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走进化学世界 》(学生版)考点归纳学案_第1页
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走进化学世界 》(学生版)考点归纳学案_第2页
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走进化学世界 》(学生版)考点归纳学案_第3页
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走进化学世界 》(学生版)考点归纳学案_第4页
2021年中考化学人教版《走进化学世界 》(学生版)考点归纳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归款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探究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

变化后有无新

实验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发生的现象变化后的物质

物质生成

J1①水的

,沸腾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遇

液态的水玻璃片又凝结成液态的液态的水无

£2②大理

,石的研

块状固体被粉碎成粉末

1碎块状的大理石粉末状的大理石无

|③氢氧化钠

|与硫酸应铜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出蓝色的氢氧化铜有(氢氧化铜沉

蓝色的硫酸铜溶液

现蓝色沉淀沉淀等淀等)

1④石灰

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

石与石灰石逐渐溶解;烧杯中有(二氧化碳气

二块状石灰石二氧化碳气体等

盐酸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成白色体等)

«:反应浑浊

【实验结论】:实验①、②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新物质生成;实验③、

④的共同特征是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比较: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化学反应

变化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发光、发

变化中是物质的外观、状态等发生了改

特征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现象

联系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伴随发生化学变化

实验③和④、燃烧、腐烂、发酵、金属

实例实验①和②、凝固、挥发、升华等

生锈、火药爆炸等

本质区别(判断依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新)物质生成

据)

【要点诠释】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但一定要注意现象只是帮助判断,而不是根本依据。

3.特别提醒(1)爆炸有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的爆炸属于化学变化,因为生成

了新物质。气球、轮胎、锅炉爆炸属于物理变化。

(2)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不是化学变化。

1

(3)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浑浊的泥浆水放置较长的时间会产生沉淀。

(4)有变色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红墨水加水稀释后颜色变浅。

(5)产生气体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干冰升华、碘升华。

例题1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4)、瓷碗破碎。(5)、铁生锈。(6)、石蜡熔化。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暧的房间,雪化了。

物理变化有:;化学变化有:

例题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有无颜色变化B.有无新物质生成C.有无气体生成D.有无发光、放热现象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

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如眼看、温度计测

性质确定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等)

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

实例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

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毒性、腐蚀性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要点诠释】

1.有时易将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混淆,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

的属性,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由此可知:化学变化是一个正在(或已经)发生的有新

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化学性质则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汽油易燃烧是化学性质(可燃性):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化学性质的语言描述是在化学变化的基

础上加一些表现能力的字眼,如''可以"、“容易”、“能”、“会”等。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如铝、铜等金属具有导电性,可以作导线;酒

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决定

三、性质与用途的关系性质VA用途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体现'反映

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乙醇(俗称)酒精可作燃料,石墨可作铅笔芯等等。

例题3下列那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那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2)、水沸腾时变成水蒸气。(3)、食物在人体中消化,最后能

变成水、二氧化碳等。(4)、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5)、铜的密度是8.9g/cn?,熔点是1083℃。0)、二

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7)、酒精能燃烧。(8)、酒精能挥发。

2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例题4下列俗语或成语所涉及内容,有一项与化学变化或化学性质有关,它是()

A.铁杵成针B.积沙成塔C.烈火熊熊D.滴水成冰

典例箱第

1.(2020•黔南州中考)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B.司马光砸缸C.刻舟求剑D.铁杵磨成针

2.(2020•新疆中考)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海水晒盐C.石蜡熔化D.高粱酿酒

3.(2020•北京朝阳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食物腐败C.铁丝弯曲D.汽车爆胎

4.(2020•北京大兴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衣服晾干B.木柴燃烧C.西瓜榨汁D.冰块融化

5.(2019•潍坊)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6.(2019•青岛)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极难溶于水B.具有可燃性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7.(2019•温州中考)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

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B.密度较大C.导电性良好D.能被氧化

8.(2019•雅安中考)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酒精作燃料B.铁锅作炊具C.二氧化碳灭火D.氮气作保护气

