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文言虚词的理解和翻译(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第12讲 文言虚词的理解和翻译(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第12讲 文言虚词的理解和翻译(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第12讲 文言虚词的理解和翻译(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第12讲 文言虚词的理解和翻译(讲义)(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讲文言虚词的理解和翻译目录TOC\o"1-3"\h\u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 2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3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 4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 405真题感悟·命题洞见 5复习任务1.梳理并总结五类虚词的意义和用法。2.重点掌握高频虚词的意义。考情微观1.2021~2023年新高考卷文言文翻译题涉及的虚词详见学案51“考情微观”。2.高考考查虚词的特点: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不考用法,只考意义;考查重点放在高频虚词及副词上。关键能力与方法虚词可以根据语境推敲,利用句式特点、语法知识、句子意思等来研究分析,从而确定虚词意义与用法。方法具体阐释典例分析语境句意推断法根据上下文和句子的大意推断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句子的大意是“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由此确定“焉”是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于此”对称分析法有些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对应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中“因”“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凭借”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凭借”的意思语法辨析法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有些文言词语,需将其代入句中,分析其在句子结构上的位置,以此来确定用法“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分别是“人”和“我”,宾语分别是“刀俎”和“鱼肉”,前两个“为”处于谓语位置,译为“是”;末句中的“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反问的语气助词判断词性法有些文言虚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之二虫又何知”的“之”修饰“二虫”,是代词“这”;“燕赵之君”的“之”处于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是助词“的”;“水为之”的“之”处于宾语位置,是代词“它”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介词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对介词的考查,通常是结合对文句的理解进行的。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例如:“以、因”,意思为“拿、凭借、依据”,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因以讽谏。(《张衡传》)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如:“于、与、因、为、乎”,意思为“同、跟、给、替、对、对于、向、通过”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②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引出动作的原因;例如:“于、以、为”,意思为“由于、因为”①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进学解》)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例如:“于、乎、自、从、缘”,意思为“在、从、到、沿着”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②生乎吾前。(《师说》)③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2.代词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在语境中辨析某一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是考查的重点。(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予、余、我;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③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①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女”通“汝”)(《诗经·静女》)②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③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④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项脊轩志》)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复数:属、辈、类、徒;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②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过秦论》)(2)指示代词近指代词;例如:“是、此、斯、兹、之、然”,意思是:“这、这个、这里、这样”①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远指代词:例如:“彼、夫、其”,意思是:“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无定指代词:例如:“或、莫”,意思是:“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①或师焉,或不焉。(《师说》)②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辅助性代词:所、者;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3)疑问代词代人:例如:“谁、孰”,意思是:“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代事物:例如:“何、胡、奚、曷、盍”,意思是:“什么、哪里”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②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③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表处所:例如:“安、恶(乌)、焉”,意思是:“哪里”①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②沛公安在?(《鸿门宴》)3.