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4《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含答案)+(共30张)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4《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含答案)+(共30张)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4《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含答案)+(共30张)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4《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含答案)+(共30张)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4《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含答案)+(共3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4《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含答案)+(共30张)

学案4《齐桓晋文之事》

一、课文再读挖空落实

请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并补写横线上相关的词句。

答案道(述说,谈论)无以(不得已)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保(保护,安抚)莫(没有谁)何之(到哪里去?之,往)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舍(释放)觳觫就(走向)诸(“之乎”的合音)爱(吝啬,舍不得)褊小(狭小)异(对……感到奇怪)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隐(痛惜,哀怜)择(区别)乎(表感叹,啊)是(这,指以羊易牛)仁术(仁道,行仁政的方式)说(同“悦”,高兴)忖度(揣测)乃(这样)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复(禀报)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明(视力)秋毫(鸟兽秋天生的羽毛,非常纤细)舆薪(整车的柴火)许(相信)独(偏偏,却)见(表示被动)形(表现)何以(怎么、用什么)异(区分)太山(泰山)北海(齐国北边的渤海)语(告诉)枝(同“肢”,肢体)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运(转动)于(介词,在)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寡妻(正妻,一说为贤妻)御(治理)举(拿)斯(此,这样)诸(之于,兼词)权(称量)度(丈量)

答案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危(危害)构怨(结怨)快于心(心里痛快)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而(连词,表转折)肥甘(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味的食物)轻暖(形容词用作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采(同“彩")便嬖(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辟(开辟)朝(使……来朝见)莅(统治)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若(如此)缘(沿着)而(连词,表修饰)殆(恐怕,可能)集(集聚,这里指总计面积)盖(同“盍”,何不)本(仁政王道)商贾(做生意的人)藏(储存)涂(同“涂”,道路)疾(憎恨)赴诉(奔走求告)惛(不明事理,糊涂)辅吾志(帮助实现我的愿望)敏(聪慧)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恒心(人们所常有的善心)士(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若(转折连词,至于)放(放纵)辟(不正)侈(过度)刑(处罚)罔民(陷害百姓。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制(规定)畜(养活)乐岁(丰年)凶年(荒年)驱而之善(驱使他们向善)轻(容易)惟(只是)赡(足)奚(何)治(讲求)以(用)衣(穿)谨(用作动词,慎重办理)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黎民(百姓)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二、归纳整理夯实考点

(一)通假字

答案1.说悦高兴2.枝肢肢体3.刑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4.盖盍何不5.罔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6.颁斑头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答案1.从而推广到。2.推广到。

答案3.妻子和儿女。4.中原地区。5.吝惜,舍不得。

答案①谁,哪一个②什么③成熟④仔细,周详

(三)一词多义

1.孰

答案①代词,这样②正确③宾语前置的标志④是,表判断⑤认为……正确

2.是

答案①释放②房屋③停止④筑舍定居⑤舍弃

3.舍

答案①连词,因而②连词,于是,就③介词,通过④介词,根据,依据⑤动词,因袭,沿袭⑥名词,机会

4.因

答案①行王道以统一天下②做榜样③处罚④张网捕捉,比喻陷害⑤种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答案①远离②敬爱③爱护④谨慎从事,慎重办理

2.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①视力②老人③小孩④美味的食物⑤轻软暖和的衣服⑥小的国家;大的国家⑦人口稀少的国家;人口众多的国家

3.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①使……听到②使……处于险境③使……来朝见

4.使动用法

答案对……感到奇怪

5.意动用法

答案1.判断句2.被动句3.判断句、宾语前置句4.宾语前置句5.宾语前置句6.宾语前置句

(五)文言句式

1.是乃仁术也。____

2.百姓之不见保。____

3.夫子之谓也。____

4.臣未之闻也。____

5.莫之能御也。____

6.何由知吾可也。____

答案7.宾语前置句8.宾语前置句9.宾语前置句10.状语后置句11.宾语前置句12.主谓倒置句

7.牛何之?____

8.然则一羽之不举。____

9.舆薪之不见。____

10.王坐于堂上。____

11.未之有也。____

1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____

(六)名句默写

1.孟子认为让百姓向善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桓晋文之事》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让七十岁的老者吃上肉需要做到:“_______,___。”

4.《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答案1.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保凶年免于死亡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本节内容结束

