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章节测试题目及答案1.1《论语》题解及其作者1、【单选题】以下哪个解释与“沦”相对应?()A、小波B、青丝绶也C、有辐D、辈也答案:A2、【判断题】“论”可以理解为有秩序、有条理、有次第。()答案:√3、【判断题】《说文解字》中对于语的解释是“直言曰言,论难曰语”。()答案:√1.2历代论语学的典范之作1、【单选题】以下哪一位是《论语正义》的作者?A、朱熹B、刘宝楠C、章太炎D、何晏答案:B2、【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四书章句集注》的三个层次?()A、语理的训诂与考据B、事理的剖析与解读C、义理的探求与创新D、历史的还原与审视答案:D3、【判断题】《论语集解》的作者是何晏。()答案:√4、【判断题】“沟通汉宋,网罗清人。为清代《论语》学之集大成者”是对《论语正义》的评价。答案:√1.3“学”的内容及精神实质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春秋时期“学”的三个层次?()A、学品德B、学本领C、学平等D、学知识答案:C2、【单选题】以下对“学而时习之”的解读正确的是?()A、学的本质是觉悟B、习的核心是实践C、觉悟与实践的关系是“时”D、以上都是答案:D3、【多选题】以下哪些选项属于古代的“六艺”?()A、礼B、乐C、射D、书答案:ABCD4、【判断题】六艺中“礼”指的是学习社会中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答案:√5、【判断题】学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的觉悟。()答案:√1.4“时”与“习”的核心1、【单选题】“时”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按时,一种是()。A、小时B、适当C、不按时D、适时答案:D2、【单选题】《论语义疏》的作者是()。A、朱熹B、程颢C、皇侃D、董仲舒答案:C3、【多选题】以下哪些属于《论语义疏》的三时?A、人身中为时B、年中为时C、日中为时D、傍晚为时答案:ABC4、【判断题】“学而时习之”指的是适时地把内心的觉悟落实到外在的实践上,落实到自己的生命中。()答案:√5、【判断题】“学”的统一指的是人生觉悟与知识体系的统一。()答案:√1.5孔子人生的面相之自我生命的升华1、【单选题】以下哪一位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经学家?()A、郑玄B、诸葛恪C、王肃D、皇侃答案:C2、【单选题】“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出自以下哪一篇文章?()A、《五柳先生传》B、《归去来兮辞》C、《归园田居》D、《桃花源记》答案:D3、【判断题】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而乐则见于外。()答案:√1.6孔子人生的面相之教书育人1、【单选题】“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出自以下哪本书?()A、《孟子》B、《论语》C、《史记·孔子世家》D、《战国策》答案:C2、【单选题】古代私塾在大门两边,分别为东塾和()。A、小房子B、太学C、草房D、西塾答案:D3、【判断题】《论语章句》中对“朋”的注释是同门曰朋,指的是师门的同学。()答案:√4、【判断题】“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表现了古人出行的困难。()答案:√1.7孔子人生的面相之对政事的态度1、【单选题】“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出自以下哪本书?()A、《战国策》B、《资治通鉴》C、《史记·孔子世家》D、《论语》答案:C2、【判断题】《说文解字》中对“人”的解释是“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答案:√3、【判断题】古人认为,“人”与“民”的区别在于人在天地人中,人最珍贵,强调人的本质价值;而老百姓缺乏教育,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答案:√1.8孔颜乐处?1、【单选题】《爱莲说》出自以下哪位学者?()A、王安石B、陶渊明C、屈原D、周敦颐答案:D2、【单选题】以下哪些属于解读《论语》的方法?