连词表并列:例如:“与、及、既/且、而、以/且…且…/载…载…”,意思是:“和/又/又…又…/一边…一边…”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②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表承接:例如:“而、则、因、乃、遂/而后/若夫”,意思是:“于是、就、便/然后/至于”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表递进:例如:“而、且”,意思是“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表因果:例如:“以、为、因、由、缘/故、是故、是以、以故”,意思是:“由于、因为/因此、所以”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表假设:例如:“向、向使、使、而、即、若、必、今/即、纵、纵使、纵令、藉第令”,意思是:“如果、假如/即使”①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②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表转折:例如:“而、然、则、然则、可”,意思是“却、可是、但是、但”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②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注意】连词“以”与“而”连接的前后两项间有对谓语动词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淆,要注意辨别。“尉挺剑,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前者的“夺”与“杀”,后者的“举”与“示”,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属承接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前者的“终日”与“思”,后者的“欣欣”与“荣”,是同时发生的,前后有修饰关系。表修饰的“而”“以”可译作“地”“着”。4.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等意义的词。(1)时间副词表过去:例如:“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遂”,意思是:“已经、过去、刚才”。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表现在:例如:“方、会、适”,意思是:“正、正好”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表将来:例如:“且、将、欲、行、垂”,意思是“将要”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表短暂:例如:“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须臾、无何、猝、乍、暴、忽”,意思是:“不久、一会儿、突然”。①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②银瓶乍破水浆迸。(《琵琶行》)表持久:例如:“常、雅、素”,意思是:“经常、时常、一向”。素昧平生、素不相识。(成语)(2)否定副词表否定:例如:“不、弗、莫、毋、无、未、匪、非、靡、勿、微”,意思是:“不、没有”①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表禁止:例如:“毋、勿、莫、无”,意思是:“不要、别”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②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3)范围副词表全部:例如:“俱、毕、凡、皆、咸、举、悉、尽、都、具、共、率”,意思是:“全、都,凡是、大凡、总共、共、大都、大致①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③悉以咨之。(《出师表》)表部分或个别:例如:“但、唯、止、仅、独、徒、特、第、直”,意思是:“只、仅、只是”①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②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4)程度副词表深度:例如:“很、极、甚、绝、至、良、颇、酷、颇、孔、少、殊、稍、微、略”,意思是:“很、太、极、特别、非常、分外、稍微、略微”①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②陵见其至诚。(《苏武传》)表比较:例如:“益、弥、尤、愈、加、滋”,意思是:“更加、尤其、更、越”①圣益圣,愚益愚。(《师说》)②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5)情态副词表方式:例如:“俱、并、间、微、窃、固”,意思是:“一起、暗中、坚决”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表速度:例如:“遽、卒(猝)、立、即、旋、暂、稍、渐、益”,意思是:“立刻、暂且、逐渐、稍微”①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②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表频率:例如:“数、亟、累、屡、仍、辄、每、复”,意思是:“多次、重复、任何一次”①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②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兰亭集序》)(6)语气副词表确认:例如:“即、必、诚、信、果”,意思是:“就是、一定、实在、的确、果真”①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③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表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例如:“其、盖、殆”,意思是:“大概(是)、恐怕(是)”①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②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表意外的惊异:例如:“乃、曾”,意思是:“竟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表祈使:例如:“其”,意思是:“还是、可要”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表反诘:例如:“岂、其、庸、巨(讵)、宁”,意思是:“难道、哪里、怎么”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②其可怪也欤!(《师说》)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7)指代性的副词相:例如:“互指、偏指”,意思是:“相互、我、他”①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②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见:例如:“动作行为的接受”,意思是:“自己、我”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②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8)谦敬副词表敬:例如:“请、敬、谨、幸、惠、辱、垂、蒙”,意思是:“承蒙、有幸、请允许我……”①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表谦:例如:“敢、窃、忝、猥、伏”,意思是:“私下地、伏在地上相……”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②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③窃以为其人勇士。(《廉颇蔺相如列传》)5.助词音节助词:例如:“有、其(词头)、然、焉、如、乎(词尾)”不译。意思为“……的样子”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或师焉,或不焉。(《师说》)句首助词:例如:“夫、盖、维、惟、唯”,表要发议论等,不译。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②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句中语气:例如:“盖、也、与”,表停顿,不译。