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教案十篇
年级生物教案1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
的同时,右眼睁开)。
教学设计
①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
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
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让学生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
大了百倍以上)
取镜和安放
2.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
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
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3.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4.显微镜的使用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2)镜筒先下降,直
到接近标本。(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情况可能
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一名学生边说边演示自己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
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
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介绍四种观察标
本: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动植物玻片标本;④写
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
号标本)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c强调:①用低倍
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
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④镜筒下
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学生明确:①物像是倒像②放大倍数二目镜的放大
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鼓励按步骤
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练习:思考,回答。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
中。学生畅所欲言。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小结: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
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年级生物教案2
一、教材简析
(一)地位和作用
一个人,只要是活着,就需要每天从外界摄取养料,同时将体内产生的废
物排出体外。本节是七年级下册笫四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在学生学习了人
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它在
本册书中是一个教学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
学好《尿的形成和排出》这节内容,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并为
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本节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能正确区分排泄和排遗;
⑵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⑶概述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⑷明白排尿的意义。
能力目标:
⑴通过学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⑵通过对血浆、原尿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养成根据实验数据进行科学推
测的能力;
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学习,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形成人体结构与
功(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尿的形成过程。
难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二、教法设计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节内容,在教学中淡化了有关胃脏形态结构方面
的生理名词和概念,主要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了解泌尿系统的组
成。根据对血浆、肾小囊中液体以及尿液成分的比较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合
作学习的形式,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帮助理解尿液形成的大致过程,推测
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壁的作用,从而解决尿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
并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直以问
题贯穿其中,用逐渐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三、学法引领
以学生熟悉的话题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愿望,让学
生感受到本堂课的内容是与自己有关的。学法上倡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引导
学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来理解知识,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创设问题情境,与生活实际相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学们在一天的学
习生活中,一定会去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出远门坐车时要少喝水?为什么医
生可以通过检验尿液中的各种成分变化,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排尿有什么
意义?
(二)合作探窕
1、废物排出的方式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回答,对学生的回答要予以鼓励。然后由教师小结。
2、泌尿系统的组成⑴出示泌尿系统组成图⑵解读图,思考回答:泌尿系统
主要由哪些器官组成?
注意观察肾动脉与肾静脉以及肾的颜色,推测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你
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考虑动态生成:芍的学生可能认为
没有,顺利过度到下一环节;也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关系,请他们说说自己的看
法,设置悬念,为下一环节做一铺垫。)
⑶交流分享
⑷总结归纳
协助、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和讨论,进而归纳出人体泌尿系统
的组成。
3、肾脏的结构
实物出示,课件示图。学生观察,教师讲解。主要讲解肾单位的结构。
4、尿液的形成过程
问题引入:⑴医生为何可以通过一张单子、一些数据就能判断一个人肾脏
是否有病呢?
⑵血液在流经一个肾单位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数据分析:书本82页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并讨论,回答后面的讨论题。
为什么血浆与肾小囊液中蛋白质含量差异这样大?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
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如果尿液是由肾小囊直接形成,为何尿液中不含蛋白质却葡萄糖?说明肾
小管有什么作用?
动画演示尿液的形成过程,加强理解肾小球的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
收作用。
挖掘教材、提出新发现:
尿液同肾小囊液(原尿)比较,并没有新的尿素产生,为什么浓度会增大
呢?
5、尿液的排出
教师设问:
①肾脏形成尿液在腹腔脊侧,是怎样通过腹腔排到体外的?
②人的肾脏每时每刻都在形成尿液,也就是说,尿液的形成是连续不断
的,而为什么排尿又是间歇的?
