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程
新教材
新高考
一轮复习2025届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25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2.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览阶段特征夯实基础知识探讨高考真题234扫描考情分析1链接模块选必52025年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考查内容:选择题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是命题重点;主观题方面,改革开放的影响,尤其是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常考点。备考策略:⑴立足时空观念,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⑵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考查趋势:⑴本课近三年高考考查频率非常高,主要考查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以及改革开放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变化等,因此复习时要重点关注。⑵从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三个方面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第25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高考备考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重点关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承包、企业自主权、经济特区、南方谈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间全国卷地方卷2019全国Ⅰ卷·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Ⅱ卷·31·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13·天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1·浙江·改革开放2020全国Ⅰ卷·31·国有企业改革全国Ⅱ卷·31·对外开放全国Ⅲ卷·31·国有企业改革22·海南·对外开放25·海南·综合国力不断提高8·天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5·浙江·对外开放8·山东·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021
全国甲卷·3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国甲卷·47·改革开放的成就15·浙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3·海南·改革开放
10·辽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江苏·经济体制改革
10·福建·引进技术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28·浙江·邓小平理论2022全国乙卷·3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国甲卷·31·城市经济体制改9·山东·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5·浙江·对外开放14·浙江·拨乱反正
11·辽宁·改革开放的成就
10·重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0·湖北·改革开放坚定姿态
12·江苏·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023全国乙卷·3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0·湖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0·湖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阶段特征总体特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①实行改革开放,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有企业改革,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的
调节作用。②1992年起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③加入世贸组织,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形成,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提倡“依法治国”,实行基层民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取得重大成就;③“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港澳先后回归,两岸关系回暖。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外交活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②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必须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遵循。”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
方针:实质:影响““两个凡是”延续“左倾”错误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探究思考】1、材料体现了什么方针?其实质是什么?有何影响?①“文革”的错误得不到彻底纠正;②出现“文革”后的“两年徘徊”
如果理论不能指导实际,不受实际检验,那算什么理论!决不能把理论同空话、吹牛甚至撒谎混为一谈。——叶剑英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探究思考】2、关于“真理”问题讨论的实质及意义?材料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这次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实质:意义:纠正“左倾”的思想解放运动①从理论上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②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材料1地方政府、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资统一供应、价格统一规定、人事统一安排、工资统一定级、财政统收统支等,都像绳索捆绑得企业无法动弹。以至于出现了“修个厕所都要打报告审批”、销售的火柴要涨价两分钱需要层层上报至省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激荡三十年》材料2安徽省4000万农村人口中有3500万以上的人吃不饱肚子!
——《旧话新题:关于中国改革起源的几点研究》材料3几年来,国民经济增长缓慢,工业生产1974年、1976年停滞不前,1976年只增长了0.6%,钢产量倒退5年,财政连续三年出现赤字。
——薛暮桥《对计划管理体制的一点意见》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探究思考】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经济体制僵化;国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①经济体制僵化,国民经济停滞状态;②左倾错误的继续(两个凡是);③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奠定思想基础。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召开:(3)指导思想:(4)内容:邓小平在会上发表讲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探究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转折一:政治路线: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转折二:思想路线:“左”倾思想——>实事求是转折三:组织路线:恢复民主集中制原则,拨乱反正;(3)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2)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②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传统;③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召开:(3)指导思想:(4)内容:(5)意义: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家国情怀】理解“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①党的指导思想:②党的工作中心:③经济体制:④发展动力:⑤理论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变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错误思想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的改革开放取代了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发展模式。确立并在此后形成的改革开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会议名称时间主要内容转折1927年
汉口1949年
河北西柏坡1935年
遵义1978年
北京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秋收时节发动起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秋收起义失利后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向经济建设转移【知识拓展】中共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的会议有哪些?革命从城市转移到农村革命转危为安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八七会议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巨变结果与意义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知识拓展】中国人民在20世纪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行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探究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如何保持社会政治安定?材料
