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工作指南_第1页
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工作指南_第2页
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工作指南_第3页
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工作指南_第4页
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工作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工作指南TOC\o"1-2"\h\u26249第1章电信诈骗概述 3296521.1电信诈骗的定义与特点 3112811.2电信诈骗的类型与演变 445881.3电信诈骗的危害与影响 426580第2章电信诈骗的法律法规 5302482.1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5265532.2法律责任与刑罚 559632.3打击电信诈骗的政策措施 611763第3章电信诈骗的防范策略 690473.1防范意识培养 6232363.1.1加强宣传教育 6252503.1.2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686443.1.3家庭、单位共同防范 6318993.2常见诈骗手段识别 736043.2.1冒充熟人或公检法机关 7295973.2.2假冒银行、支付平台 7136583.2.3投资理财诈骗 762783.2.4网络购物、兼职诈骗 7142133.3信息保护与隐私安全 7317323.3.1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765523.3.2谨慎使用公共WiFi 7210603.3.3定期检查账号安全 7153943.3.4软件安全防护 710454第4章电信诈骗的技术手段 7291834.1诈骗电话识别技术 7322894.1.1语音识别技术 888574.1.2话术识别技术 870544.1.3黑名单技术 8314294.2网络诈骗防范技术 8182504.2.1钓鱼网站识别技术 825404.2.2钓鱼邮件识别技术 8218574.2.3恶意软件防范技术 8217994.3新型诈骗手段应对 868724.3.1社交工程诈骗防范 8308264.3.2虚拟货币诈骗防范 868374.3.3技术应对新型诈骗 828160第5章银行卡与支付安全 9174185.1银行卡信息保护 958545.1.1加强银行卡信息安全管理 944735.1.2提高持卡人安全意识 9129535.1.3银行卡风险监测与处置 976345.2网络支付风险防范 9112705.2.1网络支付安全措施 978725.2.2用户身份验证 919875.2.3异常交易监测与处置 9321485.3冒名开户与盗刷防范 10277185.3.1冒名开户防范 10183515.3.2盗刷防范 10141155.3.3用户安全教育 1015146第6章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工作 10290866.1电信诈骗案件侦破流程 1065546.1.1受理案件 10181266.1.2立案侦查 10312756.1.3摸排线索 10286346.1.4采取措施 10239146.1.5破案收网 10284386.1.6案件审理 1162536.2跨区域协作与打击 11309846.2.1建立协作机制 1167226.2.2信息共享 1188676.2.3联合行动 11260566.2.4技术支持 11261596.3案件预防与宣传 11111066.3.1加强宣传 11237496.3.2发布预警信息 1123336.3.3开展专项治理 11143986.3.4加强重点人群防范 11279796.3.5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1110760第7章部门与社会组织协同作战 11139757.1部门间协作机制 1113477.1.1建立跨部门协调机构 12179557.1.2制定联合行动方案 1279457.1.3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1269617.1.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12178857.2社会组织参与打击电信诈骗 1234207.2.1民间团体宣传与教育 12126817.2.2企业参与防范工作 1285697.2.3社会组织协助侦查 1258767.3公众监督与举报 1257777.3.1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12101767.3.2多渠道接收举报 12295877.3.3保护举报人权益 13173197.3.4加强舆论监督 1325520第8章企业防范与打击电信诈骗 1345958.1电信运营商的责任与措施 13241928.1.1加强用户身份验证 13111428.1.2监测异常通信行为 13169908.1.3强化技术手段 135858.1.4宣传教育与培训 13313938.2互联网企业的角色与任务 13227868.2.1加强平台管理 13226798.2.2技术防范与打击 13304278.2.3用户教育与提示 14157348.3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防范措施 14235858.3.1加强账户管理 14257498.3.2客户教育与风险提示 14107628.3.3内部管理与培训 14227008.3.4合作与信息共享 1415735第9章境外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 14133009.1境外电信诈骗的特点与趋势 14156379.2国际合作与打击 1526479.3防范境外诈骗的对策与建议 157505第10章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的未来发展 16565110.1技术创新与运用 162890710.1.1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电信诈骗识别与预警中的应用,提高识别准确率和预警速度。 161702010.1.2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诈骗电话、短信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打击电信诈骗提供数据支撑。 