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任务群学习资料素材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任务群学习资料素材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任务群学习资料素材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任务群学习资料素材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任务群学习资料素材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第6课任务群学习资料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英国闻名诗人、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宏大的剧作。威廉·莎士比亚的影响不仅是在英语世界,应当说在世界范围内,包括中国;不仅在学术界,在整个社会影响都很大。美国哈佛高校的图书馆里,在大堂正中陈设着两本书作为“镇馆之宝”,一本是古登堡的《圣经》,另一本就是莎士比亚的“第一对折本”,即1623年出版的最早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原委谁是莎士比亚,始终以来都是争辩的问题。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关于莎士比亚的准确资料特别少,很多都是揣测。依据莎士比亚生平记载,他是一个只读过六、七年书的平民,因此有人怀疑像这样一个既没受过高等教化、也没进入到上层社会的人,怎么能写出这么宏大的作品,写出对宫廷生活如此熟识的作品。于是有人揣测是培根写的,还有人说是牛津的一个伯爵,更有甚者,认为是当时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写的,当然也有学者坚持认为就是这个威廉·莎士比亚写的。其实对世人而言,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品。培根、伊丽莎白一世和威廉·莎士比亚,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在西方是一个文化旺盛昌盛的时代,这种文化旺盛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针对刚刚过去的中世纪而发生的一个“人的发觉”的时代。所以这时候出现了人文主义思想与人文学者。人文主义信仰、强调人,相对于传统的“神”而强调“人”,人是宇宙的中心,关注人的尊严、人的当下生活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实力,人的理性之光,而不是神的启示之光。但这并不是说这一时期的全部人都是强调理性、人性而否定神性、神权的,并不是完全否定的。新旧思想并立,很多学者、文学家也是信任神的存在、信任来世生活的,有的也是虔诚的教徒。《哈姆雷特》是一部五幕多场剧,在中国最早翻译为《王子报仇记》,它的核心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报仇的故事。剧中第一幕第一场就示意凶手是谁,然后在第一幕第五场揭示凶手是哈姆雷特的叔叔,后面还有四幕呢,还有好多场,演什么?这正是这一部剧别出心裁的地方。从一起先就快速地把重心从为何报仇过渡到如何报仇上,集中到哈姆雷特这个人物身上。在呈现哈姆雷特如何报仇的过程中,《哈姆雷特》塑造了一个人类历史上宏大的文学形象。哈姆雷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是一个英雄,文武双全,剑术很厉害,而且文化水平也很高,会写诗。他的恋人奥菲莉娅这样赞许他:这是一个人文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哈姆雷特还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作为一个王子,他不是纨绔子弟,而是一个英雄,是懂得爱、追求自由、追求同等的好人。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当他面临着报仇的时候,出现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是在报仇的过程中,哈姆雷特是疯了还是没疯的问题;其次个问题,他是不是延宕报仇,是不是拖拖拉拉的。先说他疯没疯的问题。哈姆雷特原来是一个很好的年轻人,后来突然之间丧父,而他的母亲又快速改嫁,这对他的打击特别大。突然受到了猛烈的刺激,他精神上就出问题了,有人说他疯了,有人又说他没疯,他只是装疯。那他是真疯还是装疯呢?哈姆雷特由于思想上猛烈的冲突,使他在旁人看来有一点异样,有一点别出心裁。这事实上是美国学者马斯洛所谓的文化意义上的疯狂,它是由于某种特殊缘由造成的一些反常的行为。但哈姆雷特与大家格格不入,是因为他比大家都更聪慧,看到了旁人意识不到的事情。哈姆雷特还与剧中另一个人的疯狂,即他的恋人奥菲莉娅形成了好玩的对比。同样是突然之间失去了父亲,受到了猛烈的刺激,奥菲莉娅是真的疯了,即病理学意义上的疯狂,她最终满身盛装,自溺在了一条飘满鲜花的溪流里,这也引出了哈姆雷特的那句闻名台词———“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其次个问题,哈姆雷特原委有没有延宕报仇呢?