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联体系统建设方案_第1页
中医医联体系统建设方案_第2页
中医医联体系统建设方案_第3页
中医医联体系统建设方案_第4页
中医医联体系统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41中医医联体建设方案目录TOC\o"1-3"\h\u28024第1章.项目概述 5144611.1.开发背景 5146781.2.现状分析 58574第2章.建设目标 614235第3章.系统特点及优势 775433.1.系统特点 7305843.2.系统优势 7312673.3.系统架构图 926059第4章.功能介绍 1058384.1.病患登记系统 10314904.2.远程医疗协助 10120584.3.远程视频会议 14239124.4.远程门诊 15278204.5.远程培训 17170284.6.双向转诊 19326424.7.智能设备远程监控 20288404.8.医联体公共讨论区 22147894.9.统计报表系统 2325464.10.远程影像平台 24213254.11.康复情况一览 25215724.12.医嘱派单系统 25230974.13.病患收治系统 2635784.14.康复评定系统 26167084.15.评价会议系统 2775374.16.智能排班系统 28168284.17.医治沟通系统 2965494.18.模板定制系统 29138994.19.通知系统 29235704.20.系统管理 29319884.21.跨平台使用 3045734.22.涵盖多个标准康复路径 308679第5章.医院受益分析 3295165.1.医联体建设的重大意义 32251225.2.诊疗技术规范实施、管理 32297265.3.诊疗路径规范化管理 32194535.4.提高康复治疗管理水平 3286025.5.降低新技术学习支出 32135735.6.成本控制,优化诊疗管理 3331279第6章.硬件支持 34143016.1.服务器部署架构 34299546.2.建议硬件配置 3416892第7章.网络拓扑 37227877.1.专线方案 37144627.2.VPN方案 384359第8章.医联体解决方案 39134188.1方案目标 39198358.2目标用户 4066678.3简介 41186248.4平台架构 42113588.5五大软硬件平台 42275188.6网络建设 461183第9章.售后服务 48项目概述开发背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09]6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3号)文件要求,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中央和省级可以设置少量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功能的医学中心或区域医疗中心。同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文件,按照以人为本、群众自愿、统筹城乡、创新机制的原则,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分级诊疗为突破口,完善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切实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在推进医疗联合体中,突出医疗资源一体化建设,便于建立规范的临床医疗体系,推广专科诊疗规范,提高对专科疾病的预防、诊疗和治疗水平及医技团队建设等专科联盟。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是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承担区域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及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安全、医学和科研能力具有国内或区域内领先水平。按照区域中心定位:区域内医疗管理的首脑部门,医疗服务的责任主体;区域内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疑难危重疾病最终诊治之所;地理区位的中心部位。所以,全国范围多省份的建设国家级康复区域医疗中心并形成康复区域医疗中心联盟,突出康复专科优势,以区域医疗中心为建设抓手,结合医联体建设精神,形成国家级区域康复医疗中心联盟,将突出医技能力的专科建设,为医联体的建设铺平资源配给。