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制造智能工业40实现路径方案_第1页
工业制造智能工业40实现路径方案_第2页
工业制造智能工业40实现路径方案_第3页
工业制造智能工业40实现路径方案_第4页
工业制造智能工业40实现路径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制造智能工业40实现路径方案TOC\o"1-2"\h\u20114第1章智能工业4.0概述 34171.1工业制造发展历程 3140611.2智能工业4.0的定义与特征 3170381.3智能工业4.0的战略意义 46221第2章工业制造现状分析 4316452.1我国工业制造发展现状 4309002.2国外工业制造发展现状 5200402.3我国与国外工业制造差距分析 524882第3章智能工业4.0关键技术 6161173.1工业大数据 6117423.1.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695953.1.2数据存储与管理 668593.1.3数据分析与挖掘 6273513.2工业互联网 6239153.2.1工业网络架构 6177803.2.2网络协议与标准 6220763.2.3网络安全 6288443.3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612063.3.1机器学习算法 63733.3.2深度学习技术 7306753.3.3强化学习 7187743.4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 719593.4.1数字孪生技术 75313.4.2虚拟仿真技术 7186573.4.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74022第4章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 7289714.1智能制造装备概述 7214694.1.1定义与分类 7234964.1.2关键技术 893304.2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861134.2.1层次结构 8187504.2.2功能模块 8302944.3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案例 8315114.3.1数控机床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9132214.3.2工业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 9302894.3.3智能传感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940234.3.4智能检测设备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 927636第5章工厂智能化布局与设计 9143065.1工厂智能化布局原则 9256835.1.1整体优化原则 9224625.1.2灵活性原则 9222625.1.3安全性原则 9168525.1.4绿色环保原则 9104565.2智能化生产线设计 1065015.2.1生产线模块化设计 10168005.2.2设备选型与配置 10233615.2.3信息化系统集成 1060385.2.4智能调度与优化 10180125.3数字化工厂建设 10205885.3.1工厂三维建模 10271415.3.2数据采集与监控 10176775.3.3工艺仿真与优化 1038245.3.4设备远程维护 10268875.3.5网络安全防护 106511第6章工业制造智能管理 10231346.1智能生产管理 10139646.1.1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 10175976.1.2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 11294166.1.3设备维护与管理 11233926.2智能质量管理 1144806.2.1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 1118426.2.2智能检测与判定 11270936.2.3质量追溯与改进 1148496.3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140986.3.1仓储管理智能化 11116046.3.2物流运输优化 11242556.3.3供应链协同管理 1165386.3.4智能采购决策 1231346第7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12267657.1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 12239857.2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 12107757.2.1总体架构 12171237.2.2关键技术 12149097.3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 1271387.3.1智能工厂 12145977.3.2智能制造 1340547.3.3智能服务 13254477.3.4智能供应链 13308687.3.5工业APP 13412第8章智能工业4.0安全与隐私保护 13256728.1工业网络安全 13319158.1.1网络架构安全 1313408.1.2网络设备安全 13321438.1.3网络通信安全 1322888.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3190608.2.1数据分类与分级 13227558.2.2数据加密与脱敏 14314418.2.3隐私保护策略 1468508.3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1485628.3.1安全管理策略制定 14130048.3.2安全技术体系 14173238.3.3安全运维与监控 14252718.3.4安全合规性评估 1428491第9章智能工业4.0政策与法规 14123759.1国际政策与法规分析 1433409.1.1德国 14232489.1.2美国 14152459.1.3日本 1566939.2我国政策与法规现状 1579689.2.1国家层面 1511139.2.2地方层面 15135449.3政策与法规建议 1531979.3.1完善顶层设计 15276839.3.2加强政策支持 15295479.3.3优化法规体系 1578349.3.4强化人才培育 15324959.3.5推进国际合作 162424第十章智能工业4.0实施路径与策略 161323610.1实施路径规划 161284210.2关键环节突破 162847110.3企业转型升级策略 162725810.4产业协同发展策略 17第1章智能工业4.0概述1.1工业制造发展历程工业制造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自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已经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1.0时代,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械化生产;第二阶段是工业2.0时代,以电力和流水线生产为特点;第三阶段是工业3.0时代,以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为核心。当前,全球工业制造正逐步迈向智能工业4.0时代。1.2智能工业4.0的定义与特征智能工业4.0,即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通过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Systems,CPS)实现工业生产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其主要特征如下:(1)高度自动化: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设备、制造过程和物流系统的自动化。(2)智能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智能决策。(3)网络化:通过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设备、工厂、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紧密连接,提高生产协同效率。(4)定制化:基于消费者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5)绿色环保: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1.3智能工业4.0的战略意义智能工业4.0对我国工业制造具有以下战略意义:(1)提升国家竞争力:智能工业4.0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高国际市场份额。(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智能工业4.0将推动我国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能力。