()A、文字训诂B、历史还原C、五经互证D、以上都是答案:C3、【判断题】孔子能够把政治上的不得意忘却,不当回事,完全是依靠通过学和想两方面达到的。()答案:X2.1孔子的教育理念(一)1、【单选题】“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出自哪里?()A、《孟子》B、《论语·卫灵公》C、《论语·微子》D、《礼记·曲礼上》答案:B2、【判断题】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倡导仁、义、礼、智、信。()答案:√3、【判断题】“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理念之一。()答案:√2.2孔子的教育理念(二)1、【单选题】“鲁国三虎将”中,()是孔子的父亲。A、狄虒弥B、曹沫C、叔梁纥D、秦堇父答案:C2、【单选题】子曰:()而耳顺。A、三十B、四十C、五十D、六十答案:D3、【判断题】“有教无类”中的“类”是指阶层。()答案:√2.3孔子的教育理念(三)1、【单选题】以下哪位是《国故论衡》的作者?()A、冯友兰B、朱熹C、张岱年D、章太炎答案:D2、【单选题】以下哪位不属于“孔门十哲”?()A、颜渊B、曾子C、仲弓D、子贡答案:B3、【多选题】以下哪些属于古代六艺的范畴?()A、礼B、乐C、射D、书答案:ABCD4、【判断题】“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自《论语·为政》。()答案:√2.4教育的诚意1、【单选题】《论语·雍也》中提到:子见南子,()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A、子贡B、子渊C、子路D、子有答案:C2、【单选题】《论语·阳货》中提到:子曰:予欲无言。()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A、子贡B、子渊C、子路D、子有答案:A3、【单选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著作?A、《大学》B、《论语》C、《春秋》D、《周易》答案:D2.5启发式教学1、【多选题】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A、黄宗羲B、王夫之C、马融D、陆德明答案:A2、【判断题】朱熹认为:愤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答案:X3、【判断题】子曰:不悱不启,不愤不发。()答案:X2.6孔子的教育风格1、【单选题】“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出自()?A、《论语·述而》B、《论语·为政》C、《论语·子罕》D、《论语·雍也》答案:C2、【判断题】儒家推崇的修身次序正如《大学》中提到的一样,即依次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答案:√3、【判断题】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答案:X2.7孔门诗教1、【单选题】将孔子所说的“思无邪”理解为“归于正”的是东汉经学家()。A、马融B、郑众C、贾逵D、包咸答案:D2、【单选题】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将()作为实现生命的超越、修身和道德构建的根本。A、正义B、真实C、恭敬D、善良答案:B3、【多选题】“六艺”主要是指:礼、乐、书、数和()。A、射B、琴C、御D、画答案:AC3.1子贡问学1、【单选题】子贡,春秋末年卫国人,被孔子称为()。A、玉器B、利器C、瑚琏之器D、残器答案:C2、【判断题】“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尔雅·释名》。()答案:X3、【判断题】“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表现了孔子对学生安慰之情。()答案:√3.2子夏问学1、【单选题】以下哪一部是中国研究《诗经》的著作,被简称为《毛传》?()A、《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B、《诗谱》C、《毛泽东选集》D、《毛诗故训传》答案:D2、【单选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出自以下哪一篇文章?()A、《邯郸学步》B、《郑人买履》C、《曹刿论战》D、《曹冲称象》答案:C3、【判断题】“礼”的过度导致“制”的不足,这是孔子那个时代的通病。