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22页,共=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2019-2020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28.0分)下列长度单位中,最长的长度单位是(    )A.千米 B.光年 C.纳米 D.微米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5A=50mA B.1500mA=1.5A

C.2V=0.02KV D.以上都不对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我市夏季多雷雨天.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5.37cm,则他所用的测量工具可能是(    )A.能准确到1

cm的钢卷尺 B.能准确到1

mm的刻度尺

C.能准确到0.1

mm的游标卡尺 D.能准确到0.01

mm的螺旋测微器一个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A.4

m B.2

m C.1

m D.0

m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误差的原因是(    )A.刻度尺放得不正

B.刻度尺的刻线没有贴近被测的长度

C.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市面上有一款音乐控制器,可以用它来创作音乐,人拿着控制器,触摸的位置、晃动的方向或幅度不同时都能产生不同的数据,通过蓝牙将这些数据传给主机,主机将数据编译成声音并输出。关于该音乐控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乐控制器是声源

B.音乐控制器与主机的数据传输利用的是声波

C.主机输出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D.有规律地摇晃音乐控制器时,主机输出的声音一定为乐音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M是玻璃板,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蜡烛是“物”。实验中(    )A.透过玻璃板看到的B蜡烛的像与实际的B蜡烛等大

B.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两个像,一个是实像,另一个是虚像

C.用镀膜玻璃板代替普通玻璃板,会使看到的A蜡烛的像更清楚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不能与A的像再重合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2.0分)在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之间的关系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决定某一个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因此要人为的控制一些因素才能去研究.使它保持不变,然后来比较、研究其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就是______.在初中物理中,采用“探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实验很多,请试举一例______.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______、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______、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小明同学的身高为16.8______(填合适的单位),人头发的直径7×10-5m=______µm人说话所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离说话人越远,听到的声音______越小.如图所示,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看电影时,为了使观众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银幕表面应比较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银幕上艳丽的画面是由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得到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______处减弱,在______过程中减弱,在______处减弱.有关部门规定在城市市区内禁鸣喇叭,其目的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人们能查觉到身后飞行的蜜蜂,而不能查觉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______。汶川地震中,远在600公里以外的有些人感到恶心、胸闷,这是由于地震中产生的______而引起的。某人身高1.75m,立于平面镜前.已知人和像间的距离是3m,则人离镜面______m,如果人远离镜面,他的像高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_形成的。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____________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若入射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角为______;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是______.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所示,秒表的大表盘分度值______s,该表读数______s.

如图是实验室用的量筒,量筒是测量_____的工具,图中眼睛读出的读数_____(偏大/偏小/相等)。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0分)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亮/暗)的环境下进行;

(2)小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实验次数123456物距u/cm相同物高h相同像距v/cm4.08.012.016.020.024.0像高h2.04.16.08.09.912.0

(3)另一名同学在做实验时,更换了部分实验器材,其实验装置如图2.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开有小孔;内筒的筒壁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并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其他器材不变。和小明使用的装置相比较,请说出该同学装置做实验的好处和不足

(各写一条即可)。好处______;不足______。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______.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反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______。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你对物理的学习最感兴趣的地方有哪些?(至少写出三条)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某大桥全长约1.7km,晓军骑摩托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通过此桥,需多少秒?(摩托车的长度不计)

答案与解析1.答案:B

解析:解:

1km=103m;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约为s=3.0×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

1nm=10-9m;

1μm=10解析:解: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

故选:D。

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3.答案:B

解析:解:

A、∵1A=103mA,∴5A=5×103mA=5000mA.此选项错误;

B、∵1mA=10-3A,∴1500mA=1500×10-3A=1.5A.此选项正确;

C、∵1V=10-3kV,解析:解:A、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和像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物体离平面镜不管多远,所成的像不变.故B错误;

C、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靠近平面镜.故C错误;

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物体和像大小相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

此题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特点,这是光学部分的重点,在中考中也经常出现,要求学生牢记,并学会灵活运用.

5.答案:A

解析:解:打雷时,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

故选A.

根据我们对于光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和声音传播速度(约为340m/s)的大小关系做出选择.解析:解:对于“5.37cm”,“3”对应的单位是mm,所以刻度尺想最小刻度是1mm,测量结果能够准确到1mm。

故选:B。

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其中最后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初中物理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所以成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m.

故选B.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总结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8.答案:D

解析:解: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没有贴近被测长度;刻度尺放得不正;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这些都是错误,测量者的估计能力有所不同,这才是误差。

故选:D。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②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的产生的原因,以及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C

解析:解:A、被触摸晃动的音乐控制器可以产生数据资料,不能产生声音,主机将从控制器上获取的这些数据资料编译成声音并输出,所以主机是声源,故A错误;

B、音乐控制器通过蓝牙与主机相连,利用的是电磁波。故B错误;

C、影响音调的因素是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正确;

D、有规律的摇晃音乐控制器时,主机可以输出美妙的声音,但如果这些美妙的声音影响到人们正常的休息、学习和工作,也属于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发声体。

(2)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3)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4))从环保角度来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即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噪声及其来源等,属于声学综合题。对于此类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也是中考的考点,需要重点掌握。

10.答案:AC

解析:解: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大可知,通过玻璃板看到的B蜡烛的像与实际的B蜡烛等大,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虚像,因为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眼睛逆着光线看来,看到的蜡烛的虚像。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两个像,是玻璃板的前后两个面形成的,都是虚像。故B错误;

C、用镀膜玻璃板代替普通玻璃板,透光性差,其反射效果好,所以会使看到的A蜡烛的像更清楚,故C正确;

D、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改变玻璃板的位置时,当玻璃板正好位于A、B两支蜡烛的正中间时,那么B能与A的像重合,故D错误。

故选:AC。

(1)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

(2)玻璃有两个表面,两个表面都会反射成像,如果玻璃板太厚,两个像有一定的距离;

(3)根据普通玻璃板比镀膜玻璃板透光性强,反射光的能力弱;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既是平时经常强调的地方,又是中考中经常涉及到的地方,要求深入理解,熟练掌握。

11.答案: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解析:解:

一个物理量受多个因素影响时,探究物理量和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不变,这种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实验,都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

在探究多个因素引起的变化规律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让一个因素变化,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是物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在平时要正确应用.

