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3:收入与安排书目考情分析1考向预料2思维导图2学问清单2个人收入安排2财政与税收7真题再现16【考情分析】考试大纲要求课标全国卷地区考题考查点个人收入的安排★2024江苏卷,海南卷考查个人收入安排和社会公允等学问财政★★★2024新课标全国卷I结合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考查财政作用的学问征税和纳税★★★2024课标全国卷Ⅱ·结合银税互动”的主动考查税收作用及其影响等学问2024课标全国卷Ⅱ·13结合该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考查税收作用及其影响等学问2024课标全国卷Ⅱ·13结合我国对钢铁进口关税的调整,考查税收、价格、消费等学问【考向预料】全国卷对本专题内容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要集中在财政与税收两个学问点上。命题多亲密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热点问题,重点考查财政税收对于进一步增加企业活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科技创新以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对于改善民生增加群众获得感以及促进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思维导图】【学问清单】学问清单一、个人收入安排考点一:安排制度一、按劳安排为主体1.生产确定安排2.按劳安排二、多种安排方式并存1.按要素安排的缘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加安排的制度。2.按要素安排的内容与意义(1)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加安排的表现形式(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加安排的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全部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敬重,对劳动、学问、人才、创建的敬重;有利于让一切创建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点拨:(1)技术要素≠劳动要素①技术也是劳动成果,按技术要素安排,很简单与按劳动要素或按劳安排混淆。②按技术要素安排时,付酬方付出酬劳的依据、凭据是技术要素对企业经营的作用,而不考虑进行技术创建所耗费的劳动量。(2)在公有制经济中,科技人员的收入主要是按劳安排所得。此外,还有属于非按劳安排的福利性安排所得和社会保障所得;在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安排所得;在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科技人员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安排所得。考点二:效率与公允一、收入安排公允1.社会公允的重要体现(1)公允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合理的收入安排制度是社会公允的重要体现。(2)收入安排的公允,主要表现为收入安排的相对同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须要。收入安排公允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分。2.调整收入安排差距,维护社会公允的措施内容详细要求从根本上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宝,为实现社会公允奠定物质基础一个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允、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安排格局供应了重要的制度保证重要举措增加居民收入,着重爱护劳动所得,激励勤劳遵守法律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酬劳同步提高是实现社会公允的重要举措再安排领域要促进收入安排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整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安排调整职能,加快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安排差距从宏观调控角度相识维护收入安排公允的措施(1)加大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发挥财政维护社会公允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2)合理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居民收入差距。(3)加强宏观调控,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弥补市场缺陷。(4)完善金融市场,促进投资多样化,拓宽人民收入来源渠道。二、提高效率,促进公允1.效率与公允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允具有一样性。效率是公允的物质前提,公允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实现效率与公允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2)效率与公允分别强调不同方面,二者又存在冲突。2.如何提高效率,促进公允?(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安排和再安排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允,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允。(2)兼顾效率与公允,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安排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激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有方向稳步前进。(3)从现实状况来看,留意效率主要应从微观安排中体现;重视公允主要应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即国家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限制在肯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峻的两极分化,实现安排公允,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特殊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点拨:1.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按生产要素安排:一方面,按生产要素安排有利于增加人们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产主动性,促进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按生产要素安排在客观上会拉大人们的收入差距。2.我们要辩证地看待公允:一方面公允是法制上的公允,敬重多劳多得;另一方面强调公允,是指收入差距不能过大。易混易错点1.按劳安排体现了公允,有利于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安排则体现了效率,但不利于公允。(×)提示:按劳安排既体现了公允,又体现了效率原则,但按劳安排不肯定会缩小差距。按生产要素安排也是既体现了公允又体现了效率原则。2.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均化,有利于解决贫富差距分化。(×)提示: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解决贫富差距分化。3.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安排格局的形成。(×)提示:合理有序安排格局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由生产力确定的,须要制度保障和相关的举措。4.收入差距扩大具有刺激作用,效率将会提高。(×)提示:收入差距扩大到肯定程度后,效率会降低。必需将收入差距限制在肯定限度内。5.人们的收入有差距则意味着收入安排不公允。(×)提示:人们的收入有差距并不意味着不公允,公允与否,关键是看差距是否合理。假如差距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效率,就是公允。所以,收入安排公允也并不意味着要歼灭差距。6.余额宝作为一种投资理财产品,它的出现既拓宽了居民的投资理财渠道,又给金融市场带来竞争与活力。居民成为余额宝客户属于投资行为,有利于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7.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安排公允的根本措施。(×)提示:根本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8.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的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再安排措施。(×)提示:属于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安排中的比重。9.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属于提高劳动酬劳在初次安排中的比重。(×)提示:属于再安排更加留意公允的措施。10.再安排是在全社会进行的安排,其主要途径是国家预算,主要手段是转移支付、社会保障、财政补贴等。(√)学问整合1.利用辩证思维理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加安排(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阅历等。所谓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加安排是指生产要素全部者凭借要素全部权,从生产要素运用者那里获得酬劳的经济行为。