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内能热传递-2022-2023学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苏科版)_第1页
122内能热传递-2022-2023学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苏科版)_第2页
122内能热传递-2022-2023学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苏科版)_第3页
122内能热传递-2022-2023学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苏科版)_第4页
122内能热传递-2022-2023学九年级上册物理练习(苏科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内能热传递用气筒打气时筒壁会发热,小华认为主要是活塞与筒壁摩擦导致的,小宇认为主要是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的,下列实验方案中,能够验证他们猜想的是()A.用同一气筒向电瓶车和汽车的轮胎内各打气50下,比较筒壁的温度变化 B.用不同气筒向电瓶车和汽车的轮胎内各打气50下,比较筒壁的温度变化 C.用同一气筒空打50下和向汽车轮胎内打气50下,比较筒壁的温度变化 D.用同一气筒空打5下和向自行车轮胎内打气5下,比较筒壁的温度变化【答案】C。【解析】解:A、向电瓶车和汽车的轮胎内各打气50下,都会有压缩气体和摩擦筒壁,无法比较,故A错误;B、要控制用同一气筒,并且向电瓶车和汽车的轮胎内各打气50下,都会有压缩气体和摩擦筒壁,无法比较,故B错误;C、空打只有摩擦筒壁,无压缩气体,向汽车轮胎内打气有压缩气体,比较筒壁的温度变化可以验证猜想,故C正确;D、打气5次太少,温度变化不明显,故D错误。下列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 B.煤炉烧水 C.压缩空气升温 D.搓手取暖【答案】B。【解析】解:A、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合题意;B、煤炉烧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符合题意;C、压缩空气升温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合题意;D、搓手时手掌发热,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合题意。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相同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解:①搓手取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②煤炉烧水时,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③钻木取火时,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④弯折铁丝时,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由此可知,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相同的是①③④。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比0℃的水温度更低 B.温度为0℃的冰没有内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一定多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也可能改变【答案】D。【解析】解: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相同,冷热程度,所以0℃的冰与0℃的水温度一样,故A错误;B、自然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所以温度为0℃的冰也有内能,故B错误;C、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故C错误;D、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改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正确。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筒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响,火箭飞出,同时看到下端管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是由于外界水蒸气吸热产生的 C.发射筒内气体与外界气体发生热传递,内能增加 D.发射筒内气体对发射筒做功,内能减小【答案】D。【解析】解:AB、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时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B错误;CD、按下发射气阀,筒内气体对筒身与纸火箭做功,筒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错误,D正确。物体的内能通过做功方式来改变的是()A.金属勺放到热汤中 B.食品放进冰箱里 C.取暖器旁物体温度升高 D.反复弯折铁丝【答案】D。【解析】解:A、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从热汤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金属勺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B、食品放在冰箱中,放出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食品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取暖器旁物体从取暖器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弯折铁丝时,对铁丝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使铁丝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D符合题意。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返回地面。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与空气摩擦,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返回舱()A.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内能增大 B.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内能减小 C.与空气发生热传递,内能不变 D.与空气发生热传递,内能减小【答案】A。【解析】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时,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克服大气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返回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A正确,BCD错误。如图,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温度达到了硝化棉燃点而发生燃烧 B.迅速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迅速下压活塞的过程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类似 D.本实验表明热传递起到了主要作用【答案】D。