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8篇_第1页
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8篇_第2页
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8篇_第3页
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8篇_第4页
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8篇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篇1设计背景大班幼儿在数的概念有确定的初步认得,能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一次我用游戏开始这节课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乐观性。活动目标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3、发展幼儿思维的快捷性、逻辑性。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欢快。5、引导幼儿乐观与料子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重点难点6的加法算式难点:能例举一两个简单的6的`应用题活动准备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活动过程1、碰球游戏。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构成,引出6的加法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幼:6只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一、引出新游戏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二、分组操作(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2)6的构成卡(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5)算式接龙三、总结评价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称赞认真操作的幼儿,鼓舞其他幼儿。教学反思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乐观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特别好,实现了本节课的目标。反思: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予以他们引导。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篇2游戏主题:蛋糕店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扮演熟识的角色,知道角色名称,模仿最基本的动作。2、游戏中有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3、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本领,主题鲜明而稳定。4、让幼儿学会协商调配角色,与同伴乐观交往,友好合作。5、进一步深化各个主题的内容,丰富各游戏,鼓舞幼儿加强各角色间的联系。活动准备:1、各种口味的蛋糕、面包玩具2、橡皮泥、工作服等第一次活动:时间:20xx年6月8日(周五)下午引导要点:1、游戏前简单的导入,激发兴趣2、幼儿自主开展,察看与引导重点:(1)帮忙幼儿一起布置游戏场合。(2)察看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和动作,了解幼儿角色水平。(3)老师扮演角色,随机引导,引导幼儿有简单的角色语言和行为。3、游戏后谈话,以老师为主的谈话方式,再现有价值的游戏片断。察看与推动:察看:幼儿在协商角色时已经能注意掌控音量和男女搭配,爱好与同伴共同游戏,在游戏中大部分幼儿能珍惜道具,料子,轻拿轻放。但部分幼儿还不会协调同伴间的纠纷。推动:在下一次的游戏前,我将利用班级主页把故事及课件住址一起上传,请家长一起搭配,使幼儿能熟识地复述故事。由于课件中的故事角色对话语气、神色等特征比较明显,我想,对幼儿也是一个特别好的学习作用。第二次活动:活动时间:20xx年6月15日(周五)下午活动准备:大的点心盘(加添)引导要点:1、老师结合上次开展的各角色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提出再次玩的愿望。2、以谈话形式加强角色意识,强调要坚守"岗位";并强调幼儿遵守游戏常规。3、调配角色:按幼儿意愿,老师依据幼儿意愿加以调整。4、幼儿游戏,老师引导(1)老师全面巡察,了解幼儿游戏情况,重点引导医院,以身份提示工作人员工作认真,对待顾客有礼貌。(2)鼓舞各角色、各主题间的交往。(3)注意个别教育,鼓舞每个孩子参加游戏,提示个别孩子遵守游戏规定。(4)及时支持幼儿生成的新的主题。5、游戏结束(1)放音乐提示幼儿整理玩具。组织幼儿进行评议重点评各角色之间的交往以及是否坚持岗位。察看与推动:察看:刚开始我为了让幼儿完整地把故事串联下来,想全班分角色进行表演一下,但发现在回忆故事内容时,一些对话幼儿有些忘掉。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直接的印象,我先请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布置场合,再一组本领强的幼儿示范表演,并引导坐在下面的小伙伴一起叙述对话。最终再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以请小组长的形式)。幼儿全体表演时乐观性特别高,在头饰的吸引下很有参加的乐观性,但是个别幼儿在戴上头饰以后,存在对文学作品不熟识和不能与同伴相互搭配进行表演的问题。幼儿在游戏中基本上能相互商讨角色,表现故事的紧要情节。