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技术学实验教案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育技术学
实验教案
教师:曹贤中
授课班级:英教201101-03班2013-4T2
实验一多媒体综合教室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多媒体教室的功能与设备配置。
2.了解多媒体教室的构成与设备的连接。
3.掌握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方法。
4.了解视频展示台的作用、工作原理及其结构;掌握视频展示台与扫描仪的用法。
二、实验器材
多媒体计算机、多功能视频展示台、DVD影碟机、录像机、录音机、高清晰度投影机、
大屏幕、视频切换器、调音台、功放机、音箱、话筒(有线/无线)、方正扫描仪、数字
电视等。
三、实验原理
1.多媒体教室
把多媒体设备按线性逻辑连接,集成在一个应用系统中,并具有交互功能,就构成了
多媒体系统(Multimediasystem),多媒体教室是多媒体系统的一种实现方案。
(1)多媒体教室的功能
根据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主要媒体为文本、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录像、动画等的特
点,所以多媒体教室应具备传统教学功能与光学信号、音频信号、视频信号处理功能。
(2)多媒体教室的设备配置与连接
一般多媒体教室的配置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多功能视频展示台、DVD影碟机、录像
机、录音机、高清晰度投影机、大屏幕、视频切换器、调音台、功放机、音箱、话筒(有
线/无线)。其设备连接及信号传递如图所示:
(3)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的设备配置与连接
由于多媒体教室的设备比较昂贵,站用场地大,因此,组建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时,可以
考虑用大屏幕电视机取代高清晰度投影机和大屏幕,这样不但降低了费用,还可以节约场
地。一个普通实验室可以组建十套以上多媒体教室系统,方便学生分组操作,其设备连接
及信号传递如图1-2所示。
图1T多媒体教室设备连接及信号传递
图『2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设备连接及信号传递
2.视频展示台
(1)视频展示台的工作原理
视频展示台又叫实物展示台,它必须配合多媒体投影机或是大屏幕电视机使用,可以将
实物投影或播放出来。
多功能视频展示台是多媒体教室中的重要设备。它将光学信号转换为视频信号输出,主
要用于透明胶片、实物及彩色图文资料的展示;利用其放大功能,可以展示物体的细微结
构;可以直接在写字屏或白纸上书写并投到大屏幕上,以取代传统教学中的粉笔和黑板,
视频展示台的原理与结构如图「3所示。
(2)视频展台的基本组成
视频展台主要包括摄像头(CCD与镜头,是核心部件)、光源(侧光、底光)、台面、
控制键盘、支撑杆、接口(视频输出端子:RGB和VIDEO)、附件(红外线遥控器、计算
机图像捕捉适配器、液晶监视器等)等。
图1-3视频展示台的原理与结构
四、实验步骤
1.多媒体教室设备的连接
(1)观察计算机、视频展示台、扫描仪、电视机、中央控制器、控制面板、分配器等
设备的线路连接。
(2)根据老师讲解的连接原理,依照图3-2所示,拆掉连线重新接线。
2.多媒体教室的使用
(1)开启设备总电源:依次打开中控电源、计算机电源、电视机电源、视频展示台电
源和扫描仪电源。
