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暑期衔接议论文专题复习二 学案(学生卷+教师卷)_第1页
初三暑期衔接议论文专题复习二 学案(学生卷+教师卷)_第2页
初三暑期衔接议论文专题复习二 学案(学生卷+教师卷)_第3页
初三暑期衔接议论文专题复习二 学案(学生卷+教师卷)_第4页
初三暑期衔接议论文专题复习二 学案(学生卷+教师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暑期衔接议论文专题复习二学案(学生卷+教师卷)

初三暑期衔接议论文专题复习二(教师卷)

归纳中心论点

【考点解读】

论点: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全文的灵魂,起统帅全文的作用。

论点要求:鲜明、正确。论点必须表示拥护什么,反对什么。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论点表述:1.语言简练明确,能够统摄全文。2.多用判断句,是完整的句子。

找论点的方法:

一看题目;二看开头、结尾;三看中间;四看论据(看论据用来证明什么观点);五看分论点(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分析并归纳)。

注意语言提示,文中有提示文章论点的词语,提示词语一般是“总之"因此”“总而言之"所以”“由此可见"等。

【命题导向】

议论文是初中阶段考查的比较重要的文体,其三要素之一“中心论点”经常会成为初中阶段大大小小的考试的重点考查对象。因此,知道一些切实可行的归纳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方法,对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本文将针对“如何归纳初中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具体的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讲具体解题思路之前,首先明确一下议论文中常见的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分别如下:

1、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2、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3、用开头小故事引出中心论点。

4、在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提出中心论点。

5、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6、文章未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始终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论述。

初中考查的议论文比较简单,因此,最常见的是1(标题),2与3(开头),5(结尾)这三种提出方式,学生阅读议论文时可优先到这三个位置找。若找不到,再到4或5的类型找。以下是具体的思路。

【典例引领】

勇于突破人生的边界

①“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这是杨絳先生96岁时,于《走到人生边上》一书前言里写的话。从价值的坐标出发,人生边缘的确并不意味着终点。探索人生的价值,关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一个人跋涉的远近,最终取决于能不能突破人生的边界

②有一位大学教授,每逢开学都这样向新生讲述学习的意义:如果把人类截至目前的所有知识围成一个圆,那么每个人的学习经历,就是从圆心向外不断伸展的过程;直到有一天,当顺滑的边缘有了凸起,就意味着稍稍延展了人类知识的边界。正是一个又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凸起,才让知识的圆圈愈加宽广,文明的薪火越烧越旺。在相当意义上,人类文明的拓展,就是一次次重构边界、扩展边界的过程。对个体来说,人生价值的飞跃,又何尝不需要对边界的突破与拓展?

③然而,突破人生边界的关键,往往离不开化茧成蝶般的磨炼。在穿过被称为“海上坟场"的智利合恩角后。船长郭业以诗明志。他“恐惧过、绝望过、崩溃过。但从没有放弃过”,女潜水员徐海燕为了让水下长城的奇观重现于世,打破了平淡生活的“合理设定"。现实中,总有一群人行进在人类活动范围的边缘,勇敢地探素着未知的世界,挑战着生命的极限。数据显示,目前,共有数千人登顶珠峰有数百人进入太空。他们都可谓是人生的突破者。

④突破人生边界,单有冒险品质还不够,尤需蓄积不平凡的坚韧。1953平的青藏高原“远看是山,近走是川”,还是公路交通的空白。被称为“青藏公路之父"的慕生忠带领1200多名筑路军民,用手中的铁和十字镐向世界屋脊徒步进发。有人问起公路的起点,慕生忠把铁锹往地上一戳,喊道:“我们的帐篷搭在哪里,哪儿就是格尔木。”劈开昆仑山,战胜唐古拉,通过怒江上游的黑河,炸开冈底斯山的石峡....如今,格尔木已经成为青海第二大城市,青藏公路也被冠以“天路"之名。可见,只有以一往无前的勇毅和决心攻坚克难,才能创造不朽功勋,书写人间传奇。

⑤哲人有言,一个人生命中的最大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时,发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或许,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扬帆远行的哥伦布,但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双眺望远方的眼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并非由窄变宽、由急变缓的河流更像是奔腾在崇山峻岭间的小溪。与其在看似停滞的人生边界踟蹰不前、哀婉叹息,莫如果敢地迈开脚步,张开双臂去迎接前方的机遇。

⑥在人生的边界上敢于突破、奋勇前行,定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开篇引|用杨绛先生的话,作用又是什么?