推动:幼儿商讨角色时让幼儿学习自由组合,而不再请小组长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本领。在表演区,我也将这个故事头饰等道具呈现的墙饰上,对幼儿的表演起到提示、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利于幼儿顺利开展游戏。教学反思:察看:刚开始我为了让幼儿完整地把故事串联下来,想全班分角色进行表演一下,但发现在回忆故事内容时,一些对话幼儿有些忘掉。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直接的印象,我先请引导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布置场合,再一组本领强的幼儿示范表演,并引导坐在下面的小伙伴一起叙述对话。最终再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以请小组长的形式)。幼儿全体表演时乐观性特别高,在头饰的吸引下很有参加的乐观性,但是个别幼儿在戴上头饰以后,存在对文学作品不熟识和不能与同伴相互搭配进行表演的问题。幼儿在游戏中基本上能相互商讨角色,表现故事的紧要情节。推动:幼儿商讨角色时让幼儿学习自由组合,而不再请小组长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本领。在表演区,我也将这个故事头饰等道具呈现的墙饰上,对幼儿的表演起到提示、烘托情境、渲染气氛的作用,利于幼儿顺利开展游戏。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篇3【活动目标】1、对自身的加减法运算,结果有自信。2、学习6的加减法,并理解加减法实际意义。(重点)3、能列出6的加减法算式。4、探究、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活动准备】教具小鱼极多条;6以内的加减符号数字卡,幼儿活动册,数学《蛋糕店》,幼儿操作料子,蛋糕卡片每人一份,铅笔。【活动过程】一、话题引入。小伙伴向家长打招呼,“小伙伴,今日你们的家长都来幼儿园看你们在幼儿园的表现怎么样?你们愉快吗?(幼儿回答愉快!)那小伙伴们喜不爱好蛋糕?我这有家蛋糕店,这家蛋糕店是小鱼们最爱好的蛋糕店,小鱼们现在在做什么呢?它们啊在水里游玩。”二、游戏:小鱼游水。1、这个时候有1条小鱼在水里游啊游啊游!游过来了,(老师做鱼儿游水的动作)出示数字“1”,贴在黑板上,又有5条小鱼游啊游啊游,从水里游过来了(老师做鱼儿游水的动作)出示数字“5”,现在一共游来几条小鱼,请幼儿数一数(6条鱼),小伙伴你们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请幼儿思考并回答,上台算出算式1+5=6.2、认读:1+5=6(请幼儿齐声认读)1+5=6是什么意思吗?“1”是从水里游过来的一条鱼,“5”是从水里游过来的“5”条鱼,一共是“6”条鱼。3、幼儿看图列出算式:1>依据图中一组的鱼儿图,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请幼儿上台将其它四组算式在黑板上算出来,看幼儿做对了没有,错的赶忙改正过来。2>认读黑板上的加法算式,(让幼儿齐声认读)。1+5=62+4=63+3=65+1=64+2=66+0=6三、游戏:小鱼儿不见了。1、“小伙伴这6条小鱼游水游饿了,它们要去蛋糕店吃蛋糕”,老师出示数字“6”,现在有1条小鱼游啊游啊,游走了,不见了,(老师做鱼儿游走的动作),出示数字“1”,请小伙伴数一数,算一算还剩几条鱼?(5条鱼),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请幼儿列出算式6—1=5.2、出示6条鱼图,有2条鱼游啊游啊游走了,不见了,老师出示数字“2”,还剩几条鱼?请幼儿列出算式:6—2=4.3、出示6条鱼图;小鱼儿游啊游啊!四、结束部分。这些小鱼儿都去了蛋糕店吃蛋糕去了,可是蛋糕了都放在你们的父亲妈妈那里,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想请小朋有把6的加减法算出来,算对了,才略让你们的家长们把蛋糕给小鱼们吃,好!那就请小伙伴翻开书第23页蛋糕店,把算式算出来吧。请家长检查一下,看小伙伴们算对了没有,算对了,家长们就帮忙把蛋糕贴在蛋糕店里好让小鱼吃。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伙伴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由于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伙伴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娴熟掌握、快捷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篇4活动设计背景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抽象的,因此,我运用了幼儿较熟识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得整点、半点,如:8:00入园,3:30离园……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和接受。活动目标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2、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本领。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定时作息的好习惯。4、爱好数学活动,乐意参加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认得整点、半点的方法活动准备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2、为每个幼儿准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3、课件活动过程第一版块:【调动情绪,引入课题】(b2)一、老师课件演示:让学生认得各种各样的钟表1、孩子们老师带你们逛店铺去,看看今日逛的是什么店铺?