1.2.现状分析随着新医改的推进,虽然医联体模式流程清晰,但是也面临严峻的问题。从城市医联体看,以三甲医院为牵头,形成“1+X”协同运作模式。对于牵头医院的资金与技术保障要求更高,三甲医院的医生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和补偿机制必须更完善。如果医疗机构能形成紧密型医联体,那么体系内的成员单位在人、财、物实现统一调配与管理,实现经济利益一体化,医联体发展面临的最大的利益冲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将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利益共同绑在一起,一方面大医院帮助小医院提高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改变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状;另一方面大医院也改变了“人满为患,三长一短”的局面,更专注疑难杂症的攻克与医疗水平的提高,从而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而专科医联体的打造面临的问题是,必须依赖三甲医院的学科帮扶,因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于专病的掌握程度确实不高,影响了专科联盟的双向转诊可持续程度。虽然基层医疗机构通过专科对口帮扶,提升基层医院专科诊治水平,但是培养的周期太长了。另外远程协作网的问题却更为突出:目前只能解决病史采集中的问诊,很多辅检资料并不能立刻获得;对于病人远程问诊的费用医保暂不能报销;若是产生了误诊、漏诊无法追责;医疗服务问诊过程中缺少面对面的看护等等。建设目标1、响应国家医联体建设层面:符合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突出中医能力治未病的主导作用,重大疾病的协同作用,康复的核心作用。也建设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政策落地。2、具体解决1)临床能力:顶层临床能力的向下延伸;基层临床能力的提升。2)科研层面:顶层医疗机构临床适宜技术的向下普及和科研验证;科研需求的医疗数据的采集;3)医生多点执医:一方面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医技能力的缺乏;另一方面在延伸顶层能力的同时提升医生收入,通过顶层能力的带动,解决基层医生的收入问题。4)教学培训:通过医联体纵向的建设,解决临床青年医生能力快速提升的问题;通过横向顶层机构的连接,解决顶层医疗机构专科能力的再提升和向区域外的影响力。3、突出中医能力建设在顶层医疗机构实现中医重大疾患的协同作用,通过对医联体基层能力的建设突出中医治未病的主导作用和康复的核心作用。4、通过向养老/养护联合体的延伸,突出中医治未病的主导作用和康复的核心作用在终端抓取健康管理数据的能力和网络的覆盖,目标是锁定健康管理人群。系统特点及优势系统特点安全性系统对接入系统的设备和用户,进行严格的接入认证,以保证接入的安全性。系统支持对关键数据、关键程序模块采取备份、冗余措施,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确保系统长期正常运行。合理性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系统的容量及功能的扩充,方便系统扩容及平滑升级。系统对运行环境(硬件设备、软件操作系统等)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不依赖于某一特定型号计算机设备和固定版本的操作系统软件。实用性本系统提供清晰、简洁、友好的中文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便、灵活、易学易用,便于管理和维护。具有医疗行业风格界面和医疗行业习惯操作的客户端界面。规范系统中采用的控制协议、编解码协议、接口协议、媒体文件格式、传输协议等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医疗行业颁布的技术规范。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互联互通性。可维护性系统操作简单,实用性高,具有易操作、易维护的特点,系统具有专业的管理维护终端,方便系统维护。可扩展性系统具备良好的输入输出接口,可为各种业务提供接口,例如HIS、EMR、LIS、PACS等系统。同时,系统可以进行功能的定制开发,可以实现与医院内部系统的互联互通。系统优势同步多系统数据提供规范接口协议,对接HIS、LIS、EMR、PACS等系统,自动获取病患数据,保证多系统数据一致并避免医生重复劳动。