③膀胱内的尿液从何而来?为何有贮存功能?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然后教师用图表列出排
尿过程。
6、排尿的意义
学生自学后回答
(三)总结练习
1、排出废物的方式:排泄、排遗
2、泌尿系统的组成
3、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4、尿的排出过程及意义。
练习略
(四)拓展探索
介绍血液透析、血尿、蛋白尿等
年级生物学教案3
一、教材分析:
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
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
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前一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基础上再来考虑“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
影响”,其实是从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辩证地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确是一个不
可分割的整体,也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学习作好预设。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另一就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呈现的方式也直观,前者就四幅图片,后者是一个探究活动,非常符合初中学
生的心理特点,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建构生物与环境
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
教材,多采用直观手段,认真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
观点。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能够选取多方面的事例来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利影响。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文字和图片资料来提高说明问题的能力;
2、尝试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
3、学习通过测量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渗透环保意识;
2、树立“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观点;
3、利用技能训练,鼓励学生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
科学精神。
三、重点和难点的确立:
1、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重点又是难点;
2、“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是重点,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应该
利用好每一次活动,来培养探究的方法和能力。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
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
手段,以大量的图片和动画,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
活动,逐渐认识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本节“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并不难,运用前一节的探究
活动方法完全能够完成,所以这个活动我安排在课前,课上主要是组织各小组
交流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处理方法。让知识的获得渗透在过程的体验中,
让成功的喜悦体现于精彩的交流中,让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活动的参与中。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
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
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
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C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例举生活中熟悉的生物受到环境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导入新课,
这样导入有两个好处,1、既考验了前一节课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体现了两课
内容的紧密联系;2、创设了情景,激发了兴趣,让人自然而然想到生物对环境
有没有影响呢,行云流水般弓入新课。
(二)新知学习: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重点又是难点,我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让学生观察教材的四幅图片,引导从“形态结构”、“生活方
式”与环境间的联系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让学生选择一幅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创设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可是思维发展的肥沃土壤,也是
我的课堂风格。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充满灵性的。
第二步:启发学生还能找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与环境相适应的例
子吗?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
第三步:媒体呈现配有介说词的图片,如:乌贼的墨囊;含羞草的叶与多暴
雨的环境相适应;尺蟆的拟态等等,让同学们认识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具有普
遍性的,这种适应是生物通过漫长的年代,不断与环境摩合,自身不断进化、
生存下来而形成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完整地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环境相适
应的观点,对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理解能力,
不便提,以后高中会学到。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这部分的知识我是这样
处理的:
第一步:让学生亲身验证“生物也可以影响环境”这一结论:
课前亲自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课上交流。这样安排体现1、
有做事的过程;2、有明确的目标;3、有明确的结果;4、使用语言传达信息5、
体现过程的真实性。这是任务型教学的五要素。交流时注意:对于初中学生来
说,过程是比结果更重要,但在这儿,由于结果涉及到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应以激励和引导。
学生从“做中学”中亲身验证了植物对空气的湿度有影响,有利于认识生
物是可以影响环境的。
第二步:再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a、地下耕耘者是哪种动物,它对自然界有什么益处?
b、为什么我国开发西部强调要退耕还林和还草?从生物对环境产生的作用
这个角度来认识生物的存在确实影响着环境。
第三步:让学生尝试举例描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的生活中的例子。加
深并及时反馈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
第四步:播放动画“屎克螂出国记”,以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
物对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在学生注意力即将分散的时候再一次激起他们的
兴趣。
3、技能训练:
这是新教材的一个别有用心之处,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等能
力,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优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看谁提出的问
题最有价值?”在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中培养思维能力。
年级生物教案4
第一章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一、重点难点:
1.认识显微镜的部分名称;
2.如何在低倍镜下调焦并找到要看的物体;
3.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4.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二、知识点
1.显微镜的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
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光线用来调节光
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
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又称粗调):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
旋(又称细调)。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
升。
2.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3.放大倍数二物镜倍数X目镜倍数
4.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
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5.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一手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玻片的边缘,另一只
手拿纱布将玻片放在两层纱布之间,用食指和拇指夹住轻轻擦拭,用力要均
匀。
6.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水要适量,水滴太小容易产生气泡或
干涸,影响观察,水滴太大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7.细胞壁只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是不具有生命活动的,而细胞膜、细胞质
和细胞核则是生活着的。
8.植物体是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植物体从小到大
是体内细胞增多和增大的结果,而不是水和养料堆积增多使植物体长大的。
第二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一、重点难点:
1.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植物体、动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
3.细胞的分化。
4.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休.