(2)在控制面板通用控制区按“开关机”按钮(电视机控制钮)按“AV/TV”按钮,选
VGA模式,即可在电视机上显示电脑内容。
(3)打开视频展示台电源,按“输入选择”按钮左边第一个指示灯即可。
(4)在控制面板投影区按亮“数字展台",按“AV/TV”转换按钮,选视频1或视频2
模式,即在电视机匕显示视频展台的内容。
(5)将电视机音量调到最小,再打开计算机的声音播放软件,播放音乐,从电视机上
就可以听到声音,再把音量调到适当大小。
(6)从以下四个方面调节声音。
①电视机“V+”和“V-”按钮;
②中控面板“音量+”和“音量按钮;
③计算机右下角小喇叭;
④播放器音量控制。
(7)根据设备连接图观察各设备信号的连接线的接法,分视频和音频信号两部分进
行。
①视频信号:电脑VGA输出一中控一分配器一显示器、数字电视。
视频展台视频输出一中控一数字电视。
②音频信号:电脑声卡speakout输出一中控一数字电视。
3.视频展台的简单操作
(1)开机
开启设备总电源:打开视频展示台臂手,开机,并打开电视机电源。
(2)灯光选择
在展示台上放置被投影的物体,若是透明的投影片,可打开底灯,若是不透明的实物,
可打开侧灯,观察银幕上的影像效果,根据需要选择测光或底光。
(3)聚焦
可用“聚焦”的“+”或“-”按钮手动调整,也可按下“自动”使摄像头自动调整,
直到影像调清晰。
(4)变焦
按“变焦”按钮的“+”或“-”(有的是“W”和“T”),来调整镜头焦距,使影像
推近或拉远,以改变观看图像的范围。
(5)负片效果
观看负片,可按下“负片”按钮,使其转换成正片效果。
(6)输出模式调整
根据控制面板上的AV/TV模式选择,可控制视频展示台的内容输出并显示在电视机
上。
(7)使用完毕关机:将视频展示台臂手折叠。关闭电视机电源,关闭总电源。
五、实验注意事项
1.多媒体教室使用时注意
(1)在打开功放机前记得先检查功放机音量是否调到最小,如果不是,请先调到最小
再打开功放,以免音量过大烧坏音箱。
(2)在使用完多媒体教室后记得将大屏幕收起,以免屏幕上积灰或被损坏而影响投影
效果。
(3)关闭电源前要先检查投影机是否已经停止工作,如不是要等其完全停止工作后再
关闭电源,否则会严重减少投影机灯泡的使用寿命。
2.对视频展示台要注意
(1)打开视频展示台臂手需要用控制按纽,不能用劲强行拉开。
(2)注意选择输出模式,保证展示内容在电视上山现。
3.使用扫描仪
(1)不要用手摸扫描仪的玻璃平台,并保持其清洁。
(2)初次使用扫描仪一定要先安装驱动。使用扫描软件扫描时要把握好扫描的技术指
标。并注意保存扫描结果。
六、实验与思考
1.一个多媒体教室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设备有哪些?
2.投影仪在多媒体教室中是作为一个显示终端,请思考如果用数字电视机来代替投影
仪的话会有哪些异同?
3.音频系统不经过电视,直接与功率放大器如何连接?
4.视频展示台和投影器的异同点有哪些?
5.扫描仪使用时候的各技术指标的度怎样把握?
实验二教学素材获取与处理
(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实验目的
1.学会利用数码相机或扫描仪扫描图片。
2.了解OCR软件识别文本。
3.知道编辑修改图形图像的基本方法。
4.知道常用的图形图像格式,掌握常用图形图像的格式转换方法。
二、实验器材
硬件环境:多媒体计算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
软件环境:可用Windows98/Me/2000/XP/2003操作系统,图形图像编辑处理工具
可用Photoshop.ACDSee、照片编辑器等软件工具。
三、实验原理
图片加工过程基本上是三部曲,即获取图片素材;进行具体的加工处理;保存加工处理
结果。获取图片素材通常可采用数码相机拍摄和在期刊、书本以及在资料库中找到所需图
