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
原癌基因是细胞基因组的正常成分,正常情况下处于相对静止或低表达状态,对机体并不构成威胁。相反,它们还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特别是在胚胎发育、组织再生和创伤愈合的情况下。然而,在化学、物理及生物等致癌因素作用下,细胞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发生改变,导致细胞生长分化失控而发生恶性转化。癌基因活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同一癌基因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活化,同一种方式似乎也可以活化不同的癌基因,归纳起来,癌基因的激活有以下几种方式:
五、原癌基因激活机制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1.启动子与增强子的插入如鸡白细胞增生病毒引起的淋巴瘤,就是因为该病毒DNA序列(含有较强的启动子和增强子)整合到宿主细胞的c-myc基因的附近。由于这个强启动子的插入,使c-myc的表达比正常高30-100倍。2.基因重排通过这种基因的易位和重排,是原来无活性或低活性的原癌基因移致某些强的启动子或增强子附近而被活化,原癌基因表达增强,导致肿瘤的发生。如Burkitt淋巴瘤细胞中,位于8号染色体上的c-myc移到14号染色体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的调节区附近,造成c-myc基因转录去调节,导致细胞增殖、分化紊乱,从而引起肿瘤。3.原癌基因扩增某些原癌基因通过一些机制,在原来染色体上复制出多个拷贝,基因剂量增大,表达产物增多而导致肿瘤的发生。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4.点突变如ras原癌基因第一个外显子的碱基(第35位)正常为GGC突变成GTC,结果造成P21蛋白第12位aa由正常细胞的甘
缬。5.甲基化程度降低研究表明,在正常细胞,癌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高;肿瘤细胞,癌基因的甲基化程度较低,有利于癌基因的表达。如人结肠癌和小细胞肺癌的H-ras和K-ras的甲基化程度显著降低。一些致癌剂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活性,活化c-onc最终导致细胞癌变。
6.染色质非组蛋白的改变组蛋白抑制所有基因的活性,而非组蛋白对基因的激活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如Walker肉瘤染色体的非组蛋白加至正常肝细胞的染色质中转录出肉瘤特有的RNA。而将正常肝细胞染色质的非组蛋白加至Walker肉瘤染色质中转录出正常肝细胞特有的RNA。问题:试述原癌基因激活机制。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简介:ras基因家族成员包括H-ras、K-ras和N-ras。表达产物是p21蛋白或称Ras蛋白,与GTP有高度亲和力,具有GTP酶活性,参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功能:Ras蛋白在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中起接头蛋白的作用。通常以Ras蛋白-GDP无活性形式存在,其活性形式是Ras蛋白-GTP,通过对Raf蛋白及MAPK的连续激活,最后活化转录因子,促进细胞分裂。由此,Ras蛋白促进细胞由G0期进入G1期。
ras基因与癌:ras基因最常见的突变部位是第12、13位密码子,其他密码子突变发生在第59、61位上。这些部位的突变降低了Ras蛋白结合GTP酶活化蛋白及自身的GTP酶活性,导致Ras蛋白与GTP的持续结合,促进细胞分裂增殖,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问题:简述ras基因突变致癌机制。六、癌基因作用机制举例-ras基因突变与肿瘤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细胞杂交试验:正常细胞肿瘤细胞非肿瘤型杂交细胞杂交融合肿瘤细胞1肿瘤细胞2杂交融合非肿瘤型杂交细胞正常细胞失去某些基因肿瘤细胞问题:肿瘤抑制基因的研究始于何种细胞杂交实验?可有哪些推论?第三节抑癌基因与肿瘤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
抑癌基因的发现始于细胞杂交实验。当一个肿瘤细胞和一个正常细胞融合为一个杂交细胞,往往不具有肿瘤的表型,甚至由两种不同肿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细胞也可呈非肿瘤表型。只有当正常亲代细胞完全失去了某种基因后,才会形成肿瘤的子代细胞。由此推测,在正常细胞中可能存在肿瘤抑制基因,阻止杂交细胞发生肿瘤,当这种基因缺失或变异时,抑制肿瘤的功能丧失,导致肿瘤的形成。而在两种不同肿瘤细胞杂交融合后,由于它们缺失的抑癌基因不同,在形成的杂交体中,各自缺失的抑癌基因发生交叉互补,所以也不会形成肿瘤。据此,人们开始了抑癌基因的研究。