二、知识点
1.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
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2.几种组织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形
状,能够完成多种功能的结构才能够满足植物体某一方面生命活动的需要,这
样的结构叫做器官。
3.植物体基本结构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整体。
4.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
神经组织。
5.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
官。
6.动物或人体内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
的次序构成了系统。
7.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动物体和人体
第二部分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一章种子植物
一、重点难点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采集植物和制作腊叶标本。
3.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4.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5.松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
二、知识点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种
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
2.采集和制作实验标本需要注意的问题:⑴要清楚采集不同植物的方法:
高大的乔木、灌木需采集有花或果实的带叶枝条;小的草本植物需采集带花或
果实的植株,连根掘起,并清除泥土和杂质。⑵整理采集到的植物时,要展平
枝叶(少数叶,花的背面朝上),平铺在吸水纸上。⑶压制标木时,要勤换纸,
放在通风处阴干。⑷固定标本时对于比较细的部分,可直接用胶水固定,但一
定不能太多;对于比较粗大的部分,可用刀片沿标本较粗的部位在台纸上切出
一对对的小纵口,分别将小纸条从台纸的正面切口处穿入,将标本缚紧,并在
台纸的背面将纸条两头粘紧。
3.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根、茎、叶都很发达;种子是落露的,没有果皮
包着。
4.松树的根系十分发达;茎杆高大、粗壮,这样有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
分;叶呈针状就尽可能的减少了松树体内水分的散失。所以能适应干旱、贫瘠
的陆生环境的特点。
5.裸子植物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和减轻噪声污染
等具有的重要意义。
6.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是应用广泛的建筑材料;可以供工业和医药上使
用。
第二章抱子植物
一、重点难点
1.铁线蕨的生活习性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
2.铁线蕨的生殖过程。
3.葫芦群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特点。
4.苔葬植物的主要特征。
5.水绵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6.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二、知识点
1.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不是茎,而是它的复叶;地下部分是地下茎和根。
2.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
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3.铁线蕨生殖过程的剪贴图:铁线蕨一抱子囊一抱子。
4.抱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抱子囊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只是在夏天
生殖时可见到,当孑包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5.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③有些可供
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
年代,变成了煤。
6.苔薛植物的植物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有茎、叶的分化,但茎很细小,叶
又小又薄,如葫芦辞、墙薛;另一种没有茎、叶的分化,植物体只是扁平的叶
状体,如地钱。
7.苔解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群植物的茎和叶中
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所以苔辟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
8.苔薛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辞
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9.苔葬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
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辞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
物。
10.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
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11.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
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
12.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
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
第三部分被子植物的生活
第一章种子的萌发
一、重点难点
1.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结构的作用C
2.解剖、观察种子结构的技能。
3.探究种子的成分。
4.对探究种子的成分的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地分析。
5.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
6.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这些条件。
二、知识点
1.
2.
3.
4.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是根据种子里子叶的数目的不同来区分的。有
无胚乳并不是区别这两个概念的标准,具有胚乳的双子叶植物(如薨麻、番茄
等)和一些无胚乳的单子植物(如慈菇、泽泻等)。
5.在烘烤干燥的小麦种子时,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方法:
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四分之一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应略微向上倾斜