162129910.1.3推广安全认证技术,如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提高用户账户安全性。 161990110.1.4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提高网络系统的抗攻击能力,防止诈骗信息传播。 162489310.2法规制度完善 161685010.2.1完善电信诈骗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立法层级,加大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惩处力度。 16858110.2.2明确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在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中的责任与义务,强化监管。 161792910.2.3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机制,提高执法效率。 163016810.2.4推动国际立法合作,加强跨境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的法律支持。 16557710.3社会共治与全民防范意识提升 162087310.3.1加强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范意识,让群众了解诈骗手段,避免上当受骗。 16371010.3.2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工作,如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 173230610.3.3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电信诈骗犯罪。 17558010.3.4加强与媒体的协作,及时发布电信诈骗预警信息,提高社会关注度。 17第1章电信诈骗概述1.1电信诈骗的定义与特点电信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互联网、短信等电信通讯工具,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诈骗手段多样:电信诈骗手段不断演变,包括虚假中奖、假冒公检法、投资理财、虚假购物等,形式各异,令人防不胜防。(2)诈骗目标广泛:电信诈骗的目标群体包括各个年龄段、职业和地域,具有广泛性。(3)隐蔽性强:电信诈骗往往采用虚拟号码、改号软件等技术手段,使得受害者难以追踪犯罪分子。(4)犯罪成本低: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只需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即可实施诈骗,犯罪成本较低。(5)社会危害性大:电信诈骗不仅给受害者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家庭矛盾、社会不安等问题。1.2电信诈骗的类型与演变电信诈骗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虚假中奖诈骗:通知受害者中了大奖,要求先支付税费、手续费等费用。(2)冒充公检法诈骗:假冒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为由,要求受害者配合调查并转账。(3)投资理财诈骗:推荐虚假的投资项目,承诺高额回报,诱导受害者投资。(4)虚假购物诈骗:通过虚假的购物网站或社交媒体,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并支付款项。科技的发展和人们防骗意识的提高,电信诈骗手段也在不断演变,如:(1)技术手段升级: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虚拟号码等技术手段,提高诈骗成功率。(2)精准诈骗:犯罪分子通过购买、盗取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3)跨境作案:电信诈骗犯罪团伙跨国作案,逃避我国警方打击。1.3电信诈骗的危害与影响电信诈骗给受害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和影响:(1)经济损失:电信诈骗导致受害者财产损失,甚至背上巨额债务。(2)心理创伤:电信诈骗给受害者带来心理压力,甚至引发抑郁、自杀等严重后果。(3)社会不安: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破坏社会治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4)家庭矛盾:电信诈骗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破裂,引发家庭矛盾。(5)影响国家形象: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猖獗,损害国家形象,影响国际交往。第2章电信诈骗的法律法规2.1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我国针对电信诈骗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层面:(1)宪法层面:我国《宪法》第18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2)刑法层面:我国《刑法》第266条规定了诈骗罪,电信诈骗行为可根据此条款进行定罪处罚。(3)行政法层面: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电信诈骗行为进行约束和处罚。(4)部门规章层面: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和防范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2.2法律责任与刑罚电信诈骗行为的法律责任与刑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2)行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电信诈骗行为采取行政处罚措施,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3)民事责任:电信诈骗行为给受害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2.3打击电信诈骗的政策措施为了有效打击电信诈骗,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1)完善立法:加强电信诈骗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高立法层级,为打击电信诈骗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2)加强执法:加大电信诈骗案件的侦破力度,提高打击电信诈骗的执法效能。