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D/1C/wKhkGWcnMhyAJrFlAACQYD6HT1I066.jpg)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D/1C/wKhkGWcnMhyAJrFlAACQYD6HT1I0662.jpg)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D/1C/wKhkGWcnMhyAJrFlAACQYD6HT1I0663.jpg)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D/1C/wKhkGWcnMhyAJrFlAACQYD6HT1I0664.jpg)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1D/1C/wKhkGWcnMhyAJrFlAACQYD6HT1I06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1.从唯物史观出发,理解抗战胜利后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及两党矛盾斗争的实质,培养学生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素养。2.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战略防御阶段的战争进程,对国民党的内战本质进行历史解释。3.通过史料实证,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培养以人民利益为重,造福人民的家国情怀。知识讲解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重庆谈判(1)背景①抗日战争胜利后,____________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②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中国共产党力争建成一个______________的国家;国民党坚持______________的方针。(2)过程: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判。中共中央决定接受邀请,争取____________新局面。和平建国新民主主义独裁和内战和平民主假和平、真内战思考:如图是华君武先生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作的一幅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这幅画讽刺了当时的什么现象?提示:现象: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旗号,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借此拖延时间,积极准备发动内战。教材P151“学思之窗”思考:阅读这段材料,思考民主党派的建国主张。提示:主张:民主党派呼吁反对内战,要求实现国内和平和人民自由,主张民主统一,和平建国,要求以党派政治会议和联合政府解决国内民主问题,以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的新中国。(3)成果: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____________”。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双十协定2.政治协商会议(1)召开: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________________在重庆召开。(2)内容: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3)结果: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政治协商会议
全面内战爆发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________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2.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战场形势:全面内战开始时,__________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2)中共中央准确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自力更生、以_____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3)结果:1946年7—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约30万人。后进一步挫败国民党的全面进攻。中原国民党自卫战争3.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1)时间: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发动对________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结果: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在山东____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陕北孟良崮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毛泽东说过:“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思考:这反映了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原因:正确的战略战术。中国共产党根据敌我态势决定:先诱敌深入,适时放弃延安,再创造战机,逐步消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
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1.经济危机(1)表现①全面内战爆发后,国统区财政经济逐渐陷入崩溃的境地。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____________,物价飞涨。国民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②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使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民不聊生。(2)后果:国民党在人民中的信誉一落千丈。2.政治独裁:1946年11—12月,国民党包办的“国民大会”在南京召开。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______________的真面目。中华民国宪法独裁和内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胜利的过程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过程:1947年夏,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制度的《__________________》。各解放区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的精神,掀起土地改革群众运动。(2)影响:使亿万农民在________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中国土地法大纲政治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__________,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武汉,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大别山解放区土地改革思考:据史料简析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何历史意义?提示:意义:赢得了解放区人民的支持,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战略进攻邓贤在《大转折: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思考: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什么战略意义?提示: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3.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决战时间战役军队结果整体意义1948年9月至11月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东北全境解放。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三大战役是国共两党的战略决战,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南线国民党军队的精锐主力已被消灭,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获得解放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平津战役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基本解放华北全境4.召开七届二中全会(1)时间、地点: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平山西柏坡召开。(2)内容: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________,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毛泽东提醒全党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城市5.北平和谈(1)背景: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在____________的军事力量已全线崩溃。(2)举行: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代表团,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3)结果:国民党最终拒绝在双方代表达成的《________________》上签字,谈判破裂。长江以北国内和平协定6.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发起____________,迅速突破长江防线。7.解放南京: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统治中心________,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图示解史】解放战争各阶段的特点渡江战役南京(二)胜利的原因和意义1.胜利的原因(1)国民党:国民党因其不能解决中国社会的____________,不能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____________,从而失去了民众的支持,丧失了统治权。