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20曹刿论战
上课素材
素材积累
关于历史散文体例: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种体例。
国别体:通过将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
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
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
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
编年体史书。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
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史记》。
上课笔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积累掌握重要文言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的
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国家的爱国精神。
C4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法学法
诵读法、品读法、演读法。
C《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精彩课堂]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有这么一场战役,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那就是战国时期齐鲁两国之间的“长勺之
战”,在这场战役中,鲁国以弱胜强。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强大的齐国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个究竟吧!请大家翻开课文《曹刿论战》。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背景链接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
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
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
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
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2.生难字词
⑴字音
到(gui)f<|(jian).(b6)芋(fii)瞰(zh6)摩(mi)
(2)词义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碾出的痕迹。
【轼】车前的横木。
【既克】战胜齐军后。既,已经;克,战胜。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惧有伏焉】焉,指示代词,意为“在那里”。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应读出反问的语气。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一应读
出否定的语气。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1段:写曹刿拜见鲁庄公。
第2段: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
第3段: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鲁庄公认为适战齐国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请找出课文原句。
【交流点拨】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
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对于以上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交流点拨】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
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
战”。
3.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交流点拨】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
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从第1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热爱自己的国家,深谋远虑。
5.在战斗中,鲁军进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为什么?
【交流点拨】选在“彼竭我盈”之时。“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交流点拨】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
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
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田、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拓展延伸
学生演课本剧,用白话文再现文中情景。大屏幕中出示提示:
场景人物人物活动
乡下曹刿、乡人一次对话
宫廷曹刿、鲁庄公战前对话
长勺曹刿、鲁庄公战时指挥、战后对话
3.布置作业
(1)理解、背诵全文。
⑵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曹刿论战
「求信于臣民弗从也]
战前不可一战取信
求信于神神弗福也.
准备[求信于民’于民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争[齐人三鼓齐师败绩]把握
遂逐齐师)战机
经过f下视登望
战后[彼竭我盈敌疲我打]后发
总结f辙乱旗靡敌退我追J制人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我一方面要进一步教会学生“知人论世读经典”的方法;
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具体过程是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文言阅
读的一般常识;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思想意义。实现从文章形式到内容上的深
化认识,实现感性、理性再到感性的质的飞跃,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语文学习的规律性的知
识,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基础。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上课素材
素材积累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
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
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
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
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使诸侯采纳,施展着自己治国
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
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上课笔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法学法》1
质疑法、点拨法、讨论法。
C《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精彩课堂: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是国家能够昌盛的重要因素,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
贤臣一邹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
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
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
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
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生难字词
(1)字音
眯丽(yi)朝服(zhdo)衣赖gudn)尊镜(kui)
期年(ji)期于齐(chWo)回进(jiM)
(2)词义
【寒镜】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看,又引申为观察。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孰与,与……比,谁……
【旦日】第二天。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第1段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2段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
内容。第3段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
市”“皆朝于齐”等词语。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1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
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
第2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威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
喻,启发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
第3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
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邹忌是如何“讽”齐威王的?
【交流点拨】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
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2.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交流点拨】“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嘉奖进谏者意味着什么?
【交流点拨】区别在于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意味着齐威王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
家的决心。
4.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
【交流点拨】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始而“门庭若市”,
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交流点拨】体现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说明纳谏效果显著。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交流点拨】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一妻、妾、客三答
三比:妻私我一宫妇左右私王
妾畏我一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于我一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现身说法齐威王广开言路各国“皆朝于齐”
田、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的对话含蓄隽永,耐人寻味。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突出
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2.拓展延伸
借助网络,了解《战国策》里其他有关讽谏的故事。积累一些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交流点拨】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鹃蚌相争等。
3.布置作业
⑴背译全文。
⑵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邹忌讽谏
/妻私臣一宫妇左右私王、
邕于女徐妻公6\文妾世畏由臣一如朝栏廷土之田臣港畏’王/》甚王矣之蔽
'客求臣一四境之,内求王/
(生活小事)(以小见大)(国家大事)
(二)齐王纳谏
(面刺一上赏]初一门庭若市
战胜于
三赏书谏一中赏三变数月一间进
‘朝廷
[谤讥一下赏I期年一无可进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本节课的一个亮点,还是学生在最后的课外延伸当中的表
现,当我让学生说说自己作为班级中的一员,在重大活动当中应当怎么做的问题时,我先让班
长回答,班长举了自己在运动会上没能积极参与比赛,只是做些后勤工作,而且因没能很好地
关心比赛的同学而自责的事情。接下来就有更多的同学站起来说了自己曾经不关心或以前
没有意识到的缺点,并表示以后一定要积极改正。
22陈涉世家
上课素材
教学方法指导
要求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
境。实词解释的方法:
1.扩词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
理解运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史记》及有关常识,积累文言句式和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本文成功地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从历史人物身上获取精神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和理想。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句子理解及人物刻画方法。
「《教法学法》1
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课前准备
课件,配乐朗读。
精彩课堂》
~、情景寻入生成问题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封建统治中,曾涌现出无数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他们为反抗封建统治,斩
木为兵,揭竿而起,留下了许多豪言壮举。两千二百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涉的质问之声石破天惊: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多么朴素的觉醒,又是多么可贵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农
民起义,领略陈涉的“鸿鹄之志”!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父职做了太史令。后因
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捕入狱,受宫刑。但他忍辱含垢,发愤著书,出狱后任中书
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在五十三岁时终于完成了《史记》这一巨著。《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
唱,无韵之《离骚》”。
(2)背景链接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他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实行严酷
的刑罚;同时还大量征发农民修长城,造阿房宫,建骊山墓。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使
百姓苦不堪言。秦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统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到公元前209年,终于爆发了陈胜、
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县境内),率戍卒900人揭竿而起,建立了我国历
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陈胜领导的这场农民起义虽只有半年,却极大程度地动摇了秦王朝的封建统治。
(3)文体知识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迹)、八书(记各
种典章制度)、十表(记大事年月)、三十世家(记世袭封国的诸侯和辅汉功臣事迹的传记)、七十列传(记重
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功)五个部分,共五十二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和
文化的历史,比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对后世史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史记》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人民性。它对封建统治阶级的黑暗腐朽,作了大胆、深刻的揭露。
2.字音
同左(16)阳辜0道)辍(chub)
怅(chAng)嗟(jie)鹄(hi!)
