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7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7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7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7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练习17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更和人口的合理容量(2024·全国卷Ⅲ)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差值可以表示当地人口常年(半年以上)外出的数量。下图显示2010年我国西部某市50岁以下各年龄组女性人数。调查表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据此完成1~3题。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诞生率最高的为(D)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缘由可能是,该组人口诞生期间(C)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C.育龄妇女较多 D.生育观念转变3.推想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发展的变更是(B)A.人口诞生率渐渐提高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渐渐削减[解析]第1题,图示为2010年数据,四个选项时间段诞生的女性人口在该年年龄分别为5~9岁、15~19岁、25~29岁、35~39岁。读图可知,四个选项中1971~1975年诞生的女性人口最多,推想诞生人口也最多;且我国自1971年以来人口总数始终增长,可推想选项中该市人口总数在D项时间段最少,则该时间段人口诞生率为四项中最高。第2题,该市20~24岁年龄组诞生时间大致是1986~1990年,由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1986~1990年的育龄妇女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间,据图可知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间人数较多,因此造成20~24岁年龄组诞生人数偏多的缘由是该组人口诞生期间育龄妇女较多,C正确;1986~1990年左右生育政策稳定,A错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改革开放后均较快,不会仅仅影响某个短时间段,B错误;1986~1990年左右生育观念不会变更太大、太快,D错误。第3题,推想2010~2030年该市人口变更,即20年后的变更。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21~29岁,20年后进入生育年龄的人在2010年是0~4岁、5~9岁,图中这部分人数量少且较长时间人数少,且10~14岁的人也较少;因此推想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B正确;人口诞生率渐渐增加趋势不明显且不肯定是渐渐增加,A错误;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2025年即15年后进入育龄年龄的人2010年是6~14岁,这部分人2010年数量较少,不会再2025年出现生育高峰,C错误;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多,生育政策较宽松,且图中信息不足以推断其人口总量削减且20年期间不肯定是渐渐削减,D错误。(2024·广东省惠州市第一次调研)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4~6题。4.我国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2051年和2045年起先下降的主要因素是(C)A.经济增速 B.生育观念C.生育政策 D.外来移民5.将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的缘由最可能是(D)A.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B.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C.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D.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6.为了缩小城乡婚配性别比差异,当前我国应(A)A.振兴乡村,缩小城乡经济差距B.发展教化,提高乡村人口素养C.激励生育,宣扬男女同等国策D.尊老爱幼,发扬中华优良传统[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无论农村还是城镇,图示时间内婚配性别比大于1,表明男性人口数量大于女性人口数量(这也是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衡造成的),随着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开放,生育政策调整,人口性别比得以改善,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2051年和2045年起先下降(留意该图表示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安排性别比,大龄未婚人口是指33~40岁的年龄组人口,2051年和2045年该年龄组的人口,大多诞生于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时期),C正确。第5题,读图可知,将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结合婚配性别比的概念可知,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使得农村的未婚女性数量削减,农村未婚男性数量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加大,农村和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较大,D正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更高,收入更高,城镇大量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迁往农村的可能性小,A、B错;图中显示农村婚配性别比大于城镇婚配性别比,且两者差距增大,假如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则农村未婚男性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减小,而城镇未婚男性与未婚女性数量差异增大,结果是农村婚配性别比与城镇婚配性别比的差距缩小,C错。第6题,我国农村和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较大的缘由是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通过振兴乡村,缩小城乡经济差距,使农村大量未婚女性在本地就业,从而可缩小城乡婚配性别比差异,A正确;与提高人口素养、发扬尊老爱幼传统关系不大,B、D错误;宣扬男女同等国策在肯定程度上能够影响人口性别比,但相比于A选项而言,该措施见效较慢,且该措施我国已提倡多年,并且“激励生育”描述也不是很恰当(留意激励生育与我国目前实行的全面二孩政策还是有肯定的差别),C错误。(2024·新疆模拟)2024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读“放开二孩政策后将来15年中国人口结构变更趋势图”,完成7~9题。7.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将来15年我国(C)A.未成年人口比重急剧增加B.老龄人口比重渐渐降低C.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降低D.人口总数持续快速增长8.抚养比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至60岁老龄人口和0-14岁未成年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实施二孩政策后始终到2050年,我国抚养比的变更趋势是(A)A.