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评分一、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火力发电B.碱性锌锰电池C.电池充电D.氢氧燃料电池A.A B.B C.C D.D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C.电子从锌片经电流计流向铜片D.铜电极上发生反应:Cu2++2e−=Cu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B.熵增的反应不一定是自发反应C.固体溶解一定是熵减小的过程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2B(g)+C(g),将2molA通入2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用B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mol·(L·min)-1]为()A.0.24 B.0.08 C.0.06 D.0.125.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实验室收集氯气时,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B.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C.工业合成氨N2(g)+3H2(g)⇌2NH3(g)ΔH<0,采用400℃~500℃的高温条件D.红棕色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6.下列示意图与化学用语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水合离子用相应离子符号表示)()ABCDNaCl溶于水铜锌原电池工作一种燃料电池工作电解饱和食盐水电离方程式:NaCl=Na++Cl-总反应:Zn+Cu2+=Zn2++Cu负极反应:H2-2e-+2OH-=2H2O总反应:2Cl-+2H+=Cl2↑+H2↑A.A B.B C.C D.D7.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ΔH<0,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可使平衡正向移动B.增大压强可使化学平衡常数增大C.移走CO2可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D.使用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8.I-可以作为H2O2分解的催化剂,催化机理是:ⅰ.H2O2+I-=H2O+IO-;ⅱ..____。分解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曲线②为含有I-的反应过程B.反应ⅱ为H2O2+IO-=H2O+O2↑+I-C.反应ⅰ和ⅱ均为放热过程D.反应ⅰ的反应速率可能比反应ⅱ的慢9.化学小组研究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验如下:序号实验I实验II实验现象铁钉周边出现____色锌片周边未见明显变化铁钉周边出现蓝色铜片周边略显红色已知:K3[Fe(CN)6]遇到Fe2+能产生蓝色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I中铁钉周边出现红色B.实验I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C.实验II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O2+2H2O+4e-=4OH-D.对比实验I、II可知,生活中镀锌铁板比镀铜铁板在镀层破损后更耐腐蚀10.Ni单原子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催化转化CO2的历程示意图如下:①②③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转化过程中CO2被还原B.②→③中断裂的与生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C.生成1molCO,需要转移2mole−D.Ni原子在催化转化CO2的过程中降低了该反应的焓变11.一定温度下,在2个容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H2(g)+I2(g)⇌2HI(g),充分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相关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平衡时I2的浓度/(mol·L−1)n(H2)n(I2)n(HI)c(I2)Ⅰ0.10.100.008Ⅱ0.20.20xA.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25B.Ⅱ中x=0.008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D.反应开始阶段的化学反应速率:Ⅰ>Ⅱ12.新型Li-Mg双离子可充电电池是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储能电池,其装置示意图如下。当闭合K2时,该电池的工作原理为xMg+xLi2SO4+2Li1-xFePO4=xMgSO4+2LiFePO4。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子从N电极经导线流向M电极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Li1-xFePO4+xLi++xe-=LiFePO4C.充电时,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与M电极相连D.充电时,电路中每通过1mole-,左室溶液增加2molLi+13.室温下,用0.1mol·L-1Na2S2O3溶液、0.1mol·L-1H2SO4溶液和蒸馏水进行如下表所示的5个实验,分别测量浑浊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③中x=8B.实验①②③或③④⑤均可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该反应速率C.降低Na2S2O3溶液浓度比降低H2SO4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程度更大D.将装有实验②的试剂的试管浸泡在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再混合,其浑浊度曲线应为a14.用多孔石墨电极完成下列实验。已知:多孔石墨电极具有较好地吸附性。现象Ⅰ中,a、b两极均产生气泡Ⅱ中,a极上析出红色固体Ⅲ中,a极上析出固体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A.Ⅰ中,b极反应:2H2O-4e-=O2↑+4H+B.Ⅱ中,析出红色固体的原因:Cu2++H2=Cu+2H+C.Ⅲ中,生成固体的原因只可能是:2Ag++Cu=Cu2++2AgD.