()答案:√4、【判断题】“礼必以忠信为质,犹绘事必以粉素为先。”出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答案:√3.3之路之志1、【单选题】《研经室集》的作者是?()A、段玉载B、辛弃疾C、阮元D、阮籍答案:C2、【单选题】以下哪个词语表现了子路的性格?()A、沉着冷静B、温恭贤良C、谨小慎微D、仗义疏财答案:D3、【判断题】仲由字子路,鲁国卞人。不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答案:X4、【判断题】车马衣裘在春秋时期是古代贵族身份的标志。答案:√3.4颜回之志1、【单选题】《论语正义》的作者是(),他认为“施劳”与“伐善”对文。A、刘宝楠B、方申C、薛寿D、罗士琳答案:A2、【单选题】“早起,施从良人之所之”,这句话出自哪里?()A、《论语·述而》B、《孟子·尽心上》C、《孟子·离娄》D、《论语·颜渊》答案:C3、【判断题】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朱熹认为其中的“施”是张大之意。答案:√3.5孔子之志1、【单选题】“老者食之以安,朋友与之以信,少者怀之以恩。”出自()?A、孔子B、子路C、朱熹D、刘宝楠答案:C2、【单选题】“颜子不自私己,故无伐善,知同于人,故无施劳,其志可谓大矣,然未免出于有意也。”是()对颜回的评价。A、孟子B、有子C、曾子D、程子答案:D3、【判断题】“夫子如天地之化工,付与万物而已不劳焉。此圣人之所为也。”是对孟子的评价。()答案:X4、【判断题】《弟子规》文本最大的问题是过度看重规范。()答案:√4.1仁爱的基础:恻隐之心1、【多选题】下列人物中,把“爱”解释为“隐”的有()。A、朱熹B、陈奂C、马瑞辰D、阮元答案:BC2、【判断题】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答案:√3、【判断题】孟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存之,君子去之。()答案:X4.2仁爱的根本:孝悌之心1、【单选题】孟子认为,仁之实,()。A、事亲是也B、从兄是也C、知斯二者弗去是也D、节文斯二者弗去是也答案:A2、【单选题】在《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其弟子()所问,曰:勿欺也,而犯之。A、子有B、子路C、子贡D、子渊答案:B3、【判断题】孔子是坚决不赞同犯上的人。答案:X4.3仁与诚1、【多选题】王肃认为:有斯四者,近于仁。其中,“四者”包括()。A、刚B、毅C、木D、稳答案:ABC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确实出于《论语·宪问》篇的是()。A、有德者必有言B、有言者不必有德C、仁者必有勇D、勇者不必有仁答案:ABCD3、【判断题】孔子认为,巧言令色一定是不仁。()答案:X4.4仁道的推致1、【单选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以下哪一部著作?()A、《吕氏春秋》B、《左传·隐公元年》C、《论语·学而》D、《孟子·梁惠王上》答案:D2、【多选题】《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A、炎B、黄C、尧D、舜答案:CD3、【判断题】舜称帝是因为尧的“禅让”。答案:√4.5忠恕之道1、【单选题】“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出自以下哪一本书?()A、《左传》B、《论语正义》C、《四书章句集注》D、《论语》答案:C2、【判断题】食豆子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禁忌之一,毕达哥拉斯一生都没有吃过豆子。()答案:√3、【判断题】曾子是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答案:√4.6立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左传》中提出的三不朽的是()。A、立德B、立功C、立言D、立仁答案:D2、【单选题】四十不惑是孔子“立”的哪一层面?()A、志向自立B、社会自立C、思想自立D、存在自立答案:C3、【判断题】孔子的“立”表现为以“礼乐”为核心的全面实践。()答案:√4、【判断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出自《论语·雍也》答案:√4.7达1、【单选题】“行不相遇”是《说文解字》对以下哪个字的注释?