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合格考重点知识点必背小节_第1页
高中化学合格考重点知识点必背小节_第2页
高中化学合格考重点知识点必背小节_第3页
高中化学合格考重点知识点必背小节_第4页
高中化学合格考重点知识点必背小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合格考(会考)重点知识点

1、需要认识的仪器实验操作:蒸储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容量瓶,锥形瓶,漏斗。

仪蒸储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容量瓶(常锥形瓶普通漏斗长颈漏斗

器考)

8早

「「好冷凝管

像,「生吞冷凝管「分液漏斗准备给你,e容里瓶叫你一声

;饭后一根冷凝管长颈漏斗决定

你敢应吗

二蒸憎烧瓶小饥小慑常备冷凝管;黑v.颜色看看欺负你没脖子

很欣赏你的锥子脸长反了

4J3就TM成了锥形瓶

你成功嫁给了

漏斗君

2、实验操作:过滤、蒸发(结晶)、蒸储、萃取、分液。

实验操作过滤蒸发蒸储萃取与分液

图像

,G大层

—<

导落有澳的

TCCUMi

i

<.3T=

3.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H2(氢气)、N2(氮气)、Na(钠)、Mg(镁)。

4.酸:在水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如:HC1(盐酸)、H2s0,(硫酸)、HNO3(硝酸).

常见的酸备注

浓盐酸(HC1)浓硫酸(H2S04)硝酸(HN03)

性质浓盐酸具有挥发①吸水性常考:H2s。4的吸水

性,溶液放置一段(吸收水分),在性及腐蚀性

时间后浓度会减实验室中常用它

小。做干燥剂(干燥:

。2、Hz、N2、C()2、

Cl2)(但干燥NH3

不行)。

②强烈的腐

蚀性。

③强氧化性

用途干燥剂(因为具有

腐蚀性,不能用于

干燥食品)

5.碱:在水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0H)的化合物。如:NaOH(氢氧化钠)、Ca(0H)2(氢氧

化钙)。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0H)2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出大量的热)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熟石灰、消石灰

化工原料,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用于建筑工业,制作漂白粉的原料,改良酸

用途

工业,生活中可用于去除油污性土壤

6.盐:由金属离子(或NHj)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氯化钠)、Na2c。3(碳酸钠)。

常见的盐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备注

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水

性质溶于水,稳定,受热不分溶于水,不稳定,受热易溶液都为碱性,但两者是

解分解盐不是碱

用途做工业原料等(造纸、玻做发酵粉制糕点、中和胃

璃等)酸、制灭火器

7.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必须是氧元素,另一种可为金属或非金属元素。CO(一氧化碳)、

C02(二氧化碳)、H20(水)等。

8.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实验现象钠会浮在水面钠熔化成一个钠会在水面上发出爆炸声看到明显的红

上银色小球,浮在游动色

水面上

2

原因钠的密度小于钠与水的反应钠与水反应会由于氢气可燃,钠与水的反应

水是一个放热反产生大量的氢又是放热反应,生成的是NaOH,

应,而钠本身的气,所以会听到所以热量有可是强碱,如果水

熔点比较低嘶嘶声能点燃氢气中滴入了酚酬

试液,就会变红

9.过氧化钠:岫2。2的性质

①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或水反应,均有氧气放出,可做为供氧剂,

②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Na202+2cO2----2Na2cO3+021

2Na202+2H20----4NaOH+021

10.酸雨气体: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禁止尾气直接排放。

11.SiO2的性质:良好的导光性能可作为光导纤维。

12.Si的用途:半导体、芯片及晶体管等。

13.SO2的漂白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颜色复原。

14.CL的漂白性:CL与A0反应有HC10的生成,HC10具有漂白性,而不是CL具有漂白性。

15.区分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原因是粒子半径大小。最简单的鉴别方法是丁达尔效应。常见的胶体:Fe(OH)3

胶体(氢氧化铁胶体)、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烟、云、雾、有色玻璃等。

16.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得失或电子的偏移。(化学价的一定有变化)

①有单质(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口诀:升失氧化还原剂。化

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作为还原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作为氧化剂。

②化学价的口诀: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领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价氢氧硝钱,二价碳酸硫酸。