(钟表店)二、出示挂钟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绝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定时钟上的时间来进行工作,学习和休息)。评价学生察看后,利用生活经验回答问题。第二版块:【探究新知】(a18)一、老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小伙伴们还看到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老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认得“时针”和“分针”的名称。二、放课件给幼儿看,帮忙幼儿认得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三、认得整时1、出示3时的钟面让学生认得,请看钟面,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3时)你是怎么知道的2、3时,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师将3时的钟面贴在黑板上)3、师出示5时、6时、9时、12时的钟面图,请学生说一说——分针指到几?时针指到几,是几时?然后将图贴在黑板上。2、整时的特点和认整时、方法出示课件这几个钟面上表示的都是整时,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分针都指到12)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看整时的方法吗?生: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称赞)3、认整时师快速拔出几个不同的整时,学生回答。4、拔整时在钟面上拔出老师或学生所说的整时5、认得半点:出示有半点的钟面,让学生察看时针、分针的位置特点并在小组内讨论6、小组汇报:请几个组的代表说说半点时时针、分针的位置特点7、老师总结: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到6,就是几时半评价认真察看,认真思考,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第三版块【动手操作、试验练习】b71、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8半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3半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做到定时间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2、教室内巡察,帮忙有困难的孩子。3、时间对对碰(联线):请你把钟面上的时间和下面的时间用线联接起来4、小结: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时针走过几,分针指到6,就是几时半5、看图说说小狗,小猪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为什么小猪该睡觉了还没有完成作业?教育孩子要遵守作息时间第四版块【玩游戏、巩固新知】(b3)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游戏,请幼儿拨钟。1、讲游戏规定:小伙伴们扮小羊拨钟,老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定住,老狼看时间拨正确了就不吃小羊,时间拨错了,就吃小羊。2、请幼儿将钟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游戏。(结束全课)评价全体孩子按老师出示的课件内容独立动手操作,试验练习,拔准整时和半时,戏中,巩固已学到的知识。第五版块[课后延长]让孩子回家和父亲妈妈一起认得时钟教学反思数学活动《认得时钟》前一天,我让孩子们把家里的闹钟带到幼儿园,方便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认得时钟。活动当天,当孩子们把玩着自身的闹钟时是那么地自负,那么地投入专注,但是,从最终的书面操作结果看,孩子们掌握的情况并不理想。为什么有了可以直接操作的料子效果反而不理想呢?深思后得出了以下结论:(一)前期经验不足。虽然孩子们都带了闹钟,但是是在活动当天带来的,带来后没有充分的时间、有效的引导他们去察看、认得。孩子们对这个新鲜料子缺乏时间去认得、去发现、去探究。(二)活动时刺激太大。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注意力都在自身手上的闹钟上,再有就是关怀别人的闹钟有没有什么新鲜特别的地方,孩子们很难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课堂教学中。针对上述两点采取了以下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以游戏的形式帮忙孩子巩固对整点、半点的认得。“老狼老狼几点了”改成“xx小伙伴xx小伙伴几点了”的游戏,在有节奏的游戏语言的带动下孩子们参加的热诚特别高,效果也较好。(二)操作制作加深对时间、时钟的进一步认得。准备了大量的钟面、时针、分针,让幼儿制作时钟。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整点、半点的认得,还可以自身探究发现更多的秘密。(三)绘画活动加添竞争意识。分别让幼儿画两面钟,上面的时间分别为整点与半点,实在时间由自身确定。活动要求是:说出这两个时间自身分别在作什么,可以把钟面装饰得美丽一些,最终大家比一比,看看谁的时间准,谁的钟美丽,布置一个“美丽钟王国”(四)区域中添加与时钟有关的操作料子,让本领弱的孩子有连续操作、巩固的机会,而且是自由选择,孩子没有心理负担。通过上述的挽救措施我班孩子对时钟的认得效果较好,还设计出了一些美丽的时钟,丰富了区域料子,可谓一举多得。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篇5活动目标:1、通过自由探究多种操作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发展察看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本领。