规范临床路径按照ICD国际疾病诊断标准临床路径、ICF国际功能诊断标准临床路径,提供标准化临床路径应用,自动推送最优路径评估量表、诊疗路线,自动推送基本路径下的诊疗方案。不同阶段形成结构化康复治疗记录,为后期数据提取和科研提供数据支持。远程视频技术成熟为用户能享受更好的用户体验,我们经多方对比和深入了解,最终采购了一家在视频技术领域有多年沉淀的厂商。支持多种画面模式的视频交互,支持1080p超高清晰度,支持内外网使用等。适用多种医疗场景支持远程会诊、院内外远程视频协助、高清视频会议、远程门诊、远程视频培训、远程健康讲座、在线义诊等等多种场景。远程设备控制医疗设备可远程实时连接监控、处方设备实时管理等。大数据应用提供转诊数据统计、远程会诊统计、处方设备使用统计等数据统计,为科研和提高医疗效率提供有效数据支撑。智能分配医嘱项目根据医师下达的医嘱项目,自动推荐可执行项目科室并一键派发。实现下医嘱到治疗一键流转,提高医师的工作效率并减少错误派发情况。智能排班支持治疗师根据时间、治疗师、治疗设备、治疗科室、患者五个维度进行排班;支持治疗师选择时间范围后,系统智能推荐排班顺序,实现一键排班。多阶段康复情况对比提供不同阶段康复数据对比,形成结果分析。及时提醒代办事项提供关键节点的短信或弹窗提醒,例如:病患接收通知、评价会议通知、病患出院通知、病患康复训练提醒等。自由定制各种类型表单除了提供的规范表单,系统还支持医师自定义各类型的表单模板,一次添加,永久使用。系统架构图医联体总体架构从医疗信息管理和医联服务角度对业务覆盖范围内的过程、环节进行梳理,强调以业务驱动为前提,以统一应用为目标,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医联体模式的统一应用要求。医联体总体架构由一套医联院际信息平台、各级医疗机构平台或前置机、一个专用业务网络以及一套应用服务组成,承载医联体业务服务,进行相关医疗信息交换,统一医联医疗服务监管,保障医联业务的及时、准确、便捷。系统采用多层功能体系架构,具体如下图:功能介绍病患登记系统对接HIS、LIS、PASS、电子病历等系统,自动读取病患数据,避免医生重复劳动提供康复路径的选择,根据康复路径系统自动推送康复处方、康复评估报告等远程医疗协助功能概述:可分为联合院外专家的会诊(一般下级机构向上级机构请求协助),和请求院内其他科室医生的协作两种方式;可作为医院一项诊疗项目,费用由患者承担;可实现一对一或者多对多的远程视频会诊模式;通过电子会诊单串联整个流程;临床诊疗路径数据的沉淀。业务流程:1、主治医师选择将要发起会诊的患者,通过接口读取并上传患者信息;2、填写会诊单,填写求助对象、会诊目的、会诊时间等;3、被求助方医院的会诊管理员收到求助请求通知;4、对会诊单进行审核、派发、协调确定会诊时间;5、到达约定时间,相关与会人员进入视频会议室,进行远程视频会诊;6、双方会诊完成确认,填写会诊总结报告;(会诊申请单)(协助详情页)(电子病历)(康复信息)(实时邀请-铃声弹窗提醒)(视频界面)远程视频会议功能概述:定位为院内外课题研究、学术研讨、跨科室日常会议、跨医院医疗事物讨论等远程视频会议;可支持预约或者实时开会,若为预约会议系统可发送通知到与会人员,以便大家可以预留时间参加;可保存会议过程中的文字聊天内容以补充会议纪要;组织方会后可添加会议总结。业务流程:会议发起方发起会议申请,预定视频会议室;填写会议主题、会议内容简介,邀请会议参与人,预约会议时间等;发送通知会议参与人,可在预定的时间到达前再次短信提醒与会人员;与会人员在各终端登录并加入会议室进行视频会议;会议结束,添加会议总结,关闭会议室。(适用场景&主要功能)(会议列表)(发起会议)远程门诊功能概述:定位为医疗观摩、手术示教、诊疗示范等教育学习类的功能;提供医生学习提升的教育平台,建立临床医疗规范体系;示范方开启摄像头进行远程视频直播,其他观众可在线观摩学习,类型现在网络热门的直播模式;支持门诊直播预告;观众可提出图文咨询问题等进行后续的问题互动;业务流程:院方安排专家进行各种类型的医疗示范;管理员进行排班预告,填写门诊直播主题、内容简介、直播开始时间、面向受众等;潜在观众、机构收到通知,组织观众参与;直播时间到,观众打开客户端进入直播间学习观摩;观众可向主播提出问题,专家回复观众问题。(适用场景&主要功能)(远程门诊列表)(发布远程门诊)远程培训功能概述:此模块功能主要定位为远程视频培训、远程教育等;面向医生持续教育,专业技能提升等方向;面向患者则侧重健康宣教,专家义诊等方向的应用;主要目的是: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构建医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学习平台;业务流程:医联体协调专家资源组织视频培训或讲座;培训管理员确定培训课程主题、讲师基本资料、课程时间、面向受众等课程相关内容;培训管理员发布课程预告,上传课程相关信息;听课对象所在机构、组织收到课程通知,组织安排人员参与培训;课程时间到讲师和听众进入视频培训教室,课程开始;课程过程讲师拥有培训室主控权可根据需要开启或关闭与学员的互动;课程录制、教材资料上传、后续问题沟通等。