+222+35+

一价(K\Na*、Cl\H\Ag);二价(O\Ca\Ba*、Mg"、Zn);Al\Si"、P;一价(OH,N03)二价

22

(C03\S04)O

17.需要掌握Zn-Cu-H2s(h原电池的结构:

3

<Di

装置5aJ

17

示意图

___i

稀检槽

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生成,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电极Zn电极Cu电极

电极名称负极正极

得失电子失电子得电子

电子流向流出流入

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2++

电极反应式Zn—2e-^Zn2H+2e-=H2

2+

总反应式Zn+2H=Zn+H2

1)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电极材料由两种金属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属与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组成。

②电解质溶液存在(注意: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

③两电极之间有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4

ZnCuFe

H2SO4H2sO4NaCI溶液

ABc

MMX

ziCuZnCu

tfWH2SO4H2SO4BHSO

NaCI溶液24

CuSO4

EFMNO

MXXX7

2)正负极判断及现象:

活泼金属当负极,反应被溶解;不活波金属当正极,不参与反应,但庆从正极冒出.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3)金属活泼性: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逐渐与强

+2+2

18.不能共存(能发生反应的离子)的离子组:Ag+Cr=AgCl(白色沉淀);Ba+S04=BaS04(白色沉淀);

2+2+2

Ca+C03=CaC03(白色沉淀);2H+CO3=CO2+H2O(含有C(V-加酸会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2+

H+0H=H20;Mg+20H=Mg(OH)2(白色沉淀)。(常考选择题和大题的离子反应)

19.发生化学变化就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生成放出能量。

放热反应(▲HVO)吸热反应(▲1{>())

能量1\

反应物的^—\法口

总能量、黜

图示、能量

生成物的卜一口____

总能量।____________»21=□____

0反应过程

能量相反应物的总能量小土生成物的总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对大小能量

1).判断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重点)

①比较吸热能量和放热能量的相对大小。

5

若E吸〉Eg则吸热反应;若E吸VE放,则放热反应。

②比较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若E反〉E生,则放热反应;若E反VE生,则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常考由“图示”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1)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如Ca0+Hz0=Ca(0H)2。

②所有的燃烧反应,如CH4+202==C02+2H2。。(如酒精燃烧)

③酸碱中和反应,$0Na0H+HCl=NaCl+H20o

④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如2Na+2H2O=2NaOH+H21o

⑤部分特殊反应,如铝热反应、过氧化钠与水或CO?的反应、氨的催化氧化等。

(2)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绝大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3==CaO+CO210

②钱盐与碱的反应,如2NH4C1(s)+Ba(0H)2•8H20(s)=BaCl2+2NH3f+10H20o(合格考高频考点)

20.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最根本的是内因,反应物的本质;外界因素:温度、浓度、压强(气体)、

固体表面积、催化剂,系数越大,反应越快。

21.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常考判断含有离子键或含有共价键的化学物)

1、(离子幢:阴用身子间的柘工作用(”也作用).

港渡衲金4**活波的非金▲原子同

杷年原子何通过共用电干时用成的

相互作用.

井金属朦子问(AICI#筑住)

J板往央价检|共用电子"例音一

I非极性共管健|共用电于对不偈移

金属健:金属离子与自由曲子间的相互作用

1)判断离子键和共价键:

①离子键:看是否含有金属离子(常考含“钠离子(Na+)的NaCl、钾离子(K+)的KC1、钙(Ca?+)

的CaO。

②共价键:看是否含有非金属的离子。

22.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①n=m/M表示:物质的量(mol)等于物质的质量(g)除以物质摩尔质量(相当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6

单位为:g/mol)o

②n=V/Vm(气体)表示:物质的量(mol)等于气体的体积除以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

1

③CBF/V表示:物质的量浓度(mol.f)等于气体的体积除以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o

23.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着色剂(添加颜色或者色素的物质,常考:柠檬黄)、防腐剂(防止食物变质的物

质,常考:苯甲酸钠及山梨酸钾)、调味剂、营养强化剂.