Ⅰ中,a极上既发生了化学过程,也发生了物理过程二、非选择题共58分15.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图是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1molCO2(g)和1molNO(g)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1)请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若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填“有”或“没有”)影响。原因是。16.研究CO2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对航天建设有重要意义。(1)Ⅰ载人航天器中,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可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H2O,再通过电解H2O获得O2,实现O2的再生,同时还能制备CH4。已知:反应①:CO2(g)+4H2(g)=CH4(g)+2H2O(l)∆H=−252.9kJ/mol反应②:2H2O(l)=2H2(g)+O2(g)∆H=+571.6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反应①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利用CH4可制备乙烯及合成气(CO、H2)。有关化学键键能(E)的数据如表:化学键H-HC=CC-CC-HE(kJ/mol)436a348413已知2CH4(g)=C2H4(g)+2H2(g)ΔH=+167kJ/mol,则a=。(3)Ⅱ回收利用CO2是目前解决长期载人航天舱内(如空间站)供氧问题的有效途径,科研人员研究出其物质转化途径如下图:反应A为CO2(g)+4H2(g)CH4(g)+2H2O(g),是回收利用CO2的关键步骤。已知: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CH4(g)+2O2(g)=2H2O(g)+CO2(g)ΔH=−802.3kJ·mol−1反应A的ΔH=kJ·mol−1(4)将原料气按n(CO2):n(H2)=1:4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在相同时间内测得H2O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虚线为平衡时的曲线)。①理论上,能提高CO2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写出一条即可)。②空间站的反应器内,通常采用反应器前段加热,后段冷却的方法来提高CO2的转化效率,原因是。(5)下列关于空间站内物质和能量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a.反应B的能量变化是电能→化学能或光能→化学能b.物质转化中O、H原子的利用率均为100%c.不用Na2O2作供氧剂的原因可能是Na2O2不易实现循环利用(6)用CO2(g)+2H2(g)C(s)+2H2O(g)代替反应A,可实现氢、氧元素完全循环利用,缺点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17.电化学原理在能量转换、物质制备、防止金属腐蚀等方面应用广泛。图1图2(1)图1是常见电化学装置图①负极材料为Zn,其在此装置中的作用是。②若用一根铜丝代替盐桥插入两烧杯中,电流计指针也发生偏转,推测:其中一个为原电池,一个为电解池,写出a端发生的电极反应。(2)图2探究金属Fe是否腐蚀的示意图在培养皿中加入一定量的琼脂和饱和NaCl溶液混合,滴入5~6滴酚酞溶液,混合均匀,将缠有铜丝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溶液变红的部位为端(填“左”或“右”),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变红的原因。(3)图3是氯碱工业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示意图图3图4①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②NaOH溶液从(填b或c)口导出。结合化学用语解释NaOH在此区域生成的原因。③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4)我国科学家通过电解,从海水中提取到锂单质,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①金属锂在电极(填“A”或“B”)生成,发生的是(填“氧化”或“还原”)反应。②阳极产生两种气体单质,电极反应式分别是;。18.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氨有广泛的应用。(1)目前工业合成氨的主要方法是HaberBosch法,化学反应原理如下:N①该反应放热,但仍选择较高温度,原因是②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写出1条)。③将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N2和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数据如下:物质N2H2NH3平衡时物质的量/mol0.20.60.2该条件下H2的转化率为,平衡常数K=(可用分数表示)。④若按以下浓度投料,其它反应条件与①相同,起始时反应进行的方向为(填“正向”、“逆向”或“无法判断”)。物质N2H2NH3起始浓度(mol/L)0.51.50.5⑤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右图1表示L一定时,合成氨反应中H2(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图1图2ⅰ.X代表的物理量是。ⅱ.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2)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右图2所示,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反应消耗的O2与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电化学原理在污染治理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1)Ⅰ.煤在直接燃烧前要进行脱硫处理。采用电解法脱硫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利用电极反应将Mn2+转化为Mn3+,Mn3+再将煤中的含硫物质(主要成分是FeS2)氧化为Fe3+和SOFe已知:两电极为完全相同的惰性电极。回答下列问题:M为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2)电解池工作时,观察到R电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写出电极反应式。