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原发性肝癌课件_第1页
第八节 原发性肝癌课件_第2页
第八节 原发性肝癌课件_第3页
第八节 原发性肝癌课件_第4页
第八节 原发性肝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节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所发生的癌肿。临床以肝区持续性疼痛与肝脏进行性肿大为其表现特点。本病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最多,男:女=2—5:1。年龄40~49岁为高发

我国江苏启东、广西扶绥

国际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

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第八节原发性肝癌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有关因素如下:1、病毒性肝炎:肝癌患者中有1/3有慢性肝炎病史,肝癌病人血清HBsAg及其它乙型肝炎标志的阳性率可达90%,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免疫学方法显示肝癌细胞中有HBsAg存在,提示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发病有关。目前肯定乙型肝炎与丙型肝炎病毒是促癌因素之一。2、肝硬化:肝癌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病理学检查发现肝癌合并肝硬化多为乙型肝炎后的大结节性肝硬化。考虑细胞恶变可能在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3、黄曲霉毒素:动物实验证明由黄曲霉素污染的霉玉米、霉花生能通过其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致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食物受黄曲霉素污染严重的地区,肝癌发病率较高。4、其它:饮用被有机致癌物(六氯苯、多氯联苯、氯仿)、一些强致癌植物污染的地面水可致肝癌;第八节原发性肝癌肝癌的病理切面第八节原发性肝癌肝癌的病理大体形态分型1.巨块型2.结节型3.弥漫型

4.小癌型

细胞形态分型1.肝细胞型2.胆管细胞型3.混合型

转移途径1.血行转移2.淋巴转移3.种植转移第八节原发性肝癌肝癌组织的显微镜观第八节原发性肝癌二、临床表现早期缺乏典型表现,经甲胎蛋白普查检出的早期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称为亚临床肝癌。病人自行就诊多属中晚期。(一)肝区疼痛:肿瘤迅速生长使肝包膜被牵拉引起肝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肝癌结节破裂,肝组织及血液进入腹腔引起全腹剧痛,出血量大可致休克。(二)全身性症状:进行性消瘦。部分病人有低热,甚至高热;晚期肿瘤引起胆道梗阻出现黄疸;恶病质等。(三)原有肝硬化的表现:在原有脾大、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贫血的基础上出现腹水增加迅速,一般为漏出液。(四)肝肿大:进行性肝脏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呈结节状,边缘不规则,可有触痛。(五)Ⅰ期亚临床期;Ⅲ期有明确恶病质、黄疸、腹水、肝外转移之一者第八节原发性肝癌(六)伴癌综合征自发性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少见有高血钙、高血脂、类癌综合征等(七)并发症:1、上消化道出血:因伴有肝硬化或门静脉、肝静脉癌栓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所致。2、肝性脑病:3、癌结节破裂出血:仅限于肝包膜下,可有局部疼痛,出血量大可形成压痛性肿块;破裂入腹腔可引起急腹症的表现。约10%的肝癌患者因该并发症而死亡。4、继发感染:疾病长期消耗、化疗负反应、肝脏解毒功能低下、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白细胞功能受抑制等因素使肝癌患者容易并发感染,例肺炎、大肠杆菌败血症、肠道炎症等。第八节原发性肝癌肝癌结节破裂出血的病理观第八节原发性肝癌三、有关检查(一)AFP测定:放射免疫法或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快速测定法灵敏、准确、便捷,无需特殊设备,现已广泛用于肝细胞癌的普查、诊断、判断治疗效果、预测复发。阳性可见于:1.肝细胞癌;2.生殖腺胚胎瘤;3.肝转移性的肿瘤如胃癌;4.孕妇;5.活动性慢性肝炎、肝硬化普查中阳性发现可早于症状8—11个月出现。肝癌细胞AFP的阳性率为70—90%。其浓度常与肝癌大小呈正相关。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的基础上,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为:①AFP>500μg/L持续4周;②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③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例若出现AFP呈低浓度阳性达2个月或更久,ALT正常,应特别警惕亚临床期肝癌的存在。第八节原发性肝癌2、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γ-GT-Ⅱ):在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可升高,阳性率可达90%,特异性可达97.1%。非癌肝病和肝外疾病假阳性率低于5%。其与AFP无关,在低浓度AFP的肝癌及假阴性肝癌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在小肝癌中的阳性率为78.6%。3、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T):可显示直径在2cm以上的肝肿瘤,其CT表现通常为局灶性周界比较清楚的密度减低区,有时可呈边缘模糊,大小不等的多发阴影,阳性率在90%以上。结合肝动脉造影,对1cm以下肿瘤的检出率可达80%以上,因此是目前诊断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最佳方法。4、磁共振显像(MRI):可清楚显示肝细胞癌内部结构特征,对显示子瘤和瘤栓有价值。第八节原发性肝癌肝癌放射性检查(MRI)第八节原发性肝癌5、肝癌的超声显像超声显像:B型超声显像可显示肿瘤实质性暗区或光团。肿瘤坏死液化相应部位出现液性暗区。超声检查可显示直径在2cm以上的肿瘤,对早期定位诊断有较大价值,但需重复检查并结合其它指标进行诊断。新发展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分析测量进出肿瘤的血液,根据病灶的血供情况有助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第八节原发性肝癌6、X线肝血管造影腹腔动脉和肝动脉造影可显示直径在1cm以上的癌结节,阳性率达87%,结合AFP检测的阳性结果,常用于诊断小肝癌。第八节原发性肝癌7、放射性核素肝显像7、放射性核素肝显像:用99m锝-植酸钠等制剂进行γ照相能显示直径在3—5cm以上的肿瘤。8、肝穿刺活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危险性。近年来在超声和CT引导下用细针穿刺癌结节吸取癌组织进行活检,阳性者即可确诊,比盲目穿刺提高了安全性和准确性。9、剖腹探察:适用于疑为肝癌的病例,经上述检查仍不能证实或否定,且患者情况许可时,以争取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第八节原发性肝癌四、治疗要点1、手术治疗、液氮冷冻、激光治疗:手术适应症①诊断明确,病变局限于一叶或半肝者,以左半肝最好;②肝功能代偿良好,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或不低于正常的50%,无明显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者;child分级A或B级③心、肺和肾功能良好,能耐受手术者。大肝癌可采用二步切除术肝动脉插管局部化学药物灌注治疗,肝动脉结扎或门静脉分支结扎,或手术结扎肝动脉加插管化疗,术中液氮冷冻或激光治疗。2、放射治疗合并化疗:放射治疗60CO和直线加速器、肝动脉内注射Y-90微球、32P-玻璃微球内照射,131I-碘化油或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导向治疗。经股动脉穿刺肝动脉栓塞化疗(TAE)是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第八节原发性肝癌

栓塞剂有明胶海绵碎片和碘化油

化疗药有阿霉素(ADM)、顺铂(DDP)、

氟脲嘧啶(5-FU)羟基喜树硷等。

1次/4-6周一般2—5次治疗。3、中医治疗:复方甲基斑蝥胺、葫芦素片、龙乐片等4、生物和免疫治疗干扰素、肿瘤坏死因(TNF)白细胞介素2(IL-2)5、综合治疗6、并发症的治疗

预后估计:①肿瘤小于5cm,能早期手术者;②癌肿包膜完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