功能品种

胡萝卜素(根红色)、番茄红素(红

色)、胭脂红酸(红色)、览菜红(紫红

食用色素调节食品色泽,改善食品外现

色)、版蓝,蓝色)、姜黄色素[黄色)、

叶绿素(绿色)、柠檬黄(黄色)

花梆、茴香、桂皮、丁香油、柠獴

食用香料赋予食品香味,引人愉悦

油、水果香精

糖精।其甜味是蔗糖的300倍〜500

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改善口感

倍)、木糖醵(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

鲜味剂使食品呈现鲜味,引起食欲味精(谷氨酸钠)

笨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盐、

防腐剂阻抑物菌繁殖,防止食物腐败

丙酸钙

抗氧化,阻止空气中的氧气使食物抗坏血酸(维生素6、维生素E、T

抗氧化剂

氧化变所基羟基茴香配

食盐加碘,粮食制品中加赖薮酸,

管养强化补充食物中缺乏的雷养物质或微量

食品中加维生素或硒、钙等微量元

24.有机物:一般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但CO?和CO是无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为CH*

25.崎: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如:甲烷:CH4;乙烯:C2H4.

26.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一般出现在有机化学中,

且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羟基例外,酚和醇不能成为同系物,如苯酚和苯甲

醇)。如:CH,和CH3cH3。

27.同分异构体:在有机化学中,将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也称为结构异构体。

在同分异构体中,分子式相同即是同种元素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28.高分子化合物的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一般至少10000以上,分子中有重复的结构单元。如:聚

乙烯TCH2-CH3「,重复出现的结构单元是-CH2-CH2-,n值是几千甚至是几万。

29.熟悉甲烷、乙烯、乙快、乙醇、乙醛、乙酸六种有机物

7

甲烷二烯二焕

结构

CILCH=CHCH三CH

简式;2

正四面体结构,C原子居

于正四面体的中心,分子

结构中的5个原子中没有任何平面型结构,分子中的直线型结构,分子中的4个原子处

特点4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6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于同一直线上。同一直线上的原子

其中任意三个原子在同一内,腱角都约为120°当然也处于同一平面内。

平面内,任意两个原子在

同一直线上。

II

HH

空间

C=<.H-C三C-H

构型

HH

H-------------------------3kH

物理

恒质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无色气体,难溶于水无色气体,微溶于水

代表物乙醇乙醛乙酸

结构简式

CH3cH20H或C2H5OHCH3CHOCH3coOH

官能团羟基:一OH醛基:一CHO段基:—COOH

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俗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

物理性质酒精,与水互溶,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俗称醋酸,易溶于水和乙醇,无

(非电解质)水醋酸又称冰醋酸。

作燃料、饮料、化工原料;质量有机化工原料,可制得醋酸纤维、

用途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用于医—合成纤维、香料、燃料等,是食

疗消毒剂醋的主要成分

8

30.1-20号元素的原子示意图:

氢H1—20号元素ftHe

1.0084.003

元素名称和符号

0)

相对原子质量磅

原子结构示意图

锂Li镀Be硼B碳C氨N氧。息Ne

6.9419.01210.81112.01114.00715.99918.99820.18

磅磅

0))磅

6@24

钠Na镁Mg铝AI硅Si磷P硫Saa建Ar

22.99024.30526.98228.08630.97432.06535.45339.948

住一修年年

H-132822今frl7)2877W-1刃8288

钾K钙Ca

39.09840.078其他常用元素

铭Mn铁Fe铜Cu锌Zn领Ba银Ag汞Hg碘I

W-192881(^202882

*当/54.93855.84563.54665.40913733107.87200.59126.9

31.元素周期律:考点常设在非选择题考察”非金属性“和”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个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IAIIAIIIAIVAVAVIAVDA0

1

2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3:B稀

属J____

4有

性Al:Si

5气

6Ge;As体

7元

增Sb:Te

,Po:At强

<----------1-----

金属性逐渐增强

9

非金属性

金属性

32.原子结构: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质量只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近似为1,电子的质量课忽略不计。

(3)原子序数=荷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质量数3)=质子数(力+中子数(也

(5)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4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

(二)核素

1)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2)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如:氢有三种同位素,MdH)、M(2D,重

