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规范_第1页
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规范_第2页
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规范_第3页
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规范_第4页
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游泳池安全管理规范TOC\o"1-2"\h\u21815第1章总则 5317531.1目的与适用范围 5138131.1.1本规范的制定旨在加强公共游泳池的安全管理,预防发生,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5120211.1.2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对外开放的公共游泳池,包括室内外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场所。 5311921.2管理责任与义务 5145861.2.1公共游泳池的经营管理者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本规范,保证游泳池的安全运营。 561161.2.2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对游泳池的安全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 5294821.2.3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负责游泳池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设施设备安全可靠,并对游泳池水质进行定期检测,保证水质达标。 5211151.2.4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配备足够的救生员和医护人员,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救援和处置。 555211.2.5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加强对游泳者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引导游泳者遵守游泳池的各项规定,提高游泳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194281.2.6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5391.2.7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依法对游泳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 530931.2.8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游泳池的安全管理水平。 532697第2章游泳池设计与建设规范 5270762.1游游泳池设计要求 5122052.1.1泳池位置与布局 564102.1.2泳池形状与尺寸 656582.1.3水质处理与循环系统 6297292.2建设材料与施工标准 662332.2.1建设材料 6304622.2.2施工标准 698802.3配套设施与安全设备 6278662.3.1配套设施 6132652.3.2安全设备 71767第3章游泳池水质管理 7302373.1水质标准与监测 735243.1.1本章节规定了公共游泳池水质的标准及监测要求,以保证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 7314633.1.2水质标准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7111113.1.3游泳池水质监测应包括以下项目:pH值、色度、浑浊度、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等。 7137213.1.4游泳池管理单位应定期(至少每日一次)对游泳池水质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监测结果应及时公布,保证游泳者了解水质状况。 7311353.2水处理设备与操作 793873.2.1游泳池应配备完善的水处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循环过滤系统、加药系统、消毒系统、水质监测设备等。 785383.2.2水处理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选型、安装、调试和使用。 7185033.2.3游泳池管理单位应定期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效果良好。 7310493.2.4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水处理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及应急处理措施。 7160843.3水质净化与消毒 8180913.3.1游泳池水质净化应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循环过滤、加药、消毒等。 8161773.3.2循环过滤系统应保证游泳池水至少每小时循环一次,且过滤精度符合相关标准。 864503.3.3加药系统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合理添加絮凝剂、消毒剂、pH调节剂等,以改善水质。 895703.3.4消毒方法应选用安全、高效、环保的消毒剂,如臭氧、紫外线、氯化物等。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接触时间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8172593.3.5游泳池管理单位应定期对水质净化与消毒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净化与消毒措施,保证游泳池水质达标。 811766第4章游泳池开放与运营管理 8151204.1开放时间与场次安排 875534.1.1公共游泳池应合理制定开放时间表,保证满足公众需求,同时兼顾安全管理。 8187244.1.2开放时间应充分考虑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合理划分不同场次,如早场、午场、晚场等。 8155634.1.3游泳池应在明显位置公示开放时间和场次安排,便于游客提前了解。 8286284.1.4特殊情况下,如节假日、恶劣天气等,游泳池应调整开放时间并及时公告。 860634.2游客管理与服务流程 8236584.2.1游客入场前,应进行安全告知,明确告知游泳池的安全规定、禁止行为等。 