据此可得出如下推论:①正常细胞内存在肿瘤抑制基因;②存在两种以上抑癌基因;③不同的抑癌基因产物的作用机制不同;④在抑制肿瘤生成过程中,需各种肿瘤抑制基因的协同作用,任一种抑癌基因缺乏或失活均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
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功能:与癌基因一样都是细胞的正常基因,共同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抑癌基因的失活或丢失,亦可使细胞增殖分化失控,导致肿瘤的发生;而抑癌基因的过表达,则加速衰老的进程。定义:抑癌基因是一类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增殖,从而遏制肿瘤形成的基因。又称抗癌基因、隐性癌基因、肿瘤易感基因。概述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一、抑癌基因表达产物和种类抑癌基因表达产物:
跨膜受体蛋白或结构蛋白、细胞骨架蛋白、转录因子、转录调节因子、细胞周期蛋白、DNA损伤修复因子等。抑癌基因的种类:
近40种,命名混乱,无统一命名法。研究较为清楚的有Rb基因、p53基因。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二、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1.作为转录因子或细胞周期调节因子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以调节细胞的生长。但以对细胞增殖产生负调节作用为主。2.以细胞骨架蛋白或膜蛋白,参与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3.参与DNA损伤后的修复与DNA复制,确保DNA结构及遗传稳定性;4.作为GTP酶激活蛋白或磷酸酶阻断癌基因产物的活性而发挥抑癌效应;5.DDC基因编码一种与细胞黏附作用有关的细胞表面蛋白质分子,调节细胞间的相互关系等。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
因表达产物p53蛋白的分子量为53kD而得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相关性达50%~60%分类野生型:为抗癌基因,产物在生长增殖细胞明显升高。突变型:为癌基因,产物在癌细胞中明显升高。三、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举例1.p53基因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野生型p53基因作用机制1.细胞DNA受损时,p53蛋白与相应部位结合,活化P21使细胞停止于G1期。2.p53蛋白与复制因子A协同参与DNA的修复。3.若修复失败,p53蛋白即启动程序性死亡诱导细胞自杀,阻止癌变细胞的生成。4.p53蛋白阻止DNApol与复制起始复合物结合,抑制复制的启动。5.p53蛋白抑制解链酶活性,抑制复制和转录。6.p53蛋白激活一些抑制细胞分裂的基因,间接抑制细胞增生。7.p53蛋白抑制c-myc、ras基因对细胞的转化作用。问题:野生型p53被誉为“基因卫士”,试述其作用机制。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P53蛋白解链酶复制因子AP21蛋白细胞停滞于G1期细胞调亡
DNA损伤P21基因P53蛋白抑制P53蛋白成功修复修复失败野生型p53基因抑癌、促衰老作用机制+活化抑制细胞分裂基因抑制细胞增殖、增生酸性区核心区碱性区P53蛋白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
P53基因突变不仅失去野生型p53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而且突变本身又使该基因具备癌基因功能(P53蛋白C端碱性区具有活化癌基因的作用)。
突变的P53蛋白与野生型P53蛋白相结合,形成的这种寡聚蛋白不能结合DNA,使得一些癌变基因表达失控导致肿瘤发生。突变型p53基因致癌作用机制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抑癌基因实验举例
p53基因《自然》杂志:美国分子生物学家Donehower在老鼠身上模拟正常人类p53突变的过程中,偶然创造出了一种p53异常活跃的老鼠。p53使这种老鼠对于致命的肿瘤具有明显的抵抗性。但是这种老鼠没有充分享受不得癌症的机会。仅仅过了96周,半数的突变个体已经归西了。最老的一只突变个体非常勉强的活到了136周;而与之对照的正常个体生活了164周。Donehower说,这种老鼠“在中年时看上去已经衰弱而迟钝”,并且出现了许多与老化有关的特征,例如,身体缩小、皮肤变薄、以及伤口愈合变慢。意义:这项研究工作表明,p53可以使动物战胜癌症活到繁殖的年龄,但会影响正常细胞的功能。理清p53防治癌症和促进老化能力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最终产生出一种新的癌症治疗方法。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2.Rb基因