且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试管壁要均匀加热;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当
管壁出现水珠时,应将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免因水滴流到试管底部而引起试
管爆裂。
6.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
壁上,不易清洗掉。
7.在做淀粉的浆液遇碘变蓝的实验时,一定要把淀粉浆液加热,因为淀粉
中包括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直链淀粉容易溶解在热水中,当其形成粘性
较低的溶液时,遇碘才呈现蓝色,加温的目的是使直链淀粉能够更好地溶于
水,从而使显色反应的效果明显。
8.影响种子萌发的外因,即温度、水分和空气。
9.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
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
10.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而即使是外界条件充足,种
子本身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
1L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2.胚的各部分将生长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器官。
第二章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一、重点难点
1.根的组成和根系的概念及根系的种类。
2.须根系与不定根的关系。
3.根尖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4,识别根尖各部分细胞结构特点。
5.根尖的生长、发育与根生长的关系。
6.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7.根对无机盐的吸收是根的功能之一。
8.合理施肥原理和无土栽培技术。
二、知识点
1.根主要是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之分的。这三种类型的根,主要是从其
发生部位来划分的。
2.主根是由胚根生长发育而成根;侧根是在主根生长到一定长度时,在主
根上生出的许多的分枝根。这种根与主根一般呈一定的角度生长。侧根可以再
生侧根,反复分枝,如菜豆幼苗的根。还有一类根可以在茎、叶、老根或胚轴
上生出,这种根叫不定根。如:小麦的根系绝大多数是由不定根组成的。
3.主根比较长而粗,侧根比较短而细,主根与侧根有明显的区别,这样的
根系就叫做直根系。一般双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直根系。
4.根系主根不发达,主根生出以后不久就不再继续生长了,另在原来胚轴
的部位和茎的基部生出许多不定根。像这样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叫做须
根系。须根系中,主根与不定根在粗细、长短和大小上是没有区别的。一般单
子叶植物的根系都是须根系。
5.植物的根系有向地生长的特性——向地性;还有向水性和向肥性。根系
地下分布的深度甚至可以超过地上主茎的高度。
6.根尖分成四部分,即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7.根冠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它的外层细胞因为当根在土壤中生长时不
断地受到磨擦损伤而脱落,在根冠附近的生长点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来补
充因磨擦而损伤的根冠,使根冠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和厚度,
8.分生区一般全长约1〜2毫米,大部分被根冠包围着,是产生新细胞的主
要地方。属于分生组织,能使根尖细胞数目不断增加。细胞排列紧密,壁薄、
核大、质稠。
9.伸长区:位于生长点和根毛区之间,长度约为几毫米,伸长区细胞逐渐
伸长,细胞中液泡开始加大,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被液泡挤到细胞边缘。
10.根毛区:根毛区也叫成熟区。因为此区的细胞已停止生长,属于成熟的
细胞。根毛是由一个表皮细胞形成的。
11.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它与茎、叶中的导管是相通的。这样根吸收的
水和无机盐就可以沿着导管输送到植物体各部。
12.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
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的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
度时,细胞吸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失水。
13.根毛细胞吸水以后,水分逐步渗入到根表皮以内的每层细胞,最后进入
导管,再由导管输送到茎和其他器官。
14.不同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随着生长期的不
同,对无机盐的需要量也不同。
15.无土栽培是指不要用土壤或用其他物质(如砂石)代替土壤,根据植物
生活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培养植物。
第三章有机物的制造
一、重点难点
1、叶片的结构,叶片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叶片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3、光合作用的概念(包括产物、场所、原料和条件)
4、光合作用的实质。
5、光合作用的意义以及种植农作物时要合理密植。
6、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二、知识点
1、总结: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细胞外壁上有一层透明不透水的
角质层。这样的表皮有什么用呢?功能:这种结构既有利于透光,又可防止叶
片过多的散失水分,对叶片还有保护作用。因此,表皮属于保护组织。
2、表皮上有什么特殊结构?看图指出表皮细胞之间有一些特殊细胞两两成
对,其中每一个半月形的细胞叫做保卫细胞,一对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叫气
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
3、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较整齐,含绿色颗粒较
多。
海绵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较疏松,含绿色颗粒较
少。
叶肉细胞内部的许多绿色颗粒结构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等多种
色素,它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叶脉主要是由两种细胞构成的管道组成的。导管是由一些中空、横壁消
失的细胞连接成的长管,这些细胞是死细胞,导管具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功
能。筛管也是由一些管状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在细胞上下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
小孔,叫筛孔,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筛管是运输有机物的通道。:叶片的结构有
哪些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特点?