(3)部门协同: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公安机关、电信运营商、金融机构等部门共同打击电信诈骗。(4)宣传防范:开展电信诈骗防范知识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能力。(5)技术手段: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电信诈骗行为的监测、预警和打击。(6)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机构以及各国警方的合作,共同打击跨国电信诈骗犯罪。第3章电信诈骗的防范策略为了有效应对电信诈骗,提高公众的防骗意识与能力,本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电信诈骗的防范策略:防范意识培养、常见诈骗手段识别以及信息保护与隐私安全。3.1防范意识培养3.1.1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广泛、深入的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警惕性。通过媒体报道、专题讲座、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普及防范知识。3.1.2提高个人防范意识个人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于陌生电话、短信、网络信息等保持警惕,不轻信、不透露个人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3.1.3家庭、单位共同防范家庭、单位应共同参与防范电信诈骗,加强内部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形成良好的防骗氛围。3.2常见诈骗手段识别3.2.1冒充熟人或公检法机关遇到自称是亲朋好友、公检法机关的电话,要求汇款或提供个人信息时,应仔细核实对方身份,切勿轻信。3.2.2假冒银行、支付平台对于声称银行、支付平台的工作人员,要求提供验证码、密码等信息的情况,应保持警惕,及时与官方客服核实。3.2.3投资理财诈骗对于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要谨慎对待,避免盲目投资。了解投资理财知识,提高识别诈骗的能力。3.2.4网络购物、兼职诈骗在网购时,选择正规平台和商家,谨慎对待退款、中奖等信息;对于网络兼职,要辨别真假,避免泄露个人信息。3.3信息保护与隐私安全3.3.1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银行账户等,防止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3.3.2谨慎使用公共WiFi避免在公共WiFi环境下进行网上支付、登录敏感账户等操作,防止信息泄露。3.3.3定期检查账号安全定期检查银行、支付平台等账号的安全设置,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3.3.4软件安全防护在手机、电脑等设备上安装正规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防止被恶意软件侵入。通过以上策略,我们可以有效提高电信诈骗的防范能力,降低受骗风险。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自我保护,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第4章电信诈骗的技术手段4.1诈骗电话识别技术4.1.1语音识别技术诈骗电话识别技术中,语音识别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诈骗电话的语音特征,如语速、语调、音色等,可实现对诈骗电话的识别与预警。4.1.2话术识别技术话术识别技术是针对诈骗电话中常用话术进行识别的方法。通过构建诈骗话术库,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对诈骗电话的自动识别。4.1.3黑名单技术黑名单技术是通过收集已知的诈骗电话号码,建立黑名单库,实现对诈骗电话的实时拦截。4.2网络诈骗防范技术4.2.1钓鱼网站识别技术钓鱼网站识别技术主要通过分析网站URL、页面内容、网站证书等信息,识别出钓鱼网站并给出预警。4.2.2钓鱼邮件识别技术钓鱼邮件识别技术通过分析邮件主题、发件人、邮件内容等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钓鱼邮件的识别和拦截。4.2.3恶意软件防范技术恶意软件防范技术主要包括病毒查杀、系统加固、漏洞修复等方面,防止诈骗分子通过恶意软件实施诈骗。4.3新型诈骗手段应对4.3.1社交工程诈骗防范针对社交工程诈骗,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是关键。通过技术手段识别诈骗分子使用的社交工程技巧,提前进行预警和防范。4.3.2虚拟货币诈骗防范针对虚拟货币诈骗,加强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监管,运用区块链技术追踪交易,打击诈骗行为。4.3.3技术应对新型诈骗电信诈骗手段的不断升级,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诈骗防范成为必然趋势。通过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新型诈骗手段的快速识别和应对。