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键能大于生成物键能的是()A.锌粒与稀盐酸反应 B.Ba(OH)2⋅8C.酸碱中和反应 D.甲烷在O2中燃烧2.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A.C2H5B.NaoH(aq)+HCl(aq)=NaCl(aq)+H2O(1) C.S(g)+O2(g)=SD.2NO2=3.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A.v(B.v(SC.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D.当容器内SO3的消耗速率等于SO2的生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4.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图①: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B.图②: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图③: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D.图④: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5.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是可逆反应A(g)+3B(g)⇌2C(g)+2D(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④A、B、C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A.②⑧ B.②⑤⑧ C.①③④⑦ D.②⑤⑥⑧6.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工业上SO2催化氧化为SO3,采用常压而不是高压B.由NO2和N2O4组成的平衡体系:2NOC.Na(l)+KCl(l)⇌2NaCl(l)+K(g),工业上将钾蒸气从反应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以制备金属钾D.500℃高温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7.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Cu(s)+H2O(g)在T℃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B.反应②中,增大氢气浓度,平衡时其体积分数增大C.对于反应③,CO和H2O的转化率一定相等D.T℃时,K8.下列各可逆反应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条件,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CHB.FeClC.N2D.CH9.已知:2SOA.该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逆向移动B.过程b使用了催化剂,使反应的ΔH减小C.由ΔG=ΔH−TΔS可知,该反应低温能自发进行D.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氦气,可使单位体积内O2的活化分子数增大10.下列事实中一定能证明CH3COOH是弱电解质的是()①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②0.1mol⋅③往NaHCO3溶液中滴加CH3COOH溶液,产生大量气泡④20mL0.2mol⋅L⑤1mLc(H+)=0.A.②⑤ B.②③ C.①② D.③④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根据以下热化学方程式,ΔH1和ΔHA.4Fe(s)+3O2(g)=2FeB.2H2(g)+OC.2H2S(g)+3OD.Br2(g)+H12.标准状况下,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与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已知O2(g)和ClA.EB.相同条件下,O3的平衡转化率:历程Ⅱ>历程ⅠC.可计算Cl—Cl键能为2(D.历程Ⅰ、历程Ⅱ中速率最快的一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lO(g)+O(g)=13.温度为T时,向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PCl5,反应PClt/s050150250350n(PC00.160.190.2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C.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0.20molPCl3和0.20molCl2,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molPCl3和2.0molCl2,达到平衡时,PCl3的转化率小于80%14.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A.曲线Ⅰ代表HNO2溶液B.两种溶液中加入足量镁条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体积相同C.溶液中溶质的电离程度:c点>d点D.溶液的导电能力:b点>c点>d点15.“千畦细浪舞晴空”,氮肥保障了现代农业的丰收。为探究(NH4)A.+533 B.+686 C.+838 D.+114316.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弱电解质HCOOHHCNH2CO3电离常数(25℃)KKK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电离常数,可判断酸性HCOOH>H2CO3>HCNB.可能发生反应2CC.0.1mol/LHCN溶液中存在平衡:HCN⇌H++CD.25℃时,反应HCOOH+CN−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17.食醋是烹饪美食的调味品,有效成分主要为醋酸(CH3COOH也可用HAc表示)。CH3COOH的应用与其电离平衡密切相关。(1)某小组研究25℃下CH3COOH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提出假设:稀释CH3COOH溶液或改变CH设计方案并完成实验:用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按下表配制总体积相同的系列溶液;测定c(H序号V(HAc)/mLV(NaAc)/mLV(n(NaAc)c(Ⅰ40.00//01Ⅱ4.00/36.0001…Ⅶ4.00a33.003:41Ⅷ4.004.00b1:11①根据表中信息,补充数据:a=,b=。②由实验Ⅰ和Ⅱ可知,稀释CH3COOH溶液,电离平衡(填“正”或“逆”)向移动。③由实验Ⅱ-Ⅷ可知,增大CH3CO实验结论假设成立。