(适用场景&主要功能)(培训列表)(发布培训内容)双向转诊功能概述:作为医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为了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上下级机构间的转诊协作;为了使该模块更加完善和高效可融合预约挂号、家庭医生、家庭健康档案等模块;打通后可以使患者从签约家庭医生,建立健康档案,到社区就诊,转诊至上级医院等一系列的诊疗数据的无缝传递和大数据的沉淀。业务流程:患者签约家庭医生;建立家庭健康档案;提供家庭医生健康服务、转诊服务等;家庭医生提交转诊申请,填写转诊单;转诊对象机构转诊管理员进行审核;转诊管理员对转诊单进行处理;派发主治医生进行接收;主治医生接收患者,查看电子病历,进行下步诊疗...(转诊申请)(转诊列表)智能设备远程监控可对医院设备进行管理、设备处方管理、设备监控;提供全科室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实时掌握设备的各种状态;实现远程处方下发,病患刷卡后,自动识别处方开启设备训练;训练完成后,自动采集训练数据,并提供统计报表。设备管理:设备处方管理:设备实时连接监控:医联体公共讨论区1、简单社交类产品模块,供医联体内医生提问、留言、讨论;2、支持简单的创建话题、评论、回复、点赞等社交类功能;3、支持上传图片、话题搜索、话题分类等话题的索引。(讨论主题列表)(发起讨论)统计报表系统提供多维度统计报表,例如:治疗人数统计、治疗病种统计、诊疗项目统计、患者统计、治疗师绩效统计(收入、时长、完成治疗项目等);转诊模块统计(转诊项目统计,医生治疗统计等)远程影像平台简介远程影像平台以高性能服务器、网络及存储设备构成硬件支持平台,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作为数据和图像的存储管理工具,以医疗影像的采集、传输、存储和诊断为核心,集影像采集传输与存储管理、影像诊断查询与报告管理、综合信息管理等综合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应用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社区医院影像科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DR、超声、各种X光机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DICOM3.0国际标准接口(中国市场大多为模拟,DICOM,网络等接口)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社区医院同上级医院建立起远程会诊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优势支持院内或私有云部署,快速调阅,全流程覆盖;图像操作异步联动;海量数据;专业的后期处理工具;丰富的图像浏览与高级功能高速三维后处理重建,速度快,延迟低;支持多种设备,PC、平板电脑;功能影像数据获取和存储患者通过影像设备检查完成,通过设备接口(DICOM3.0国际标准接口)快速存储影像数据。远程影像诊断支持远程在线影像诊断,互联网的运用打破了地域限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既节省了人力资源又提高了诊断质量,对患者来说节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医疗费用,对三甲医院来说可随时调阅患者检查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实时沟通支持实时在线沟通交流。了解患者详细情况,以提升诊断效率及准确率。影像结果打印支持影像结果的打印,系统连接打印机,打印影像图文资料。康复情况一览提供病患康复情况一览,实时查看病患入院状态、康复不同阶段功能状态对比、康复医嘱、康复评估报告、治疗团队、治疗提醒、评价会议等,方便医师实时跟踪患者康复情况医嘱派单系统根据病患病症,自动推荐相应的治疗方法、评估方法;根据治疗方法或评估方法,自动分配到对应的治疗小组上;可以预约评估时间,到时及时提醒病患治疗;病患收治系统根据治疗区治疗师工作饱和情况,自动推荐相应治疗师,实现一键派单治疗;康复评定系统为科室医护人员提供超过256张电子信息化国际通用康复专业评定量表,并且针对评估诊疗结果能够实现数据自动统计和数据分析;康复评估量表如有评分制,可在评估完成后自动统计结果;可按照科室评估量表使用习惯实现量表定制;评价会议系统实现评价会议、病人康复即时提醒,以短信方式通知,通知内容包括:会议内容、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康复项目、康复医生或治疗师、康复时间及康复地点等。