成(shU)3(zhe)陈胜手(wing)
W(zeng)本(pEng)本(hui)
笥(chi)Wr(qi)^(xun)
管(zhi)哪(cu6)ft(zhe)
it(qiao)®(ji)被坚执锐(pl)
.(ci)当彳1(hAng)摩已失期(du6)
3.重点句子翻译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3)将军身被坚执锐。
将军您穿上战甲,拿着武器,亲自作战。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叙述陈胜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胸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二部分(第2段):写起义的原因,谋划起义的过程和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表现了陈胜、吴广的
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三部分(第3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
力量和历史意义。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交流点拨】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2.陈胜、吴广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起义的具体步骤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为起义做的舆论准备有:问卜念鬼、丹书鱼腹、篝火狐鸣。起义的具体步骤:并杀两
尉、为坛而盟、胜利进军。
3.起义队伍为什么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政权?
【交流点拨】起义队伍之所以能形成浩大的声势并建立政权,除了因为起义的领袖胸怀大志、敢于
反抗、谋划正确、策略得当外,与秦施暴政,官逼民反,民众的热烈响应也是分不开的。
4.陈胜能从一个雇农蜕变成一位杰出的英雄必定有其过人之处,结合文章谈谈你发现的陈胜的闪
光点。
【交流点拨】(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少有大志,不甘贫贱,目光长远。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洞察时局,顺应民心,有政
治远见,深思熟虑不莽撞。
(3)“此教我先威众耳。”——有心计,懂得树立威信、从舆论上获得支持的重要性。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宣传才能,能够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地鼓动成卒突破畏惧心理参与起义。敢于反抗封建制度,有志气、有抱负。
步骤四深层探究拓展迁移
这篇文章叙事可谓详略分明,略写陈胜少时情况而详述起义的发动过程和发展情况,你认为司马迁
这样裁剪材料的用意是什么?
【交流点拨】这样的裁剪是为突出中心事件和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作者首先简略地交代了主人公
陈胜的身世和往事,选材突出陈胜少有大志,为下文起义作好铺垫。继而围绕着大泽乡农民起义这一中
心事件,详写起义的原因、谋划情况、起义的经过及其取得的胜利,同时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表现成功塑
造了陈胜、吴广这两位起义英雄智勇双全的形象。
田、当堂演练达成旦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课后巩固
1.课堂小结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陈胜起义的过程,刻画了陈胜、吴广的英雄形象,赞扬了他们反抗暴秦专制的历
史功绩。
2.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陈涉世家》一文篇幅长,知识点多。这一课的讲授从文学常识到重点实、虚词,从通假字、一词
多义、古今异义再到文章的思想内涵都作了全面的梳理,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不足之处:本课前后费时较多,教师的讲述也过多。一些难度不大的问题完全应交给学生自己解决。
另外,本课的学习还提醒我们:要引导学生“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并时常加以检测,使
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23出师表
上课素材
教学方法指导
本文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报先帝、忠陛下”之情布满全篇,处处为刘
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
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
而感人。全文不用典、无比喻,去华丽,重真情实录,处处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本文语言精练,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工整的排比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
士忘身于外”等。还有大量的合成词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过他的提炼,后来成为有
生命力的成语,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
零”“不知所云”等。
上课笔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法学法
指导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C《课前准备
朗读录音,相关课件。
精彩课堂七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
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
雄泪满襟。”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杜甫的哪首诗?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学生答:《蜀相》,
诸葛亮)对,是《蜀相》,写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出师
表》。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
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背景链接
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
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
伐曹魏,以“北定中原”。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
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2.生难字词
⑴字音
殂(cd)弘(h6ng)陟(zhi)妄自菲薄(f©ib6)
W(bi)iMl(que)苟(gbu)癖否(zdngpi)
^M(wei)M(su)筝(nil)R(rang)
fGiu)M(zou)福(yi)港(zi)
颓(tui)以遗陛下(w6i)长史(zhWng)行阵和睦(hWng)
性行淑均(xing)以搴忠谏之路G6)
⑵词义
【疲弊】比喻国家衰弱贫穷。
【盖】句首语气词。
【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
【忠谏】忠于皇上的谏言。谏,臣下规劝皇上晌皇上提意见。
【昭】昭示,显示。
【刑】罚。
【臧否】赞扬和批评。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朗读成诵。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第1段提出什么建议?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作者在第2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交流点拨】严明赏罚。
3.第3段提出对后主亲贤的建议是什么?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交流点拨】“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
o
4.“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交流点拨】“亲贤臣,远小人”。
5.文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什么?
