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10分)(2023·安徽安庆·校联考一模)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但是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却完全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蝉与我毗邻相守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pàn。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应该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钹() 毗邻() 耳pàn()(2)下列哪一个词语中的“比”和文中“比肩而坐”的“比”意思相同?(
)(2分)A.寿比南山 B.将心比心 C.鳞次栉比(3)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4)《昆虫记》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鲁迅先生认为它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有趣”或“有益”的理解。(3分)2.(2分)(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汽车和电子是机器人需求最大的行业,此外金属加工、塑料和化学制品、食品制造、采矿、纺织对机器人也快速增长。B.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学都活起来。C.通过汇总统计、调查登记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D.河水的“黄”与海水的“蓝”缠绕交汇又泾渭分明,夏日的黄河入海口是最美丽的季节。3.(2分)(2017·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选出下面这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①④②③⑤ B.①③④②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②⑤③①4.(8分)(2020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默写。(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郦道元《三峡》)(3)《庭中有奇树》一诗中描绘主人公痴痴地手执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任花香盈袖而无可奈何的诗句是:,。(4)在诗人笔下,万物皆有灵。李白借“水”来表达对故乡的不舍“,。”(《渡荆门送别》);白居易借莺、燕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钱塘湖春行》)。5.(8分)(2023·河南商丘·统考二模)育才中学记者团将开展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材料一]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度,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加强普法宣传和执法检查,尽快颁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严厉整治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偷拍直播、诱导性消费打赏、网络社交陷阱等,依法从严从重处置利用网络教学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材料二]加强探索未成年人特质识别认证技术,完善未成年人身份识别机制。加强专属内容池的建设,强化视频、短视频类平台内容审核,分级分类丰富和优化内容池资源供给,让青少年模式不仅能用、管用,更要让青少年好用、爱用。[材料三]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规范未成年人校内上网管理;家长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及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能力;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底线。各方各尽其责,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定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探究结果:(2)小文本学期以来,越来越沉迷于某短视频APP,小文妈妈很为小文着急。请你结合图中的文字将该APP的青少年模式推荐给小文妈妈,解决小文沉迷短视频的问题。字数在120左右。(3分)
青少年模式◎在青少年模式中,我们过滤掉不适宜青少年浏览的内容,精选了一批教育类、知识类内容呈现在首页上,且该模式中无法进行充值、打赏等操作。◎开启青少年模式后,系统将自动开启时间锁,时间锁默认设置为40分钟。单日使用时长超过触发时间,需要输人密码才可以继续使用。每日晚22时至次日早6时期间无法使用短视频功能。◎青少年模式是APP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的一次尝试,我们优先针对核心场景进行了优化,也将继续致力于优化更多场景。(3)这是小明制作的一幅宣传画,请你结合活动主题,说说小明设计的巧妙之处。(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顺,100字左右)(3分)
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龙豁口刘洪文①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老赵头就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了。这次他们的任务特殊,不是送货,也不是运皮张,而是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②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日游击队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这个时候,要把粮食送进去,谈何容易?可是,游击队已经断粮几天了,老赵头心急如焚,最终还是决定冒险。③“爬犁帮”最怕遇见松花江上的三九天。那时西北风呼啸,冷风如刀,彻骨的寒冷让人忍不住打战,貉皮帽子羊皮大氅都抵挡不住,没人敢在这寒冷的冰面上过多地停留。拉爬犁的牲口,鼻孔往外喷着白汽,眼睫毛上全都挂满了霜花,汗水顺着毛往下淌,在肚皮下凝结成冰,哗啦哗啦地响。