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5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22〕60号),推动我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现结合扬州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城乡社区治理的重要指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着力健全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履责、社会多方参与下,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以村(居)民、驻区单位为对象,以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依托,以满足村(居)民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以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好地方”扬州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奠定坚实基础。二、行动目标到2025年底,党建引领、多元协同、紧贴基层、适应时代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志愿服务有效衔接,社区工作者为骨干、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补充的人才队伍更加壮大;服务设施更加完备、服务供给更加多元、服务业态更加丰富、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三、重点任务(一)构建党建引领社区服务格局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持续优化以社区为主导、社会组织为枢纽、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机制,构建社区组织统筹协调、社会力量联动互动、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城乡社区服务新格局。1.健全党建引领机制。健全社区党组织引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为主导、村(居)民为主体,群团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驻区单位共同参与、协同开展社区服务的城乡社区服务体制机制。持续完善“街社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深化小区行动党支部、市级机关部门(单位)结对社区行动党支部机制。配齐配强行动党支部班子,深化拓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常态化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小区、到社区开展工作,协助落实基层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等有关任务。〔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功能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2.加强网格化管理服务。深化“精网微格”工程,结合社区规模优化调整工作,进一步科学规范网格划分,并及时调整微网格区域,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创新专属网格服务管理工作,出台指导意见,优化专属网格划分。明确微网格联络员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健全情况报告、工作例会等制度。加强专职网格员配备,建立健全微网格联络员选聘、退出机制,广泛吸纳热心基层治理的党员群众等为微网格志愿者。加强网格员、微网格联络员的业务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责任部门:市委政法委)3.规范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村(居)委会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委员会等组织体系,村民委员会应设妇女和儿童工作等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可增设环境和物业管理等委员会。完善城乡社区协商制度,推动城乡社区民主协商机构(平台)全覆盖,围绕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开展协商议事。将村(居)民参与社区服务融入村(居)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鼓励村(居)民参与社区服务和邻里互助活动,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的实效。(责任部门: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卫健委、市住建局、市妇联)4.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完善社区社会组织扶持发展政策,进一步推进孵化基地建设,到2025年,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30%。积极培育发展为民服务、养老助残、公益慈善、文体娱乐和农村生产技术服务等类别的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牵引力,持续开展公益创投等活动,鼓励引导区域性社会组织入驻社区开展服务。到2025年,平均每个城市社区拥有经常性参与社区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10个以上,每个村拥有经常性参与社区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5个以上,培树20个以上品牌社区社会组织和品牌服务项目。(责任部门:市民政局)5.健全基层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提升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运行水平,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社会工作服务室,支持社会工作服务向村(社区)延伸。到2025年,实现村(社区)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完善以社工站(室)为基础平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为主要内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为主要支撑,慈善服务项目为补充支持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责任部门:市民政局)6.提升社区志愿服务水平。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乡镇(街道)社工站等,进一步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到2025年,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志愿服务站点覆盖率不低于80%。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便利化和精准化。推广使用“江苏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探索志愿服务统计和发布制度,促进社区志愿服务信息统一归集管理。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围绕扶贫济困、助孤助残、社区治理、垃圾分类、大型活动等重点领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发展。(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7.加大社区慈善服务供给。深入挖掘社区慈善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参与,鼓励支持社区与慈善组织开展合作,依法设立日常慈善捐助站点,推广设立社区慈善基金(会),链接社区内外资源,对接社区慈善供需,引导慈善项目有效落地,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促进慈善力量有序参与社区服务和基层治理改革创新。(责任部门:市民政局)(二)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效能推进社区在服务设施、队伍建设、信息化支撑等方面强基础、补短板、提质量、促创新,逐步实现城乡社区服务标准化、专业化和智慧化。1.增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能力。将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每百户居民拥有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居民服务和活动空间面积占比不少于70%。新建小区的社区配套用房不得小于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的3‰。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面积比例不低于10%。进一步优化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着力解决部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虽达标,但服务点分散、单体面积偏小、承载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围绕政治、服务、发展、议事、教育、宣传等“六大功能”,完善设施设备,丰富活动载体,落实“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抓、群众常来”要求,达到“聚人气、聚民心”效果。