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对比联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品味两篇文章优美的语言,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让学生理解两篇文章的结构特点,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比阅读,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复杂情感,感受作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对比两篇文章在景物描写、情感表达和写作手法以及文化内涵上的异同。理解文中景物描写对烘托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二)教学难点深入挖掘作者在两篇文章中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以及这种情感与时代背景的关系。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感受文章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两篇文章的各方面特点,培养分析能力。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激发思维,促进交流。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同学们,今天咱们要开启一场奇妙的文学之旅,目的地有两个超级迷人的地方哦!首先,我们要“瞬移”到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城市——故都北平,这里的秋天就像是一位穿着复古长袍的魔法师,施展着独特的魔法,让每一片落叶、每一声秋蝉鸣叫都充满了魔力。(播放一段秋风扫落叶,秋蝉嘶鸣的音频)然后呢,我们还要穿越到一个如梦似幻的月下荷塘边。(展示月下荷塘的动图)那地方啊,就像是月亮女神不小心掉落人间的镜子,周围的荷花、荷叶像是一群穿着绿裙白衫的仙子在翩翩起舞呢。这两个地方啊,一个是郁达夫笔下的“秋之王国”,一个是朱自清眼中的“月下仙境”。咱们今天就去这两个地方逛逛,看看他们笔下的景色到底有多迷人,一起走进《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二)知识讲解(10分钟)1.作者及背景介绍郁达夫:简单介绍郁达夫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重点强调《故都的秋》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动荡不安,作者客居异地,对故都有着深深的眷恋。(教师展示:郁达夫简介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小名荫生,字达夫,是浙江省富阳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求学经历:1913年郁达夫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东京帝国大学就读。文学成就:1921年,他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沉沦》出版,这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轰动文坛。其小说多以“自叙传”形式,通过塑造“零余者”形象,反映“时代病”,形成了独特忧郁的“病态美”和浪漫抒情的“颓废感伤”情调。他的文学代表作还有《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怀鲁迅》等,留下了近五百万字的文学遗产。革命经历:郁达夫积极投身抗日活动。1936年2月,他出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在福州期间号召文化界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郁达夫的身份被日本宪兵发现,因怕他揭露日军罪行,在撤离印尼前夕将他秘密杀害。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2014年,他的名字被列入全国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故都的秋》写作背景:个人经历因素:1926年6月,郁达夫之子龙儿在北京病逝,这给郁达夫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之后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故乡的思念、儿子的离世以及动荡的生活,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反映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社会环境因素: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东北全境;1932年1月,日军进攻哈尔滨特区,2月5日攻占哈尔滨;1933年1月,日军蓄意制造手榴弹爆炸事件,借机攻陷了东北通往关内的咽喉要地——山海关等。中华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处在风雨飘摇之中。郁达夫虽蛰居远离北平的杭州,但依然能感受到国事的危急。创作契机: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到达北京仅仅只有四天的时间,他便写下了《故都的秋》这篇散文。在作者心里,对秋天悲凉的感受实质上是对人生的感受,文中描绘的“悲凉”景物,流露的“悲凉”心绪,也正是特定时代的社会风云在他心灵上投下的阴影,在心里留下的隐痛。朱自清:介绍朱自清的主要经历和文学地位,指出《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当时大革命失败,作者内心苦闷,渴望在宁静的环境中寻找慰藉。(教师展示:朱自清简介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家人迁居扬州,并说“我是扬州人”。他是民国时期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求学经历:1916年朱自清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及哲学系,这使他有更多机会接受新文艺思潮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推动他坚定地走上文学的道路。文学成就:诗歌方面:1919年,他陆续发表融合了中西方风格的白话文新诗,登上现代文坛。1923年创作了长诗《毁灭》,这是用传统诗歌技巧创作的第一首长诗,在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散文方面: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才能。此后专心致力于散文写作,经典散文众多,如《背影》写于1925年,是其代表作,成为现代散文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他的散文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著称,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个人品质:晚年的朱自清成为坚定的民主革命主义战士,拒领美国“救济”面粉,表现了爱国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操。《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社会环境:《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感到悲愤、不满,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个人心境:朱自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抑郁且无法平静。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也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2.