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施工指南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8/0D/wKhkGWcpi2-ADy1MAAKsZ2Mx4sg472.jpg)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施工指南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8/0D/wKhkGWcpi2-ADy1MAAKsZ2Mx4sg4722.jpg)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施工指南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8/0D/wKhkGWcpi2-ADy1MAAKsZ2Mx4sg4723.jpg)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施工指南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8/0D/wKhkGWcpi2-ADy1MAAKsZ2Mx4sg4724.jpg)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施工指南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M02/18/0D/wKhkGWcpi2-ADy1MAAKsZ2Mx4sg47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与施工指南TOC\o"1-2"\h\u29421第1章建筑结构设计基础 4280631.1设计原则与要求 454781.1.1设计原则 4140581.1.2设计要求 498621.2结构体系与材料选择 5161691.2.1结构体系 5212571.2.2材料选择 53791.3结构荷载与作用 5280661.3.1荷载分类 5250041.3.2荷载组合 5161931.3.3荷载作用效应 54056第2章地基与基础设计 5242542.1地基处理与加固 5312292.1.1地基处理方法 5293382.1.2地基加固设计原则 6171952.2基础类型及设计要点 656122.2.1浅基础 6136282.2.2深基础 686442.3地下结构设计 623552.3.1地下室设计 6262402.3.2基坑支护设计 69512.3.3地下管线设计 731976第3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736533.1材料功能与构件尺寸 7217733.1.1材料功能 7315003.1.2构件尺寸 764603.2混凝土构件设计 7206253.2.1梁 7280483.2.2板 791023.2.3柱 863583.2.4墙 8308873.3钢筋设计及构造 8189223.3.1钢筋配筋设计 8135463.3.2钢筋连接 812143.3.3钢筋构造措施 86970第4章钢结构设计 8237004.1钢材功能与连接设计 815474.1.1钢材选用原则 833984.1.2钢材功能要求 8184674.1.3钢结构连接设计 8213904.2钢结构构件设计 9133704.2.1构件类型与选用 993744.2.2构件尺寸设计 927284.2.3构件连接设计 9101364.2.4构件稳定性设计 9178024.3钢结构防腐与防火 9101474.3.1钢结构防腐措施 9161274.3.2钢结构防火设计 9111734.3.3防腐与防火施工要求 919059第5章砌体结构设计 922965.1砌体材料与强度 9248465.1.1材料要求 9124295.1.2材料强度 10170855.2砌体构件设计 10128885.2.1墙体设计 10144535.2.2墙体连接设计 1043545.2.3墙体洞口设计 10188475.3墙体抗震设计 1041385.3.1抗震设防标准 1014865.3.2抗震措施 10147895.3.3抗震计算 1119753第6章木结构设计 11315746.1木材功能与构件设计 1154276.1.1木材选材 115376.1.2木材力学功能 11217276.1.3构件设计 11300406.2木结构连接设计 11230416.2.1连接方式 11267456.2.2钉连接 1170796.2.3螺栓连接 12272836.2.4榫卯连接 12306846.3木结构防火与防腐 1219266.3.1防火设计 122296.3.2防腐设计 1228391第7章施工准备与组织 12237967.1施工前准备 12223397.1.1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1253487.1.2施工现场准备 13103737.1.3施工人员培训 13208707.1.4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 1337167.2施工组织设计 13175287.2.1施工进度计划 13238107.2.2施工资源配置 1383577.2.3施工平面布置 13145007.2.4施工安全措施 13265937.3施工质量控制 13216757.3.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3159307.3.2材料质量控制 13213677.3.3施工验收 14145797.3.4质量保修 142073第8章施工技术要点 1436588.1钢筋混凝土施工 1424318.1.1钢筋工程 14298128.1.2模板工程 14194618.1.3混凝土工程 14126638.2钢结构施工 15236518.2.1钢材检验 15109508.2.2钢结构制作与安装 15285098.2.3钢结构焊接 15314348.3砌体施工 15214048.3.1砌筑材料 159658.3.2砌筑工艺 15326628.3.3砌体结构构造措施 15293598.4木结构施工 158828.4.1木材检验 15312198.4.2木结构制作与安装 15100538.4.3木结构防护 162881第9章施工安全与环保 16399.1施工安全管理 16206919.1.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16232739.1.2施工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16270809.1.3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施工安全的标准和规范,保证施工现场安全。 1644669.1.4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16190909.1.5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通道畅通。 16184439.2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16270089.2.1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16148959.2.2施工现场应合理规划布局,妥善处理废弃物,防止水土流失和污染。 16248129.2.3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保证施工现场周边环境质量。 