从其次幕起先,他就应当报仇,但直到最终一幕他才完成报仇,在这个过程中他有没有拖延呢?假如说在“疯与不疯”上哈姆雷特和奥菲莉娅形成好玩的比照,那么拖不拖拉这个问题上,他又和奥菲莉娅的哥哥,也就是最终和他比剑的雷欧提斯形成好玩的比照。雷欧提斯到法国去了,当他听说父亲被人杀了,立刻回来了,对他来说很简洁,谁杀了我父亲,找出来,我要把你杀了。而当哈姆雷特面对报仇时,他和雷欧提斯有两点不同。第一,他对待报仇是特别谨慎的,表现在哪呢?他要用剧中剧来落实谁是凶手。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他对生命还是疼惜的,不崇尚暴力,不崇尚杀人:我要报仇,但是我要谨慎。其次点,他不仅是谨慎,更重要的是他会思索。面对报仇,他是如何思索的呢?当哈姆雷特知道他宏大的、英雄一样的父亲被像小丑一样的弟弟所杀,他那漂亮高尚的母亲尽然钻进了乱伦的被裘时,哈姆雷特想到的是什么?在他看来,这不是他自己和叔叔之间的个人私仇,他快速地把这样一个个人的、家庭的事情推广为一个社会的事情,一个时代的事情: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明这个时代有问题。第一幕第五场,当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被叔叔谋杀的时候,他立刻说:“这是一个混乱颠倒的时代,倒霉的我须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所以当哈姆雷特要去报仇时,他想,这个时代乱套了,我要重整乾坤。但他能不能重整乾坤呢,他杀死了自己的叔叔是不是就可以重整乾坤了?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临死之前躺在挚友怀里说了一句话,你倘如爱我,就请短暂牺牲一下天堂的华蜜,留在这个冷酷的人间,讲解并描述我的故事吧。换句话说,在哈姆雷特看来,到他死为止,他并没有完成重整乾坤这件事,也就是说他杀死一个对手简洁,重整乾坤难。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说明,就是哈姆雷特在最终,在思索的是一个人自我实现的问题。在哈姆雷特看来,重要的是行动的意义,而报仇的行动是没有意义的。杀死一个凶手很简洁,可是我做了这些事情,会变更这个混乱颠倒的时代吗?变更不了。怎么办呢?最终就说:“随时准备着就是了。”他是在这种心态下,举起了报仇之剑。也就是说,他不是主动主动地去报仇,而是在他认为失去了行动意义之后,被动地报仇。《哈姆雷特》之所以是悲剧,并不在于作品中死了多少人,也不在于流了多少血,而在于哈姆雷特。他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宏大的目标,要重整乾坤,要改造这个混乱颠倒的世界,让它更好一点,然而他也深深地、苦痛地意识到自己无法完成这一美妙而宏大的目标,他的愁闷和苦痛都来源于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不是一个“行动的矮子”,而是一个“思想的巨人”。通过分析哈姆雷特的疯狂和延宕报仇这两点,可以说明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的确是一个“思想的巨人”。正是在他与奥菲莉娅和雷欧提斯的对比中,哈姆雷特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他的人格、思想上的名贵和力气得以呈现。这也正是莎士比亚这一部剧本能够区分于其他剧本,能够化腐朽为奇妙的隐私所在。它不关注凶手是谁,不关注情节性的问题,而是关注哈姆雷特这个人,他是怎样的人,他经验了怎样的历程,他精神上经验了怎样苦痛的过程。所以说,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的发觉”的时代,今日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哈姆雷特这一形象的。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悲剧作品的艺术特色描写丹麦王子报仇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创作中最闻名的作品,被很多莎学专家视为莎翁全部创作乃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顶峰。《哈姆雷特》这出悲剧在千古百万读者的心目中始终占据崇高的地位,其主要缘由就是它塑造了哈姆雷特这个人物形象。关于哈姆雷特,引起最大争议和爱好的是对这个形象的延宕以及缘由的相识。哈姆雷特为什么延宕?这里首先涉及哈姆雷特的志向和丹麦(实际是英国的现实)现实之间的冲突。故事发生在丹麦,却暗含着英国本身日趋尖锐的社会冲突:荒淫无耻、奸险毒辣的王叔克劳狄斯是十恶不赦的魔鬼,他代表着腐朽的封建反动势力;王后的堕落也是由于无法克制自身的情欲,王后甚至奥菲莉娅同样也不例外。哈姆雷特不仅看到了他人心灵的丑恶,而且也看到了自己的心灵同样是黑暗的:虽然自己酷爱生活、抗拒黑暗,但却有懦弱无能、优柔寡断。他说:“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因此,在他眼里,全部的人“都是十足的坏人”,世界也因之成了“牢狱”,里面有很多牢房,而丹麦是最坏的一间。