片和照片。加工处理是将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输入到计算机和利用扫描仪将需要图片、照
片处理成数字文件。保存加工处理是用图形图像编辑软件对其处理并转换成需要的文件格
式保存;还可将扫描仪扫描出的文本图片利用OCR文字识别软件转换成所需要的文本。
1.素材的获取一一数字照相机的一般使用过程
2.影像素材的处理
拍摄前的设置及控制
操作模式选择
拍摄前的物质准备拍
感光度设定
摄
数字相机准备质量模式选择及
确
存储媒体准备色彩控制认
电池准备驱动模式选择
曝光控制
取景及聚焦
在进行素材获取的过程中,由于自然、人为以及仪器自身的原因,有可能会造成所拍摄
的照片出现如下问题:瑕疵、紫边、红眼、曝光不足,曝光过度等。
紫边:数码相机的紫边是指数码相机在拍摄取过程中由于被摄物体反差较大,在高光与
低光部位交界处出现的色斑的现象即为数码相机的紫色(或其它颜色)。紫边出现的原因与
相机镜头的色散、ccd成像面积过小(成像单元密度大)、相机内部的信号处理算法等有
关。
红眼现象:用数码相机拍摄人像时,有时会出现红眼现象,这是因为在光线较暗的环境
中拍摄时,视网膜上的血管被反射造成的红眼现象。
曝光不足是指曝光量太少,所得影像晦暗,画面暗部没有层次。
曝光过度是指曝光量太多,所得影像泛白,画面高光部分无层次。
这时,通过专门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可以对其进行快速的处理和修复。
四、实验步骤
1、数码相机的使用(演示实验)
(1)熟悉数码照相机。浏览数码照相机的说明书,了解数码照相机的开关、按钮、插
孔等的位置和功能,特别是电源开关、快门、变焦器、取景器、电池盒等主要的功能部
件,必须掌握并能熟练操作。
(2)将存储卡插入数码相机,打开电池盒,装入数码照相机用的锂电或其他电池。
(3)拨动“REC/PI.,AY”模式开关至“REC”(拍摄记录)位置。
(4)打开电源开关。
(5)打开数码照相机的设置菜单,调整数码照相机的拍摄参数,比如相片分辨率、闪
光灯模式、拍摄模式等。
(6)利用取景器或彩色液晶显示器,通过移动变焦按钮进行取景构图。通过移动变焦
按钮景物的变化情况:移向标注“T”端增长镜头焦距,可实现望远功能;移向标注“w”
端缩短镜头焦距,可实现广角功能进行近拍。
(7)对焦距,按下快门按钮进行拍摄。许多数码相机能自动聚焦,也有些相机要半按
快门进行自动测光完成聚焦。聚焦完成后,信号指示灯闪烁就可以拍摄了,将快门完全按
下即可。
(8)看效果。拍摄完成后,拨动“REC/PLAY”模式开关至“PLAY”(播放浏览)位
置,通过显示屏观看拍摄效果,照片拍得不好,可以删掉重拍,这是数码照相机的特点,
也是保证拍摄成功的一个诀窍。
(9)把照片传输到多媒体计算机。数码照相机都有数据传输接口及数据传输线,如:
USB接口、1394接口或RS232接口(鼠标串行接口)等。基本的传输操作步骤:用数据传输
线连接数码照相机和计算机,启动计算机,打开数码照相机的电源,启动照片下载软件,
利用软件下载照片至计算机。如有读卡器则可直接与计算机连接插入存贮卡输出照片。
2、用扫描仪扫描图片
(1)将扫描仪与多媒体计算机正确连接,安装扫描仪的驱动程序。扫描仪与多媒体计
算机的连接方式有EPP并行口USB接口。根据所用的扫描仪接口将扫描仪与计算机正确连
接。
(2)打开扫描仪电源,启动多媒体计算机,打开扫描工作软件。
(3)在扫描工作软件里设置扫描源,也就是设置使用的扫描仪。
(4)将待扫描的图片放入扫描仪。
(5)在扫描工作软件里执行扫描图像的命令,打开扫描工作窗口,进行预扫描,将待
扫描的图像显示在预览框内。
(6)用鼠标选择待扫描图像的区域,设置扫描分辨率、扫描图像类型等参数,执行扫
描命令进行扫描。
(7)编辑修改出现在扫描工作软件编辑区域的图像,执行保存命令,选择一种图像格
式保存刚扫描的图像。
3、用Photoshop处理图片