()A、宽B、达C、阔D、路答案:B2、【判断题】“达”是要在质直而好义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别人。()答案:√4.8恕1、【单选题】“恕”的实质是什么?()A、乐善好施B、己欲立而立人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己欲达而达人答案:C2、【单选题】实现“恕”道的心理机制是情和()。A、德B、理C、法D、礼答案:D3、【判断题】“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自己想立身,也让他人能立身;自己想事业通达,也让他人事业通达。()答案:√4、【判断题】“礼”指的是对他者存在深切的理解。()答案:√4.9絜矩之道1、【单选题】“忠”必须要有(“”)的思想来进行互补。A、达B、恕C、情D、义答案:B2、【判断题】我喜欢的东西一定要给别人,这样的恕会给人带来压抑。()答案:√4.10儒家对仁爱之道的阐释1、【单选题】“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出自哪里?()A、《论语·述而》B、《论语·为政》C、《论语·子罕》D、《论语·颜渊》答案:B2、【判断题】关于人的修养,孔子认为应该兴于礼,立于乐,成于诗。()答案:X3、【判断题】人对实践道德的必然性表现为人的道德意志。()答案:√4.11宋明理学对仁道的哲学阐释1、【单选题】宋明理学,是两宋至明代的()。A、儒学B、道学C、玄学D、佛学答案:A2、【多选题】孟子对“良知”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良知是()。A、恻隐之心B、是非之心C、羞恶之心D、辞让之心答案:ABCD3、【判断题】冯友兰认为,良知是一种呈现。()答案:X4.12仁道的修养(一)1、【单选题】在《说文解字》中,“克”被解释为什么意思?()A、阻碍B、克制C、肩也,有担负的意思。D、妨害答案:C2、【判断题】《说文解字》对于“复”的注释是“行故道也”。()答案:√3、【判断题】“礼”的异化指的是形式主义,即在繁琐的仪式中丧失其精神内核和情感内核。()答案:√4.13仁道的修养(二)1、【单选题】“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是()问仁时孔子的回答?()A、冉有B、子路C、颜回D、仲弓答案:D2、【单选题】孔子所说的“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中的“五者”,其实是()代代相传的贵族之德。A、虞朝B、夏朝C、商朝D、周朝答案:D3、【判断题】“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中的“家”是指家族,而非家庭。()答案:√4.14仁者之境界1、【单选题】仁者不忧的实质是()与外在世界不发生矛盾。A、内在安宁B、内在充实C、内在混乱D、内省不疚答案:D2、【判断题】仁者安仁是一种自然的境界。()答案:√3、【判断题】知者利仁是一种理性的、自觉的、选择的境界。()答案:√5.1孝1、【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属于“孝”的行为是()。A、顶撞父母B、晨醒昏定C、不违背父母的任何要求D、父母在,必远游答案:B2、【单选题】在理解儒家的“孝”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会从以下哪个方面进行?()A、政治层面B、社会风俗层面C、神仙信仰层面D、人伦情感层面答案:C3、【判断题】将古人的道德看作是日月经天不敢违背,或者将古人道德看作是野蛮道德,都是不准确的。答案:√5.2以孝治国1、【单选题】《殷周制度论》是()的经典论著,论述了殷周相关制度变革。A、王国维B、章太炎C、顾炎武D、郑玄答案:A2、【单选题】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针对齐景公问()。A、德B、仁C、孝D、政答案:D3、【判断题】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其对颍考叔的评价是不孝。答案:X5.3双向伦理观1、【多选题】下列属于《左传·隐公三年》中提到的“六顺”的是()。A、君义B、臣行C、父慈D、子孝答案:ABCD2、【判断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中“三年”是指实指三年,因为不能完全不改变父之道。答案:X5.4孝以化民1、【单选题】将“慎终追远”解释为“丧尽其哀,祭尽其敬”的是()。