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期末历史试卷十一、选择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5分)1.依据西周时期的宗法制,诸侯国的国君死后,其继任者是A.嫡长子B.兄弟C.功臣D.庶子【答案】A【解析】西周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同时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又实行了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规定:诸侯的爵位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王位和爵位由正妻所生的长子继承的制度。体现了“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原则,其他诸子或功臣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所以选A。2.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创立皇帝称号的是A.大禹B.成汤C.周武王D.秦王嬴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为小。结合所学,自以为功过三皇,德兼五帝的统治者是秦王嬴政,因为他是第一个我国第一个皇帝,所以又叫秦始皇。故选D。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3.两汉时期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A.军功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B【解析】A项是商鞅变法中推行的;B项是汉代武帝开始的,流行于两汉时期;C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D项是隋唐开始直到1905年清末废除。故B项正确。4.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税收B.恩泽贵族C.削弱王国势力D.实现民族融合【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因为实行郡国并行制,造成了王国问题,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正确。增加税收是实行盐铁官营的目的,排除A。推恩令表面上恩泽贵族,实质是削弱王国势力,排除B。“推恩令”的目的是加强了中央集权,与实现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5.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其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减轻地方财政开支C.减轻地方军费开支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宋初统治者吸取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在军事方面:把地方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这样就消除地方割据势力产生的基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选A。考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点评: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以用口诀记忆:“杯酒释兵权,文臣地方官;转运管财政,禁军皇帝控。”6.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负责A.决策B.审议C.执行D.司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依据所学,唐朝的时候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所以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7.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朱元璋的忙碌和他采取的哪项措施直接相关?A.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B.实行八股取士C.组建特务机构D.废除行中书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明太祖的时候,借口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有皇帝一人决断,明太祖曾经在八天之内,每天平均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这使明太祖深感力不从心。所以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丞相制度废除的影响8.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了A.军机处的设置提高了办事效率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军机大臣在皇帝心中没有任何地位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旨意来拟发谕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依样画胡芦”,说明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进一步可知D项的表述符合题意。AB两项表述与题干材料意思无关,排除AB。C项表述明显错误,军机处是皇帝的内侍机构,虽然本身并无实权,但在皇帝心中是有一定地位的。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9.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的政治家是A.梭伦B.克利斯提尼C.伯利克里D.柏拉图【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梭伦改革,打破了贵族垄断政治特权的局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繁荣时期,柏拉图是古希腊的思想家,不是政治家,故BCD排除。10.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这里的“人民”是指A.外邦人B.雅典妇女C.雅典成年男性公民D.奴隶【答案】C【解析】雅典的民主是公民的民主,所以这里的“人民”是指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不属于“人民”,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雅典妇女没有政治权利,不属于“人民”,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奴隶属于被统治者,也不属于人民,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雅典的民主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11.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颁布《十二铜表法》B.出现“公民法”C.实施“万民法”D.编成《民法大全》【答案】D【解析】7世纪的查士丁尼皇帝励精图治,希望重振罗马帝国的国威。他设立专门委员会编纂罗马法,形成了包括《查士丁尼法律汇编》《法学总论》《法律汇编》《新敕令》四种法律文献在内的法律汇编,统称为《民法大全》,这是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A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民法适用于共和国时期的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排除B;万民法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排除C。12.罗马公民法主要是调整A.罗马平民与贵族的关系B.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C.罗马人与外邦人的关系D.自由民与奴隶的关系【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罗马公民法主要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适用罗马公民的法律,即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外邦人和奴隶不是公民法的适用对象,故B正确,CD错误;罗马公民是除奴隶以外的成年男性,A项不全面,排除。13.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法律依据的文献是A.1215年《大宪章》B.1689年《权利法案》C.1776年《独立宣言》D.1787年宪法【答案】B【解析】英国“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利用控制的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大宪章》是13世纪英国对王权有所限制的文件,时间上不符;CD是美国的法律文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无关,故ACD排除。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点睛:1689年《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它进一步限制了王权,把国王真正纳入到了议会之中,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在英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保证了议会的立法、司法、财政和军权等。14.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错误的是A.由多数党领袖组阁B.内阁对议会负责C.首相是内阁的首脑D.内阁掌握司法权【答案】D【解析】英国政府权力分配是分权制衡,内阁是政府,不掌握司法权,掌握司法权的是上议院,故D错误,符合题意;ABC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15.如图是北京实美职业学校的学生针对美国1787年宪法设计的邮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①力图体现出权力的制衡②没有完全体现出权力的互相制衡③反映的主题是人民主权原则④反映的主题是三权分立原则。