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提高卷-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1页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提高卷-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2页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提高卷-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3页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提高卷-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4页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提高卷-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提高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最近科学家发现,无定形碳在利用单脉冲激光冲激下生成0-碳,硬度比钻石还高。下列

关于这种“Q-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碳单质相同B.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D.碳原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

2.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下图的装置(左进气右出气)中空气含量最少的是()

A.AB.BC.CD.D

3.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I、w中小花变红,实验n、m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I)喷稀酯酸(H)喷水(HD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IV)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A.实验I、n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m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n、m、w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4.科学家在制备碳纳米管时得到了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副产品,该副产品外观类似泡沫、质

地轻盈,被称为碳纳米泡沫,它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碳素材料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纳米泡沫和碳纳米管属于同种物质

B.碳纳米泡沫是一种单质

C.碳纳米泡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D.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铜

5.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我们选择块状物而没有选择碳酸钙粉末做反应物,是考虑了反应速率的问题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6.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

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7.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

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

8.如图是收集干燥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装置。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

质。正确的一组是()

ABCD

密度(与空气比较)大于大于小于小于

在水中的溶解性难溶极易溶极易溶难溶

9.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

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Z催

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10.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0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灰

A.①②B.①④C.②@D.③④

11.小乐要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①

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碳酸钠溶液⑦蒸缁水。下列装置连接

顺序及组合最恰当的是()

A.甲(①⑤)、乙(④)、丙(⑦)、T

B.甲(①③)、乙(④)、丙(⑦)、丁

C.甲(①③)、乙(⑦)、丙(④)、丁

D.甲(①⑤)、乙(⑥)、丙(④)、T

12.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装置m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I内壁出现水雾是反应生成的

C.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固体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D.装置n中可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13.甲、乙是两名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

mz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甲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14.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逸项用途性质

A金刚石用于钻探机钻头硬度大

B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质软.深灰色

C此用作保护气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CQ.用作气体肥料参与光合作用

A.AB.BC.CD.D

15.取三套如图1所示的相同的装置、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靠。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均充

满COz,三位同学同时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

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在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2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2代表加入的是水

B.AB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

C.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D.吸收C6,用石灰水较合适

二、非选择题

16.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的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相差很大,原因是它们的原子不同。

(2)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它有的结构。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合成气(CO和H。,再将CO和&合成甲醇

(CH30H)„在合成甲醇的反应中,CO和上的分子数之比是

17.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图回答问题:

4

制玻璃刀制铅笔芯制居室吸味剂

图1图2图3图4

(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第周期。

(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2中用到的碳单质是,图3中用到

的碳单质是,图4中用到的碳单质是;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

因是o

(3)CO和CO?是碳的两种氧化物。

co可作燃料,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02可制作饮料,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8.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屋子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为了减少的排放量,

(2)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0,作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减少温室气体CO?的排放,科学家将CO?和上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

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有人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少越好”,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填"是”或“否“)理由是。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6)在工业上可利用CO和NaOH通过化合反应制备HCOONa(甲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19.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Q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请你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

⑴因为(填名称)具有立体网状结构不易被外力破坏,因而具备

的性质。

⑵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化为碳纳米管,该转化属于一(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在高级中学把像上述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称之为“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中,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填序号)。

①水和双氧水②氧气和液氧③红磷和白磷

④氧气和臭氧⑤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20.对比、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硫酸钢晶体放在研

现象:晶体为黄色

钵内观察.

步骤二:用研杵将硫酸钢晶体研碎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

实量研碎前、后的硫酸钢晶体,并进现象:研阵后的硫酸钢晶体溶解的更快.

验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疏SMS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

现象:2支试管中均有蓝色不溶物生成.

步骤四: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浦加分析:

少量敏氧化钠溶液(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2)该对比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现象:有部分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

木灰金和氧化铜

浑浊.

实分析:

验(D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的过程中发生化学

XI治清石7灰水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上述现象说明木炭和氧化钢发生了化学

用木烫还原氧化铜变化.

