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件:成本控制_第1页
成本会计课件:成本控制_第2页
成本会计课件:成本控制_第3页
成本会计课件:成本控制_第4页
成本会计课件:成本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本会计.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概述10.1目标成本控制10.2标准成本制度10.3责任成本制度10.4作业成本法10.510.1成本控制概述10.1.1成本控制的内涵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成本控制的含义: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事先设定的成本控制标准,对成本的各影响因素进行约束和管理,并且揭示差异,纠正不利差异,保证成本目标和成本预算任务的完成。成本控制的对象: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全部费用支出。广义的成本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狭义的成本控制:仅指事中控制成本控制是一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有目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责任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10.1成本控制概述10.1.2成本控制的意义1.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2.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3.成本控制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核算,健全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度10.1.3成本控制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2.可控性原则3.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4.目标管理原则5.例外管理原则10.1.4成本控制的程序1.合理制定成本控制的标准2.严格按标准进行事中成本控制3.及时揭示差异并进行反馈

10.2目标成本控制10.2.1目标成本法的涵义和特性目标成本:根据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和目标利润制定的,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成本水平。目标成本的核心工作就是制定目标成本。10.2.2目标成本法的实施过程1.目标成本的制定步骤:(1)搜索成本信息;(2)确定目标利润。目标成本=预测销售收入-税金-目标利润2.目标成本的分解分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组织结构分解(2)按产品结构分解(3)按产品形成的过程分解(4)按产品成本的经济内容分解

10.2目标成本控制10.2.2目标成本法的实施过程3、目标成本的控制方法:定额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控制实际都是目标成本控制。4、目标成本的分析与考核目标成本的分析与考核是指将发生的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比较,揭示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异,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10.2.3目标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传统成本控制观念的阻力2.未建立健全相关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3.未做好各种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也未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系统。

10.3标准成本制度10.3.1标准成本制度概述1.标准成本法的概念和程序标准成本法:以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成本标准=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法一般程序:(1)事先制定各种产品的单位标准成本,即成本标准;(2)根据实际产量和成本标准计算产品的标准成本;(3)计算实际成本;(4)计算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异;(5)分析成本差异的发生原因,落实责任;如果标准成本纳入账簿体系的,还要进行标准成本及其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6)向成本负责人提供成本控制报告。

10.3标准成本制度2.标准成本的分类

(1)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按其制定所根据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分为理想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指在最优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下,利用现有的规模和设备能够达到的成本水平。

正常标准成本:是根据企业现有技术水平和正常的生产经营条件所制定的标准成本。

(2)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按其适用期,分为现行标准成本和基本标准成本。现行标准成本是指根据其适用期间应该发生的价格、效率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等预计的标准成本。

基本标准成本又称静态标准成本或固定标准成本,它是以某一时期(这里的时期通常为年)的成本为基础来制定标准成本。

10.3标准成本制度10.3.2标准成本的制定1.标准成本制定的一般方法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耗用数量标准×单位产品价格标准2.标准成本各成本项目的制定原则: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单耗×直接材料标准单价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效率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

【例】见教材。

10.3标准成本制度2.标准成本各成本项目的制定(3)制造费用标准成本①要将制造费用各项目按它们与生产能量的关系划分为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两大类。②确定制造费用预算数。③制定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例】见教材

10.3标准成本制度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制定步骤如下:①在会计年度开始前,预测全年的制造费用需用量,然后,按照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分别编制全年的制造费用预算。②预计企业全年的计划生产量。③在上述两步基础上,分别计算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分配率(即价格标准)。公式为:变动(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全年变动(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全年计划生产量④制定单位产品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公式为:变动(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标准工时单耗×变动(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0.3标准成本制度2.标准成本各成本项目的制定(4)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全部成本法下: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例】见教材。

10.3标准成本制度10.3.3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通用模式归纳如下:数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价格差异=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总差异=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 =数量差异+价格差异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2)直接材料用量差异=(实际用量-标准用量)×标准价格(3)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用量差异: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材料价格差异:一般应由采购部门负责。【例】见教材。

10.3标准成本制度10.3.3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直接人工实际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

计算结果如果是正数,表示超支即逆差;如果为负数,表示节约即顺差。一般来说,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反映了生产活动的效率情况,差异一般应由生产部门负责;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反映人工工资率对成本的影响,一般应由主管人事的部门负责,它通常与人事调动、工资制度的调整等有关。【例】见教材。

10.3标准成本制度10.3.3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3.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实际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计算结果如果是正数,表示超支即逆差;如果为负数,表示节约即顺差。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工时利用效率,在分析时应结合人工效率差异进行分析。一般应由人事部门与人工管理人员对这项差异负责。