(1)去除影像中的瑕疵(如斑点
):
修复画罢工以J
O修补工具J
图2T带有瑕疵的图片图2-2修复画笔工具
①打开PhotoshopCS,在“文件”菜单中选择“打开”命令,弹出“打开”对话框,
在实验一素材中打开psi.jpgo
如图2-1所示。
②在此例中选择“修复画笔工具”,如图2-2所示,首先结合Alt键,单击鼠标左
键,在正常颜色地方进行取样,注意取样的时候尽量在离修复点最近的地方取样。
③按住鼠标左键,在要修复的地方进行涂抹。
④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存储”命令,对文件进行存储。最终效果如图2-3所示。
图2-3最终效果图2-4紫边现象非常严重的照片
(2)去除紫边
如图2-4所示,是一张紫边现象非常严重的照片,已经影响到了画面的美感,现要对其
进行处理以恢复正常的照片效果。
①打开PhotoshopCS,在工作区的空白处双击鼠标,弹出“打开”对话框,在实验一
素材中打开ps2.jpgo
②选择“图像”菜单中“调整"一“色相/饱和度”,如图2-5所示。
③在“色相/饱和度”对话框中选择“编辑/蓝色”,如图2-6所示
EAdobePhotoshop
文件电)编辑也)图像9|圉层Q)选择①)演镜①)视图在)SQd)超助国)
M,□自动?模式①)L定界椎Ju匕三二
一C31+L
自动酬&)ShiH+Clrl+L
自动对比度iAlt*Shifl4ClrlfL
R自动颜色ShiftiCtrHB
•田).•Ctrl+M
色彩平御国).Ctrl+B
tl%.亮度/对比度©
晶色相/饱和度Qp.Ctrl*V
去色S)Shi£t+Ctrl*V
名
EK强包®)
。替换领色6)
,可选做包⑹
通道混合国Q);一
渐变映射
色相/饱和度
编辑(E):全图V
色Ctii+~
Ctrl+1
Ctri+2
Ctri+3
健0
CtrM
蓝色Ctrl+5
洋红Ctrl+6
院0
0
□着色9)
回预览(D
图2-5“调整”一“色相/饱和度”图2-6”编辑/蓝色”
④先将饱和度调节为“TOO”,然后适当减弱一下明度,使图像边缘过渡得更加自
然,如图2-7所示,最后保存图片,效果如图2-8所示。
图2-7饱和度调节图2-8最终效果
(3)去除红眼:
下面是一张出现“红眼”现象的图片,如图2-9所示。
图2-9红眼图片
方法一:
①在PhotoshopCS中,打开问题图片,然后选择CS中特别提供的“颜色替换工
具”,如图2-10所示。
②将前景色设置成黑色,或者你所希望的眼睛颜色,如图2T1所示。
图2T0颜色替换工具图2T1设置眼睛颜色
③直接在红眼上点击几下,直到红色彻底被消除。最后保存图片,如图2T2所示。
图2-12最终效果图
方法二:
除了刚才介绍的那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魔棒+饱和度”调整的方式就可以达到
去除红眼现象的效果。
①打开图片,然后在工具栏中选择魔棒工具,如图2T3所示。
图2T3魔棒工具图2T4图2T5“调整"一''色相/饱和度”②然后按
Ctrl+“+”放大图片,适当设置魔棒工具的容差,如默认的“32”,然后在红眼的地方点
击,让魔棒自动选择区域,如图2T4所示。
③选择“图像”菜单中“调整”一“色相/饱和度”,然后选择编辑红色,如图2-15
所示。
④然后将饱和度调节至“TOO”,并且适度调整一下明度,如图2-16所示。最后保存
图片,如图2-17所示。
图2-16饱和度调节图2-17最终效果
(4)处理曝光不足照片
在实验一素材中打开ps3.jpg,如图2T8所示。
图2-18曝光不足照片图2-21调整后的效果
处理曝光不足照片最简单便捷的方式就是通过“图像”菜单“调整/曲线”进行图像曝
光量的调整。对这张照片的调整可以将参数设置为:
首先建立第一个节点,将节点位置移动至“输入207,输出228”,对高光部分进行调
节,如图2T9所示。
输入:|207
输出:|228
