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模拟试卷 06 第六模拟(学生版+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模拟试卷 06 第六模拟(学生版+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模拟试卷 06 第六模拟(学生版+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模拟试卷 06 第六模拟(学生版+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模拟试卷 06 第六模拟(学生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模拟试卷

第六模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12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

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洗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已正式启动的碳排放权交易,对于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也向国际社会

传递了强烈的信号。当前的碳交易市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非完全体”的碳交易市场。其一是行业有

限,首批被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主要是发电企业。其二是投资主体有限,目前参与碳交易的主要以企业

为主,机构投资者和个人还没有被纳入投资群体。其三是配额分配宽松,现行的配额机制还比较贴近企业

的实际排放量,没有带来巨大的排放成本。这种“非完全体”恰好适应了我国当前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

是未来完整碳交易市场和当前碳排放情况的有效链接。其他国家刚开始推行碳交易市场的时候,也同样采

取了这种软着陆的办法,给企业和市场一个适应的机会,相关机制也会根据实践逐步完善。

碳交易市场的到来,能够大力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促进其对高碳产业的替代。碳交易的出现会让高

碳产业的碳排放成本显著提升,低碳产业会因其成本优势逐步替代一部分份额,这样也会逼迫高碳产业开

展节能减排转型,从而在整体上削减碳排放。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碳交易市场给绿色发展时代条件下

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正如《京都协议书》所规定的一样,国除碳交易市场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个成本价差,

而这个价差,是推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践行绿色发展规划、缩小经济差异的重要力量。根据边际理

论和现实情况,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成本较高,空间小,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碳排放空间大,这就造

成了碳减排在不同国家间的成本价差,发达国家为了完成自己的碳减排配额就必须去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

项目,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产业发展。

同样,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也有这个作用。几个碳交易试点城市以发达城市为主,而能源行业占比较高

的城市多是欠发达城市,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存在将会促使发达城市加强与欠发达城市的合作,联合开展减

排项目,实现产业绿色转型。未来的十年,是我国产业特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碳交易市场将会从耗能产业

自身的绿色转型和促进区域间绿色发展平衡两个方面双管齐下,降低我国的碳排放水平,从而达成“双碳

目标”。

从长远来看,当前的“非完全体”碳交易市场还不“够味”,在未来的实践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

一步加强。首先就是配额,由于是碳交易市场初期,国家是根据企业的产量和一系列因素按比倒确定企业

的碳排放配额,当前该配额比较宽松,基本与企业的实际将放情况差异不太大,随着产业特型和绿色发展

理念的不断深入,这条''绳”会逐步趋紧,真正成为规范企实际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其次,当前排放总

量是根据配额加总而来的,这种比例式的软性总量约束的强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明确

的总量标准,并且根据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情况规划一个长期可行的碳总量变化路线图,合理引导市场预

期和企业减排工作,才能进一步发挥碳交易的重要作用。同时,将石油化工等真正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企业

逐步纳入碳交易市场体系也至关重要。

碳交易市场虽然是“非完全体”的市场,但却是最符合我国当前产业发展情况的市场,也为区域绿色

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配额、总量等一系列约束都将更加明确和严

格,这将更好地发挥碳交易市场对于节能减排的作用。

(摘编自盘和林《碳交易市场为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的碳交易市场,首批被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投资主体以企业为主,很少有个人被纳入投资群

体。

B.国际碳交易的成本价差促使发达国家购买发展中国家减排项目,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绿色产业发展。

C.碳交易市场初期,国家确定的企业碳排放配额较宽松,但随着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其

配额会逐步趋紧。

D.根据配额加总设定排放总量,不能发挥碳交易的重要作用,今后将依据实际情况设定总量标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非完全体”的碳交易市场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前景。

B.文章采用类比论证方法分析我国“非完全体”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初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C.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分析碳交易市场对节能减排的作用。

D.文章在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实适应性可行性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非完全体”的碳交易市场有效地适应了当前的能源发展状况,能与未来完整碳交易市场有效

链接。

B.国际碳交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产业发展,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提供了新

思路。

C.实现从低耗能产业自身的绿色转型并促进区域间绿色发展平衡,有助于我国未来十年碳交易市场发

展。

D.碳交易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配额、总量等约束条件明确、严格以及长期可行的碳总量变化路

线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脊髓灰质炎通过受污染的水传播,这种会致人瘫痪,有时还会致人死亡的疾病,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

让人们惊恐不已。每年夏天,春髓灰质炎发病人数都会激增,所以母亲都不让孩子去公共游泳池。就连最

有特权的人也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病毒学家科普罗夫斯基决心要首先发明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活疫苗含有经过减毒的野生病毒,它会在

接种者体内造成轻度感染,进而产生抗体,但不会让接种者患病。相反,灭活疫苗中用于引起免疫应答的

病毒经过化学或物理过程已经被杀死了。

然而,生于纽约的索尔克,他将胜过科普罗夫斯基,赢得率先发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荣誉。索尔克的