10.3标准成本制度10.3.3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固定制造费用差异=实际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标准工时 =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定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预算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实际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工时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1)二因素分析法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耗用差异=(固定制造费“预算”数-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实际数-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生产能量)×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10.3标准成本制度4.固定制造费用差异的计算分析(2)三因素分析法三因素分析法是将二因素分析法中的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继续向下分解,如下: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闲置能量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

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

(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例】见教材。

10.3标准成本制度10.3.4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标准成本法的账务处理有以下几个特点:1.“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各科目都按标准成本入账。2.设置成本差异账户分别记录各种成本差异。将实际成本分离为标准成本和有关的成本差异分别记入各成本差异账户。3.各会计期末对成本差异进行处理。(1)结转本期损益法:将本期所有差异转入“本年利润”账户,也可以先将各个差异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再随同已销产品的标准成本一起转至“本年利润”账户。(2)调整销货成本与存货法:在本期期末将成本差异按比例分配至已销产品成本和存货成本。由已销产品承担的差异转入当期损益,由存货承担的部分仍然留在差异账户【例】见教材。10.4

责任成本制度10.4.1责任成本制度概述(一)概念

责任成本是指是责任中心能控制的、应由其对成本的发生和变化承担责任的成本,即可控成本。(二)各责任中心的可控成本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责任中心能够预知将要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2.责任中心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加以调节、控制各种成本费用;3.责任中心通过一定的计量手段能确切计量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三)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汇集对象的不同:责任成本的汇集对象是责任中心,而产品成本的汇集对象是产品;(2)汇集原则不同:责任成本的汇集原则是谁负责谁承担,产品成本的汇集原则是谁受益谁承担;责任成本的归集以可控性为原则,而产品成本的归集以合理、合法为原则。(3)目的不同:责任成本核算的目的是评价和考核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以控制和降低各责任中心的成本耗费,而产品成本核算的目的是反映和监督产品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以正确地计算生产该产品的所有消耗。10.4

责任成本制度10.4.2责任中心的分类及绩效考核责任中心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1.成本中心(1)成本中心的含义是按成本水平评价、考核其工作成果的企业内部责任单位。(2)成本中心的类型成本中心有两种类型:标准成本中心和费用中心。(3)成本中心的考核指标对成本中心的考核主要是对其责任成本进行考核。成本费用降低额=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成本费用降低率=成本费用降低额÷预算责任成本×100%如若实际产量与预算产量不一致,应当按照实际产量计算预算责任成本。10.4

责任成本制度2.利润中心(1)利润中心的含义它适用于企业内部拥有独立收入来源、能够独立进行会计核算的责任单位,强调成本的相对降低。(2)利润中心的类型利润中心分为自然利润中心和人为利润中心。(3)利润中心的考核指标边际贡献=部门销售收入—已销商品的变动成本和变动销售费用可控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可控固定成本部门边际贡献=可控边际贡献—不可控固定成本部门税前利润=部门边际贡献—分配的公司管理费用10.4

责任成本制度3.投资中心(1)投资中心的定义指不仅考核收入、成本、利润,又考核资金及其利用效果的责任单位。一般来说,大型集团所属的子公司、分公司及事业部等都是投资中心。(2)投资中心的考核指标①投资贡献率(最常用指标)投资贡献率=部门边际贡献÷该部门所拥有的资产额=投资周转率×部门边际贡献率优点:能够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②剩余收益剩余收益=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应计报酬=部门边际贡献—部门资产×资产成本优点是:同样也体现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并且与企业的整体目标相一致。10.4

责任成本制度10.4.3责任成本业绩报告责任成本业绩报告主要是为企业内部提供信息。与财务报告相比,责任成本报告与其在报告对象、报告形式与内容和报告时期等方面有以下不同。1.报告对象2.报告形式与内容3.报告时期

10.5作业成本法10.5.1作业成本法的产生作业成本法的发展主要源于以下原因:1.技术背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西方各国纷纷将高新技术应用于生产领域,JIT要求消除存货和各种形式的浪费,它的实施,使传统的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方法均受到强烈的冲击,并直接导致了作业成本法的形成和发展。2.社会背景。人们日益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高适应性,及时向消费者提供更加多样化、更具个性、日新月异的产品和服务,这种竞争环境的新变化,要求企业管理者重新审视企业的内涵,形成了新的企业观。3.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不适应性。10.5作业成本法10.5.2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作业成本法(ABC),即基于作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汇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汇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汇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服务上去的费用分配方法。1.作业(1)概念是企业为提供一定的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以消耗资源为重要特征的各项业务活动的统称。(2)分类A.按受益范围分类单位作业、批制作业、产品作业、过程作业B.按是否增加产品或服务价值分类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C.按重要程度分类主要作业、次要作业

10.5作业成本法2.作业链和价值链作业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要而建立的一系列前后有序的作业集合体。价值在作业链上各作业之间的转移就形成一条价值链。3.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按照其在作业成本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