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句末陈述:例如:“也、矣、焉、耳、已”意思为:“罢了”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句末疑问:例如:“诸、欤、乎、邪、兮”意思为:“吗”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句末感叹:例如:“哉、乎、也、夫、兮”意思为:“呢、啊”①其皆出于此乎?(《师说》)②何其衰也!(《伶官传序》)梳理总结五类虚词(一)代词分类举例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余、予第二人称女、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厥、彼指示代词近指此、斯、之、是、兹远指彼、夫、其虚指某、或、莫疑问代词代人孰、谁代事何、奚、胡、盍、曷代处所恶、安(乌)、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善刀而藏之,杳不知其所之也)) B.eq\b\lc\{\rc\(\a\vs4\al\co1(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其为惑也,终不解矣))C.eq\b\lc\{\rc\(\a\vs4\al\co1(焉用亡郑以陪邻,犹且从师而问焉)) D.eq\b\lc\{\rc\(\a\vs4\al\co1(或取诸怀抱,或师焉,或不焉))答案D解析D项均为“有的、有人”。A项它/到、去。B项它/那些。C项哪里、怎么/他、他们。(二)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的词。1.副词的种类分类释义举例表程度稍微少、稍、略更加益、弥、愈、更、滋非常、尤其最、极、甚、至、尤、良、绝、特、颇表范围全、都悉、皆、咸、俱、举、凡、毕只、不过唯、特、徒、独、直、第、但、止、则、仅、顾表时间曾经、已经、从前、过去既、已、曾、尝、向、初、曩、始、昔经常、一向常、素、雅、恒、向不久将、寻、旋、既而、未几、无何正好、恰好会、正、适、方、属表语气的确、实在必、诚、信、良、固、果大概、恐怕岂、其、盖、殆、庶、得无、无乃、庶几表频率屡、每、复表敬谦窃、请、谨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悟已往之不谏))B.eq\b\lc\{\rc\(\a\vs4\al\co1(其孰能讥之乎,实迷途其未远))C.eq\b\lc\{\rc\(\a\vs4\al\co1(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eq\b\lc\{\rc\(\a\vs4\al\co1(不出,火且尽,户口逃亡且尽))答案D解析D项均为“将要”。A项不久后/从前。B项难道/大概。C项却/用于加强判断,就是。2.“相”的特殊用法“相”作为指代性副词,除表示“互相”外,还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根据语境译为“你”“我”“他”“它”等。请指出下列句中“相”的用法,如是偏指一方,则指出具体的称代。(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互相(2)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互相(3)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偏指“我”(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偏指“你”(5)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偏指“他”(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互相(三)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并表示它们之间某种关系的词。主要表并列、递进、承接、选择、假设、转折、因果、目的等关系。其中,表示选择关系的连词有:如、抑、或、其……其……等。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有:若、如、即、使、苟、今、而、纵、令、诚、假令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B.eq\b\lc\{\rc\(\a\vs4\al\co1(而母立于兹,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eq\b\lc\{\rc\(\a\vs4\al\co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eq\b\lc\{\rc\(\a\vs4\al\co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欲速则不达))答案A解析A项均为“因为”。B项同“尔”,你的/却。C项并且/尚且。D项就/然而。(四)介词介词是指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对象、原因、方式的词。主要有:于、以、为、与、乎、因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eq\b\lc\{\rc\(\a\vs4\al\co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C.eq\b\lc\{\rc\(\a\vs4\al\co1(多于九土之城郭,而耻学于师))D.eq\b\lc\{\rc\(\a\vs4\al\co1(为击破沛公军,为天下笑者))答案B解析B项均为“在”。A项和、同/给。C项比/向。D项替/被。(五)助词助词是古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在句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分类举例结构助词之、者、所语气助词陈述语气也、矣、焉、耳疑问语气哉、乎、邪、为句首语气词夫、唯、盖音节助词之、其、有、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eq\b\lc\{\rc\(\a\vs4\al\co1(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eq\b\lc\{\rc\(\a\vs4\al\co1(盘盘焉,囷囷焉,犹且从师而问焉))C.eq\b\lc\{\rc\(\a\vs4\al\co1(夫晋,何厌之有,客亦知夫水与月乎))D.eq\b\lc\{\rc\(\a\vs4\al\co1(哙曰:“此迫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答案D解析D项均为“了”。A项……的样子/比。B项……的样子/他、他们。C项不译/那。复音虚词和文言兼词1.复音虚词在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常常两两结合在一起使用,其中一部分结合得相当稳固。因此,人们把两个结合得稳固的虚词称为“固定结构”。这类结合稳固与非稳固的虚词统称为“复音虚词”。复音虚词的意义一般都是固定的,必须牢牢掌握。这样的词语有:奈何、无乃、有以(无以)、所以、是故、既而、而况、俄而、无何、相与、至于、于是、孰与等。2.文言兼词所谓文言兼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某一类词兼有互相结合的两个字的意义和用法,这种词的读音有的是这两个字的声音的拼合,例如“诸”是“之”与“于”(“于”古音wū)的合音。但不是所有的兼词都是合音词。兼词虽然数量不多,但遍贯古籍,长盛不衰。常见的有:焉(“于之”或“于是”的合音)、诸(“之于”或“之乎”的合音)、盍(“何不”的合音)、曷(同“盍”,“何不”的合音)、叵(“不可”的合音)、旃(音zhān,“之焉”的合音)。重点掌握设为得分点的高频虚词(一)以“以”是高考翻译设点考查最多的虚词,且往往都要译出义项。下面的“以”字均出自《六国论》,请解释其义。例句解释(可译出的义项)不赂者以赂者丧苟以天下之大以地事秦以有尺寸之地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举以予人以趋于亡答案因为凭借用,拿才用把以致特别提醒“以”在翻译中设为采分点,考查频率最高的义项是其介词义,如“用”“把”“根据”“凭借”“因为”等。这些义项必须结合语境准确翻译,不可译混。(二)因“因”既有虚词性,也同“以”一样具有实词性,也是高考翻译设点的高频虚词。请结合课文,填出下表。例句解释(可译出的义项)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击沛公于坐蒙故业,因遗策于今无会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答案凭借,依靠趁机,趁此遵循,沿袭原因,缘由,机缘因为经由,通过于是,就特别提醒“因”在翻译中常设为采分点的义项有虚词义“于是”“趁机”“通过”“凭借”等,实词义“沿袭”“机缘”等。