实践证明,保持必要的社会政治安定,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我们的国民经济就高速度地、稳定地向前发展,反之,国民经济就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倒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2、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原则:实事求是、有错必纠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致悼词1980年2月21日,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一致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昭雪的决议,恢复他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冤案要昭雪,假案要纠正,错案要平反。——《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人民日报》(1978年1月15日)3、总结历史: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981年6月,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材料1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材料: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已……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4、修订宪法1982年《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八二宪法我国当前现行宪法。➢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80年,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邓小平:“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1.(2022.6·浙江高考·14)新华社北京某日讯:“一九七七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到今天为止已经胜利结束。广大人民赞扬这次高校招生考试……(是)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广开才路的盛举。”这场“冬季里的春闱,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恢复高考制度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当时是()A.拨乱反正的一个重要标志
B.“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指导方针
D.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2.(2021·山东卷·9)《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A.中国人民侵略中国美帝国主义B.合作改造农业生产先进C.技术现代化先进科学D.开放稳定企业改革一审时空和设问二提主旨关键词三用排除三原则四比选项定答案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知识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颁布的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54年9月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它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首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
1975年宪法: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它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产生的,带有浓厚的“左倾”色彩。1978年宪法:
1978年3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拨乱反正”的努力,但仍受到“左倾”错误影响。1982年宪法:1982年12月4日在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它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是我国现行、最稳定的一部宪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知识拓展】中国近代以来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文宪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宪法名称时间/会议地位/性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12年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2年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标志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民主法制的重建和完善(1)法制的重建与发展、完善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制建设方针;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颁布1982年《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定,相继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模块链接·选必1⑥2012年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⑦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④1999年和2004年《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⑤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法治”与“法制”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是一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治国原则,是对法制的完善和改造。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误区警示【知识拓展】结合表格分析为什么要不断修改宪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阶段内容意义1949《共同纲领》、《政府组织法》、《协商会议组织法》20C50s《婚姻法》、《土地改革法》、《宪法》、《组织法》20C80s修改《宪法》、《刑法》、《诉讼法》、《经济合同法》20C90s-2010“依法治国”、“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十八大以来反恐怖主义法、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宪法修正案》、《民法典》开始法治建设历程初步奠定中国法治建设基础法治建设进入新时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使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建设实现有法可依;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198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轨道;①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民主法制的重建和完善(2)民主的重建与发展、完善1)人大:2)政协:3)民族区域自治:(选必1:P74-75)
模块链接·选必1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离不开:1990年江泽民主席提出,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②三个离不开;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④十八大(2012年)以来:提出两个共同、五个认同。⑤十九大(2017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两个共同、五个认同: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概念辨析】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的比较(1)性质不同:(2)职能不同:(3)产生方式: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人民代表大会是民主选举,人民政协是民主协商推荐。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民主法制的重建和完善(2)民主的重建与发展、完善4)建立村民委员会,完善基层民主建设。模块链接·选必1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98年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5)选官:【基层村民自治的意义】有助于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①干部制度: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对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退休、培训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①特点:②成就: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干部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廉政建设取得很大成绩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民主法制的重建和完善(2)民主的重建与发展、完善模块链接·选必15)选官:②公务员制度:在坚持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下,逐步实现了干部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1993年,开始推行;初步形成:正式形成:发展完善: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2006年以来,得到全方位的推进和改善,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一、伟大的历史转折2、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模块链接·选必3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②
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③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④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迈入历史新征程。※
1977年12月,北京54中高考考点,几名学生正在交谈※
照片里的男主人顾振昌作为“老三届”高中生有机会继续接受教育,尽管那时已经结婚生子,却非常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3.(2022·葫芦岛质检)“民主是一个陀螺:它只有像陀螺那样运转起来才有意义……关键是要使民主的程序和机制运转起来,以便使那些在宪法和法律中规定的民主权利,得以真正的实现。”推动我国“陀螺”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法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建立健全4.(2022·天津河北区二模)从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到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再到2018年对公务员法的修订以及配套法规逐步出台。这些表明我国()A.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化逐步深化B.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得以提高C.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D.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始推行一审时空和设问二提主旨关键词三用排除三原则四比选项定答案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材料1:邓小平说过:“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探究思考】1、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材料2:改革开放前,农村条件差,生活苦,“交通靠毛驴和行走,运输靠小车和背篓,通讯靠喇叭和人吼,治安靠柴门和家狗”,“早晚天天喝菜粥,中午白薯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当时,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农村社员出工是:“一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四遍哨子才慢慢跟后逛”。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1、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各个环节,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探究思考】2、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从农村开始?②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农民生活贫困;①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③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挫伤农民积极性;农村改革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1、开始: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1、开始: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农民集体集体集体经营权集体集体集体农民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分配方式:集体所有→集体所有人民公社→分田包产到户平均分配→按劳分配“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的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是所有制的变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土地公有的所有制性质没有变——农村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