疫苗中含有野生的、被甲醛杀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注射到人体内的疫苗,会像活病毒那样诱使免疫系统

识别并作出反应,在血液中产生抗体。

但是,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越。

索尔克的疫苗需要多次注射,后面还需要加强注射,即使这样,似乎也不能阻止免疫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弱。

此外,索尔克的疫苗是肌内注射的,不能在咽喉或消化道壁——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人口——

产生足够强的抗体。

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借由受到污染的水或食物,通过口进入人体,随后在消化道内增殖,又通过粪便

排出体外。在没有疫苗的时代,这种感染在大多数人身上的表现都很温和,许多人感染了都不知道。只有

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从消化道侵入血液,移动到脊髓和脑时,感染者才会瘫痪,甚至死亡。许多病毒学家相

信,用饮料或糖丸接种的活疫苗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在消化道壁和血液里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

而带来终身免疫。口服疫苗还更便宜。同时,也更容易接种,它不需要请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来注射。

而且,它还会存在于已接种者的粪便里,可以在卫生条件较差、水质不洁净的环境中传递给未接种者,在

其中一些人体内也激起保护性的免疫应答,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免疫。相应的危险在于,粪便中的活疫苗病

毒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突变,重新变成感染性病毒,从而传播脊髓灰质炎,而非保护人们。

制备活疫苗要实现微妙的平衡。科学家需要充分弱化病毒,阻止其致病,但是又不能过于弱化,让它

无法造成轻微的感染来激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科普罗夫斯基不遗余力地要赢得这场竞赛,率先研发出最好

的活疫苗。他从一位患脊髓灰质炎的29岁男性身上提取了血清和脑脊髓液,直接注射到小鼠脑中。在一只

小鼠患上脊髓灰质炎后,他将它的脑和脊髓磨碎,注射给另外一组小鼠,以此类推注射了数组小鼠。接着,

他从这些小鼠身上提取出病毒,依序注射到几组棉鼠脑中——同样是将受感染的脑和脊髓注射给每组新的

棉鼠。以几代啮齿动物对病毒进行继代移种法培养,这种做法背后的观念是,随着病毒在不同物种间致病

且适应,它在人体内致病的能力就会减弱,对于研制活疫苗而言,这个减毒过程至关重要。

1948年的一个冬夜,科普罗夫斯基吞服下自己研制的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种含有脂肪的、黏

稠的灰色糊状物,用他在组织捣碎机中粉碎的棉鼠的脑和脊髓制成。这种疫苗里含有野生的,但是已经减

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摘编自梅雷迪丝•瓦德曼《疫苗竞赛》,罗爽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索尔克的疫苗含有被杀死的病毒,它们产生抗体的原理与减活病毒疫苗进入人体产生抗体的原理不

同。

B.索尔克的灭活疫苗通过肌内注射进入人体,而活疫苗则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进入人体,更加

安全。

C.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受污染的水传播,这为减毒活疫苗经污水传给未接种者,实现被动免疫创造了可

能。

D.科学家既要保证接种者产生抗体,又不能让接种者患病,因此他们选用小鼠进行病毒继代移种法培

养。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介绍疫苗研发知识时讲述了两位病毒学家竞争研发疫苗的故事,这使文章通俗易懂,增强吸

引力。

B.为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减毒疫苗弊大于利的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科普罗夫斯基研制活疫苗的减毒

过程。

C.文章使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疫苗的原理与区别,其中活疫苗含有活的病毒,只有实现微妙平衡才

会有效。

1).文章讲述科普罗夫斯基吞服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细节,意在让读者了解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可贵

精神。

6.为什么“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

优越”?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重过鸡鸣寺

黄裳

三十七年以前一个冬天的薄暮,我和朋友从秦淮河畔来到了鸡鸣寺,发现这个有名的南朝胜迹,竟是

这样荒凉破败的所在,内心充满了惊异,还有就是颓唐。当我们登上破烂的大殿,凭窗远望后湖时,面前

差不多就是姜白石说的“游人去后无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那样一幅图画。那是严寒的冬天的傍晚,哪

里有什么游人,更哪儿来的歌鼓,只看到了一两个拱肩缩背,穿着破棉僧袍的和尚。在枯瘦的脸庞上,两

只圆睁的大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们这两位风雅的游客。还不等他们捧出茶盏,我们就飞也似的逃出大殿,逃