第5章银行卡与支付安全5.1银行卡信息保护5.1.1加强银行卡信息安全管理设立专门部门负责银行卡信息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银行卡信息保护制度,规范信息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和销毁等环节;对银行卡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保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5.1.2提高持卡人安全意识加强对持卡人的安全教育,提高其识别诈骗、防范风险的能力;告知持卡人妥善保管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鼓励持卡人定期修改密码,避免使用简单、易被猜测的密码。5.1.3银行卡风险监测与处置建立银行卡风险监测系统,实时监控银行卡异常交易;对可疑交易进行预警,及时与持卡人核实交易真实性;对确认的诈骗交易,立即采取措施,如临时冻结账户、紧急止付等。5.2网络支付风险防范5.2.1网络支付安全措施加强网络支付平台的安全防护,防范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等安全风险;引入先进的加密技术,保证支付过程中敏感信息的安全;实施支付限额、短信验证码等安全措施,降低支付风险。5.2.2用户身份验证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如密码、短信验证码、生物识别等;强化对用户身份的审核,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进行支付;定期对用户身份进行重新验证,保证身份信息的准确性。5.2.3异常交易监测与处置建立异常交易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网络支付交易;对可疑交易进行预警,及时与用户核实交易真实性;对确认的诈骗交易,采取紧急止付、临时冻结账户等措施。5.3冒名开户与盗刷防范5.3.1冒名开户防范加强用户身份审核,保证开户申请人与身份证明文件一致;引入生物识别技术,提高身份验证准确性;定期对开户资料进行复核,发觉冒名开户行为及时处置。5.3.2盗刷防范加强银行卡、支付设备的安全防护,防止被植入恶意程序;告知用户在公共网络环境下避免使用银行卡、支付账号等重要信息;完善盗刷风险监测机制,快速响应并处置盗刷事件。5.3.3用户安全教育定期开展用户安全教育,提高用户识别诈骗、防范风险的能力;教育用户妥善保管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敏感信息;引导用户及时关注银行、支付平台发布的风险提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第6章公安机关打击电信诈骗工作6.1电信诈骗案件侦破流程6.1.1受理案件公安机关接到电信诈骗报案后,应及时受理,详细询问受害人的受骗过程,收集相关证据,为侦破工作打下基础。6.1.2立案侦查根据受害人的报案材料,公安机关应当对涉嫌电信诈骗的案件进行立案侦查。侦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对诈骗电话、短信、网络等进行追踪溯源。6.1.3摸排线索通过侦查手段,对涉案人员、资金流向、通讯工具等进行全面排查,逐步锁定犯罪嫌疑人。6.1.4采取措施对已锁定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应采取传唤、拘留、逮捕等措施,及时制止犯罪行为。6.1.5破案收网在掌握充分证据的前提下,组织警力实施抓捕行动,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6.1.6案件审理将犯罪嫌疑人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6.2跨区域协作与打击6.2.1建立协作机制公安机关应与各地警方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6.2.2信息共享各地公安机关应将掌握的电信诈骗犯罪线索、手段、案例等信息及时进行共享,提高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的针对性。6.2.3联合行动针对跨区域电信诈骗案件,组织多地警方联合行动,共同侦破案件。6.2.4技术支持充分利用公安部门的科技手段,为跨区域打击电信诈骗提供技术支持。6.3案件预防与宣传6.3.1加强宣传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社区等多种渠道,广泛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6.3.2发布预警信息根据电信诈骗案件的特点和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群众注意防范。6.3.3开展专项治理针对电信诈骗高发区域和时段,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挤压犯罪分子的生存空间。6.3.4加强重点人群防范针对老年人、学生等易受骗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防范教育和宣传活动。6.3.5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电信诈骗犯罪线索,对举报人给予适当奖励,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第7章部门与社会组织协同作战7.1部门间协作机制为了有效防范与打击电信诈骗,部门需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形成合力。以下为关键协作措施:7.1.1建立跨部门协调机构成立专门的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保证信息共享、资源整合、行动一致。7.1.2制定联合行动方案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制定联合行动方案,明确各自任务和协作流程,提高打击电信诈骗的针对性。7.1.3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定期召开部门间联席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分析存在问题,调整协作策略,保证工作持续推进。7.1.4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搭建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案件线索、侦查数据、防范措施等信息实时共享,提高工作效率。