【答案】中心论点是:勇于突破人生的边界。引用杨绛先生的话,针对性强,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突破人生边界”的中心论点。

【解析】第一问: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查找。中心论点是表示作者观点的一句完整的话,一般出现在题目、首段、末段三个位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勇于突破人生的边界。第二问:本题考查首段作用。议论文首段常有引出论题或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充当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本文首段引用杨绛先生的话,引出论点:勇于突破人生边界。充当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用名人名言,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方法技巧】

1.分清所议论的问题及针对这个问题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论题和论点)。

2.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3.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论一般位于段首或有标志性词语:首先、其次、第三等。

4.要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有时题目就是中心论点。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5.通过论据来反推论点:论据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分析论据可以看出它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这就是论点。

【实战演习】

古诗文背诵:是负担,还是捷径?

①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14篇增至72篇。有论者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其实,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

②58篇的增加数量确实较多,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背诵数十万字。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孟子》《左传》等40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有些人背诵得更多,如顾炎武、戴震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也有出色的背诵功夫。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说,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王国维则背诵了《西京赋》。

③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④多感官能够帮助背诵。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就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⑤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他们都是通过“听”,记住了这些作品。

⑥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最初的记忆量很小,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滚瓜烂熟,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这些内容在学生的记忆中深深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相关内容的基础。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此早有研究,如乌申斯基就说:“儿童在学习中所学到的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越深,那么,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够越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间有联系的话。”传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每一次都是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一些句子,这些句子作为“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的基础。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就在这里:老师对学生最初的背诵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记得非常牢靠,这些内容记得牢靠了,以后的记忆就容易了。

⑦从这个视角看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能明白,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恰是为了长远的“轻松"打基础。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案】中心论点:古诗文背诵有审美享受的作用,是一种学习的捷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题目是“最美的姿态”,所以论点必然与此相关,然后结合首尾段和文章内容可以判断,开头处“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提炼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古诗文背诵有审美享受的作用,是一种学习的捷径。”

2.下面的材料放在文章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美学家朱光潜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答案】第⑤段。材料写朱光潜回忆幼时读《诗经》,听了多遍后就能成诵大半的事例,能够论证第⑤段“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对应。论点与论据是一致,论据是原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写的是“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与第⑤段“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论点一致。故放在第⑤段合适。

3.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举例论证,举唐宋以来参加科举的考生精读熟背典籍和民国时期学者背诵古代文学作品的例子,具体论证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课标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第②段举“唐宋以来"如顾炎武、戴震”和“梁启超、王国维"的例子,可知的举例论证,具体论证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课标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4.请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首先提出“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的分论点;然后论述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开始小量但熟练的背诵是后面背诵的基础;接着举乌申斯基的言论和传统语文教学的例子,论证本分论点;最后论述老师对学生背诵要求严格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更进一步论证了本段分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第⑥段首先提出“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的分论点;然后论述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开始小量但熟练的背诵是后面背诵的基础;接着举乌申斯基的言论和传统语文教学的例子;最后论述老师对学生背诵要求严格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的分论点。

(2022·浙江衢州·九年级期末)班级开展读报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当网红是年轻人该有的理想吗?

南方日报2021﹣12﹣01

①近日举办的2021亚洲青年领袖论坛上,网络红人李子柒公开表示,“不希望青少年的理想是当网红。”一石激起千层浪,年轻人到底应不应该把网红当作理想?

②曾经,在新华网的一项调查统计中54%的95后选择最向往的新兴职业是主播和网红,引发轩然大波:年轻人为什么如此热爱当网红?这不难理解。坊间常有“网红年收入过亿"的传闻,不久前,郑州某网红主动补缴662.44万元税款,杭州两名网红偷税漏税被罚超过9300万元,更无意中证明了网红是个来钱快又风光的职业。按年轻人的话说:“谁不想躺着赚大钱呢?”

③同时,网红作为一种新业态、新经济,是时代发展的正常产物。就像许多90后曾经脱口而出想当“明星"歌手”一样,不必强求每个人都要当科学家、医生、律师。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可能会向往一些被父辈认为不太靠谱的职业,但随着时间流逝,他们会逐渐修正自己的想法,或证明自我选择的正确性。这些所谓的理想,并不见得一定是时代的悲哀。

④道理如此简单,过来人不会不懂,但为什么还要如此表态呢?