翻译时,只要把其义项代入译句中检验即可,译混的可能性不大。(三)乃“乃”也是高考翻译设点的高频虚词。请结合课文,填出下表。例句解释(可译出的义项)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中《经首》之会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答案于是,就才竟,却又这样特别提醒“乃”在翻译中常设为采分点的义项有“于是(就)”“才”“竟(却)”三个,尤其是“于是”与“才”易混。这点可以从两个方面辨析:一是从意义上,“于是(就)”表示承接关系,表时间、动作的承续衔接,即使有时有前后的条件,那也是充分条件;“才”表示条件关系,而且是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二是代入检验,把“于是(就)”与“才”义项分别代入句中,看哪一个更符合文意与逻辑。(四)其“其”的用法较为复杂。请结合课文,填出下表。例句解释(可译出的义项)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失其所与,不知其皆出于此乎吾其还也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答案他他的自己的大概还是难道一定,千万特别提醒在翻译中,“其”有两种用法需要辨析。第一种是作第三人称代词,但有时活用为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我的”,如“失其所与,不知”中的“其”,就是活用,翻译时要结合语境,明确它的指代对象。第二种是作为语气副词,表示推测语气的“大概”、表示反问语气的“难道”、表示期望语气的“一定”及表示婉商语气的“还是”。四者如何区分呢?一看位置,二看语义。表示推测、反问的,一般放在句首,全句为问号;表示婉商的,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区分表示推测与表示反问要看语义:表反问的,全句是用反问句形式表示肯定意思,而表推测的则不能。当然,区分四者时最好用代入法加以比较。“六技法”推断文言虚词解答文言虚词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熟练掌握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然后把意义和用法代入原文语境中去验证。比如“以”作介词时有“因”“用”“拿”等意思,当遇到文言语句中有“以”作介词的时候,就可把这几个义项代入原文中验证推断。但在牢记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还可以灵活运用一些推断方法,以提高解题的效率。情境训练迁移辨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石勒欲袭王浚,未知虚实,将遣使觇①之。参佐请用羊祜、陆抗故事②,致③书于浚。浚闻勒欲附之,甚喜,谓子春曰:“石公一时豪杰,乃欲称藩于孤,其可信乎?”子春曰:“自古胡人为辅佐名臣则有矣,未有为帝王者也。石将军非恶帝王不为而让④于殿下,顾以帝王自有历数,非智力之所取,虽强取之,必不为天人所与。归身殿下,此乃石将军之明识所以远过于人也,殿下又何怪乎!”浚大悦,遣使报聘⑤,以厚币酬之。王浚使者至,石勒匿其劲⑥卒、精甲,羸师虚府以示之,北面⑦拜使者而受书。复奉表于浚,期⑧以三月中旬亲诣幽州奉上尊号。勒既入城,纵兵大掠,升⑨其听事,浚乃走出堂皇,勒众执⑩之,使其将以五百骑先送浚于襄国,斩于襄国市。(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石勒寇河朔》,有删改)结合语境推断文中画横线的实虚词的意思。①觇:[辨析: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觇:]②故事:[辨析: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③致:[辨析:无从致书以观致:]④让:[辨析:如惠语以让单于让:]⑤报聘:⑥劲:[辨析: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劲:]⑦北面:⑧期:[辨析:君与家君期日中期:]⑨升:⑩执:[辨析:执策而临之执:]答案①觇:窥视,观察[觇:窥视,观察]②故事:旧事,先例[故事:旧事,先例]③致:传递,传送[致:取得,得到]④让:把好处给别人,转让[让:责问,责备]⑤报聘:为答谢邻国的聘问而派使者回访[提示:由“以厚币酬之”推断]⑥劲:坚强有力[劲:坚强有力]⑦北面:面向北,指臣服于人⑧期:约定时日[期:约定时日][提示:由“以三月中旬亲诣幽州”的时间推断]⑨升:登,上⑩执:捉拿,拘捕[执:握,持](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乃石将军之明识所以远过于人也”的“于”表比较,与“石将军非恶帝王不为而让于殿下”的“于”不同。B.“自古胡人为辅佐名臣则有矣”的“为”是动词,意谓“做、担任”,与“未有为帝王者也”的“为”相同。C.“此乃石将军之明识所以远过于人也”的“乃”表肯定,意谓“就是”,与“浚乃走出堂皇”的“乃”不同。D.“羸师虚府以示之”的“以”表目的,意谓“来”,与“使其将以五百骑先送浚于襄国”的“以”相同。解析A项,于:比,表比较/表引出对象。B项,为:做,担任。C项,乃:表肯定,就是/表示顺接,于是,就。D项,表目的,来/率领。答案D(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石公一时豪杰,乃欲称藩于孤,其可信乎?②顾以帝王自有历数,非智力之所取,虽强取之,必不为天人所与。解析采分关键点:①“石公一时豪杰”,语意判断句。乃:竟然,却。于:向。其:指示代词,这。②顾:表转折,只是。以:因为。为……所:表被动。与:支持。答案①石公是一时的豪杰,竟然想要向我臣服,这种事可信吗?②只是因为帝王身份自有天数,不是凭借智慧和力量就能取得的,即使勉强取得了,也一定不被天下人支持。【参考译文】石勒想要袭击王浚,不知道王浚的虚实,将要派遣使者窥视观察。参佐请他效仿羊祜、陆抗的旧事,先写信给王浚。王浚听说石勒想要归附自己,非常高兴,告诉子春说:“石公是一时的豪杰,竟然想要向我臣服,这种事可信吗?”子春说:“自古以来,胡人做辅佐名臣的有很多,但没有成为帝王的。石将军不是厌恶帝王的地位而把它转让给殿下,只是因为帝王身份自有天数,不是凭借智慧和力量就能取得的,即使勉强取得了,也一定不被天下人支持。归附于殿下,这是石将军明智远远超过他人的地方,殿下又何必感到奇怪呢!”王浚非常高兴,派遣使者回访,用丰厚的礼物酬谢他们。王浚的使者到达,石勒藏匿他强壮的士兵和精锐的兵器,把羸弱的军队和空虚的府邸展示给使者看,面朝北方叩拜使者,接受王浚的回信。又向王浚上表,约定在三月中旬亲自拜访幽州支持他称帝。石勒入城后,放纵士兵大肆掠夺,登上处理政事的大厅,王浚于是走出殿堂,石勒的部众抓住了他,石勒派他的将领率领五百骑兵先把王浚押送到襄国,在襄国的街市上把他杀了。2024年新课标Ⅰ卷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B.亲,父母,可偏指父或母,与《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的“亲”意思不相同。C.“彼之不死”与《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之”用法不相同。D.迨,等到,与《项脊轩志》“迨诸父异爨”的“迨”字意思相同。官方答案解析:C项为“不正确的一项”,两个之均为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8个虚词教材衔接归纳

于释义举例“于”主要用作介词,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译为“自”“从”“由于”“对于”“在”“给”“向”“到”“被”“比”等。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乃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1)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2)介词,自、从(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介词,到,到达(4)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4)介词,对,对于(5)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5)介词,向(6)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6)介词,由,由于(7)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7)介词,表示被动,译为“被”(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8)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与释义举例

