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知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0/2F/wKhkGWcmSO-AD2e3AAD4ZlEFrk8762.jpg)
![社会心理学知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0/2F/wKhkGWcmSO-AD2e3AAD4ZlEFrk87622.jpg)
![社会心理学知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0/2F/wKhkGWcmSO-AD2e3AAD4ZlEFrk87623.jpg)
![社会心理学知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0/2F/wKhkGWcmSO-AD2e3AAD4ZlEFrk87624.jpg)
![社会心理学知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0/2F/wKhkGWcmSO-AD2e3AAD4ZlEFrk876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学主讲周杨社会心理学知识概述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沟通与人际关系社会影响爱情、婚姻与家庭第一节概述研究对象和范围社会心理学简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定义: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过程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社会情境(刺激)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勒温: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社会心理学简史
哲学思辨阶段
经验描述阶段
实证阶段时间: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特点:哲学思辨不独立混杂与哲学思想中内容:围绕“人性”进行争论代表人物西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东方:孔子、孟子、荀子时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特点:观察客观描述和分析理论基础:进化论民族心理学群众心理学本能心理学精分诞生标志:1908年罗斯麦独孤时间:20世纪20年代至今特点:从描述转向实证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到应用研究代表人物:先驱:特里普力特、莫德
F.H.奥尔波特(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
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肌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的性恶论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人性”辩论西方东方人性无善恶人性由……决定教育能改变人性由社会决定苏格拉底
柏拉图
孔子由生物本能决定亚里士多德性善论康德
卢梭人性具有潜在的善使人趋恶的是社会的邪恶孟子性恶论马基雅维利
霍布斯人生来自私和邪恶必须受法律的强制荀子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档案法
主诉:“虽然我是一个男性,可是我的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女性,我的动作、言语都有女性的表现,可是周围的人无法接受我的这种表现,我自己也觉得形体上的男性和我内心的女性体验存在尖锐矛盾,折磨的我不得安宁,有时真想一死了之。”系统性原则:一个性变态案例“由于母亲盼女心切,所以在我出生后就当女儿养活。三岁进幼儿园时头上还留着辫子。那时很多阿姨说我长得漂亮,把我和女孩一样看待。我觉得说话、动作和表情也是女孩。入小学后,老师让我扮作女孩儿演节目。我很文静,有时讨厌和男孩子胡闹。他们叫我假丫头,我并不觉得不愉快。”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符号互动论精神分析论社会学习论
简史(源于行为主义)学习的机制:联想强化模仿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评价
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他认为人的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主张心理学应该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通过研究行为,推测人的心理。
主张心理问题和疾病的解决与治疗,也通过行为疗法进行。行为疗法:系统脱敏法、厌恶疗法、冲击疗法……社会学习论简史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S—R联想华生:环境决定论者霍尔:遗传决定论者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R—S—R强化班杜拉:社会学习论沃尔特斯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更给我一个特殊的环境,我可以运用特殊的方法,把他们加以任意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化强化:即操作性条件反射。当人或动物做出某种行为后,会受到肯定或否定,奖赏或惩罚,由此导致某种行为的出现或不出现。这个过程就是强化。强化物:使反应发生概率增加或维持某种反应水平的任何刺激。正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物,这个过程就叫正强化。负强化: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增强,这种刺激就是负强化物。这个过程就是负强化。阳性强化法: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异常行为的方法。习得性无助外部强化:外部因素对个人行为所进行的一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受到的强化。自我强化:个人针对自身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标准而进行的奖惩。社会交换论
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基本观点(五命题)⊙成功命题
⊙刺激命题
⊙价值命题
⊙剥夺—满足命题
⊙侵犯—赞同命题
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社会交换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符号互动论
代表人物:布鲁默基本假设:“意义”主要观点精神分析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弗洛伊德:意识与潜意识人格结构快乐原则现实原则理想原则力比多生本能与死本能荣格:分析心理学新精神分析论者:霍妮沙利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5.6-1939.9.23),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性学三论》、《梦的释义》、《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等。
前意识意识超我自我本我快乐原则现实原则理想原则潜意识梦口误笔误失言、疏忽升华力比多
口腔期(0~1岁,口部型人格)肛门期(1~3岁,排泄型人格、便秘型人格)生殖器期(3~6岁俄狄浦斯情结;6~13岁“同性恋”)青春期(13~18岁)生殖期(18岁以后)窥阴癖异装癖暴露癖异物癖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化社会角色自我、身份与自尊社会化
社会化的概念:再社会化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社会化的基本条件个体社会化的载体社会化的分类:
语言性别角色道德政治社会角色及其理论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的分类角色扮演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自我、身份及自尊
自我:概念、结构、功能、形成与发展身份:定义、特点自尊:概念、影响因素测量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归因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概念印象形成的效应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整合模式印象管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刻板印象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加权平均模式中心品质模式概念作用策略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人所好归因
