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层架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灰树花层架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灰树花层架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灰树花层架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灰树花层架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灰树花层架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农林牧渔并举,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是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举措。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开发食用菌食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作为特色农业产业之一的珍稀食用菌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是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健康产业的代表,是循环农业的重要节点,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全省各类食用菌生产规模约领域中的地位逐年提高。河南省先后出台了《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实施方案》、《河南省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的意见》、《河南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2工作方案》、《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文件,明确指出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高效种养业,开展优质食用菌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和发展基础好、有产业优势的其他产业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活动,引领带动全省现代农业加速提质增效,到2025年全省食用菌年产量发展到700万吨左右。河南省四季分明、气候类型多样,适宜多种食用菌生长,其中大宗食用菌香菇、平菇种植规模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另外还适宜多种珍稀食用菌生长,如猴头、灵芝、银耳、茯苓等。灰树花,学名贝叶多孔菌,是多孔菌科树花菌属的一种大型真菌。中国明朝弘治庚戌年(公元1490年)刻印的《八闽通志》记载其名“重菰”,日本1709年《大和本草》、1834年本坂浩年《梅园菌谱》彩绘了其外形,明确野生“舞茸”有两种,“盖黑 “味又鸡枞类”。说明自古以来灰树花就是一种珍稀的的食、药兼用菌。现代科学研究认为灰树花富含灰树花多糖(以β-葡聚糖为主是一种极好的天然免疫调节剂,据报道,灰树花多糖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氧化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活性。1940年日本开始了灰树花的人工驯化栽培,在1978年日本《种苗法》将食用菌列入保护对象以后,灰树花才开始规模化栽培。我国也在1983年开始引种灰树花,到了90年代就已经规模化种植。2018年产量达到2.87万吨。目前栽培模式有两3种:传统农法栽培和工厂化栽培。其中江苏华绿、北京中科易农、上海丰科等企业有少量工厂化生产,规模不大。主要产量来自农法栽培,主要产区有河北迁西和浙江庆元。河北迁西栽培模式为覆土出菇,浙江庆元栽培模式为一季地摆一季覆土“两段式”。这些地区选取这些栽培模式的优点有:温湿度管理方便、易出菇、可利用土壤透气性和营养物质。缺点有:连作障碍、子实体沾染泥土、病虫害防治难、菇品质不好。这些缺点是我国灰树花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信阳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团队为解决上述生产问题,利用信阳市地处豫南大别山、桐柏山丘陵地区,气候温和湿润的有利条件,以当地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板栗枝条和苞屑为主要原料,创制了一套包含优良品种、优化配方、高效栽培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灰树花层架与当地春栽香菇的轮作栽培,实现了“一棚双菇”周年化生产,土地利用率提高3倍,操作简易,产品优质,综合中应用效果较好。在实践基础上制定本技术规程,可以促进灰树花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带动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一)任务来源根据《河南省农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豫农学〔2021〕12号)有关规定和要求,由信阳市农业科学院牵头承担《灰树花层架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编制。本标准起草单位信阳市4农业科学院、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总站、河南省大别山区特色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规范性原则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及《农业标准管理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结合试验示范研究数据、查阅大量相关论文和技术标准,实地调研生产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制定。