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试试题(详解)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试试题(详解)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试试题(详解)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试试题(详解)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试试题(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综合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下列能正确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草→兔→蛇→鹰 B.草→兔→蛇→鹰→细菌和真菌C.猫头鹰→蛇→鼠→草 D.阳光→草→鼠→蛇→鹰2、下列各项可以看作生态系统的是()A.生物圈中的植物 B.森林里所有的鸟 C.池塘中所有的鱼 D.原始森林3、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其中不包括()A.需要营养 B.能够运动 C.进行繁殖 D.遗传和变异4、某草原被有毒物质污染后,其中“草→鼠→蛇→鹰”这一食物链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A.草 B.鼠 C.蛇 D.鹰5、如果想了解延边州中小学学生的睡眠情况,通常采用最好的方法是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探究法6、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某学生小组的实验结果是光照处鼠妇数量多于黑暗处。对此结果,同学们持怀疑态度,想继续进行探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修改实验数据 B.检查实验装置和实验环境C.进行多次重复实验 D.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原因7、有“地球之肾”之称的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8、昆明COP15大会发表了《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中提到了亚洲象群、华盖木、朱鹮等“国宝级”生物。下列哪一项不是上述生物共有的特征()A.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能进行呼吸 C.生活需要营养 D.都能运动9、“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下列关于滇池的描述,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滇池 B.滇池里所有的鱼C.滇池里所有的生物 D.滇池里所有的植物10、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往往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下列语句所描述的生物现象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 B.低温、光照不足的天气导致荔枝减产C.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 D.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下列现象各反映了生物的哪一特征?(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_______;(2)鲸喷出雾状水柱——__________。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还有________和一定的________。3、被称之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4、通过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和温度,得到的结论是______,类似的现象在动物中也很普遍,请举出一实例:______。5、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例如海葵与小丑鱼之间是_________关系,而猫吃老鼠则是生物之间非常普遍的_________关系。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下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请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____)(2)草属于生产者,蚱蜢、螳螂、蜥蜴属于消费者。(____)(3)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____)2、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______)3、生态系统靠自身的调节能力维持相对稳定,这种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____)4、通江诺水河是著名的“溶洞之乡”,溶洞中有大量的钟乳石,钟乳石会缓慢长大,所以钟乳石是生物。(______)5、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说明青蛙在躲避敌害。(___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同学们本学期步入初中阶段,接触到了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生物学基本知识,还具备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1)了解校园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借助显微镜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采用____法。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6分钟7分钟8分钟9分钟干土44332221湿土66778889(2)该小组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其他条件都相同是为了保证_______原则。(3)在实验中,该组同学用10只鼠妇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4)为了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我们可以计算全班各组的____后再得出结论。(5)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6)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A.马上否定原来的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7)实验做完后,对鼠妇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8)通过捕捉鼠妇的过程或本实验的研究过程中对鼠妇的观察,提出一个关于鼠妇的可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2、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的假设是否成立。设计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1)实验步骤A.在甲、乙两个培养皿中垫上湿纸巾,取长势相当60根新鲜黄豆芽随机分成相等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甲、乙两个培养皿中。然后将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培养。B.把甲培养皿放在___________下,乙培养皿放在___________处培养。这一步是为了设置___________实验。(2)分析及讨论①你能帮他提出问题吗?___________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吗?②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培养皿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_,乙培养皿中的黄豆芽不变绿。(选填“变绿”或“不变绿”)③每组30根新鲜黄豆芽,而不是1根,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④实验过程中,将两个培养皿放置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⑤本实验的结果与实验的预期效果一样,实验的结论是:叶绿素的形成需要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详解】A.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类与消费者兔、蛇、鹰它们之间的关系,A正确。B.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B错误。C.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该链状结构箭头方向反了,C错误。D.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阳光是非生物成分,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成分,D错误。故选A。2、D【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的细菌、真菌)。【详解】A.生物圈中的植物,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A错误。B.森林里所有的鸟,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B错误。C.池塘中所有的鱼,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C错误。D.原始森林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属于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D。