2、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奇怪心及求知欲。3、发展幼儿思维的快捷性、逻辑性。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活动准备:洞洞板学具图形袋人手一份空白纸两大张活动过程:一、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引导幼儿探讨两图形面积大小,初步感知面积守恒。1.老师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小伙伴,老师手里拿的什么?这两个图形一样大吗?为什么?2.讨论: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3.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方法1: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两个图形重叠,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方法2: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方法3:用洞洞板学具摆棋子的方法4.师幼验证找寻的方法,试验学习用摆棋子的方法比较大小。1)幼儿叙述所找到的`各种方法,师幼验证。2)学习移动棋子的方法比较两图形大小在图形上摆上棋子,依据棋子所占格子的数量得出结论。移动棋子位置,把两个图形变成不同图形,比较另一图形的所占棋子的多少。3)小结:原来面积同样大小的图形,形状可以不一样。二.为幼儿园设计“草坪”幼儿第二次动手操作,进一步面积守恒。1.老师提出任务:幼儿园要修草坪,请小伙伴来设计草坪的外形!2.老师出示自身设计的草坪,请幼儿察看。3.幼儿第二次操作,要求:和老师设计的草坪面积一样大,形状不一样。4.老师呈现所设计草坪,师幼验证面积是否一样。三.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1.师:在小伙伴的作业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请你用确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2.幼儿分组操作作业单。四.师幼讲评作业单,幼儿整理操作料子。课后反思: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应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在这个活动中老师选择了对大班幼儿比较难理解的面积守恒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帮忙初步理解面积守恒概念,老师能将这一知识点转化成一节操作性和探究性很强的一节教学活动,同时培养幼儿动手操作本领和思维本领,让幼儿通过活动初步感知测量物体面积的大小可以转化成数单位格子的大小或移动棋子的面积与个数的方法。整个活动由浅入深,幼儿能乐观参加,对活动充分兴趣。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探究、创造,较好的完成了预期的目标。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篇6活动目标:1.学习5的分解,发现5的分解规律。2.培养幼儿的察看力、推断力及动手操作本领。3.培养幼儿比较和推断的本领。4.发展幼儿思维的快捷性、逻辑性。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欢快。活动准备:5颗糖果、3个动物头饰。每个幼儿一张记录纸,铅笔。活动过程:1.每个幼儿有5颗糖果,两个动物头饰,一张记录纸和笔。老师利用布偶向幼儿提问:5颗糖果要分给两位好伙伴吃,请小伙伴分分看,共有多少种分法,并请小伙伴将分类的方法记在记录纸上。2.请幼儿介绍糖果的分法。3.老师在白板上把分糖果的情形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回答:(1)5颗糖有多少种分法?(4种)(2)5的分解怎样排列才更有规律?(引导幼儿发现递增递减的排列次序——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小)请小伙伴依照这个次序自身将记录纸上5的分解重新排列。4.与幼儿重温3、4、5的分解方法。5.请幼儿察看分解的现象,说出其中的规律。(3有2种分法,4有3种分法,5有4种分法。)活动评价:1.能找出5的分解方法。教学反思: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自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身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篇7活动意图:生活中各处有数学。我们身边形形色色的事物,都能供应给我们诸多的数学信息,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倚靠于生活中对实在事物的反复自由探究和亲身体验,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幼儿才略使数学经验渐渐内化,并自我建构以获得发展。开展《四季花圃》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探究来对物体进行等分。探究用不同的方法等份一个物体,发展察看力、创造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活动目标:1、探究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试验设计不同的四季花圃。2、在看、说、贴中,进一步感受四季花卉的丰富多彩。3、引导幼儿乐观与料子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4、培养幼儿的察看力、推断力及动手操作本领。