氢)、M(3T,超重氢);碳有多种同位素,气、气和14C(有放射性)等。

3)同素异性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形态的单质。(如:碳、石墨、金刚石;白磷和红磷;氧气和臭氧)

10

33.富含淀粉(馒头)、纤维素(青菜)、蛋白质(鸡蛋)、油脂(肉类),维生素C(水果)。

34.糖类的基本单元是葡萄糖,蛋白质的基本单元是氨基酸;淀粉本身没有味道,是被酶分解为葡萄糖,

馒头的甜味来自葡萄糖。

35.垃圾处理的方法: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分类回收利用

36.水体污染: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污水的三级处理。

37.需要掌握的特征反应:Fe"遇KSCN溶液变红、CH2XH2遇溪水褪色、淀粉遇典变蓝、加3遇酚醐溶液变红。

38.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一般使用原电池的保护法”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

39.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①石蕊:酸性红色、中性紫色、碱性蓝色

②酚:酸性无色、中性无色、碱性红色

40.颜色记忆:Fe?+溶液呈浅绿色、Fe3+溶液呈黄褐色(Fe?+遇SCN■变红色)、C或溶液呈蓝色、

Cb黄绿色气体、NO?红棕色气体、加3是唯一的碱性气体、S和Na?。?都是淡黄色固体。

高中合格考(会考)必背知识点(新教材)

一、选择题常考知识

(一)物质分类

1.酸:H++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金属阳离子(或镂根离子)+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金属阳离子(或镂根离子)+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为非金属氧化物)

6.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一般为金属氧化物)

注:1.酸根离子指的是除OH-外的所有阴离子。

2.CO、NO、NO2、Fe3C»4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

(二)分散系

1.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都是混合物。

2.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3.常见的胶体有:Fe(OH)3胶体、空气、豆浆、墨水、血液、淀粉溶液、有色

玻璃等

4.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效应

(2)电泳现象(胶粒带电)

(3)Fe(OH)3胶体的制备:将FeCb溶液滴入到沸水中,观察到溶液变红褐

色立即停止加热。注意:胶体不带电

(三)电解质及导电

11

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特别注意是化合物)

酸、碱、盐、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____

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离子反应及共存(前提是在溶液中)

1.离子反应中的可拆分为离子的物质类别有:

(1)强酸:(举例:HCI、H2SO4、HN03、HBr、HI、HCIO4)

(2)强碱:(举例:KOH、NaOH、Ba(OH)2、Ca(OH)2)

(3)可溶盐:(举例:)

2.离子反应中的不可拆分为离子的物质类别有:

(1)弱酸:除了六大强酸其余的酸都是弱酸

(2)弱碱:除了四大强碱其余的碱都是弱碱

(3)难溶盐:(举例:)

(4)气体、氧化物、水

3.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步骤:

(1)看根据客观事实能否发生化学反应;举例:

(2)看产物(或产物离子)是否写正确;举例:

(3)看各物质是否拆分正确;举例:

(4)看电荷是否守恒、原子是否守恒。举例:

4.溶液中的有色离子

(1)有色金属离子:Ci?+绿、Fe2+浅绿、Fe3+黄、

22

(2)有色非金属离子:MnC)4-紫红、Cr2O7-橙红、Cr2O4<o

注:

5.离子不能共存的类型

(1)反应生成水不能共存的有:H+与OH'HCC)3一;0H-与NH4+;

(2)反应生成气体不能共存的有:田与CCh1、S03?;0H-与IW

(3)反应生成难溶物的有:OFT与Mg2+、AF+、Fe2+、Fe2+;C「与Ag+;

CO32-与Ba2+、Ca2+;SO42-与Ba2+、C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生氧化还原不能共存的有:Fe3+与S2、「;(H+)N03-与5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nC)4-与S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1.发生络合反应不共存的:Fe3+和SCN-

2.注意题目,酸性溶液说明有大量H+,碱性溶液说明有大量0H-

3.题目中透明和澄清两个词都是多余的,直接划掉;只需要看有色还是无色,共存还是不共存。

(五)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的本质:电子的转移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宏光表现):化合价的变化,所以只要要有化合价的变化都是氧化还原。