A、曾参B、郑玄C、孔安国D、朱熹答案:C2、【单选题】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A、孝B、仁C、敬D、恕答案:B3、【判断题】古人对“孝”的理解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生前之孝,一是身后之孝。答案:√5.5礼与情,孝与礼1、【单选题】下列属于古人身后至孝的体现的是()。A、慎终追远的自我熏陶B、对于生命的敬意C、对于真挚情感的表达D、以上都是答案:D2、【判断题】孔子认为丧礼应该越奢华越好。答案:X3、【判断题】理解儒家“孝”文化可以从情、俗、理、政四个层面进行。答案:√5.6风俗·礼法·情感1、【单选题】《说文解字》对“德”的解释是()。A、行也B、直视也C、升也D、情也答案:C2、【判断题】白公胜之乱是在叶公的努力下平息的。答案:√3、【判断题】在儒家看来,父子亲情是不能被法律保护的。答案:X5.7孝道1、【单选题】《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叙述的是()的求学经历。A、宋濂B、马生C、欧阳修D、苏轼答案:A2、【多选题】“父母在,不远游”中,“游”指的可能是()。A、游学B、旅游C、游官D、经商答案:ACD3、【判断题】儒家思想中的伦理观、孝道等是一种双向的情感。答案:√5.8孝与诚敬1、【单选题】“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中,“色难”指的是()。A、为难的态度B、尖刻的态度C、和悦的态度D、嫌弃的态度答案:C2、【判断题】《说文解字》中对“情”的解释是实在。答案:X6.1礼的训诂1、【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礼”的训诂的是()。A、履也B、德也C、体也D、理也答案:B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儒家十三经中的“三礼”的是()。A、《礼仪》B、《周礼》C、《礼记》D、《仪礼》答案:ABC3、【判断题】《论语》中的“礼”与政治关系密切。答案:√6.2礼与原始宗教1、【多选题】下列文字,在《说文解字》中归于“示”部的是()。A、礼B、神C、祸D、裼答案:ABC2、【判断题】秩序的建立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意味着人类逐步摆脱野蛮,逐步走向理性。答案:√3、【判断题】原始祭祀的过程,在古人看来体现了人与天的贯通。答案:√6.3礼的异化1、【单选题】按照孔子的想法,季氏不能使用八佾,只能使用()。A、十六佾B、六佾C、四佾D、二佾答案:C2、【判断题】“礼”的异化一部分体现在太过拘泥与“礼”的外在形式。答案:√6.4礼的精神:正名1、【单选题】卫灵公,姬姓,名元,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代国君。A、二十八B、二十九C、三十D、三十一答案:A2、【多选题】以下哪几项是孔子认为需要正名的缘由?()A、名不正,则言不顺B、言不顺,则事不成C、事不成,则礼乐不兴D、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答案:ABCD3、【判断题】名、言、事、礼乐、刑罚、民,是孔子对正名的正向阐释。()答案:X6.5礼的精神:协调1、【单选题】“礼之用,和为贵”出自哪里?()A、《论语·述而》B、《论语·阳货》C、《论语·子路》D、《论语·学而》答案:D2、【单选题】“礼之用,和为贵”中的“和”,意指()。A、应声相合B、五味相合C、乐器相合D、地支相合答案:A3、【判断题】情是礼的协调精神的来源,礼不违背人情,且是对情的节制。()答案:√6.6礼的精神:仁爱1、【单选题】“礼,与其奢也,宁检;丧,与其易也,宁戚”中,“易”是指()。A、守礼B、周备C、简单D、周易答案:B2、【单选题】“礼,与其奢也,宁检;丧,与其易也,宁戚”中,“戚”是指()。A、戚戚相关B、亲戚C、哀戚D、奢侈答案:C6.7礼作为生活1、【多选题】“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中的“恂恂”意为()。A、温和B、恭顺C、愠怒D、逐渐答案:AB2、【判断题】孔子生活时期,政治权力不断下移,故其提倡“还政于君”。答案:√3、【判断题】东北话中“削”未保留古汉语的古意,属于古语遗存。答案:X6.8礼作为修身1、【单选题】“君子义以为质”中,“质”可以解释为()。A、人质B、交换C、基础D、质量答案:C2、【判断题】“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畔”可以解释为背叛。