出山门,逃下山来了。

第二次游鸡鸣寺是在四年以后一个秋天的下午。那时我已经是一个记者了,刚从蓝家庄的民盟总部采

访出来,想找个地方写新闻稿,就选中了鸡鸣寺里的“豁蒙楼”。结果碰了壁,原来那里变成什么“防空

司令部”的宿舍了,后来只能跑到那间大殿里吃茶。

这次的重访鸡鸣寺,是到南京后的第二天,一早,Y就到宿舍里来访,说是要陪我到玄武湖玩。这当然

是非去不可的重点风景区。我们乘电车到鼓楼,走到玄武门。重新修整过的玄武门,朴素大方,坚实稳重,

还很好地保存了明初的风貌。一进门,眼前顿时开阔,宽大的柏油路,花草树木,楼阁亭台,很像杭州的

西山公园,不同的是这里有空阔的水面,更显得明净。

过去我只是遥望,并没有游过玄武湖。我知道明代在这里收贮黄册,是皇家档案馆那样的地方。过去,

因为年久失修,湖里长满了水草,很荒秽逼仄了。现在这一切都已有了根本的改变。

出解放门,踏上了微微显得有些逼仄的鸡鸣寺路。一路上留心右面傍山的一侧,惟恐错过久别重逢的

喜悦。可是,几乎已经走到靠近北极阁,却还不曾发现那条窄窄的石级和那座暗红色的小巧山门。只好折

回来细细寻觅,好不容易才发现了一条登山的小路,路上也还留下些残坏的砖块,但路面两侧的石砌已经

没有了。走上去,最后发现了一角断垣,上面还残留着旧日的朱红,这才最后打消了猜疑,知道这确是原

来山门的旧址。

前些时翻检书丛,找到了一张三十多年前留下的鸡鸣寺山门照片。那条废砖铺起的路面,看来相当整

齐。那山门,也是我所见的最经济也最古朴的古建筑。小小的一座门楼,顶端有简单的装饰,两侧各有一

只鸭尾。下面是蓝地填金的“古鸡鸣寺”四字,上端小字横书“勒建”两字。下面是一座小巧的门。两侧

壁上嵌着“大千世界、不二法门”的门联。整个山门涂了暗红,极素朴而庄严;门联上的八个字是黑色的,

那块小小的门额则是蓝色和金色的。只是这点简单的色彩配合,就能给人带来一种沉醉的感觉。

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好一会。从山门走上去,有颇长的一段山路,树木是有的,但没有什么参天的古木,

杂草丛生,一片荒秽。走到山巅,也就是鸡鸣寺的所在了。这里却有着牢固的围墙,关得紧紧的大门旁边

照例也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

沿着山墙周围窄窄的小径,拨开没胫的荒草荆棘,兜到寺的后边,那下面应该就是著名的台城。不过

什么都没有看到,只有杂七杂八的一些不成规制的房子,拥塞在狭狭的一条空隙里。我想,即使豁蒙楼依

然无恙,凭栏远眺,也绝不会引起什么怀古的遐想,那是一定无疑的了。

这时,呀的一声,后山墙角一扇小门开处,走出来一个人。他是跑来查看我们这两个陌生人的动静的。

这里大概已经很久没有游客;即使有,也不会跑到后山墙外来看风景;说实在的,这里又有什么“风景”

可看呢?只是彼此打量了一下,没有说话。我们又沿着围墙走回前面来,那人也随后从小门走进去了。

当我们重新站在寺门前徘徊时,那人又从前门里出现了。终于从他口中打听到了关于鸡鸣寺过去遭遇

和未来远景的约略情况。他是一位留守。是由鸡鸣寺改建的一座电子元件厂的留守。厂停办了,因为已经

决定要恢复鸡鸣寺。重建的一百万元经费已经拨下,只是由于人工、材料缺乏,看来要一九八。年才能慢

慢动手。这时我就顺便提出让我们进去看看的请求,同时摸出了证件。那人为难地一笑,委婉地谢绝了。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初到贾府去拜见贾赦,“一时人来回说,'老爷说了,连

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的几句话。

剩下来就只有去找胭脂井,摸来摸去终于不曾找到。后来听说,那井是还在的,并不曾填没。关于这

井,作《板桥杂记》的余澹心留下了一首诗:“可怜陈主最风流,张孔承恩在下头。玉树后庭俱寂寞,胭

脂井上草三秋。”

一九八O年一月十二日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游鸡鸣寺的见闻和感受时,引用姜白石和余澹心的诗句,介绍玄武湖边过去曾收贮黄册,这

些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的才情。

B.开头画线处描写了和尚对我们到来的诧异,侧面表现鸡鸣寺的荒凉破败,“我们就飞也似的逃出大

殿”以夸张手法突出了目睹鸡鸣寺如此景象的伤感。

C.文章写电子元件厂的一名留守向我们介绍鸡鸣寺的过去遭遇和未来远景,委婉谢绝我们进寺看看的

请求,表达了作者对其古道热肠、忠于职守的赞扬。

D.文章语言质朴醇厚,情感真挚动人,如“即使豁蒙楼依然无恙,凭栏远眺,也绝不会引起什么怀古

的遐想,那是一定无疑的了”一句蕴含深深的感慨。

8.本文写三次游鸡鸣寺,反映出怎样的社会变迁?请简要分析。(6分)

9.文章提及鸡鸣寺山门照片和《红楼梦》分别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察罕,西域人也。魁伟颖悟,博览强记,通诸国字书。奥鲁赤辟为理问,政事悉委裁决,且令诸子受

