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气象部门用飞机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实现人工降雨,这是利用了“干冰”的()A.汽化吸热 B.升华吸热C.熔化吸热 D.凝固放热2.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B.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C.蒸发是放热过程,而沸腾是吸热过程D.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3.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图中正确的是()A.①④ B.②⑤C.①⑥ D.都正确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是汽化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5.下列估计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5℃B.人体的正常体温是42℃C.厦门夏天的室外温度是20℃D.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5℃6.《天工开物》记载的“透火焙干”是造纸的一道工序,其做法是将刚生产出的湿纸张贴在烤火的墙上,如图所示。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

)A.改变了湿纸中液体的种类 B.增大了湿纸的表面积C.加快了湿纸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D.提高了湿纸中液体的温度7.下列热现象发生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③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④早晨草木上形成了露珠;⑤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了;⑥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雪。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①②⑥8.下列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A.初夏,清晨林中弥漫白雾B.“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之“穿裙子”C.严冬天气,冰冻的衣服变干D.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9.2024年秋分为9月22日20点43分,农谚说:上午秋分一冬暖,下午秋分腊月雪。据此估计今年腊月雪多,下列现象和雪的形成一样的是()A.河水冰封 B.露珠晶莹C.云雾缭绕 D.白露为霜10.如图所示,在一敞口玻璃瓶甲里盛适量的水,使之能浮在一水槽中,将另一只同样的敞口空玻璃瓶乙瓶口朝下,按入槽内水中,并固定位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对槽内水加热到沸腾时()A.甲、乙瓶中水都不沸腾B.甲瓶内水沸腾,乙瓶内水不沸腾C.甲瓶内水不沸腾,乙瓶内水沸腾D.槽内甲、乙瓶内水温都不能达到100℃11.谚语——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谚语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分析正确的是()A.“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石穿”是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B.“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有凉风”是扇子使空气温度降低C.“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热和凉”指的是热量的多少D.“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碎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 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熔化13.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上有小水珠,小水珠在()A.a、b的上表面 B.a、b的下表面C.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 D.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14.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温度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B.甲、乙温度计的液泡上蘸了酒精,酒精蒸发过程中,甲、乙温度计示数都下降C.甲温度计不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D.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比乙温度计的大15.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示数为8.3℃B.它的最小分度值为1℃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二、填空题16.2024年9月20日12时11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以“一箭六星”的方式将吉林一号宽幅02B(01~06)星送入预定轨道。(1)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台是的;(2)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来吸收巨大的热量。如图所示,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形成的(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17.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外包裹的烧蚀材料在高温下发生分解、熔化、蒸发和升华等变化。烧蚀材料发生上述变化的过程中会(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舱内保持合适的温度,保障了航天员和设备的安全。18.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北方冬天的最低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比北方冬天的最低气温(选填“高”或“低”);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与熄灭后的某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标准大气压下水银的凝固点为)三、作图题19.图所示的刻度是北方常用寒暑表中的一部分,当环境温度为-32℃,请用铅笔把温度计的液柱部分涂黑。四、实验题20.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特点时,实验小组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1)组装实验器材时,要(选填“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依次安装;(2)结合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海波从第min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共经历了min,熔化过程中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海波的熔点为。石蜡在熔化时逐渐变软变稀,不断吸热,温度。21.探究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如图甲。取质量相等的水和盐水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同时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1)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2)分析图乙中水的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水的沸点是℃。推断当时实验室的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3)对比图乙中两条图线可知,选用煮蛋可以更快地将蛋煮熟;(4)在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时,某同学观察到如图下甲、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图(选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气泡上升过程大小变化的情况。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BDDDBCDA题号1112131415答案DCDBD1.B【详解】干冰就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升华要吸热,使得周围气温降低,水蒸气遇冷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实现人工降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详解】A.