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_第4页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人员在我国鄂尔多斯高原及其临近地区,发现了从商代至西汉时期的青铜和金银制品,被称为“鄂尔多斯青铜器”。该青铜器以动物纹样为主,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原、北方草原、中亚及欧洲草原文化的影响。鄂尔多斯青铜器体现了A.文明交流B.民族迁徙C.华夏认同D.技术先进2.秦统一后,秦始皇吸收各国的士人参加政府,设置博士官,从秦代可考的十二名博士看,“淳于越、伏胜、叔孙通、羊子、李克、圈公六位都是儒家,黄疵为名家,卢敖为神仙家,其余四名不知学派”。这一举措试图A.贬低士人的政治形象B.瓦解世家大族的势力C.确立儒家的统治地位D.消弭地方的反抗情绪3.唐代管理户籍有两项重要的制度,一为“貌阅”,“年将入丁、老、疾、应征免课及给侍者,皆令县令貌形状,以为定薄,一定以后,不须更貌。”二是建立邻保组织,四家为邻、五家为保,“递相督察”,督察的主要内容为“按比户口,收手实,造籍书”。唐代的这些制度A.加剧了土地兼并现象B.旨在保障赋役征发以维护统治C.完善了地方治理体系D.为封建割据势力发展埋下祸根4.苏轼在《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中写到:“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这反映出宋代A.士族阶层已经日趋衰落B.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C.城市中的饮食设施发达D.士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5.明代地方公共典礼是在开放的公共空间举行,以地方公共事务为内容,由地方政府官员主导、官民共同参与的仪式活动,主要包含3类:一类是官署公示,一类是教化类礼仪,一类是公共祀典。这些活动仪式A.保留了原始民主制的遗风B.体现国家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C.存在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D.有助于加强地方社会礼仪教化6.清初在辽、吉两省插柳结绳,以定内外,谓之柳条边,禁止其他各族人入内开垦。据图分析,柳条边的修筑①利于拱卫盛京地区②禁绝了东北对外交流③意在遏止蒙古西进④客观上保护东北资源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7.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洋,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要求“剪发易服改元”。但1911年12月12日,上海及苏、杭、宁三地4个同业公所,包括丝绸、制衣、典当三业合共150余人,联合发起成立了“中华国货维持会”,公开呼吁并四处鼓动“剪发不易服”。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辛亥革命潜藏着失败的危机B.群众提倡国货运动蓬勃发展C.民族工业担忧国货发展前景D.思想观念影响社会习俗变迁8.下图是1927—1945年中共根据地及工作重要据点的分区示意图。据此可知A.地区差异影响革命策略的选择B.革命发展严重依赖铁路建设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D.革命重心由西北向东南转移9.全面抗战初期,毛泽东多次指示:八路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决定作用,但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为此,“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这些指示A.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B.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C.极大振奋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和士气D.有利于中共在战略上配合正面战场10.2023年,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的局面,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中方反对并指出,此举“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不利于中、欧乃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这表明中国A.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B.主动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机制C.顺应国际绿色贸易的趋势D.迎合海外消费者的消费理念11.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都修建过大规模道路系统;亚述帝国和波斯帝国都有迁移居民的做法;印加人在创建帝国过程中,没有文字却采用了和亚欧大陆古代帝国几乎相同的强化统治的措施。这体现了A.文明产生的多元性B.历史发展的统一性C.文明发展的独立性D.历史发展的同源性12.荷兰学者赫伊津哈在《中世纪的秋天》中写到:“在中世纪嘈杂的繁忙生活中,有一个声音总是压倒一切的,这就是钟声……在日常生活中,钟声就像关怀人的、善良的精灵,总是以熟悉的声音宣告悲伤或喜悦、平静或焦躁、集会或告诫。”这反映了中世纪西欧A.基督教会推动了社会文化发展B.封建领主权力不断扩大C.庄园农奴制下的生活单调乏味D.宗教伦理具有双重作用13.1541年,加尔文把日内瓦的政府和宗教都完全置于他的控制之下,日内瓦变成了一个神权国家,他严格控制公民生活,禁止一切娱乐活动。跳舞、打牌、上剧场、在安息日工作或游戏,都被看成恶魔的行为受到法律的禁止。这反映了A.宗教改革导致人文主义衰落B.资本主义早期原始积累需求C.加尔文进一步发展因行称义D.诸侯有决定臣民信仰的权力14.下图所示是18—19世纪英国煤炭产量的发展变化。据此可知①英国煤炭自然资源丰富②产业发展推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③工厂制提高了生产效率④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的能源结构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15.下图是美国国家二战纪念碑(局部)。纪念碑是由代表二战时期美国各个州和海外占领区的56根石柱组成的圆形碑林,两侧各有一塔楼,代表太平洋战争和大西洋战争,西侧自由墙上金色的五星象征着二战中牺牲的美国军人,地上用大字刻着“我们为自由所付出的代价”。纪念碑的修建旨在A.巩固和延伸国人的公民意识B.宣扬人民是战争胜利的伟力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D.反思战争给人类造成的苦难16.下表为1999年至2008年主要气体年排放量统计表。据此可知单位:亿吨温室气体全世界西方七国工业集团二氧化碳298000153237甲烷375139一氧化二氮5.72.6HCFC—220.20.17A.西方国家未重视环境保护B.城市化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C.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缓慢D.发达国家对环境治理负有主要责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国近代博物馆发展概况时期发展阶段概况或典型代表19世纪中叶—1905年初创本阶段活跃在博物馆移植舞台上的是西方来华人士,其中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自然历史博物院(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他们(传教士、知识分子)在中国建立的博物馆一度成为后来国人创建博物馆的范式。1905年—1936年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游历官绅已开始比较中西古物保护、利用等方面的异同。维新人士创办上海强学会时首次明确将创办博物馆与启蒙、强国联系起来,认为博物馆有“博览兼收,以为益智集思之助”。