概念行为原因的分类控制点理论(内控者;外控者)归因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性原则影响归因的因素:
社会视角
自我价值保护
观察位置
时间因素第四节社交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交动机概述主要的社交动机社交情绪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和动机成就动机权利动机侵犯动机利他动机社交情绪概念基本的社交情绪社交焦虑内疚羞耻嫉妒第五节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态度概述态度转变态度测量第六节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的结构与功能身体语言沟通人际关系的原理和理论人际吸引人际互动第七节社会影响从众社会促进与社会懈怠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第八节爱情婚姻与家庭爱情婚姻离婚家庭社会行为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学概述定义和研究范围定义: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简史研究方法主要理论流派经验描述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1908年罗斯麦独孤)社会学习论:社会交换论:班杜拉学习机制(联想强化模仿)观察学习(注意…)符号互动论霍曼斯五命题(成功刺激价值剥夺—满足侵犯—赞同)布鲁默哲学思辨阶段(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人性”争论孔子苏格拉底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力必多快乐现实原则生死本能人格结构原则:价值中立原则系统性原则伦理原则方法: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档案法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B=f(P,E)研究范围:个体层面人际层面群体层面社会层面实证分析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今)F.H.奥尔伯特勒温如何看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精神分析论荣格分析心理学霍妮沙利文新精神分析论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社会化概念: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基本内容
①知识技能②社会规范③目标理想④社会角色基本条件:较长的生活依附期遗传提供可能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类型: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社会角色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自我身份自尊先赋角色成就角色规定性角色开放性角色功利型角色表现型角色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定义结构:物质心理社会理想反思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形成与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测量:“我是谁?”定义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定义(自尊=成功/抱负)影响自尊的因素概念分类:自我身份:自尊:社会知觉与归因社会知觉概念:物知觉社会知觉(由社会信息所形成的知觉)
类型:人际知觉自我知觉影响因素(主观):认知者的经验、动机与兴趣、情绪印象形成及管理印象管理归因效应:首因近因光环刻板印象信息整合模式:加法平均加权平均中心品质印象管理策略印象形成定义定义作用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隐藏自我与自我太高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投其所好定义控制点理论:控制点;内控者;外控者分类:归因原则:不变性原则折扣原则协变原则影响因素:社会视角自我价值保护倾向观察位置时间因素内因外因稳定性原因易变性原因可控性原因不可控性原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社会动机概述定义:过程: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目标满足新需要主要的社会动机成就动机:重要性抱负水平影响因素培养注意事项社交情绪亲和动机:定义基本社交情绪权利动机:积极与消极的权利动机影响因素①②侵犯动机:侵犯行为的构成、原因、影响因素利他动机:利他行为的性质、原因、影响因素①②③起源作用影响因素满足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压力避免窘境情境情绪出生顺序社交焦虑嫉妒羞耻内疚功能:激活指向维持与调节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态度概述形成三阶段:依从认同内化态度转变影响因素态度测量模型: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认知失调论社会交换论什么是态度功能:工具性自我防御价值表现认知维度: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成分:认知情感行为倾向态度与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态度与价值观:态度取决于价值观?传递者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传递者威信立场意图吸引力信息差异畏惧倾向性提供方式接受者原态度特性人格心理倾向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沟通与人际关系沟通的结构与功能定义:结构: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接受者反馈障碍背景功能:分类:沟通网络:正是沟通网络非正式沟通网络身体语言沟通人际关系的原则和理论目光与面部表情定义特点(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阶段:定向情感探索情感交流稳定交往身体运动与触摸姿势与装饰人际距离:公众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自我暴露与人际关系的深度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则: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平等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健康食品品牌全国分销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聘用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沥青材料运输合同及能源消耗监控协议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净零咨询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零排放自主船舶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电子商务推广居间合同格式
- 茶楼翻新抵租金合同模板
- 数据中心居间合同范本
- 远程教育课程合作合同
- 汽车租赁补充合同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综合物理试题(含答案)
- 导播理论知识培训班课件
- 电厂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四大名绣课件-高一上学期中华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 起重机械生产单位题库质量安全员
-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试题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教学大纲
- 全国职工拔河比赛执行方案
- 冶金厂、轧钢厂工艺流程图
- 《民航服务沟通技巧》教案第15课民航服务人员下行沟通的技巧
- 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公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