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937-2020_第1页
小麦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937-2020_第2页
小麦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937-2020_第3页
小麦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937-2020_第4页
小麦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937-20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B22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937—2020

小麦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生产技术规程

2020-01-21发布2020-04-21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193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科技发展中心、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淑萍、马新明、王小纯、张志勇、张娟娟、王万章、郭建彪、崔鹏娟、孟自

力、刘石、朱倩、朱小涛。

I

DB41/T1937—2020

小麦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生产过程中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术语与定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平原区小麦玉米轮作模式的小麦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51—2008小麦

LS/T1203—2002粮情测控系统

DB41/T871—2013豫北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DB41/T872—2013豫中南补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DB41/T1061—2015豫南稻麦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DB41/T1062—2015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

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将种植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融合集成,实现小麦生产全

程规范化、机械化、精准化管理。

3.2

产前

指小麦播种之前秸秆处理、品种选择、底肥施用、整地播种等环节。

3.3

产中

指小麦播种之后,收获之前的苗情诊断、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等环节。

3.4

产后

指小麦成熟后收获前产量和质量监控、适时收获等环节。

4产前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

4.1品种选择

1

DB41/T1937—2020

依据生产目标、土壤及生态条件,利用品种决策系统,选择通过河南省或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的种子,质量标准符合。

4.2种植方式

宜选择小麦玉米一体化播种机,使用4行小麦1行玉米的宽窄行种植方式,每4行小麦间留一个24cm

的宽行空档,小麦幅宽36cm(每2行小麦的行距12cm)。或者采用13cm与20cm交替的宽窄行小麦单

作的种植方式。

4.3整地与施肥

4.3.1玉米秸秆处理

参照DB41/T871—2013和DB41/T872—2013标准执行。

4.3.2平地

选用2.0m~2.5m宽的激光平地机,采用100HP~120HP的拖拉机牵引,在拖拉机驾驶室安装GPS

(或北斗)导航设备和系统,调整激光平地机在麦田的高差不超过5cm。

4.3.3施肥

根据产量目标,利用测土配方施肥系统,计算地块氮磷钾肥施用量,利用施肥机将60%的总氮肥和

全部磷钾肥抛洒地表,采用铧式犁进行深翻作业,深度25cm,翻耕后耙地。

4.4播种

4.4.1种子处理

包衣种子,应符合GB/T15671—2009的要求;未包衣的种子,应选用安全高效杀虫、杀菌剂进行拌

种;多种病虫混发区,采用杀菌剂和杀虫剂各计各量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

4.4.2播期播量

依据小麦不同生态类型区,播期播量分别依据DB41/T871—2013,DB41/T872—2013,DB41/T1062

—2015,DB41/T1061—2015,或利用播期播量决策系统确定。

5产中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

5.1小麦长势监测与管理

5.1.1越冬期

在越冬期前10d左右定制监测区域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长势监测模型,反演苗情长势,制定管理

措施,措施宜按照DB41/T871—2013,DB41/T872—2013,DB41/T1062—2015,DB41/T1061—2015

执行。

5.1.2拔节期

在拔节期前10d左右定制监测区域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长势监测模型,反演苗情长势,制定管理

措施,措施宜按照DB41/T871—2013,DB41/T872—2013,DB41/T1062—2015,DB41/T1061—2015

执行。

2

DB41/T1937—2020

5.1.3孕穗—开花期

孕穗期前3d~5d定制监测区域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长势监测模型,反演苗情长势,制定管理措

施,措施宜按照DB41/T871—2013,DB41/T872—2013,DB41/T1062—2015,DB41/T1061—2015执行。

5.2土壤墒情监测与管理

小麦生育期间,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判断土壤墒情,制定管理措施,措施宜

按照DB41/T871—2013,DB41/T872—2013,DB41/T1062—2015,DB41/T1061—2015执行。

5.3小麦营养诊断与管理

5.3.1拔节期

在小麦拔节期前5d~10d,获取监测区域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小麦氮素营养诊断模型,判断营

养状况,分类制定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参照DB41/T871—2013,DB41/T872—2013,DB41/T1062—2015,

DB41/T1061—2015执行。

5.3.2开花期

在小麦开花期前5d~10d,获取监测区域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小麦氮素营养诊断模型,判断营

养状况,分类制定管理措施,管理措施参照DB41/T871—2013,DB41/T872—2013,DB41/T1062—2015,

DB41/T1061—2015执行。

5.4病虫害监测与防控

利用设置在麦田的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病虫害的发生状况,根据病虫害危害症状和危害程度,确

定病虫害发生等级,分类制定防控措施,防控办法参照DB41/T871—2013,DB41/T872—2013,DB41/T

1062—2015,DB41/T1061—2015执行。

5.5产量预测

获取抽穗期的卫星遥感数据,利用遥感估产模型,进行产量预测。

6产后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

6.1收获期预测

利用小麦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系统,预测小麦成熟时间。

6.2产量测报

小麦收获时,利用安装流量传感器,终端显示,控制平台和GPS系统的联合收割机收获,实时获取

产量数据。

6.3仓储

籽粒入仓时应符合GB1351—2008的要求。利用粮情测控系统进行仓储监测,监测规范应符合

LS/T1203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DB41/T1937—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科技发展中心、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熊淑萍、马新明、王小纯、张志勇、张娟娟、王万章、郭建彪、崔鹏娟、孟自

力、刘石、朱倩、朱小涛。

I

DB41/T1937—2020

小麦农机农艺信息融合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生产过程中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术语与定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平原区小麦玉米轮作模式的小麦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51—2008小麦

LS/T1203—2002粮情测控系统

DB41/T871—2013豫北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DB41/T872—2013豫中南补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DB41/T1061—2015豫南稻麦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DB41/T1062—2015豫西平原区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机农艺信息融合技术

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将种植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技术和农业信息技术融合集成,实现小麦生产全

程规范化、机械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