实现评价会议总结总结记录模块,医师可以根据不同阶段会议,添加不同类型会议总结模板。智能排班系统实现医师选择治疗时间段,系统自动根据医嘱内容、治疗师时间和设备时间自动排班。实现关联治疗项目、治疗师、治疗设备、治疗时间、治疗地点五个因素手动排班。实现排班结果在大屏幕设备上滚动播放。医治沟通系统提供医生、治疗师、护士沟通渠道,及时掌握病患康复情况。模板定制系统提供自定义添加各种类型表单模板,一次添加,永久使用。通知系统提供短信、弹窗等方式及时通知医生和患者代办事项;具备(敏感字符过滤)安全机制系统管理医院科室管理:医院管理员可以自行添加该医院自己的科室,同时医院扩展医院科室时方便增加科室。角色管理:用于系统各种角色所包含权限的设置用户管理:医院管理员可自行对该医院的用户进行管理。菜单管理:管理各种角色对该系统的菜单使用配置。诊疗项目管理:对诊疗项目的管理,包括新增修改删除等。办公地点管理:配置好办公地点方便医生使用系统直接选择办公地点,比如治疗地点,会议室等。表单管理:对表单整体的配置,方便医生直接使用表单。内容模板管理:该功能能配置常用的评估结束后的结论模板还有治疗计划模板,可以省去很多评估师的工作量。跨平台使用可在电脑、平板等设备上同步使用涵盖多个标准康复路径1、对接HIS、LIS、PASS、电子病历系统、,自动读取病患数据,避免医生重复劳动。定制可支持刷卡模式获取病患信息;2、通过系统一键流转到下个诊疗流程的医师、治疗师、护士及医疗需要相关角色;★3、为科室医护人员提供超过256张电子信息化国际通用康复专业评定量表,并且针对评估诊疗结果能够实现数据自动统计和数据分析;康复评估量表如有评分制,可在评估完成后自动统计结果;可按照科室评估量表使用习惯实现量表定制;4、提供病人不同阶段的康复数据对比,形成康复结果分析,饼图、直方图直观显示数据;5、为不同阶段都形成治疗记录,包含内容为:病患信息、诊断记录、评估结果、治疗方案、疗效对比,支持量表、评估结果、病患信息等打印;6、实现评价会议、病人康复即时提醒,以短信方式通知,通知内容包括:会议内容、时间、地点、参会人员、康复项目、康复医生或治疗师、康复时间及康复地点等;★7、智能排班:病患训练、训练时间、医生排班、设备安排,排班后的结果实时滚动大屏幕;★8、实现远程设备处方并开控设备;★9、设备使用评定数据信息实时传输;10、设备的登记和各种状态的管理;★11、提供远程控制设备的数据统计报表,例如:医生工作量、病患基本信息、病种占比、设备使用情况等;★12、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构建医院科室间的信息渠道,为康复科自动筛选适应症患者;13、系统可在PC、平板等多平台设备上使用;14、通过短信方式通知医生和患者代办事项、治疗事项;具备(敏感字符过滤)安全机制;15、可自定义添加各类型表单模板,一次添加,永久使用;16、提供统一的视觉效果,优秀快捷的交互,功能响应时间不超过1秒;★17、按照ICD国际疾病诊断标准临床路径不少于6种、ICF国际功能诊断标准临床路径,提供标准化临床路径应用,智能推送基本路径评估量表、诊疗路线,智能推送基本路径下的诊疗方案;1)临床诊疗规范化路径;①根据ICD国际疾病诊断标准,做到二十项疾病的临床规范化路径操作:跟腱断裂术后康复临床路径、肱二头肌肌腱损伤和断裂康复临床路径、踝部韧带损伤康复临床路径、脊髓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肩关节不稳康复临床路径、截肢后康复临床路径、颈椎病康复临床路径、颅脑损伤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脑出血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脑梗死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临床路径、手外伤康复临床路径、腰椎关节突综合征康复临床路径、腰椎滑脱症康复临床路径、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临床路径、原发性脊柱侧凸康复临床路径、肢体骨折术后康复临床路径、周围神经损伤康复临床路径、肘关节损伤康复临床路径;②规范化路径内容包括:疾病诊断标准、介入康复时间标准、评估路径规范、基础评估内容规范、治疗路径规范。