⑤归根结底,网红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职业。回望互联网十几年发展,从文字时代到图文时代,从宽屏时代再到短视频时代,网红们前赴后继,一浪浪被拍在沙滩上。有多少名字成为昙花一现?又有多少追梦人成为背景板?况且,网红也没有想象中那样简单。有调查指出,除了少数头部网红赚得盆满钵满,绝大多数网红都在生存线上勉强挣扎,这样的成功率确实要掂量一下。

⑥另一方面,网红这个行业是有“原罪"的。不可否认,当前网红职业门槛比较低,会跳舞唱歌、玩乐器、讲段子即可,甚至颜值都能算特长之一。不少网红深陷“三俗”怪圈,以恶意炒作、低俗表演吸引眼球,传达的是一种扭曲畸形的价值观。如果年轻人只看到了“风光赚钱”,而没有真正的一技之长,很容易被同质化内容淘汰,被“流量至上”裹挟,滑向“三俗"边缘。

⑦因此,与其问年轻人要不要当网红,不如问他们要当什么样的网红?透过李子柒们的成功不难发现,做一名不被时代淘汰的网红是一件极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一个短视频也许只有短短几十秒,但需要一定的知识或技能作支撑,更需要大量幕后功夫精雕细琢。这凸显了专业、知识的力量,也提醒我们网红只是一种形式,关键还是要有过人的本事,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⑧网红行业是个“秀场”,但也是个“名利场”,尤其要注意对青少年的价值引导。当过来人不希望孩子们当网红,并不是真的阻止,而是在提醒孩子们行业的诱惑与辛酸,让他们更加客观地看待新兴职业。如果理想逃不过“追名逐利”和“怕苦怕累"的毛病,不如趁早打消当网红的念头。

(1)班委把这篇文章转载到了班级论坛,以下是同学们的跟帖,请你参与。

回复时间:2021﹣12﹣0117:56

小邱:我觉得这篇消息很好地反映了当下的现实问题!

回复时间:2021﹣12﹣0117:59

小陈:楼上说错了吧,这篇不是消息,而是(1)_____。

回复时间:2021﹣12﹣0118:02

小何:没错,我赞同小邱的说法。这篇文章的思路清晰:作者由网络红人李子柒的一句话引出话题,然后列举了当网红的优点:(2)_____、(3)_____;接着又从两个方面阐述了(4)_____,一方面是网红的成功率不高,另一方面是(5)_____;最后发表自己的观点:(6)_____。

回复时间;2021﹣12﹣0118:07

小文:这篇文章观点明确,条理清晰,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而且事实论据充分。

回复时间:2021﹣12﹣0118:16

小方:我不赞同楼上的看法。这篇文章确实有大量的论据,可是事实论据相对较少而且笼统。我觉得可以再增加一个事实论据(7)_____,以此来证明——(8)_____。

回复时间:2021﹣12﹣0118:40

小罗:这篇文章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觉得我也可以写类似的文章投稿了。

回复时间:2021﹣12﹣0118:47

小王:看着容易,其实里面有很多门道:首先,你多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比如这篇文章就是关注“网红”这个热门职业对年轻人的影响,引起读者的共鸣。其次,(9)_____;再次,(10)_____;最后,(11)_____。

回复时间:2021﹣12﹣0119:01

小张:感谢感谢,这样我就更有方向了。

回复时间:2021﹣12﹣0119:21

小王:其实我也想当个网红,躺着赚大钱,哈哈~

回复时间:2021﹣12﹣0119:26

小徐:当网红不能仅仅想着自己赚钱,我们还要对社会有贡献。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的那样:“(12)_____"社会价值是理想的精神底色。

回复时间;2021﹣12﹣0119:34

小邱:没错,年轻人应该有怎样的理想?我们可以从名著中汲取养分,比如《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这些不都给我们很好的启发吗?

回复时间:2021﹣12﹣0119:37

小文:是的,我在阅读(13)_____时(14)_____。

回复时间:2021﹣12﹣0119:42

小文:这正是这些经典名著对我们树立理想的意义所在。

【答案】议论文网红是个来钱快又风光的职业同时,网红作为一种新业态、新经济,是时代发展的正常产物。当网红的困难、缺点网红这个行业是有“原罪”的要注意对青少年的价值引导,让他们更加客观看待新兴职业。示例:2016年“香菇蓝瘦"火爆朋友圈,如今早已销声匿迹。示例:网红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职业确立观点正确、鲜明的论点合理选材,搜集支撑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布局谋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进行写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示例一:《傅雷家书》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示例三:《红星照耀中国》示例四:《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示例一:懂得了要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人才,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对应《傅雷家书》)