(3)电解池工作时,混合液中SO42−(4)电解过程中,混合溶液中的pH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5)Ⅱ.电解还原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以铁板做阴、阳极,电解含铬废水,示意如图。电解开始时,A极上主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6)产生的Fe2+将Cr2O72-还原为Cr3+的离子方程式为。(7)随着电解的进行,阳极铁板会发生钝化,表面形成FeO•Fe2O3的钝化膜,使电解池不能正常工作。将阴极铁板与阳极铁板交换使用,一段时间后,钝化膜消失。结合有关反应,解释钝化膜消失的原因:。(8)Ⅲ.微生物电池可用来处理废水中的对氯苯酚,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放电时,H+向(填“a”或“b”)极迁移。(9)a极上生成H2CO3的电极反应为。(10)已知b极的电极反应为,经处理后的水样中要求对氯苯酚的含量小于mmol/L。若废水中对氯苯酚的含量是nmol/L,则处理1m3废水,至少添加CH3COO-的物质的量为mo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解析】【解答】A.火力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碱性锌锰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不符合题意;
C.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C符合题意;
D.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一般是充电反应,火力发电,碱性电池,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结合选项判断。2.【答案】B【解析】【解答】A.锌电极做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盐桥中的钾离子向右侧移动,故B符合题意;
C.电子是从负极向正极移动,锌片到铜片,故C不符合题意;
D.铜电极上是铜离子得到电子变为铜单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铜锌电池,锌做负极,失去电子变为锌离子,铜做正极,铜离子得到电子变为铜单质,结合选项即可判断。3.【答案】B【解析】【解答】A.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放热反应△H<0,若△S<0,高温下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依据△H-T△S<0反应自发进行,△H-T△S>0属于非自发进行分析,熵增大反应△S>0,△H>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高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熵增的反应不一定是自发反应,故B符合题意;C.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则固体溶解是一个熵增大的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如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在常温下是非自发反应,但是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反应是否自发与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无关;
C.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
D.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发生。4.【答案】D【解析】【解答】将2molA通入2L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若维持容器内温度不变,5min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0.8mol,5minA的浓度变化量为1.2mol,根据A和B的物质的量变化比为1:1,即可得到B在5min时物质的量为1.2mol,速率计算公式v=1.2/(2x5)mol·(L·min)-1=0.12mol·(L·min)-1,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A的变化计算出其变化量,结合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等于变化量之比计算出B的变化量,利用速率公式计算出即可。5.【答案】C【解析】【解答】A.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氯化钠,增加了氯离子浓度,促使平衡逆向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氨气与氨水的转化也是可逆反应,氢氧化钠易吸水,导致水的含量减少,平衡向右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
C.工业合成氨的温度为400-500℃的原因是主要是此时催化剂活性最强,故C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转化也是可逆反应。加压促进平衡向右移动,先变红再变浅,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增加生成物的浓度促使平衡逆移动;
B.吸水减少生成物的浓度促使平衡右移;
C.温度过高平衡逆向移动。选择400-500℃时主要是催化剂;
D.加压瞬间,浓度变大颜色加深,后正向移动颜色变浅。6.【答案】D【解析】【解答】A.NaCl溶于水,电离方程式:NaCl=Na++Cl-,故A不符合题意;
B.铜锌电池工作原理是铜离子得到电子,锌失去电子即可写出为:Zn+Cu2+=Zn2++Cu,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氧化钾为电解质,负极是氢气失去电子结合氢氧根变为水,即可写出负极反应:H2-2e-+2OH-=2H2O,故C不符合题意;D.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和氯气,即可写出:2Cl-+H2O=Cl2↑+H2↑+2OH-,,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
B.铜锌电池是锌和铜离子得到锌离子和铜单质;
C.氢氧燃料电池在氢氧化钾溶液中负极氢气失去电子结合氢氧根生成水;
D.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的是氢氧化钠和氢气和氯气。7.【答案】C【解析】【解答】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移走二氧化碳促使平衡向右移动,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故C符合题意;