先增后降 B.先降后增C.持续降低 D.持续增高9.据材料推想,2028年至2030年我国公共教化资源中可能面临较大压力的是(B)A.中学教化 B.初中教化C.小学教化 D.学前教化[解析]第7题,结合图示信息,全面放开二孩政策2030年预料数据和2015年数据相比,未成年人口比重略有增加;老龄人口比重有所上升;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降低;少年儿童比重没有明显上升,故诞生率依旧较低,人口总数没有快速增长。第8题,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到2030年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不断降低,故抚养比上升;2024年放开二孩政策后,少年儿童比重增大,到2050年已成长为劳动年龄人口,故抚养比会下降。第9题,2024年放开二孩政策会带来集中的二孩生育,此时诞生的孩子到2028年至2030年进入初中教化阶段,故2028年至2030年我国公共教化资源中可能面临较大压力的是初中教化。(2024·江苏省徐州市模拟)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底),回答10~11题。省级行政区总人口数/万人人口诞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北京市21158.934.41天津市14728.282.28吉林省27515.360.32湖南省669113.506.54广西壮族自治区471914.287.93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天津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吉林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湖南人口增长表现为“三低”D.广西年净增人口数最高11.有关北京市的环境人口容量,说法正确的是(D)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解析]第10题,依据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得出吉林年净增人口数最低;湖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湖南省人口增长模式是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现代型;依据人口总数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得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净增人口不是最高的。第11题,环境人口容量是在现有条件下某区域所能容纳的最大值,合理容量为最相宜的人口数量,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现有的总人口数;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12.(2024·济南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4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为放开二孩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材料二:2014~2015年我国诞生人口状况表。年份/类别诞生人口/万人201416872015预期18872015实际1655(1)指出我国实施人口新政主要应对的人口问题,并简述该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主要缘由。(2)对比说出放开二孩和政策不变的状况下我国人口高峰值的数量和时间差异。(3)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产生的有利影响?(4)对比2015年预期诞生人口和实际诞生人口的差异,并推想其可能的缘由。[解析]第(1)题,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是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缘由主要从我国限制生育的政策导致诞生率降低及老年人比重增加两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材料一中的曲线可以推断政策不变的状况下约2025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14.2亿人,放开二孩后约2030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15.1亿。第(3)题,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影响,结合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缓解老龄化和性别比压力。第(4)题,留意既要分析预期诞生人口多的缘由,又要分析实际诞生少的缘由,联系人口政策、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等进行分析。[答案](1)人口老龄化问题。缘由:①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推移,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比重不断增大;②限制生育政策,导致人口诞生率渐渐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2)数量相差约0.9(0.8~1.0均可)亿高峰值时间推迟约5年。(3)①短期内可以带动母婴消费产品的需求增长;②长期可以缓解老年抚养比,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缓解人口性别比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4)差异:实际诞生人口远低于预期诞生人口。预期较高的缘由:受人口新政的刺激、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育龄人口较多。实际偏低的缘由:养儿防老等传统婚育观念的转变;哺育孩子成本上升;为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考虑生育,生育意愿较低;部分70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13.新疆各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巨大差异,其中准噶尔盆地南部最高,其次为伊犁河谷、塔里木盆地北部、准噶尔盆地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东疆地区,塔里木盆地南部最低。结合图示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准噶尔盆地南部环境承载力最高的缘由。(2)为提高塔里木盆地南部的环境承载力,当地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3)在新疆地区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为32人/km2,目前已达13人/km2,有人认为“为促进该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不宜限制人口”,但对人口环境学颇有探讨的赵先生却认为这种看法不妥,试为赵先生的说法供应依据。[解析]第(1)题,从图中供应的信息看,准噶尔盆地南部石油、煤等资源富集,说明经济基础相对较好;有铁路通过,同时区域首府乌鲁木齐也位于这里,交通便利,对外开放程度高。这些都是其区域环境承载力高的缘由。第(2)题,提高区域环境承载力的措施,必需围绕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及区域环境、资源特点分析。塔里木盆地南部是新疆区域环境承载力最低的地方,该地位于高大山脉的阴坡,热量条件受限,位于沙漠边缘,水分条件受限。明确区域发展的制约条件,再结合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即可理清正确的答题思路。第(3)题,赵先生的观点是基于环境承载力的内涵与当地生态环境特点两方面考虑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反映了当地的环境承载力,实际的人口密度必需低于这一数值;新疆是我国目前人口增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