答案:√6.9礼作为治国1、【单选题】儒家对于政治秩序的理解是从()出发的?A、政治立场B、体制弊端C、参与者品性D、参与者关系答案:D2、【单选题】《春秋》记载了鲁国()公?A、十四B、十二C、十三D、十六答案:B3、【判断题】尊君抑臣的现实政治追求中,孔子认为君臣关系是的双向的关系,单向的义务。答案:X6.10侍坐篇解读(一)1、【单选题】《论语》“侍坐篇”中展现了孔子弟子的一些缺点,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冉求-失之于鲁莽草率B、公西华-失之于功利狭隘C、子路-失之于鲁莽草率D、曾点-失之于功利狭隘答案:C2、【单选题】“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中,“申”是指()。A、上下通也B、放松C、整饬而不拘谨D、神答案:C3、【判断题】儒家倡导自律的生活态度是因为主张守礼。答案:√6.11侍坐篇解读(二)1、【单选题】怀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理想图景的是()A、曾子B、颜回C、子墨D、曾点答案:D2、【判断题】“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体现出了一种循环的生命状态。答案:√3、【判断题】中国传统中,“巫”与“舞”同源。答案:√6.12侍坐篇解读(三)1、【单选题】《论语集解》中“知时”的“时”最贴近下列哪种解释A、时辰B、天地C、时机D、当下答案:B2、【多选题】下列哪些是基于曾点的理想图景,可以总结出的三种儒家境界的张力关系?A、规范与自由B、豁达与积极C、修养与率性D、礼仪与自然答案:ACD3、【判断题】孔子评价曾点的理想图景,认为“狂”是一种进取的态度。答案:√7.1知与物1、【多选题】以下哪些是《论语》“智”与“勇”中“智”所包含的内容?A、自强B、知识C、智慧D、理性答案:BCD2、【判断题】《论语》中的“智”与“勇”可作“知”与“勇”。答案:√3、【判断题】《论语》中并未提到切问、近思等内容。答案:X7.2知与人1、【单选题】儒家往往把“知人”和以下哪项内容相提并论?()A、知言B、知古C、知义D、知命答案:A2、【判断题】《论语》中,孔子更强调知物,而非知人。答案:X3、【判断题】《论语》的“知”更强调在人伦关系中的“知”。答案:√7.3知与鬼神1、【多选题】从传统训诂来看,关于“神”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形似闪电B、闪电一样的速度C、闪电一样的本质D、可指有品德、有道德的修养素质答案:ABCD2、【多选题】以下哪几项,是《庄子·齐物论》中的内容?()A、六合之内,圣人存而不论B、六合之外,圣人论而不议C、春秋经世先王之志D、圣人议而不辩答案:CD3、【判断题】从周代到春秋,是中华民族“自觉于理性”的时期。答案:√7.4知与学、知与古1、【多选题】孔子认为,自己的“知”来自于()。A、血统B、实践C、天赐D、好古答案:BD2、【判断题】孔子强调的“知”,是每个人通过学可以达到的。答案:√3、【判断题】“知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来努力获取的”,即使放在孔子所处的时代,这也是一句没有营养的话。答案:√7.5知与义1、【单选题】“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是孔子对()提问的回答。A、樊迟B、子路C、雍于D、曾点答案:A2、【多选题】义者,宜也。即做()的事情。A、合适B、应该C、合乎本位D、合乎本分答案:ABCD3、【判断题】古人对“义”的深入思考,即如何确定应当、应然。答案:√7.6知与命1、【单选题】孔子说:“()而知天命。”A、三十B、四十C、五十D、六十答案:C2、【多选题】关于儒家的性命之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命可以把握B、人的性不可把握C、人的命不可把握D、人的性可以把握答案:CD3、【判断题】在周代,道德化的天是“惩恶扬善的主宰”。答案:√7.7知与无知1、【单选题】()是通向未来有知的内在依据。A、自省B、求知C、无知D、汇纳答案:C2、【单选题】“人的‘知’就像我们脚下站着的这一块土地,除此之外的土地都是无知”,这是谁的观点?()A、墨子B、庄子C、老子D、曾子答案:B3、【判断题】“知”建立在对无知尊重与承认的基础之上。