“与”字动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四种词性。1、用作动词,译为译为“给与”“参与”“结交”“亲附”。2、用作连词,“同”“和”“跟”。3、用作介词,“同”“和”“跟”;“给”“替”;“和……比较”;4、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1)介词,译为“和、跟、同”(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2)连词,译为“和、跟、同”(3)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3)动词,给予,授予(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4)动词,结交,亲附(5)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5)动词,赞许,同意(6)蹇叔之子与师。(《左传》)(6)动词,参加,读“yù”(7)唯赤则非邦也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7)句末语气助词,通“欤”,表示感叹或疑问语气焉释义举例

“焉”有助词、代词、兼词、副词四种用法。1、用作助词,在句中或句尾,或作形容词、副词词尾,一般不译;用于反诘语气,译为“呢”。2、用作代词,相当于“之”可译为“他”、“它”;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3、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译为“在其中”“从这里”等。4、用作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1)代词,作宾语,相当于“之”,代指“老师”(2)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2)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哪里”(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逍遥游》)(3)兼词,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相当于“于+之”(4)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4)句末助词,表示感叹语气或陈述语气,译为“了”“啊”(5)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5)助词,形容词或拟声词的词尾,相当于“然”(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6)助词,用于句中,表停顿何释义举例“何”字有代词和副词两种词性。1、疑问代词可以作定语、宾语、谓语,定语译为“什么”“哪”;宾语译为“什么”“哪里”;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2、副词可以放在形容词、动词前面或句首。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可以译为“怎么”“为什么”。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大王来何操?(《鸿门宴》)(1)疑问代词,译为“什么”(2)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2)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祭十二郎文》)(3)疑问代词,译为“谁”“哪里”(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4)疑问副词,译为“怎么、哪里、为什么”,表示反问(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5)副词,译为“多么”,表示感叹(6)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6)作动词,译为“呵问”(7)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7)“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8)王问:“何以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8)“何以”,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或诘问,相当于“凭什么”其释义举例

“其”字有代词、连词、副词三种词性。1、用作代词,可用作第一人称,译为“我(的)”;可用作第三人称,指代人、事、物,译为“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它们(的)”;可以用作指示代词,译为“其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2、用作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假如”“要是”;表选择,译为“还是”。3、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等或省去。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1)代词,表第三人称领属关系。“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2)指代第三人称,“他(她、它)”或“他(她、它)们”(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3)活用为第一人称,“我”“我自己”(4)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些”(5)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5)指示代词,表特指。译为“其中的、当中的”,后面多为数词(6)其可怪也欤!(《师说》)(6)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怎么”(7)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7)表示揣测语气。译为“恐怕、或许、大概、可能”(8)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8)表示祈使语气。译为“应当、一定”(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9)表示商量语气。译为“还是”(1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10)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常常是两个以上的分句中都用“其”,译为“是……还是……”(1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11)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1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12)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若释义举例