图2-19高光部分进行调节图2-20对暗调部分进行调节
一然后建立第二个节点为“输入57,输出119”,对暗调部分进行调节,如图2-20所
O
最终效果如图2-21所示。
(5)处理曝光过度照片
在实验一素材中打开ps4.jpg,如图2-22所示。
图1-22曝光过度照片图2-24调整后的效果图
对于曝光过度的照片,同样可以用曲线进行调整,另外也可以用“图像”菜单中的“调
整一暗调/高光”进行调整,如图2-23所示,最终效果如图2-24所示。
图2-23"调整一暗调/高光”调整
抠取图像,实现图片的合成
(1)打开PhotoshopCS2,选择文件一打开,弹出打开对话框,找到图片“草
地.jpg”、“汽车Ljpg”和“汽车2.jpg"(位置:光盘/图形图像处理/素材/实验一)
并打开。“汽车1”、“汽车2”分别如图2-25和1-26所示。
图2-25汽车1图2-26汽车2
(2)比较两幅图片,“汽车1”的背景为纯白色,只需用魔棒工具便很方便地将背景全
部选中,然后再反选汽车即可;而“汽车2”的背景比较繁杂,不容易对背景操作,则需
使用磁性套索工具直接对汽车操作。
(3)对“汽车1”操作,选择工具箱一魔棒,其所对应的属性栏上的容差设置为默认值
32,如图2-27所示;在白色背景的任意一点单击鼠标,背景被全部选中,如图2-28所
示;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反向命令,汽车被选中;然后将工具切换为移动工具,将选中的汽
车移动至“小草”图片的合适位置,使用编辑一自由变换缩小即可。效果图如图2-29所
/J70
,」©|『句容差:反【回消除锯齿[3连续口对所有图层取样
图2-27魔棒属性栏的设置
齿汽车1.jpg■66.1%(RGB/8)
图2-28用魔棒选中白色背景
(4)对“汽车2”操作,选择工具箱一磁性套索,属性栏上的参数设置为默认,沿着汽
车的边缘拖动鼠标,将会自动建立节点吸附于汽车边缘。如若操作时自动建立节点的位置
不准确,则可单击鼠标左键手动建立节点,有误的节点可使用Delete键删除(操作中若
细节部分不方便处理,可使用导航器面板,将滑块向右拖动,增大图像的显示比例)。最
后结点的终点与起点会合,选区即建立完成。如图2T7所示。同理,使用移动工具,将
选中的汽车移动至“小草”图片的合适位置,并选择编辑一自由变换进行缩小和旋转操
作。效果图如图2-30所示。
图2-29用磁性套索选中汽车
图2-30最终效果图
(5)保存图片,选择文件一存储为进行保存。注意存储时选择所需要的图片格式(如
PSD、JPEG、GIF等格式)。
实验三补间动画的制作
实验目的
1.理解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基本原理。
2.掌握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
3.能进行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o
实验学时
2学时实验原理
1.形状补间动画
(1)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
在Flash的时间帧面板上,在一个时间点(关键帧)绘制一个形状,然后在另一个时间
点(关键帧)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Flash根据二者之间帧的值或形状的变化来
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形状补间动画”。
(2)构成形状补间动画的元素
形状补间动画可以实现两个图形之间颜色、形状、大小、位置的相互变化,其变形的灵
活性介于逐帧动画和动作补间动画二者之间,使用的元素多为用鼠标或压感笔绘制出的形
状,如果使用元件或文字,则必需先“打散”,再变形。
