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描述及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1页
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描述及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2页
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描述及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3页
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描述及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4页
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描述及质量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为建立统一的高原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内容管理和质量控制规范,最终实现以统一的标准来存储和共享多源大气观测数据,以保证这些宝贵数据的可用性,并为多源数据集成、融合提供便利,促进下游数据产品的开发,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结合当前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活动现状,于2024年4月22日提出了《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质量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计划并予以立项,计划编号为:P2024—019。本标准由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为牵头单位的起草小组组织起草。(二)标准制订的目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战略资源储备基地,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作为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单元,青藏高原是开展地球与生命演化、圈层相互作用及人地关系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对这一地区进行大气观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导致常规气象台站分布稀疏,大气观测资料相对匮乏,难以满足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野外台站气象观测作为常规气象网络的有益补充,发挥着填补观测空白、增强数据密度的关键作用。然而,与管理规范的中国气象局业务气象台站相比,野外台站观测在数据收集、处理和管理方面面临着更多挑战:现有的大气观测数据规范主要是为服务气象部门预报预警业务而制定的,而在气象业务体系之外,例如在野外科研台站、青藏高原大气实验、青藏科考的科研观测活动中,大气观测仪器型号、观测项目、观测频率、观测要求、质量控制等与气象业务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导致气象业务中的大气观测规范不适用于这些观测活动及后续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另外,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内地学领域的科学数据中心已经汇集了大量的大气观测数据。然而,由于缺乏大气观测数据内容上的规范和标准,这些大气观测数据在采集方法、数据格式、质量、单位等方面均不一致,导致这些观测数据很难发挥出应用价值。鉴于此,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起草了《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质量要求》团体标准,旨在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的采集、整合、质量控制提供具体指导,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而促进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共享,为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环境评估、灾害预警等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最终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持能力的提升。标准的制定主要具有以下几点意义:(1)统一数据格式与内容:通过制定“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质量要求”团体标准,旨在统一不同观测站点、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在获取和处理大气观测数据时的要素名称和单位、数据格式、2记录内容和数据质量要求,从而提高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重用性,并为多源观测数据集成和融合奠定基础;(2)从源头规范大气观测数据的采集:确立大气观测数据的行业准则,指导大气观测活动规范化进行,减少因数据不规范导致的误差和误解,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3)促进数据利用:规范的的数据质量控制、管理和共享机制,有助于提升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推动数据驱动的科研创新和社会进步;(4)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制定团体标准有助于我国在国际数据治理领域的话语权提升,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数据资源管理的标准化进程;(5)填补标准空白:现有的大气观测数据规范主要是为服务气象部门预测预警业务而制定的,所以很难将这些规范和标准用于科考数据采集以及科学数据中心的数据汇交、管理和共享。目前缺乏一套与现有气象业务标准兼容,但适用范围更广的大气学科数据内容管理规范。本次立项旨在填补这一空白,为大气数据资源的采集、管理和利用提供更为明确和具体的指导。(三)主要工作过程(1)立项评估2024年4月22日,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对青藏高原地区观测数据相关领域政策、标准进行了调研,对相关单位进行走访,经评估,批准立项《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质量要求》团体标准。(2)标准研讨会2024年9月24日,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主办,蓝象标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牵头起草的《高原地区冰湖观测数据质量要求》和《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质量要求》2项团体标准首次研讨会顺利召开,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段小莉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德保出席会议并总结,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等数据要素领域专家共十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蓝象标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张德保主持。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常务副主任郭学军分别对《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质量要求》标准的范围、定位、核心内容、标准框架等进行了介绍。随后进行的标准研讨环节中,在场专家和代表围绕系列标准的核心内容、各标准协调性、条款、文字表述方式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会后,标准编制组将根据会议提出的4条建议和意见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标准草案进行相应修改与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报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审批。(四)主要参加起草单位和工作组成员所做的工作本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为牵头单位组成。起草组承担了标准起草的组织、标准文本的编制、重点科研单位意见征求、标准编制说明的撰写和内审等工作。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3(一)标准编写原则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起草过程,充分考虑现有相关标准的统一和协调;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了国内当前的行业技术水平,对草案内容进行多次征求意见和充分讨论。(二)主要内容经预研阶段标准核心参编单位讨论,确定本标准为高原野外大气观测数据的质量规范,适用于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的内容管理和质量控制。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1)术语和定义:明确冰湖观测数据的相关术语和概念。(2)数据描述:给出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内容和数据元素描述属性,包括描述属性、要求、定义及说明等,并对数据类型和格式给出规定。(3)数据元素描述: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元素的描以摘要的形式对每个信息实体和信息元素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约束条件、数据类型、计量单位、数据精度、数据粒度、值域、备注等九个属性进行完整说明。(4)总体要求:从数据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可用性、及时性角度给出总体要求。(5)管理要求:应设置明确的内部质量管理小组,承担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对高原地区野外台站大气观测数据质量负责,并组织实施质量检测和定期核查,检测数据质量并给出改进建议,包括管理机制、管理流程、制定指标、质量监督控制、制定量化结果和定期总结(5)数据质量控制内容:包括质量评估、检测指标、数据稽核、检测方式等。通过制定以上主要技术内容,该团体标准将为数据中心在大气数据汇交与管理方面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提升数据的规范性和使用的便利性。(三)主要依据本标准通过研究分析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提出本项目的研制思路。主要参考引用以下标准:GB/T35222-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云GB/T35223-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GB/T35224-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天气现象GB/T35225-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压GB/T35226-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空气温度和湿度GB/T35227-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风向和风速GB/T35228-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降水量GB/T35229-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雪深与雪压4GB/T35230-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蒸发GB/T35231-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辐射GB/T35232-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GB/T35233-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温GB/T35234-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冻土GB/T35235-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GB/T35236-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状态QX/T6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QX/T6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WMONo.8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指南WMONo.1238高质量全球气候数据管理框架手册WMONo.1061WMO信息系统指南三、国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在制定本标准的过程中,参考了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相关标准和规范,《WMONo.8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指南》、《WMONo.1238高质量全球气候数据管理框架手册》、《WMONo.1061WMO信息系统指南》等。这些国际标准和规范为本标准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确保本标准具有国际可比性和先进性四、我国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其他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与国内现有气象业务观测标准是兼容的,是对现有标准的扩充,旨在对气象业务体系之外大气观测数据进行规范,以更好地发挥其价值、促进其使用。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可能会参考借鉴以下标准:GB/T35222-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云GB/T35223-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能见度GB/T35224-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天气现象GB/T35225-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压GB/T35226-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空气温度和湿度GB/T35227-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风向和风速GB/T35228-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降水量GB/T35229-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雪深与雪压GB/T35230-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蒸发5GB/T35231-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辐射GB/T35232-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GB/T35233-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温GB/T35234-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冻土GB/T35235-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电线积冰GB/T35236-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状态QX/T61-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17部分:自动气象站观测QX/T66-200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第22部分:观测记录质量控制本标准的编制将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要求,参考借鉴气象观测方面的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并考虑与已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之间的协调性,与气象行业其他标准之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五、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结果依据本标准在标准起草过程中,对标准中的技术内容没有发生重大分歧。六、数据验证本标准通过查阅气象观测相关现行国际、国家、行业标准20项,以及数据要素相关标准10余项,形成了本标准核心内容。结合已有工作成果对标准进行了充分的试点验证,标准内容能够支撑高原地区观测数据管理,符合产业情况。本标准不涉及具体技术指标检测。七、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本标准的研制和实施,有助于减少数据错误和不一致性,提升高原地区野外台站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为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同时促进高原地区不同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