D.催化剂只是改变速率,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2NO(g)+2CO(g)⇌N2(g)+2CO2(g)ΔH<0,提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但是常数不变,减少生成物的浓度促使平衡向右移动增大反应物转化率,催化剂只是改变速率结合选项判断。8.【答案】C【解析】【解答】A.碘离子参与的反应活化能降低,因此曲线②是含有碘离子的反应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分解得到水和氧气,结合H2O2+I-=H2O+IO-,即可写出反应ii的路径为:H2O2+IO-=H2O+O2↑+I-;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能量变化,反应i是吸热反应,反应ii是放热反应,故C符合题意;
D.反应i的活化能高于反应ii,因此反应慢一些,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过氧化氢分解得到水和氧气,催化剂机理为:ⅰ.H2O2+I-=H2O+IO-;反应ii为H2O2+IO-=H2O+O2↑+I-,结合选项判断。9.【答案】B【解析】【解答】A.铁和锌在食盐水中原电池,锌做负极,锌失去电子,而铁做正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变为氢气,剩下氢氧根离子,酚酞在铁附近变红色,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I中负极是Zn-2e=Zn2+,故B符合题意;
C.实验II中是铁做负极,失去电子变为亚铁离子,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变为氢氧根,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C不符合题意;
D.对比实验I、II可知,生活中镀锌铁板比镀铜铁板在镀层破损后更耐腐蚀,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实验I中锌做负极,铁做正极,铁负极氢离子得到电子;
B.实验I中负极是锌,失去电子;
C.根据实验II中铜做正极,氧气得到电子;
D.实验I和实验II对比即可得到镀锌比镀铜更耐腐蚀。10.【答案】D【解析】【解答】A.根据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即可得到二氧化碳被还原,故A不符合题意;
B.②→③中断裂的与生成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生成1molCO转移2mol电子,故C不符合题意;
D.催化剂不改变焓变,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使Ni催化二氧化碳变为一氧化碳的过程,二氧化碳被还原,1molCO转移2mol电子,催化剂不改变焓变,结合选项判断。11.【答案】A【解析】【解答】A.根据I中的数据得到平衡时碘单质浓度为c(I2)=0.008mol/L,即可得到氢气平衡时的浓度为c(H2)=0.008mol/L,c(HI)=0.004mol/L,计算出K=(0.004)2/(0.008X0.008)=0.25,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II相当于反应I增加一倍,体积不变,相当于加压平衡不移动。浓度为x=0.016,故B不符合题意;
C.均为气体,体积不变,质量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故不能作为依据,故C不符合题意;
D.起始时II中浓度大于I,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反应II相当于在反应I增大浓度一倍,体积不变,相当于加压,前后系数不变,平衡不移动,浓度是I的2倍,x=0.016,气体体积不变,质量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根据反应I的浓度变化计算出常数,结合选项判断。12.【答案】B【解析】【解答】A.放电时,镁做负极失去电子,电子从M经过导线到N极,故A不符合题意;
B.放电时负极:Mg-2e=Mg2+,结合总反应xMg+xLi2SO4+2Li1-xFePO4=xMgSO4+2LiFePO4,即可得到正极:Li1-xFePO4+xLi++xe-=LiFePO4,故B符合题意;
C.充电时,M为阴极与电池负极。N为阳极与电池正极,故C不符合题意;
D.充电时,电路中每通过1mole-,左室溶液增加1molLi+,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放电时,镁做负极,发生Mg-2e=Mg2+,N做正极发生Li1-xFePO4+xLi++xe-=LiFePO4,充电时,阳极:LiFePO4-xe=i1-xFePO4+xLi++,阴极:Mg2++2e=Mg,结合选项即可判断。13.【答案】D【解析】【解答】A.根据控制变量法,控制总体积相等,即可得到实验③中x=8,故A不符合题意;
B.实验①②③控制硫酸的体积相同,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依次增大或③④⑤控制硫代硫酸钠浓度相等,依次减小硫酸的浓度,可以说明浓度增大,速率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实验①②③控制硫酸的体积相同,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依次增大或③④⑤控制硫代硫酸钠浓度相等,依次减小硫酸的浓度,发现降低Na2S2O3溶液浓度比降低H2SO4溶液浓度对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程度更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速率越快,不能是a,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实验①②③控制硫酸的体积相同,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依次增大或③④⑤控制硫代硫酸钠浓度相等,依次减小硫酸的浓度,通过比较硫代硫酸钠浓度与硫酸浓度对反应影响,温度升高,速率加快,结合选项判断。14.【答案】C【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电极a与负极相连,电极b与正极相连,b是阳极,发生反应为:2H2O-4e-=O2↑+4H+;故A不符合题意;
B.Ⅱ中,a极上析出红色固体反应得到铜吸附氢气将铜离子还原,因此Cu2++H2=Cu+2H+,故B不符合题意;
C.铜将银离子还原为银单质,或者是氢气还原银离子,故C符合题意;
D.Ⅰ中,a极上既发生了化学过程,也发生了物理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示分析得到电极a与负极相连,电极b与正极相连,b是阳极,a电极产生氢气,被多孔石墨吸附,含有大量的氢气,氢气与铜离子和银离子均能反应得到铜单质和银单质,结合选项判断。15.【答案】(1)NO2(g)+CO(g)=NO(g)+CO2(g)∆H=-252kJ/mol(2)没有;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解析】【解答】(1)根据焓变=E1-E2=(134-386)KJ/mol=-252KJ/mol,即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为NO2(g)+CO(g)=NO(g)+CO2(g)∆H=-252kJ/mol;