5、表皮透光保水,气孔可进行气体交换;叶肉含大量叶绿体,是进行光合
作用的场所;叶脉可运输光合作用所需要的物质。
6、光合作用的公式:
7、从实质上说,光合作用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
8、食物中的各种有机物,都是直接或间接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成
的。不仅如此,自然界中的各种有机物,包括我们熟悉的棉、麻、糖、橡胶
等,也都是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9、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的、能量的和氧气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
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存、繁荣和发展的基础。在农作物种植技术上,可以采取多
种措施增大单位空间的叶总面积,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合理密植和立体高
效种植,可以将植物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最优化组合,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
的。
第四章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和水分的散失
一、重点难点
1、呼吸作用的概念
2、呼吸作用的过程
3、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4、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5、蒸腾作用的概念和过程。
6,蒸腾作用的意义。
二、知识点
1、植物进行呼吸时,吸入体内的氧,能使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有
机物分解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在有机物分解的过程中,原来贮藏
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就会逐步释放出来。有机物分解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部
分用于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
的需要,一小部分能量转变成热散发出来。
2、植物体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的公式
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3、呼吸作用最重要的生理意义就是为植物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提供不可
缺少的动力。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有机物的制造却运输,细胞的分
裂和伸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等等,无一不需要能量。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地
呼吸,呼吸的停止则意味着死亡。
4、呼吸作用还为植物体内其它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如淀粉是光合作用
的直接产物,淀粉在呼吸过程中形成的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蛋白质和脂肪。
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在呼吸作用过程中通过中间产物可以互相转变。呼吸作用
分解的有机物是依赖于光合作用生成的;而光合作用的进行,所需的生活动力
又是经呼吸作用才能释放出的。因此,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相互依存的两个
生理过程。
5、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所以,栽培作物和种
植花卉,要使土壤保持疏松,空气流通,应当注意及时进行松土。农田淹水以
后必须及时排涝也是这个道理。
呼吸作用进行时,不仅会使贮存的种子、瓜果中的有机物的含量减少,品
质下降,还会因温度的升高而发生霉烂,因而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贮藏蔬
菜、瓜果和种子时,要保持低温或充加二氧化碳,来降低呼吸强度,延长贮藏
时间。
6、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主
要在叶片进行。
7.叶肉细胞中的水分除了很小一部分参与植物体内各项生命活动以外,绝
大部分变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散发到大气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可以调节蒸腾
作用,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着适当的水分。
8、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根吸收水分;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
运输;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灼伤。由于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大面积的森林
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使天空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起到减轻干旱、调节
气候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进行大面积地植树造林。
第五章营养物质的运输
一、重点难点
1、芽的概念,芽的种类。
2、芽的基本结构和伸展过程。
3、顶芽发育和侧芽发育的辩证关系。
4、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5、草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
6、年轮形成的原因。
7、茎的输导功能。
8、保护树皮的意义和茎的贮藏功能。
二、知识点
1、芽有许多种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如:按着生位置区
分,可分为顶芽、侧芽;按将来发育成什么分,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
2、叶芽的基本结构包括:生长点、芽轴、叶原基、幼叶和芽原基。
3、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部位,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少时
会促进植物生长,含量稍多就会抑制植物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