学焉。从镇南王征安南,师次泸江。安南世子遣其叔父诣军门自陈无罪,王命察罕数其罪而责之,使者辞

屈,世子举众逃去。从奥鲁赤移治江西。宁都民言:“某乡石上云气五色,有物焉,视之壬事也。不以兵

取,恐为居人所有。”众惑之。察罕日:“妄也,是必构害仇家者。”核问之,果然。

成宗大德四年,御史合奏金湖南充可事中书省奏为凡昌路治中丞相哈剌险孙日察竿建;吉固宜居风先然

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竞除武昌广西妖贼高仙道以左道惑众,平民逢误者以数千计。既败,湖广行省命察

罕与宪司杂治之,鞫得其情,议诛首恶数人,余悉纵遣,且焚其籍。众难之,察罕日:“吾独当其责,诸

君无累也。”以节里■闻,擢河南省郎中。

武宗崩,仁宗哀恸不已。察罕再拜启日:“庶民修短,尚云有数,圣人天命,夫岂偶然。天下重器悬

于殿下,纵自苦,如年成太后何?”仁宗辍泣日:“曩者大丧,必命浮屠,何益?吾欲发府库以赈鳏寡孤

独若何?”日:“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拜中书参知政事,但总持纲维,不屑细务,

识者谓得大臣体。

初,察罕生于河中,其夜天气清肃,月白如昼。相者贺日:“是儿必贵。”察罕天性孝友,田宅之在

河中者,悉分与诸昆弟。昆弟贫来归者,复分与田宅奴婢。纵奴为民者甚众。故人多称长者。既致仕,优

游八年,以寿终。

(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御史台奏佥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剌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

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

B.御史台奏佥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剌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

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

C.御史台奏佥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图片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剌哈孙日/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

然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

D.御史台奏佥湖南宪司事/中书省奏为武昌/路治中丞相哈刺哈孙曰/察罕廉洁/固宜居风宪/然

武昌大郡/非斯人不可/治竟除武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玉玺”指皇帝的玉印。古代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鉴称为玺,臣民用的印鉴称为印。

B.“治最”是指治理得好,古代设有专门针对官员的考核制度,分年度进行考核,评定等次。

C.“宗庙”专指封建帝王用来供奉历代祖先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是古代重要的礼制场所。

D.“昆弟”指兄弟。古代兄弟间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次之,叔为老三,季是老四。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察罕天资聪慧,博览群书。他通晓多国文字,深得奥鲁赤信任,奥鲁赤任命察罕为理问,政事全交

给察罕裁决,并让自己的孩子们拜他为师。

B.察罕善于言辞,明于事理。跟随征讨安南时,他怒斥安南王子,列举安南王的罪行,使其哑口无言;

他劝说因丧父悲痛的仁宗以国事为重。

C.察罕为政宽容,政绩卓越。在处理广西高仙道妖术惑众一案时,他审讯得知实情,议定诛杀首恶几

人,其余的全部释放,并且焚烧了档案。

D.察罕孝顺友爱,德行深厚。他在河中的田宅,都分给了众位兄弟;兄弟因贫穷来投奔的,又分给他

们田宅奴婢;他还释放了许多奴婢为平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众难之,察罕曰:“吾独当其责,诸君无累也。”

(2)发政施仁,文王所以为圣。殿下行之幸甚。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采桑子(其八)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美醪鸾①,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①骏鸾:仙人驾驭鸾鸟云游登仙。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湖夜色中,管弦声声,鸥鹭习以为常,依然安睡,游人极尽游乐之兴,一切都和谐美好。

B.天光水色融为一体,好似一片琼田,这种境界使人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之感。

C.词人陶醉在月光皎洁、湖水澄澈的美景中,油然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胜似神仙。

D.这首词景中寓情,围绕词人泛舟西湖刹那间的意绪波动来写,表达对西湖的由衷赞美。

15.这首词写得十分清新,请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描绘鹏鸟身高翅阔、体形巨大的句子是:,。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两句一反离愁别绪之常

调,与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心境不同。

(3)不同于《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干堆雪”景象,苏轼《赤壁赋》

以“,”高度概括了赤壁一带的自然风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最近举行的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启动仪式上疾呼:

“我们必须帮助那些极度脆弱的人——数以百万计最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向来就有的优良传统。开展对外援助70年来,中国始终本

着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威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

及的帮助。印度洋海啸、西非埃博拉疫情、尼泊尔特大地震等诸多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中国总

是当仁不让地向这些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求援。绝不在朋友落难时,绝不在伸出援手时夹杂私

利,这就是中国之义。

应当看清,西方一些人歪曲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抹黑中国善举,这些荒谬绝伦的言行,完全就

是对人道主义精神的玷污,暴露出他们狭隘的地缘政治算计和荒谬的傲慢与偏见。国际公认,为

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中国选择勇敢“逆行”,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的生动实践和共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抗疫行动,了人本精神和天下情怀,闪耀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内含的