示例二:懂得了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对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三:懂得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们要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继续前进,建设更好的中国。(对应《红星照耀中国》)

示例四:懂得了青年人眼光要沉,要从根本上做工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对应《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解析】(1)考查文章体裁。阅读文章可知,本文围绕“当网红是年轻人该有的理想吗”展开论述,分析了年轻人向往当网红的原因、网红行业的缺点,最后指出应注意对青少年的价值引导。这是一篇议论文。

(2)考查梳理文章脉络。由第②段中“坊间常有‘网红年收入过亿’的传闻,不久前,郑州某网红主动补缴662.44万元税款,杭州两名网红偷税漏税被罚超过9300万元,更无意中证明了网红是个来钱快又风光的职业"的内容,可概括为:网红是个来钱快又风光的职业。

(3)考查梳理文章脉络。由第③段中“同时,网红作为一种新业态、新经济,是时代发展的正常产物”的内容,可概括为:网红作为一种新业态、新经济,是时代发展的正常产物。

(4)考查梳理文章脉络。通过第⑤段中“归根结底,网红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职业。……除了少数头部网红赚得盆满钵满,绝大多数网红都在生存线上勉强挣扎,这样的成功率确实要掂量一下"和第⑥段中“另一方面,网红这个行业是有‘原罪’的。……如果年轻人只看到了‘风光赚钱’,而没有真正的一技之长,很容易被同质化内容淘汰,被‘流量至上’裹挟,滑向‘三俗’边缘”的内容可知,写的是“道理如此简单,过来人不会不懂,但为什么还要如此表态"的原因,即论述了当网红的困难、缺点。

(5)考查梳理文章脉络。通过第⑥段中“另一方面,网红这个行业是有‘原罪’的”的内容,可概括为:网红这个行业是有“原罪"的。

(6)考查梳理文章脉络。通过第⑧段中“网红行业是个‘秀场’,但也是个‘名利场’,尤其要注意对青少年的价值引导。当过来人不希望孩子们当网红,并不是真的阻止,而是在提醒孩子们行业的诱惑与辛酸,让他们更加客观地看待新兴职业”的内容,可概括为:要注意对青少年的价值引导,让他们更加客观看待新兴职业。

(7)考查补充事实论据。此文的第②、③段均有事实论据证明该段论点,但第⑤、⑥段缺乏事实论据,可从这两段中任选一段,结合该段论点补充事实论据。

示例一:2010年左右,“神马都是浮云"火爆朋友圈,现如今已经无人提及。(对应第⑤段“网红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职业”的论点)

示例二:李天佑又被称为“喊麦第1人”,独特的走红方式让他迅速吸粉无数,但是他没有继续在平台上营造良好的形象,反而是公然传播涉毒歌曲,并且教唆粉丝辱骂他人,争相炫富斗富等,让很多人纷纷脱粉,后来被央视点名后实施跨平台封禁。(对应第⑥段“网红这个行业是有‘原罪’”的论点)

(8)考查与事实论据对应的论点。此题答案要与第(7)题补充的事实论据相对应,以第⑤段或第⑥段的分论点作为答案。

(9)考查写作流程。承接“首先,你多关注社会热点话题"的提示,可回答:要确立观点正确、鲜明的论点。

(10)考查写作流程。此题要与第(9)题的回答进行承接,确立论点后,要搜集支撑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即进行选材。

(11)考查写作流程。此题要与第(10)题的回答进行承接,论点、论据都具备后,要布局谋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进行写作。

(12)考查名言积累。《岳阳楼记》中表明“我们还要对社会有贡献"社会价值是理想的精神底色”的名言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考查名著阅读。此题可从“《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星照耀中国》《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任选一部名著作答。

(14)考查阅读启示。此题答案要与第(13)题选择的名著对应,围绕“这些经典名著对我们树立理想的意义”写出自己得到的启示,具有正能量,分析正确即可。

示例一:懂得了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难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对应《傅雷家书》)

示例二:懂得了我们的人生应当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去度过,不断地去战胜困难,同时战胜自己,为自己喜爱的事业奉献。(对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示例三:懂得了我们要接过长征胜利的接力棒,接续奋斗,接力探索,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和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对应《红星照耀中国》)

示例四:懂得了青年人要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对应《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2021·浙江宁波·九年级期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

①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

②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

③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己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

④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

⑤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

⑥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的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

⑦电视剧《请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