(3)形状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表现
形状补间动画建好后,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变为淡绿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
长长的箭头,如图3T所示。
图3-1“形状补间”动词的表现形式
(4)认识形状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
“缓动”选项:
在“0”边有个滑动拉杆按钮
X
,单击后上下拉动滑杆或填入具体的数值,形状补间动画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取值在1到TOO的负值之间,动画运动的速度从慢到快,朝运动结束的方向加速补间。
取值在1到100的正值之间,动画运动的速度从快到慢,朝运动结束的方向减速补间。
默认情况下取值为0,补间帧之间的变化速率是不变的。
“混合”选项:
“混合”选项中有二项供选择。
“角形”选项:创建的动画中间形状会保留有明显的角和直线,适合于具有锐化转角和
直线的混合形状。
“分布式”选项:创建的动词中间形状比较平滑和不规则。
2.动作补间动画
(1)动作补间动画的概念
在Flash的时间帧面板上,在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放置一个元件,然后在另一个时间
点(关键帧)改变这个元件的大小、颜色、位置、透明度等等,Flash根据二者之间帧的
值的变化所创建的动画被称为动作补间动画。
(2)构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元素
构成动作补间动画的元素是元件,包括影片剪辑、图形、按钮等等。除了元件,文字也
可以作为动作补间动画的对象。但如果是形状,必须把形状“组合”或者转换成“元件”
后才可以实现动作补间动画。
(3)动作补间动画在时间帧面板上的表现
动作补间动画建好后,时间帧面板的背景色变为淡紫色,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
长长的箭头,如图3-2所示。
151015
图3-2“动作补间”动画的表现形式
(4)动作补间动画的属性面板同形状补间动向。
实验内容与步骤
1.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
实例:“樱花节”的形状补间动画
(1)新建文档,设置其背景色和文档大小。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将光盘中的素材图片“樱花1.jpg”、“樱花
2.jpg"、"樱花3.jpg”(光盘/Course/Flash/sucai.rar)导入至库。
(3)选择“图层1”的第1帧,该帧默认情况下为空白关键帧。从库中将“樱花1”拖
放至舞台,该图片与舞台默认大小一致,为550*400像素,此时只需打开对齐面板,使图
片相对应于舞台水平中齐和垂直中齐即可。
(4)选中图片,选择“修改”菜单中的“分离”命令或使用快捷键Ctrl+B,将位图分
离。然后选择椭圆工具,笔触色设置为“黑色”,填充色为无色,在图片中央绘制一个正
圆,如图3-3所示。最后选中椭圆外的内容,按Delete键删除。
图3-3编辑图片
(5)同理,分别在第5、10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将“樱花2”和“樱花3”放置于第
5、10帧,并进行同样的编辑操作。
(6)在第15帧处插入关键帧,将樱花图片的黑色线条去除。
(7)在第35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使用文本工具输入文字”第三届樱花节”,设置文