16149869.2.4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选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16152619.2.5施工现场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环保职责。 16267089.3施工安全处理 1613589.3.1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发展。 16276969.3.2施工单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安全,并配合调查。 16185719.3.3处理过程中,应认真分析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防止同类再次发生。 17248719.3.4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及时发觉并消除安全隐患,降低风险。 17113209.3.5对于违反施工安全规定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1729320第10章施工验收与维护 171394610.1施工验收标准与方法 171579010.1.1施工验收的基本要求 171021410.1.2施工验收的标准 171611610.1.3施工验收的方法 171461810.2结构验收与评定 17291910.2.1结构验收的基本要求 17567910.2.2结构验收的内容 172585010.2.3结构评定 18374710.3建筑结构维护与管理 182591410.3.1建筑结构维护的基本要求 182602910.3.2建筑结构维护的内容 18687910.3.3建筑结构管理 18第1章建筑结构设计基础1.1设计原则与要求1.1.1设计原则(1)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保证结构安全、经济、适用、美观。(2)充分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环境条件、施工工艺及经济性,实现结构优化设计。(3)注重结构整体功能,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耐久性。(4)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和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1.1.2设计要求(1)明确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基准期和设计地震分组。(2)合理确定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材料、构件尺寸和连接方式。(3)计算结构在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变形和稳定性。(4)对结构构件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及疲劳验算。1.2结构体系与材料选择1.2.1结构体系(1)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高度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如框架、框剪、筒体等。(2)保证结构体系具有合理的受力分布、足够的抗侧刚度及良好的耗能能力。1.2.2材料选择(1)结构材料应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等要求。(2)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材料,如钢材、混凝土、木材等。(3)根据结构体系及受力特点,合理选用材料,实现材料功能的充分发挥。1.3结构荷载与作用1.3.1荷载分类(1)永久荷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2)可变荷载:如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等。(3)偶然荷载:如地震作用、爆炸作用等。1.3.2荷载组合(1)根据建筑物使用阶段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荷载组合。(2)按照不同荷载组合,计算结构内力、变形和稳定性。(3)对结构进行强度、刚度、稳定性及疲劳验算,保证结构安全可靠。1.3.3荷载作用效应(1)分析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分布和变形情况。(2)考虑荷载作用效应的长期性和瞬时性,评估结构功能。(3)针对特殊荷载作用,如地震作用,进行专项分析,保证结构安全。第2章地基与基础设计2.1地基处理与加固2.1.1地基处理方法本节主要介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预压加固、置换加固、搅拌加固、排水加固等。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2.1.2地基加固设计原则地基加固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选择加固方法,保证加固效果;(2)充分考虑建筑物荷载特点,合理确定加固范围;(3)保证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4)加强施工监测,及时调整设计方案。2.2基础类型及设计要点2.2.1浅基础浅基础主要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等。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及施工条件,合理选择基础类型;(2)确定合理的基底尺寸,保证基础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3)考虑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协同工作,优化基础结构设计;(4)加强基础防水、防潮措施,保证基础使用寿命。2.2.2深基础深基础主要包括桩基础、沉井基础、地下连续墙等。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要点:(1)合理选择深基础类型,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建筑物荷载及施工环境;(2)保证深基础的稳定性、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3)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为深基础设计提供可靠依据;(4)加强深基础施工过程中的监测与质量控制,保证施工安全。2.3地下结构设计2.3.1地下室设计地下室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1)确定合理的地下室布局,满足使用功能及安全要求;(2)考虑地下水压力、土压力等因素,合理设计地下室外墙及底板;(3)加强地下室防水、排水措施,保证地下室使用功能;(4)优化地下室结构体系,提高抗震功能。