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多生长慢或停滞。这就叫做顶端优势。当顶芽去掉后,生
长素往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
侧芽开始生长,并能发育成侧枝。
4、
木本植物茎
草本植物茎
维管束组成
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
韧皮部、木质部
维管束排列
呈筒状
散生在薄壁细胞中
茎的加粗
可以逐年加粗
不能逐年加粗
5、年轮是木本植物茎横切面上的同心轮纹。每一个同心轮纹是木本茎在一
年中形成的木质部。因为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的影响,春夏季所生木质部色淡
而宽厚,细胞大,壁薄,称春材(早材);夏季至秋季所生木质部则色深而狭
窄,细胞小,壁厚,称秋材(晚材)。当年春材与秋材逐渐过渡,组成一轮,而
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界线分明,出现轮纹。年轮线只指春材与次年秋材之间
的分明界线。根据树干基部的年轮数,可推测出树木年龄。
6、茎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里的导管向上运输的;而叶里制造
的有机物,是通过茎的韧皮部里的筛管运输的。
7、茎除了有输导作用外,还有贮藏作用,比如甘蔗、马铃薯、藕等植物的
茎就贮藏了大量的有机物。
第六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一、重点难点
1、花的结构,雌蕊和雄蕊的组成和作用。
2、开花的一般习性,影响开花的因素。
3、传粉的两种方式。
4、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征以及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
5、受精和双受精的概念及过程。
6、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7、植物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整体性。
8、利用茎进行的营养繁殖。
9.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和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二、知识点
1、花的基本结构包括:花托、花萼、花冠、雄蕊(花药、花丝)、雌蕊
(柱头、花柱、子房)。
2、花蕊是花的最重要的部分。雄蕊的花药中有花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
柱头上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雌蕊的子房中的胚珠才能发育成种子,而
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所以雄蕊和雌蕊是花的重要结构。
3、开花是指:花的各部分成熟后,花被(花萼和各种植物一生中开花的次
数是不一样的。一、二年生植物,生长几个月后就开花,一生中只开一次花。
多年生植物要到一定的年龄才开花;
4、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照是影响开花的两个主要因素。有些植物需长日照和
高温才能开花,如莲和某些豆科植物;有些植物需高温暗光才能开花,如晚香
玉、紫茉莉;有些植物需短E照和低温才能开花,如菊花、大丽花;冬天开花
的梅和水仙所需要的温度更低,光照更短。
5、借助昆虫传粉的花应该叫一一虫媒花;借助风力传粉的花应该叫一一风
媒花。虫媒花与风媒花在结构上有各自的特点:花的蜜腺产生花蜜可以招引昆
虫;各种小花组成的花序,形成较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也是招引昆虫的一招;
枣花虽然没有鲜艳的花冠,但枣花蜜甘甜如饴,使昆虫蜂拥而至;。风媒花一般
小而不明显,花被很小或退化,不具鲜艳的颜色;无香味和蜜腺;花丝细长,
易为风吹摆动,散布花粉;每朵花产生的花粉粒多、小而轻,外壁光滑干燥,
适于被风吹走。
6、花粉落到柱头上,受到雌蕊柱头上粘液的刺激,就开始萌发,生出花粉
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里有两个精子。花粉管
伸长后到达胚珠,从珠孔伸进去。随后,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移动出
来,就开始了受精的过程。
7、受精就是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的现象。而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
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现象。
8、受精后花的变化:花冠和雄蕊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子房壁发育成果
皮,胚珠发育成种子。果实和种子由此形成。
9.植物体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看,相邻细胞间由胞间连丝互相联系着,
维管束贯穿于六种器官之中;从功能上看,六种器官的生理功能是密不可分
的,营养器官的生长与生殖器官的生长是互相依存的。
10、植物体依靠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叫做营养繁
殖。营养繁殖之所以在生产上被广泛利用,就是因为它有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
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11、营养繁殖的的种类有:用茎繁殖,用枝繁殖,用叶繁殖。而利用植物
的茎进行营养繁殖是最常见的。其方法有:杆插、嫁接和压条。
12、培养在人工配置的营养物质上的外植体,可以经过细胞分裂,形成愈
伤组织,如继续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进而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
就叫做组织培养。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即植物体的任何一个
细胞,都有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年级生物教案5
一、教学目标
通过此实验,加深学生充光合作用的认识,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
的一般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课时安排:
1------2课时
三、教学准备
一些验证光合作用吸收一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装置、材料、录像、课件
等。
四、活动指导
1、教师事先向学生讲清楚教材中的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装置、原理和实验过
程。
2、教师可用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开拓学生思路,引导他们思
考。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校、市区图书馆的参考资料,以及告诉学生上
百度、Google等网站去搜索他们所需要的信息(有的网址可直接告诉学生)。