赶爬犁的小伙子们跟着爬犁跑,跑得全身透汗。④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瞅着就要进入游击区了,可老赵头却一点也不松懈。一双鹰一样的眼睛不停扫视着苍茫的江面。⑤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的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老赵头的神情变得紧张起来,心想,这可咋办?自己安危事小,粮食进不了山事大。老赵头赶紧吆喝大家加快速度。双方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近了,爬犁再快也快不过鬼子的汽车和摩托车。老赵头心里明白,咬牙,说:“干脆,走‘龙豁口’。”⑥一听“龙豁口”三个字,大家头皮就发麻,精神更加紧张了。⑦所谓“龙豁口”,就是爬犁正在这冰面上行进时,脚下三尺多厚的冰面骤然裂开,裹挟着呼啸声一直向岸边延伸。人只能瞪眼看着冰面不断裂开,从一尺、两尺、三尺再到无法丈量。幽暗的湖水翻涌着从裂口冒出,像是有一条恶龙会随时从湖底蹿出来。传说是湖中的独角龙耐不住严寒,一怒之下用独角豁开冰面,所以称之为“龙豁口”。⑧“龙豁口”不是常有,但只要遇到一次,就足以让人终生难忘。“爬犁帮”的人谈“龙”色变,因为不管什么车辆或者爬犁,若是掉进了“龙豁口”,那是九死一生的事。⑨可是今天情况特殊,如果被小鬼子撞到了,同样没有好下场,老赵头只好铤而走险。于是,老赵头赶着爬犁向右侧疾驰,偏离了原来的路线,朝湖心奔去。小伙子们知道,湖心区冰薄,且有一处活水,最易形成“龙豁口”。平时大家总是尽量避开,即使路近一些也从不敢贸然前往。⑩老赵头今天是要豁出去了。抗联的战士们牵动着大家的心,为了把粮食运到战士们的手里,他们顾不了那么多了。⑪鬼子越来越近,老赵头拼命地打马飞驰。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小鬼子叫喊着让老赵头停下来,可老赵头全当听不见。小鬼子开枪了,子弹贴着头皮呼啸而过。忽听咔嚓一阵雷鸣炸响,江面的冰排豁然裂开,并且迅速向两边漾开。⑫老赵头把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声喊道:“‘龙豁口’现身,大家小心了,跟住我!”⑬伴随着喊声,老赵头的爬犁左躲右闪,飞一般窜向侧面的斜坡。其他人也不敢怠慢,一个跟着一个从“龙豁口”边缘掠过。后面的小鬼子一个个躲闪不及,绝望地喊叫着,无从应对,眼睁睁地看着汽车和摩托车如同乌龟一般慢慢地沉向江底……⑭终于把粮食送到战士们手里,大家这才像散了架似的,瘫坐在雪地里。⑮第二天往回走时,他们远远地看向“龙豁口”,只见黑幽幽的江面上,漂着一片黄乎乎的尸体。有的尸体已经冻在了“龙豁口”的冰凌上。⑯老赵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说:“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3期,有删改)6.(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刻画老赵头细致而传神,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B.小说叙述张弛有度,送粮过程一波三折,颇有紧张感和戏剧性。C.文中风雪的描写虽只有寥寥数笔,但都有力地升华了小说主题。D.“爬犁帮”冒险为游击队送粮食,彰显了老百姓保家卫国的决心。7.(4分)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1)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请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与蕴含的情感)8.(4分)小说中有多处伏笔与照应。请找出一对并简析其作用。9.(4分)有人建议将小说的标题“龙豁口”改为“老赵头”,你认为可以吗?请做出选择并结合文本阐明理由。(13分)(2022·辽宁大连·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蚕①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有一种昆虫也开启了生命的历程。蚕的一生②蚕的一个生命周期大约是60~80天。它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蚕卵像芝麻般大小,经过半个月孵化为一龄幼虫。一龄幼虫很小,像蚂蚁一样,也叫蚁蚕,从二龄幼虫开始,蚕的食量明显增加,四、五龄幼虫的食量最大,体重也快速增加,可以达到蚁蚕的八九千倍。③蚕的幼虫期一共要脱4次皮,每次蜕皮前,蚕都不吃不动,像睡着了一样,但它的体内却在进行着非常剧烈的生理活动,在短短的一天内,它要形成新皮,蜕去旧皮,让身体长大,从而进入下一个龄期。五龄幼虫继续长大一段时间后,就不再吃桑叶了,它会找一个地方开始吐丝结茧,为自己建造一个厚实安全的“小屋”,然后在“小屋”中化蛹。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蛹羽化为蚕蛾,即成虫,蚕蛾破茧而出后开始求偶交配,雄蛾交配完成之后就死去,而雌蛾要等到产卵以后才算完成使命,力尽而亡。(1)④蚕在野外的桑树上生活,随时会面临恶劣的环境和天敌的围追堵截。蚕的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就是刚孵化的蚁蚕期和没有行动能力的蛹期,那么蚕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⑤蚁蚕非常柔弱,甚至连吃和爬动的力气都没有,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聪明的它们就模仿蚂蚁的样子招呼同伴,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让天敌误以为它们是蚂蚁。我们都知道,蚂蚁是攻击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喜欢集体行动,敢惹它们的动物不是很多,所以很多小昆虫都模仿它们,这些昆虫被称为“拟蚁昆虫”,蚁蚕就是其中的一种。⑥蚕结茧是为了给自己营造安全的空间,可以不被打扰她在里面化蛹和羽化。在化蛹和羽化的过程中,蚕如果被外界打扰,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要么无法化蛹,要么无法羽化。一生只吐一根丝⑦蚕吐丝可是一个力气活。吐丝时,蚕的头部会不停地摆动,或“S”型或“8”字形,在自己的四周不断拉出丝线,像这样不吃不喝连续摆动两三天,摇摆30多万次之后,所吐之丝就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住了。叠一次吐出的丝长达一两千米,有的甚至达到了三千米。令人惊叹的是,这是一根不间断的细丝,而且这根细丝是由几百根更细的细丝扭合而成的,因此十分坚韧牢固。这样的蚕丝制成的丝绸非常轻薄飘逸,因此就有了“罗衣飘蝉翼”“风过动罗致”这样的诗句,(2)⑧蚕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桑叶。蚕的嗅觉很发达,能准确地嗅到桑叶发出的类似薄荷的味道。