9.以下是氢气(H2)的部分性质:①没有颜色;②没有气味;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小得多;

⑤可以燃烧;⑥常温下是气体;⑦可用于制取盐酸和发射火箭。以上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用序号

填空,下同),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10.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物理变化、④化学变化的相应序号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碳酸氢铁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碳酸氢镀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结成水珠:;澄清石灰水显碱性:;二氧化碳不

能燃烧:_____;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O

管%耒弑一弑/

1.2019年12月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时至今日该病毒已经夺走数千人的生命,在日常防疫

3

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高粱酿酒B.酒精挥发C.酒精燃烧D.酒精杀菌

2.2020年1月21日,青岛出现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国家卫健委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

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在日常防疫中,75%的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

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易挥发B.具有可燃性C.熔点-114℃、沸点78℃D.具有特殊香味

3.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质屋顶燃烧B.消防用水汽化C.电线拉断D.拱柱摔碎

4.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5.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蜡炬成灰泪始干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千锤万凿出深山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6.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A.挥发性B.不稳定性C.可燃性D.腐蚀性

7.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

质的是()

A.银白色B,密度较大C.导电性良好D.能被氧化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D.干冰可用作人工降雨

9、将A.物理变化B.物理性质C.化学性质D.化学变化填入下列空格内。

(1)硫是淡黄色固体;(2)将少量硫粉放入燃烧匙中;

(3)将(2)的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硫粉熔化;

(4)继续加热,硫在空气中燃烧;(5)硫能燃烧。

【答案】BAADC

18、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A、酒精挥发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C、火药爆炸D、气球爆炸E、

汽油燃烧F、海水晒盐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1k米饭烧焦I、植物光合作用J、发生

沙尘暴,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4

2-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考点归他

一、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

提出问题T猜想与假设T制定计划T进行实验一收集证据T得出结论T交流与反思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步骤与方法现象分析

一、实验前蜡烛是白色的圆柱状固体,无

1.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

态;嗅其气味并触摸。成,并有滑腻感。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很容易切下,被切下的石蜡漂石蜡较软、密度比水

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浮在水面上,不溶于水。小,不溶于水。

二、实验时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石蜡熔点较低,燃烧时

3.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及其发光、放热、冒黑烟。烛焰分形成炭黑。

火焰。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4.用一根小木棒放入火焰下方两端较黑,中间几乎没有变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最

约1s后取出色。低。

5.用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水

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小水珠。

6.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烧杯内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蜡烛燃烧时产生了二

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浑浊。氧化碳。

的现象片刻

三、实验后蜡烛熄灭后产生白烟。熔化的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

7.熄灭蜡烛,观察其现象。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产生炭黑,棉线炭化。

变黑,易碎。

8.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会重新燃烧。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粒构成,有可燃性。

(归纳〉本实验体现了学习化学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和化学性质(蜡烛是

否燃烧、燃烧后的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蜡烛是否融化)和化学变化(燃烧时是否发光、发热,并有二氧化碳

气体和水生成)等。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既不是孤立的关注物质某一种性质或变化,而是对物质在变化前、

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可靠的结论。

二、对人体呼入空气和呼出空气的探究

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在下述试验中白色沉淀越多,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越多。

5

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烧的木条熄灭。

实验步骤:

步骤与方法现象分析

1.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的

气体,并同时收集两瓶空气(瓶口

要盖上玻璃片)0

2.分别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空气,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比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

向其中滴加等体积等浓度的澄清气中澄清石灰水浑浊的程度要碳的含量比空气中

石灰水,并观察。深。二氧化碳含量高。

3.分别取一瓶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空气中小木条燃烧的剧烈程度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二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比呼出气体中小木条燃烧的剧比呼出气体中氧气