3、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如何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光合作用需要二氧
化碳、产生氧气(如果教学需要,教师可先与某些学生在课下做一下探讨)。这
不同的方法也包括实验材料的不同(如可用卫生香代替火柴,用0,1%的碳酸
氢钠溶液代替清水)、实验装置的不同等(如用酒瓶、排水管代替书上验证释放
氧气的装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配合录像、课件、学生或教师的演示实验。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讲,这个实验做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
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的一点点创新,都应给予鼓励C
五、评析
光合作用在教材中无疑是重点和难点,这个实验做得好可以帮助学生牢固
掌握这部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
养。但由于这个实验较难,教师要注意在课前给予学生较多的引导和帮助,并
请他们在课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六、备注
1、现在录像器材便宜,摄像技术简单,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制作适合自己
的录像带(统一配置的录像带有时不一定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教师在播放
录像时,要注意暂停键等功能键的使用。因为一气儿将录像放完效果可能不
好,很多时候,边放边结合录像讲解效果比较好。
2、教师可自己或请专业人员制作能满足自己教学需要的课件,也可从百度
等搜索网站寻找一些光合作用方面的课件做参考。
3、通过搜索网站可得到很多有用的东西。如:有的学生如果想利用仪器检
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氧气的浓度变化的话,可告诉学生直接用“空气中一氧化
碳检测仪”、“空气中氧气浓度检测仪”等字样在百度等搜索网站上搜索即
可,但同时要提醒学生文明上网。
初一生物公开课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消化的概念
2、知道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
3、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知道消化腺、消化液、消
化酶的关系。
4,知道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
5、能说出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消化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对直观教具的观察能力。
2、通过对“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设计、观察、分析,培
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设计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对比实验,体验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承认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
辨证关系。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在《消化吸收》一章中占有重要地位,应明确三个问题:第一、
食物为什么要消化;第二、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第三、食物消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
1、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
2、事物的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
1、小肠与消化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教法建议:
建议授课3课时:第1课时通过探究实验,了解食物需要消化的道理。第
2课时学习消化食物的结构基础一一消化系统。第3课时通过实验探讨食物消
化的过程。
关于“食物为什么需要消化”的教学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食物
需要消化的原因一一小分子物质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才能进一步被细胞
利用。建议教师演示“淀粉和葡萄糖的透过性实验”,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
识。先让学会通过讨论,自己设计实验,再演示。
在了解了食物为什么要消化的基础上,很自然就会想到“食物中的大分子
物质怎样才能转变为小分子物质呢?”引出一一食物消化的结构基础,关于消
化系统的组成可让学生看图自己说出。并结合自身实际指出消化系统的主要器
官及其自然位置。关于牙齿的教学,可以利用模型简单介绍,建议把牙齿保健
的内容放到第四节讲解,让学生先收集一些资料。关于胃的结构的教学,建议
先利用挂图明确胃壁的四层结构,并指出整个消化道壁的结构都与其相似;再结
合录像或实物,让学生对胃壁内表面有皱褶,能增加消化、吸收的面积有一个
感性认识。由于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所以在关于小肠的教学中应注意
明确:一、小肠长(利用消化系统挂图就可看出);二、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嬖,
皱裳上有绒毛(演示实物或看录像)这种结构特点一一面积大决定着食物在小肠
中停留的时间相对长,消化更充分。进而强调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观点。关于大肠的教学,可结合挂图进行讲述,要让学生明确平时易混淆的
盲肠和阑尾的位置关系。关于消化腺的教学,主要让学生明确消化腺、消化
液、消化前的关系(见下表)。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难点分析:
1、胃和小肠的结构特点,重在突出“结构与功能的适应性”。
2、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难在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
3、”淀粉和葡萄糖的透过性”实验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重
在实验的设计、实验的现象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
于食物,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必须经过人体的加工才能被利用。那么营养物质
为什么需要加工?要经过怎样的加工?又是由我们身体的哪些结构来完成这一
过程的呢?这就是我们在第二节要学习的内容。
:复杂的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实现也是通过细胞完成