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光芒。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扶危济困袖手旁观捍卫彰显

B.仗义疏财坐观成败守卫凸显

C.扶危济困坐观成败守卫彰显

D.仗义疏财袖手旁观捍卫凸显

18.文中“逆行”的双引号的用法和作用与下列各句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B.黄河近2000年的“表现”令人大吃一惊。

C.荷兰有“欧洲花园”“花卉国”的美誉。

D.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由于印度洋海啸、西非埃博拉疫情、尼泊尔特大地震等诸多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中国总

是当仁不让地向这些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B.印度洋海啸、西非埃博拉疫情、尼泊尔特大地震等诸多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中国总是当

仁不让地向这些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求助。

C.在印度洋海啸、西非埃博拉疫情、尼泊尔特大地震等诸多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中,中国总

是当仁不让地向这些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D.在印度洋海啸、西非埃博拉疫情、尼泊尔特大地震等诸多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突发事件中,中国总

是当仁不让地向这些国家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求援。

(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

统,①,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其意义又不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

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

少的人,②。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

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对个人而言,③;对社会而言,可以转变风气。

文化经典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5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34年,中央红军在贵州遭遇围追堵截,人数由8.6万锐减至3万余人,革命的种子几乎灭绝,然而,

黎平会议、猴场会议、遵义会议力挽狂澜,一个个决议让中国革命重新走上正确道路:强渡乌江、娄山关

大捷、四渡赤水扭转局面,一场场经典战役打出了一片红色新天地。我们走过的艰险是“雪山”“草地”

“娄山关”“腊子口”,我们读过的故事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凤凰涅槃”“枯木逢春”;我们

知道很多人把绝路走出生路,如朱元璋、王阳明、毛泽东,我们也看到许多人把生路走成了绝路,如《鸿

门宴》中的项羽、《伶官传序》中的庄宗李存勖、修建大运河的隋炀帝……他们的成功与失败,都留给我

们启迪或警醒。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征程中,世界风云变幻,困难与风险依然不可避免,前路莫测,如

何在绝路中寻生路,生路里不冒进,作为接棒未来的我们,需要鉴古知今。

请结合材料,以“绝路与生路”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模拟试卷

第六模拟

注意事项:

本试卷共12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

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洗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已正式启动的碳排放权交易,对于我国''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也向国际社会

传递了强烈的信号。当前的碳交易市场,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非完全体”的碳交易市场。其一是行业有

限,首批被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主要是发电企业。其二是投资主体有限,目前参与碳交易的主要以企业

为主,机构投资者和个人还没有被纳入投资群体。(选项句)其三是配额分配宽松,现行的配额机制还比

较贴近企业的实际排放量,没有带来巨大的排放成本。这种“非完全体”恰好适应了我国当前能源产业的

发展状况,是未来完整碳交易市场和当前碳排放情况的有效链接。其他国家刚开始推行碳交易市场的时候,

也同样采取了这种软着陆的办法,给企业和市场一个适应的机会,相关机制也会根据实践逐步完善。

碳交易市场的到来,能够大力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促进其对高碳产业的替代。碳交易的出现会让高

碳产业的碳排放成本显著提升,低碳产业会因其成本优势逐步替代一部分份额,这样也会逼迫高碳产业开

展节能减排转型,从而在整体上削减碳排放。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碳交易市场给绿色发展时代条件下

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正如《京都协议书》所规定的一样,国际碳交易市场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个成本价差,

而这个价差,是推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践行绿色发展规划、缩小经济差异的重要力量。根据边际理

论和现实情况,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成本较高,空间小,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碳排放空间大,这就造

成了碳减排在不同国家间的成本价差,发达国家为了完成自己的碳减排配额就必须去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

项目,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产业发展。(选项句)

同样,国内的碳交易市场也有这个作用。几个碳交易试点城市以发达城市为主,而能源行业占比较高

的城市多是欠发达城市,碳交易市场机制的存在将会促使发达城市加强与欠发达城市的合作,联合开展减

排项目,实现产业绿色转型。未来的十年,是我国产业特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碳交易市场将会从耗能产业

自身的绿色转型和促进区域间绿色发展平衡两个方面双管齐下,降低我国的碳排放水平,从而达成“双碳

目标”。

从长远来看,当前的“非完全体”碳交易市场还不“够味”,在未来的实践中,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

一步加强。首先就是配额,由于是碳交易市场初期,国家是根据企业的产量和一系列因素按比倒确定企业

的碳排放配额,当前该配额比较宽松,基本与企业的实际将放情况差异不太大,随着产业特型和绿色发展

理念的不断深入,这条''绳”会逐步趋紧,真正成为规范企实际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其次,当前排放总

量是根据配额加总而来的,这种比例式的软性总量约束的强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明确

的总量标准,并且根据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情况规划一个长期可行的碳总量变化路线图,合理引导市场预