这种描写,影射着由鼎盛转向没落的英国。哈姆雷特延宕除了是思想冲突的结果外,还可以从现实力气的对比上看出端倪。由于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雷特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他在第一幕从鬼魂那里知道真相,并发誓为父亲报仇后,立刻把个人报仇和重整乾坤联系起来,看到这不只是个人的报仇,而同时是担当整肃国家的使命。他说这是“一个乾坤颠倒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就是明证。现实的敌对力气是特别强大的,克劳狄斯老谋深算,他使一切成为即成事实,而且大臣们都站在他一边;王后似乎蒙在鼓里,似乎有意又无意纵容、帮助着他。而哈姆雷特却势单力孤。他受到人民的爱戴,却不信任群众。雷欧提斯能振臂一呼,哈姆雷特却想都没有想过要依靠群众。这些都说明着他的延宕。《哈姆雷特》在艺术上也代表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最高成就:首先,在人物塑造上,莎士比亚擅长在内外两重的冲突冲突中,在冲突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塑造人物形象。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构成剧中主子公所处的外部冲突;与此同时,他还进行着激烈的内心冲突冲突。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推动。在这过程中,他性格中的优点和弱点都在发生作用,而且始终处于变更发展之中。这样的内外两重不断发展的冲突冲突成为人物行动的根源,同时也是人物性格演化和剧中戏剧动作的推动力。从《哈姆雷特》所揭示的哈姆雷特的内心冲突看,它达到了超群的艺术水平。其次,出于展示人物心灵世界和刻画人物性格的须要,莎士比亚特别擅长运用内心独白这一艺术手段。《哈姆雷特》在这方面历来受人称道。内心独自可以把隐藏在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和欲望等多层次地层示出来。哈姆雷特的多次独白,就表达出他对社会与人生、生与死、爱与恨、志向与现实等方面的哲学探究,披露出他内心的冲突、苦闷、困惑、迷惘和恐惊等多方面的心理内容,有效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他关于“生存还是毁灭”的闻名独白,特别精确地传达出了他此时的冲突心态,是他迟疑延宕性格的一个典型例证。这样的独白哲理性强,富有艺术感染力,始终为人们反复吟诵。《哈姆雷特》证明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丰富而又极具形象性。在同一个人物处于不同场合的状况下,运用的语言是不同的:例如哈姆雷特在宫廷里用的是一种语言,在和掘墓人交谈时用的是另一种语言;装疯时则又是一种语言。他常常运用思索的语言,但是须要他坚决的时候,他又会用一种行动的语言。在刻画哈姆雷特性格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西方俗语。哈姆雷特的“延宕”近来,有人从现实须要动身对哈姆雷特的“延宕”进行了重新把握,认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欲罢”报仇而“不能”不报仇的悲剧。他指出,哈姆雷特的故事是一个很古老的报仇故事,西方人用了400年的时间来不断地改编这个故事,而莎士比亚第一次向这个自古已然的迫不及待的报仇故事挑战,即莎士比亚起先转念而想到报仇的理由。我为什么要报仇?我有什么理由去报仇?这就是哈姆雷特的“延宕”。而莎士比亚“接着讲”的正是“延宕”,莎士比亚加上了的“一两”也正是“延宕”。明显,这是对哈姆雷特的“延宕”极不精确的把握。在《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从来没有准备终止报仇。当哈姆雷特父亲的灵魂要求哈姆雷特必需替他报仇时,哈姆雷特就发誓“把仇人杀死”,只是有些感叹:“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哈姆雷特的第一次“延宕”,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哈姆雷特》里的鬼魂“只是哈姆雷特自己的内心预感的一种外在形式。哈姆雷特一出台,我们就看到他已有一种朦胧的感觉,觉得总有什么凶狠可怕的事情发生过。接着就是他父亲的鬼魂出现在他的面前,向他揭露了全部的罪行。在这警告性的揭露之后,我们当然期盼着哈姆雷特立刻就威猛地去惩处这种罪行,我们认为他有足够的理由去报仇。但是他延宕而又延宕。……哈姆雷特延宕,因为他不愿盲目地信任鬼的话:我所看到的那魂灵/或许是个魔鬼:而魔鬼有魔力/扮出讨人宠爱的形态;对,或许/他是趁我的懦弱和我的愁闷/(这样心情最易让鬼施展身手)/来骗我遭天诛地灭,我还要找/更确凿的证据:演戏正是好机会,/让我探出国王是否做了亏心事。从今可知,鬼的出现本身并没有使哈姆雷特仓皇失措,他只是在怀疑,在他实行行动之前,他要想方法使自己的确有把握。”(《美学》,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94—295页。)