【解析】解:ABD、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通过此实验可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B正确,D错误;C、迅速下压活塞的过程中,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筒内空气的内能,所以迅速下压活塞过程类似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故C正确。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召开,如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会徽,名字叫“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运用书法艺术形态,传递出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短道速滑是我国的一个优势项目,运动员在起跑时,冰刀用力向后蹬冰面,运动员向前跑出,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滑行时由于摩擦,冰刀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冰刀的内能;冲过终点后运动员并不能立刻停下来,其原因是运动员具有惯性。【答案】相互;运动;做功;惯性。【解析】解:(1)运动员在起跑时,冰刀用力向后蹬冰面,冰刀对冰面有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运动员向后用力身体却向前运动,则说明冰面对冰刀产生一个向前的作用力,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运动员在滑行的过程中,以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他是运动的;(3)滑行时由于摩擦,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4)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刻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而继续向前运动。如图所示,在大玻璃瓶与小玻璃瓶内各装入适量的水,将小瓶瓶口向下放入大瓶,使小瓶恰好悬浮。塞紧大瓶瓶塞,用气筒向大瓶内打气,小瓶会下沉(选填“下沉”、“上浮”或“继续悬浮”);继续打气,直到瓶塞跳起,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相同。【答案】下沉;做功。【解析】解:(1)由题意可知,小瓶相当于一个“浮沉子”,其原理为:用气筒向大瓶内打气,大瓶内水面上方气压增大,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小瓶中的空气压缩,这时小瓶里进入一些水,其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2)继续打气直到瓶塞跳起,当瓶塞跳起时,此过程大瓶上方的气体对瓶塞做功,大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少,瓶塞的机械能增大,即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这一过程的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做功冲程相同。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对进入校园的人员测量体温。如图1所示,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勤洗手是降低病毒感染的有效防护措施,洗完手后,将手放在如图2所示的热风干下吹热风,手上的水很快就干了,并且手会感觉热乎乎的,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大手的内能。【答案】红外线;热传递。【解析】解:(1)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2)热风干向手吹热风,手会感觉热乎乎的,这是通过热传递方式增大手的内能。冬天我们感觉手冷时,我们可以将两手相互搓一搓,也可以用热水袋焐一焐。后者是通过热传递方法增加手的内能时,能量发生了转移(转化/转移)。下列三幅图中能量转化方向不一致的是丙(甲/乙/丙)。【答案】热传递;转移;丙。【解析】解: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即做功和热传递;将两手相互搓一搓是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用热水袋焐一焐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甲和乙图中,对物体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丙图中,物体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丙图中能量转化方向与甲、乙两图不同。小明和小红用捡来的易拉罐,按如图甲装配,在罐中装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完成课本上“体验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请你对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1)加热同样多的水到沸腾时,发现用易拉罐比玻璃杯更快,这说明易拉罐的导热性比玻璃杯强(“强”或“弱”);(2)水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增加”或“减少”),这是靠热传递(“做功”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3)为了冷却,小明的方案是:撤去酒精灯,快速用湿的凉手帕堵住罐口,过一会儿,结果发现易拉罐变瘪了,原因是: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内外压强差作用下易拉罐变瘪了;【答案】(1)强;(2)增加;热传递;(3)罐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内外压强差作用下易拉罐变瘪了。【解析】解:(1)金属比玻璃导热性更强,所以加热同样多的水到沸腾时,发现用易拉罐比玻璃杯更快;(2)水温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内能增加;利用酒精灯对水加热,是利用热传递增加水的内能的;(3)用酒精灯给易拉罐加热后用湿的凉手帕堵住罐口,让易拉罐迅速冷却,罐内气体温度降低,体积缩小,气压减小,内部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外界大气压强把易拉罐压瘪。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的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玻璃筒内的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加(填“增加”或“减少”),空气的内能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的;筒内的棉花由于温度升高到着火点而燃烧,棉花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的。【答案】增加;做功;热传递。【解析】解: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会压缩空气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法增大空气内能的;当温度达到棉花的燃点时,棉花就会燃烧,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棉花的内能的。黄老师用矿泉水瓶为同学们演示了以下实验。(1)在矿泉水瓶内装半瓶沙子,拧紧瓶盖,用厚毛巾包住,手握毛巾用力快速晃动瓶子五分钟后,沙子变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沙子内能增加(选填“热传递”或“做功”)。(2)如图1所示,将细线系在矿泉水瓶(与桌面接触面积不变)下部,沿水平方向拉动细线使其沿同一水平桌面匀速移动,发现拉满瓶水比拉半瓶水需要的力大,此现象表明: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同学们你还可以用这个矿泉水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