期和企业减排工作,才能进一步发挥碳交易的重要作用。同时,将石油化工等真正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企业

逐步纳入碳交易市场体系也至关重要。

碳交易市场虽然是“非完全体”的市场,但却是最符合我国当前产业发展情况的市场,也为区域绿色

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配额、总量等一系列约束都将更加明确和严

格,这将更好地发挥碳交易市场对于节能减排的作用。

(摘编自盘和林《碳交易市场为绿色发展提供新思路》)

1.【考点:内容理解】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前的碳交易市场,首批被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投资主体以企业为主,很少有个人被纳入投资群

体。

B.国际碳交易的成本价差促使发达国家购买发展中国家减排项目,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绿色产业发展。

C.碳交易市场初期,国家确定的企业碳排放配额较宽松,但随着产业转型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其

配额会逐步趋紧。

D.根据配额加总设定排放总量,不能发挥碳交易的重要作用,今后将依据实际情况设定总量标准。

2.【考点:论证方法】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非完全体”的碳交易市场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前景。

B.文章采用类比论证方法分析我国“非完全体”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初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C.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思路分析碳交易市场对节能减排的作用。

D.文章在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的现实适应性可行性同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3.【考点:观点概括】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非完全体”的碳交易市场有效地适应了当前的能源发展状况,能与未来完整碳交易市场有效

链接。

B.国际碳交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绿色产业发展,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提供了新

思路。

C.实现从低耗能产业自身的绿色转型并促进区域间绿色发展平衡,有助于我国未来十年碳交易市场发

展。

D.碳交易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配额、总量等约束条件明确、严格以及长期可行的碳总量变化路

线图。

【答案】1.C2.B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很少有个人被纳入投资群体”曲解文意。由原文第一段“其二是投资主体有限……机构投资者

和个人还没有被纳入投资群体”可知,个人并没有被纳入投资群体。

B.“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绿色产业发展”错。由原文第三段“发达国家为了完成自己的碳减排配额就

必须去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项目……绿色产业发展”可知,只是“一定程度上促进”,达不到“推动”的

程度。

C.“不能发挥碳交易的重要作用”于文无据。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分析我国‘非完全体’的碳交易市场发展初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错,文中并没有分析其''有效性”。

故选B。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为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于文无据。

故选Bo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脊髓灰质炎通过受污染的水传播,这种会致人瘫痪,有时还会致人死亡的疾病,在上世纪30年代中期

让人们惊恐不已。每年夏天,脊髓灰质炎发病人数都会激增,所以母亲都不让孩子去公共游泳池。就连最

有特权的人也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病毒学家科普罗夫斯基决心要首先发明脊髓灰质炎活疫苗。活疫苗含有经过减毒的野生病毒,它会在

接种者体内造成轻度感染,进而产生抗体,但不会让接种者患病。相反,灭活疫苗中用于引起免疫应答的

病毒经过化学或物理过程已经被杀死了。

然而,生于纽约的索尔克,他将胜过科普罗夫斯基,赢得率先发明脊髓灰质炎疫苗的荣誉。索尔克的

疫苗中含有野生的、被甲醛杀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注射到人体内的疫苗,会像活病毒那样诱使免疫系统

识别并作出反应,在血液中产生抗体。

但是,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越。

索尔克的疫苗需要多次注射,后面还需要加强注射,即使这样,似乎也不能阻止免疫力随时间推移而减弱。

此外,索尔克的疫苗是肌内注射的,不能在咽喉或消化道壁——脊髓灰质炎病毒进入人体的主要人口——

产生足够强的抗体。

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借由受到污染的水或食物,通过口进入人体,随后在消化道内增殖,又通过粪便

排出体外。在没有疫苗的时代,这种感染在大多数人身上的表现都很温和,许多人感染了都不知道。只有

在脊髓灰质炎病毒从消化道侵入血液,移动到脊髓和脑时,感染者才会瘫痪,甚至死亡。许多病毒学家相

信,用饮料或糖丸接种的活疫苗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在消化道壁和血液里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

而带来终身免疫。口服疫苗还更便宜。同时,也更容易接种,它不需要请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来注射。

而且,它还会存在于已接种者的粪便里,可以在卫生条件较差、水质不洁净的环境中传递给未接种者,在

其中一些人体内也激起保护性的免疫应答,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免疫。相应的危险在于,粪便中的活疫苗病

