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2025届生物高二上期末考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所示有关生物学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A.如图1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肌肉会收缩B.如图2过程的作用是释放抗原,以便抗体能进一步对其发挥作用C.如图3中草到兔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能量②/能量①)×100%D.如图4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其中A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C液2.请判断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B.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对一方有利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D.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3.如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c是该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图a、图b、图c的膜结构属于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图a、b、c结构均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D.图a、图b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正确的是()A.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个体被下一营养级吃掉B.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C.顶级的消费者的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D.分解者、消费者总能量约占生产者能量的10%5.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且幼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增加。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B.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积极推行“三孩生育”政策一定会加剧对环境的污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D.实施“三孩生育”这一决策是生态学原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决策6.某同学通过阅读家乡地志了解了该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地形成云杉林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①→⑤过程中,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D.⑤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而逐渐菱缩。回答下列问题:(1)用针刺激ALS患者的皮肤,患者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感受到疼痛,原因是__________。(2)反射活动完成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细胞外兴奋性神经递质只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功能。(3)ALS的病因尚不明确,但科学家发现ALS的发病机理可能是突触间隙神经递质过多。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__________,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即可)。8.(10分)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与实验条件密切相关。科研人员试图研究酵母菌接种量和溶氧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设计以下实验:

选择生长旺盛的酵母菌为实验材料,用移液器吸取设定的接种量(0.5mL、1.00mL、1.5mL),分别接种入相同体积的同种液体培养基。振荡摇匀,吸取酵母菌悬液观察计数作为初始值。将接种后的锥形瓶置于不同转速的摇床中,28℃恒温培养。

将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振荡摇匀,用吸管每隔2h取样1次,共取5次。

取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制作装片,先用低倍镜找到计数室,然后换成高倍镜观察计数。