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图片材料反映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的原则,力图体现出权力的制衡,但又没有完全体现出权力的互相制衡,而是单向制约,故①②④三项符合题意;图片材料不能看出人民主权的原则,故排除③。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点睛: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国会、总统和联邦法院行使,这三权之间分立的状态十分明显,同时又保持着一种互相牵制互相平衡的关系。16.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A.内阁B.宰相C.皇帝D.议会【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是皇帝,体现了专制的的色彩。故选C。AB项错误,内阁或者宰相对皇帝负责;D项受到皇帝的控制。考点:1871年宪法17.按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A.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众议院选举产生C.参议院选举产生D.众议院和参议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答案】D【解析】联系所学可以知道,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史实。18.19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次对华战争的起源更不公道,进行时更给英国丢脸的战争。”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甲午战争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19世纪中期”、“英国”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英国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挑起战争,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发动国家是日本,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中法战争是19世纪晚期,发动国家是法国,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20世纪初,发动国家是英、美、法、德等八个国家,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需要掌握鸦片战争的时间、发动国家与原因,解题的突破口是“19世纪中期”、“英国”。19.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造成如图景象的是A.日本军队B.俄国军队C.英法联军D.美国军队【答案】C【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故C项正确;其他国家没有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20.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A.鸦片战争B.天国兴衰C.曾国藩D.《天朝田亩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太平天国运动”、“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注意限定信息“新的链接”,鸦片战争属于“历史背景”,不是新的链接,故A项错误。天国兴衰在四项链接中没有,是新的链接,故B项正确。曾国藩属于“重要人物”,不是新的链接,故C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属于“历史文献”,不是新的链接,故D现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太平天国运动”、“历史背景”、“重要人物”、“历史文献”、“学习检测”,注意限定信息“新的链接”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21.《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侵略要求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这反映出的是对华的资本输出,体现出帝国主义的特点,故D选项正确。A选项割让领土早在《南京条约》就已经出现,不能说明帝国主义的特点;B选项赔款也在之前的条约中有所出现;C选项开放通商口岸也在之前的条约中有涉及。点睛:解答本题关键在一个“最”字。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22.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故B项正确。《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北京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内容“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及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3.有人认为:“(中国)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帝王专制到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D.辛亥革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帝王专制到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中所说的成功的开端是辛亥革命,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甲午战争和从帝王专制到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型无直接的关系,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帝王专制到民主政治24.近代以来,首次响亮提出“振兴中华”、成立兴中会的是A.林则徐B.洪秀全C.孙中山D.黄兴【答案】C【解析】1894年11月,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华侨中发起成立的兴中会,《兴中会章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奋斗目标,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黄兴成立了华兴会,排除ABD三项。点睛:解答的关键是从“首次响亮提出“振兴中华”、成立兴中会”切入,结合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事迹进行思考。25.五四运动期间,一家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市民阶层B.五四运动群众基础比较广泛C.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资产阶级D.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期间,连理发店门前都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说明五四运动群众基础比较广泛,故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先锋是青年学生;C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6.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A.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B.北伐战争的开始C.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D.国民政府的成立【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标志是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故C项正确。中国共产党三大的召开主要是制定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方针,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BD两项是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开展和建立的,明显不符合题意,应排除。27.1927﹣1936年,中国革命在理论上的重大成就是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B.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C.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D.开辟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1927﹣1936年”可以知道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BCD都符合这一时期中国革命的史实,但ACD属于实践上的成就,只有B属于理论上的成就。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1927﹣1936年,中国革命在理论上的重大成就”切入,结合毛泽东思想进行思考。28.朱德曾写过一首纪念遵义会议的诗:“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诗中的“首”指的是A.博古B.周恩来C.李德D.毛泽东【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纪念遵义会议的诗”,结合所学可以知道,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由此可以知道,该诗中的“首”是指毛泽东,故D项正确。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导致失败,排除AC;遵义会议决定周恩来仍指挥军事,排除C。29.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得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A.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B.日本人想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C.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D.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描述与A项不符,故排除A。