(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2.增强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增强社区统筹调配资源和承接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行上门办理、预约办理、自助办理、委托代办、“网格”代办等服务方式,城市社区政务通用自助服务实现全覆盖。落实《社区全科社工服务规范》扬州地方标准,健全“开放式办公、一门式受理、一口清导办”的全科社区工作者标准化服务机制,到2025年,实现城乡社区全科服务模式全覆盖。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厘清服务事项清单,建立服务供给指南,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城市“15分钟便民生活圈”、农村“3公里生活服务圈”建设,积极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实施社区健身设施夜间点亮工程,打造一批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区样板。制定普惠性生活服务机构(网点)认定和支持具体办法,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挂牌,开展社会信用承诺。在确保依法、安全、规范前提下,提供社区群众急需服务的市场主体可租赁普通住宅设置服务网点。(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政务办、市商务局、市体育局)3.增强“互联网+”为民服务能力。强化政府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依法依规向村(社区)开放数据资源,发挥信息为民服务的作用。鼓励多方参与、集约化建设开发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和应用软件,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智慧社区,运用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智能化水平。打造网端、掌端、自助端、线下窗口端“四端融合”政务服务体系,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保持在90%以上。推动线上政务服务和线下村(社区)服务站点有效融合,推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提升便民服务效能。(责任部门:市工信局、市政务办、市民政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4.增强社区工作者履职能力。统筹考虑社区成熟度、社区工作强度和实际服务居民数量等因素,合理确定社区规模和社区工作者配备数量,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不少于18人。将城乡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各地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稳妥推行城乡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完善城市社区工作者“基本工资+绩效收入”薪酬机制。建立社区工作者长效培训机制,积极推进村书记专业化管理、社区工作者职业化建设。鼓励引导社区工作者积极参与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大力推进持证上岗。(责任部门: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人社局)(三)实施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立足城乡社区居民需求,着眼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要,强化城乡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城乡社区下沉,提高社区服务精准度和便利度。1.社区社会救助服务行动。加强村(社区)社会救助的政策宣传、协助开展求助申请、“政策找人”和日常动态管理等工作,助力“精准救助”,防止“错救、漏救”,村(社区)困难群众走访发现机制建成率100%。推广村(社区)“救急难”互助会,在困难群众较多的村(社区)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分类建立困难群众档案,建立社区社会救助工作网络,统筹整合驻社区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力量参与帮扶救助,推动需求发现、资源集聚与项目运作有机衔接,实现“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责任部门:市民政局)2.社区养老服务行动。推动颐养社区建设,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升社区为老服务能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到2025年,主城区实现颐养社区全覆盖。开展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为符合条件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等上门服务,到2025年,全市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年人数占比达18%。着力发展城乡社区互助式养老服务,依托村(居)民自治组织、网格化治理平台和邻里互助力量,实现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责任部门:市民政局)3.社区未成年人关爱行动。村(居)民委员会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建立常态化巡访关爱和主动发现机制,完善未成年人信息档案并给予关爱帮扶。指导、帮助、监督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及时掌握未成年人委托照护情况,有效履行强制报告、预防干预等职责。开展困境儿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服务。(责任部门:市民政局、市妇联)4.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行动。加强社区儿童室内外生活环境、活动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提升,建设社区儿童之家、儿童活动中心、儿童关爱之家等公共空间,打造儿童社区“游戏角落”、步行路径、“探索空间”,以嵌入式、菜单式、分龄式服务为儿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先配置社区室内外儿童公共空间。到2023年,每个县(市、区)及功能区至少建成3个儿童友好示范社区;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建成儿童友好示范社区不少于10个,功能区不少于5个。(责任部门:市妇联、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教育局、市体育局)5.社区托育服务行动。通过社区配套设置或资源共享等模式,补齐既有居住社区托育服务设施短板,社区配套建设公办托育点建筑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新建居住社区配套托育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支持社会力量、国有企业等主体参与社区托育服务,对符合登记条件的非营利性社区托育机构依法登记管理。将社区提供托育服务融入儿童友好社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示范点建设中,通过社区适儿化改造,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普惠托育服务,打造“5分钟托育服务圈”,实现社区托育服务全覆盖。(责任部门:市卫健委、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妇联)6.社区残疾人服务行动。对全市“残疾人之家”有序开展提升行动,逐步完成“残疾人服务中心—残疾人服务站—残疾人服务点”三级“残疾人之家”建设。在残疾人服务中心增加心理疏导、法律救助、信访维权和特色项目等功能,将“残疾人之家”打造成基层残疾人服务综合体和残联工作基层枢纽。建立以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精神障碍患者病情复发率、致残率显著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和劳动生产能力明显增强,康复率和就业率逐步提升,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县(市、区)覆盖率100%。(责任部门:市残联、市民政局)7.社区就业优军服务行动。开展居民就业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导,提供就业登记与失业登记,重点为村(社区)居民中的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残疾人等群体提供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扶持、优抚帮扶、走访慰问、权益维护等服务保障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优秀退役军人依法参加村(社区)“两委”选举,引导退役军人到社区就业创业。(责任部门: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8.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行动。提供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肺结核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中医药健康管理,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工作机制。