“若”有代词和连词两种词性。1、用作代词,表对称,译为“你(的)”“你们(的)”;表近指,译为“这”“这样”。2、用作连词,表假设,译为“如果”“假设”等;表选择,译为“或”“或者”。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1)人称代词,译为“你”(2)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宪问》)(2)指示代词,译为“如此,这样”(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3)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假如,如果”(4)“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4)动词,译为“及,比得上”(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5)动词,译为“像”“好像”“如同”(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6)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7)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7)复音虚词,“若夫”“至若”放于句首,表示意义的他转因释义举例“因”字有介词和连词两种词性。1、用作介词,译为“趁着”“经由”“通过”“因为”“凭借”等。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译为“于是”“便”。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1)副词,表顺承关系,译为“就”“于是”(2)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2)副词,趁机(3)不哀丧而求国,难;因乱以入,殆。(《国语》)(3)介词,趁着,趁(4)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4)介词,依照,根据(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5)介词,凭借,依靠(6)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6)介词,经由,通过(7)因噎废食(成语)(7)介词,因为,由于(8)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8)动词,沿袭(9)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庖丁解牛》)(9)动词,依顺,顺着(10)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0)连词,接着,继而为释义举例“为”字有动词、介词、语气助词三种词性。1、用作动词,通“谓”;或译为“算是”“是”“做”“成为”“担任”等。2、用作介词,译为“因为”“被”“给”“对”“向”。3、用作语气助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1)介词,读wèi,译为“被”,表示被动(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2)介词,译为“给,替”(3)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3)介词,译为“对,向”(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4)介词,表原因或目的,译为“因为”“由于”“为了”(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5)语气助词,读wéi,用在句末,常与“何”“奚”等相配合,表疑问或反问(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6)动词,读wéi,“是”,表判断(7)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7)译为“做”“担任”所释义举例“所”的助词用法主要有三种。1、“所”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所……地方”等。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3、“所”“以”连用,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凭借和目的。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1)助词,放在动词前,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2)助词,用在被动句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4)复音虚词,“所以”,表示凭借的手段或方式等,译为“用来……的”或“……的凭借”以释义举例“以”字有介词、连词两种词性。1、用作介词,译为“由于”“带领”“把”“依据”“按照”“凭借”“用”等。2、用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承接、修饰、因果、目的关系。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1)介词,表使用,译为“拿”或“用”(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2)介词,表处置,译为“把”(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3)介词,表凭借,译为“凭”“凭借”“根据”“以……身份”(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4)介词,表原因,译为“因为”“由于”(5)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祭妹文》)(5)介词,表时间或地点,译为“在”“于”(6)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6)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又”和”并且”(7)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7)连词,表修饰,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相当于“而”(8)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8)连词,表原因,译为“因为”(9)作《师说》以贻之。(《师说》)(9)连词,表目的,译为“来”“用来”(10)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10)连词,表结果,译为“因而”“以致”(11)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11)副词,通“已”,译为“已经”(1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12)复音虚词,“是以”,即“以是”的倒装。译为“因此”(13)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13)复音虚词,“何以”,即“以何”的倒装。译为“用什么”“怎么”(14)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14)复音虚词,“以为”,根据语境灵活翻译。译为“以……为”,即“把……作为”(15)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15)动词,认为则释义举例“则”字有连词、副词两种词性。1、用作连词,表示假设、承接、并列、转折、让步关系,译为“如果”“便”“就”“却”“倒是”等。2、用作副词,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译为“是”“就是”。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1)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2)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则”如果出现在前一个分句中,译为“如果”;如果出现在后一个分句中,译为“那么”“就”(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3)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4)连词,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中,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中,可译为“虽然”“但是”(5)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种树郭橐驼传》)(5)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和“非”或“不”连用,译为“不是……就是……”(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6)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而释义举例“而”字用法有两种:1、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你的”。