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理大附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理大附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理大附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理大附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理大附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理大附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的物理学家是(

)A.安培 B.伽利略 C.亚里士多德 D.牛顿2.“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振幅3.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源振动就可以听到声音

B.一切发声的物体部在振动

C.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中传播,不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速度保持340m/s不变4.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的电子折叠导盲杖,使用时导盲杖会持续发出超声波,若前进方向上遇到障碍物,导盲杖会接收到反射信号并产生提示音,离障碍物越近提示音越尖锐,提醒盲人绕开障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

B.导盲杖的提示音只能通过空气传播

C.提示音变尖锐是提示音的响度变大

D.导盲杖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工作的5.诗句“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描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太阳刚升起时,从瀑布溅起的水雾中可看到彩虹。此现象属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平面镜成像

D.小孔成像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不是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用手指拨动宽容不同橡皮筋吉他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对若试管口吹气7.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是(

)

A.甲:摩托车的消声器 B.乙: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C.丙:学校附近禁止鸣笛 D.丁: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8.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所示,电视机中正在播放航天员开设的精彩太空科普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航天员的声音是通过超声波的形式传回地球的

B.回看时用倍速播放,声音会变尖是因为改变了声音的音色

C.航天员的声音在空间站内传播的速度为3×108m/s9.小明去武夷山旅行观看了《印象大红袍》演出,舞台上的舞者的衣服随着舞台灯光的变换,时而变成绿色,时而变成红色,美轮美奂。小明立刻判断舞者的衣服在阳光下应该呈(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10.《史记》中记载,汉朝初期的齐少翁用剪纸做的人、物在幕后表演,用光照射,相应的人、物的“影”就放映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就可以欣赏到精彩的皮影戏表演,下列和皮影戏形成的原理不同的是(

)A.阳光下绿树成荫 B.打靶时“三点一线”瞄准

C.水中月,镜中花 D.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11.如图所示为航天员吹奏葫芦丝的情景,葫芦丝是靠空气柱______发声的,按住葫芦丝不同的孔,葫芦丝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小明同学看到实验舱内贴着“国泰民安”的红色对联,这是因为红色纸张______(填“反射”或“吸收”)了红光。12.如图所示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每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鼓声以______的形式传到远方。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根据鼓和镯发声的______(选填“响度”或“音色”)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在计程车旁边的人能听到鼓声和镯声,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中传播。13.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我省许多城市的广场舞扰民现象非常严重,如图所示,在某广场的一个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____。利用噪声监测仪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受信号,这种方法是在______处控制噪声。14.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_声波获得信息。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______(填“音调”或“响度”)。15.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茂密的树林下常能在地上见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______(填“树叶”、“树枝”或“太阳”)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夜晚,高速公路有绿色防疲劳灯,可以实现激光、爆闪、高音警报的声光电三位一体警示功能,通过对驾驶员形成感官刺激,提升途经事故多发路段的行车安全意识。高音警报声警示司机,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激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km/s。16.在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光的速度______;晓彤看到闪电后2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离晓彤的距离是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闪电传播时间不计)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7.“井底之蛙”常用来形容“目光短浅”.如图所示,画出井底之蛙的视野的大致范围.

18.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19.按要求填空。

(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观察到音叉周围水花四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______;

(2)如图乙所示,在玻璃缸中加入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不搅拌,从侧壁用激光水平照射,看到玻璃缸内光的路径是弯折的,将玻璃缸中的水搅拌均匀后,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如图丙所示,说明光在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如图丙所示,打开喇叭播放音乐,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发现烛焰随着音乐“跳舞”,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

(4)如图丁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三个小孔在同一______上。20.某小组同学利用一些长短、粗细、材料不同的琴弦,进行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粗细、材料在图(a)中已标出(其中琴弦a、c、d的粗细相同,琴弦b最粗;琴弦a、b、c的长度相同,琴弦d最短),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1)若他选择a、d两弦线做实验,则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调与弦线______的关系;

(2)若他要研究音调与弦线粗细的关系,则应选择______两根弦线做实验;

(3)小明研究后得出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弦线越长,发出的音调越低;弦线越粗,发出的音调越低。这是因为当琴弦的长短、粗细发生变化时,会改变琴弦振动的______(选填“振幅”或“频率”),从而改变音调;

(4)实验中用到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5)如图(b)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两图是______,响度相同的两图是______。2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公元4世纪前的《墨经》中就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和解释,如图甲所示,为进一步探究小孔成像的特点,小华制作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顶部剪去,蒙上一层半透明塑料薄膜。

(1)小华在制作小孔时,把小孔戳成三角形,用它来观察蜡烛,半透明膜上呈现出了烛焰的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于是他又将三角形改为方形和圆形,半透明膜上像的形状不变,说明小孔所成的像与孔的形状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将蜡烛远离方形小孔,则所成像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小华无意间在易拉罐底部不同位置戳了两个小孔,用它来观察蜡烛,则半透明膜上会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只会出现一个像

B.在不同的位置出现两个像

C.出现两个重合的像22.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板、木板、硬纸板)他先把声源放入一只鞋盒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音性能。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如右边表格所示。材料刚好听不到声音时的距离/m泡沫塑料板0.3玻璃板0.6木板0.4硬纸板0.5(1)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______,来确定哪种材料隔音性能好。

(2)下列器材中,适合作为本实验的声源的是______。

A.音叉

B.机械闹钟

(3)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隔音效果最好的是______。

(4)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到隔音材料应具备的特点是______(选填“光滑”或“粗糙”)且______(选填“多孔”或“少孔”),其原因是这些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______。

(5)如果再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音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隔音性能更好一点。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23.在空心金属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第一次是由金属管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已知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需要的时间为2.5s,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空气(0℃)331铜3750空气(15℃)340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1)求空心金属管的长。

(2)声音在空心金属管中传播的时间?

(3)声音在该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

(4)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24.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如图所示)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了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有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的往返时间就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kHz到______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在发出声波信号的10s内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写出详细的计算过程)。

(3)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原因是______。

参考答案1.D

2.B

3.B

4.D

5.B

6.B

7.B

8.D

9.C

10.C

11.振动

音调

反射

12.声波

音色

空气

13.dB

不能

声源

14.次

响度

15.太阳

直线传播

信息

3×1016.小

680

17.解: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要进入青蛙的眼中,最大范围就是从枯井的边缘处直线射入青蛙的眼中,图中阴影部分的范围就是青蛙观察到的范围.如图所示:

18.因为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分别由A、B两点向镜面作垂线,使A和A′,B和B′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连接A′B′,那么A′B′就是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因为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A′B′要画成虚线并在上方标上箭头,如图:

19.振动

均匀

能量

直线

20.长度

a、b

频率

控制变量法

甲、乙

乙、丙

21.倒立

无关

不变

B

22.小

B

泡沫塑料板

粗糙

多孔

更好

海绵

23.解:(1)由表中数据可知,气温约为15℃时,声音速度为340m/s,金属管的长度就是声音从金属管一头传播到另一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