【实验结论】有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2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

BCD

图1

(1)装置A中生成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的优

点是

(2)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

碳具有的性质是;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B处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某同学将上述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

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此现象可同时得到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

F口

缓慢通入L①

二氧化碳,②

哇而Fl

《植物济mJK

①④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水.晶三I

②③是用石蕊试液染色并干燥后的棉球巨目旦

图2图3

(4)图3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

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22.一氧化碳气体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下列对一氧化碳的有关描述,错误的是(填序号)。

A.组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B.性质:能燃烧

C.用途:可以作为燃料

D.危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如图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装置。指出实验中能证明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证据

____________(写一条)。

23.图1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填序号),化学方程

式是______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①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

性。

②加热熟石灰和氯化核的固体混合物生成氨气。

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成蓝色:氨气遇到浓盐酸时产生白烟(生成NH£1固体)。

I.制取氨气的装置与实验室用(填“高镒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制

氧气的装置相同。

II.若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填“m"或"n”)端,

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24.为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取25g贝壳,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剩

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请计算:

稀盐酸的质量g

(1)这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o

(2)25g贝壳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o

35.(1)CO与CuO反应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得10g沉淀,则发生反应的CO质量.

(2)CO还原CuO可生成Cu或Cu20或二者混合物.

已知:I.Cuz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II.CthO+H2so,XuSO,+Cu+Hz。

小亮取7.2gCO与CuO反应得到的红色固体与9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

干燥、称量得3.2g铜.

①红色固体成分.

②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1年中考化学复习基础提高卷——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最近科学家发现,无定形碳在利用单脉冲激光冲激下生成0-碳,硬度比钻石还高。下列

关于这种“Q-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性质与普通碳单质相同B.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D.碳原子仍然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B

2.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下图的装置(左进气右出气)中空气含量最少的是()

A.AB.BC.CD.D

【答案】C

3.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I、w中小花变红,实验n、in中小花不变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i)喷稀酯酸(H)喷水(in)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N)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A.实验I、II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

B.实验m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

c.实验n、m、w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D

4.科学家在制备碳纳米管时得到了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副产品,该副产品外观类似泡沫、质

地轻盈,被称为碳纳米泡沫,它的发现极大地推动了碳素材料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碳纳米泡沫和碳纳米管属于同种物质

B.碳纳米泡沫是一种单质

C.碳纳米泡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D.碳纳米泡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还原氧化铜

【答案】A

5.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我们选择块状物而没有选择碳酸钙粉末做反应物,是考虑了反应速率的问题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答案】C

6.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

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答案】C

7.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

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

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

【答案】C

8.如图是收集干燥气体并对它进行吸收处理的装置。由图中实验装置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

质。正确的一组是()

集气瓶--=亘-水

;」I二二二二

ABCD

密度(与空气比较)大于大于小于小于

在水中的溶解性难溶极易溶极易溶琏溶

【答案】C

9.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

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

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B.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D.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答案】C

10.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0被还原为C0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灌清

.水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答案】B

11.小乐要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图所示。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①

石灰石②澄清石灰水③稀硫酸④浓硫酸⑤盐酸溶液⑥碳酸钠溶液⑦蒸偷水。下列装置连接

顺序及组合最恰当的是()

A.甲(①⑤)、乙(④)、丙(⑦)、丁

B.甲(①③)、乙(④)、丙(⑦)、丁

C.甲(①③)、乙(⑦)、丙(④)、丁

D.甲(①⑤)、乙(⑥)、丙(④)、T

【答案】D

12.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in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

B.反应中,装置I内壁出现水雾是反应生成的

C.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固体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

D.装置II中可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C

13.甲、乙是两名同学设计的两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两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B.甲装置气体导出过程中容器内外气压相等

C.甲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D.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答案】D