(4)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智能工业4.0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5)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工业4.0将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助力我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第2章工业制造现状分析2.1我国工业制造发展现状我国工业制造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工业制造正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制造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涵盖了几乎所有工业门类。(2)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航天、高铁、通信设备等领域,我国企业已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3)智能化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工业制造企业纷纷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推动生产方式由“大而全”向“专精特新”转变。(4)绿色制造取得积极成效。我国工业制造企业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2国外工业制造发展现状国外工业制造发展较早,尤其是在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工业制造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当前,国外工业制造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业结构优化。发达国家纷纷布局高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发展。(2)创新能力突出。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不断推动工业制造技术突破。(3)智能化程度高。发达国家在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拥有先进技术,生产效率不断提高。(4)绿色制造成为共识。国外企业普遍重视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绿色制造,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2.3我国与国外工业制造差距分析尽管我国工业制造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结构层面。我国工业制造产业结构相对低端,高技术产业占比不高,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2)创新能力层面。我国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足,制约了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3)智能化程度层面。我国工业制造智能化水平总体较低,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和系统集成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4)绿色制造层面。我国工业制造企业在环保意识、绿色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绿色制造理念的宣传和实践。(5)人才培养与引进层面。我国在高端人才、技术工人等方面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足,影响了工业制造水平的提升。第3章智能工业4.0关键技术3.1工业大数据3.1.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工业大数据是智能工业4.0的基础,涉及各种来源、格式和结构的数据。本节介绍工业大数据的采集、预处理方法和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清洗、数据集成等。3.1.2数据存储与管理针对工业大数据的海量性、多样性和高速性,本节讨论工业大数据存储与管理的相关技术,包括分布式存储、数据压缩、数据索引等。3.1.3数据分析与挖掘本节重点介绍工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方法,如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以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优化和决策支持。3.2工业互联网3.2.1工业网络架构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工业4.0的关键基础设施,本节介绍工业网络架构的设计与实现,包括工业以太网、无线传感器网络、5G通信技术等。3.2.2网络协议与标准本节阐述工业互联网中涉及的网络协议与标准,如OPCUA、MQTT、DDS等,以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3.2.3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本节讨论工业互联网的安全技术,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入侵检测等,以保障工业网络的稳定与安全。3.3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3.3.1机器学习算法本节介绍机器学习算法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包括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等,以实现对工业生产过程的智能优化。3.3.2深度学习技术本节讨论深度学习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对抗网络(GAN)等,用于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异常检测等任务。3.3.3强化学习强化学习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节介绍强化学习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3.4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3.4.1数字孪生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为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实时映射提供了技术支持。本节阐述数字孪生的概念、建模方法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4.2虚拟仿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在工业设计和制造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节介绍虚拟仿真技术在产品设计、生产线布局、生产过程优化等方面的应用。3.4.3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本节探讨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如远程维修、操作培训、产品展示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第4章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4.1智能制造装备概述智能制造装备是工业4.0时代下的核心技术之一,其融合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制造业提供了高效、灵活、智能的制造手段。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包括数控机床、工业、智能传感器、智能检测设备等,具有高度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本节将从智能制造装备的定义、分类、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概述。4.1.1定义与分类智能制造装备是指在制造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功能的设备与系统。根据功能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智能制造装备可分为以下几类:(1)数控机床:实现零件的精密加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2)工业:完成各种重复性、高强度、危险等作业任务。(3)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为制造过程提供数据支持。(4)智能检测设备:对产品质量进行在线检测,保证产品质量。4.1.2关键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技术:用于实现设备与环境的感知与交互。