(2)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mol⋅LA.加入少量0.B.加热该CH3COOH溶液C.加入少量冰醋酸D.加水稀释至0E.加入少量氯化钠晶体F.加入少量0.(3)某化学实验小组欲测定反应CH实验装置:室温/℃20.020.020.0ΔT/℃0.700.690.71实验步骤:在装有温度计和仪器X的烧杯中先加入已恒定为室温的0.1mol⋅L-1NaOH溶液100mL,使用仪器X搅拌,待温度计数字稳定读数后,迅速加入0.1mol⋅L-1CH3COOH溶液100mL。密切关注温度变化,将最高温度记为反应后体系的温度,计算出溶液上升的温度ΔT。重复上述操作3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已知:反应Ⅰ.C反应Ⅱ.H本实验条件下,混合溶液的密度和比热容分别按照1g/mL和4.回答下列问题:①本实验重复进行三次的目的为。②由题给数据计算可知反应Ⅰ的ΔH1=③反应CH3COOH(aq)⇌CH3COO−(aq)+H+(aq)的热效应18.重铬酸钾(K2Cr2O7)又名红矾钾,是化学实验室中的一种重要分析试剂,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已知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请回答下列问题:(1)K2Cr2O7溶液中反应Cr2O7(2)复分解法制备重铬酸钾以Na2CrO4溶液为原料,步骤如下:①先向Na2CrO4溶液中加入酸调节溶液pH,其目的是。②再向①的溶液中加入适量KCl,搅拌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抽滤得到K2Cr2O7粗产品。则相同温度时的溶解度:Na2Cr2O7K2Cr2O7(填“>”“<”或“=”)。(3)K2Cr2O7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又可分解为以下两步:(ⅰ)C(ⅱ)HCr①下列有关K2Cr2O7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A.加入少量硫酸,溶液颜色由橙色向黄色转变B.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C.加入少量NaOH溶液,反应(ⅰ)的平衡逆向移动D.加入少量K2Cr2O7固体,平衡时c2(HCrO②在0.10mol⋅L-1K2Cr2O7溶液中设Cr2O72−、HCrO4③已知在稀溶液中,一种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A)与其所吸收光的波长(λ)有关;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最大A对应的波长(λmax)取决于物质的结构特征;浓度越高,A越大。混合溶液在某一波长的A是各组分吸收程度之和。为研究对反应(ⅰ)和(ⅱ)平衡的影响,配制浓度相同、pH不同的K2Cr2O7稀溶液,测得其A随λ的变化曲线如右上图所示,波长λ1、λ2和λ3中,与CrO42−的λmax最接近的是19.已知2NO2(g)=N2(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了相关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预测实验结果:在容积为30cm3针筒中抽入10cm3的NO2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静置一段时间至气体颜色不变。将针筒活塞拉至20cm3处,此时气体的颜色(填“变深”、“变浅”或“不变”),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填“变深”、“变浅”或“不变”),但仍比拉动活塞之前针筒内气体的颜色(填“深”或“浅”)。在此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混合气体中NO2的百分含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利用现代手持技术传感器可以探究压强对该平衡的影响。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NO2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t1、t2时迅速移动活塞后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①有关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E、H两点对应的NO2的体积分数较大的为E点b.B向里快速推注射器活塞,E向外快速拉注射器活塞c.B、C、D三点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B点d.C点时体系的颜色比D点深②反应至B点时NO2的转化率为。③图像中C、E两点气体平均摩尔质量较大的点为(填代号)。(3)某温度下,在体积恒为1L的密闭容器内,起始时只加入1molNO2,达到平衡时其转化率为75%,则该温度下反应2NO2(g)=N2O20.自从1909年化学家哈伯研究出合成氨的方法以来,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与此有关的研究已经获得三次诺贝尔化学奖。目前气态含氮化合物及相关转化仍然是科学家研究的热门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合成氨的原料气H2可以通过天然气和二氧化碳转化制备,已知CH4、H2和CO的燃烧热(ΔH)分别为−890.3 kJ⋅mol−1,−285.8 kJ⋅mol②673K时,合成氨反应机理中各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粒子用“*”标注。图中决速步骤的反应方程式为。(2)用NH3催化还原NO,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①4N②N写出NH3还原NO至N2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3)活性炭还原法是消除氮氧化物污染的有效方法,其原理为:2C(s)+2NO2(g)⇌N2(g)+2CO2(g) ΔH。已知该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方程分别为v正=(4)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CO(g)和4molN2O(g)发生反应CO(g)+N2①在A点时,N2O的生成速率N2的生成速率(填“>”、“<”或“=”)。②若平衡时总压强为pkPa,用平衡分压代替其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Kp=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H=反应物键能-生成物的键能,反应物键能大于生成物键能,说明∆H>0属于吸热反应,
A.锌粒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符合题意;
C.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解答】A.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367.0kJ/mol(燃烧热),故A不符合题意;