不过,蚕的食谱并不只是桑叶、榆树叶、无花果叶、蒲公英叶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只是它更偏爱桑叶罢了。但自然界的桑叶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所以人工饲料就成了实现工厂化高效生产优质蚕茧的关键、近年来,科研人员们研发出了能替代桑叶的人工饲料,蚕的食谱也就更加丰富了。(文/杨红珍,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0.(2分)请在横线处各拟写一个小标题。11.(3分)从修辞角度简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2.(4分)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3.(4分)在读到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时,小晶说:“原来蚕吐完丝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小志说:“其实丝尽蚕未亡。”你赞同谁的说法?请依据选文说说你的理由。(二)古诗文阅读(8分)(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②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③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④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⑤。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节选自《古文观止·屈原列传》)【注释】①左徒:楚国的官,仅次于最高行政长官令尹。②害:嫉妒。③属(zhǔ):撰写。④伐:夸耀。⑤内:接纳,收容。14.(2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B.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C.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D.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15.(2分)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任楚国左徒,懂得政治安定和治理混乱的道理。B.屈原深得怀王信任,后因上官大夫的谗言而被疏远。C.在怀王是否赴秦这件事情上,子兰与屈原意见不同。D.怀王逃到赵国不被接纳,他竟然死在秦国并葬于秦。16.(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4分)(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闻鹊喜·吴山①观涛周密天水碧②,染就一江秋色。鳌③戴④雪山龙起蛰⑤,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注】①吴山:在杭州,是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的分界山,是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绝佳之地。②天水碧:是一种浅青的染色。③鳌:神龟。④戴:背负。⑤蛰:潜伏。17.(2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写钱塘江的秋水似染成“天水碧”的颜色,写出了潮水未来时浪静波平的观感。B.“数点”以下三句,写了远处的几点青山,天边的一抹晚霞,上下翻飞的白鸥,扬帆的小船,织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景,使人赏心悦目,如临其境。C.末句“隔江闻夜笛”,以动写静,写出了江上的风平浪静,万籁俱寂。写闻笛,其实仍是写钱塘江水。D.整首词从白昼写到黄昏,又从黄昏写到黎明,将“观涛”前后的全过程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18.(2分)赏析“鳌戴雪山龙起蛰”一句的妙处。三、作文(共50分)19.(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写作。请以《行走间,我发现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写出真情实感;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⑥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第五单元(B卷•能力提升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10分)(2023·安徽安庆·校联考一模)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但是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却完全不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蝉与我毗邻相守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pàn。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应该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钹() 毗邻() 耳pàn()(2)下列哪一个词语中的“比”和文中“比肩而坐”的“比”意思相同?(
)(2分)A.寿比南山 B.将心比心 C.鳞次栉比(3)把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4)《昆虫记》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鲁迅先生认为它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有趣”或“有益”的理解。(3分)【答案】(1)bópí畔(2)C(3)难道你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吗?(4)示例一:材料中称蝉鸣叫为“歌唱”,和同伴一起称为“比肩而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蝉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鸣的情景,富有画面感,十分有趣。示例二:材料说明了蝉鸣叫的原理是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还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了解了相关的科学知识,所以是有益的。