2.3.2基坑支护设计基坑支护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建筑物荷载,合理选择支护结构型式;(2)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承载力和变形满足设计要求;(3)加强基坑降水、排水措施,防止地下水对基坑的影响;(4)进行施工监测,及时调整支护方案,保证施工安全。2.3.3地下管线设计地下管线设计应考虑以下方面:(1)合理规划地下管线布局,保证管线安全、美观、便于维护;(2)根据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建筑物荷载,选择合适的管线材质及连接方式;(3)加强地下管线防水、防腐措施,保证管线使用寿命;(4)考虑地下管线与建筑物基础的相互影响,保证建筑物安全。第3章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3.1材料功能与构件尺寸3.1.1材料功能(1)混凝土混凝土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强度、耐久性及施工和养护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根据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及受力状态等确定。(2)钢筋钢筋应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中规定的力学功能、化学成分、焊接功能等要求。钢筋强度等级应根据结构设计及施工条件选择。3.1.2构件尺寸(1)梁、板、柱、墙等主要受力构件的尺寸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并满足受力功能、稳定性及经济性。(2)构件尺寸的设计应考虑施工方便、模板及支撑体系的使用。3.2混凝土构件设计3.2.1梁(1)梁的设计应满足受力要求,包括弯矩、剪力、轴力等。(2)梁的截面尺寸、配筋及支座形式应根据受力情况、跨度及使用要求确定。3.2.2板(1)板的设计应考虑弯矩、剪力及局部受力。(2)板的厚度、配筋及支座条件应根据跨度、荷载及使用要求确定。3.2.3柱(1)柱的设计应满足轴力、弯矩及剪力的要求。(2)柱的截面尺寸、配筋及连接方式应根据受力情况、高度及使用要求确定。3.2.4墙(1)墙的设计应考虑轴压、弯矩及剪力。(2)墙的厚度、配筋及构造措施应根据受力情况、高度及使用要求确定。3.3钢筋设计及构造3.3.1钢筋配筋设计(1)钢筋的配筋应根据构件受力情况、混凝土强度及钢筋强度确定。(2)钢筋的配筋率、直径、间距及锚固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3.3.2钢筋连接(1)钢筋连接应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或绑扎等方法。(2)钢筋连接的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规范规定。3.3.3钢筋构造措施(1)构件的钢筋布置应考虑施工便利、结构受力及耐久性。(2)钢筋的搭接、接头、锚固等构造措施应根据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第4章钢结构设计4.1钢材功能与连接设计4.1.1钢材选用原则本节阐述钢材选用的基本原则,包括钢材的力学功能、化学成分、物理功能等要求,保证钢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1.2钢材功能要求详细介绍各类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冲击韧性等力学功能指标,以及焊接、螺栓连接等工艺功能要求。4.1.3钢结构连接设计论述钢结构连接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包括焊接、螺栓连接、铆接等连接方式的选用,以及连接件的构造和计算。4.2钢结构构件设计4.2.1构件类型与选用介绍常见的钢结构构件类型,如梁、柱、桁架、框架等,分析各类构件的适用范围和选用原则。4.2.2构件尺寸设计阐述钢结构构件尺寸设计的依据和计算方法,包括截面尺寸、材料厚度、构件长度等,保证构件满足受力要求。4.2.3构件连接设计分析构件连接的受力特点,提出连接设计的方法和要点,包括焊缝、螺栓、铆钉等连接件的布置和计算。4.2.4构件稳定性设计论述钢结构构件稳定性设计的原则和计算方法,包括局部稳定性、整体稳定性、扭转稳定性等,以保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4.3钢结构防腐与防火4.3.1钢结构防腐措施介绍钢结构腐蚀的原因,分析防腐措施,包括涂层保护、阴极保护、材料选择等,以延长钢结构的使用寿命。4.3.2钢结构防火设计阐述钢结构防火设计的原则和措施,包括防火涂料、防火隔离、结构防火分区等,保证结构在火灾情况下的安全性。4.3.3防腐与防火施工要求论述钢结构防腐与防火施工的具体要求,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检验等,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第5章砌体结构设计5.1砌体材料与强度5.1.1材料要求砌体结构设计中,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砌体材料。砌体材料主要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各类砌体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强度、抗渗、抗冻等功能指标。5.1.2材料强度砌体材料的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结构部位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砌体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力学功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5.2砌体构件设计5.2.1墙体设计(1)墙体厚度应满足结构受力、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2)墙体应设置足够的拉结筋、构造柱、圈梁等,以提高整体性和抗震功能。(3)墙体转角、交接处应采取加强措施,保证节点强度。5.2.2墙体连接设计(1)墙体与屋面、楼面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结构措施,如设置圈梁、构造柱等。(2)墙体与墙体的连接应采用现浇混凝土构造柱、拉结筋等,保证连接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5.2.3墙体洞口设计(1)墙体洞口应根据使用功能和受力要求合理设置,洞口尺寸、位置应满足结构安全和建筑美观的要求。(2)洞口周边应采取加强措施,如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拉结筋等。5.3墙体抗震设计5.3.1抗震设防标准墙体抗震设计应按照国家现行抗震设防标准进行,确定设防烈度、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5.3.2抗震措施(1)墙体应采取整体性、均匀性、对称性原则进行设计,避免出现薄弱部位。(2)墙体应设置足够的构造柱、圈梁、拉结筋等抗震构件,提高抗震功能。