7.2社会组织参与打击电信诈骗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工作,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7.2.1民间团体宣传与教育鼓励民间团体开展电信诈骗防范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7.2.2企业参与防范工作加强与电信、银行等企业合作,利用技术手段,共同防范电信诈骗。7.2.3社会组织协助侦查鼓励社会组织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工作,形成合力。7.3公众监督与举报公众监督与举报是防范与打击电信诈骗的重要手段,以下为相关措施:7.3.1建立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举报奖励基金,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电信诈骗线索举报,对举报人予以奖励。7.3.2多渠道接收举报通过电话、网络、信函等多种方式,方便公众举报电信诈骗行为。7.3.3保护举报人权益严格保密举报人信息,保证举报人的人身安全,防止报复行为。7.3.4加强舆论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对电信诈骗行为进行曝光,提高社会关注度,形成舆论压力。第8章企业防范与打击电信诈骗8.1电信运营商的责任与措施电信运营商在防范与打击电信诈骗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责任。以下是其应采取的措施:8.1.1加强用户身份验证(1)严格实行实名制登记,保证用户身份真实可靠;(2)完善用户身份验证技术,提高验证准确性和效率。8.1.2监测异常通信行为(1)建立异常通信行为监测系统,对涉嫌诈骗的电话、短信进行实时监控;(2)对监测到的异常行为进行及时处置,如限制通话、短信功能等。8.1.3强化技术手段(1)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诈骗电话、短信的识别能力;(2)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诈骗信息传播。8.1.4宣传教育与培训(1)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活动,提高用户防范意识;(2)对员工进行防范电信诈骗的培训,提高其识别和处置能力。8.2互联网企业的角色与任务互联网企业在防范与打击电信诈骗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其应承担的任务:8.2.1加强平台管理(1)完善用户身份验证机制,保证平台用户信息的真实性;(2)加强对涉嫌诈骗信息的审核力度,防止诈骗信息传播。8.2.2技术防范与打击(1)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诈骗信息的识别和拦截能力;(2)协助相关部门打击网络诈骗犯罪,提供技术支持和线索。8.2.3用户教育与提示(1)在平台上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活动,提醒用户注意安全;(2)设立专门的用户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处理用户反馈。8.3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防范措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防范电信诈骗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以下是其应采取的防范措施:8.3.1加强账户管理(1)严格执行账户实名制,保证客户身份真实可靠;(2)加强对异常交易的监控,及时发觉并处置涉嫌诈骗的交易。8.3.2客户教育与风险提示(1)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活动;(2)向客户提示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防范方法,提高客户防范意识。8.3.3内部管理与培训(1)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2)定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的培训,提高员工识别和处置能力。8.3.4合作与信息共享(1)与公安、电信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打击;(2)积极参与防范电信诈骗的行业协会和联盟,共同提高行业防范水平。第9章境外电信诈骗防范与打击9.1境外电信诈骗的特点与趋势境外电信诈骗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形式,逐渐呈现出以下特点与趋势:(1)跨国性: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境外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国际电话、互联网等手段,跨越国界对我国公民实施诈骗。(2)团伙化:境外电信诈骗犯罪团伙通常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分工明确,协作密切,形成完整的诈骗产业链。(3)技术性: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如网络电话、改号软件等,提高诈骗成功率。(4)多样化: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涉及投资理财、购物退款、假冒公检法等多个领域。(5)隐蔽性:境外诈骗犯罪分子利用虚拟身份、跨境作案,给我国警方打击带来一定难度。(6)针对性:诈骗分子针对不同受害群体,量身定制诈骗剧本,提高诈骗成功率。9.2国际合作与打击为有效防范和打击境外电信诈骗犯罪,我国需要加强以下国际合作:(1)加强国际执法合作:与相关国家警方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打击跨国电信诈骗犯罪。(2)信息共享:与国际刑警组织、国际反诈骗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时掌握境外诈骗犯罪动态。(3)联合行动:开展跨国联合行动,共同打击境外电信诈骗犯罪团伙。(4)引渡与遣返:推动签订双边或多边引渡条约,将境外诈骗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