在哈姆雷特的叔父祈祷和忏悔的时候,哈姆雷特正好动手,但是他“延宕”了。这是因为“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个时候结果了他的生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报仇吗?不,收起来,我的剑,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当他在酒醉以后,在生气之中,或是在荒淫纵欲的时候,在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的脚下,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其实,我们从哈姆雷特的反复懊悔中就可以看出哈姆雷特的“延宕”绝不是放弃报仇。哈姆雷特在出国的路上,看到挪威王子福丁勃拉斯率领一支军队“为了区区弹丸大小的一块不毛之地,拼着血肉之躯,去向命运、死亡和危急挑战。”感到深深的愧疚,“我所见到听到的一切,都似乎在对我指责,鞭策我赶快进行我的蹉跎未就的报仇大愿!……我的父亲给人惨杀,我的母亲给人污辱,我的理智和感情都被这种势不两立的大仇所激烈,我却因循隐忍,一切听其自然,看着这二万人为了博取一个空虚的名声,视死如归地走下他们的坟墓里去,目的只是争夺一方还不够作为他们埋骨之所的土地;相形之下,我将何地自容呢?啊!从这一刻起,让我摒除一切的疑虑妄念,把流血的思想充溢在我的脑际!”哈姆雷特在挫败重重谋害阴谋折回丹麦时,他彻底清除了报仇的心理障碍,“他杀死了我的父亲,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的嗣位的权利,用这种阴谋谋害我的生命,凭良心说我是不是应当亲自向他报仇雪恨?上天会不会嘉许我替世上剪除这一个戕害天性的蟊贼,不让他接着为非作恶?”因此,黑格尔正确地指出:“哈姆雷特当然没有决断,但是他所犹疑的不是应当做什么,而是应当怎么做。”(《美学》,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310—311页。)而哈姆雷特的“延宕”是由他报仇的特殊对象和特殊环境所确定的。布拉德雷在把握莎士比亚的悲剧实质时指出:“凡是描写主子公以完整的灵魂来对抗敌对力气的这一类型的悲剧,并不是莎士比亚类型的悲剧。那些和主子公对抗的人物灵魂可能是这样完整的;这些灵魂一般是完整的;但是,虽然主子公走着命运确定了的道路,他通常是由于内心的斗争而感到万分苦恼,至少在他行动的某一点上是如此,有时候在他动作的很多点上是如此;而且往往在这些点上莎士比亚才显示出他的极其非凡的力气。假如我们进一步拿他的早期悲剧和后期悲剧来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觉,正是在后期悲剧——最成熟的作品中这种内心斗争才得到特殊的强调。”(《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杨周翰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1页)不但莎士比亚最成熟的作品把爱好集中在内心的斗争上面,西方其他宏大的悲剧也是这样。“仅仅有一种冲突是不能构成悲剧的。”这是西方悲剧的重要特征。可以说,哈姆雷特的延宕反映了莎士比亚从早期悲剧到后期悲剧的过渡。布拉德雷说:“哈姆雷特和国王虽然是死敌,可是那个至少像他们两人之间的冲突一样独占着我们的爱好并且停留在我们记忆中的东西,却是他们中间一个人的内心冲突。”(《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下),杨周翰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1页)哈姆雷特报仇是很简洁的,但是,这种报仇既要是正义的,又要不损害母亲。这样,哈姆雷特就不能鲁莽行事,就得找寻时机。不管怎样,哈姆雷特的叔父克劳狄斯现在是国王,他的罪恶世人并不知晓。刺杀国王,无论如何,荣誉都会受到损害。哈姆雷特要求霍拉旭苟活下去。“请你短暂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华蜜,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要是世人不明白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恒久蒙着怎样的损伤!”看来,即使国王克劳狄斯罪有应得,但因为世人仍旧是受蒙蔽的,所以,哈姆雷特也不能不有所顾虑。至于母亲,哈姆雷特的父亲的鬼魂说:“无论你怎样进行报仇,你的行事必需光明正大,更不行对你的母亲有什么不利的图谋,她自会受到上天的裁判,和她自己内心中的荆棘的剌戳。”哈姆雷特在报仇的过程中,不但要让母亲相识到叔父阴谋的真相,也要促使母亲良心的觉醒。在哈姆雷特的启发下,王后乔特鲁德不但看到了自己灵魂的深处,望见灵魂里那些洗拭不去的黑色的污点,她的心也被劈为两半,丢掉了那坏的一半,保留了那好的一半。因此,汉姆雷特的每一次行动,都是一次生死攸关的选择。他必需担当责任。法国哲学家萨特说,人是苦痛的。“当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担当责任时,他完全意识到不但为自己的将来作了选择,而且通过这一行动同时成了为全人类作出选择的立法者——在这样一个时刻,人是无法摆脱那种完全的和重大的责任感的。诚然,有很多人并不表现有这种内疚。