(2)影响: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加安排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全部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敬重,对劳动、学问、人才、创建的敬重,有利于让一切创建社会财宝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②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加安排也不行避开地会造成另一个社会后果,即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加大,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这与我们国家建设公允正义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不相符的。因此,政府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在坚持这一安排原则的基础上还应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证收入安排的相对公允,使社会发展更加和谐。2.调整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允的意义学问清单二、财政与税收考点一:国家财政一、财政收入与支出1.财政收入与支出2.精确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许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安排政策。(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2)安排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点拨:(1)财政的本质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性的安排关系。财政的内容是对国家收入的安排。(2)辩证地看待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是一种客观的经济现象,不能笼统地说财政赤字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通常状况下,过度的财政赤字会引发通货膨胀,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但是,在特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国家可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利用肯定限度的财政赤字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二、财政的作用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详细表现见下表:点拨:(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财政收入代表社会总供应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国家适时调整财政政策,目的是调整社会总供求关系,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货币的流通量和流通速度,从而影响社会总需求量,旨在促进社会总供求平衡。(3)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之一。通过对财政政策的调整,可以调整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财政政策一般是逆向调整,即财政政策的运用应当与宏观经济形势相反。(4)辨别财政的三个作用①凡是看到国家在民生领域(如社会保障领域)进行财政投入的材料,基本可以认定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凡是看到国家投资工程建设类的材料,基本可以认定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凡是看到客观经济运行中经济过热、经济放缓及相关的增减税收、发行国债等材料,基本可以认定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考向点评】关于财政的作用,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这一趋势还将接着下去。从背景材料的选取来看,侧重于图表、数据、最新财政政策、最新财政收支等;从考查内容来看,此学问点与财政对民生的影响在近几年均高频率出现,而且常常与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税收、安排等学问结合起来命题。在备考中,既要深化理解各考点学问,又要加强与其他专题学问的联系,形成学问网络;既要亲密关注国家与地方的最新财政举措(如国家税制改革、财政惠民等),又要留意各种最新的财政收支数据信息(如民生支出、农业支出、科研支出、文化支出等)。【方法与规律】1.财政与税收的主要命题点包括三类:一是辨别类,多为选择题,如辨别财政的作用、辨别扩张性或紧缩性财政政策、辨别税收的基本特征;二是体现类,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皆有,如分析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的作用的;三是缘由类,多为选择题,如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四是措施类,多为非选择题,如针对现实问题提出应采纳的财政措施。考查题型考点检索联系热点反映、体现类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①中心财政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教化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投入②实施文化消费补贴③增加基础设施投资④减免小微企业税收⑤实施主动的财政政策等措施、建议类①增加经济建设、社会保障等支出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③实施主动的财政政策④增加或削减税收①稳定经济增长②促进农业发展③扩大居民消费需求④稳定粮食生产⑤扶持促进小微企业发展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⑦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等意义类①深化实行科学发展观②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③促进资源合理配置④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⑤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经济结构⑥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①增加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②对小微企业实行减税③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④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⑤购买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及促进消费的其他补贴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要留意区分二者判定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详细方法判定依据判定方法主体实施主体是财政部或者发改委的就是财政政策,假如实施主体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就是货币政策手段通过财政和税收调整属于财政政策;假如通过利率和存贷款打算金率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货币量假如导致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主动的货币政策;假如导致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削减,则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考点二:征税与纳税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概念与理解2.税收的基本特征3.税收的种类(1)税收分为不同的种类,每个税种都有特定的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依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2)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较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区分含义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供应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在我国境内有居处,或者无居处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居处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征税对象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个人所得额税率比例税率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作用可以避开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整个人收入安排、实现社会公允的有效手段联系都是我国的重要税种,都对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有着主动作用点拨:(1)税收具有固定性特征并不意味着税率不变。税率以及税收政策,不是固定不变的,固定性是相对于某一时期而言的。国家财税部门可以依据经济发展趋势、经济状况等客观状况的变更而作出适应性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但没有违反税收的固定性,反而是税收固定性的表现。(2)税收的强制性,并不否认纳税人对税收的监督权利;税收的无偿性,并不是说纳税人毫无收益,国家征税的目的在于用之于民。(3)“营”改“增”有何意义?①从增值税作为一种“税”而言:完善了我国流转税的税制。②从增值税中“增值”角度而言:有效解决了双重征税问题。即教材上提到的“可以避开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也有利于促进公允竞争。③从增值税的征税对象看:有利于减轻企业税务负担,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企业发展。