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圆形、正方形各种形状花坛卡片若干、剪刀、固体胶、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花卉图片活动过程:一、导入谜语身体长又长,开花黄又黄,脸蛋儿朝太阳,籽儿香又香。(猜一种花的名称)(向日葵)猜对了,正是夏天怒放的向日葵,它是我最爱好的一种花。你爱好什么花?它在什么季节开放?小结:春夏秋冬,百花绽放,各种各样的花装扮着我们的城市,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二、圆形花坛的四等分把圆形花坛分成大小一样、形状相同的四份,分别种上四季的花。1、集体讨论演示怎么把圆形花坛分成大小、形状相同的四份呢?小结:对折两次的方法,把圆形花坛分成了大小、形状形同的四份。一个大花坛变成了平均的四份,叫做四等分。2、判别四季的花圆形花坛进行了四等分,还种上了四季花卉。谁能告知大家都种了哪些四季的花?小结:春夏秋冬,四季轮换,每个季节都有鲜花陪伴,真是风景宜人。三、正方形花坛四等分把正方形花坛四等分,种上四季的花。1、幼儿操作要求(1)把花坛四等分,并分别种上四季的花。(2)多分几个花坛,试试不同的分法。(3)音乐停止,停止操作,拿着作品赶忙集中。2、讨论关键提问:四等分后变成了什么形状?你都是怎么分的?你爱好这个花坛里的花吗?为什么?我们把正方形花坛四等分,一共想出了几种分法?小结:今日,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把正方形花坛进行了四等分,有的平均分成四个小正方形、有的平均分成四个小长方形,还有的平均分成四个小三角形,在不同四等分的花坛里,四季花卉交替开放,装扮着我们的春夏秋冬。活动延长:三角形花坛怎么四等分?你想种上哪些四季花卉?(对角折,上下对边折,左右对边折等)活动反思:等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探究性强。设计等分数学活动要重视幼儿原有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能动性,让幼儿自主探究对不同形状物体进行等分的方法,在新要求与旧经验的交织中,实现认知的平衡,获得发展。本次数学活动的目标是学习四等分。大班幼儿对圆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是熟识的,因此对图形进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活动过程中,通过谜语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学习四等分。在操作过程中,鼓舞幼儿大胆试验、操作。操作完,让幼儿通过察看和比较,从而掌握四等分的方法。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乐观动脑,想出了不同的分法。整个活动过程中,一环扣一环,遵奉并服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原则,让幼儿的察看本领、动手本领都得到了特别好的发展。数学活动教案大班反思篇8【活动目标】1.丰富对钟面结构的认得,了解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2.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懂得时钟、时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有守时的意识。3.在拨钟的过程中,知道关于整点的知识。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活动准备】时钟模型人手一份,实物钟,课件等。【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引降生活所需。师:孩子们,现在几点了?生活中有什么方法知道准确的时间?二、了解钟面结构。1.播放课件,追忆钟面结构。呈现一个大圆(ppt1)。师:这是时钟吗?追问:让这个大圆变成时钟的钟面需要添加什么?(1)数字。师:你知道钟面上有哪些数字?这样排对吗?(数字打乱排)(ppt2)你平常看到的钟面是怎样的?总结:原来钟面上一共有12个数字,12在最上面,然后从1、2、3、4始终到12围成一个圆。(ppt3)(2)针。师:钟面上还有什么?(ppt4)(时针、分针、秒针)师:细修长长的是分针,短短粗粗的是时针,最细最长的是秒针。师:看看分针和时针有什么不一样?(ppt5)2.观看实物钟,发现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师:现在我要让分针和时针动起来,认真察看,它们之间会有什么秘密呢!(老师拨钟)小结:哥哥长,弟弟短,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三、认得整点。1.学会看整点。师:时钟可以告知人们几点可以做什么事情,看,这是老师一天的生活图片。(ppt6)早上我几点起床?几点上班?中午几点吃午饭?晚上几点睡觉?(ppt7)这些都是整点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ppt8)总结:时针分针真有趣味味,整点时分针都是对着12,时针对着几就是几点整。假如分针对着12,时针对着8就是几点整?2.学会拨整点。师:小伙伴,你知道你一天的作息时间吗?(ppt9)早上你是几点起床的?请你拨一个整点钟,要沿着数字1开始拨哦!你是怎么知道这是7点的?他是几点起床的?(6点)(ppt10)请拨一拨你晚上睡觉的时间。你是几点睡觉的?你呢?总结:每个小伙伴都有自身的作息时间,但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布置一日生活时间。四、游戏巩固:《老狼老狼几点钟》。(ppt11)现在是什么时间了?(游戏时间)是的,游戏时间到了,我们来玩游戏吧!今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好不好?老师做老狼,你们做小羊,老狼说时间,小羊快速拨一拨,拨好后定住,拨错的小羊则要被老狼抓走哦!明白吗?游戏23遍后离开活动室。活动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