B.NaoH(aq)+HCl(aq)=NaCl(aq)+H2O(1) ΔH=-57.3kJ/mol(中和热),故B不符合题意;
C.S(g)+3.【答案】B【解析】【解答】A.SO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计算出v(SO3)=0.3mol/(5Lx10s)=0.006mol/(L.s),氧气的速率为:0.003mol/(L.s),故A不符合题意;
B.SO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计算出v(SO3)=0.3mol/(5Lx10s)=0.006mol/(L.s),二氧化硫的速率为:v(SO2)=0.006mol/(L⋅s),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体积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当容器内SO3的消耗速率等于SO2的生成速率,均表示逆速率,不能判断平衡,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4.【答案】A【解析】【解答】A.碘化氢的分解,平衡不收压强影响,故A符合题意;
B.温度对该平衡产生影响,可用来探究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测定相同时间内收集氢气的速率可以厕灵素缕,故C不符合题意;
D.通过粉末和块矿,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前后系数之和相等,压强不影响平衡;
B.温度对其平衡有影响;
C.测定相同时间内的收集氢气的量比较速率;
D.通过块状和粉末状测定接触面积对速率影响。5.【答案】D【解析】【解答】①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正逆速率相等,可说明其达到平衡,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单位时间内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均是表示逆速率,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②符合题意;③A、B、C的浓度不再变化,可以说明达到平衡,故③不符合题意;④A、B、C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可以说明达到平衡,故④不符合题意;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反应前后系数相等,压强不能影响平衡,故⑤符合题意;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反应前后系数相等,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故⑥符合题意;⑦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正逆速率相等,故⑦不符合题意;⑧A、B、C、D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为化学计量系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故⑧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对于此反应A(g)+3B(g)⇌2C(g)+2D(g)前后系数之和相等的反应,可以通过浓度和分数以及正逆速率相等来判断是否平衡。6.【答案】C【解析】【解答】A:工业上SO2催化氧化为SO3,采用常压而不是高压,主要是常压转化率已经很高,高压对设备要求高,成本高,故A不符合题意;
B:由NO2和N2O4组成的平衡体系:2NO2(g)⇌N2O4(g),恒温缩小容积,气体颜色变深可能是浓度变大导致颜色变深,故B不符合题意;
C:Na(l)+KCl(l)⇌2NaCl(l)+K(g),工业上将钾蒸气从反应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以制备金属钾,减少生成物促进反应物进行反应,故C符合题意;
D:500℃高温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主要是此温度下速率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工业上SO2催化氧化为SO7.【答案】D【解析】【解答】A:反应①CO(g)+CuO(s)⇌CO2(g)+Cu(s)的平衡常数K1=c(CO2)c(CO),故A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②H2(g)+CuO(s)⇌Cu(s)+H2O(g)中,增大氢气浓度,平衡时其体积分数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对于反应③CO(g)+H2O(g)⇌CO2(g)+H2(g),CO和H2O的转化率不一定相等,与起始物质的量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①8.【答案】D【解析】【解答】A.CH3COOH⇌CH3COO−+H+,增加醋酸根的量促使平衡逆向移动,酸性减弱,碱性增强,pH增大,故A不符合题意;
B.FeCl3+3KSCN⇌Fe(SCN)3+3KCl,氯化钾的浓度不能影响平衡的移动,故B不符合题意;
9.【答案】C【解析】【解答】A.该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
B.过程b使用了催化剂,使反应的ΔH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由ΔG=ΔH−TΔS可知,∆H<0,∆S<0该反应低温能自发进行,故C符合题意;
D.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氦气,可使单位体积内O2的活化分子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正逆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B.催化剂不影响焓变;
C.根据ΔG=ΔH−TΔS<0,10.【答案】A【解析】【解答】①用CH3COOH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此处应该是需要确定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0.1mol⋅L−1CH3COOH溶液中c(H+)<0.1mol⋅L−1,可以说明醋酸是部分电离,是弱酸,故②符合题意;
③往NaHCO3溶液中滴加CH3COOH溶液,产生大量气泡,说明醋酸显酸性,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20mL0.2mol⋅L−1C11.【答案】A【解析】【解答】A:4Fe(s)+3O2(g)=2Fe2O3(s) ΔH1;4Al(s)+3O2(g)=2Al2O3(s) ΔH2,不是同一类物质无法比较,故A符合题意;