答案:√7.8智者与仁者1、【单选题】以下哪个不是古人理解的“三达德”?A、知者不惑B、达者不畏C、仁者不忧D、勇者不惧答案:B2、【单选题】“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句话出自()?A、《论语·子罕》B、《论语·阳货》C、《论语·里仁》D、《论语·为政》答案:C7.9从知到仁1、【单选题】从“知者利仁”到“仁者安仁”是从()到自然的过程。A、选择B、无知C、安顿D、奋起答案:A2、【单选题】“知皆扩而充之矣”出自()。A、《老子》B、《孟子》C、《论语》D、《庄子》答案:B3、【判断题】由“知”到“仁”是从价值的选择进入生命的投向和生命的熔铸。答案:√7.10勇士之勇与侠士之勇1、【单选题】《说文解字》对“儒”的解释为:()也。A、墨B、雅C、柔D、博答案:C2、【单选题】下列哪部著作中对“儒”的解释为:儒,柔也。术士之称。()A、《论语》B、《孟子》C、《说文解字》D、《礼记》答案:C3、【多选题】《论语》中的智(知),是指()。A、知识B、勇猛C、智慧D、理性答案:ACD4、【判断题】民间的“勇”主要是申张在程序中所不能申张的正义。答案:√5、【判断题】古人对用的崇尚体现在两个层面,即:民间的战争之勇和贵族的侠士之勇。()答案:X7.11何为勇1、【单选题】“勇”字,与()是相通的。A、涌B、永C、咏D、拥答案:A2、【单选题】《游侠列传》描写了哪个时期近二十位游侠的史实?()A、春秋战国B、秦末汉初C、东汉末年D、南北朝答案:B3、【判断题】“吾未见刚者”中的“刚”是指公道原则,是顺其天道自然的一种正义。()答案:√7.12勇而无礼则乱1、【单选题】“子曰:勇而无礼则乱”出自哪里?()A、《论语·泰伯》B、《论语·颜渊》C、《论语·子罕》D、《论语·里仁》答案:A2、【单选题】“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中的“约”是指()?A、相处B、约定C、幸运D、疾贫答案:D3、【判断题】勇而无礼则乱,指一个人虽然很勇敢,如果不受礼的约束的话,就会犯上作乱。()答案:√7.13勇与义、勇与真1、【单选题】“子路曰:君子尚勇乎”,这句话出自()?A、《论语·卫灵公》B、《论语·微子》C、《论语·阳货》D、《论语·里仁》答案:C2、【判断题】孔子认为,君子有勇而无义为盗。()答案:X3、【判断题】“乡原,德之贼也”中的“贼”是戕害的意思。()答案:√7.14勇与仁1、【单选题】“鸟兽不可与同群”,这句话出自()?A、《论语·卫灵公》B、《论语·微子》C、《论语·阳货》D、《论语·里仁》答案:B2、【多选题】以下哪几项是孔子对“仁”与“勇”的关系的阐述?()A、有德者必有言B、有言者必有德C、仁者必有勇D、勇者不必有仁答案:ABD3、【判断题】《周易·师卦》中,将“师”解释为“众也”。()答案:√7.15儒者之勇1、【单选题】“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中的“反”的意思是()?A、反对B、反叛C、反省D、反应答案:C2、【单选题】“说大人,则藐之,忽视其巍巍然”,这句话出自()?A、《孟子·告子》B、《孟子·尽心》C、《孟子·离娄》D、《孟子·梁惠王》答案:B3、【多选题】孟子认为,天下有达尊三,即为()。A、德一B、齿一C、爵一D、学一答案:ABC7.16《礼记•儒行》解读1、【多选题】除《儒行》外,以下文章中属于《礼记》的有()。A、《大学》B、《中庸》C、《乐记》D、《学记》答案:ABCD2、【判断题】《礼记·儒行》中“不更其所”的意思是不改变自己的居所。()答案:X8.1孔子心中的唯一:颜回1、【单选题】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他是()的代表。A、仁B、义C、礼D、智答案:A2、【多选题】在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哪几位是孔子早期的弟子?()A、颜回B、子贡C、子路D、曾子答案:ABC3、【判断题】“勇”是儒家的四个核心范畴之一。()答案:√8.2颜回与孔子的生死告白1、【单选题】“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这句话出自()?A、《论语·为政》B、《论语·述而》C、《论语·学而》D、《论语·颜渊》答案:A2、【判断题】颜回虽好学,但其常常迁怒于弱者,对弱者缺乏温暖的关怀之情。()答案:X3、【判断题】“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这句话出自《论语·先进》。()答案:X8.3颜回之死1、【多选题】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孔子拒绝了,原因有二,即:()。