瓶中,并观察。烈程度要高,燃烧时间要长。含量高。

4.分别取两片毛玻璃片,一片置置于空气中的毛玻璃片上几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

于空气中,并对另外一片呼气。没有水雾,而呼气的毛玻璃片上的含量比空气中水

有较多的水雾。蒸气的含量较高。

实验结论:

1.‘二氧化碳'含量:呼出气体〉空气;

2.'氧气'含量:呼出气体〈空气;

3.'水蒸气,含量:呼出气体,空气。

“拿’典例篇第

落.._

(202()江苏泰州一模)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

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2.(2020吉林长春市三模)下列对蜡烛燃烧的有关探究实验说明中,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用烧杯扣住蜡烛,蜡烛逐渐熄灭,因为蜡烛燃烧须有氧气参加

C.蜡烛浮在水面,说明它的密度比水大

D.熄灭蜡烛时出现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复燃,因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3.(2020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一模)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白登板火柴梗

Tt

实验1实验2突验3

A.实验1中蜡烛火焰逐渐熄灭mB.实验2冷且干燥的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实验4将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4.(2020云南曲靖二模)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6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

5.(2020山东高密二模)下列有关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ABCD

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被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

现象

石灰水变浑浊灰水变浑浊中会熄灭无色液滴

结论呼出气体是空气中不含呼出气体中不含。

CO2CO22呼出气体中含有H2O

6.(2020山东聊城市高唐县二模)壹元钱的硬币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有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

制的。就这些同学的“认为”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观察C.假设D.结论

7.(2020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一模)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

含有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是()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8.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内站七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

r-=F-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o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

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

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和

管’或耒侦一弑/

1.小明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

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2.下列有关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检验一瓶气体为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瓶口

B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C检验一瓶气体为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D生活中鉴别白糖和食盐加水

7

3.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4.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

D.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

5.把一根火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A.均匀的被烧焦B.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C.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D.放置在内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6.兴趣小组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根据操作和现象,观察蜡烛燃烧过程中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有物质变化也有能量变化

C.燃烧后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燃烧后的气体在干燥烧杯壁上冷凝成液滴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7.蜡烛由石蜡和棉线芯组成。某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

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如图所示),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

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8.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母子火焰”实验。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A.导管的一端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很充足仁子:

B.子火焰中燃烧的物质是石蜡蒸气仁导管

c.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的石蜡沸点较低,受热易成气态*母火

D.要使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卜蜡烛

9.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

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

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进行了实验。

(1)人吸入气体时,应打开活塞(填字母,下同),关闭活塞

(2)人呼出气体时,应打开活塞,关闭活塞。此时可以

观察到②瓶中的现象是。

(3)瓶①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

瓶②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证明。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

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8

1-3走进化学实验室

★考点归他

1.取用原则

取用原则具体要求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品尝

“三不”原则

任何药品的味道。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约

节约原则

1〜2mL)取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剩余药品的要做到“三不一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

处理方法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

(I)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的药品可

用镶子夹取。

(2)块状固体的取用:先将试管横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一横二放三慢竖)。

(3)粉末状固体的取用:先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让

药品全部落入试管底部(一斜二送三直立)。

3.液体药品的取用

图示操作要领

\

\_____\

\

取较多量液/先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然后拿起试剂瓶,使标签朝向手

-1___

C./___

体(直接倾倒)心,试管要倾斜,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取少量液体使用胶头滴管,使用胶头滴管时,滴管应竖直悬空

于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中,更不能触及容器内壁。

取少量液体

f吸液后胶头滴管不可倒置或平放,防止污染液体或液体腐蚀橡

(滴加)

胶胶帽。用滴管取完液体后,可用少量清水冲洗滴管,以备再

H用。滴瓶上的滴管,不可交叉使用,也不可用清水冲洗

9

\

、将量筒倾斜,用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体倒入,边倒边看液面与

\------

取一定量的\/刻度线,当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线时,应将量筒放平,换用胶头

液体/」____滴管向里滴加,边滴边看,直到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

____a---

与所需刻度线保持水平为止

二、物质的加热

给物质加热一般用酒精灯(除此以外还有酒精喷灯、电炉、水浴锅等)。

1.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里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2/3,否则可能引发失火。

