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知识链接(含解析)第一单元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单元知识链接
【单元学习目标】
新闻阅读。阅读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题材的新闻作品,了解新闻内容,把握各自特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新闻采访。熟悉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自主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分小组进行采访实践,搜集新闻素材。
新闻写作。分三类任务:一、必做任务,每位同学写一则消息;二、自选任务,撰写新闻特写、通讯等,每位同学从中任选一项完成;三、拓展任务,将本组或全班的新闻作品加以整理,编辑制作成报纸或新闻网页。
【单元思维导图】
【单元知识梳理】
一、字词
区域(yù)溃退(kuì)锐不可当(dǎng)芜湖(wú)歼(jiān)灭
要塞(sài)督战(dū)芜湖(wú)阻遏(è)管辖(xiá)
颁发(bān)建树(shù)仲裁(zhòng)遗嘱(zhǔ)挪威(nuó)
逝世(shì)巨额(é)渗透(shèn)安慰(wèi)
优雅(yǎ)掠过(lüè)翘首(qiáo)哧地(chī)
屏息(bǐng)一刹那(chà)慷慨(kǎi)悄然(qiǎo)
澎湃(Pài)桅杆(wéi)浩瀚(hàn)娴熟(xián)
一丝不gǒu(苟)紧bēng(绷)juān刻(镌)默契(qì)
惊心动pò(魄)dān精竭虑(殚)
公祭(jì)宝鼎(dǐnɡ)国殇(shānɡ)
杀戮(lù)悼念(dào)惨绝人寰(huán)
篡改(cuàn)抵赖(lài)妄图(wànɡ)
警惕(tì)呓语(yì)振聋发聩(kuì)
遁形(dùn)矢志(shǐ)捍卫(hàn)
誓言(shì)彰显(zhānɡ)磅礴(pánɡbó)
溃退:失败而退却。
要塞:军事上的险要处,防御重地。
业已:已经。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建树:建立的功绩,指在事业上颇有功绩。
仲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者居中调解,也叫公断。
遗嘱: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身后各事的话或字据。
吞食:比喻大量地吸收。
卓有成就:形容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酷似:好像。
慷慨:大方,不吝惜。
轻盈:形容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人寰,人间。
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一以贯之: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
二、常识积累
新闻
(1)新闻的定义:“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所以新闻,又叫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三个特点:
A、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B、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C、、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
(4)新闻的结构通常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消息
·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是消息。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是消息的基本特征。
·消息有比较固定的格式,即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称为“倒金字塔式”结构。
消息一般包括标题(正题、引题、副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有的消息还有结尾)等部分。导语,即开头部分,将全文最重要的内容作概括性的说明。消息写作,以概述为基本表达方式。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拟写得好,可以吸引读者;拟写得差,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题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地球三分钟净增五百人》(新华社1996年7月13日电讯稿)、《杭城新事见新风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消息标题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次题)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要求,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主体,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写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新闻背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写新闻有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就是回答五个“W"中的Why(为什么)。
·结尾,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等等。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叙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现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经济学六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通讯
通讯的定义:
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
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
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通讯发稿件较慢,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同时强调报道的完整性。
(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通讯报道的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
(3)从篇幅来看,消息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
(4)从表达方式看,消息多用叙述,语言简洁明快;通讯虽以叙述为主,但可灵活运用描写及抒情、议论,并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现力。
(5)从人称上看消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以局外人的姿态出现;通讯则是第一、二、三人称各显所长,各需所需。
新闻评论
(1)是什么: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2)特点:
①与其他评论一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
②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
③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④主要面向广大群众。
【单元对接中考】
一、选择题
1.(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同为新闻作品,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是一则消息,《“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则是一篇新闻特写。
B.王维是唐朝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他能诗擅画,《竹里馆》《使至塞上》体现了其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C.对联“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因其中镶嵌了六个节气名称而妙趣横生。
D.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经典短篇小说《变色龙》,塑造了奥楚蔑洛夫这一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典型形象,“变色龙"也由此成为这类人的代名词。
二、基础知识综合
2.(2022·江苏南京·统考中考真题)参加微新闻播报,你用心准备讲稿。
5月27日,首届南京国乐节在江苏大剧院正式启动。此后一个月内,一批国内顶尖的演奏家、指挥家将聚集南京,传播jīng典,弘扬文化,用精彩的演出呈现()的视听盛宴,______
(1)给加点字注音:乐()
(2)根据拼音写汉字:jīng()
(3)选择恰当的词语()
A.花枝招展B.花团锦簇C.眼花缭乱D.花香鸟语
(4)在横线上用“震撼”一词造句,使讲稿完整。
三、综合性学习
(2023·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将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是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以来发射的首颗也是唯一一颗高轨备份卫星。据悉,该卫星“入列"后将有效扩大短报文服务区域,提高精密单点定位能力,肩负起提升系统服务连续性和健壮性的重任。
材料二
北斗科技工作者感言:
①确保任务成功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②一个新事物从无到有的过程注定艰难,尤其是在技术基础薄弱、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即使这样,我们还是披荆斩棘闯出来一条路。