散文特点回顾:复习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为后续分析文章结构和主题做铺垫。(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5分钟)学生自主诵读:学生分别默读《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思考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基调。提问与讨论:提问学生对两篇文章的初步印象,引导学生讨论两篇文章在整体氛围上的不同,如《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荷塘月色》的宁静、朦胧。(四)精读文本,对比分析(20分钟)分组对比: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对比点,讨论整理后发言参考:一、景物描写对比:《故都的秋》中的景物描写:典型秋景的选择:郁达夫选取了看似平凡却极具秋味的事物。比如秋槐,那落蕊像是铺在地上的一层薄毯,“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细腻地写出了落蕊的轻柔与寂静。秋蝉,那衰弱的残声,仿佛是秋的挽歌,“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通过秋蝉声强化了秋的悲凉氛围。秋雨呢,“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简洁几笔勾勒出秋雨的清冷和多变。这些秋景组合在一起,就像一幅色彩暗淡却韵味十足的古画。描写特点:描写十分细腻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能体现秋味的细节。在描写色彩时,多是青、灰、暗绿等暗淡色调,如“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虽未直接写色彩,但那种黯淡、落寞之感却扑面而来。在动静处理上,多以静态描写为主,如秋槐落蕊、破壁腰中的牵牛花等,呈现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偶尔的动态,如秋蝉的鸣叫、秋雨的滴落,更衬托出整体的寂静。《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描写:月下荷塘与塘上月色的描写:朱自清笔下的月下荷塘美得如梦如幻。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圆润、舒展;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荷花人的情感,把荷花的不同姿态生动地展现出来。荷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使用通感,将嗅觉与听觉相联系,让荷香更具韵味。荷波“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动静结合,展现出荷塘的灵动之美。塘上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生动地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柔和,仿佛是流淌的液体,洒满了整个荷塘。月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如诗如画,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描写特点:描写生动形象,用词精妙。在色彩方面,以淡雅为主,如白色的荷花、银色的月光、淡淡的青雾等,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动静结合是其一大特色,既有荷叶、荷花的静态美,又有荷波、蛙声、蝉声等带来的动态感,使得整个画面充满生机又不失宁静。两篇文章景物描写的异同:相同点:都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而且都注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画面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不同点:《故都的秋》色彩偏于暗淡、冷清,多是静态描写,给人一种深沉、寂静的感觉,像是一位老者在静静地诉说着秋的故事;而《荷塘月色》色彩淡雅、朦胧,动静结合得恰到好处,更具灵动之美,如同一位少女在月下翩翩起舞,充满了诗意和活力。二、情感表达对比《故都的秋》中的情感表达:眷恋与赞美之情:作者对故都的秋有着深深的眷恋,文中处处体现着他对北国之秋独特韵味的欣赏。如“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开篇就奠定了对秋的喜爱基调。他赞美北国秋的清、静、悲凉,认为这是其他地方的秋所无法比拟的,这种眷恋和赞美之情是对故都文化、历史以及独特季节风貌的一种情感投射。悲凉、寂寞之情:然而,在这眷恋与赞美之中,又蕴含着深深的悲凉和寂寞。这种情感一方面来自于作者自身的经历,儿子的离世、生活的漂泊等;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故都也面临着危机。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通过对扫街后情景的描写,将那种落寞之情自然地流露出来。情感表达的方式:直抒胸臆与含蓄抒情相结合。作者会直接表达对故都秋的喜爱,如“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同时又通过对秋景的描写来含蓄地传达内心的悲凉寂寞,如对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等的描写,将情感融入景中。《荷塘月色》中的情感表达:对宁静美好的向往:朱自清在文中展现出对宁静美好的荷塘月色的向往之情。在那个喧嚣、动荡的时代,荷塘月色成为他心灵的避风港。“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体现出他在这片宁静中寻求自由和解脱的心理。无法摆脱现实烦恼的苦闷:然而,这种宁静只是暂时的,作者内心深处始终无法摆脱现实的烦恼。文章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定下了情感基调,这种不宁静贯穿始终。尽管在欣赏荷塘月色时获得了片刻的宁静,但最后还是要回到现实,“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暗示着他无法真正逃离现实的苦闷。情感表达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寄托情感。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月下荷塘和塘上月色的细腻描绘中,让读者从那优美的文字背后感受到他复杂的心境。例如,在描写荷塘的宁静时,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而那若有若无的荷香、淡淡的月色,也如同他那无法言说的苦闷一样,朦胧而含蓄。两篇文章情感表达的异同:相同点: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复杂而微妙的情感,都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又都受到现实的困扰,情感中带有一丝无奈和哀愁。不同点:《故都的秋》的情感更偏向于对故都文化和季节的眷恋与因时代变迁、个人遭遇而产生的悲凉交织;《荷塘月色》则更多地体现出在现实压力下对宁静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无法实现的苦闷。三、写作手法对比《故都的秋》的写作手法:结构特点:文章以“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为线索,串联起各种秋景描写。先总写对北国秋的印象,然后分别从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方面进行具体描绘,最后通过与南国之秋的对比,再次强调北国秋的韵味,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紧凑。