但是我们确定他们只是掩盖或者躲避这种苦痛。”(《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10页。)萨特所说的人的苦痛也正是哈姆雷特的苦痛。“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抗拒人世的无涯的苦难,在奋斗中结束了一切,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是更英勇的?”可见,哈姆雷特的内心斗争是多么的激烈。哈姆雷特正是在这种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中升华的。不过,有人重新把握哈姆雷特的“延宕”是为了进一步地反思人类报仇。有人指出,“以暴易暴”并不能使暴力消逝,而只能使人类的社会生活充溢更多的暴力。哈姆雷特的迟疑给人类带来的贡献比他最终的血流成河要重要得多。在哈姆雷特迟疑的一刹那,人类大大地进步了。而哈姆雷特“延宕”的第一个缘由,是报仇的正义性何在?哈姆雷特“延宕”的其次个缘由,是报仇的正值性何在?在这个基础上,有人对人类报仇进行了反思。第一,报仇是人类社会的“不得不”。报仇事实上是弱者的自我爱护,在被世界无情拒绝以后,弱者已经没有任何别的表达方式了,只有刀剑相向,以命相拼。假设还有和平的一线希望,还有人会实行这种暴力的流血方式吗?其次,报仇是一种自私而不是一种公正。全部人的报仇其实都是跟自己的生存范围、平安空间和利益群体休戚相关的。第三,报仇往往只能是不讲规则的。为了爱护自己,就必需让对方完全丢失报复的实力,“斩草要除根”,就是这个意思。可是,你丢失底线的结果却是:对方再报仇的时候,就要用进一步丢失底线来回报你。因此,报仇对人类社会“底线”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最终,报仇是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因为这是以一个更大的错误来修正一个较小的错误,为了战胜一个魔鬼的结果就是使得自己也成为魔鬼。这能够算是成功吗?千万不要认为那个时候我们最有正义感,其实最没有正义感,也离正义感最远。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看到,每一次报仇带来的都是更为惨痛的社会惨剧。哈姆雷特就不同了,他起先转过身去,去面对世界上那些美妙的东西,并且问:我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既能够合理地解决问题,又不更多地损害这个世界的美妙与爱,不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仇恨?这种彻底否定人类报仇的反思是相当肤浅的。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第102节中指出:“犯罪的扬弃首先是报仇,由于报仇就是报复,所以从内容上说它是正义的,但是从形式上说报仇是主观意志的行为,主观意志在每一次侵害中都可体现它的无限性,所以它是否合乎正义,一般说来,事属偶然,而且对他人来说,也不过是一种特殊意志。报仇由于它是特殊意志的确定行为,所以是一种新的侵害。作为这种冲突,它陷于无限进程,世代相传以至无穷。”而“要求解决在这里扬弃不法的方式和方法中所存在的这种冲突,就是要求从主观利益和主观形态下,以及从威力的偶然性下解放出来的正义,这就是说,不是报仇的而是刑罚的正义。在这里首先存在着对这样一种意志的要求,即虽然是特殊的主观意志,可是它希求着普遍本身。”(第103节)。在这里,黑格尔既确定了人类报仇在内容上是正义的,也指出了人类报仇在形式上的缺陷。这才是对人类报仇的深刻反思。其实,有人重新把握哈姆雷特的“延宕”就是为了宣扬这种思想:当这个世界仇恨来报复我的时候,我绝不回报以仇恨。这不过是列夫·托尔斯泰主义的翻版。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中宣扬这些宗教戒律:人非但不应当以眼还眼,而且应当在有人打你的右脸的时候,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人非但不应当恨仇敌,打仇敌,而且应当爱他们,帮助他们,为他们服务。认为“你们几百年来始终在惩办你们认为有罪的人。可是怎么样呢,这种人已经绝迹了吗?他们并没有绝迹,他们的人数反而增加了,因为不但添上一批被惩处所腐化的罪犯,另外还添上了一批审判人和惩处人的罪犯,也就是审判官、检察官、侦讯官、狱吏等。”而社会和一般秩序所以能存在,并不是因为有哪些合法的罪犯在审判和惩处别人,而是因为尽管有这种腐败的现象,但人们照旧在相怜相爱。然而,人类美妙生活绝不是在人们无原则地相怜相爱中求得的。莎士比亚写酒:戏剧犹如醉酒一样是一种狂欢[摘要]我们在莎剧中看到一种力气——一位英雄可以在几杯酒下肚后,无可挽回地走向癫狂;一个王朝可以历经百般繁华,又在倏忽间被握作齑粉。这是一种彻底的力气,驱使着生命。这就是命运的力气。微醺的暖意在莎士比亚的剧作里,各式葡萄酒都被提及。甜酒(Malmsey)是丝缎般柔滑细致的白葡萄酒,在16世纪,它被海风从希腊卷入英国。福斯塔夫有着通红的酒糟鼻,这通红就是由甜酒而起。在《理查三世》中,克拉伦斯公爵被其兄理查三世怀疑谋反,理查三世派出刺客捅死公爵,并把公爵溺死在一瓮甜酒中。这甜酒是有浮力的,它将公爵托起,让他在最终一刻体会到仇恨与阴谋带来的凄惶。蜂蜜酒(Metheglin)更像是一种补酒。它糅合了葡萄酒的甘香醇厚,蜂蜜的绵甜滋润,丁香的简洁清朗和水果的丰富热情。