【交流点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交流点拨】写此文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
室大业。作者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在勉励后主。
田、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刘备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刘
禅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
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
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2.拓展延伸
请说出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名句。
【交流点拨】挥扇曾驱十万师,当年客至醒来迟。小乔弦断夫相妒,陆逊石迷马不驰。
只为成名天下颂,空筹先主霸一时。传说蜀中不闭户,何不息兵乐耕织。
3.布置作业
⑴熟读背诵全文。
⑵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
「《板书设计》)
出师表
晓之
『开张圣听'
晓之
赏罚严明
以理'提出期
,亲贤远佞
•望与要
「述身世
动之求(总结)
讲经历
以惜
,表忠心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为了落实本文的教学重难点,解决学生畏惧学习古文的困难,我
设计了讲故事比赛,要求学生讲《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故事,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我就接着提醒他们:“宋朝诗人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
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你们是否知道,这又是一段怎样的故事?”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
兴趣已经被激起,我想本课教学的序幕已经拉开了!但文章内容上的重点对学生来说是一个
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文的重难点化成若干足以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并把这些问
题按合理的顺序编排,进而把学生的阅读思考活动导向深处。
24诗词曲五首
上课素材
教学方法指导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把写景和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而且都是围绕着“登北固亭”的主题,大处落墨,
视野开阔:远眺只写风光无际,近瞰只写滚滚江水;抒情则只集中于慨叹“千古兴亡”的
悠远难追;议论则也仅仅赞扬在京口开创伟业的少年英雄孙权,气魄极其宏大雄壮。能在
一首词中包含如此众多的题材内容,气势又如此壮阔,古今词中实不多见。
(2)全词的层次极为分明。整篇三问三答,自相呼应,创前所未有的意境。
(3)活用典故成语,毫无斧凿痕迹。
上课笔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诗词诵读技巧并背诵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赏析名句,培养一定的想象力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教法学法
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录音、课件。
精彩课堂]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对诗、词这两种文学体裁已经很熟悉了,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里面,
我们将接触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曲,一起来看看吧!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
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
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陆秀夫、张世
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文学家。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
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2)背景链接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
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在海上抵抗的南宋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作此诗以明志节。
2.生难字词
⑴字音
寥落(1话。)惶恐(huWng)兜整(ddum6u)冢(zhbng)
雉(zhi)舂(chdng)瀚海(hM)踌躇(ch6uchu)
(2)词义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冷清。诗中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年少】年轻。词中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兜鳌】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词中指代士兵。
【坐断】占据,占领。
【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什么主旨?
【交流点拨】反映了战争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分为几部分?起过渡作用的是哪句诗?
【交流点拨】两部分:咏雪一送别。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
淡万里凝。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什么主旨?
【交流点拨】作者通过赞扬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
不满,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的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中神州指
什么?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中原;神州已非我所有;引出下文。
5.《过零丁洋》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表明他丹心报国、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6,《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最精彩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请你谈谈对这
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交流点拨】写出诗人对以往历史的概括与评价,顿生感慨之情:一个朝代兴起了,必
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
殃的也是人民。
7.《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交流点拨】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田、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这五首诗词曲的主旨并理解赏析了名句,提高了我们的鉴赏能
力,也激发了我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2.拓展延伸
请列举一个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并概述其事迹。
【交流点拨】明将史可法誓死坚守扬州城,以悬殊的兵力苦苦抵御清兵的进攻,拒不投
降,最后以身殉国。
3.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课五首诗词曲。
(2)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
在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三峡学院《篮球》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智慧景观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幼儿园课程概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音乐鉴赏》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科护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财经学院《信息系统开发课程设计》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北京平谷中学高二(上)期中数学(教师版)
- 重庆三峡学院《古代汉语》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市场调查与预测》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伦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4.与食品经营相适应的主要设备设施布局操作流程等文件
- 法律文书校对规定
- 小学食堂结算统计表(午餐、晚餐都吃的学校适用)
- 海水的性质 说课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医院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轮岗制度
- CFM56-5B发动机VBV活门的钢丝软轴操控原理及软轴刚度研究
- Mysql 8.0 OCP 1Z0-908 CN-total认证备考题库(含答案)
- 带式输送机胶带安装
- 陈育民对FLAC3D常见问题的解答概要
- 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 三年级数学期中测质量分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