④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角度看: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依法纳税1.公民为什么要自觉诚信纳税(1)从税收的基本特征看,税收具有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公民必需依法诚信纳税。(2)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样的,所以公民必需依法诚信纳税。(3)从税收的作用看,有国必有税,税收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基础。国家职能的实现,要求公民依法诚信纳税。(4)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享受国家供应的服务(权利)的同时,必需担当义务,自觉诚信纳税(义务)。(5)公民要树立纳税人意识,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同时要仔细行使纳税人权利,主动关注税收的运用和征管。2.怎样更好地依法纳税(1)从国家方面讲,应当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加强税收征管,不断提高征税人员的素养。(2)从公民自身讲,应当增加纳税意识,自觉履行纳税义务,并主动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运用。3.公民要树立纳税人意识(1)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干脆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2)纳税人意识包括纳税人的义务意识和权利意识。①纳税人的义务意识:公民要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不能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②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公民具有监督权,公民要增加自己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子翁的看法主动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运用,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违反税法的表现偷税欠税骗税抗税区分含义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瞒、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纳税人用欺瞒方法获得国家税收实惠的行为纳税人以暴力、威逼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举例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没按规定时间纳税通过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虚报自然灾难,骗取税收减免拒绝接受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威逼、围攻、殴打税务人员等共同点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都会对社会、对国家造成危害,都应受到相应惩罚5.依法纳税的经济意义(1)有利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为国家调控经济供应必要的物质基础。(2)有利于引导经济的合理运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物质基础。(3)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企业间的公允竞争。点拨:(1)如何保障税收的来源和作用的发挥公民每个公民必需担当义务,做到依法诚信纳税;增加监督意识国家加强税收监管,依法打击偷税、骗税、欠税和抗税行为;优化税收结构,调整税率;立足市场确定性作用,建立符合市场调整的税收机制企业依法诚信纳税,自觉担当社会责任(2)如何巧分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偷税:“偷着不(少)缴”;欠税:“欠着未缴”;骗税:“骗取税收实惠”;抗税:“抗着不缴”。(3)如何正确区分偷税和骗税?偷税和骗税作为两种违反税法的行为,我们主要应从其采纳的方式方面加以区分。偷税是用欺瞒、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骗税是用欺瞒方式获得国家税收实惠的行为,主要指用欺瞒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和虚报自然灾难骗取税收减免。易混易错点1.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安排关系,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提示: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安排关系,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2.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所以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的合理措施是(大幅)提高税率。(×)提示:税率不是可以随意提高的,而且税率提高了财政收入不肯定会增加。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3.财政收入代表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应的一部分;财政支出会形成社会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4.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应,扩大居民消费。(×)提示:适度的财政赤字使财政支出略大于财政收入,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扩大居民消费。5.财政收入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的。(×)提示: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安排政策,财政收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长,财政收入不行能随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而增长,二者是此消彼长的关系。6.全部的商品都包含着税,而且纳税人和负税人总是一样的。(×)提示:并不是全部的商品都包含着税,而且纳税人与负税人并不总是一样的。7.推行刮奖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对无需报账的就餐者可以不开具发票。(×)提示: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纳税人依法纳税,削减税收流失,增加财政收入。对无需报账的就餐者也要开具发票。8.“营改增”的主动效应是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提示:“营改增”不是增加新的税种,而是已有税种之间的替换,并没有拓宽财政收入的来源。9.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干脆效果是完善收入安排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示: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干脆效果是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10.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示: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后,企业税负增加,提高了企业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学问整合1.财政政策的类型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3.税收与财政作用的关系4.收入安排与财政、税收的关系(1)收入安排公允必需发挥财政和税收的调整作用,发挥财政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允的物质保障作用。提高个税起征点,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缩小社会收入差距。(2)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政府通过调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促进生产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3)安排政策影响财政收入,在经济发展水平肯定的状况下,财政收入过多,导致企业和个人收入削减。财政收入削减,会导致企业和个人收入增多。(4)收入安排公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共同富有目标的要求,财政、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弥补市场缺陷,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5.税收政策的选择与运用须考虑的因素有哪些?(1)从生产、安排、消费的关系看:税收政策属于安排政策,所以税收政策的运用必须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2)从安排的实质看:税收实质上是一种安排关系,所以,税收政策必需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3)从税收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看:税收政策必需有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有利于发挥市场的确定性作用,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4)从效率与公允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需兼顾效率与公允。既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又有利于公允的实现。