14.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逸项用途性质

A金刚石用于钻探机钻头硬度大

B石墨用于制作铅笔芯质软,深灰色

CM用作保护气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CQ用作气体肥料参与光合作用

A.AB.BC.CD.D

【答案】C

15.取三套如图1所示的相同的装置、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靠。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内均充

满COz,三位同学同时分别用注射器向烧瓶中迅速注入等量的水、饱和石灰水和40%的氢氧

化钠溶液,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在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所示气压变化如图2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曲线2代表加入的是水

B.AB段气压增大的原因之一是液体的添加使气体体积缩小

C.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D.吸收C&,用石灰水较合适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的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相差很大,原因是它们的原子不同。

(2)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它有的结构。

(3)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合成气(CO和HJ,再将CO和上合成甲醇

(CH30H)„在合成甲醇的反应中,CO和上的分子数之比是

【答案】(1).排列方式(2).疏松多孔(3).CH41:2

17.碳和碳的氧化物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依据图回答问题:

礴叁

制玻璃刀制铅笔芯制居室吸味剂

图1图2图3图4

(1)图1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第周期。

(2)碳元素组成的不同碳单质有广泛的用途。图2中用到的碳单质是,图3中用到

的碳单质是图4中用到的碳单质是;不同碳单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

因是.

(3)CO和CO?是碳的两种氧化物。

co可作燃料,其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C02可制作饮料,其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6(2).二(3).金刚石(4).石墨(5).活性炭(6).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7).2C0+0?”2C0,(8).CO2+H2O=H2CO3

18.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屋子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为了减少的排放量,

(2)检验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作燃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减少温室气体CO?的排放,科学家将CO?和上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

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有人说:”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少越好”,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填"是”或"否”)理由是O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6)在工业上可利用CO和NaOH通过化合反应制备HCOONa(甲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答案】⑴.C02(2).C02+Ca(0H)2<aC03l+H20(3).CH4+202=C02+2H20(4).

催化剂

C02+4H22H2O+CH4(5).否(6).若空气中CO?含量太低,会影响植物的光合

#

一定条件

作用(7).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8).CO+NaOH=^=HCOONa

19.下图是金刚石、石墨、Go、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请你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

⑴因为(填名称)具有立体网状结构不易被外力破坏,因而具备

的性质。

⑵一定条件下,石墨可以转化为碳纳米管,该转化属于一(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在高级中学把像上述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称之为“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中,

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填序号)。

①水和双氧水②氧气和液氧③红磷和白磷

④氧气和臭氧⑤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答案】(1)金刚石硬度大

(2)化学

(3)③④

20.对比、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硫酸钢晶体放在研

现象:晶体为黄色

钵内观察.

步骤二:用研杵将硫酸钢晶体研阵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

实量研碎前、后的硫酸锢晶体,并进现象:研碎后的硫酸钢晶体溶解的更快.

跄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钢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

现象:2支试管中均有蓝色不溶物生成.

步暖四: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分析:

少量氢氧化钠溶液(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该对比实览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现象:有部分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

木表¥和氧化锅

浑浊.

实分析:

匿(1)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的过程中发生化学

匚近清石7灰水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上述现象说明木炭和氧化铜发生了化学

用木然£原霸化铜变化.

【实验结论】有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答案】(1).蓝色块状晶体变为粉末状(2).粉末状的硫酸铜晶体与水的接触面

积更大(3).2NaOH+CuSO4=Cu(OH)2I+Na2SO4(4).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

发生改变(5).C+2CuO率三2Cu+C02t

2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

验证:

(1)装置A中生成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的优

点是—0

(2)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D烧杯中的现象是,说明二氧化

碳具有的性质是;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

浊。B处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3)某同学将上述实验进行改进,设计如图2所示: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

管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此现象可同时得到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

缓慢通入L①

二氧化碳.1•⑵

~|<*>③

0@

①④是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

②③是用石蕊试液染色并干燥后的棉球

图2图3

(4)图3可用来测量生成CO2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

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解答】(1)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用A

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打开活塞,固体和液体接触产生气体,关闭活塞,试管内压强增大,将

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