③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材料一是某报刊发的一则新闻,请为其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4.请根据材料二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
例句:使命必达,是北斗人永恒的追求
;
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2023·山东威海·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而食之,奔入月中,为月精也。
【材料二】电影《流浪地球2》讲述了在不远的将来,太阳急速衰老膨胀,地球面临被吞没的灭顶之灾。为拯救地球,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万座行星发动机,以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地球和人类就此踏上预计长达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
【材料三】“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汉语里船又称为舟,所以能理解为遨游在神秘太空中的宇宙飞船。其次,神舟谐音“神州”,自战国时期邹衍“大九州说"以后,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一直沿用下来,取名神舟也寓意着神州大地的腾飞、中国的腾飞。
【材料四】
时间飞船大事记
2003.10.15神舟五号首位中国宇航员进入太空。神舟五号飞船在轨运行时间为21小时23分。
2005.10.12神舟六号顺利完成“多人多天"载人飞行。10月17日,神舟六号返回舱安全着陆。
2021.06.17神舟十二号首次进入我国自己的空间站。9月17日成功返回。
2021.10.16神舟十三号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出差”6个月,首次在太空过春节。
2022.11.29神舟十五号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完成太空“会师”,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个乘组出舱活动纪录。2023年6月4日返回地球。
【材料五】
本报酒泉5月30日电(记者刘诗瑶王云杉)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5月30日16时29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之后,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人民日报》(2023年05月31日)
为激发同学们的科学兴趣,学校以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为契机,举办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太空故事我来讲
5.小语同学生动地讲述了“材料一”的故事,接下来小文同学将讲述“材料二"的内容,作为主持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写一段串联词。
活动二:未来飞船我命名
6.请你参照“材料三”为中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的载人登月飞船命名,并陈述理由。
活动三:飞天历程我探究
7.阅读“材料四"材料五”,请你写出三条探究结论。
活动四:航天新闻我拟题
8.请你为“材料五"这则消息拟写标题。(20字以内)
活动五:太空探索我畅想
9.请联系以上五则材料,发挥想象,描述人类未来探索太空的一个场景。(50字左右)
2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
C.“端午、重阳”是节日,不是节气名称;
故选C。
2.(1)yuè
(2)经
(3)C
(4)示例:使人深受震撼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
“国乐节"中的“乐”指“音乐”,读作“yuè”。
(2)本题考查字形。
经典(jīngdiǎn):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著作具有权威性的;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
B.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C.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D.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在此形容视听盛宴,应使用“眼花缭乱";
故选C。
(4)本题考查造句。需要用“震撼”一词造句作为演讲稿的结尾;“震撼"在此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国内顶尖的演奏家、指挥家将聚集南京传播经典,弘扬文化,展现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定然使人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可造句为:使观众大为震撼。
3.示例: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发射4.示例:从无到有,是北斗人不懈的奋斗航天强国,是北斗人永远的追求(答案不唯一)
【解析】3.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结合材料一“2023年5月17日10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总研制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可知,主语是“中国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谓语是“在西昌成功发射”。可据此概括。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根据材料二“我们还是披荆斩棘闯出来一条路"我们一定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期望,力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写两个句子,与例句形成一组排比句,突出北斗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品质。
示例:披荆斩棘,是北斗人拼搏的见证;航天强国,是北斗人远大的梦想。
5.参考示例:同学们,古往今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太空的向往。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地球流浪。请欣赏小文同学带来的故事《流浪地球》。6.参考示例一:婵娟。“婵娟"在古代是月亮的别称,用婵娟命名,既切合奔月的主题,又表达了对中国登月事业的美好祝愿。参考示例二:飞月。“飞月”是中国人的梦想,用“飞月"命名,既切合奔月的主题,又是“飞跃”的谐音,表达了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飞跃发展的美好愿望。7.①航天飞船发射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②宇航员在太空驻留的时间越来越长;③进入太空的宇航员人数越来越多;④太空探究的领域越来越广。(写出任意三条即可)8.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9.参考示例一:我国自主研发的百艘梭形宇宙飞船环绕星际主舰,形成宏大的队列,穿越时光隧道,瞬间抵达火星。
参考示例二:太空舱内响起悦耳的提示音:“各位旅客,欢迎抵达‘玉兔站’,月球城正举行太空蔬果博览会,欢迎大家参观品尝。祝您旅途愉快!"
【解析】5.本题考查拟写串联词的能力。
拟写串联词,首先要有称呼,然后要根据两者的内容写一段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文字。
示例:同学们,在我们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嫦娥奔月可谓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而如今,科幻作品也为我们带来了别样风景,接下来让我们欣赏小文同学带来的《流浪地球》。
6.本题要求为2030年前后发射的载人登月飞船命名,根据材料三为“神舟”系列飞船命名的内容,载人登月飞船要和“月球"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CPBA商业分析的常见问题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自考市场营销试题及答案书
- 2025届湖南雅礼中学高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小自考汉语言文学知识鸿沟填补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公共事业管理综合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小自考行政管理职场技能试题
- 求职趣味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自考汉语文学试题及答案
- 行政关系与利益协调机制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小自考公共事业管理知识复习试题
- 2025年各专业质控工作改进目标
-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安全审计试题及答案
- (新课标)专题08+易考必考典型选择题专项复习- 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备考(统编版)
- 2024年中央戏剧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药学知识联合用药
- 2025年江苏太仓市文化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中山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装饰装修木工施工合同
- 铁代谢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检验课件
- DBJ50T-187-2014 重庆市住宅用水一户一表设计、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