的。营养物质首先要进入细胞才能被细胞利用,参与生命活动。那么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是不是都能进入细胞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1建议引导学生利用
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自己设计实验)
在甲乙两个大烧杯内装入清水,玻璃管下端用玻璃纸(相当于细胞膜,也可
以用鸡蛋的卵壳膜代替)包紧,玻璃管内是待透过细胞膜的溶液。甲装置里装的
是淀粉液,乙装置里装的是葡萄糖溶液(课前准备好)。
一段时间后,往烧杯和玻璃管内分别加几滴碘液来检验,可见到烧杯中的
液体不变蓝,而玻璃管中的液体颜色变蓝了。
再取乙装置中的玻璃管内和烧杯中的液体各取5毫升,分别放入A、B两试
管中,再各加入5毫升本氏液后隔水加热来检验,可见到玻璃管中的溶液和烧
杯中的溶液颜色都变成了砖红色。
这个实验可以表明像葡萄糖那样的小分子物质是能透过细胞膜的,而淀粉
那样的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细胞膜。
所以食物中那些淀粉、蛋白质、脂肪类的大分子物质必须要经过加工(这个
加工的过程就是食物消化的过程),转变为小分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所利用。
这就是食物需要消化的原因。
补充:如本课时时间富裕,可将消化系统的组成提前到这节课学习。
教学设计示例
第2课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通常都是以很复杂的大分子形式存在于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须先经消化,由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后,才
能被细胞吸收、利用。而这一切过程是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行的,这节课我
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让学生看消化系统挂图或模型,自己说出消化系统的组成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1.消化道
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肛门组成。
(D口腔:口腔内有舌和牙齿。
①牙齿:牙齿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
A,结构:
o牙根:牙槽里的部分。
牙颈:稍细的部分,外包牙龈(口腔粘膜的一部分)。
牙冠:表面覆盖着乳白色的釉质,是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损坏后,
不能再生。
B、功能:其中门齿可咬切食物,犬齿负责撕裂食物,臼齿负责研磨食物。
C、其他:人的一生有两副牙。一是乳牙,20个;二是32个恒牙,28〜32
个。
②舌:是口腔中一块肌肉质的结构,主要的功能是搅拌食物、辅助吞咽,
此外还与发音和辨别食物的味道有关。
(2)咽:进食与呼吸的共同通道。
(3)食道:
食道位于咽与胃之间,长约25厘米,可以依靠肌肉的蠕动,将食物推入
胃。
⑷胃
胃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位于腹腔左上方。胃壁的结构可以分为四层
(借助挂图讲解),由内向外为:粘膜、粘膜下层、肌肉层、浆膜。胃壁的平滑
肌十分发达,从而使胃的收缩强而有力。胃上端与食道相接的部分,称为pen
门,胃下段与小肠相接,称为幽门。在幽门部的管壁内,有一圈特别发达括约
肌,能控制食物通过。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并初步消化食物。不同食物在胃里的储存时间
各不相同,混合性食物一般4〜5小时。空腹时,胃壁肌肉维持一定程度的紧
张。故每5小时左右进食一次。
(5)小肠
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大约有5〜6米,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裳。小
肠起始部相当于十二手指并列的长度,故称十二指肠(结合挂图见讲解),小肠
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除了长度的原因,还有其它一些适应性特点,后面会
学习到。
(6)大肠
大肠较小肠粗大,长度约1.5米,可分为盲肠,结肠与直肠三部分(利用挂
图讲解)。
在大肠的起始端(与小肠相连接处),有一向下突出的盲囊,称为盲肠,其
盲端又有一指状的突起,即阑尾。盲肠和阑尾在人体都是退化的器官。大肠有
一定的吸收功能。
(7)肛门
是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通道。
2.消化腺
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脏、肝脏、胃脏和肠腺。均可分泌消化液,消化液
中含有消化酶。
(1)唾液腺
有三对,分别是腮上腺、颌下腺、舌下腺,均有导管将所分泌的唾液输入
口腔。成人每天分泌1〜L5升,唾液中含有的淀粉酶,能使淀粉分解成为麦芽
糖。另外,唾液中还含有溶菌施,有杀菌作用。
⑵胃腺
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形成的,可以分泌胃液(主要由盐酸和胃蛋白酶构
成),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
肠腺是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含芍消化淀粉、蛋白
质、脂肪的酶,成年人每日分泌肠液约1〜3升。
(4)胰腺
位于胃的后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靠近胃与十二指肠。分泌的胰
液,经胰管注入十二指肠。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
(5)肝脏
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位于膈肌之下,腹腔的上方偏右,成人肝脏重1.5
千克。肝脏能分泌胆汁,呈碱性,虽然不含消化酶,但可帮助脂肪的乳化,使
脂肪变成脂肪微粒。肝细胞分泌的胆汁,均先运到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质量管理专员岗位职责
- 重庆三峡学院《化工原理二》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木版画》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FY型液下泵操作规程
- C程序开发工程师岗位职责
- 茶叶公司盈利分析方案
- 茶叶储存技巧课程设计
- 茶与饮料的研究报告
- 肠道健康消费趋势研究报告
- 白城乳化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 《彩虹》教案 省赛一等奖
- FLUENT6.3使用说明及例题
- 街道火灾事故检讨
- 最新班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培训课件
- 《一粒种子成长过程》的课件
- 学好语文贵在三个“多”:多读、多背、多写-浅谈语文学法指导
- 助人为乐-主题班会(课件)
- 麻醉科护师晋升副主任医师高级职称专题报告病例分析(麻醉诱导后喉痉挛急救与护理)
-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用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