字的字体、字号和颜色,使文字相对于舞台水平中齐和垂直中齐。然后选中文字,两次使
用Ctrl+B分离文字,文字外边框消失,此时文字被分离为矢量形状。
(8)将鼠标置于第15-35帧中的任意一帧上(第35帧除外),打开“属性”面板,将
:补间”类型设置为“形状”,即可实现樱花向文字的变化。“属性”面板如图3-4所
示。
图3-4形状补间的属性面板
(9)在第45帧处插入关键帧,使樱花变化为文字后可在“第三届樱花节”停留10帧
的时间,不致于一闪而过。然后文字”第三届樱花节”再向“即将开幕”变化。
(10)在第65帧处插入空白关键帧,输入文字“即将开幕",设置文字的字体、字
号、颜色并居中,同样将文字分离两次成矢量形状。最后创建45帧向65帧变化的形状补
间。
(11)在66、67、68、69、70处分别按下F6插入关键帧,选中每一个关键帧对应的内
容,然后在工具箱中的“填充色”中设置不同的颜色对“即将开幕”进行填充。
(12)在第80帧处按下F5插入普通帧,使“即将开幕”延长至80帧。最后保存文
件,并测试影片观看动画效果。该动画的帧的分布如图3-5所示。
图5帧的分布
制作一个庆祝国庆的形变动画
1、创建新文档
执行【文件】I【新建】命令,在弹出的面板中选择【常规】I【Flash文档】
选项后,点击【确定】按钮,新建一个影片文档,在【属性】面板上设置文件大小为
400*330象素,【背景色】为白色,如图3T所示。
图3-1文档属性图3-2插入背景图片
2、创建背景图层
执行【文件】I【导入到场景】命令,将本实例中名为“节日夜空.jpg”图片导入到场
景中,在第80帧处按下F5,加普通帧。如图3-2所示。
3、创建灯笼形状
我们先来画灯笼,执行【窗口】|【设计面板】|【混色器】命令,打开混色器面板,如
图3-3所示设置混色器面板的各项参数。
口线性RGB
如
255
绿
0
瞌
0
ha:100%v*FF0000
图3-3混色器面板设置之一图3-4混色器面板设置之二图3-5画好的灯笼选择工具
栏上的椭圆工具
o
65*40象素。
接着我们来画灯笼上下的边,打开【混色器】面板,按照如图3-4所示设置参数。
选择工具栏上的矩形工具
01
,去掉边线,画一个矩形,大小为30*10象素,复制这个矩形,分别,去掉边线
,以
,在场景中画一个椭圆做灯笼的主体,大小为放在灯笼的上下方,再画一个小的矩形,
长宽为7*10象素,作为灯笼上面的提手。
最后用直线工具
■
在灯笼的下面画几条黄色线条做灯笼穗,一个漂亮的灯笼就画好了。如图3-5所示(为
了能清楚的显示灯笼,可暂时将背景色改为蓝色)。
4、复制粘贴四个灯笼
复制刚画好的灯笼,新建三个图层,在每个图层中粘贴一个灯笼,调整灯笼的位置,使
其错落有致的排列在场景中。
在第20、40帧处为各图层添加关键帧,如图3-6所示。
时间轴售场景1直女),100%
I______________I
图3-6错落有致的灯笼及时间轴面板5、把文字转为形状取代灯笼
选取第一个灯笼,在第40帧处用文字“庆”取代灯笼,文字的的【属性】面板上的参
数:【文本类型】为静态文本,【字体】为隶书,【字体大小】为60,【颜色】为红色。
对“庆”字执行【修改】I【分散】命令,把文字转为形状。如图3-7上半部分所示。
依照以上步骤,在第40帧处的相应图层上依次用“祝”、“国”、“庆”三个字取代
另外三个灯笼,并执行【分散】操作,其结果如图3-7下半部分所示。
一个灯笼被“庆”字取代
图3-7用文字形状取代灯笼形状及文字打散图3-8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6、设置文字形状到灯笼形状的转变。
在“灯笼”各图层的第60帧及80帧处,分别添加关键帧,现在,在80帧处各“灯
笼”图层中的内容为“文字图形”,应该把它们换成“灯笼”。
具体办法可以分别选择第20帧中的“灯笼”图形,再一个个“粘贴”进第80帧中,当
然,你先应该清除第80帧处4个“灯笼”图层中的内容哦!