【解析】(1)考查字音字形。钹——bó,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打击乐器。毗邻——pílín,是指边界接壤的意思,毗邻多指陆地相接。耳畔——ěrpàn,亦作耳伴。意思是耳边。(2)考查字义。“比肩而坐”,意思是并排坐在一起。比:并列、紧靠。A.寿比南山:祝人长寿时的习惯用语,意为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用于对老年人的祝颂。比:等同、相等;B.将心比心:用自己的心去比照别人的心。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比:比较;C.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比:并列、紧靠;故选C。(3)考查句式转换。阅读文段内容可知,文中可“改为反问句”的句子是画波浪线的“你应该不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吧!”将画线句改为反问句。改为反问句的方法: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有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没有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有等);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么、难道”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据此分析,画线句改为反问句是:难道你会费掉整月的功夫叫喊他们吗?(4)考查对名著相关评价的理解。《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等,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全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这本书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通过阅读可知,“有趣”体现在法布尔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描述了动物许多的生活习性,向我们揭示了昆虫世界的许多奥秘;“有益”表现在选文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培养我们敬畏生命的情怀。据此结合文本分析作答即可。答案不唯一。示例:有趣之处:材料中称蝉鸣叫为“歌唱”,和同伴一起称为“比肩而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蝉人的动作行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鸣的情景,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2.(2分)(2023·山东东营·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汽车和电子是机器人需求最大的行业,此外金属加工、塑料和化学制品、食品制造、采矿、纺织对机器人也快速增长。B.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学都活起来。C.通过汇总统计、调查登记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D.河水的“黄”与海水的“蓝”缠绕交汇又泾渭分明,夏日的黄河入海口是最美丽的季节。【答案】B【解析】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A.成分残缺,可在“纺织对机器人”的后面加上“的需求”;C.语序不当,应该是“调查登记、数据分析和汇总统计”;D.搭配不当,“入海口”不能搭配“季节”,应该改成“黄河入海口的夏季是最美丽的季节”;故选B。3.(2分)(2017·四川眉山·中考真题)选出下面这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①人们已认识到,家风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所以要向后代传递出正能量。②古人撰写在门框上的“忠厚传家久”“持家尊古训”,就是一种传统的家风。③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是对古今家风的一种诠释。④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⑤而今父母懂规矩,知书达理,有这样良好的文化氛围,后人自会获得很好的熏陶。A.①④②③⑤ B.①③④②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②⑤③①【答案】D【解析】考查语句衔接和连贯。第④句为总领句,总说“家风的概念”应放在最前;接着先说“传统”,再说“文化”,因此接下来为②⑤,第③句引用俗语对②⑤的总结,总结“古今家风”;第①句是全文的总结,总结“家风的重要性”应放在最后。所以顺序是:④②⑤③①;故选D。4.(8分)(2020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中)古诗文默写。(1),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郦道元《三峡》)(3)《庭中有奇树》一诗中描绘主人公痴痴地手执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任花香盈袖而无可奈何的诗句是:,。(4)在诗人笔下,万物皆有灵。李白借“水”来表达对故乡的不舍“,。”(《渡荆门送别》);白居易借莺、燕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钱塘湖春行》)。【答案】大漠孤烟直互相轩邈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考查对名篇名句和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中应注意“邈、馨、盈、莺、暖、燕、啄”等字的写法。5.(8分)(2023·河南商丘·统考二模)育才中学记者团将开展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为主题的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材料一]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度,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加强普法宣传和执法检查,尽快颁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严厉整治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偷拍直播、诱导性消费打赏、网络社交陷阱等,依法从严从重处置利用网络教学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材料二]加强探索未成年人特质识别认证技术,完善未成年人身份识别机制。