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单元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_第1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单元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_第2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单元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_第3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单元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_第4页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单元质量检测 鲁科版必修第二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

A卷一学业水平达标验收

1.所谓自热火锅即不用火和电,只需要水和加热包通过化学反应加热食材即可食用的速

食火锅。使用起来十分方便,只需要将食材包打开放到上半部分的盒子里面,然后将水和自

热包加入下半部分的盒子内,等待10〜20分钟,美味的火锅即可食用。自热包的化学物质

最合适的选择是()

A.浓硫酸B.生石灰

C.熟石灰D.氯化钠

解析:选B浓硫酸溶于水虽然放热,但浓硫酸是液体,又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适宜

给食品加热;而相同质量的生石灰和熟石灰分别溶于水,前者放出的热量比后者多,氯化钠

溶于水能量变化不明显。

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高温煨烧石灰石的反应

C.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D.灼热的炭与C0?的反应

解析:选A锌粒与稀硫酸反应有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金属与酸反应放热,

故选A;高温煨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解反应吸热,没有化合价变化,属于非

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合反应放热,没有化合价变化,

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有化合

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

3.(2019•日照高一检测)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H

B.%;分子的电子式为H:N:H

C.气化镁的电子式:[:Cl[:Cl:]-

D.HCI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H•+•C1:-----11+[:C1:]-

解析:选CA中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中氨分子的

11

电子式应为H:N:H;D中HC1的电子式应为

11:C1:„

4.(2019•北京101中学高一检测)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0?和CH”转化为高附加值产

品CllaCOOII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过程

C.CHLCH:£00H过程中,有C—H键的断裂和形成

D.①一②过程中,形成了C—C键,断裂的化学键的总键能〈形成的化学键的总键能

解析:选C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发生反应CH4+COz催化到CLCOOH,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选项A正确;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过程,但质量及化学性质不变,选项B正确;CFL+

Co2健暨%乩0011过程中,有C-H键断裂,无C-H键形成,选项C不正确;①一②过程

中,形成了C—C键,反应为放热反应,断裂的化学键的总键能〈形成的化学键的总键能,选

项D正确。

5.下列物质中都是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一组是()

A.NaOH、H2、N1I.,C1B.KOH.Na202>(NHt)2S

C.MgO、CaBn、NaClD.Na2so八HC1>MgCL

解析:选B只含离子键的有MgO、CaBm、NaCl,MgCL,排除C项、D项;只含共价键

的有HQ、HC1,排除A项、D项;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有NaOH、NH,C1、KOH、Na202,(NHMS、

NazSO”,B项符合题意。

6.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现象是()

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氯化氢不能导电

C.氯化氢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D.氯化氢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解析:选B共价键构成的物质,在“三态”变化中不会断裂。

7.对于铝、铜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ll1Cu

稀硫酸

①Al是负极②Cu是正极

③负极反应:Al-3e-=Al3+

④正极反应:Cu"+2e-=Cu

A.仅①@B.仅①②③

C.仅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BA1比Cu活泼,Cu为正极,A1为负极,负极反应:Al-3e-=Al3+,正极

+-

反应:2H+2e=H2t»

8.(2019•浙江学业水平考试)在不同条件下进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有关数据如下。

四组实验中,收集相同体积(折算成标准状况)的氧气,所需时间最短的一组是()

组别

实验条件JABCD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10101010

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6%6%3%6%

温度/℃20404040

MnOz质量/g0.050.050.050

解析:选B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部因素,主要为温度、浓度、压强、催化

剂、其他。对比四组实验,B实验中温度、浓度最高,并且加入了催化剂,所以B选项正

确。

9.(2019•银川高一检测)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3似"噜濡压

2NHa(g),若氮气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s,那么由0.06mol•L-1降

到0.024mol需要的反应时间为()

A.等于1.8sB.等于1.2s

C.大于1.8sD,小于1.8s

解析:选C氮气浓度降低0.1mol•L'—0.06mol,L'=0.04mol•L1需要2s,

若化学反应速率相等,则浓度降低0.06mol-L-1-0.024mol-L-1=0.036mol-L-1需要

时间为。°色嗯'J;乎s=].8s,但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不断减小,反

0.04mol•L

应速率减小,故所用时间增多。

10.化学能可与热能、电能等相互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图n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选A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因此必然伴随能量

变化,A项正确;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B项错误;

图I所示的装置没有形成闭合电路,不能构成原电池,C项错误;由图II可知,反应物的总

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项错误。

11.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C.A与C的能量差为石

D.AB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

解析:选B根据反应能量曲线图可知,能量大小为B>A>C,故两步反应分别为吸热反

应、放热反应,其中A、C的能量差为XH,C的能量最低,C最稳定,A、C错误,B正确;