修辞手法的运用:文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对比,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突出北国秋的特点;比喻,“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形象地说明北国秋的韵味不是那种浓烈的美;还有排比,“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强化了北国秋的特征。《荷塘月色》的写作手法:结构特点:文章有清晰的行文线索,从“心里颇不宁静”出门,到沿着小路欣赏月下荷塘、塘上月色,再到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旧俗,最后又回到家中。这种结构安排使得文章既有写景的层次,又有情感的起伏,从现实到理想再回到现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和叙事闭环。修辞手法的运用:通感的运用堪称一绝,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将嗅觉与听觉相连,把荷香写得若有若无、清幽淡雅;比喻也十分精彩,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把荷叶的姿态生动地展现出来;拟人手法同样增添了文章的情趣,“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赋予荷花人的情感,使荷花更具生命力。两篇文章写作手法的异同:相同点:都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在结构安排上都遵循了一定的逻辑线索,使得文章条理清晰,“形散神聚”。不同点:《故都的秋》在结构上更侧重于围绕“清、静、悲凉”的特点来组织材料,通过多种景物从不同角度体现这一特点;《荷塘月色》的结构则更具叙事性,在写景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的行踪和心理变化。在修辞手法上,《荷塘月色》的通感运用更为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故都的秋》则在对比等手法的运用上更有助于凸显北国秋的独特。再多一组对比四、文化内涵对比《故都的秋》的文化内涵:故都意象与传统文化:文中的故都北平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北平作为历史悠久的古都,其建筑、胡同、四合院等都蕴含着古老中国的韵味。秋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例如,北平的秋槐,它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像是传统文化的守望者。这些古老的槐树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变迁,它们在秋天的姿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作者对秋槐落蕊等细节的描写,实则是对传统文化在时代变迁中逐渐衰落的一种隐喻。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传统文化如同这落蕊一般,虽有着曾经的辉煌,但如今却在风雨中飘零,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也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缅怀。文人情怀与民族情感:从文人情怀角度来看,郁达夫深受中国传统文人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往往在季节变换中寄托自己的情感,“悲秋”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主题。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延续了这种文人的悲秋传统,但又赋予了其新的内涵。他的悲秋不仅仅是个人的伤感,更与民族命运相连。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的背景下,他眼中的秋之悲凉有着对民族前途的忧虑,这种民族情感通过对故都秋景的描写渗透在字里行间,体现出一位爱国文人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复杂心境。《荷塘月色》的文化内涵:荷文化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荷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荷花被视为高洁、纯净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笔下的荷花荷叶在月色下的美,体现了他对这种高尚品质的向往。他在那个污浊的现实世界中,渴望像荷花一样保持内心的纯净。这种对荷文化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意境,更传达出一种文化层面的价值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交织:文章中既有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体现,如文中提到的江南采莲的旧俗,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同时,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现代意识也很明显。他在欣赏荷塘月色过程中的复杂情感,那种在现代社会压力和动荡局势下的苦闷与彷徨,是现代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中的一种心理反映。他试图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慰藉,却又无法摆脱现代社会现实的束缚,这种交织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文化转型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xxx气动放大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创业计划)
- 年产xx硅酸盐水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说明)
- 小学英语素养展示活动
-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3-3 气象灾害(第一、二课时)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2.2天气与气候
- 常见地貌类型-河流地貌课件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3)-人教新课标
- 4.1常见地貌类型-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 1.2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2课时 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九年级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复习学案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设计提案范例
- 小讲课风湿科常用药物
- 湖北省崇阳县浪口温泉地热田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复绿方案
- 中医食疗药膳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 沂蒙红色文化与沂蒙精神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国开一体化平台01588《西方行政学说》章节自测(1-23)试题及答案
- 2024氢气长管拖车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工程施工评标规则》(新建建20107号)
- 纯电动汽车结构与检修
- 保护绿水青山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