加强专属内容池的建设,强化视频、短视频类平台内容审核,分级分类丰富和优化内容池资源供给,让青少年模式不仅能用、管用,更要让青少年好用、爱用。[材料三]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规范未成年人校内上网管理;家长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及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能力;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作为企业发展的底线。各方各尽其责,形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强大合力,定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探究结果:(2)小文本学期以来,越来越沉迷于某短视频APP,小文妈妈很为小文着急。请你结合图中的文字将该APP的青少年模式推荐给小文妈妈,解决小文沉迷短视频的问题。字数在120左右。(3分)
青少年模式◎在青少年模式中,我们过滤掉不适宜青少年浏览的内容,精选了一批教育类、知识类内容呈现在首页上,且该模式中无法进行充值、打赏等操作。◎开启青少年模式后,系统将自动开启时间锁,时间锁默认设置为40分钟。单日使用时长超过触发时间,需要输人密码才可以继续使用。每日晚22时至次日早6时期间无法使用短视频功能。◎青少年模式是APP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出的一次尝试,我们优先针对核心场景进行了优化,也将继续致力于优化更多场景。(3)这是小明制作的一幅宣传画,请你结合活动主题,说说小明设计的巧妙之处。(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顺,100字左右)(3分)
【答案】(1)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要从法治保障、青少年模式优化升级、家校平台合力方面做好工作。(2)示例:小文妈妈,您好。这款短视频APP的青少年模式不仅在首页呈现精选后的教育类、知识类内容,而且该模式下无法进行充值、打赏等操作,同时还能通过设置密码控制时间锁,限制孩子每日的使用时间。这个青少年模式可以有效防止小文沉迷短视频,您可以尝试设置一下。(3)示例:构思新颖。宣传画中孩子走进放大的平板(手机)世界,里面充斥着短视频、动漫、游戏、网络小说等,妈妈在平板(手机)外紧紧拉着孩子。这幅宣传画直观地表现出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巧妙地突出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主题,富有教育意义。【解析】(1)考查多则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解答此题时,要总结材料是从哪几个方面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从材料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依法从严从重”等,可探究出“法治保障”;从材料二“加强探索未成年人特质识别认证技术”“完善未成年人身份识别机制”“加强专属内容池的建设”“青少年模式”等,可探究出“青少年模式优化升级";从材料三“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家长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及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能力”“平台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等,可探究出“家校平台合力”;综上所述,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要从法治保障、青少年模式优化升级、家校平台合力方面做好工作。(2)考查拟写推荐语。解答此题时,首先根据材料,概括出这款短视频APP的青少年模式在内容、功能限制、时间锁上面的特点;然后结合题干字数要求组织语言;最后要注意拟写结束语。示例:小文妈妈,您好!您看一下这款短视频APP的青少年模式,它不仅在首页呈现精选后的教育类、知识类内容,而且该模式下无法进行充值、打赏等操作。开启青少年模式后,系统将自动开启时间锁,我们通过设置密码控制时间锁,就能限制孩子每日的使用时间。这个青少年模式可以有效防止小文沉迷短视频,您可以尝试一下。(3)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解答此题时,可以从画面内容、设计构思、活动主题等角度分析。联系活动主题“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结合画面上家长和孩子的表现等要素具体分析即可。示例:根据漫画内容可知,画面中有个很大的平板,平板中有短视频、动漫、游戏、网络小说等内容,一个小孩子急切地想要走进平板中,而他的妈妈在平板外使劲地把他向外拖。孩子沉迷于网络世界,而妈妈的举动非常符合“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调研活动主题,新颖独特,富有教育意义。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现代文阅读(15分)(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龙豁口刘洪文①这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老赵头就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了。这次他们的任务特殊,不是送货,也不是运皮张,而是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②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日游击队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这个时候,要把粮食送进去,谈何容易?可是,游击队已经断粮几天了,老赵头心急如焚,最终还是决定冒险。③“爬犁帮”最怕遇见松花江上的三九天。那时西北风呼啸,冷风如刀,彻骨的寒冷让人忍不住打战,貉皮帽子羊皮大氅都抵挡不住,没人敢在这寒冷的冰面上过多地停留。拉爬犁的牲口,鼻孔往外喷着白汽,眼睫毛上全都挂满了霜花,汗水顺着毛往下淌,在肚皮下凝结成冰,哗啦哗啦地响。赶爬犁的小伙子们跟着爬犁跑,跑得全身透汗。④一路上还算顺利,眼瞅着就要进入游击区了,可老赵头却一点也不松懈。一双鹰一样的眼睛不停扫视着苍茫的江面。