毒可能会随时间推移而突变,重新变成感染性病毒,从而传播脊髓灰质炎,而非保护人们。

制备活疫苗要实现微妙的平衡。科学家需要充分弱化病毒,阻止其致病,但是又不能过于弱化,让它

无法造成轻微的感染来激起保护性免疫应答。科普罗夫斯基不遗余力地要嬴得这场竞赛,率先研发出最好

的活疫苗。他从一位患脊髓灰质炎的29岁男性身上提取了血清和脑卷髓液,直接注射到小鼠脑中。在一只

小鼠患上脊髓灰质炎后,他将它的脑和脊髓磨碎,注射给另外一组小鼠,以此类推注射了数组小鼠。接着,

他从这些小鼠身上提取出病毒,依序注射到几组棉鼠脑中——同样是将受感染的脑和脊髓注射给每组新的

棉鼠。以几代啮齿动物对病毒进行继代移种法培养,这种做法背后的观念是,随着病毒在不同物种间致病

且适应,它在人体内致病的能力就会减弱,对于研制活疫苗而言,这个减毒过程至关重要。

1948年的一个冬夜,科普罗夫斯基吞服下自己研制的实验性奔髓灰质炎疫苗种含有脂肪的、黏

稠的灰色糊状物,用他在组织捣碎机中粉碎的棉鼠的脑和脊髓制成。这种疫苗里含有野生的,但是已经减

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摘编自梅雷迪丝•瓦德曼《疫苗竞赛》,罗爽译)

4.【考点:内容理解分析】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索尔克的疫苗含有被杀死的病毒,它们产生抗体的原理与减活病毒疫苗进入人体产生抗体的原理不

同。

B.索尔克的灭活疫苗通过肌内注射进入人体,而活疫苗则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进入人体,更加

安全。

C.脊髓灰质炎病毒经受污染的水传播,这为减毒活疫苗经污水传给未接种者,实现被动免疫创造了可

能。

D.科学家既要保证接种者产生抗体,又不能让接种者患病,因此他们选用小鼠进行病毒继代移种法培

养。

5.【考点:概括分析】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介绍疫苗研发知识时讲述了两位病毒学家竞争研发疫苗的故事,这使文章通俗易懂,增强吸

引力。

B.为帮助读者清晰地了解减毒疫苗弊大于利的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科普罗夫斯基研制活疫苗的减毒

过程。

C.文章使用作比较的方法,说明疫苗的原理与区别,其中活疫苗含有活的病毒,只有实现微妙平衡才

会有效。

D.文章讲述科普罗夫斯基吞服实验性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细节,意在让读者了解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可贵

精神。

6.【考点:信息筛选】为什么“科普罗夫斯基等许多其他病毒学家从一开始就坚信,脊髓灰质炎减毒

活疫苗比灭活疫苗更优越”?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

【答案】4.C5.B

6.①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能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而带来终身免疫;②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更便

宜;③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更容易接种;④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可以传递给未接种者,实现被动免疫。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它们产生抗体的原理与减活病毒疫苗进入人体产生抗体的原理不同”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索尔

克的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会像活病毒那样诱使免疫系统识别并做出反应,在血液中产生抗体”,表

明原理相同。

B.“活疫苗则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进入人体,更加安全”分析错误,原文并没有直接比较两种

疫苗使用时谁更安全,后面还指出减毒活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其实存在间接危险。

D.强加因果,“他们选用小鼠进行病毒继代移种法培养”的原因是活疫苗研发中减毒过程的需要。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B.“弊大于利”曲解原文,原文并未体现“弊大于利”,而是为了说明“科普罗夫斯基不遗余力地要

赢得这场竞赛,率先研发出最好的活疫苗”,从而详细介绍了其研制活疫苗的减毒过程。

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本题答题语境主要在第五段。

结合第五段“用饮料或糖丸接种的活疫苗可以模仿人感染的自然路径,在消化道壁和血液里产生足够

强的抗体,从而带来终身免疫”可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能产生足够强的抗体,从而带来终身免疫;

结合第五段“口服疫苗还更便宜”可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更便宜;

结合第五段“同时,也更容易接种,它不需要请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来注射”可知,脊髓灰质炎

减毒活疫苗更容易接种;

结合“它还会存在于已接种者的粪便里,可以在卫生条件较差、水质不洁净的环境中传递给未接种者,

在其中一些人体内也激起保护性的免疫应答,这就是所谓的被动免疫”可知,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可以