3、B【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结合分析可知:“需要营养”、“进行繁殖”、“遗传和变异”都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而“能够运动”不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故选B。4、D【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详解】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草→鼠→蛇→鹰”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鹰,因此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鹰,D符合题意。故选D。5、B【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故A不符合题意。B.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如果想了解延边州中小学学生的睡眠情况,通常采用最好的方法是调查法,故B符合题意。C.实验法是需要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故C不符合题意。D.探究法是指实验者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A【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科学探究实验时,如果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不符,不能修改实验数据,而是应该重新实验,A错误。B.进行实验前,要检查实验装置和实验环境,排除无关条件的干扰,B正确。C.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C正确。D.查阅相关资料并分析原因,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实验并得出正确的结论,D正确。故选A。7、B【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详解】A.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错误。B.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B正确。C.草原生态系统,较为干旱,缺乏高大植物,主要以低矮的草原植被为主,C错误。D.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由于浮游植物数量极其庞大,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B。8、D【分析】生物的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所以亚洲象群、华盖木、朱鹮等都是由细胞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B.亚洲象群、华盖木、朱鹮等都能进行呼吸,有利于维持生存,故B不符合题意。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D.亚洲象群、朱鹮等动物能够运动,而华盖木等植物一般不能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9、A【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详解】A.滇池既包括了公园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正确。B.滇池里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C.滇池里所有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D.滇池里所有的植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生产者,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错误。故选A。10、B【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详解】ACD.杂草丛生使农作物减产,田鼠大量繁殖使农作物减产,大量捕捉青蛙使农作物减产,影响生物的因素分别是杂草、田鼠和青蛙,都属于生物因素,ACD不符合题意。B.低温、光照不足的天气导致荔枝减产,影响荔枝减产的因素是温度、光照,属于非生物因素,B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鲸喷出雾状水柱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2、营养物质阳光水空气适宜的温度生存空间【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能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详解】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家园,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动物和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基本是相同的,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3、湿地【分析】地球的肾主要是指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详解】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调节气候、分解净化环境,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的类型,理解湿地的特点和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蝗虫啃食庄稼等【分析】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详解】测量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可见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蝗虫啃食庄稼等。5、共生捕食【详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①种内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②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共生、合作等。小丑鱼吃剩的食物能给海葵当食物,有时也能帮海葵赶走海葵的天敌,海葵能用毒刺保护小丑鱼,因此海葵与小丑鱼之间是共生关系;猫吃老鼠,属于捕食关系。三、判断题1、(1)正确(2)正确(3)错误【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1)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该食物链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光,正确。(2)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草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属于生产者;蚱蜢、螳螂、蜥蜴都是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正确。(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因此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而不是进化关系,错误。2、正确【分析】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详解】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故题干说法正确。3、错误【详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外界(人为的或自然因素)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错误。4、错误【详解】钟乳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钟乳石虽然能够慢慢的长大,但是一个钟乳石不能变为两个或多个也就是没有繁殖现象。因此钟乳石不属于生物。故题干说法错误。5、错误【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详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题干说法错误。四、实验探究1、(1)观察法(2)水分(土壤潮湿程度或湿度)控制单一变量(3)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4)求平均值(5)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更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6)C(7)将鼠妇放回大自然(8)光照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答案合理即可)【分析】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1)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调查法;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我们借助显微镜采用了观察法。(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如果我们要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实验中惟一的变量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即水分的多少不同,就要设置除了水分以外,其他条件如温度、光照都相同的对照实验。(3)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数量也不易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因此在实验中用10只鼠妇而不用1只鼠妇的目的是避免出现偶然性,减小误差。(4)统计一次容易产生误差,有可能其他因素导致产生偶然现象不一定能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