(2)加入催化剂,反应不变,主要是反应热只和起始态和末态有关,与途径无关;
【分析】(1)根据给出的能量变化计算出焓变;
(2)反应热只和起始和末态有关。16.【答案】(1)放热(2)613(3)-164.9(4)加压、降温、提高原料气中H2的比例(任写一条);前段加热,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后段冷却,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增大CO2的转化率(5)b(6)生成物碳颗粒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影响了催化效果(或催化剂中毒)【解析】【解答】(1)∆H=−252.9kJ/mol,反应①属于放热反应;
(2)焓变=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8x413-(4x413+a+2x436)=167,a=613;
(3)2H2(g)+O2(g)=2H2O(g)ΔH=−483.6kJ·mol−1①,CH4(g)+2O2(g)=2H2O(g)+CO2(g)ΔH=−802.3kJ·mol−1②
①x2-②,即可得到CO2(g)+4H2(g)=CH4(g)+2H2O(g),ΔH=-164.9kJ·mol−1;
(4)①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的方法有:加压,讲完,提高氢气的含量等;
②该反应放热,提高温度有助于速率的提升,后段冷却有利于平衡逆向移动,增大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5)a.反应B是水变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者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总反应产物中有甲烷,氢原子的利用率达不到100%,故b符合题意;
c.不用Na2O2作供氧剂的原因可能是Na2O2不易实现循环利用,故c不符合题意;
(6)产物中有碳,碳颗粒附着在催化剂的表面影响了催化效果;
【分析】(1)根据焓变大小判断;
(2)焓变=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
(3)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出焓变;
(4)①根据提高二氧化碳的可以加压或者降温或者增加另外一种的含量;
②前段加热是提高速率,后段降低温度促使平衡逆向移动;
(5)a.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b.根据产物即可得到氢原子不能利用100%;
c.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物不能循环;
(6)根据给出反应方程式,生成颗粒碳附着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中毒。17.【答案】(1)做还原剂(或失电子),失电子的场所,电子导体,(任意两点即可);Cu−2e−=Cu2+(2)左;铜、铁和溶液构成原电池,铜为正极,发生吸氧腐蚀,反应为O2+4e−+2H2O=4OH−,使左端附近溶液c(OH−)>c(H+),溶液呈碱性(3)2NaCl+2H2O2NaOH+Cl2↑+H2↑;c;c口为阴极区,阴极发生反应:2H2O+2e−=H2↑+2OH−,OH−在阴极生成,阳极的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因此NaOH在c口导出;Cl2+H2O⇌HCl+HClO,用盐酸控制阳极的pH,增大氢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有利于氯气逸出收集(4)A;还原;2H2O−4e−=O2↑+4H+;2Cl−−2e−=Cl2↑【解析】【解答】(1)①锌做负极,失去电子做还原剂,电子的导体;
②用铜连接,左边为原电池,锌做负极,铜做正极,因此a为阳极,阳极反应为:Cu−2e−=Cu2+;
(2)铜丝和铁钉在氯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铁丝做负极,铜做正极,铜这端是氧气得到电子变为氢氧根离子,遇到酚酞变红色;
(3)①电解饱和食盐水的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氯气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
②阴极电极反应:2H2O+2e−=H2↑+2OH−氢氧化钠溶液阴极附近生成,因此从c出口导出;
③产生的氯气易与水作用,得到盐酸和次氯酸,属于可逆反应,增大盐酸的浓度促使平衡向左移动,有利于气体的逸出;
(4)①金属锂在A极,发生的还原反应;
②阳极是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放电,即可写出方程式为:2H2O−4e−=O2↑+4H+。2Cl−−2e−=Cl2↑;
【分析】(1)①锌为负极材料即可判断;
②a与正极相连,表示阳极即可写出离子方程式;
(2)根据变红的是生成氢氧根的部分,即可判断;
(3)①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可写出方程式;
②氢氧化钠是在阴极出现;
③根据氯气与水反应得到的是可逆反应,增加氯化氢的量可以使平衡逆向移动;
(4)①根据产物锂的生成,发生还原反应,在电极A上;
②阳极是氢氧根和氯离子失去电子即可写出电极反应式。18.【答案】(1)400~500℃时该反应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强,反应速率大;适当增大压强;1/3;100/2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乐器采购合同模板
- 三方公司股权投资合同范本
- XX项目钢结构施工总承包合同2025
- 事业单位临时服务合同实施细则
- 专业培训合作合同范例
- 书店图书买卖合同
- 与影视器材公司之间签订的租赁合同范本
- 专业人才培养委托合同书
- 二手房交易委托代理合同样本
- 个人信用借款合同模板版
-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 无人机培训计划表
- 2024届高考英语词汇3500左右
- 2024年-2025年海船船员考试-船舶人员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安徽省皖南八校联盟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DB11T 1812-2020 既有玻璃幕墙安全性检测与鉴定技术规程
- 安全开发流程培训文件课件
- 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记录声明
- 第六章-主成分分析法
- 2024简单的租房合同样本下载
- 2025届浙江省杭州七县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