(2)机器视觉技术:用于识别、定位和检测制造过程中的工件。(3)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用于设备学习、决策和优化。(4)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4.2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智能制造系统架构是实现制造过程智能化、高效化的关键。本节将从层次结构、功能模块等方面介绍智能制造系统架构。4.2.1层次结构智能制造系统架构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1)设备层:包括智能制造装备、传感器、执行器等,实现制造过程的执行。(2)控制层:负责对设备层进行实时监控与控制,保证制造过程的稳定运行。(3)管理层:对制造过程进行计划、调度、优化等管理活动。(4)决策层:基于大数据分析,为制造过程提供智能决策支持。4.2.2功能模块智能制造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1)设备管理模块: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控、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2)生产管理模块:完成生产计划、调度、质量控制等任务。(3)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与优化。(4)仓储物流模块:实现物料配送、库存管理等物流活动。4.3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案例以下为智能制造装备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4.3.1数控机床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数控机床在汽车制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缸体、缸盖、曲轴等关键零部件的加工。采用数控机床,可以提高加工精度、缩短加工周期,降低生产成本。4.3.2工业在电子制造中的应用工业在电子制造领域可用于贴片、焊接、组装等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4.3.3智能传感器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智能传感器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以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保证产品质量。4.3.4智能检测设备在航空制造中的应用智能检测设备在航空制造领域,可以对飞机零部件进行在线检测,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故障风险。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智能制造装备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第5章工厂智能化布局与设计5.1工厂智能化布局原则5.1.1整体优化原则工厂智能化布局应遵循整体优化原则,即在整个工厂范围内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包括生产线布局、物流系统规划、设备选型与配置等方面。5.1.2灵活性原则智能化工厂布局应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布局应便于快速调整生产线,实现多种产品的混合生产。5.1.3安全性原则工厂智能化布局要充分考虑生产安全,保证设备、人员及物料的安全。合理设置安全防护措施,降低发生的风险。5.1.4绿色环保原则智能化工厂布局应注重绿色环保,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5.2智能化生产线设计5.2.1生产线模块化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生产线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各模块可根据生产需求进行灵活组合和调整。5.2.2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产品工艺要求,选择高效、稳定的智能化设备。通过设备互联互通,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5.2.3信息化系统集成将生产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信息化系统集成,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提高生产效率。5.2.4智能调度与优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任务的智能调度,优化生产计划,降低生产成本。5.3数字化工厂建设5.3.1工厂三维建模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工厂的数字化模型,实现工厂布局的直观展示和优化。5.3.2数据采集与监控部署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设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分析。5.3.3工艺仿真与优化利用仿真技术,模拟生产过程,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5.3.4设备远程维护通过远程维护系统,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和故障诊断,提高设备运行效率。5.3.5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证工厂智能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第6章工业制造智能管理6.1智能生产管理6.1.1生产计划与调度优化智能生产管理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大数据分析,实现生产计划与调度的优化。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及生产能力,自动合理高效的生产计划,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6.1.2生产过程监控与优化利用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及工业大数据,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设备、物料及人员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预警,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优化与调整。6.1.3设备维护与管理通过智能化的设备管理系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故障预测与诊断,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维修成本。6.2智能质量管理6.2.1质量数据采集与分析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术,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数据,通过数据挖掘与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6.2.2智能检测与判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与判定。通过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等方法,提高检测速度与准确率,降低人工成本。6.2.3质量追溯与改进构建全面的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快速定位与责任追溯。通过持续改进,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不良品率。6.3智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6.3.1仓储管理智能化运用自动化立体仓库、智能搬运等技术,实现仓储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仓储效率,降低库存成本。