(2)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顺应____________的潮流,代表了中国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得到了____________的支持。根本矛盾切身利益时代发展最广大人民广大民众2.意义(1)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是______________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是______________的胜利。(2)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3)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伟大事件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解放战争的胜利金冲及在《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中写道:人心的向背,从来在政治局势的变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在这些都公开出来,国共双方处在对等的地位,双方谈判的状况成为社会各阶层时刻关心的问题,甚至受到国际上的重视。这是多么大的变化!它自然不是国民党当局所想看到的,而是事情长期积累和演变的结果,是客观形势发展的产物。思考:阅读史料,提炼其核心观点。提示:核心观点:(1)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力量不断壮大,甚至获得国际力量的支持,胜利具有可能性。(2)国民党的独裁专政,失去民心甚至国际力量的支持,失败具有必然性。史料探究●
探究主题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亡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史料抗战胜利后不到四年的时间,国民党政权就覆亡了。学术界对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进行了长期探讨。一种观点强调,国民党的腐败是其迅速垮台的根本原因,表现在坚持一党专政、个人独裁,在政治上陷于孤立;发动内战,遭到全国人民反对;战后接收时大小官员聚敛钱财,人们失望等。有的专家强调,国民党在军事上指挥无能,上下脱节,军队内部派系林立,以邻为壑,严重削弱了部队的战斗力,各个军事集团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这成为国民党垮台的主要原因。还有的观点强调,国统区财政经济的崩溃是国民党在大陆败亡的重要原因。——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教学参考·现代卷》探究1:试分析史学界对国民党政权迅速崩溃现象持有各种历史解释的原因。提示:历史事实是客观的,但历史解释具有主观性。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角度出发对同一历史事件(现象)作出的解释可能不尽相同。史料中的三种观点代表了政治、军事和经济三个不同的研究角度。学者们分别从这三个角度观察,因而得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和结论。探究2:从史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提示:认为国民党的经济政策是其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理由:错误的金融政策,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官僚资本巧取豪夺,民不聊生;迟迟不进行土地改革,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导致农民抛弃国民党,支持共产党;发动内战,加剧了财政危机等。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历史解释)(1)客观上①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②军队厌战,士气低落。③统治腐败,贪官横行。④美援断绝,蒋桂分裂。(2)主观上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③人民的支持,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拓展延伸知识体系课堂检测1.(2023·湖南学考)1945年,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在重庆进行了43天的谈判,最后签署的文献是(
)A.《论联合政府》 B.《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C.《中华民国宪法》 D.《和平建国纲领案》B[解析]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经过43天的谈判斗争,国民党被迫同中共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B项正确;《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主席1945年4月2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46年12月25日国民政府第一届国民大会通过《中华民国宪法》,时间不符,排除C项;1946年1月31日,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以及各民主党派在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和平建国纲领案》,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2.(2024·江西九江)1945年重庆的新闻传媒采用了诸如《毛泽东先生来了》《团结在望国家之光——欣闻毛泽东先生抵达重庆》和《迎毛泽东同志来渝》这样的社论标题,对毛泽东到重庆的意义深切关注并大肆渲染。据此可知,这一事件(
)A.得益于美国调停的重大进展B.有利于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C.加速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进程D.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B[解析]
根据材料“毛泽东先生抵达重庆”“迎毛泽东同志来渝”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社论标题有利于展现中共对于和谈的诚意,使得在重庆谈判中,中共赢得更多主动权,B项正确;重庆谈判和美国的调停无关,排除A项;这一事件是为了实现和平建国,并不是加速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进程,排除C项;这一谈判是为了和平建国,和增强中共实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B。3.(2024·江西高一统考期中)1946年,《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明确规定:边区三级一律实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即首先以贫农团和农会作为临时政权机构,后才召开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村(乡)、区人民代表会议,并作为正式权力机关,在此基础上,召开县一级的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县政府委员会。这一规定(
)A.夯实了中共局部执政的民意基础B.扩大了党在全国政权的影响力C.体现了解放区直接民主的全民性D.壮大了抗击日本侵略的革命力量A[解析]
由材料可知,陕甘宁边区政府基层管理实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而且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从村(乡)、区到县一级人民代表会议及权力机关都是通过选举方式产生,这就夯实了边区政府执政的民意基础,A项正确;材料仅仅表明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做法,而且是在1946年,中共还没有建立全国政权,排除B项;“体现了解放区直接民主的全民性”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表明的事情发生在1946年,不是抗击日本侵略,排除D项。故选A。4.(2024·江西赣州)1946年12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发动军属以村县专署为单位给前方战士写慰问信,考虑到很多士兵家属和区村干部不会写字,还专门号召小学教师协同办理。这一做法旨在(
)A.缓解士兵思乡之情 B.坚定信念鼓舞士气C.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D.确保解放战争胜利B[解析]
材料中1946年12月是解放战争打响的第一年,国民党力量还占很大优势。边区政府组织军属写信给前方战士是为了增强信心鼓舞士气,B项正确;“缓解士兵思乡之情”的说法过于片面,不是题目主旨,排除A项;革命统一战线是专属概念,形成时间是1924—1927年,排除C项;写信不能确保胜利,夸大其作用,排除D项。故选B。5.(2024·广东湛江)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上海至少有5家印钞厂、几十部印钞机,每日印制法币达230亿元,竟然还是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国民党便又派人到美国和英国印钞,然后再用飞机或轮船运回国内。国民党这种做法(
)A.有利于国统区经济的发展B.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C.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运营中的用户心理分析与策略调整
- 劳动人事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 初一学生寒假学习计划
- 社交媒体用户行为分析与精准营销策略
- 知识付费内容在行业会议中的有效推广
- 美容院消费众筹股东协议书范本
- 网络运营服务协议书(2篇)
- 社区健康生活超市构建健康消费新生态
- 贷记卡保证合约范本
- 《煤制油技术》课程标准(煤化工技术)
-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考试真题及答案5篇
- 妇科围手术期护理课件
- 临床执业医师指导用书
- 版本管理方案
- 2024年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六单元单元教材解读(素材)(课件)
- 大庆油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武术健身操教案
- 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
-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编制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