,生成物质N,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物质N燃烧生成物质M,由此可见,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不但会产生污染,而且会造成能源浪费。4、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重要的思维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宏观角度,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从微观角度,水是由_______构成的。(2)“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桂花香的原因是_______。(3)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4)锌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已知锌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图中“?”应该是_______,x的值为_______。5、下列:①空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一氧化碳、⑤水、⑥乙醇、⑦甲烷、⑦高锰酸钾都是常见的物质.(1)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填序号);属于氧化物的是___(填序号,填完全才能得分);颜色为紫黑色的是___.(2)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煤气”指的是___(填序号);(3)干冰是固体的___(填序号),可用于人工降雨;(4)机动车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___(填序号).(5)写出上述物质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测定一种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称取25.0g大理右样品,放入盛有100g一定浓度的稀盐酸(足量)的烧杯中,并且隔一定时间使用精确的电子天平称出烧杯中物质的质量,记录如下表:时间T1T2T3T4T5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122.8120.6118.4116.2116.2请计算:(1)测定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2)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某地石灰石资源丰富,某校九年级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该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在一山洞中取石灰石样品30g放于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待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示,试求:(1)生成气体的量为______g;(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_。3、取一定量的大理石样品放入装有足量和盐酸的烧杯中充分成应(大理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有关数据如表:反应前反应后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大理石样品的质量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质量151.0g15.0g161.6g计算:(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2)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4、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其他成分忽略不计).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水垢中CaCO3的含量,取12.5g水垢样品,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克。(2)该水垢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解题步骤)5、绿色植物在晴天时,每平方米叶片每天大约需要吸收约5g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试计算总表面积为1.76m2的叶片,在10天内约能吸收多少克二氧化碳?(天用“d”表示,计算时请代入国际统一使用的单位。)四、实验探究(1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10分)1、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有白烟产生,于是他们进行了下面的思考与实验。(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小亮: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查阅资料)①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②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或汽化。③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________的猜想是否成立,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________。(2)吹灭蜡烛,立即将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方,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________猜想不成立。(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________的猜想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________的猜想,因为________。(得出结论)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________。(反思评价)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100℃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是水蒸气。-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详解】A、书写档案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即使受日光照射或与氧气接触,也不易起变化,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符合题意;C、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详解】A、N2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无毒,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O2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无毒,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CO有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严重时危及生命,故选项符合题意;D、CO2为空气的成分之一,本身没有毒性,但空气中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B【详解】A:由图可知①②③④中,①生成二氧化碳速率最快,④生成二氧化碳速率最慢。A正确。B:②为片状钙片在80℃下反应,③为粉末状钙片在25℃下反应,两者除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小差异外还存在温度差异,不能做对照实验得到结论。B错。C:①为粉末状钙片在80℃下反应,③为粉末状钙片在25℃下反应,由图可知①生成二氧化碳速率比③快。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正确。D:③为粉末状钙片在25℃下反应,④为片状钙片在25℃下反应,由图可知③生成二氧化碳速率比④快。即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点睛】4、D【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应该通入灼热氧化铜,点燃是不行的,错误;B、检验O2是否收集满,应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错误;C、加足量的盐酸溶解、过滤,铁反应了。碳粉出来了,不能达到分离铁粉和木炭粉的目的,错误;D、取样,分别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产生气泡是过氧化氢溶液,无变化的是水,可以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正确。故选D。5、B【详解】A、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都能燃烧,正确。C、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错误。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错误。故选:B。6、C【详解】A、碳循环是指碳元素的循环,故选项说法错误;B、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利用光合成有机物和产生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循环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相对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7、B【详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错误。B、CO2、CO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C、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二氧化碳固体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收热,可用于人工降雨,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灭火和人工降雨,错误。D、CO2会导致温室效应,CO难溶于水,不会引起酸雨,错误。故选B。8、A【详解】A、二氧化锰与水不发生反应,但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可以鉴别两者,故选项正确;B、收集该气体做爆鸣实验是用于可燃性气体的验纯,不能检验该气体是否是氢气,故选项错误;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只能证明两者氧气含量不同,不能证明其二氧化碳含量不同,故选项错误;D、碳酸钙与稀硫酸产生硫酸钙是微溶物,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会阻碍反应的进行,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9、C【详解】A.二氧化碳和氧气均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所以不能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杂质,不符合题目要求;B.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杂质一氧化碳,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目要求;C.氢气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除去了杂质氢气,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题目要求;D.氢气和一氧化碳均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仅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需要保留的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不符合题目要求;故选C。【点睛】10、A【详解】A、用燃烧的木条时,在氧气中会燃烧更旺,而在空气中燃烧不变,在氮气中木条立即熄灭,所以能用来鉴别,说法正确;B、用带火星的木条时,只有在氧气中木条复燃,而在空气中和氮气中都有可能熄灭,所以不能用来鉴别,说法错误;C、三者都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用来鉴别这三种物质,说法错误;D、比较密度的方法过于复杂,氮气与空气的密度十分接近,不能选用,说法错误;答案:A。二、填空题1、(1)①(2)②(3)④(4)⑥(5)可吸入颗粒物BC【解析】(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杯子会冷凝成水,所以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故应选①。(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故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②。(3)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④。(4)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故可用于制造霓虹灯的是⑥。(5)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造成的,露天分数垃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增加,从而加重雾霾天气,而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提升燃油品质,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污染则可有效减少传统燃料的燃烧,从而减缓雾霾天气,故选BC。2、(1)ClO2软水(2)过滤2:7(3)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分子之间的间隔【分析】(1)根据“先读后写”,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直饮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很低,属于软水;(2)运动员所戴的口罩能对空气中的尘粒、病毒等进行过滤和吸附;由化学式可知,该物质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6:(14×4)=2:7;(3)固态二氧化碳能用于制冷的原因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能使周围温度降低;水变成冰时,从微观角度看,发生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的大小不变。3、(1)0(2)CO2变浑浊(3)2C+O22CO【分析】(1)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C60是碳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2)M是氧化物,氧元素为-2价,碳元素为+4价,所以M是CO2。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符号为CO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碳在氧气不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4、(1)氢元素和氧元素水分子(2)分子在不断运动(3)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4)3018【分析】(1)从宏观角度,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2)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桂花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香味分子运动到人的鼻腔内使人闻到气味。(3)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4)周期表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核电荷数为30,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所以x=30-2-8-2=18。5、(1)①③④⑤⑦(2)④(3)③(4)⑥(5)【解析】(1)①空气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组成,属于混合物;②氧气是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③二氧化碳是由碳、氧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④一氧化碳是由碳、氧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⑤水是由氢、氧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⑥乙醇是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⑦甲烷是由碳、氢2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⑦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是由钾、锰、氧3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属于氧化物的是③④⑤;颜色为紫黑色的是⑦。(2)冬天燃煤取暖时,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煤气”中毒,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故填:④。(3)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故填:③。(4)司机驾车前饮用的饮料应该不能含有酒精,酒精会麻痹小脑,失去平衡,而酒精又可称为乙醇,故填:⑥。(5)上述物质中,加热高锰酸钾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三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故填:。三、计算题1、(1)8.8g(2)解: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x=20g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答: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解析】(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测定过程中产生CO2的质量为:100g+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