871044.2.2游客入场时,应进行健康检查,如测量体温、询问病史等,保证游客身体健康。 8117404.2.3游客入场时应佩戴泳帽、泳镜等防护用品,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 8238414.2.4游泳池应设置合理的服务流程,包括购票、更衣、淋浴、游泳等环节,保证游客有序进行。 8237324.2.5游泳池应配备充足的救生员、安全员等工作人员,对游客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安全。 9151734.2.6游泳池应定期对游客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9141864.3门票与收费标准 9113634.3.1游泳池门票应包含基本服务项目,如游泳、淋浴、更衣等。 9159784.3.2门票价格应合理制定,充分考虑运营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 9281404.3.3门票价格应公开透明,同时在售票处和官方网站等渠道进行公示。 9177494.3.4游泳池可针对不同人群,如学生、老年人等,制定优惠政策。 923684.3.5游泳池应建立健全票价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和运营状况适时调整。 9110714.3.6游泳池不得擅自提高门票价格,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922384第5章游泳安全教育与宣传 9189425.1安全教育内容与方法 9173775.1.1安全教育内容 9319375.1.2安全教育方法 9197035.2宣传形式与渠道 10247105.2.1宣传形式 10315455.2.2宣传渠道 10177105.3安全提示标志设置 1027085.3.1标志种类 10154225.3.2标志设置要求 107840第6章游泳人员安全管理 10231786.1游泳人员资格要求 10251046.1.1凡进入公共游泳池游泳的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游泳技能,了解游泳池的基本规则及安全常识。 11113596.1.2游泳人员应按年龄、游泳技能等条件分为不同等级,以保证游泳安全。游泳池管理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分级标准。 11129896.1.3以下人员不建议进入公共游泳池游泳: 1161266.2游泳救生员配备与职责 11181546.2.1游泳场所应根据游泳池面积、游泳人数等因素合理配备救生员,保证救生员能够全面监控游泳池内游泳者的安全。 1120446.2.2救生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11239786.2.3救生员职责: 11187236.3游泳者行为规范 11234526.3.1游泳者应遵守以下规定: 1156846.3.2游泳者应自觉遵守游泳池的开放时间和场次安排,按时进出游泳池。 11323396.3.3游泳者应佩戴合适的游泳装备,如泳帽、泳衣、泳镜等,保证游泳安全。 11298086.3.4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如遇身体不适,应立即向救生员示意,并尽快离开游泳池。 1225632第7章应急救援与处理 12180927.1应急预案与演练 12212797.1.1公共游泳池管理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设备故障、游泳者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等情况。 12303837.1.2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应急流程、预警及通讯方式、人员疏散路线等关键要素。 12168197.1.3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应急演练,保证各岗位工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 12200297.1.4应急演练后,应及时总结评估,针对发觉的问题和不足,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12296517.2救援设备与操作方法 1296387.2.1公共游泳池应配备完善的救援设备,包括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杆、救生板、急救箱等。 12235137.2.2救援设备应放置在明显且易于取用的位置,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使用。 12317217.2.3管理单位应定期对救援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 1288837.2.4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各类救援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定期进行实操考核。 12277977.3报告与处理流程 1268177.3.1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救援。 12230607.3.2发生后,应立即向管理单位负责人报告,并按照规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12145707.3.3报告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1259007.3.4管理单位应建立调查和处理机制,对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预防类似再次发生。 12220587.3.5处理结束后,管理单位应将报告、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等相关资料归档保存,以备查阅。 1328656第8章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 13128438.1游游泳池设施设备检查与维修 13158718.1.1定期检查 13244228.1.2检查内容 13141388.1.3维修与保养 1370658.2水处理设备维护 1328448.2.1过滤设备 1315668.2.2加药设备 1366928.2.3检测设备 13271088.3安全防护设施管理 13180128.3.1安全防护设施检查 13164388.3.2救生设备管理 1334748.3.3安全警示标志 14314138.3.4防护网和防护栏 1425049第9章环境卫生与垃圾分类 14220679.1环境卫生标准与要求 1470489.1.1游泳池水质卫生 14177419.1.2游泳池周边环境卫生 14306879.1.3更衣室、淋浴室卫生 14291559.1.4卫生间卫生 14323619.2清洁工作安排与实施 14284859.2.1清洁工作计划 14258189.2.2清洁工作人员培训 14187609.2.3清洁工具与设备 15131609.2.4清洁工作实施 15148469.3垃圾分类与处理 15301579.3.1垃圾分类标准 15144279.3.2垃圾收集与存放 1583679.3.3垃圾处理 15250679.3.4垃圾处理记录 1520731第10章法律责任与监督处罚 151822510.1法律法规与政策依据 151825310.2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162251510.3违规行为与处罚措施 16第1章总则1.1目的与适用范围1.1.1本规范的制定旨在加强公共游泳池的安全管理,预防发生,保障游泳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1.1.2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对外开放的公共游泳池,包括室内外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场所。