遵循国家现有的农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发展农业、增加产量、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为最终目标,使制定的标准符合我省食用菌生产的具体情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2.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地下变地上,改覆土、地摆为层架式栗园废弃物循环利用;集成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出菇环境因子控制技术。根据试验报告形成论文“大别山区灰树花层架式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灰树花层架式栽培关键影响因子研究”分别在《食用菌》、《中国食用菌》上发表。3.先进性规程的制定,既立足现实生产需要,又融入当前先进的操作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做到理论上和技术的先进性。本规程先进性体现在利用层架式栽培技术,完全摒弃了传统覆土栽培的缺点,完全解决了重茬、子实体沾染泥土、土传病虫害防控难的问题,实现了高效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且经过2021-2023年三年扩大生产实践,我院示范生产的灰树花供应到信阳市最大商超西亚超市,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5应求。4.适用性该标准是在河南省多个生产区域内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和不断完善的科研成果,在新县田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信阳市新美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平桥区现代农业园区等多个高标准示范基地(园区)对相关技术进行推广应用。标准起草人员参考不同生产条件的一线生产人员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所提供的宝贵经验,对该规程适宜使用范围进行了严格界定。5.可操作性该标准利用当地板栗枝条和栗苞等为主料,采用优质品种、优良配方和层架式生产方式,建设简易双层控温控湿大棚,可加装物联网实现远程控制,降低了管理难度,提高了生三、编制过程(一)标准起草阶段(2024年2月至2024年7月)2016年,为了促进信阳市板栗园修剪的板栗枝条和栗苞等农林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填补河南省灰树花生产和栽培技术研究领域的空白,信阳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团队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和河南省食用菌协会的指导下,在河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信阳综合试验站资金支持下,围绕绿色高效省工、稳产高产优质的目标进行研究,在栽培配方、适宜季节、模式、病虫害防控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2017年申报立项了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食药用菌灰树花丰产性出菇障碍因子研究”项目,经过3年的努力,创制了一套包含优良品种、优化6配方、高效栽培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灰树花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高产、稳产、抗逆、优质的目标。为了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扩大示范推广效果,2020年又申请获批了信阳市创新应用专项“食药用菌灰树花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将这一研究成果在新县等地进行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2022年又申报了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大别山区特色食用菌灰树花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2024年,信阳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团队在前期研究推广的基础上,整理试验结果和示范推广结果,形成了灰树花层架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河南省农学会团体标准的草案。(二)标准立项与编制(2024年8月至2024年10月)(三)标准征求意见稿阶段(2024年10月至2024年11四、主要内容的确定本标准为新标准,是依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国家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同时还参考了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证)分析。本标准规定了灰树花层架式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料棒制作、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与加工、档案管理。主要内容确定情况如下。(一)范围主要为本规程的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7主要为本规程引用、参考的国家、行业性规范文件。根据生产中习惯语言,将层架式栽培定义为将发好菌的菌棒置于层架上出菇的一种栽培方式。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五)料棒制作河南地区灰树花料棒制作时间宜选在11月份至12月份,最迟不能晚于1月上旬,否则上半年不能正常出菇。