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D错误。

12.(2019•淄博高一期末)工业上利用氮气与氢气合成氨气,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

是()

A.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用的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B.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体系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反应速率

D.当岫和一按体积比1:3混合时,总和■能100%转化为NH3

解析:选A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岫的浓度,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增加,单位体积内

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加快,A正确;其他条件不变时,降低体系温度,单位体积内活

化分子数减小,化学反应速率降低,B错误;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化学反应速率大大加快,C

错误;由于用与H2合成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无论N?和H?按任何体积比混合,都不

能100%转化为NH,D错误。

13.(2019•张家口高一检测)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02(g)+0Mg)2S03(g),

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02>02>S03的浓度分别为0.2mol•「'、0.1mol•L,0.2mol•L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A.SO?为0.4mol•1「、为0.2mol♦L-1

B.SO?为0.25mol•L-'

C.SO?、SO:,均为0.15mol•L-1

D.SO3为0.4mol•L-1

解析:选B假设该时刻的SOs全部转化为S0?和则$02、的浓度将分别达到0.4

mol•L-\0.2mol•L-1;而假设该时刻的SO?和02全部化合生成S0”则SO,的浓度将达到

0.4mol-L1,因为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三种物质必将同时存在(即可逆反应中的物质均不

可能100%转化),很显然,A、D两项是不可能的。要得到C项中的数据必须是SO?和SOs

同时消耗而减少,这不符合硫原子守恒,也是不可能的。

14.(2019•孝感高一检测)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Y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

有Y析出,Y与Z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为()

A.Y>X>ZB.X>Z>Y

C.X>Y>ZD.Y>Z>X

解析:选C把X浸入Y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Y析出,金属X可以把金属Y从

其盐中置换出来,所以活泼性:X>Y;Y、Z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说明

活泼性:Y>Z;综合分析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Y>Z。

15.在500℃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某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反应:2S02(g)+

OKg)2sONg)(正反应放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混合气体中S03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

B.在上述条件下,SO?能完全转化为S0-

C.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为零

D.达到平衡时,SO?和的浓度一定相等

解析:选A达到化学平衡时,S0”0?和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所以混合气体

中SQ,的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A正确;该反应为可逆反应,S0?不能完全转化为S0”故B

错误;化学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但都不等于

零,故C错误;达到平衡时,SOz和SQ,的浓度不再改变但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16.为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

⑴上述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

(2)某同学选用装置I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

氢氧化钢溶液与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说明该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至少有两种实验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与水的反应(4K02+2Ha=4K0H+302t)是放

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法①:选择上述装置________(填“I”“II”或“III”)进行实验;

方法②: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储

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反应。

解析:(1)装置I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还是

吸热;装置II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装置HI只

是一个铜与浓硝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的装置,不能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

热反应。(2)氢氧化钢与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答案:(DHI(2)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放热(3)I(或H)放热

17.(2019•北师大附中高一检测)物质中的化学能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电能。

(1)将锌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ACu

稀硫酸

(2)将锌片、铜片按照如图所示装置连接,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铜片

上有气泡产生、。

(3)稀硫酸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作用是传导离子、

(4)下列反应通过原电池装置,可实现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是(填序号)。

©CaC0:!+2HC1=CaC12+H20+C02t

②2Hz+O2直暨2H2O

③Pb+Pb0z+2H2soi2PbS0,+2H20

解析:(D将锌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是Zn+2H+=Zn"+H2f。(2)将锌片、Cu片按照图示装置连接,形成原电池,

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酎+

2e-=H2f,能证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现象是铜片上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偏转。

⑶稀硫酸在图示装置中的作用是传导离子、作正极反应物,发生2H++2e-=H"。

(4)@CaC03+2IICl=CaCl2+ll20+C02t反应中没有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②2H2

+。2垦螫2H2。,氢气作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是氧化还原反应;③Pb+PbOz+

2H2soi2PbS0,+2H20,铅作还原剂,氧化铅作氧化剂,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l)Zn+2H+=Z/++H2t

(2)电流表指针偏转(3)作正极反应物⑷②③

18.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捌(g),M、N的物

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3诩

MI

®m、

OGh,3

时间/min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已知计量数比为最简整数比,则6=

(2)若友一力=10min,则从△至IJ友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计算出来的结果为_______mol•L'L•mirT'。

(3)力、fe,6三个时刻中,_______时刻达到反应的最大限度。

解析:(DN的物质的量变化是6mol,M的物质的量变化是3moi,化学方程式的计量

数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所以a:8=6:3=2:1,所以6=1。(2)容积为2L,t2~

G=10min,从小到友时刻,M的物质的量变化为(5—4)mol=lmol,所以r(M)=.