(3)墙体洞口周边应加强抗震构造措施,如设置钢筋混凝土框、抗震缝等。(4)墙体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采用可靠的抗震连接措施,保证整体稳定性。5.3.3抗震计算(1)墙体抗震计算应考虑地震作用、结构自重、荷载组合等因素。(2)墙体抗震计算可采用简化计算方法或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第6章木结构设计6.1木材功能与构件设计6.1.1木材选材木材作为建筑结构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震功能好、环保等特点。在进行木结构设计时,应依据《木材应用规范》选用合适的木材品种和等级。应充分考虑木材的含水率、纹理、节疤、虫蛀等因素,保证构件的安全与耐久性。6.1.2木材力学功能木材的力学功能主要包括抗拉、抗压、抗弯和抗剪强度等。设计时,应根据木材的种类、等级和受力状态,采用相应的力学功能指标。同时应考虑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木材强度降低和环境影响。6.1.3构件设计(1)梁:木梁的设计应满足受力要求,合理选用截面尺寸和形状。考虑荷载组合、支撑条件、跨度等因素,保证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2)柱:木柱设计应考虑受力状态、荷载组合、柱长等因素。柱子的直径或截面尺寸应满足抗压强度和稳定性要求。(3)桁架:木桁架设计应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合理分布节点和受力点,保证桁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4)楼面和屋面:木楼面和屋面应考虑荷载、跨度、支座条件等因素,选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构件尺寸。6.2木结构连接设计6.2.1连接方式木结构连接方式主要包括钉连接、螺栓连接、榫卯连接等。设计时应根据受力需求、施工条件和美观要求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6.2.2钉连接钉连接是木结构中常见的连接方式,应选用合适的钉径、长度和材质。钉连接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1)钉距:钉距应小于等于木材厚度的4倍。(2)钉数量:根据受力大小,合理确定钉的数量。(3)钉的方向:钉应垂直于木材表面,避免斜钉。6.2.3螺栓连接螺栓连接具有受力功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螺栓规格:根据受力大小,选择合适的螺栓直径和长度。(2)螺栓数量: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预紧力:采用合适的预紧力,提高连接的受力功能。6.2.4榫卯连接榫卯连接是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特色之一,具有结构美观、受力合理等优点。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榫卯形式:根据受力需求和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榫卯形式。(2)榫卯尺寸:满足受力要求,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3)施工工艺:采用精确的加工和安装工艺,保证连接质量。6.3木结构防火与防腐6.3.1防火设计(1)防火隔离:木结构建筑应设置防火隔离区域,降低火灾蔓延的风险。(2)防火涂料:木结构构件应涂刷防火涂料,提高构件的防火功能。(3)灭火设施:合理配置灭火设施,提高木结构建筑的灭火能力。6.3.2防腐设计(1)木材防腐处理:采用合适的防腐剂对木材进行处理,提高木材的耐久性。(2)防潮设计:木结构建筑应采取有效的防潮措施,防止木材受潮发霉。(3)构件防护:对易受腐蚀的木构件进行额外的防护处理,延长其使用寿命。第7章施工准备与组织7.1施工前准备7.1.1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在施工前,项目管理人员应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保证各方对设计意图、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有统一的认识。7.1.2施工现场准备(1)施工现场应平整、干净,无杂物;(2)施工用水、用电应满足施工需求;(3)施工临时设施应齐全,包括临时办公室、仓库、宿舍等;(4)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应准备到位。7.1.3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施工人员掌握相关施工技能和质量标准。7.1.4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报监理单位审批。7.2施工组织设计7.2.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保证工程按期完成。7.2.2施工资源配置合理配置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等资源,保证施工顺利进行。7.2.3施工平面布置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保证施工有序进行,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7.2.4施工安全措施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包括临时设施、施工机械设备、电气安全等方面,保证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工程质量。7.3施工质量控制7.3.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严格遵循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保证施工质量;(2)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艺实行重点监控;(3)及时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7.3.2材料质量控制(1)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保证材料合格;(2)对不合格材料进行清场,禁止使用;(3)对材料的使用、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管理,防止材料变质。7.3.3施工验收(1)分阶段、分部位进行施工验收;(2)对验收中发觉的问题及时整改,保证工程质量;(3)组织竣工验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7.3.4质量保修施工结束后,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对工程质量进行保修,保证工程长期稳定使用。