1.2管理责任与义务1.2.1公共游泳池的经营管理者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本规范,保证游泳池的安全运营。1.2.2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职责,对游泳池的安全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和监督。1.2.3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负责游泳池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设施设备安全可靠,并对游泳池水质进行定期检测,保证水质达标。1.2.4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配备足够的救生员和医护人员,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救援和处置。1.2.5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加强对游泳者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引导游泳者遵守游泳池的各项规定,提高游泳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1.2.6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2.7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依法对游泳者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不得泄露。1.2.8公共游泳池经营管理者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高游泳池的安全管理水平。第2章游泳池设计与建设规范2.1游游泳池设计要求2.1.1泳池位置与布局游泳池的位置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条件良好的区域,避免自然灾害影响。同时应考虑到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等因素。游泳池的布局应合理规划,保证游泳区域、休息区域及辅助设施之间的协调与分离。2.1.2泳池形状与尺寸游泳池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预期用途、场地条件及游客需求进行设计。池型宜选择长方形、正方形或椭圆形,长度、宽度和深度应符合相关标准。同时应设置合理的泳道数量和宽度,以满足游泳比赛和训练的需求。2.1.3水质处理与循环系统游泳池应配备完善的水质处理与循环系统,保证水质清洁、卫生。系统应包括过滤、消毒、加热等环节,并满足以下要求:(1)过滤系统:采用高效、低能耗的过滤设备,保证水质清澈;(2)消毒系统:采用安全、环保的消毒方式,如臭氧、紫外线等;(3)加热系统:根据季节和气温条件,对池水进行适温加热,提高舒适度。2.2建设材料与施工标准2.2.1建设材料游泳池的建设材料应具备以下特点:(1)耐久性:材料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2)环保性:材料应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对人体无害;(3)防水性: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防止渗漏;(4)美观性:材料外观应美观,与周边环境协调。2.2.2施工标准游泳池的施工过程应遵循以下标准:(1)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施工规范,保证工程质量;(2)施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3)采用专业的施工工艺和设备,保证施工质量;(4)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管理和监督,保证工程进度和施工安全。2.3配套设施与安全设备2.3.1配套设施游泳池应配置以下设施:(1)更衣室:提供充足的更衣室,满足游客需求;(2)淋浴间:提供冷热水淋浴设施,方便游客;(3)休息区:设置舒适的休息区域,供游客休息;(4)存包处:提供安全的存包设施,保障游客财物安全。2.3.2安全设备游泳池应配备以下安全设备:(1)救生设备:如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杆等;(2)监控系统:对游泳池区域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游客安全;(3)紧急报警系统:设置紧急报警按钮,便于游客在紧急情况下求助;(4)安全警示标志:在游泳池周边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客注意安全。第3章游泳池水质管理3.1水质标准与监测3.1.1本章节规定了公共游泳池水质的标准及监测要求,以保证游泳者的健康和安全。3.1.2水质标准应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包括但不限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游泳场所卫生规范》。3.1.3游泳池水质监测应包括以下项目:pH值、色度、浑浊度、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等。3.1.4游泳池管理单位应定期(至少每日一次)对游泳池水质进行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监测结果应及时公布,保证游泳者了解水质状况。3.2水处理设备与操作3.2.1游泳池应配备完善的水处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循环过滤系统、加药系统、消毒系统、水质监测设备等。3.2.2水处理设备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选型、安装、调试和使用。