6.3.2物流运输优化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结合实时交通信息、运输资源等因素,为物流运输提供最优路线与方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6.3.3供应链协同管理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各环节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6.3.4智能采购决策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市场行情、供应商信用等进行评估,为采购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第7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7.1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实现工业制造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施,是推动工业4.0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统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工厂、企业、产业链的全面互联互通,为工业生产提供实时、高效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本章将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概念、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7.2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设计7.2.1总体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架构分为四层:设备接入层、边缘计算层、平台服务层和应用层。(1)设备接入层:负责连接各种工业设备,实现设备数据的采集、传输和预处理。(2)边缘计算层:对设备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降低网络传输压力。(3)平台服务层:提供数据存储、计算、分析等服务,支撑各类应用场景。(4)应用层:根据不同行业需求,开发各类应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7.2.2关键技术(1)设备接入技术:包括有线和无线接入技术,如Modbus、OPCUA、MQTT等。(2)边缘计算技术:涉及数据预处理、实时分析、边缘决策等。(3)平台服务技术:包括大数据处理、云计算、人工智能等。(4)安全技术: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安全、设备安全和系统安全。7.3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场景7.3.1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智能工厂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设备监控、生产调度、质量检测、能源管理等。通过平台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7.3.2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智能制造提供数据支持,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场景包括工艺优化、预测性维护、生产排程等。7.3.3智能服务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可以为客户提供远程监控、故障诊断、运维优化等智能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服务成本。7.3.4智能供应链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包括采购、库存、物流等环节。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效率。7.3.5工业APP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各类工业APP的开发和应用,为行业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典型应用包括设备租赁、维修服务、协同设计等。第8章智能工业4.0安全与隐私保护8.1工业网络安全8.1.1网络架构安全在智能工业4.0的背景下,工业网络作为制造系统的基础设施,其安全性。本节主要讨论工业网络的架构安全,包括物理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防护措施。8.1.2网络设备安全分析工业网络中各类设备的安全功能,提出针对设备的安全加固策略,包括硬件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应用程序安全。8.1.3网络通信安全探讨工业网络通信过程中的安全风险,提出基于加密技术和访问控制的安全通信方案,保证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8.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8.2.1数据分类与分级对工业制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根据不同类型和级别的数据制定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8.2.2数据加密与脱敏介绍数据加密和脱敏技术,保证敏感数据在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8.2.3隐私保护策略针对工业制造中的用户隐私问题,提出隐私保护策略,包括数据最小化原则、用户授权机制和隐私合规性检查。8.3安全管理体系构建8.3.1安全管理策略制定结合智能工业4.0的特点,制定全面的安全管理策略,涵盖组织架构、人员培训、设备管理和应急预案等方面。8.3.2安全技术体系构建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在内的安全技术体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防护。8.3.3安全运维与监控建立安全运维和监控机制,实时监测工业制造系统的安全状况,对安全事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理。8.3.4安全合规性评估开展安全合规性评估,保证智能工业4.0的安全管理体系符合国家法规、行业标准和国际要求。第9章智能工业4.0政策与法规9.1国际政策与法规分析在国际范围内,智能工业4.0的发展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本节将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智能工业4.0相关政策与法规进行分析。9.1.1德国德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了“工业4.0”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支持智能工业的发展。主要包括:《数字化议程》、《高技术战略2025》等,旨在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9.1.2美国美国在智能工业4.0领域推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AMP)等政策,旨在加强企业和学界的合作,推动制造业创新。美国还在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法规,保障智能工业4.0的发展。9.1.3日本日本提出了“社会5.0”战略,强调智能工业4.0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相关政策与法规包括:《科技创新综合战略》、《新战略》等,旨在推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9.2我国政策与法规现状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工业4.0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法规,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9.2.1国家层面国家层面制定的政策包括《中国制造2025》、《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等,明确提出加快智能工业4.0发展,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9.2.2地方层面各地区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推动智能工业4.0发展。如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旨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高地。9.3政策与法规建议为进一步推动智能工业4.0发展,提出以下政策与法规建议:9.3.1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国家层面的政策统筹和规划,明确智能工业4.0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9.3.2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技术创新。9.3.3优化法规体系完善知识产权、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智能工业4.0发展提供有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