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6第四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素养导读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学问构建1.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2.通过野外视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核心素养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要素组成及特点。(地理实践力)2.结合资料,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综合思维)3.结合实例,理解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启示作用。(人地协调观)4.结合示意图,相识土壤的形成中各地理要素的作用。(综合思维)5.通过野外视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相识土壤剖面的组成。(地理实践力)第一节必备学问自主诊断一、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1.不同地域由于所处位置和位置不同,状况及其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代表性和土壤,并在地球上呈分布,构成。由于自然植被能明显地体现自然环境的特征,所以自然带往往以类型命名。
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地域分异规律。它体现了、、等自然环境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规律性,主要包括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地球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随纬度发生改变,导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受其限制,形成了大致与平行,沿方向延长、南北方向更替的热量带——热带、温带、寒带,、土壤等也呈现出相应的改变,这就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条件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条件对这种分异的产生也有重要的影响。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全球陆地上的降水绝大部分来自海洋,海陆之间的水分交换从沿海向内陆渐渐。受这种空间分布的影响,自然带表现出平行于方向延长、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主要受条件限制,在地区表现比较明显。
特殊提示森林带一般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地区,是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草原带一般分布于半潮湿、半干旱的内陆地区,降水量较少,且集中于夏季。荒漠带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降水量稀有,气温改变猛烈,日较差很大。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在山区,气温柔降水随着的增加而发生改变,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组合类型。地表景观(如植被、土壤等)随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作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缘由是热量状况、条件及其组合的垂直改变。垂直地域分异与的地域分异具有肯定的相像性。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及其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山体越,自然带越。如赤道旁边的乞力马扎罗山的垂直带谱就比较丰富。
2.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条件的地域组合及其改变。但是,某些地区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出现与上述分异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
关键实力整合突破考向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深化整合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影响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在水平方向上虽存在地域分异,但又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如下表所示。地域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分析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水分条件沿经度改变的方向改变分布特征延长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改变方向(南北方向)经度改变方向(东西方向)图示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案例沿20°E经线,非洲大陆由赤道到南、北两侧的自然地带改变: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中纬度(40°N—60°N)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地带改变: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规律总结世界气候类型与自然地带分布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思路·典题透析【典例1】读部分陆地沿某方向的自然植被依次分布状况和气候条件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甲最有可能是()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常绿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2)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形成该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B.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形成了该地域分异规律 C.其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该地域分异规律的典型地区分布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素养解读】本题须要结合甲所在地的气温柔降水资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推断出甲所在地为大陆西岸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结合示意图中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推断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体现对学生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的考查。【思路导引】[尝试解答](1)(2)
题组·训练突破“花开人来,花落人走”是养蜂人的生活写照。每个养蜂人心里都有一幅中国地图,一年四季开满鲜花。读广东、福建等地蜂农“追花夺蜜”的牧蜂图,完成第1~3题。1.影响蜂农“追花夺蜜”的主要因素是()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市场2.养蜂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蜂蜜产量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A.低温的阴雨天气 B.晴朗干燥的天气C.坎坷的山地 D.贫瘠的土壤3.牧蜂图主要体现了()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考向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规律·深化整合1.影响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1)山地所在纬度——相同海拔的山地,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困难。(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垂直带谱越困难。(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困难。2.山地垂直带谱分布特点(1)同一自然地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2)纬度低的高大山地垂直带数目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地。(3)山地雪线高度与气温、降水、地形的关系。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2024江苏卷,13~14)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两山地属于()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缘由是乙山地()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素养解读】试题以同纬度的两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作为主要信息载体,推断两山地的名称以及垂直带谱的改变,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思路导引】题号分析第(1)题甲、乙两山地纬度,经度都位于100°E旁边,而且甲山地基带为林,可以推断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结合选项分析可知两山地属于
第(2)题甲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乙山地基带为干热河谷灌丛,说明乙山地比甲山地的基带降水。横断山脉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乙山地在山地的背风坡,气流,降水少,焚风作用明显
[尝试解答](1)(2)