这种口感绵密的白葡萄酒总让人齿颊生香。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里,埃文斯指责福斯塔夫喝着蜂蜜酒玩弄女人,而蜂蜜酒和福斯塔夫这个热切的胖子一样,总是给人带来久违的暖意,让我们欢乐,为我们驱散苍茫人生间的种种阴寒。雪利酒则存在于莎剧的每个角落中。在莎士比亚的那个时代,雪利酒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它以水的姿态流淌,以火的性格燃烧。雪利酒对酿造的环境要求极为严苛,酿酒者须要踩破葡萄,以便让清澈的果汁干脆流入木桶。由于英国的酒庄难以满意人们对雪利酒的需求,当时贵族所喝之酒,很多都进口于西班牙、法国或希腊。关于这种被莎士比亚形容为“装在瓶子里的西班牙阳光”的白葡萄酒,没有什么比福斯塔夫的形容更为贴切。在《亨利四世》下篇的末尾,叛军包围了皇军,而福斯塔夫从战场上逃走,溜到一边吮起了酒瓶,他最终把他关于雪利酒的种种心情在最终一刻爆发出来——“一杯上好的雪利酒有两重的作用。它升上头脑,把包围在头脑四周的一切愚蠢沉闷混浊的乌烟瘴气一起驱散,使它变得敏悟机智,才思奋勉,充溢了活泼热情而好玩的意象,把这种意象形之唇舌,便是绝妙的辞锋。好雪利酒的其次重作用,就是使血液暖和;一个人的血液原来是冰冷而静止的,他的肝脏显着苍白的颜色,那正是孱弱和怯懦的标记;可是雪利酒会使血液发生热力,使它从内部畅流到全身各处。它会叫一个人的脸上发出光来……所以哈利亲王是英勇的;因为他从父亲身上遗传来的天生的冷血,像一块瘦瘠不毛的土地一般,已经被他用极大的努力,喝下很好很多的雪利酒,作为浇灌的肥料,把它耕垦过了,所以他才会变得热情而英勇。”(朱生豪译,下同)在这一刻,福斯塔夫面前的哈尔亲王——这样一个终日流情纵逸的人——历经了和酒鬼福斯塔夫的餐饮之欢,在历史的际遇到来时,在他的时代到来时,最终史诗般地登上了王位,日后人生的变化无常,也将一点一点在他面前绽开。福斯塔夫拥有被酒点燃的才智,经过了甘醪的滋润,他的身上充溢着一种带着浓烈酒味的魅力,这魅力使他跟庄重肃穆的哈姆雷特一样,在文学史上长存。尽管他曾拖着哈尔亲王昼夜豪饮,抢劫逃账,但他的粗朴爽利仍让他赢得了皇室的宠爱。据说,伊丽莎白女王太过宠爱福斯塔夫,以至于想看一部写他恋爱的剧,莎士比亚就因此写出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在《亨利四世》上篇的末尾,福斯塔夫曾发誓他永世不沾酒。然而在下篇最终,他高呼假如他有一千个儿子,他所要教授的首要原则就是,戒绝那些单薄无味的酒,并终生效力于雪利酒。上篇满怀着对告辞酗酒的希望结束,下篇却被再次沉溺的无望盖没。或许福斯塔夫并不须要戒酒,因为那才是他生命中永恒的伴侣,把他的戾气轻轻卷走,赐予他灵魂里的浪漫落魄。上好的美酒要佐以香气馥郁的甜点,才能让酒香不断汩汩涌出。各式糖果、蛋糕、蜜饯都在莎剧里轮番登场。《罗密欧和朱丽叶》里的人们吃着杏仁糖(Merchpane),这种由碎杏仁、快乐果、糖和馥郁香料组成的甜点能让葡萄酒更加莹润,也更能温顺地安抚人心。比起葡萄酒,啤酒在当时的英国更为常见,终归品咂葡萄酒是上层阶级的享受,啤酒才是真正属于百姓的。然而即使在啤酒之间,都存在着贵贱之分。对此,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阐述得极为明晰——哈尔亲王坦陈他想喝一口淡啤酒(Beer),却遭到了波因斯的阻挠:“一个王子不应当这样自习下流,想起这种淡而无味的贱物。”淡啤酒就是我们现在常喝的啤酒,它和麦酒(Ale)在酿造过程上只有微小差别,二者却地位悬殊。淡啤酒中含有大量麦芽汁,口感更苦涩,而麦酒则是一种上层发酵的啤酒,麦芽汁的含量极低。上好的麦酒能糅合月桂果实、鸢尾草和荜拨的幽馨,抚慰每一个隐泣的人。在伊丽莎白时代,从平民到女王,每个的家中几乎都会留出一片酿造麦酒之地。莎士比亚是宠爱麦酒的。据说,他的父亲在1556年就被任命为Startford镇的品酒师,监察酿酒所用的麦芽质量,帮助规范麦酒的价格。1577年的调查显示,当时英国的土地上,存在着近1.9万家麦酒店。在《冬天的故事》里,街头流氓奥托里古斯称麦酒为帝王的享受,而《维洛那二绅士》中的配角们更曾这样谈论起女人的优点:“其次条,她会酿上好的麦酒。”“所以有那么一句古话,‘你酿得好麦酒,上帝保佑你’。”这种撞击着味蕾又暖和着生命的液体,的确是一种赏赐。假如有什么能点燃我们丰沛的生命,那就是这一杯杯的馥郁了。永无止境的哀痛莎剧里遍布着跟酒有关的场景,酒不仅被用作隐喻,更是那整个时代的象征——它在英国有着深刻的充溢性。正如《奥赛罗》中伊阿古对凯西奥所说:“英国人的酒量才厉害呢;什么丹麦人、德国人、大肚子的荷兰人——酒来!——比起英国人来都算不了什么……他会不动声色地把丹麦人灌得烂醉如泥,面不流汗地把德国人灌得不省人事,还没有倒满下一杯,那荷兰人已经呕吐狼藉了。”然而莎士比亚关乎酒的看法的确是冲突的:音高弦易断。堂皇繁复的撰食是何等的狂欢,万物化为一片无形无色之后,剩下的又是何等的哀痛。在《第十二夜》里,奥利维娅问小丑“醉汉像个什么东西”,他回答说:“像个溺死鬼,像个傻瓜,又像个疯子。多喝了一口就会把他变成个傻瓜;再喝一口就发了疯;喝了第三口就把他溺死了。”大量被酒香浸润的庆典存在于莎剧中,然而大多庆典都不是为了渲染鼎沸人声,相反,这些碰杯是垂死前犹有的一搏,昭示着正在靠近的危急:阴谋和苦难粉墨登场,我们要迎来暗无天日的时代。酒总混杂着黑暗与欲望——《哈姆雷特》里的酒即是死亡:在一场走马观花的最终,一杯毒酒结束了一切繁华。即使在《麦克白》和《暴风雨》最好玩的场景中,酒也灌入了冤屈与悼亡。