2)临床诊疗质量控制;根据临床诊疗规范化路径的病患信息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单病种或功能障碍易发人群性别、年龄段、职业、生活习惯、康复介入时间、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的介入比例、单项康复评估与治疗方案匹配的合理性、评估与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评估与治疗方案的时效性等。3)临床评估18、根据ICD国际疾病诊断标准,做到二十项疾病的临床规范化路径配套行业通用量表评估,包括:1)ADL评估: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评估;2)关节活动范围评定:踝关节及足部关节活动范围活动度评定表、膝关节活动范围活动度评定表、髋关节活动范围活动度评定表、肩关节活动范围活动度评定表、肘关节活动范围活动度评定表、腕关节活动范围活动度评定表等;上田敏疼痛与关节活动度量表;3)肌力:上肢、下肢、手部、足部屈肌、伸肌群及单块肌肉的肌力评定量表;4)肌张力:上肢、下肢、手部、足部屈肌、伸肌群及单块肌肉的肌张力评定量表;5)疼痛评定:VAS疼痛评定、上田敏疼痛评定;6)社会参与能力评定:社会参与评估表;7)感觉功能评定:Fugl-Meyer感觉功能评定量表;8)偏瘫功能评定: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Brunnstrom六阶段评价表;9)认知功能评定: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量表、焦虑评定、睡眠障碍评定;10)言语功能评定:ABC汉语失语成套测试、改良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11)吞咽功能评定:洼田饮水试验-吞咽功能评定;医院受益分析医联体建设的重大意义 响应分级诊疗政策,达到医疗资源合理分配,临床、患者、大数据等资源共享。推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更好构建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诊疗模式,更好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组建高层次、优势互补的医联体,开展创新型协同研究、技术普及推广和人才培养,辐射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联体建设最重要的原则是要由强调单个医疗机构的效率,转向强调整个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诊疗技术规范实施、管理对病人的病史、基础资料进行完整、规范化的收集,保证资料的溯源性和真实性,为治疗提供原始依据,提高康复质量,实现康复标准化,医疗作业标准化。通过系统管理,对单一病种或功能障碍实施大概率优化处方评估、治疗方案推送,使单一病种或功能障碍有效率高的路径评估、治疗方案大概率、标准化使用,提高疗效。在临床日常诊疗中就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水平。诊疗路径规范化管理规范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流程管理,包括诊断、评估、治疗等环节,并且可以追踪任何一个治疗环节,提高服务质量。病人的整个治疗过程都能清晰的显示出来,实现全程治疗跟踪,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并且提供离线治疗方案,对病人治疗进行全程管理。通过系统的路径化评定、治疗方案制定,实现治疗效果数据精准分析,方便了解治疗方案的疗效,也为方案调整提供依据。提高康复治疗管理水平通过权限管理,确认科室人员的工作职责;对科室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内容包括治疗人数、项目次数、总计金额等,为科室管理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管理数据。通过对治疗项目的统计,使科室管理人员及时、准确了解科室医生、治疗师、护士等专业人员的相关工作量及设备使用情况,为科室人力资源使用率、硬件购置率及折旧率提供参考数据。降低新技术学习支出通过系统收集的病案资料,能统计各类疾病的分布情况、新技术使用概率、使用后治疗有效率等,通过以上数据的沉淀分析,可快速、捷径的找到新技术的优势和劣势,技术难点和使用点等,快速帮助医务人员掌握新技术。帮助掌握新治疗技术的同时,为科研数据也提供了大量的原始可分析资料。成本控制,优化诊疗管理使用电子方式对康复过程进行管理,扩大了存储容量,减少纸质资料的使用,提高康复的管理效率,促进科室间的合作。