1905年张謇创办了南通博物院(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1924年,冯玉祥部下进驻北京后成立专门的国立博物馆,众多的深宫古物最终于1925年在博物馆公开展示。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古物保存法》,向社会公众阐释古物是一种社会遗产,而不是一家之遗资。20世纪30年代,中国博物馆协会建成,开始了博物馆观念的本土化。至1936年,全国已建成博物馆多达77座。——据胡盈《世界博物馆导读》和徐玲《西方博物馆观念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整理材料二1960年8月,北京历史博物馆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革命博物馆更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2003年2月,以两馆为基础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组建。该馆现有140万余件藏品,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中国各地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以及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专业博物馆。至2016年,登记在册的博物馆达到4873所,各类专业博物馆层出不穷,国民近乎免费地享受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博物馆兴起和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现代中国博物馆建设的主要特征。(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区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颁布,标志着社区建设成为城市基层管理的新方向。社区治理中,社区居民委员会是社区治理的唯一合法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出现的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以及社会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积极参与治理。政府对下辖社区拥有直接权力,权力的下沉实际使得社区居委会成为准一级政府,居委会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承担着大量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职能。美国联邦政府自1960年以来相继制定了几部关于城市社区发展的法律和法规,如《住宅和社区发展法》《国家和社区服务条例》等。美国社区治理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如社区发展公司、公共服务机构)等。其中政府作用主要在资金、宏观政策方面的协助,社区公共事务执行主体是非营利组织,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决策具有很大的自主权。——摘编自白婷《公共卫生危机下中美基层社区治理的比较研究》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两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异同。(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共同意义。(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外交被视为外交工作一翼,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由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这一时期文化外交实施“一边倒”政策,民间文化交流作为“文化先行、外交殿后”的重要手段表现活跃。由于国内外形势严峻,此时文化外交以政治与革命为中心,以宣传中国革命成果为主要目标,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是文艺演出、杂技等单向对外宣传。到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外交一度停顿。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外交进入新时期,成为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内容。恢复建立专门机构负责文化外交并由政府统筹,交流对象遍布世界五大洲。交流渠道不仅有官方,各部门、各地方也积极参与合作,共同推进文化外交发展。到20世纪末,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不同形式的文化往来,与数千个国际文化组织保持联系。进入21世纪后,文化外交成为我国对外关系中继政治、经济之后的第三根支柱,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成为文化外交的主要任务。十八大以来,文化外交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等都推动了中外高端思想文化交流。特别是“一带一路”作为建设平台,更提升中国文化领域开放水平、努力构建文化交融的命运共同体。——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杨悦《新中国文化外交70年——传承与创新》(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外交的变化。(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文化外交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部分亚运会主题(宣传)口号届次年份城市主题(宣传)口号第1届延至1951新德里无第3届1958东京永远向前第11届1990北京团结、友谊、进步第12届1994广岛亚洲和谐第13届1998曼谷友谊不分国界第14届2002釜山新理念,新亚洲,同一个亚洲,世界的釜山第16届2010广州激情盛会、和谐亚洲第19届2023杭州心心相融,@未来(读作“心心相融,爱达未来”)——摘编自厉大远《亚运会主题口号分析》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2024届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DBDDCCADABDBBA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1)原因:西方博物馆观念在中国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开明士绅及留学生积极推动;政府推动和文物保护机制的初步形成;国人思想不断解放及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民族意识不断增强。(任三点得6分)(2)特征:突出中国历史文化与红色文化;从中央到地方都建有综合性博物馆;专业博物馆种类多、各具特色。(6分)18.(14分)(1)相同点: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受市场经济影响;有非营利组织参与;体现民主自治色彩。(4分。每点2分,任两点得4分)不同点:中国社区治理政府具有鲜明的行政主导性(或强调党对社区的领导),美国社区治理政府起到协助治理的作用;中国社区治理的主体是社区居委会,美国社区治理的主体多元。(4分。任一个不同点得4分,中美各2分)(2)共同意义: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增强居民幸福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公民意识,促进基层民主自治。(6分。每点2分,任三点得6分)19.(14分)(1)变化:从政府领导到政府统筹;从面向社会主义国家到面向所有国家;从文艺演出、杂技等单一形式到多种形式;从宣传革命成果到宣传各种优秀文化成果;从单向展示到双向交流;文化外交影响力越来越大。(8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