门房在门外打趣“酒挑起情欲,又把它压下去”,麦克白在门内洗去双手上的罪恶。斯丹法诺和特林鸠罗在抱着酒桶痛饮时策划谋杀。每部剧几乎都会提到酒,但很多时候,它带来的都是不祥。酒与人性中的罪恶总纠缠在一起,而莎士比亚执念于描写这样的纠缠。最能体现酒带来的灾祸与哀痛的,大抵是《麦克白》,它的情节发展之快速,让人想起奔涌的河流,而酒,就是使这大河激荡的狂风。在一起先,麦克白邀请国王赴宴,不明就里的国王甚至感谢于麦克白的功绩和盛情。他被灌醉,他的侍卫被灌醉——暗杀起先了。倘如他们的理性未被美酒盖没,悲剧犹且不会这样烈烈燃烧起来。其次个醉酒场景出现在麦克白举办的庆典上,此时,国王已被暗杀,国王的心腹班柯也被麦克白派人刺死。在一片觥筹交织之间,麦克白突然抽离于酒宴,对着别人都看不见的存在大呼小叫,全然表现出了真实的自己——他望见了班柯的鬼魂。心神落定后,麦克白把一切值得怀疑的东西都推脱到醉酒上,以让惧骇的众人安心。他对着宴席举杯:“不要对我惊诧,我的最尊贵的挚友们;我有一种怪病,相识我的人都知道那是不足为奇的。给我拿些酒来,倒得满满的。我为今日在座众人的欢乐,还要为我们敬爱的缺席的挚友班柯尽此一杯;要是他也在这儿就好了!来,为大家、为他,请干杯,请各位为大家的健康干一杯。”就这样,麦克白撇清了自己谋杀的嫌疑。在《麦克白》里,酒、权力和女人被捆绑在了一起,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在诱魅的同时保持端庄,蛊惑着人心。整部悲剧始于摄人魂魄的三个女巫,她们模糊不清的语言,使麦克白一步步走向癫狂。麦克白夫人的一顿痛饮则给了他行刺的志气:“酒把他们醉倒了,却提起了我的志气;浇熄了他们的馋焰,却燃起了我心头的烈火。”她不断督促麦克白刺死国王,而那时,只有男人才可以亲历血刃。麦克白夫人全程策划了谋杀,就已经涉足了男人世界中最黑暗的部分,她甚至能“在婴孩看着我的脸微笑的时候,从他的松软的嫩嘴里摘下我的乳头,把它的脑袋砸碎”。她和女巫一样,蕴蓄了无限的罪恶,从蹂躏与熬煎中,吸取最大的欢乐。点燃于酒所带来的邪恶与阴冷,《麦克白》成为永不泯灭的一出经典。麦克白是典型的悲剧人物——他是如此躁郁的存在。他的孤独、他的迟疑不决还有他狂暴时面部的扭曲,都让我们明白,他注定走向惨烈的结束,而不甘心的死亡就是他最好的结局。他壮美而长存,他就是史诗性的英雄。他坠落的过程,就是整部戏剧的灵魂所在。莎士比亚多数次地提及酒和人性中永恒的哀痛,而《奥赛罗》就是哀痛的。副将凯西奥的酗酒是他最大的弱点,也是整部《奥赛罗》的中心。在伊阿古的怂恿下,他最终没有抵拦住诱惑,一头溺进酒中,在这一刻,他的荣耀,他即将被玷污的光线,被一杯杯地盖没。醉了的凯西奥被伊阿古为所欲为地操控,进而被卷入了噩梦一样的混乱,这混乱是移山倒海之势,标记着整部悲剧的真正起先。凯西奥陷落于难以名状的自责与苦痛中,在云水激荡时,对酒这样的罪恶之物发出了最痛切的控诉——“上帝啊!人们尽然会把一个仇敌放进自己的嘴里,让它偷去他们的头脑!我们尽然会在欢欣鼓舞之中,把自己变成了畜生……啊,你空虚缥缈的旨酒的精灵,要是你还没有一个名字,让我们叫你做魔鬼吧!”没有比这更有力气的戒酒誓言了。我们在莎剧中看到一种力气——一位英雄可以在几杯酒下肚后,无可挽回地走向癫狂;一群黎庶可以聚首在酒馆,陷入一场无意识的集体狂欢;一个王朝可以历经百般繁华,又在倏忽间被握作齑粉。这是一种彻底的力气,驱使着生命。这就是命运的力气。亘古不变的瘾与救赎莎士比亚全然了解小酒馆带来的欢乐。那里有本·琼森,也有最令人欢乐的诗人间的谈话。在那个地下世界里,全部人都坠入了一场狂欢。那些贫困的人在酒的浸泡中,把自己放逐于空虚的欢乐。《驯悍记》序幕里的斯赖生来贫苦,不断转换着低贱的工作,他把全部的钱砸入一杯又一杯的啤酒中,找寻着躲避之所。在最艰难的岁月,他甚至无法还上自己欠下的酒钱。路过的公爵趁他醉倒,设计让斯赖以为自己是一位贵族,更为斯赖端上葡萄酒。看着葡萄酒,斯赖说:“我从来不曾喝过什么白葡萄酒黑葡萄酒;你们倘要给我吃蜜饯果子,还是切两片干牛肉来吧。不要问我爱穿什么,我没有衣衫,只有一个光光的背;我没有鞋子,只有两条赤裸裸的腿;我的一双脚上难得有穿鞋子的时候,就是穿起鞋子来,我的脚趾也会露到外面来的。”这一段话让我们望见伊丽莎白时代的底层生活。在贫困、饥饿和疾病中,人们的生活和心一样,支离破裂,唯有酒可以使斯赖躲避一切。多数的苦闷——人间的冷暖,命运的无端,在倏忽间驾临 的死亡——构成了那个年头的生活。而酒是一针麻醉,直扎人的心脏。斯赖的转变就是一种警鸣,他的一生,就是整个时代全部受压迫的人的一生。酒不仅抚慰人——它变更人。在剧的起先,他始终以粗俗的语言谩骂着身边的人,然而当他所躺的地面变成了松软的床,当他早已习惯的啤酒变成了葡萄酒,他的用词也变得探究起来,他自视是贵族了。然而斯赖的转变不过是一个飘浮的梦,从他被装扮成贵族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明白,他不过是供公爵享用的一个笑话:公爵称他为“一头猪”。酒注定是阶级的象征,它是麻药,也是一种治愈,它是全部苦难和华蜜的来源。习惯性的酗酒会带来失眠,抑郁,狂躁,心情无趣,还有难以名状的疾病。失眠的苦痛,特别人所能明悉。在十四行诗里,辗转难眠的人的心和缱绻夜色一样,漆黑一片。在这一刻,只有孤独才是真实的。酗酒带来的心情化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也得到了体现,十四行诗中奔涌着大悲大喜之河。哈姆雷特压抑而焦躁,罗密欧在陷入抑郁的下一秒就会重归狂喜。悲剧性的极端心情摇摆着莎剧里的人物,让他们失控,让他们走向癫狂,让他们陷落于永无止境的哀痛。而这就是美。