⑤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的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老赵头的神情变得紧张起来,心想,这可咋办?自己安危事小,粮食进不了山事大。老赵头赶紧吆喝大家加快速度。双方的距离还是越来越近了,爬犁再快也快不过鬼子的汽车和摩托车。老赵头心里明白,咬牙,说:“干脆,走‘龙豁口’。”⑥一听“龙豁口”三个字,大家头皮就发麻,精神更加紧张了。⑦所谓“龙豁口”,就是爬犁正在这冰面上行进时,脚下三尺多厚的冰面骤然裂开,裹挟着呼啸声一直向岸边延伸。人只能瞪眼看着冰面不断裂开,从一尺、两尺、三尺再到无法丈量。幽暗的湖水翻涌着从裂口冒出,像是有一条恶龙会随时从湖底蹿出来。传说是湖中的独角龙耐不住严寒,一怒之下用独角豁开冰面,所以称之为“龙豁口”。⑧“龙豁口”不是常有,但只要遇到一次,就足以让人终生难忘。“爬犁帮”的人谈“龙”色变,因为不管什么车辆或者爬犁,若是掉进了“龙豁口”,那是九死一生的事。⑨可是今天情况特殊,如果被小鬼子撞到了,同样没有好下场,老赵头只好铤而走险。于是,老赵头赶着爬犁向右侧疾驰,偏离了原来的路线,朝湖心奔去。小伙子们知道,湖心区冰薄,且有一处活水,最易形成“龙豁口”。平时大家总是尽量避开,即使路近一些也从不敢贸然前往。⑩老赵头今天是要豁出去了。抗联的战士们牵动着大家的心,为了把粮食运到战士们的手里,他们顾不了那么多了。⑪鬼子越来越近,老赵头拼命地打马飞驰。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小鬼子叫喊着让老赵头停下来,可老赵头全当听不见。小鬼子开枪了,子弹贴着头皮呼啸而过。忽听咔嚓一阵雷鸣炸响,江面的冰排豁然裂开,并且迅速向两边漾开。⑫老赵头把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大声喊道:“‘龙豁口’现身,大家小心了,跟住我!”⑬伴随着喊声,老赵头的爬犁左躲右闪,飞一般窜向侧面的斜坡。其他人也不敢怠慢,一个跟着一个从“龙豁口”边缘掠过。后面的小鬼子一个个躲闪不及,绝望地喊叫着,无从应对,眼睁睁地看着汽车和摩托车如同乌龟一般慢慢地沉向江底……⑭终于把粮食送到战士们手里,大家这才像散了架似的,瘫坐在雪地里。⑮第二天往回走时,他们远远地看向“龙豁口”,只见黑幽幽的江面上,漂着一片黄乎乎的尸体。有的尸体已经冻在了“龙豁口”的冰凌上。⑯老赵头沉默了好一会儿,说:“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3年第3期,有删改)6.(3分)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小说刻画老赵头细致而传神,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B.小说叙述张弛有度,送粮过程一波三折,颇有紧张感和戏剧性。C.文中风雪的描写虽只有寥寥数笔,但都有力地升华了小说主题。D.“爬犁帮”冒险为游击队送粮食,彰显了老百姓保家卫国的决心。7.(4分)结合上下文,按照提示,品析下列语句。(1)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请结合语境分析其含义与蕴含的情感)8.(4分)小说中有多处伏笔与照应。请找出一对并简析其作用。9.(4分)有人建议将小说的标题“龙豁口”改为“老赵头”,你认为可以吗?请做出选择并结合文本阐明理由。【答案】6.C7.(1)把枣红马比作“一道红色的闪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马奔跑的速度之快,突出了老赵头策马疾驰的勇武,表现了老赵头给游击队送粮的急切心情和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精神。(2)老赵头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时,遇到鬼子的巡逻队,冒险走“龙豁口”,胜利完成任务;敌人追赶他们,掉进“龙豁口”丧命。这句话表达了老赵头对敌人的痛恨之情和保家卫国的决心。8.示例:开头“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日游击队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与下文“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的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相照应,突出了为游击队送粮的危险,表现了老赵头等人爱护子弟兵、保家卫国的决心。9.示例:可以。本文记叙了老赵头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时,遇到鬼子的巡逻队,冒险走“龙豁口”,最终胜利完成任务的故事。赞美了老赵头等人热爱子弟兵、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宝贵品质。以“老赵头”突出了主要人物,简洁醒目。【解析】6.考查内容理解与评析。C.有误,结合第③段“那时西北风呼啸,冷风如刀,彻骨的寒冷让人忍不住打战,貉皮帽子羊皮大氅都抵挡不住,没人敢在这寒冷的冰面上过多地停留”等内容可知,文中风雪的描写虽只有寥寥数笔,但都有力地渲染了环境的恶劣,突出了人物的品质,“升华了小说主题”表述不当;故选C。7.考查句子理解赏析。①根据⑪段“鬼子越来越近,老赵头拼命地打马飞驰”和下文“小鬼子叫喊着让老赵头停下来,可老赵头全当听不见”可知,“枣红马的鬃毛飞扬着,像一道红色的闪电穿梭在白茫茫的江雾和雪色之间”一句把枣红马比作“一道红色的闪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马奔跑的速度之快,突出了老赵头策马疾驰的勇武,表现了老赵头给游击队送粮的急切心情和无所畏惧、不怕牺牲革命主义情怀。②根据⑬段“伴随着喊声,老赵头的爬犁左躲右闪,飞一般窜向侧面的斜坡。其他人也不敢怠慢,一个跟着一个从‘龙豁口’边缘掠过。后面的小鬼子一个个躲闪不及,绝望地喊叫着,无时心从应对,眼睁睁地看着汽车和摩托车如同乌龟一般慢慢地沉向江底”、⑮段“第二天往回走时,他们远远地看向‘龙豁口’,只见黑幽幽的江面上,漂着一片黄乎乎的尸体。有的尸体已经冻在了‘龙豁口’的冰凌上”可知,“这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根本就不该来”一句表达了老赵头对敌人的痛恨之情和誓死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和信仰。8.考查写作方法及作用。本文多处运用伏笔与照应的写作方法,如②段“这几天,松花江上游的抗日游击队把小鬼子打惨了,也把他们打急了,所以小鬼子不断进山‘讨伐’,进山的路巡查得非常严”与⑤段“突然,远处出现了一片黄褐色的身影,还伴随着隐隐约约的马达声。不好,是鬼子的巡逻队”相照应,突出了为游击队送粮的危险,表现了老赵头等人爱护子弟兵、保家卫国的决心。再如⑧段“‘爬犁帮’的人谈‘龙’色变,因为不管什么车辆或者爬犁,若是掉进了‘龙豁口’,那是九死一生的事”与⑮段“第二天往回走时,他们远远地看向‘龙豁口’,只见黑幽幽的江面上,漂着一片黄乎乎的尸体。有的尸体已经冻在了‘龙豁口’的冰凌上”相照应,表现了“龙豁口”的凶险,反衬出老赵头等人爱护子弟兵、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宝贵品质。