(5)从税收与“主题”和“主线”的关系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需有利于实行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需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6)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需有利于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协调发展。(7)从税收包含的要素看:税收政策的选用必需综合考虑纳税人、征税对象和计税标准。【真题再现】1.(2024·新课标全国卷I)为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中心财政于2007年起先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截至2024年底,农业保险累计支付赔款2400多亿元,服务农户数从0.5亿户次增至1.8亿户次,供应的风险保障从0.1万亿元增加到3.6万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①获得财政补贴,降低成本支出②增加生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③购买农业保险,支付保险费用④转移灾难风险,稳定收入预期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答案】C【解析】①③:中心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前提是农户购买了农业保险,支付了相应保险费用,才可享受相应的补贴政策。③排第一位,①排其次位。④:购买农业保险后,当风险发生时,能有效规避风险,转移灾难风险预,稳定收入预期,④排第三位。②:当农户的收入预期向好的时候,农户将进一步增加生产投入,即达到了“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②排第四位。2.(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银税互动”是指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中小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为其贷款供应便利,实现“以税促信、以信申贷”的目标。银行依据企业纳税信用等级确定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融资额度。到2024年4月末,“银税互动”贷款余额5732亿元,同比增长74%;贷款户数75万户,同比增长114%。“银税互动”的主动作用是()①放宽融资条件,纾解企业资金困难②提高存贷利差,增加银行利润③激励诚信纳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④有效限制信贷风险,改善银企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①:“为其贷款供应便利”、“免抵押、免担保信用融资”表明“银税互动”在肯定程度上可以放宽融资条件,有利于纾解企业资金困难,①符合题意。②:材料未涉及存贷利差,则不能得出银行利润增加,②不符合题意③:“银税互动”是指税务、银保监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企业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的活动,这有利于解决企业信贷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促进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降低融资成本,从而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纳税,③符合题意。④:信贷风险是指借款企业因各种缘由不能按时归还信贷本息而使银行资金遭遇损失的可能性,材料并不能表明限制信贷风险,④不符合题意。3.(2024·新课标全国卷Ⅱ)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自2024年9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该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①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②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③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放贷④变更金融企业税收负担预期⑤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A.①→②→④→③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⑤D.⑤→③→②→①【答案】B【解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等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这一政策会变更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期,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从而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激发小微企业经营活力,其传导路径为④—③—②—①;该项政策是对金融机构免征增值税,不涉及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⑤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4.(2024·天津卷)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24年我国政府推出多项减税和降费措施,全年有望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会大幅下降。为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可实行的措施有A.削减国债发行量B.增加企业上缴利润C.压减公务款待等“三公”经费支出D.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扩大股票发行规模【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财政的相关学问。为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可通过压减公务款待等“三公”经费支出,C项正确;削减国债发行量不利于弥补财政赤字,A项错误,解除;国有企业才须要向国家上缴部分利润,不是全部的企业都要向国家上缴利润,B项说法错误,解除;政府不发行股票,D项中的“扩大股票发行规模”说法错误,且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并不能实现弥补财政缺口的效果,解除。故本题选C。5.(2024·江苏卷)为加强癌症、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2024年我国将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书目,2024年又对21个罕见病药品赐予增值税实惠,同时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60%。材料表明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③我国公民民主权利有切实物质保障④再安排是促进社会公允的重要举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发展理念、再安排的相关学问。赐予增值税实惠,提高医保报销比例表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也表明再安排是促进社会公允的重要举措,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表明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也不涉及公民的民主权利,①③不符合题意。故选C。6.(2024·天津卷)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24年我国政府推出多项减税和降费措施,全年有望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会大幅下降。为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可实行的措施有A.削减国债发行量B.增加企业上缴利润C.压减公务款待等“三公”经费支出D.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扩大股票发行规模【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财政的相关学问。为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可通过压减公务款待等“三公”经费支出,C项正确;削减国债发行量不利于弥补财政赤字,A项错误,解除;国有企业才须要向国家上缴部分利润,不是全部的企业都要向国家上缴利润,B项说法错误,解除;政府不发行股票,D项中的“扩大股票发行规模”说法错误,且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并不能实现弥补财政缺口的效果,解除。故本题选C。7.(2024·浙江卷)2024年5月1日起,我国下调增值税税率,其中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的税率下调一个百分点。这次税率下调主要是为了A.减轻企业负担B.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C.调整个人收入安排D.避开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答案】A【解析】下调增值税税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税负,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释放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下调增值税税率属于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利于扩大需求,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故解除B;下调增值税税率与个人收入安排无关,个人所得税能调整个人收入安排,故解除C;避开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是增值税的意义,但不是此次下调增值税税率的目的,故D不选。故本题答案为A。8.