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B、鲤也死,有棺而无椁C、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D、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答案:AB2、【多选题】以下哪几项,是颜回与孔子共同的道德追求?()A、非礼勿视B、非礼勿听C、非礼勿言D、非礼勿动答案:ABCD3、【判断题】在古代,啼比哭更加沉痛,指没有节制的哭。()答案:√8.4子贡的风云纵横1、【单选题】当田常欲作乱于齐,孔子问二三子何为莫出的时候,哪一位弟子请行被孔子同意了?()A、子张B、子路C、子石D、子贡答案:D2、【单选题】大说并许诺送子贡金百镒的是()。A、田常B、越王C、吴王D、晋君答案:B3、【判断题】“大夫何以俨然辱而临之”中的“俨然”和“临”均是自高的意思。()答案:√8.5骄傲的子贡1、【单选题】“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中的“加”是指()?A、增加B、赐予C、欺凌D、挑战答案:C2、【多选题】对子贡所问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A、可也B、未若贫而乐C、富而好礼者也D、如琢如磨答案:ABC3、【多选题】以下哪几项,是子贡的核心的特点?()A、骄傲B、自卑C、好胜之心D、谦逊之德答案:AC8.6好学的子贡1、【单选题】“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师”指的是()?A、子张B、子路C、子夏D、子贡答案:A2、【单选题】“过犹不及”,这句话出自()?A、《论语·泰伯》B、《论语·先进》C、《论语·卫灵公》D、《论语·里仁》答案:B3、【单选题】“师与商也熟贤”中的“商”指的是()?A、子张B、子路C、子夏D、子贡答案:C8.7朋友之道1、【单选题】()曾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A、子贡B、子渊C、子骞D、子路答案:A2、【多选题】关于孔子的友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朋友之间应注意保持一定距离B、朋友之间应亲密与信实C、注重在友道中切磋琢磨D、注重和朋友保持意见的一致答案:BC3、【判断题】“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界限。()答案:√8.8儒家的群己观1、【多选题】古圣先哲共有的气质是()。A、在群体中担当责任B、具有仁群之爱C、在精神世界中,追求特立独行D、被集体情怀所打动答案:ABC2、【判断题】儒家的群己观中提倡“离群索居”。()答案:X8.9“士”的标准1、【单选题】“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由()从《论语》中提出,并作为其立身根本。A、顾炎武B、朱熹C、黄宗羲D、王夫之答案:A2、【判断题】《论语》中的“斗筲之人”是指精神贫穷的人。答案:X8.10从儒家对管仲的评价看其历史观的变化1、【单选题】管仲让齐桓公“尊王攘夷”,其“攘夷”是指以()为核心的民族秩序。A、儒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签订合同代理授权书
- 2025翻译服务合同(口译)
- 2025中文版租房合同样本
- 《神经疾病症状学》课件
- 《直肠癌根治术》课件
- 《POCT临床应用管理》课件
- 《薪资结构设计与优化》课件
- (三诊)德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七章 第三节“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
- 2025年重庆货运资格证答题窍门
- 2025-2030铜金属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 《关于强化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的措施》学习解读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2025年由民政局策划的离婚协议官方文本模板
- 高血压科普健康宣教课件
- 班级安全员信息员培训
- 科技领域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方法
- 商场运营部的培训
- 四年级 人教版 数学《小数的意义》课件
- 《糖尿病与肥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