通过对电子信息的规范化管理,能及时统计出各种科室管理所需的统计报表,节约科室人员手工统计的时间,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硬件支持服务器部署架构质控服务器:需要数据服务器1台,web服务器1台,大屏幕设备(显示排班)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定。建议硬件配置WEB服务器CPU2颗IntelXeon2630V4至少16核,至少1.8GHz内存至少128G内存,并可扩展,内存支持24根内存、ECC自动纠错硬盘2.5寸SAS7200转企业硬盘1TB,裸容量8TB,做成RAID10,影像如果要存储,硬盘要适量增大,可扩展【磁盘阵列】)操作系统Windows2008电源冗余至少750W电源网口至少两个千兆口数据库服务器CPU2颗IntelXeon2630V4至少16核,至少1.8GHz内存至少128G内存,并可扩展,内存支持24根内存、ECC自动纠错硬盘2.5寸SAS7200转企业硬盘1TB,裸容量16TB,做成RAID6操作系统Windows2008电源冗余至少750W电源网口至少两个千兆口交换机交换机24口三层千兆交换机1台防火墙防火墙千兆硬件8口以上防火墙1台UPS电源电源UPS电源2台医院电脑配置(医生使用电脑)操作系统windowXP,windows7,windows10CPU双核CPU主频2.0GHz及以上内存2GRAM及以上存储空间500G及以上显示器分辨率1280X1080及以上,推荐1920X1080音箱/耳机普通音箱即可(医联体远程会诊需要)话筒普通话筒即可(医联体远程会诊需要)摄像头动态分辨率1280X720及以上(医联体远程会诊需要)医院大屏幕设备配置(显示当日排班情况)操作系统Android4.0及以上屏幕分辨率1920X1080及以上屏幕比例16:09刷屏率60Hz存储空间2GB及以上USB2.0接口/USB3.0接口至少有一个网闸产品类型隔离网闸网络接口RJ-45端口类型至少2个10/100/1000Mbps标准以太网接口(可支持扩展光口),一个RS232,消息二次通讯接口吞吐量600Mbps并发连接数200,000堡垒机并发连接范围200,000并发连接数支持700路字符会话或200路图形会话并发控制端口1个console管理口网络端口6个千兆电口网络拓扑专线方案跨地区的单位如果要组建网络(广域网)需要从电信租用点对点或点对多点的"专线",例如某三甲医院要与其它几个基层社区医院组成医联体,如果这几个点要组成一个"大局域网",就需要租用N条专线,分别是从基层社区医院1到某三甲医院、基层社区医院2到某三甲医院、基层社区医院N到某三甲医院的N条线路,从某三甲医院到各个基层社区医院使用路由器连接,拓扑如下图所示。网络带宽要求至少光纤百兆带宽,且组网康复专科医联体的医院是同一家运营商。VPN方案由于专线方式组建成本较高,在Internet普及后,大多数的企业都通过"公用线路(即Internet)"使用VPN技术组建广域网,此时拓扑如下图所示。网络带宽要求至少光纤百兆带宽,且组网康复专科医联体的医院是同一家运营商。医联体解决方案8.1方案目标响应政策:医疗资源合理分配,弥补医疗资源整体不足,利用效率不高的情况;互联共通:建立高效可靠的医疗协同平台,共享多级医疗机构医技、患者、医疗数据等资源;规范体系:通过远程协助、教育等手段建立临床医疗规范体系;控制成本:遏制快速增长的医疗成本,缓解社会保险、财政投入和商业保险的压力;服务质量:为患者建立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提高就诊效率,享受便捷、快速、优惠的医疗服务;8.2目标用户医疗管理机构(卫计委等)-管理机构指导医联体内容与方向;监控医联体建设效果;指导医联体内容与方向;监控医联体建设效果;汇总医联体内的患者和医师诊疗数据,发挥特色数据整合、分析、预测价值;根据医联体数据,对区域内的医院进行专业指导;二、三级医院-医疗技术中心指导社区/乡镇/村医院医技;药品制剂配送指导社区/乡镇/村医院医技;药品制剂配送居民健康过程全跟踪双向转诊签约家庭医生;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居民首诊双向转诊远程学习和会诊求助康复随访求助家庭医生健康情况实时查询求助家庭医生健康情况实时查询健康状态实时记录预约治疗8.3简介结合医联体管理体系及管理机制,基于信息平台模式构建医疗联合体解决方案,实现医联体内各家医疗机构之间信息、资源和业务的互联互通,为医疗资源联合体内共享提供可靠条件,形成分级医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药品制剂流转、居民全过程健康档案的医联模式,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分工协作,使得医联体模式在信息化方面得到完美应用。8.4平台架构医联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