料棒配方一般有两种配方1:硬杂木屑60%,板栗栗苞19%,麸皮15%,石膏1%、生土5%。配方2:硬杂木屑79%,麦麸15%,玉米粉5%,石膏粉1%。培养料含水量为53%~55%。选择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内袋规格(折径宽×长×厚):18cm×60cm×0.006cm,外袋规格(折径宽×长×厚):18.5cm×61cm×0.003cm。拌料前提前1d预湿木屑,防止木屑芯部未湿透造成灭菌失败。装袋当天加入麸皮、生土等辅料搅拌均匀,调整含水量至53%~55%。采用机械装袋、扎口。装袋要松紧适中,标准是用手指按压料袋略有凹陷,一般料棒重量在2.7kg~2.9kg为宜,不可过松或过紧。装袋后逐棒检查并封补微孔。尽量做到当天装袋当天灭菌,每次灭菌4000棒~6000棒,底层料温达到97℃~100℃开始计时,保持18h~24h后停火,焖8h~12h后出锅。现在普遍采用高压灭菌,其标准为灭菌柜彻底排完冷空气后,温度105℃~110℃维持10h~14h;温度1185℃~118℃,维持5h以上。灭菌后的料棒及时搬进洁净的冷棒冷凉至温度过低,否则,接种后菌种不易萌发吃料慢。菌种选择应符合NY/T528的规定,菌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规定。栽培种选用发菌透料后10d~25d、成块性好的每行4穴;穴径2.5cm,穴深3cm。打穴后手掰菌块接种入穴,接种块要按压紧实、不悬空,同时压下穴孔周边薄膜。接种后加接种后菌棒移入棚内或发菌室,顺码堆垛,以利增温。保持堆温22℃~24℃,空气相对湿度保持65%以下。保持发菌室(棚)暗光环境,中午高温时段适时通风换气,避免强光照射菌每垛6~8层,堆垛之间留50cm走道。当菌棒发菌透料后进行刺孔管理,沿接种穴一侧进行刺孔,孔径0.3cm~0.5cm、孔深2cm。刺孔后单层摆于出菇架上,菌棒间距3~5cm,刺孔侧朝下摆放。控制环境温度以20℃~22℃为宜,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继续暗光培养促熟15d左右。促熟温度对灰树花原基发育的影响非常明显,HSH4菌株适宜的促熟条件是22℃~25℃促熟12d(表1)。其中,在菌丝满袋后22℃~25℃暗光促熟12d左右即可达到菌丝生理成熟,开始出现原基,25℃促熟处理下原基数量较22℃促熟处理多,菌袋表面吐黄水较少;28℃~932℃暗光培养7d菌袋表面分泌黄水较多,慢慢形成黄色菌皮。28℃培养18d开始出现原基。控温处理18d后,将菌袋全部移入出菇棚,按自然温度进行出菇管理。棚中继续培养18d后,32℃处理的菌袋开始出现原基,18℃处理的菌袋未见原基。单层地面摆放出菇方式菌棒接触地面,受环境中温湿度变化天气低下害虫较多,尤其是蛞蝓、鼠妇等害虫会对菌丝和子实体造成为害。层架式出菇方式,空间利用率高,同样面积大小的出菇棚,采用层架式摆放4层,空间利用率提高近3倍,从而也提高了种菇经济效益;层架式出菇管理方式由于菌棒由地面搬到出菇架上,避免地下害虫危害子实体,保证菇的品质。但是,层架式出菇需要特殊的大棚结构,加强温湿度控制管理,较地面摆放出菇管理稍微精细些。1.出菇棚建设标准可选用简易双拱棚结构或双层遮阴连栋大棚。10简易双拱棚:上层拱棚,跨度宽8m,长不限,边高2.2m,顶高3m,下层拱棚,跨度宽6m,长不限,边高1.8m,顶高2.5m。上下拱棚间距50cm。上层棚覆盖高密度遮阳网,口安装缓冲间。棚内中间设1m宽5层菇架一列,两边各设50cm宽5层菇架一列,层间距30cm。层架站柱间距2m,各列之间留1.2m宽生产通道。上层棚在棚顶部安装一道喷带,每隔50cm安装1个喷头,可以旋转喷水为佳。下层棚分别在棚两边和中间安装一道喷带,每隔50cm安装一个喷头,以喷雾化水汽为佳。双层遮阴连栋大棚:横截面为“M”形,跨度总宽18m,长28m,边高2.2m,顶高3.5m,棚中间为2m宽生产通道,通道顶部小拱通过排水沟与两侧大拱连接。棚外安装白色透光农膜,膜外覆盖一层遮阳网,棚四周安装电动卷帘,卷高1.5m,纵向冲间。棚外四周距离1m处安装白色反光遮阳网,高度4.3m,棚顶离地4.3m和4.8m处各架设一层遮阳网,利用电动卷帘机控制。棚内两侧出菇架垂直生产通道设置,双架宽80cm长6m,共5层,层间距30cm,架间距90cm。大棚顶部4.3m遮阳网下左右侧分别设置喷带1条,极端天气喷水降温用。大棚内部左右侧各设置喷带3条,每隔50cm安装1个旋转喷头,以喷雾化水汽为佳。为了方便控温控湿,可安装相应的物联控制及在线监测系统。2.催菇管理进行催菇时,浙江庆元等地灰树花出菇多采用划口搔菌方式催菇,这种方法对环境要求很高,菌棒现原基后才能进入大棚进行出菇管理,否则不能正常形成原基,还会出现划口不及时造成原基分化成畸形菇现象。而本研究通过增加定向刺孔、穴孔朝下养菌环节解决了灰树花菌棒在出菇棚内不能100%现原基及原基不能正常分化的问题,管理更加省工、高效。刺孔对食用菌出菇有重要促进作用。伍淑树研究表明,刺孔可以解决香菇爆发出菇和不出菇问题。贺国强、班新河研究表明,刺孔深度、数量多少均对香菇转色出菇有较大影响。姜宁报道次二刺孔可提高菌香菇棒转色率和子实体产量。灰树花属于好氧性真菌,在菌丝生长后期菌袋内氧气较少菌丝活力相对较低。试验通过定向刺孔后穴孔朝下放置养菌1周左右,菌棒表面大量气生菌丝袋壁菌丝浓白,尤其是刺孔部位形成较多菌毛,为原基形成创造条件。此时要注意的是,待原基分化成珊瑚状时要立即翻转菌棒使原基在袋子上部,接受均匀散射光照保证原基分化完全、朵形圆当菌袋底部刺孔部位出现白色或灰白色馒头状原基时,反转菌袋使原基朝上利于分化。光照强度100~500lx;空气相对湿度增加至85%~90%,此时可向棚内空中喷洒雾状水,避免喷大水将原基表面分泌淡黄色液滴冲刷掉,或空气相对湿度过低导致原基表面分泌液滴风干停止分化;温度控制在22℃~25℃之当原基表面出现珊瑚状凸起时,可加强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5%~95%,温度20℃~25℃,光照强度200lx~500lx。从原基分化到成熟需要10d~15d。在此期间需要加强环境调控,避免菇蕾枯萎或不分化。控制在20℃~22℃,暗光养菌15d~20d,拉大5℃左右温差,催菇再生。当7月份高温来临时,将菌棒移至出菇架底部两层,或地面单层摆放,袋间距为5cm以上,暗光,结合遮阴、棚外喷淋控制棒温30℃以下,可以保证安全越夏。越夏后可进行下(九)病虫害防控采取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办法。黏菌需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将出菇架的站杆底部地面撒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