3.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升失氧,降得还,剂相反。

4.氧化性的判断:氧化剂>氧化产物

5.还原性的判断:还原剂>还原产物

6.常见的氧化剂:。2、H2O2、Na2C)2、KMnO”HNO3

7.常见还原剂:活泼金属单质(Al、Zn、Fe)、C、》、CO、KI

12

(六)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

(1)熟记1-18号元素

(2)周期:元素周期表中有1个横行,每个横行称之为一个周期,共土个周期。

其中第一、二、三周期称为短周期,第四、五、六、七周期称为长周期。

(3)族:元素周期表中有坦列,每列称之为一个族,共应个族,其中8、9、10三列称为第vlll

族,第18列称为零族。

(4)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

模板:第一周期第_A族

注:周期用大写一、二、三……表示;族用罗马数字I、II、III、V…表示

写出元素周期表中前20位元素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5)原子结构: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a:核外电子层第1-7层分别可以用大写K、L、M、N、0、P、Q表示

b: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c: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元素周期律

(1)原子半径的判断方法(2种)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根据微粒(原子、离子)结构判断:

a:不同微粒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粒子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同看核电荷数,

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b:同种元素微粒看化合价,化合价越高半径越小(价高径小)

举例:

(2)记住两条线

A:元素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还原性就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碱性越强;

B:元素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性就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酸性

越强(对应的简单氢化物也就越稳定)

(七)化学键

1.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和共价键;水的沸点较高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2.离子键:存在于金属离子(或镂根离子)和非金属离子之间,只要有离子键的化合物肯定是离子

化合物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

A:(KIMgCbNaOHCaOH2Na2O2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B:(NaCICaCbNa2O2

13

3.共价键: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除了与镂根离子结合的外),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

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只能有共价键。

A:常见的共价物质的电子式的书写(H2、。2、。2、N2、H2O2)

B:用电子式表示共价物质的形成过程(HCI、NH3)

(八)化学反应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2.键能:反应物断开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需要释放能量。

3.自身具有的能量(E):E反〉E成(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

E反<E成(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

自身具有的能量越高物质越不稳定,

反之自身具有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

4.破坏化学键所需的能量越高(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则自身所具有的能量越低;反之也成立。

注:

(九)化学反应与电能(原电池)

1.构成原电池所需的条件: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闭合回路;

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发生的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力电子(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正极连电子(电子流

入)发生还原反应。

4.电子和电流的流向:

电子:负极流向正极电流:正极流向负极

5.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

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

6.根据现象判断正负极:

活泼金属作负极;溶解(或质量减少)的一极作负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非金属)作正极;质量增多或有气泡产生的一极作正极;电流计(表)指

针偏向的一极作正极。

7.知道常见的电池种类:

一次电池锌镒干干电池;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铅蓄电池等;燃料电池

(十)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素有:温度、浓度、催化剂、压强、反应接触的表面

等。

2.研究化学平衡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或反应完全),故反应物的转化率

不可能达到100%o

3.化学平衡:平衡的标准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丫正=丫逆)。这时只是处于动

态平衡,反应并没有停止。

14

(4--■)基本营养物质

1.基本营养物质包括(六个):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糖类

A:单糖(C6Hl2。6):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检验葡萄糖的反应:

a:银镜反应,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在水浴中加热,产生银镜。

b:葡萄糖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成红色沉淀。

B:二糖(J2H22。11):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多糖(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多糖最终水解产物为单糖,淀

粉最终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3.蛋白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A:蛋白质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蛋白质在酸_、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蛋白

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B: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过程物理或化学作用都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如加热、

强酸、强碱、重金属的盐类等作用下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C:蛋白质的检验:

a: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时呈黄色。

b:蛋白质被灼烧时会产生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

4.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A:动植物油都属于油脂;室温下,植物油通常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B:油脂的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若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则会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

甘油。

C:工业上常将液态植物油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空运反应,提高饱和度,生成固态的氢化

植物油。

D:肥皂生产:工业上可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获得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进行肥皂生

产。

E:奶油:俗称黄油,是牛乳中的脂肪提炼得到的动物油脂产品;人造奶油又称为人造黄油,是以

氢化植物油和植物油有主要原料生产的,外观和风味和天然奶油十分接近。

(十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自然界中金属的存在形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