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则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才会发生,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汽化是液态变成气态,都是吸热过程,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3.B【详解】①温度计的玻璃泡需要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故①错误;②③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触碰烧杯壁,故③错误,②正确;④⑤⑥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相平,故⑤正确,④⑥错误。故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4.D【详解】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马上干了是汽化现象,液态变为气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越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D【详解】A.加冰的饮料的温度应该在0℃或0℃以上,故A不符合题意;B.正常人的体温是37℃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厦门夏天的室外温度在35℃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16℃~25℃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6.D【详解】给墙壁烤火能加快湿纸变干的主要原因是可以提高湿纸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7.B【详解】①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②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③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④早晨草木上形成了露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⑤室外冰冻的衣服晾干了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⑥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综上所述,①③⑤吸热,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C【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此过程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水缸穿裙子,老天要下雨”之“穿裙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水缸壁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此过程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冰升华为水蒸气,此过程吸热,故C符合题意;D.房檐上的冰挂是水凝固为冰形成的,此过程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D【详解】在大气中,水蒸气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会直接凝华成固态的冰晶,这些冰晶聚集并最终形成我们看到的雪花。“河水冰封”是指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所以是凝固现象;露珠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遇冷变为固态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0.A【详解】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沸点降低;加热过程中,乙瓶中的水汽化进入瓶内,乙瓶中的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故乙瓶中液体的沸点大于水槽中水的沸点,乙瓶中的水一定不能沸腾;甲瓶中的水因热传递可以达到沸点温度,但甲瓶内的水与水槽中水的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故甲瓶中的水也不能沸腾,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1.D【详解】A.“石穿”是石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错误;B.“扇子有凉风,宜夏不宜冬”这句谚语说的是扇子扇动可以带来凉风,使人感到凉爽。但这并不是因为扇子使空气的温度降低了,而是因为扇子扇动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人体表面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使人感到凉爽,故B错误;C.“热和凉”形容的是温度高低,故C错误;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正确。故选D。【点睛】12.C【详解】当烧杯中的碎冰块大部分熔化时,烧杯中的冰处于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冰的熔点不变,试管中的冰达到了熔点,但是无法从外界继续吸热,不会熔化,所以,试管中的冰一点儿都没熔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D【详解】由图知,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片的外表面,即玻璃片a的上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上升时遇冷的玻璃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即玻璃片b的下表面,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4.B【详解】A.甲是实验室温度计,乙是体温计,虽然温度计中所装液体不同,但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甲、乙温度计的液泡上蘸了酒精,酒精蒸发过程中吸热,甲温度计示数下降,乙体温计由于独特的缩口设计,液柱不能自动缩回,所以乙温度计示数不下降,故B错误,符合题意;C.甲是实验室温度计,液柱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自动升降,所以,甲温度计不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甲温度计一大格代表10℃,一大格有10个小格,每小格代表1℃,所以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乙温度计一大格代表1℃,一大格有10个小格,每小格代表0.1℃,所以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所以,甲温度计的分度值比乙温度计的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5.D【详解】AB.由图示体温计可知,每一大格代表1℃,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0.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示数为38.3℃,故AB错误;C.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在结构上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正因为这个区别,体温计离开被测物体时,液柱在弯曲处断开,保证示数不变,所以,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被测物体后再读数,故C错误;D.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故选D。16.(1)运动(2)汽化液化【详解】(1)火箭发射过程中,以上升的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台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发射台是运动的。(2)[1][2]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巨大的热量,汽化成水蒸气,火箭升空,水蒸气遇到周围冷的空气就会发生液化,液化成小液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色“气团”。17.吸收【解析】略18.高乙【详解】[1]水银的凝固点为−39°C,寒冷的北方冬天的气温可能会低于−39°C,水银会凝固,所以不能使用。[2]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炉子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火焰熄灭前,菜上方的温度较高,较少的水蒸气发生液化,故“白气”较少;火焰熄灭后,菜上方的温度较低,较多的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的“白气”较多,所以可以确定乙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19.【详解】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由图知道,图中显示的是0℃以下的部分,-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