记录测量结果,绘制相关曲线,结果如下图分析图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结果要分析:___________培养液中___________的浓度。(2)在实验实施过程中,一般要先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若制备装片时,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先在计数室上滴1小滴酵母菌液,静置5min再盖上盖玻片,测量的结果会___________。(3)若本实验使用的计数板规格如右图,在计数时一般采用___________法计数。在实验中,最初计数时发现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酵母菌总数为零,这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A.将装片清洗干净,重新制备装片进行计数B.将样液稀释后重新进行制备装片并计数C.寻找有酵母菌的中方格,然后取其平均值计数D.直接统计中间整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4)分析实验数据图,可以发现条件为____________时测得种群密度最高,此时酵母菌培养液不适合用来制作固定化酵母,原因是___________。适合制作固定化酵母的酵母菌培养液条件为___________。9.(10分)这几年,市场上销售的有些豆芽在生产时添加了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如生长素类、乙烯利(乙烯类)等物质,如果处理得当,对人体危害并不大。(1)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实验一)、乙烯利(实验二)分别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初始长度为8mm),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情况依次如下表所示(“-”表示未用激素处理,“+”表示用相应的激素处理,“+”越多激素浓度就越高)实验一组别生长素的量大豆芽长度A-16mmB+24mmC++33mmD+++23mm实验二组别乙烯利的景大豆芽长度a-16mmb+14mmc++12mmd+++10mm①从实验一的A组结果来看,植物自身也产生生长素,促进了胚轴的伸长。在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____________。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则在正式实验时,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不添加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通过实验一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②由实验二可以得出:乙烯利能够____________胚轴生长。(2)一般来说:儿童食用用生长素处理的“激素豆芽”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促进其长高,原因是____________。但若在实际生产中使用不当,植物激素或其类似物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如过多的乙烯利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在图示中,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部位是____________(填序号),乙烯利的抑制会造成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____(填“持续兴奋”、“不能兴奋”或“不受影响”)。10.(10分)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1)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实验:①显微镜放大倍数=________的放大倍数×________的放大倍数②有一架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________。A.目镜B.物镜C.光圈D.反光镜(2)鉴定成熟苹果果肉中存在还原性糖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的还原性糖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____色沉淀。鉴定花生中的脂肪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的脂肪可被该染液染成_________________色,鉴定豆浆存在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该试剂与细胞内的蛋白质发生作用,生成________色反应。11.(15分)(一)如图为某男子饥寒交迫时体内的一些生理变化过程示意图(A~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④表示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产生冷觉的A是____________。(2)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④是_____________,在血糖调节方面与其相互拮抗的激素是____________。(3)人在炎热环境中大量出汗后,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_增多,由垂体释放,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促进对水的重吸收。(二)科学家发现人体中有一种与肥胖有关的物质——瘦素。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瘦素可以通过血脑屏障,然后与下丘脑特异性受体结合,把人体相关物质含量的信号传递给下丘脑的体重调节中枢,调节摄食行为。图1表示瘦素通过下丘脑发挥作用的过程,图2为图1中某局部模式图。(1)图2中结构④称为____________。兴奋在图2所示结构④中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填“单向”“双向”或“无方向”)的。(2)图2中物质A是____________,若当图中c神经元释放物质A,并引起③的抑制,则此时③处的膜电位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2、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淋巴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所以A是组织液,C是血浆。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所以D是细胞内液。【详解】A、若在c点切断,则刺激b点后,a点会兴奋,但肌肉不会收缩,A错误;B、图2B过程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后,释放其中的抗原,以便抗体能进一步对其发挥作用,B正确;C、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兔到狐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能量②/能量①)×100%,C错误;D、据图分析,A是组织液,C是血浆,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D错误。故选B。2、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①中种群数量“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②表示“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③表示“你死我活”的种间竞争关系。【详解】A、鹰与鼠属于捕食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从变化趋势看,先到波峰的a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b为捕食者,则a表示鼠,b表示鹰,A错误;B、T2噬菌体与细菌种间关系为寄生关系,而图①表示捕食关系,B错误;C、大豆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可用图②表示,二者分开彼此不利,C错误;D、同一个牧场牛和羊是种间竞争关系,可用③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D正确。故选D。3、C【解析】1、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2、叶绿体: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具有双层膜,主要存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里,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还有少量DNA和RNA,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3、细胞核的结构:①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②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③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④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图c有孔道,是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A正确;B、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图a为线粒体、图b为叶绿体,均为具膜细胞器,图c细胞核的膜为核膜,图a、图b、图c的膜属于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正确;C、图a线粒体、图b叶绿体属于细胞器,图c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D、图a线粒体、图b叶绿体均为半自主的细胞器,含有核糖体和少量的DN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具有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合成体系,D正确。故选C。4、B【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是本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一般是10%~20%。【详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的理解为某一营养级约有10%的能量流到下一营养级,A、C、D错误,故选B。5、C【解析】目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实现“三低”,即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但是人口问题也非常突出,主要有:①因为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②性别比例失调;③老龄化现象严重。【详解】A、人口增长过快会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A正确;B、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B正确;C、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将避免推行“三孩生育”政策对环境带来污染的加剧,C错误;D、这一决策是生态学原理(整体性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科学决策,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D正确。故选C。6、D【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初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的一般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详解】A、采伐迹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正确;B、人类活动会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C、①→⑤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增加,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C正确;D、⑤云杉林群落中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能②.痛觉的产生场所在大脑皮层,患者的大脑皮层未受损(2)①.反射弧②.信息交流(3)①.升高②.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或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③.抑制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打开,阻止Na+内流【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小问1详解】该患者损伤的是传出神经,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小问2详解】反射活动完成结构基础是存在完整的反射弧。细胞外兴奋性神经递质只能与相应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如果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将升高,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原理是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其可能机理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抑制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或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等。【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结构组成,掌握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掌握神经冲动产生的原因及传导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①.不同接种量、不同转速②.酵母菌③.高压蒸汽灭菌④.偏高⑤.五点取样法⑥.D⑦.转速250r/min,接种量为1.5mL,培养第六个小时⑧.种群达到峰值后,由于营养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增加,酵母菌大量死亡影响固定化酵母的活性⑨.转速230r/min,接种量为1.5mL,培养第8个小时【解析】(1)要研究酵母菌接种量和溶氧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因此自变量为酵母菌接种量和溶氧量,因此结果要分析不同接种量、不同转速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浓度。(2)对培养基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其进行灭菌,先将培养液滴加到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再盖上盖玻片计数,由于已加入的液滴的表面张力作用使其未能严密的盖到计数板表面上,使计数室内的体积增大,从而使计数结果偏高。(3)血球计数板计数时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以减少误差。所选取的样方中方格酵母菌总数为零,说明酵母菌数量少,可以直接统计中间整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4)由曲线结果可知,条件为250r/min,接种量为1.5mL,培养第六个小时,测得种群密度最高。制作固定化酵母,要保持酵母活性高,但当种群达到峰值后,由于营养大量消耗、代谢产物增加,酵母菌大量死亡,酵母菌的活性减低,因此不适合做固定化酵母细胞。种群数量少,适合做固定化酵母细胞,因此适合制作固定化酵母的酵母菌培养液条件为转速230r/min,接种量为1.5mL,培养第8个小时。9、①.种子②.不需要③.不能④.抑制⑤.不能⑥.动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是不同的,动物的生长激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植物生长素的化学木质是吲哚乙酸,另外在人体细胞表面没有植物生长素的特异性受体,因此无法识别发挥作用⑦.④⑧.持续兴奋【解析】分析表格可知,实验一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生长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的作用增强,超过一定的浓度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实验二是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对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伸长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随乙烯利浓度升高,伸长生长减弱;题图是突触的结构,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③是突触间隙,④是突触后膜。【详解】(1)①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若实验一是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在正式实验时,浓度梯度设置在B和D之间,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由表格信息可知,B、C、D三组实验可知,与对照组相比,三组实验的生长素都具有促进作用,因不能得出该生长素类似物的作用具有两重性。②由实验二数据可知,与空白对照相比,加入乙烯利的实验组的大豆芽长度都减小,因此乙烯利对大豆芽生长具有抑制作用。(2)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是吲哚乙酸,促进人体生长的激素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本质是蛋白质,二者的本质不同,受体不同,人体细胞膜上没有生长素的受体,因此一般来说,儿童食用用生长素处理的“激素豆芽”不能促进其长高。乙酰胆碱酯酶是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当乙酰胆碱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因此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部位是④突触后膜。过多的乙烯利会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不能分解造成突触后神经元的持续兴奋。【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乙烯利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突触结构和兴奋在突触间传递的过程,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10、(1).物镜(2).目镜(3).甲与丁(4).D(5).斐林试剂(6).砖红(7).苏丹Ⅲ或苏丹Ⅳ(8).橘黄或红(9).双缩脲试剂(10).紫【解析】显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上有螺纹,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物象清晰时距离装片越近。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能被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详解】(1)①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②由题意可知,甲、乙一端有螺纹是物镜,甲镜头较长,放大倍数大,丙、丁无螺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