推进城乡社区心理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引入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援助、危机干预协助等综合社会心理服务,营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责任部门:市卫健委)9.社区教育服务行动。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等建设,到2025年,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成率城市社区达100%,农村社区达90%。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法律法规、文化艺术、知识技能、生活常识、家庭教育指导等教育培训活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开展社区青春行动,以深化“四点半课堂”为重点,常态化为社区青少年提供课后、假期集中看护辅导服务。通过调动家庭参与,在子女教育服务中推动青年自我组织、自我服务。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围绕群众科技、健康、安全等需求,组织科普讲师团进社区宣讲。建立健全科技志愿服务机制,组建科技志愿服务团队,大力发展科技志愿者和科普信息员队伍。(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妇联、团市委、市科协)10.社区文体服务行动。开展送文艺、送讲座、送培训进基层以及非遗进社区等文化惠民活动,每年不少于1000场次。推进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效能提升,普遍设立儿童阅览室或专用书架。进一步提高驻社区单位公共体育场馆、公共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程度,提升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馆服务效能。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公共服务,办好社区运动会。(责任部门:市文广旅局、市体育局)11.社区平安建设行动。加强社区警务工作保障,按照派出所民警占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40%,社区民警占派出所总警力40%的要求充实基层警力,推进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全覆盖,鼓励符合条件的社区民警依法兼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健全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机制,推进新一轮“警格+网格”融合建设。完善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面加强社会单元技防、人防、物防、机制防建设,实现对社区治安要素的实时汇聚。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健全防范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长效机制,重拳打击突出黑恶犯罪,全力巩固专项斗争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责任部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12.社区法律服务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组织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充实社区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在全市24个乡镇(街道)试点推行远程公证服务,发挥公证在基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加强专、兼职人民调解员建设,积极打造品牌个人调解工作室、家事调解工作室。持续推广“乡贤+法律服务”模式,发挥“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作用。广泛开展“送法进社区”、法律知识问答、法治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责任部门:市司法局)13.社区应急服务行动。指导城乡社区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完善应急避难场所等应急设施建设,开展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持续开展村(社区)安全隐患治理,结合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开展安全、减灾教育和宣传,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到2025年,全市增创6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责任部门:市应急管理局)14.社区物业环境服务行动。探索“红色物业+社区治理”模式,督促物业服务企业以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配合建立党建引领下的村(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力争3年内新建、升级100个“红色物业”党群服务阵地,打造60个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示范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引进专业化物业服务,建立健全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双向选择机制,促进物业管理服务智能化。推进垃圾分类绿色社区建设行动,引导村(居)民将垃圾分类纳入村(居)民自治制度,不断优化社区人居环境。(责任部门:市住建局、市委组织部、市城管局、市民政局)15.社区家政服务行动。支持家政企业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家政服务网点,到2025年,社区家政服务网点覆盖率达90%以上。有序开展家政服务需求摸排,引导家政企业按需定制服务供给清单,提高社区家政供需对接效率。构建“政府+企业+社区服务”社区家政服务新模式,探索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为辖区内困难群体提供居家上门家政服务。支持开设家政相关专业的院校与城乡社区开展校区联动,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区家政志愿服务。(责任部门: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16.农村社区生产生活服务行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向农村社区延伸,补齐农村社区尤其是经济薄弱社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依托村级综合服务设施、供销合作社等加强农村地区农产品收购、农资供应等服务供给,持续提升农村邮政、金融、电信、供销、广播电视等公共事业服务水平,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责任部门: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四、工作保障1.加强组织保障。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县(市、区)政府、功能区管委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定期研究谋划,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乡镇(街道)结合实际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职责分工,有序推进方案落实。市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市民政局会同市发改委牵头组织方案实施,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形成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上下贯通的工作推进和协调机制。2.加强资金保障。各地在落实城乡社区基本运转经费的基础上,强化为民服务导向,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民生项目,优先予以保障。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等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我评价与发展计划
- 2021年山东省泰安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增味剂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PCB高纯化学品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无机矿物填充塑料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盆景及园艺产品项目提案报告
- 2025年电池组配件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 2025年监控摄像头项目申请报告模稿
- 股权招募计划书
- 创业之星学创杯经营决策常见问题汇总
- 公猪站工作总结汇报
- 医学专业医学统计学试题(答案见标注) (三)
- cnas实验室规划方案
- 新教材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单元测试卷
- 胶囊内镜定位导航技术研究
- 温病护理查房
- 职工心理健康知识手册
- 11396-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春期末统一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本)》答案
- 天津市四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