Rb基因因最初发现于儿童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而得名。正常情况下,Rb基因控制着成视网膜细胞的生长发育和视觉细胞的分化。Rb基因一旦功能丧失或先天性缺陷,成视网膜细胞异常增殖,形成视网膜母细胞瘤。
Rb基因较大,编码的蛋白质为P105,定位于核内,有磷酸化和非磷酸化(或低磷酸化)两种形式。非磷酸化(或低磷酸化)为活性形式,能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增殖。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
Rb蛋白通过结合或释放转录因子E2F进而控制细胞周期,E2F是一类激活转录作用的活性蛋白,控制着S期的重要蛋白的合成(如DNA聚合酶)。在G0、G1期,低磷酸化的Rb蛋白和E2F结合,使E2F处于非活化状态。在S期,高磷酸化的Rb蛋白释放E2F,促使细胞进入细胞周期。肿瘤癌基因的产物能模仿高磷酸化的Rb蛋白阻止其与E2F结合。在很多肿瘤细胞中,细胞周期不被Rb控制,使细胞周期混乱。当Rb基因发生缺失或突变,丧失结合、抑制E2F的能力,于是细胞增殖活跃,导致肿瘤发生。
Rb蛋白还可通过抑制多种原癌基因如c-myc和c-fos等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作用机制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第四节生长因子与肿瘤一、概述
生长因子(growthfactor):通过质膜上特异的受体,将信息传递至细胞内部,调节细胞生长与增殖的多肽类物质。作用模式:
内分泌
(endocrine)
旁分泌
(paracrine)
自分泌
(autocrine)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1.旁分泌:细胞分泌的生长因子作用于邻近其他类型的细胞。2.内分泌:生长因子从细胞分泌出来,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远隔靶细胞。3.自分泌:生长因子作用于合成及分泌该生长因子的自身细胞或同类型细胞。123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产生相应第二信使胞内相关蛋白质磷酸化与膜受体结合酪氨酸激酶活化蛋白激酶活化
核内转录因子活化基因转录与胞内受体结合生长因子-受体复合物,活化相关基因二、生长因子的作用机制细胞生长增殖
细胞核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1.绝大部分都是多肽类生长因子;2.靶细胞膜上各有其特异性受体;3.这些生长因子与特异受体结合后,通过激活多种蛋白酶,对转录因子进行磷酸化修饰,引发一系列基因的转录激活,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4.绝大多数以旁分泌(paracrine)或自分泌(autocrine)的方式发挥作用。与恶性肿瘤发生有关的生长因子有: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等。三、生长因子作用特点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PDGF和P28与肿瘤TG、IP3蛋白激酶C+转录因子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第四节肿瘤的代谢特征1.糖代谢特征⑴糖酵解增强,糖消耗显著可能是由于肿瘤组织的快速生长造成局部供氧不足和肿瘤细胞代谢特征发生改变之故。⑵磷酸戊糖途径活跃进行磷酸戊糖途径生成的5-磷酸核糖,为大量合成的核酸提供原料。生成的DADPH用于合成代谢或经氧化呼吸链氧化供能。⑶糖异生和糖原合成下降可能是肿瘤细胞减少能量和原料的消耗,以保证自身物质的合成。第五章肿瘤形成的分子基础2.脂类代谢特征⑴脂肪动员加强糖代谢提供的能量无法满足肿瘤细胞对能量的需求,脂肪动员加强,以供应其活跃代谢需要的能量。⑵类脂需求增加细胞分裂时有大量膜性结构生成。膜性结构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和磷脂组成。这些物质的合成需要NAD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传媒学院《材料成形工艺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2024年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与分析技巧
- 文化广告合同范例
- 酒店股转让合同范例
- 按揭过户服务合同范例
- 酒店摆设书采购合同范例
- 购原料合同范例
- 隔热硅橡胶采购合同范例
- 2020年污水处理厂设备操作维护必备
- LSS-250B 纯水冷却器说明书
- 中药分类大全
- 防止返贫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总结范文
- 精文减会经验交流材料
- 浅谈离子交换树脂在精制糖行业中的应用
- 设备研发项目进度表
- 管道定额价目表
- 新时期如何做好档案管理课件
- 复兴号动车组空调系统设计优化及应用
- 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设计.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