THANKS学案4《齐桓晋文之事》

一、课文再读挖空落实

请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或用法,并补写横线上相关的词句。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________,若无罪而就[________]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________]?”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____]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____]知之?王若隐[____]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____]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____],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____]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__________]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________]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______]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______],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________]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________]何以[________]异[________]?"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可运[__]于[__]掌。《诗》云:‘刑[__]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________],然后知轻重;度[________],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________]王兴甲兵,危[________]士臣,构怨[____]于诸侯,然后快于心[________]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________]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________]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____]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__]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__]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________]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__________]皆欲藏[__________]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____],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____],明以教我。我虽不敏[____],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__________]为能。若[__________]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__________]辟[__________]邪侈[________],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________]之,是罔民[__________]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__________]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__________]妻子,乐岁[__________]终身饱,凶年[__________]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__________]救死而恐不赡[__________],奚[________]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__]之教,__,__。老者衣帛食肉,黎民[__]不饥不寒,_________________。(句式:_)"

二、归纳整理夯实考点

(一)通假字

1.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____同____,

2.为长者折枝____同____,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____同____,

4.盖亦反其本矣____同____,

5.是罔民也____同____,

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___同____,

(二)古今异义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义:_________

今义: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

2.至于兄弟

古义:_________

今义:①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介词,表示另提一事。

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古义:_________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_________

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5.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古义:_________

今义:爱护,爱惜;喜欢;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等。

(三)一词多义

1.孰

①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____

②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____

③寒暑易节,而五谷以时孰____

④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____

2.是

①是心足以王矣____

②觉今是而昨非____

③唯利是图____

④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____

⑤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____

3.舍

①舍之!吾不忍其觳觫____

②舍南舍北皆春水____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

④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____

⑤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4.因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____

②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____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____

④因地制宜____

⑤王者必因前王之礼____

⑥于今无会因____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①无以,则王乎____

②刑于寡妻____

③然后从而刑之____

④是罔民也____

⑤树之以桑____

2.形容词用作动词

①是以君子远庖厨也____

②老吾老____

③幼吾幼____

④谨庠序之教____

3.形容词用作名词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____

②以及人之老____

③以及人之幼____

④为肥甘不足于口与____

⑤轻暖不足于体与____

⑥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____

⑦寡固不可以敌众____

4.使动用法

①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____

②危士臣____

③朝秦楚____

5.意动用法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____

(五)文言句式

1.是乃仁术也。____

2.百姓之不见保。____

3.夫子之谓也。____

4.臣未之闻也。____

5.莫之能御也。____

6.何由知吾可也。____

7.牛何之?____

8.然则一羽之不举。____

9.舆薪之不见。____

10.王坐于堂上。____

11.未之有也。____

1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____

(六)名句默写

1.孟子认为让百姓向善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齐桓晋文之事》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五十者可以衣帛”的前提条件。

3.《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认为,让七十岁的老者吃上肉需要做到:“_______,___。"

4.《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在说明了“养民”措施后,用“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教育民众的具体方法。

学案4《齐桓晋文之事》

一、课文再读挖空落实

道(述说,谈论)无以(不得已)王(行王道以统一天下)保(保护,安抚)莫(没有谁)何之(到哪里去?之,往)衅钟(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作“衅钟”)舍(释放)觳觫就(走向)诸(“之乎"的合音)爱(吝啬,舍不得)褊小(狭小)异(对……感到奇怪)恶(疑问代词,怎么,哪里)隐(痛惜,哀怜)择(区别)乎(表感叹,啊)是(这,指以羊易牛)仁术(仁道,行仁政的方式)说(同“悦”,高兴)忖度(揣测)乃(这样)戚戚(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复(禀报)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明(视力)秋毫(鸟兽秋天生的羽毛,非常纤细)舆薪(整车的柴火)许(相信)独(偏偏,却)见(表示被动)形(表现)何以(怎么、用什么)异(区分)太山(泰山)北海(齐国北边的渤海)语(告诉)枝(同“肢”,肢体)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运(转动)于(介词,在)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寡妻(正妻,一说为贤妻)御(治理)举(拿)斯(此,这样)诸(之于,兼词)权(称量)度(丈量)抑(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危(危害)构怨(结怨)快于心(心里痛快)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而(连词,表转折)肥甘(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味的食物)轻暖(形容词用作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采(同“彩”)便嬖(君主左右受宠爱的人)辟(开辟)朝(使……来朝见)莅(统治)中国(古代指中原地区)若(如此)缘(沿着)而(连词,表修饰)殆(恐怕,可能)集(集聚,这里指总计面积)盖(同“盍”,何不)本(仁政王道)商贾(做生意的人)藏(储存)涂(同“涂”,道路)疾(憎恨)赴诉(奔走求告)惛(不明事理,糊涂)辅吾志(帮助实现我的愿望)敏(聪慧)恒产(可以长久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恒心(人们所常有的善心)士(有道德操守的读书人)若(转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