“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地图,明显带有军事目的,故排除BD。1928年,日本陆军总部绘制比例非常大的清楚的地图,说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蓄谋已久,早就有吞并整个中国的意图。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以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勘测的地图及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928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的相关史实。30.中国近代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A.甲午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答案】C【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故A项错误。1945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年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故B项正确。解放战争是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内战,不是反侵略战争,故C项错误。抗美援朝战争不是发生在近代,故D项错误。31.如图所示历史文献的发表,标志着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B.科学社会主义创立C.巴黎公社的诞生D.工人运动的兴起【答案】B32.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宫,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鸣响了进攻的号炮。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640年英国的伦敦B.1775年北美的波士顿C.1789年法国的巴黎D.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答案】D【解析】由材料“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宫,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传来隆隆炮声”可以可判断出,这一事件是1917年俄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故D正确。ABC三项与材料“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宫”不符,冬宫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排除。点睛:由题干“阿芙乐尔号战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起义是俄国十月革命中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俄历10月,布尔什维克控制下的军队和赤卫队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发起进攻。33.俄国十月革命的目的是A.建立自由竞争的社会B.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C.建立等级森严的社会D.建立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俄国十月革命是要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走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十月革命,应排除。34.20世纪5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A.召开政治协商会议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答案】C【解析】1949年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民主制度建设,故B项错误。1954年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的重大举措,故C项正确。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各地普遍推行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故D项错误。35.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国家领导人是A.毛泽东B.周恩来C.叶剑英D.邓小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史实可知,毛泽东和周恩来没有提出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叶剑英在1981年提出台湾可以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但明确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是邓小平,答案为D。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点评:此题很简单,出题者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认识和掌握,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国两制”相关基础知识。36.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中,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的是A.“另起炉灶”的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一边倒”的方针D.不结盟的政策【答案】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总理在1953年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缅时,又分别提出并得到双方认可。提出时是本着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现在它已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A涉及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旧的“一切屈辱的外交关系”的否定,故排除。C涉及的是新中国有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故排除。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结盟政策,倒向已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D项错误。37.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联合国大会D.雅尔塔会议【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并在会上起了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故本题选A。万隆会议是50年代亚非国家召开的会议,它没有联合国安理会的其它大国参加,故B排除;第26届联大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它虽然是重要国际会议,但不是首次,故C排除;雅尔塔会议召开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故排除。38.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主要有①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②中日建交③中美建交④成立上海合作组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①正确。中日建交在1972年,故②正确。中美建交在1979年,故③正确。上海合作组织与2001年成立,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排除BCD。39.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提出B.马歇尔计划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国会咨文,“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的冷战正式展开,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分别是“冷战”中美国采取的经济、军事措施,排除B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是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40.“冷战”开始后,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焦点的国家是A.德国B.朝鲜C.越南D.古巴【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下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国分裂,德国首先成为美苏“冷战”焦点的国家,故选A。美苏“冷战”焦点首先是在欧洲,BC在亚洲,D在美洲,都与题干不符。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41.欧共体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不包括A.联合整个欧洲一致对外B.加强西欧国家经济实力C.采取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开始逐渐摆脱美国控制【答案】A【解析】欧洲共同体是为了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且未设想包括东欧国家,只是西欧国家,故A项错误。BCD三项均符合历史史实。故答案选A。42.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书中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种现象说明A.日本得到了西欧国家的强有力支持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开始形成C.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已经丧失D.