变革的仅是经营方式目的解放农村生产力土地依然是集体所有农民没有所有权农民获得使用权农民获得经营权中国特色模式性质形成实质:意义:①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②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1、开始:农村改革①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产业结构由单一走向多样化基层组织变化“撤社建乡”实行政社分开设立乡政府作为基层政权,普遍成立村民委员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9.1万个乡(镇)政府,92.7万个村民委员会撤社建乡(镇)工作完成小岗村冒死尝试农民的勇于尝试皖、川两省顶风而进皖、川试点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全国推广1983年10月,中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府;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分户经营、自负盈亏。1983年10月1984年底1985年春1982年12月乡镇企业的发展,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冲破了传统的城乡分工体系,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传统农业逐步转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1、开始:农村改革③改革统购统销体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实行统购统销的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④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探究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否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分户经营规模小劳动力成本高集约化机械化难以适应土地使用权流转: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调整完善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2018年实行‘三权分置’的制度法制化,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解放农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关系适时调整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纲要·选必融合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1、农村改革项目改革前改革后意义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管理方式流通体制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生产,统一分配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生产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建立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完善了农村基层治理体系统购统销1983年以来,国家减少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范围和数量,逐步开放农村市场丰富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多种经营,1984年开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致富新路2006年取消农业税;2018年“三权分置”利于农业现代化农业2017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城乡协调发展【探究思考】新中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五次调整?有何启示?
名称时间背景内容实质影响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1950—19521953—19561958—19781978封建地主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制度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开辟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小农经济难满足工业化需要错误认为提高公有化规模程度可以促进生产力人民公社体制弊端将小农土地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提高公有化规模和程度土地公有制为基础,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自主权解放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超越生产力水平,挫伤积极性,破坏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调动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土地流转21世纪21世纪以来,为深化农村经济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分离适应了城市化建设需要,有利于农业规模经营和长远发展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超越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启示:制订经济政策必须依据国情,实事求是,符合经济规律。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5.(2020·天津高考·8)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率先包干到户。此后,四川、贵州、甘肃等地的包产到户也在摸索中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指出,一些地区的群众要求包产到户,“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这反映了党和国家()A.决定实行农村多元化经济所有制B.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顺应并肯定了群众的要求与探索D.引导全国各地农民走向共同富裕6.(2021年·辽宁卷·T10)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A.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 B.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C.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D.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化一审时空和设问二提主旨关键词三用排除三原则四比选项定答案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7.(2023•湖南高考•10)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8.(2022年·全国乙卷·T31)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一审时空和设问二提主旨关键词三用排除三原则四比选项定答案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2、扩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材料1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降温措施很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材料2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钢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钢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探究思考】依据材料分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管的太多,企业没有自主权。原因:①农村改革的推动;②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企业失去活力,阻碍生产力发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2、扩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的:目标:增强企业活力1984年全面展开1979.5局部试点国家经委等部门选择首都钢铁公司等8家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1984年以后全面展开: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1993.1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经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批准于1984年11月18日成立项目改革前改革后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组织形式计划管理;政企不分扩大自主权,政企分开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平均主义按劳分配方式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政企合一现代企业制度(1993)有自主权有竞争有制度材料
1991年首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现利税29.26亿元,是1978年的6.72倍;实现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平均每年递增17.22%……──江世杰《方向对路子好──首钢改革与发展纪略》解放企业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2、扩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内容: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1984年全面展开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的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企业实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3、深化: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包产到户姓“社”姓“资”?