(2024·浙江卷)老李与挚友共同出资设立了A公司,其中老李出资额为20万元人民币。三个月后,经半数以上股东同意,老李以22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自己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了老张。一年后,A公司因经营不善依法破产。据此可推断:①A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②老李转让所得应缴纳增值税③老张对A公司的债务清偿责任不超过20万元人民币④老李转让所得属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加安排的收入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老李“出资额为20万元人民币”可知该公司以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形成公司财产,并不是把公司资产划分为等额股份,可推断A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①入选;老李转让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财产转让所得,即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运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不应缴纳增值税,②错误;老张对A公司的债务清偿责任以其对公司认缴的出资额为限(22万元),③错误;老李转让所得属于生产要素(资本要素)按贡献参加安排的收入,④正确。故本题答案为C。9.(2024·海南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财力惊慌状况下,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下列可干脆改善民生的财政举措是①全面实施企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结构性减税政策②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③严格限制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因公出国等经费开支④整合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税收。设立国家专项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并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对于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②④符合题意。结构性减税政策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生产发展,并非干脆为了改善民生,解除①。③与题意无关,解除。故本题答案为C。10.(2024·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安排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安排所得③工程师供应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所得④农夫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所得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为典型的推断型选择题,解答的方法主要有条件解除法、概念推断法、事实推断法等。解答本题主要采纳事实推断法,阅读题肢可知,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不肯定属于按劳安排所得,因为还要看企业的性质,假如不是公有制企业就不能是按劳安排,据此推断可以解除①。同时,在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也有按生产要素安排的,据此推断解除②。③④选项表述正确,选D。11.(2024·江苏卷)以电商为代表的经济形式已经成为提升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支点。2024年7月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海量的中小微网店在更为宽松的税收新政下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因为,减税有利于:A.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B.缩小收入差距C.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D.强化财政作用【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解决就业的措施。国家实施减税新政,将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30万元提高到50万元,意味着中小微企业的税收负担减轻,有利于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激励劳动者自主创业,C符合题意。国家减税新政目的是激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激励就业,AB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12.(2024·浙江卷)下表为2013~202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2013年2014年2015年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8.18.07.46.3人均GDP实际增速7.26.86.46.1A.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B.劳动酬劳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C.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安排中的比重有所提高D.劳动酬劳在初次安排中的比重有所提高【答案】A【解析】从2013-202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部分数据中可以看出,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基本同步,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在数据中体现不出来;正确选项为A。13.(2024·海南卷)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安排为主体、多种安排方式并存的安排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安排所得②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安排所得③工程师供应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所得④农夫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安排所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安排制度。①按劳安排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选项中的“企业”不知道全部制是公有还是私有,所以解除;②具有肯定的迷惑性,公有制经济中的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金是按劳安排,福利和社会保障等就不是按劳安排,另外由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还有其他安排方式。③④说法正确,选D。14.(2024·江苏卷)最低工资制度旨在爱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24年,我国有22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如图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P1、P2分别表示变更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更的是【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安排的公允。最低工资制度旨在爱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安排更加留意公允。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劳动力价格直线P1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BC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15.(2024·新课标全国2卷)某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2024年3月该国确定将进口钢铁关税大幅度提高至25%。不考虑其他因素,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数字电子技术C》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乡村改造项目报告范文
- 《DNA突变技术》课件
- 课题申报书:高中阶段职普协调发展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
- 课题申报书: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障碍因素与行动路径研究
- 课题申报书:儿童社会善念的发展及其代际影响机制研究
- 课题申报书:俄罗斯舞蹈教育历史研究
- 教育机构培训选培员竞聘
-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小鲤鱼跳龙门 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河北省对口升学农林类农学方向考核试题及答案
- 心衰的健康宣教内容
- 2024年学习解读廉政廉洁专题教育课件
- 焊接规范培训课件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与调整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完全复习知识点+典型例题
- 水质自检报告
- 能源与动力工程生涯发展展示
- 园林行业市场报告分析
- 2024年总经理年会致辞2篇
- 人事入转调离分析报告
- 一般现在时练习题(共1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