3.2.3游泳池管理单位应定期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设备运行正常、效果良好。3.2.4操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水处理设备的操作方法、维护保养及应急处理措施。3.3水质净化与消毒3.3.1游泳池水质净化应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主要包括循环过滤、加药、消毒等。3.3.2循环过滤系统应保证游泳池水至少每小时循环一次,且过滤精度符合相关标准。3.3.3加药系统应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合理添加絮凝剂、消毒剂、pH调节剂等,以改善水质。3.3.4消毒方法应选用安全、高效、环保的消毒剂,如臭氧、紫外线、氯化物等。消毒剂的使用浓度、接触时间等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3.3.5游泳池管理单位应定期对水质净化与消毒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净化与消毒措施,保证游泳池水质达标。第4章游泳池开放与运营管理4.1开放时间与场次安排4.1.1公共游泳池应合理制定开放时间表,保证满足公众需求,同时兼顾安全管理。4.1.2开放时间应充分考虑高峰期和非高峰期,合理划分不同场次,如早场、午场、晚场等。4.1.3游泳池应在明显位置公示开放时间和场次安排,便于游客提前了解。4.1.4特殊情况下,如节假日、恶劣天气等,游泳池应调整开放时间并及时公告。4.2游客管理与服务流程4.2.1游客入场前,应进行安全告知,明确告知游泳池的安全规定、禁止行为等。4.2.2游客入场时,应进行健康检查,如测量体温、询问病史等,保证游客身体健康。4.2.3游客入场时应佩戴泳帽、泳镜等防护用品,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4.2.4游泳池应设置合理的服务流程,包括购票、更衣、淋浴、游泳等环节,保证游客有序进行。4.2.5游泳池应配备充足的救生员、安全员等工作人员,对游客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安全。4.2.6游泳池应定期对游客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游客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4.3门票与收费标准4.3.1游泳池门票应包含基本服务项目,如游泳、淋浴、更衣等。4.3.2门票价格应合理制定,充分考虑运营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4.3.3门票价格应公开透明,同时在售票处和官方网站等渠道进行公示。4.3.4游泳池可针对不同人群,如学生、老年人等,制定优惠政策。4.3.5游泳池应建立健全票价调整机制,根据市场变化和运营状况适时调整。4.3.6游泳池不得擅自提高门票价格,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第5章游泳安全教育与宣传5.1安全教育内容与方法5.1.1安全教育内容(1)游泳基本技能:教授正确的游泳姿势、呼吸方法、踩水技能等,提高游泳者的自救能力。(2)游泳安全常识:普及游泳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私自下水、不在水域附近打闹、不超越安全线等。(3)水上救生知识:传授水上救生技能,提高游泳者在紧急情况下的互救和自救能力。(4)急救知识:培训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急救技能,提高游泳者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5.1.2安全教育方法(1)课堂教学:通过专业教练进行游泳技能和救生知识的授课。(2)实地演练:组织游泳者在游泳池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3)网络教育: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游泳安全知识视频、文章等,方便游泳者学习。(4)宣传册、海报:制作游泳安全宣传册、海报,放置在游泳池周边,供游泳者阅读。5.2宣传形式与渠道5.2.1宣传形式(1)图文宣传:制作游泳安全知识图文,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游泳安全要点。(2)视频宣传:拍摄游泳安全知识教学视频,便于游泳者学习掌握。(3)现场宣传:在游泳池周边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解答游泳者疑问。5.2.2宣传渠道(1)线上渠道:利用官方网站、公众号、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2)线下渠道:通过游泳池现场的公告栏、宣传册、海报等进行宣传。(3)合作渠道:与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共同推广游泳安全知识。5.3安全提示标志设置5.3.1标志种类(1)警示标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的标志,如“禁止跳水”、“水深危险”等。(2)指示标志:指示游泳者正确行为的标志,如“游泳区域”、“救生员位置”等。(3)提示标志:提供游泳者必要信息的标志,如“更衣室方向”、“紧急出口”等。5.3.2标志设置要求(1)位置明显:标志应设置在易于观察、显眼的位置。(2)内容准确:标志内容应简明扼要,易于理解。(3)数量充足:根据游泳池面积和游泳者数量,合理设置标志数量。(4)定期检查:对标志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其完好无损,起到应有的提示作用。第6章游泳人员安全管理6.1游泳人员资格要求6.1.1凡进入公共游泳池游泳的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游泳技能,了解游泳池的基本规则及安全常识。6.1.2游泳人员应按年龄、游泳技能等条件分为不同等级,以保证游泳安全。游泳池管理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分级标准。6.1.3以下人员不建议进入公共游泳池游泳:a)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癫痫等疾病的患者;b)身体不适、酒后、孕妇等特殊人群;c)未满规定年龄的儿童,且无家长或监护人陪同。6.2游泳救生员配备与职责6.2.1游泳场所应根据游泳池面积、游泳人数等因素合理配备救生员,保证救生员能够全面监控游泳池内游泳者的安全。6.2.2救生员应具备以下条件:a)持有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游泳救生员资格证书;b)具备良好的游泳技能和救生技能;c)熟悉游泳池的各项安全规定和紧急救援程序。