——这是单干,是倒退,姓“资”企业改革搞厂长负责制,姓“社”姓“资”?——这是削弱党的领导,姓“资”邓小平南巡讲话1985年9月《时代周刊》封面:“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中国向何处去?国外形势压力很大国内形势阻力重重改革市场经济姓“社”姓“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乡镇企业生机勃勃,姓“社”姓“资”?——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之源,姓“资”两种经济理论“作为物质生活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的物质生存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南方谈话
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指令性计划主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市场调节为主,
国家宏观调控为辅孰优孰劣?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3、深化: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㈠对内:经济体制改革1992.1:南方谈话——解放思想1992.10:中共十四大——确立目标1997:中共十五大——肯定非公经济地位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国家1、1949—1956年:2、1956—1978年:3、1978—1992年:4、1992年十四大:5、21世纪初:【归纳总结】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从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市场为主,计划为辅)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9.(2023年全国乙卷·31)1981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10.(2020·全国Ⅰ卷高考·31)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一审时空和设问二提主旨关键词三用排除三原则四比选项定答案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㈡对外开放1、目的:2、过程: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海南汕头厦门珠海深圳(1)第一轮高潮:(1980-1990)①试点: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全省设为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吸收、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深圳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邓小平曾如此解释“出牌顺序”:“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探究思考】:经济特区的优越条件?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④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㈡对外开放1、目的:2、过程: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海南汕头厦门珠海深圳(1)第一轮高潮:(1980-1990)①试点: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全省设为经济特区②延伸: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秦皇岛天津大连烟台连云港青岛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湛江北海广州③扩展:1985年沿海经济开发区珠三角闽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④深入:1992年沿江港口、沿边、内地省会
开放城市重庆万县宜昌武汉九江塔城伊宁瑞丽河口东兴满洲里黑河珲春乌鲁木齐拉萨昆明贵阳长沙西宁银川呼和浩特长春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㈡对外开放2、过程:(2)第二轮高潮:(1990-2001)①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②开放内地和边境城市(如新疆喀什);③开放形式更加灵活,如高新技术园区、保税区等;开放战略: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2001年,加人世贸组织(WTO),从政策性开放转向制度性开放。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2004年,建设天津滨海新区。
2013年,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3)第三轮高潮:2001年以后特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①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②相继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㈡对外开放2、过程: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3、特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对外开放不仅仅是经济领域,也包括科学、教育、文化、服务业、医疗卫生等领域。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古代对外开放近代对外开放当代对外开放背景原则内容结果封建国家的繁荣友好往来,平等贸易宣扬国威,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海外联系,推动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平等互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被动开放不平等的开放通商口岸、降低关税丧失主权,严重阻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㈢理论深化①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邓小平南巡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②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概念阐释】:1、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因此计划经济也被称为"指令性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了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的基础作用,确立了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过程:(2)影响:①1992年南方谈话提出概念;②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该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③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基本框架;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⑤21世纪初基本建立起来。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使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③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和市场的关系。;④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⑦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等重大战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⑤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㈢理论深化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写入宪法;会议主席卡迈勒击槌通过中国入世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⑧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⑨2007年,中共十七大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功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㈢理论深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二、改革开放进程11.(2020·全国Ⅱ卷)1978年底,中央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及新加坡、韩国等经济发展情况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讨论()A.增强国营企业活力
B.积极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调整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12.(2022·浙江高考)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是(
)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 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 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一审时空和设问二提主旨关键词三用排除三原则四比选项定答案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13.(2023•海南高考•9)2018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
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
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14.(2024•广西二模•10)1991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无论是开发规模、开发规划、开发资金,还是参与开发的智力,浦东都要与世界接轨的。在建设什么样的浦东的问题上,邓小平要求浦东一个方面要讲综合实力,另-个方面就是精神文明。这-思路(
)A.强调了对外开放的原则
B.是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标志C.开启了开放浦东的大门
D.为特区建设树立发展典范一审时空和设问二提主旨关键词三用排除三原则四比选项定答案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高考真题
链接选必1、体系提出与构成⑴提出:⑵构成:⑶意义:中共十七大首次概括提出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胡锦涛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探究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什么时候概括提出的?包含哪些理论?有什么历史意义?
考情分析
阶段特征
夯实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灌封胶项目提案报告范稿
- 2024年蓝宝石晶体材料项目提案报告
- 2024年礼品灯具项目提案报告
- 2024年醇酸磁漆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 2024年群路密码机系列项目提案报告
- 2024年假肢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4年航空滤网钢丝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2024年硅胶胃管项目申请报告范稿
- 2025届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张家港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第五单元学雷锋在行动(教案)全国通用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服装店人员不稳定分析报告
- GB 37219-2023充气式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 NB-T 47013.7-2012(JB-T 4730.7) 4730.7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7部分:目视检测
- 《梯形的认识》(课件)-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肝吸虫护理查房课件
- 北京开放大学《现代管理专题》终结性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小腿抽筋的原因以及缓解和自救方法定稿
- 2023年度高级会计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 南开大学答辩通用模板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真题20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