题组·训练突破(2024山东潍坊检测)下图示意北半球山地垂直自然带与陆地水平自然带对应分布。据此完成第1~2题。1.图中四座山峰积雪冰川垂直高差最大的是()A.友情峰 B.博格达峰 C.木孜塔格峰 D.珠穆朗玛峰2.影响四座山峰共有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海拔 B.相对高度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考向三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规律·深化整合地方性分异规律,主要反映的是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些地方性因素,又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因此地方性分异规律又称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详细如下表所示。影响因素地区自然地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志向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北极地区冰原带少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地势起伏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长,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长,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与当地的基带自然地带一样高山植被区地势高,水热条件差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地带的分布纬度应当大致相当大陆东岸自然地带向较低纬度延长,大陆西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长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续表影响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志向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洋流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地带的分布纬度应当大致相当大陆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长,大陆西岸自然地带向较低纬度延长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大陆西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森林带或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岸针阔叶混交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布范围特殊广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另外,有些地区的地方性分异现象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东侧的热带雨林带,都是因为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信风来自海洋,性质暖湿;暖流起增温增湿的作用。思路·典题透析【典例3】(2024浙江4月选考,19~20)“志向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志向大陆”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北回来线沿线自然地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C.海陆分布 D.海拔(2)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A.① B.② C.③ D.④【素养解读】试题以“志向大陆”和非洲的自然地带分布图作为主要信息载体,推断地方性分异规律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自然地带的名称,体现了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思路导引】题号分析第(1)题A图1北回来线沿线大陆东岸面临海洋,图2北回来线沿线大陆东岸靠近,距海都比较近
B图2北回来线沿线大陆东岸面临红海,没有受到沿岸的影响
续表题号分析第(1)题C图1北回来线沿线大陆东岸面临海洋,受潮湿气流影响较大,气候潮湿。图2北回来线沿线大陆东岸海疆面积小,海陆热力差异不明显,受副热带高压带或来自干旱的阿拉伯半岛的东北信风影响,终年燥热干燥,形成热带荒漠带
D图1示意“志向大陆”自然地带分布,不考虑、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图2所示的非洲北部地势起伏小,因此地形对自然地带分布的影响小
第(2)题图2中甲自然地带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该地受和交替限制,气候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地带为,对应图1中的②
[尝试解答](1)(2)
题组·训练突破(2024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2题。1.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缘由是()A.夏季受印度低压限制 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限制核心素养专项提升图形突破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规律·深化整合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是指山地自下而上按肯定依次排列形成的垂直自然带系列,以该类图示为背景,主要用于考查山地某一高度自然带的名称及成因、山地坡向、山地雪线高度分析及山地名称的推断等内容。(1)依据自然带谱的数量推断纬度的凹凸。通常状况下,自然带谱越丰富,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下图中自然带谱丰富,其所处的纬度低。(2)依据基带名称确定山地所在的热量带。所谓基带,即山麓地区的自然带;山地基带和当地水平自然带基本一样,如下图中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热带地区。(3)依据自然带的数量,推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推断阳坡和阴坡,进而推断南、北半球。如下图中南坡自然带的数量较多,为阳坡,因而可推断出该山地位于北半球。(4)依据雪线的凹凸推断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如上图中,南坡积雪冰川带分布的海拔低于北坡,因而南坡为迎风坡,北坡为背风坡。(5)依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推断山坡坡向。①东西走向的山——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上图中同一自然带(积雪冰川带除外)分布的海拔南坡高于北坡,因而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思路·典题透析【典例】下图是我国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数码①②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A.针叶林常绿林 B.常绿林草甸 C.草甸草原 D.针叶林草原(2)图中所示山地东、西坡自然带谱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 B.地势 C.水分 D.日照(3)该山地可能是()A.贺兰山 B.长白山 C.秦岭 D.天山【素养解读】试题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为信息载体,考查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的类型,造成山地东、西坡自然带谱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而进行区域定位推断。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思路导引】[尝试解答](1)(2)(3)
迁移·对应训练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据此完成第1~2题。1.该山地可能位于()A.西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2.影响东、西两坡自然带谱数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海拔 C.坡度 D.相对高度第四单元自然环境的特征第一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必备学问·自主诊断一、1.纬度海陆水热植被带状自然带植被2.气候植被土壤水平垂直二、1.热量纬线东西植被热量水分2.减弱降水海岸水分中纬度大陆三、1.海拔高度水分从赤道到两极纬度低高丰富2.水热洋流关键实力·整合突破考向一陆地地域分异规律思路·典题透析典例1思路导引(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2)从赤道到两极热量答案(1)D(2)A题组·训练突破1~3.1.A2.A3.A第1题,蜂农“追花夺蜜”须要依据各地鲜花开放时间,其主要受气温的影响。第2题,蜜蜂的外出活动与天气有关,低温阴雨天气蜜蜂常不会外出活动。假如花开季节遇到寒潮,花被冻得提前凋谢,就会严峻影响蜂蜜产量。第3题,“追花夺蜜”时间先从南方起先,渐渐向北推移,到9月在北方结束,主要因为我国气温自南向北渐渐降低。对应的植被分布是依据热量条件进行的南北方向上的移动,所以牧蜂图主要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考向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办公用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玻璃升降器市场运营状况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炼铁工业节能减排市场十三五规划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深圳商业地产行业运营状况及发展预测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油漆涂料行业运行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污水采样器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水工金属结构产业十三五规划及发展建议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气泡水行业需求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橡胶内胎市场发展状况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手机用lcd显示屏市场需求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外研版(三起)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Animal friends Get ready start up 课件
- (新版)广电全媒体运营师资格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金坛区苏科版六年级上册劳动《08兔子灯》教案
- 矿井地质学全套课件完整版ppt教程(最新)
- 公共财政概论整套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课件汇总(最新)
- (5年高职)成本核算与管理教学课件汇总完整版电子教案全书课件(最新)
- 中国传媒大学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课件-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第3讲
- 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五《乡土中国》导读优质课件PPT
- 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PPT幻灯片课件(PPT 66页)
- 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课件(含视频)
- 钢琴基础教程1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