12.答案: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

解析:解: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

故答案为: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分析与论证.

根据科学探究的七个主要环节进行解答.

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一道基础题.

13.答案:dm;70

解析:解:①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dm左右;

②由1m=106µm可得,7×10-5m=7×10-5×106µm=70µm.解析:解:声带的振动使人发声,振动的幅度越小,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以及影响响度大小的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5.答案:0.1cm

1.41

解析: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左侧与10.00cm对齐,右侧在11.4cm附近,估读为11.41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11.41cm-10.00cm=1.41cm。

故答案为:0.1cm;1.41。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刻度尺,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6.答案:粗糙

绿

解析:解:(1)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画面,是由于光被银幕反射向四面八方,发生了漫反射,所以银幕表面应比较粗糙;

(2)银幕上艳丽的画面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合成。

故答案为:粗糙;绿。

(1)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光的三原色能合成各种色光。

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三原色知识的应用,把握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关键要记住,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7.答案:声源

传播

人耳

声源

解析:解: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入手: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在人耳处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城市市区内禁鸣喇叭,其目的是在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故答案为:声源;传播;人耳;声源.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控制噪声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此题考查了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一道声学基础题.

18.答案:蜜蜂产生的是人能听见的声音,蝴蝶产生的是次声波;次声波

解析:解: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之内,故人能听到;但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低于20赫兹,属于次声,人耳听不到;

地震能产生次声波,人听不到但会有一些异样的感觉。

故答案是:蜜蜂产生的是人能听见的声音,而蝴蝶产生的是次声波;次声波。

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赫兹到20000赫兹,低于20赫兹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赫兹的超声波,无论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见。

该题考查了人耳的听觉范围以及超声和次声的概念,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9.答案:1.5;不变

解析:解: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人和像间的距离是3米,也就是人离镜面1.5米,像离镜面1.5米,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如果人远离镜面,他的像高将不变,即该人身高1.75米,则像高为1.75米.

故答案为:1.5;

不变.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同.

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根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来分析实际问题.

20.答案:静止

光的反射

解析:解: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和白鹭所成的像关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像(即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的;

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故答案为:静止;光的反射。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水中倒影响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21.答案:80;1.02;A、C;A、D(或D、F)

解析: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

(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故选AB或AC;

(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AD或DF;

(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的数据相同,即80、1.02或100、1.02.

此题是一个实验探究题目,是根据猜想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类似的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所以要会理解应用.

22.答案:130°;0°;45°

解析:【分析】

首先了解什么是法线,什么是入射角,什么是反射角,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反射角.这样才能解答此题.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一定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特别要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

【解答】

解:①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为90°-25°=65°,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反射角也是6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65°+65°=130°;

②当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时,入射角为0°,则反射角也为0°,

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为,则入射角为90°2=45°.

故答案为:130°;0°;45°.

23.答案:B

解析:解:

读取物体长度时,视线要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线相垂直,所以B方法正确;

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63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3.63cm-2.00cm=1.63cm。

故答案为:B;1.63。

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读数时视线与物体末端所对刻度线相垂直,最终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此题主要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做题时关键要看清刻度尺的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忘记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4.答案:0.1;337.5.

解析:【分析】停表的大表盘代表的是秒,小表盘代表的是分,由图可知把1分分成两份,大表盘每一秒分成10个小格,据此可以判断出停表的分度值,图中分针的位置在5min和6min之间,读作5分钟,即300s,据此读出停表的示数.

物理中有很多的测量工具,明确每一个仪器的用途,使用方法及如何读数.

【解答】停表的大表盘代表的是秒,把1s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s,所以大表盘的分度值是0.1s;根据小表盘分钟指针的位置,此时大表盘读数大于30s,应读作37.5s;小表盘代表的是分,把1min分成两份,每一份是0.5min,所以小表盘的分度值是0.5min,此时读数5min,即300s;所以图中停表的示数为300s+37.5s=337.5s.

故答案为:0.1;337.5.

25.答案:体积;偏大

解析:【分析】

在实验室中,常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的体积;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最凹处保持相平。

本题考查了量筒的用途和读数方法,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解答】

量筒可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间接测量固体体积,因此量筒是测量体积的工具;

如图读数时如果视线不能与量筒的刻线垂直,眼睛向下俯视时,会以液面最高处为准,读出的读数会偏大。

故答案为:体积;偏大。

26.答案:暗

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

方便改变像距

像高不方便测量

解析:解:(1)本实验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发光二极管是成像物体,在明亮的环境中,发光二极管和明亮环境的对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效果更好。

(2)由表格上的数据可知,像的高度随像到小孔距离的增大而增大,且像的高度与像到小孔距离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所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

(3)另一名同学所用的实验装置,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屏可以在外筒中自由地拉出或推入,可以很方便的改变像距;

外筒(足够长)用不透明的材料制成,不受外界实验环境亮暗的影响,便于观察所成的像;但是由于左端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在外筒里面,不方便测量像高。

故答案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