传递给未接种者,实现被动免疫。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重过鸡鸣寺

黄裳

三十七年以前一个冬天的薄暮,我和朋友从秦淮河畔来到了鸣鸣寺,发现这个有名的南朝胜迹,竟是

这样荒凉破败的所在,内心充满了惊异,还有就是颓唐。当我们登上破烂的大殿,凭窗远望后湖时,面前

差不多就是姜白石说的“游人去后无歌鼓,白水青山生晚寒”那样一幅图画。那是严寒的冬天的傍晚,哪

里有什么游人,更哪儿来的歌鼓,只看到了一两个拱肩缩背,穿着破棉僧袍的和尚。在枯瘦的脸庞上,两

只圆睁的大眼睛吃惊地望着我们这两位风雅的游客。还不等他们捧出茶盏,我们就飞也似的逃出大殿,逃

出山门,逃下山来了。

第二次游鸡鸣寺是在四年以后一个秋天的下午。那时我已经是一个记者了,刚从蓝家庄的民盟总部采

访出来,想找个地方写新闻稿,就选中了鸡鸣寺里的“豁蒙楼”。结果碰了壁,原来那里变成什么“防空

司令部”的宿舍了,后来只能跑到那间大殿里吃茶。

这次的重访鸡鸣寺,是到南京后的第二天,一早,丫就到宿舍里来访,说是要陪我到玄武湖玩。这当然

是非去不可的重点风景区。我们乘电车到鼓楼,走到玄武门。重新修整过的玄武门,朴素大方,坚实稳重,

还很好地保存了明初的风貌。一进门,眼前顿时开阔,宽大的柏油路,花草树木,楼阁亭台,很像杭州的

西山公园,不同的是这里有空阔的水面,更显得明净。

过去我只是遥望,并没有游过玄武湖。我知道明代在这里收贮黄册,是皇家档案馆那样的地方。过去,

因为年久失修,湖里长满了水草,很荒秽逼仄了。现在这一切都已有了根本的改变。

出解放门,踏上了微微显得有些逼仄的鸡鸣寺路。一路上留心右面傍山的一侧,惟恐错过久别重逢的

喜悦。可是,几乎已经走到靠近北极阁,却还不曾发现那条窄窄的石级和那座暗红色的小巧山门。只好折

回来细细寻觅,好不容易才发现了一条登山的小路,路上也还留下些残坏的砖块,但路面两侧的石砌已经

没有了。走上去,最后发现了一角断垣,上面还残留着旧日的朱红,这才最后打消了猜疑,知道这确是原

来山门的旧址。

前些时翻检书丛,找到了一张三十多年前留下的鸡鸣寺山门照片。那条废碍铺起的路面,看来相当整

齐。那山门,也是我所见的最经济也最古朴的古建筑。小小的一座门楼,顶端有简单的装饰,两侧各有一

只鸡尾。下面是蓝地填金的“古鸡鸣寺”四字,上端小字横书“就建”两字。下面是一座小巧的门。两侧

壁上嵌着“大千世界、不二法门”的门联。整个山门涂了暗红,极素朴而庄严;门联上的八个字是黑色的,

那块小小的门额则是蓝色和金色的。只是这点简单的色彩配合,就能给人带来一种沉醉的感觉。

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好一会。从山门走上去,有颇长的一段山路,树木是有的,但没有什么参天的古木,

杂草丛生,一片荒秽。走到山巅,也就是鸡鸣寺的所在了。这里却有着牢固的围墙,关得紧紧的大门旁边

照例也挂着“闲人先进”的牌子。

沿着山墙周围窄窄的小径,拨开没胫的荒草荆棘,兜到寺的后边,那下面应该就是著名的台城。不过

什么都没有看到,只有杂七杂八的一些不成规制的房子,拥塞在狭狭的一条空隙里。我想,即使豁蒙楼依

然无恙,凭栏远眺,也绝不会引起什么怀古的遐想,那是一定无疑的了。

这时,呀的一声,后山墙角一扇小门开处,走出来一个人。他是跑来查看我们这两个陌生人的动静的。

这里大概已经很久没有游客;即使有,也不会跑到后山墙外来看风景;说实在的,这里又有什么“风景”

可看呢?只是彼此打量了一下,没有说话。我们又沿着围墙走回前面来,那人也随后从小门走进去了。

当我们重新站在寺门前徘徊时,那人又从前门里出现了。终于从他口中打听到了关于鸡鸣寺过去遭遇

和未来远景的约略情况。他是一位留守。是由鸡鸣寺改建的一座电子元件厂的留守。厂停办了,因为已经

决定要恢复鸡鸣寺。重建的一百万元经费已经拨下,只是由于人工、材料缺乏,看来要一九八。年才能慢

慢动手。这时我就顺便提出让我们进去看看的请求,同时摸出了证件。那人为难地一笑,委婉地谢绝了。

不知怎的,忽然想起《红楼梦》第三回写林黛玉初到贾府去拜见贾赦,“一时人来回说,'老爷说了,连

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的几句话。

剩下来就只有去找胭脂井,摸来摸去终于不曾找到。后来听说,那井是还在的,并不曾填没。关于这

井,作《板桥杂记》的余澹心留下了一首诗:“可怜陈主最风流,张孔承恩在下头。玉树后庭俱寂寞,胭

脂井上草三秋。”

一九八O年一月十二日

(有删改)

7.【考点:内容、艺术特色鉴赏】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写游鸡鸣寺的见闻和感受时,引用姜白石和余澹心的诗句,介绍玄武湖边过去曾收贮黄册,这

些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的才情。

B.开头画线处描写了和尚对我们到来的诧异,侧面表现鸡鸣寺的荒凉破败,“我们就飞也似的逃出大

殿”以夸张手法突出了目睹鸡鸣寺如此景象的伤感。

C.文章写电子元件厂的一名留守向我们介绍鸡鸣寺的过去遭遇和未来远景,委婉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