这也是戏剧之美的全部来源——戏剧和醉酒一样,本身就是一种狂欢。浓重的忧愁从酒杯中氤氲而起,莎剧中落魄的人们一杯杯地把自己灌醉,继而陷入永无止境的悲伤。莎士比亚不断地提到悲伤(Melancholy),他本身就是熟识悲伤的。他的语言疯狂而猛烈,隐喻狂躁地从他的笔下喷涌而出,轻快又飞扬。他的创作几乎是白热化的状态——气魄和热忱在自我沉醉中喷薄开来——这便是醉酒的状态。在《哈姆雷特》里,哈姆雷特反复思索着他叔叔人性里长存的缺点,而这缺点影响了整个丹麦:“王上今晚大宴群臣,作通宵的醉舞;每次他喝下了一杯葡萄美酒,铜鼓和喇叭便吹打起来,欢祝万寿……可是我虽然从小就熟习这种风俗,我却以为把它破坏了倒比遵守它还风光 些。这一种酗酒纵乐的风俗,使我们在东西各国受到很多非议;他们称我们为酒徒醉汉,将下流的污名加在我们头上,使我们各项宏大的成就都因此而大为减色。”他所指责的不是克劳狄斯,而是像疾病一样扩散于整个国度的酗酒。哈姆雷特认为,酗酒的倾向无法悔改,正如人的堕落无法逆转。他不断地找寻借口,以给克劳狄斯免罪,以宽恕自己的迟疑和懦弱:“在个人方面也常常是这样,由于品性上有某些丑恶的瘢痣:或者是天生的——这就不能怪本人,因为天性不能由自己选择;或者是某种脾气发展到反常地步,冲破了理智的约束和防卫;或者是某种习惯玷污了原来令人宠爱的举止;这些人只要带着上述一种缺点的烙印——天生的标记或者偶然的机缘——不管在其余方面他们是如何圣洁,如何具备一个人所能有的无限美德,由于那点特殊的毛病,在世人的非议中也会感染溃烂。”这又引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社会应当怜悯这些被酗酒熬煎着的人吗?这是一种人性本身里的缺憾吗?又或者,我们该怪罪一个人无法变更的弱点吗?他们有没有实力去弥补这样的缺陷,有没有可能赎掉自己所背负的罪恶?我们无法明白,喝酒是不是一种难以摆脱的罪恶,但我们知道,莎剧中极少有握着酒瓶的反派,而那些醉倒的,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有魅力的人。这是一种上瘾的魅力,他们抛开理性,投向彻底疯狂的怀抱,带着一派烂漫的潇洒劲头,游走于泼金洒银的天地间。他们超越了文学史上的一切人物,带我们进入人生的最深处。尽管他们的贪杯激怒着我们——我们为他们失去限制的生命而温顺地揪心——但我们爱他们。我们爱福斯塔夫,我们爱麦克白,我们爱凯西奥,我们爱哈尔。我们爱莎士比亚。我们崇拜着他们的天才,又悲恸于他们悲剧性的命运。不沾酒的人当然宏大,但这些微醺的英雄——他们恒久值得我们酷爱。莎士比亚的猎枪高校时代,老师在课堂上深化浅出地给我们讲解过被称为“英国语言之父”的莎士比亚。那位老师曾历经坎坷,重返高校讲坛后,他激烈的心情,都化作了课堂上兴奋不已的肢体语言:他的英语已经生涩了,依旧兴奋地向我们诠释莎士比亚,他的手在空中比划着,手臂微屈,手指摆出个奇妙的造型,似乎莎士比亚在他心中贮存了多年,一下子要迸发出来。说实话,当时我们对莎翁的戏剧作品以及闻名的十四行诗,也只是了解点皮毛。但是,却深深地记住了《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的那句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杰作。朱光潜先生在《旅英杂谈》里,这样评说莎翁的《哈姆雷特》,“我们不能把《哈姆雷特》当一本书读,也不能只把它当作一本戏看……看《哈姆雷特》不能看出诗意来,便完全没有领悟这本悲剧的美。”莎翁家乡坐落在埃文河边,小镇窄窄的街道两边,保存着不同时期的古旧建筑,有中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的,有十八世纪乔治时代的,也有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尖尖的屋顶,有的色调艳丽,有的陈旧灰暗。特殊是那些墙壁,用黑色的木条分割成黑白相间的网格状,犹如积木,似乎童话故事里的房子一样。走在古镇的街巷,身临十六世纪的英国乡村,仿佛身边吹来的是中世纪纯朴温煦的微风,浑身舒适满意。其实,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这个小镇只有1000多居民。正是由于莎士比亚,这个小镇才得以大名远扬。随意环顾一下小小的街心四周,莎士比亚探讨中心、莎士比亚遗产监管会、皇家莎士比亚剧院、莎士比亚书店、莎士比亚饭店、莎士比亚酒吧、莎士比亚纪念品商店、莎士比亚画廊、莎士比亚古玩店、罗密欧与朱丽叶咖啡屋……无不昭示着这位文学大师显赫的名声。尽然,我看到了一堵墙上写着硕大的一行字:“SHAKESPEARIENCE”,我的理解是“经验着莎翁一样的经验”,不禁感慨万千。在故居的门口,我遇到了刚从剧院出来的演员模样的两位女士。她们告知我,她们是特地扮演《仲夏夜之梦》剧中人物的演员。我就随意问了一句,“当时莎士比亚为何背井离乡奔赴伦敦?”其中一位女士给了一个让我新奇的回答,“相传他曾在一个财主兼地方官员的土地上偷猎,结果被发觉,他为此挨了揍。莎士比亚出于报复,就写了一首讥讽大财主的打油诗。这首诗没过多久便传遍了整个乡村。大财主无论走到哪里,总有人用这首打油诗来讪笑他。财主特别恼火,于是准备想方法惩治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因此被迫离开斯特拉福德小镇,逃往伦敦。”假如这位女士所讲的传闻是真实的,那么,我可以幽默地认为是那支猎枪,成就了莎士比亚。莎翁故居位于小镇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