2LX10min

=0.05mol•L!•min(3)打时刻加、N的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延长而变化,所以右时刻

达到反应的最大限度。

答案:(1)1(2)0.05(3)〃

B卷一选考等级考试检测

1.下列选项中描述的过程能实现热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燃料电池B.火力发电C.天然气燃烧D.燃烧石灰石

解析:选D燃料电池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火力发电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热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天然气燃烧由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C错误;燃烧石灰石由热

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正确。

2.(2019•聊城高一检测)已知X+Y=M+N为放热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Y的能量一定高于N

B.X、Y的能量总和高于M、N的能量总和

C.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D.断裂X、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高于形成M、N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解析:选B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而Y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故A错

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X和Y的总能量一

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故B正确;反应的放热、吸热与反应条件(如加热)无关,某些放热

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反应,如氢气和氧气的反应,故C错误;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

总能量,断裂X和Y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一定小于形成M和N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故

D错误。

3.下列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趋势与图一致的是()

A.C+CO型里CO

B.CaCO3^^CaO+CO2t

C.2Al+Fe203^^2Fe+Al203

D.Ba(OH)2-8H2O+2NIItCl=BaCl2+2N1Lt+10H20

解析:选C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为放热反应,C+

COz诞2C0为吸热反应,故A不符合;CaCOs®逞CaO+COzf,多数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故B不符合;2A1+Fez()3蟹2Fe+AU)3,铝热反应是典型的放热反应,故C符合;

Ba(OH)2•8H2O+2NH4Cl=BaCl2+2NH;)t+10H20为吸热反应,故D不符合。

4.(2019•青岛高一检测)肮(HzNNHj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

示,已知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三N为942、00为500、N-N为154,则断裂

1molN-H所需的能量(4)是()

能量

假想中间物2N(g)+4II(g)+2O(g)

质的总能量?厂

AE,i

反应物的]」及=2;7520

NH(g)+O(g)!i

总能属N2H4(g)+O2(g)!

生成物的△AE&=呼5344kJJj:

,31t

总能量N2(g)+2H2O(g)

A.194B.391

C.516D.658

解析:选B根据图中内容,可以看出N2H4(g)+0z(g)=2N(g)+4H(g)+20(g),Afi

=2752kJ-534kj=2218kJ。设断裂1molN—H所需的能量为x,即154+4x+500=2

218,解得x=391。

5.(2019•淄博高一检测)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BCD

解析:选C乙醇是非电解质,不能形成闭合回路,A错误;没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

极,B错误:有活动性不同的电极、电解质溶液、负极与电解质溶液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正确;两个烧杯没有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D错误。

6.(2019•德州高一检测)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①MgCk②Na?。?③NaOH©NH^Cl⑤CO?@H202⑦N?

A.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⑥D.①③⑤⑥

解析:选A①MgCL只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②NaQ、③NaOH、④NH£1含有

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⑤COz、⑥HQ?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⑦附

只含有共价键,属于单质。

7.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断裂和形成的是()

A.2H2+02=2H20

B.NH3+HC1=NH4C1

C.8NH3+3CL=6NH.,C1+N2

D.2Na202+2H20=4Na0II+02t

解析:选DA项中仅有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B、C两项中有共价键的断裂和生成,有

离子键的生成,但都没有离子键的断裂。

8.(2018•江苏学业水平考试)锂海水电池常用在海上浮标等助航设备中,其示意图如图

所示。电池反应为2Li+2压O=2LiOH+Hzf。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用电设备

金属锂金属锲

海水

A.金属锂作负极

B.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向镇电极

C.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D.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解析:选D锂失去电子,金属锂作负极,A正确;锂是负极,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

向保电极,B正确;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C正确;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错误。

9.如图所示由锌片、铜片和稀硫酸(密度为1.25g•cnT,组成的原电池,一段时间后,

若锌片只发生电化学反应,当在铜片上放出1.68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HzSO,恰好消耗一

半。则原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稀硫酸(共200mL)

A.0.75%B.2.94%

C.5.88%D.11.76%

解析:选C铜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院=&t,总反应的方程

式为Zn+H2s01=ZnS0i+H2t。在标准状况下,〃(Hj=”#'>产0.075mol,则参加

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质量为0.075molX98g-mor'=7.35g,200mL硫

147a

酸溶液中含有硫酸的质量为7.35gX2=14.7g,其质量分数为I——「X100%

200mL乂X1;.2”5g,mL

=5.88%。

10.(2019•遵义高一检测)下列表示的是化学反应A(g)+2B(g)=C(g)+3D(g)在不同

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A.r(A)=0.3mol•L-1•s-1

B.r(B)=0.5mol,L1•s'