6.2.3救生员职责:a)负责游泳池内的安全监控,预防和处理各类安全;b)对游泳人员进行安全指导,制止违反游泳池规定的行为;c)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紧急救援措施;d)定期参加救生技能培训和演练,提高业务水平。6.3游泳者行为规范6.3.1游泳者应遵守以下规定:a)遵循游泳池的各项安全规定,服从救生员管理;b)爱护公共设施,不损坏游泳池内的设备;c)保持游泳池卫生,不乱丢垃圾,不在游泳池内大小便;d)不在游泳池内奔跑、打闹、跳水等危险行为;e)不在游泳池内吸烟、饮酒、食用口香糖等。6.3.2游泳者应自觉遵守游泳池的开放时间和场次安排,按时进出游泳池。6.3.3游泳者应佩戴合适的游泳装备,如泳帽、泳衣、泳镜等,保证游泳安全。6.3.4游泳者在游泳过程中,如遇身体不适,应立即向救生员示意,并尽快离开游泳池。第7章应急救援与处理7.1应急预案与演练7.1.1公共游泳池管理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设备故障、游泳者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等情况。7.1.2应急预案应明确应急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应急流程、预警及通讯方式、人员疏散路线等关键要素。7.1.3管理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应急演练,保证各岗位工作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内容和操作流程。7.1.4应急演练后,应及时总结评估,针对发觉的问题和不足,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7.2救援设备与操作方法7.2.1公共游泳池应配备完善的救援设备,包括救生圈、救生衣、救生杆、救生板、急救箱等。7.2.2救援设备应放置在明显且易于取用的位置,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使用。7.2.3管理单位应定期对救援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换,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7.2.4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各类救援设备的操作方法,并定期进行实操考核。7.3报告与处理流程7.3.1发生时,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救援。7.3.2发生后,应立即向管理单位负责人报告,并按照规定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7.3.3报告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等内容。7.3.4管理单位应建立调查和处理机制,对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预防类似再次发生。7.3.5处理结束后,管理单位应将报告、调查结果和处理情况等相关资料归档保存,以备查阅。第8章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8.1游游泳池设施设备检查与维修8.1.1定期检查公共游泳池应定期对各项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保障游泳者安全。检查周期应根据设备类型和使用频率确定,但不少于每月一次。8.1.2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游泳池池体、池底、池壁、排水系统、扶梯、救生设备、照明设备等。检查时应详细记录设备状况,发觉问题及时处理。8.1.3维修与保养对于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应立即进行维修与保养。维修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保证设备恢复正常运行。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8.2水处理设备维护8.2.1过滤设备定期检查过滤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根据水质情况,及时更换或清洗滤料,保证水质清洁。8.2.2加药设备加强加药设备的维护,保证药剂投放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定期清洗加药设备,防止药剂残留和腐蚀。8.2.3检测设备对水质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校准和保养,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8.3安全防护设施管理8.3.1安全防护设施检查定期检查游泳池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救生设备、安全警示标志、防护网、防护栏等。保证设施完好,无破损、脱落现象。8.3.2救生设备管理救生设备应摆放在明显位置,便于救生员拿取。定期检查救生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损耗严重的设备。8.3.3安全警示标志在游泳池周围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游泳者注意安全。定期检查标志的完整性,保证其清晰可见。8.3.4防护网和防护栏定期检查防护网和防护栏的稳固性,防止发生意外。发觉破损、松动等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第9章环境卫生与垃圾分类9.1环境卫生标准与要求9.1.1游泳池水质卫生游泳池水质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水质监测应定期进行,保证游泳池水质达标。对于游泳池水质的净化、消毒、循环和更换等环节,应制定详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9.1.2游泳池周边环境卫生游泳池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无杂物、垃圾等污染物。地面应定期清扫、冲洗,保证无尘土、积水等现象。9.1.3更衣室、淋浴室卫生更衣室、淋浴室应保持干净、整洁,通风良好。地面、墙壁、设施应定期清洁、消毒,避免滋生细菌、霉菌。9.1.4卫生间卫生卫生间应保持干净、无异味,设施完好。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证卫生条件达标。9.2清洁工作安排与实施9.2.1清洁工作计划应制定清洁工作计划,明确清洁工作内容、频率、责任人等。清洁工作计划应根据季节、客流量等因素进行调整。9.2.2清洁工作人员培训清洁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清洁方法、技巧以及卫生知识,保证清洁工作的有效实施。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