B:2H2(g)+O2(g)=2H2O(1) ΔH112.【答案】B【解析】【解答】A.历程II:焓变=生成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E6-E3,历程II焓变=生成物能量-反应物的能量=E5-E2,故A不符合题意;
B.相同的条件下,转化率相同,故B符合题意;
C.根据图示Cl(g)的键能为(E2-E3)KJ/mol,断键吸收能量,因此Cl2(g)=2Cl(g)吸收能量为2(E2-E3)KJ/mol,因此计算Cl—Cl键能为2(E2−E3)kJ⋅mol−1,故C不符合题意;
D.活化能最低的一步即为反应速率最快的一步,ClO(g)+O(g)=O2(g)+Cl(g) ΔH=(13.【答案】C【解析】【解答】A.反应在前50s的平均速率v(PCl3)=0.16mol2x50L.S=0.0016mol⋅L−1⋅s−1,故A不符合题意;
B.平衡时c(PCl3)=0.2/2mol/L=0.1mol/L,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PCl3)=0.11mol⋅L−1,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说明反应吸热,故B不符合题意;
C.对于此反应PCl5(g)=PCl3(g)+Cl2(g),平衡时c(PCl3)=c(Cl2)=0.1mol/L,c(PCl5)=0.4mol/L,常数K=0.1x0.1/0.4=0.025,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molPCl514.【答案】D【解析】【解答】A.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电离常数越大,电离程度越大,因此稀释时pH增大的越大,故曲线II为HNO2,曲线I为CH3COOH,故A不符合题意;
B.将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加入镁条充分反应,醋酸产生的气体多,故B不符合题意;
C.越稀越电离,d比c的浓度低,电离程度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强,因此b点>c点>d点,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15.【答案】C【解析】【解答】①NH4Cl(s)=Cl-(g)+NH4+(g),∆H1=+689KJ/mol,②NH4Cl(s)=Cl-(aq)+NH4+(aq),∆H2=+15KJ/mol,③Cl-(g)=Cl-(aq),∆H3=-378KJ/mol,④1/2(NH4)2SO4(s)=1/2SO42-(g)+NH4+(g),∆H4,⑤1/2(NH4)2SO4(s)=1/2SO42-(aq)+NH4+(aq),∆H5=+3KJ/mol,⑥1/2SO42-16.【答案】B【解析】【解答】A.根据电离常数,常数大小为:HCOOH>H2CO3>HCN,常数越大,酸性越强,可判断酸性HCOOH>H2CO3>HCN,故A不符合题意;
B.HCN的电离常数大于碳酸第二步电离的常数,因此碳酸与氰酸根反应得到碳酸氢根,CN−+H2O+CO2=HCN+HCO3−,故B符合题意;
C.0.1mol/LHCN溶液中存在平衡:HCN⇌H++CN−,加水可使溶液中c(CN−)c(HCN)=Ka/c(H+),稀释时氢离子浓度变小,导致c(CN−17.【答案】(1)3;32;正(2)B;D;F(3)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56.7;ΔH1-ΔH2【解析】【解答】(1)①根据n(NaAc):n(HAc)=3:4,即可计算出醋酸钠的体积为3mL,通过控制变量法即可得到b=32mL;
②由实验Ⅰ和Ⅱ可知,稀释CH3COOH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2)A:加入少量0.1mol⋅L−1的稀盐酸,抑制醋酸的电离,故A不符合题意;
B:加热该CH3COOH溶液,温度升高促进平衡正向移动,故B符合题意;
C:加入少量冰醋酸,不会促进醋酸电离,故C不符合题意;
D:加水稀释至0.01mol⋅L−1,电离程度增大,故D符合题意;
E:加入少量氯化钠晶体,不会影响其电离程度,故E不符合题意;
F:加入少量0.1mol⋅L−1反应Ⅱ.H+(aq)+OH−(aq)=H2O(1) ΔH【分析】(1)①根据控制变量法计算出数据;
②根据加水稀释促使电离;
(2)促进电离主要是升高温度或者加水稀释或者消耗氢离子;
(3)①重复试验是减少误差;
②根据比热容计算出热量,再结合水的物质的量计算出焓变;
③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出焓变即可。18.【答案】(1)K=(2)Na2CrO4溶液中存在2CrO42−+2H+⇌Cr2(3)BD;x+12y+【解析】【解答】(1)K2Cr2O7溶液中反应Cr2O72−+H2O⇌2CrO42−+2H+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c2(CrO42−)c2(H+)c(Cr2O72−);
(2)B.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故B符合题意;C.加入少量NaOH溶液,反应(ⅰ)的平衡正向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D.加入少量K2Cr2O7固体,平衡时c2(HCrO4−)与c(C③根据浓度越高,吸收度越大,因此与CrO42−的λmax最接近的是λ3,c(H+)⋅c2(CrO42−)c(Cr2O72−)=c(H+)⋅c2(CrO419.【答案】(1)变浅;变深;浅;不变;增大(2)ac;6%;E(3)6【解析】【解答】(1)在容积为30cm3针筒中抽入10cm3的NO2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静置一段时间至气体颜色不变。将针筒活塞拉至20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核电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考核试卷
- 卫生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箱包行业创新材料应用考核试卷
- 守株待兔新编初二语文作文
- 描写姥爷的初二语文作文
- 纸板生产中的物流与仓储管理策略考核试卷
- 密封用填料的声学性能分析考核试卷
- 九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提高练习5课人教新课标版
- 租赁企业运营模式解析考核试卷
- 2-9逻辑函数的标准形式-最小项表达式
- 特许经营管理手册范本(餐饮)
- 计算机应用基础-终结性考试试题国开要求
- 《安装条》浙江省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
- 光伏支架及组件安装施工方案(最终版)
- 04S520埋地塑料排水管道施工标准图集OSOS
- 220KV输电线路组塔施工方案
- 高中班级读书活动方案
- 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
- 2022-2023学年北京海淀人大附数学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高中历史双向细目表
- 2022-2023学年北京石景山数学七下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