(2)给物质加热时要用外焰加热,不能焰心加热。

(3)酒精灯不用时要用灯帽盖灭。待盖帽熄灭后,拔下重盖一次。防止灯帽内外形成压强差,而将灯帽吸

紧,以后使用不易取下灯帽。

(4)三不准

①不准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添加酒精时必须熄灭灯火,并冷却到室温,然后用漏斗加入。目

的是防止溢出酒精,遇明火而引起失火。

②不准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要用火柴或木条引燃,目的是防止酒精溢出引起失火。

③酒精灯灭火不准用嘴吹,目的是防.止灯内酒精蒸气突然着火而爆炸。

2.物质加热的方法

(1)固体试剂常可直接加热,可盛装固体试剂直接加热的仪器有干燥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等。

①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夹夹在距管口1/3处(或中上部);试管应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到

试管底部而炸裂试管;加热时应先将试管预热,使试管均匀受热。

10

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方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来回移动酒精灯,等试管均匀受热后,

再把灯焰固定在盛放固体药品的部位加热。

②在蒸发皿中对固体加热应注意充分搅拌,使固体受热均匀,如烘干氯化钙或对不纯的二氧化镒进行

灼烧等,都可以在蒸发皿中进行。

(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注意:

①试管内所加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避免因液体量过多沸腾喷出伤人。

②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如有水一定要擦干,否则试管会因受热不均而炸裂。

③不要使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因为内焰至灯芯部位温度低,既影响加热效果,又导致试管受热不均

匀,易炸裂试管。

④试管刚被加热时,一定要预热,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⑤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左右,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避免液体因沸腾而喷出伤人。

⑥烧得很热的试管(或其他仪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因为热胀冷缩,容易使试管(或其他仪器)

破裂。

⑦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手握试管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大拇指不能

压住试管夹的短柄,以免造成试管脱落。

三、连接仪器装置

1.连接仪器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用力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

2.仪器的组装

(1)组装顺序一般是:由下到上,自左至右。例如,用高锌酸钾加热制取氧气自下而上先放置酒精灯,

再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固定大试管,左侧的发生装置连接好以后再连接右侧的收集装置。

(2)制备气体并验证气体性质、收集、尾气吸收等顺序一般是:制气一净化一干燥一验证性质一收集

一尾气处理等.

(3)仪器之间的连接方法是:干燥管一《大进小出”;洗气瓶——“长进短出”。如图所示。

11

-->董

3.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

(1)常用方法

见图(I)、(II),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水沿着导管上

升,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

(2)特殊方法

见图(川),将橡胶管用夹子夹住,向长颈漏斗中注入一定量水后,形成如图(HI)所示的液面差且长

颈漏斗内液面高度一段时间内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如果不能形成液面差或长颈漏斗内液面下降,说明

装置漏气,要再检查或更换仪器,直到不漏气为止。

(I)(ID(III)

四、玻璃仪器的洗涤

1.洗涤方法

(1)普通洗涤:多数仪器内壁附着的物质,可向容器中加水,选择试管刷,配合去污粉,洗涤剂反复

洗涤,然后用水冲洗。

(2)难溶物洗涤:热的纯碱溶液或洗洁精可以去油脂;氧化物,难溶性碱先用稀盐酸洗,再用水冲洗。

2.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

实验完毕后,应立即洗净所用仪器。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可以认为

洗净。洗净的玻璃仪器放到指定的位置,试管要倒立在试管架上。

五、技能提升

1.读数误差分析技巧

(1)量筒读数的方法:量筒放平,平视读数。如果仰视读数,所读数值比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俯视读数,

所读数值比液体的实际体积大。

若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谐音“羊”(仰)小“虎”(俯)大。

实际体积V读数

仰视,读数偏低,液体的

实际体积〉读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