2、用作连词,表示目的、修饰、假设、并列、因果、转折、承接,递进关系。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1)代词,通“尔”,译为“你(们)、你(们)的”(2)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2)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和、又”(3)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3)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然后”,或者不译(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4)连词,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5)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5)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为“然而、却”(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6)连词,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7)连词,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所以”(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8)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动词(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9)连词,表示目的关系(10)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逍遥游》)(10)名词,通“能”,才能(1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11)限止语气,罢了(12)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12)表递进(1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13)不久,一会儿且释义举例“且”字有连词和副词两种词性。1、用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和让步关系,译为“而且”“并且”“况且”“再说”“尚且”。2、用作副词,译为“将要”“暂且”“姑且”。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1)副词,译为“将要”(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2)副词,译为“将近,几近”(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3)副词,译为“暂且”(4)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4)连词,表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为“又……又……”或“一边……一边……”(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5)表示让步或假设关系,译为“尚且”或“即使”(6)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6)表递进关系,译为“而且”“并且”(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7)表转折关系,译为“反而”“却”(8)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8)复音虚词,“且夫”,句首助词,表示另提一事或进一步议论,译为“再说”乃释义举例“乃”字用法有三种:1、用作副词。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是”“就”等;还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才”等。2、用作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相当于“你”、“你的”。3、表判断,译为“是”或“本来是”。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1)代词,译为“你,你的”(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2)副词,表肯定判断,译为“是”“为”(3)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荆轲刺秦王》)(3)表顺承,译为“于是,就”(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4)表转折,译为“却”“竟然”(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之死》)(5)表范围的限定,仅仅,只之释义举例“之”字有代词、动词和助词两种词性。1、用作代词。批示代词,表近指,译为“这”;第一、第三人称,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他们”“它(它们)”。2、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等。3、用作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译为“得”;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不译。4、用作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1)指示代词,译为“这”“此”(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代词,做宾语,译为“我”(3)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的”,有时可不译(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5)结构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6)结构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7)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7)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没有实在意义(8)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兰亭集序》)(8)动词,译为“往、到达”乎释义举例“乎”字有介词,语气助词两种词性。1、介词相当“于”。2、语气助词可以表示感叹、测度、疑问语气,可译为“啊”“吧”“吗”等;也可以在句中表停顿,不译。记住经典归纳义项(1)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1)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2)助词,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助词,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吧”(4)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吕氏春秋》)(4)助词,表示感叹或赞美。相当于“啊”或“呀”(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5)助词,用在句中起缓和语气作用或表示语气的停顿(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6)助词,用在形容词词尾,译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