C.r(C)=0.4mol,L-1•min-1

D.r(D)=0.8mol•L-1•s-1

解析:选A将物质A、B、C表示的反应速率换算成物质D表示的反应速率,并统一单

-1-1-1-1

位为mol,L•soA项,r(D)=3r(A)=0.9mol•L•s;B项,p(D)=1.5r(B)=0.75

mol•L-1•s-1;C项,r(D)=3r(C)=1.2mol•L-1•min-l=0.02mol•I/1•s-1;D项,r(D)

-1-1

=0.8mol•L•so

11.(2019•滨州高一检测)100mL2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反应,为加快反应速

率,又不影响产生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mol・L7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的蒸储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选B加入6mol的盐酸能加快反应速率,但增加了产生氢气的总量,故A

错误;加入数滴CuCL溶液,Zn与氯化铜反应置换出铜,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故B

正确;加入蒸镭水可以将酸稀释,酸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故C错误;不影响产生

压的量,但稀释了盐酸,降低了反应速率,故D错误。

12.下列对于可逆反应2M(g)+N(g)2P(g)达到平衡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M、N全部变成了P

B.反应已经停止

C.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D.r(M):F(N)=1:2

解析:选C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M、N不能全部变成了P,故A错误;平衡是动态平

衡,反应没有停止,故B错误;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故C正确;

反应过程中,r(M):MN)始终为2:1,故D错误。

13.反应2NOz(g)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是()

①用NO,、NO,Oz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

②混合气体的颜色不改变

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N02)=C(N0)

⑦每消耗2molNO?的同时,也消耗2molNO

⑧每消耗4molNO?的同时又有4molNO?生成

A.②④⑤⑦⑧B.①③⑤⑥⑦

C.①②⑤⑦⑧D.全部

解析:选A①错误,无论达到平衡与否,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方程式化学

计量数之比;②正确,有色气体的颜色不变,则表示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到

平衡;③错误,体积固定,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守恒,密度始终不变;④正确,反应前后气体

体积不等,压强不变,意味着各物质的含量不再变化;⑤正确,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则气

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气体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⑥错误,

达平衡状态后,NO2、NO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⑦正确,符合M正)=”逆);⑧正

确,符合y(正)=/(逆)。

14.500C时,将2mol弗和2.25mol比充入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

达到平衡时,NH:,的浓度不可能是()

A.0.1mol,LB.0.12mol,L

C.0.05mol,L1D.0.16mol•L-'

解析:选D由题意知,该反应中总过量。假设2.25mol也完全参与反应,则生成NFh

的浓度为0.15mol-17',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上不可能完全转化生成NH:i)故平衡时

NIfc的浓度小于0.15mol•L-1.

15.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并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反应

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0~1s内,F(A)=r(C)

C.0-6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mol•L-1•s-1

D.0-6s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解析:选C由相同时间内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

之比知,A〃(B):A/?(C):A〃(A):An(D)=3:4:6: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

4C6A+2D,A项错误;0〜1s内,/(A)=°:6[二皿°’=0.3mol,L'•s-1,,(C)=

/LX1s

1.0—0.6mol八八,,,川、口,/八1.2—0mol八、

—.i-----=0.2mol•LT•s,B项错庆;0~6s内,r(A)=1.---=0.1mol-LT

2LX1s92fLX6s

_j-I1-0-0.4mol八八lIT-1-i小1.0—0.2mol八八…1

',s,r(B)=―。[、/公---=0.05mol•L•s,r(C)=-01…-----氏0.067mol•LT

2LX6s2LX6s

T•-',7(D)4n'°。.033mol•L-1-s-1,C项正确,D项错误。

sNLXbs

16.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

物质Cl2Br2I2HC1HBrHIH2

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_______。

A.H2B.Cl2

C.Br2D.L

(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A.HC1B.HBrC.HI

(3)反应Xz+H2=2HX(X代表Cl、Br、I)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4)相同条件下,XM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

放出或吸收的能量最多的是o

解析:(1)破坏1mol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越大,其越稳定,本身的能量也越低。则上、

Ck、Bn、12中,C的能量最低。(2)同⑴消耗能量HCl>HBr>HI,故HC1最稳定。(3)形成

新键所放出的能量均大于X2、也断键所消耗的能量,故均为放热反应。(4)依据反应的能量

关系计算,其放出能量最多的是CL+H2=2IIC1。

答案:(DA(2)A(3)放热(4)Ch和用反应

17.(2019•青岛高一检测)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请利用反应“Cu+2Ag+=2Ag+Cu?+”设计一个化学电池(正极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问

题:

(1)该电池负极材料是,发生__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解质

溶液是.

(2)正极上出现的现象是o

(3)若导线上转移电子1mol,则生成银克。

解析:(1)根据总电极反应式以及原电池工作原理,负极材料为铜棒,石墨为正极,电

解质溶液为AgN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