日本开始谋求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想要说明的是20世纪80年代日本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没能体现AB,C不符合史实,这表明在国际关系上,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想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故选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4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A.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C.西方国家放弃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D.发展中国家放弃与美国的合作【答案】A【解析】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赢得了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而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扩大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故A项正确。BCD三项中的“平起平坐”“放弃”“合作”说法均不符合史实,应排除。44.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B.若干力量发展壮大C.联合国实力得到加强D.人们对和平的向往【答案】B【解析】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是在美苏两极格局解体后日益明显的,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两极格局解体后,以俄罗斯、欧洲、中国等为代表的若干政治力量不断强大,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国家的综合实力对比,与联合国实力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国家综合实力的对比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45.2006年,德国、日本、印度等八国角逐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这说明A.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联合国面临重大改革B.世界政治大国纷纷崛起,联合国作用遭到削弱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面前已软弱无力D.联合国制定的某些国际准则没有普遍的约束力【答案】A【解析】材料中八国角逐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位,体现了一超多强局势下若干力量的崛起和竞争,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联合国也将在国际政治竞争中面临重大改革,故A项正确。八国角逐常任理事国体现了它们对联合国作用的重视,故B项错误。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联合国的国际准则是否有约束力的问题,故D项错误。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5分)46.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回答以下问题。(1)为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和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行过不同的政治制度。请在阅读下列表格的基础上完成填空。中国美国(18世纪晚期)西周秦朝面临问题在生产力落后、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扩大疆域、巩固统治在一个刚刚经历了几百年分裂与割据的国家如何巩固统一邦联制使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制度名称制度内容(1)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给诸侯(2)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朝觐述职、随从作战等义务(1)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2)(1)(2)各州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历史影响(1)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2)西周统治区域扩大,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1)(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1)(2)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2)有人认为:制无美恶,期于适时。请结合上述表格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答案】(1)中国美国(18世纪晚期)西周秦朝面临问题在生产力落后、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如何扩大疆域、巩固统治在一个刚刚经历了几百年分裂与割据的国家如何巩固统一邦联制使美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制度名称分封制郡县制联邦制制度内容(1)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给诸侯(2)诸侯有为周王镇守疆土、朝觐述职、随从作战等义务(1)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2)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1)联邦政府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历史影响(1)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2)西周统治区域扩大,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1)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2)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1)稳定了美国社会秩序(2)有利于发挥地方积极性(2)制定制度要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和时代需求;制度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革新.【解析】(1)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填空分别是西周的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和美国的联邦制,具体内容和历史影响根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2)对于“制无美恶,期于适时”可结合材料,依据自己的理解作答,言之有理即可。47.学习历史不仅要学会掌握史实,更要学会解释史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材料2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1)仅凭材料1,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2)仅凭材料2,你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3)综合两则材料,你又将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为什么?(4)你认为在解释历史时应该注意什么?【答案】(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大大提高国民参政意识.(2)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范围十分有限、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现状.(3)从横的方面讲,辛亥革命对城市和乡村的影响是不平衡的.从纵的方面来讲,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个过程,辛亥革命只是个开端.(4)证据要全面;孤证不立;不要武断下结论.【解析】(1)由材料一中的“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或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由材料一中的“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再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影响可知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由材料二中的辛亥革命后,戴季陶遇见老农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电子商务平台搭建与推广合同3篇
- 2024年度国际酒店管理服务与加盟合同3篇
- 2024年个体运输服务合同2篇
- 2024版内墙涂料粉刷环保要求合同3篇
- 2024年房产证押借款合同8篇
- 防洪工程施工监理合同三篇
- 2024年劳务派遣公司合同样本
- 2024年出口业务中间商报酬合同一
- 2024年合同授权代表委托说明书3篇
- 2024年度高品质五金材料采购合同样本版
- GB/T 24969-2010公路照明技术条件
- GB/T 12168-2006带电作业用遮蔽罩
- GB 4351.1-2005手提式灭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
- 2023年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 特殊需要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测试题附答案
- 工程造价装饰预算实习报告-会所装修 工程预算文件编制
- 漆黑的魅影精灵分布图鉴
- 20年准易车工综合3及答案
- 2023年汪清县辅警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灰色关联分析法课件
- 不以规矩 无以成方圆-班会课 课件 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