可据此作答。9.考查标题选用。主观类试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示例:不可以。本文记叙了老赵头带领五个人的“爬犁帮”出发给北山里的抗日游击队送粮食时,遇到鬼子的巡逻队,冒险走“龙豁口”,最终胜利完成任务的故事。赞美了老赵头等人热爱子弟兵、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的宝贵品质。“龙豁口”是突出人物形象的主要情景;另外,“龙豁口”这个标题新颖生动,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3分)(2022·辽宁大连·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蚕①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有一种昆虫也开启了生命的历程。蚕的一生②蚕的一个生命周期大约是60~80天。它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蚕卵像芝麻般大小,经过半个月孵化为一龄幼虫。一龄幼虫很小,像蚂蚁一样,也叫蚁蚕,从二龄幼虫开始,蚕的食量明显增加,四、五龄幼虫的食量最大,体重也快速增加,可以达到蚁蚕的八九千倍。③蚕的幼虫期一共要脱4次皮,每次蜕皮前,蚕都不吃不动,像睡着了一样,但它的体内却在进行着非常剧烈的生理活动,在短短的一天内,它要形成新皮,蜕去旧皮,让身体长大,从而进入下一个龄期。五龄幼虫继续长大一段时间后,就不再吃桑叶了,它会找一个地方开始吐丝结茧,为自己建造一个厚实安全的“小屋”,然后在“小屋”中化蛹。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蛹羽化为蚕蛾,即成虫,蚕蛾破茧而出后开始求偶交配,雄蛾交配完成之后就死去,而雌蛾要等到产卵以后才算完成使命,力尽而亡。(1)④蚕在野外的桑树上生活,随时会面临恶劣的环境和天敌的围追堵截。蚕的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就是刚孵化的蚁蚕期和没有行动能力的蛹期,那么蚕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⑤蚁蚕非常柔弱,甚至连吃和爬动的力气都没有,更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聪明的它们就模仿蚂蚁的样子招呼同伴,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让天敌误以为它们是蚂蚁。我们都知道,蚂蚁是攻击性很强的社会性昆虫,喜欢集体行动,敢惹它们的动物不是很多,所以很多小昆虫都模仿它们,这些昆虫被称为“拟蚁昆虫”,蚁蚕就是其中的一种。⑥蚕结茧是为了给自己营造安全的空间,可以不被打扰她在里面化蛹和羽化。在化蛹和羽化的过程中,蚕如果被外界打扰,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要么无法化蛹,要么无法羽化。一生只吐一根丝⑦蚕吐丝可是一个力气活。吐丝时,蚕的头部会不停地摆动,或“S”型或“8”字形,在自己的四周不断拉出丝线,像这样不吃不喝连续摆动两三天,摇摆30多万次之后,所吐之丝就把自己严严实实地裹住了。叠一次吐出的丝长达一两千米,有的甚至达到了三千米。令人惊叹的是,这是一根不间断的细丝,而且这根细丝是由几百根更细的细丝扭合而成的,因此十分坚韧牢固。这样的蚕丝制成的丝绸非常轻薄飘逸,因此就有了“罗衣飘蝉翼”“风过动罗致”这样的诗句,(2)⑧蚕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桑叶。蚕的嗅觉很发达,能准确地嗅到桑叶发出的类似薄荷的味道。不过,蚕的食谱并不只是桑叶、榆树叶、无花果叶、蒲公英叶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只是它更偏爱桑叶罢了。但自然界的桑叶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有,所以人工饲料就成了实现工厂化高效生产优质蚕茧的关键、近年来,科研人员们研发出了能替代桑叶的人工饲料,蚕的食谱也就更加丰富了。(文/杨红珍,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0.(2分)请在横线处各拟写一个小标题。11.(3分)从修辞角度简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12.(4分)选文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3.(4分)在读到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时,小晶说:“原来蚕吐完丝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小志说:“其实丝尽蚕未亡。”你赞同谁的说法?请依据选文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0.(1)蚕的自我保护方式;(2)蚕的食谱。11.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的描绘出蚁蚕保护自己的方式。12.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的说明了蚕吐丝是一个力气活。13.示例:我赞同小晶的说法。如果蚕在化蛹和羽化的过程中,被外界打扰,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要么无法化蛹,要么无法羽化。就是所谓的“春蚕到死丝方尽”了。【解析】10.考查拟写标题。(1)处根据第④段“蚕在野外的桑树上生活,随时会面临恶劣的环境和天敌的围追堵截。蚕的一生中最脆弱的时期就是刚孵化的蚁蚕期和没有行动能力的蛹期,那么蚕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分析,句子的落脚点在“那么蚕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据此拟标题为:蚕的自我保护方式。(2)处根据第⑧段“蚕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桑叶”“蚕的食谱并不只是桑叶、榆树叶、无花果叶、蒲公英叶等都能成为它的食物”“近年来,科研人员们研发出了能替代桑叶的人工饲料,蚕的食谱也就更加丰富了”概括得出:介绍的是蚕的食谱。据此拟题为:蚕的食谱。11.考查修辞方法及作用。结合语境首先写出修辞方法,然后写出表达效果和体现的情感。结合划线句分析,“聪明”“招呼同伴”把“蚁蚕”人格化,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结合“聪明的它们就模仿蚂蚁的样子招呼同伴”分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蚁蚕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12.