第8章施工技术要点8.1钢筋混凝土施工8.1.1钢筋工程(1)钢筋应符合设计规范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其品种、规格、强度和焊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2)钢筋的焊接、绑扎、机械连接等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3)钢筋的布置和焊接应保证结构受力的合理传递,避免因焊接不良导致的应力集中现象。8.1.2模板工程(1)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位移。(2)模板的安装和拆除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保证施工安全、高效。(3)模板的接缝应严密,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漏浆现象。8.1.3混凝土工程(1)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原材料功能及施工条件进行优化,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2)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施工工艺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3)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避免产生冷缝。8.2钢结构施工8.2.1钢材检验(1)钢材的品种、规格、功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标准。(2)钢材的焊接材料、连接件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8.2.2钢结构制作与安装(1)钢结构制作应遵循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保证加工精度和尺寸准确。(2)钢结构的安装应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和顺序,保证结构安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8.2.3钢结构焊接(1)焊接工艺应按照设计要求和焊接规范进行,保证焊接质量。(2)焊接后的检验应符合国家标准,对不合格的焊接应及时进行返修。8.3砌体施工8.3.1砌筑材料(1)砌体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2)砌筑砂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保证砂浆的和易性和强度。8.3.2砌筑工艺(1)砌筑应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保证砌体的整体稳定性。(2)砌筑过程中应控制灰缝的厚度和饱满度,避免砌体裂缝和空洞。8.3.3砌体结构构造措施(1)砌体结构的拉结、抗震、防火等构造措施应符合设计规范。(2)砌体结构应设置合理的伸缩缝、沉降缝,以减小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对结构的影响。8.4木结构施工8.4.1木材检验(1)木材的品种、规格、含水率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2)木材的防腐、防虫处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8.4.2木结构制作与安装(1)木结构制作应遵循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保证加工精度和连接牢固。(2)木结构的安装应按照设计顺序进行,保证结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8.4.3木结构防护(1)木结构应采取防火、防腐、防虫等防护措施,保证其使用寿命。(2)木结构防护材料的选用和施工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定。第9章施工安全与环保9.1施工安全管理9.1.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9.1.2施工前应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9.1.3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施工安全的标准和规范,保证施工现场安全。9.1.4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9.1.5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通道畅通。9.2施工现场环境保护9.2.1施工单位应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9.2.2施工现场应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听课评课记录2
-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听课评课记录2
-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3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听评课记录表1年级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听课评课记录
- 鲁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2《图形的全等》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 命题与证明》听评课记录
- 小学二年级乘法口算练习题
- 五年级分数乘法口算题卡
-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听课评课记录: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二课时活出生命的精彩
- 危险化学品目录2023
- TSXDZ 052-2020 煤矿矿图管理办法
- GB/T 7631.18-2017润滑剂、工业用油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8部分:Y组(其他应用)
- 2022年第六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
- GB/T 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
- 政府资金项目(荣誉)申报奖励办法
- 最新如何进行隔代教育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 当前警察职务犯罪的特征、原因及防范,司法制度论文
- 奥特莱斯专题报告(经典)-课件
- 《新制度经济学》配套教学课件
- 计算机文化基础单元设计-window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