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根据“两三天”“30多万次”分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结合“蚕吐丝可是一个力气活”分析,具体准确的说明了蚕吐丝可是一个力气活,增强了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3.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两种观点都可以,结合文本内容写出理由即可。如支持小晶的说法,可结合第⑥段“蚕结茧是为了给自己营造安全的空间,可以不被打扰她在里面化蛹和羽化。在化蛹和羽化的过程中,蚕如果被外界打扰,它们的生命进程就会停止,要么无法化蛹,要么无法羽化”说明理由。如支持小志的说法可结合第③段“五龄幼虫继续长大一段时间后,就不再吃桑叶了,它会找一个地方开始吐丝结茧,为自己建造一个厚实安全的‘小屋’,然后在‘小屋’中化蛹。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蛹羽化为蚕蛾,即成虫,蚕蛾破茧而出后开始求偶交配,雄蛾交配完成之后就死去,而雌蛾要等到产卵以后才算完成使命,力尽而亡”说明理由。示例:我赞同小志的说法。蚕的幼虫停止取食并吐丝结茧;结茧后幼虫化为蛹,到了蛹期蛹皮变硬不能吐丝,蛹不食不动;蛹过一段时间能羽化为蚕蛾。因此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蛹。(二)古诗文阅读(8分)(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②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③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④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⑤。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节选自《古文观止·屈原列传》)【注释】①左徒:楚国的官,仅次于最高行政长官令尹。②害:嫉妒。③属(zhǔ):撰写。④伐:夸耀。⑤内:接纳,收容。14.(2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B.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C.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D.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15.(2分)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任楚国左徒,懂得政治安定和治理混乱的道理。B.屈原深得怀王信任,后因上官大夫的谗言而被疏远。C.在怀王是否赴秦这件事情上,子兰与屈原意见不同。D.怀王逃到赵国不被接纳,他竟然死在秦国并葬于秦。16.(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答案】14.A15.D16.(1)大王您让屈原制定法令,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2)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解析】14.考查文言句子断句。句意:(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待各国使节,处理对各诸侯国的外交事物。“以出号令”是“入则与王图议国事”的结果;“应对诸侯”是“出则接遇宾客”的目的。故断句为: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故选A。15.考查内容理解。D.有误,“并葬于秦”错误,怀王的尸体运回楚国安葬。故选D。16.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1)为:制定;莫:没有。(2)可:可以,能够;信:信任。【点睛】参考译文:屈原名平,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他担任楚怀王的左徒,学识渊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存亡兴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对外交往来,接人待物的辞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制定政令;对外就接待各国使节,处理对各诸侯国的外交事物。楚怀王对他非常信任。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夺国君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这个法令还未定稿时,被上官大夫看见了,上官大夫想夺过来修改,屈原不给,他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起草这种法令’。”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了屈原。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面。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说:“为什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他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安葬。(4分)(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闻鹊喜·吴山①观涛周密天水碧②,染就一江秋色。鳌③戴④雪山龙起蛰⑤,快风吹海立。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注】①吴山:在杭州,是春秋时吴国和越国的分界山,是观看钱塘江大潮的绝佳之地。②天水碧:是一种浅青的染色。③鳌:神龟。④戴:背负。⑤蛰:潜伏。17.(2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写钱塘江的秋水似染成“天水碧”的颜色,写出了潮水未来时浪静波平的观感。B.“数点”以下三句,写了远处的几点青山,天边的一抹晚霞,上下翻飞的白鸥,扬帆的小船,织成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图景,使人赏心悦目,如临其境。C.末句“隔江闻夜笛”,以动写静,写出了江上的风平浪静,万籁俱寂。写闻笛,其实仍是写钱塘江水。D.整首词从白昼写到黄昏,又从黄昏写到黎明,将“观涛”前后的全过程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18.(2分)赏析“鳌戴雪山龙起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