7、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在“灯笼”各图层的第20、60帧处单击帧,在【属性】面板上单击【补间】旁边的小
三角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形状】,建立形状补间动画,如图3-8所示。
8、测试存盘
执行【控制】I【测试影片】命令,观察本例swf文件生成的动画有无问题,如果满
意,执行【文件】I【保存】命令,将文件保存成“庆祝国庆.fla”文件存盘,如果要导
出Flash的播放文件,执行
【导出】I【导出影片】命令保存成”庆祝国庆.swf”文件。
2.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
实例:“樱花节”的动作补间动画
(1)新建文档,设置其背景色为白色、文档大小为550*400。
(2)插入一个图形元件,命名为“文字”,在这个图形元件的第1帧中输入文字“第
三屈樱花节”,并使文本相对于舞台居中。
(3)回到场景,将“文字”这个元件拖放到图层1的第一帧中,注意“文字”在场景
中的位置,将其先放在白色舞台外的右上角。如3-69所示位置。
(4)在第5帧插入一个关键帧,将文本沿水平方向拖动到舞台上的右上角。如图3-7
所示位置。在这两帧中要注意,元件不能被分离。
第三届樱花节
第三届樱花节
11
图3-6文字的位置(舞台外)图3-7文字的位置(舞台内)
动作补间。“属性”面板如图3-8所示。
(5)选中第1关键帧,在“属性”面板中设置“补间”类型为“动画”,即完成第1
帧到第5帧的
图3-8动作补间的属性面板
(6)在第15帧处再插入一个关键帧,将“文本”图形元件拖移到舞台的中央,然后在
第5帧到第15帧的动作补间,在“旋转”中设置“顺时针”旋转“2次”即可。
(7)在第25帧处插入一个普通帧,使该动画延长至第25帧,最后保存即可。帧的分
布如图3-9所小。
«1n510152025
图3-9帧的分布
实例2:钟表动画的制作
(1)新建文档,设置其背景色为白色、文档大小为550*400,帧频为1。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导入”,将“钟表.jpg”(光盘
/Course/Flash/sucai.rar)导入至库。
(3)插入图形元件,命名为“钟表”,进入图形元件的编辑状态。选中第1帧,将导
入的图上拖放至该元件的第1帧,并使其居中,然后使用直线工具绘制时针和分针,如图
3-10所示。
图3-10钟表
(4)新建“秒针”这一图形元件,在该元件的第1帧匕用直线工具绘制秒针。
(5)回到场景,将“图层1”的名称更改为“表盘”,将“钟表”元件从库中拖放至该
图层的第1帧中,然后在第61帧处插入普通帧延长。
(6)新建图层,命名为“走动的秒针”,将元件“秒针”放置于该图层的第1帧,如
图3-11所示。
图3T1场景中的钟表
(7)更改指针的中心,选中任意变形工具,将指针的中心移至最底端,如图3T2所
Zj'vO
图3-12更改的秒针的中心
注意:这一步非常重要,必须进行中心的更改,才能保证指针正确旋转。
(8)在“走动的秒针”图层的61帧处插入关键帧。设置第1帧到第61帧的动作补
间,并设置顺时针旋转1次。
(9)保存文件,测试影片。
实验四轨迹动画的制作实验目的
1.理解轨迹动画的制作原理。
2.学会创建、设计轨迹动画。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原理
1.什么叫轨迹动画
将一个或多个层链接到一个运动引导层,使一个或多个对象沿同一条路径运动的动画形
式被称为轨迹动画,或又称为引导动画。这种动画可以使一个或多个元件完成曲线或不规
则运动。
2.创建轨迹动画的方法
(1)创建引导层和被引导层一个最基本引导动画由两个图层组成,上面一层是引导
层,它的图层图标为
导层,图标同普通图层一样。,该层的上面就会添加一个引导层,,下面一层是被引
在普通图层上点击时间轴面板的“添加引导层”按钮
•飞
同时该普通图层缩进成为被引导层。
(2)引导层和被引导层中的对象
引导层是用来指示元件运行路径的,所以引导层中的内容可以是用钢笔、铅笔、线条、
椭圆工具、矩形工具或画笔工具等绘制出的线段。
被引导层中的对象是跟着引导线走的,可以使用影片剪辑、图形元件、按钮、文字等,
但不能应用形状。
由于引导线是一种运动轨迹,不难想象,被引导层中最常用的动画形式是动作补间动
画,当播放动画时,一个或数个元件将沿着运动路径移动。
(3)引导线上对象的要求
引导动画最基本的操作就是使一个运动动画“吸附”在“引导线”上。被引导的对象的
中心一定要紧紧吸附在引导线的两个端点上。
实验内容与步骤
轨迹动画的制作
实例:月球绕着地球转
(1)新建文档,设置为默认。
(2)导入光盘中的素材“星空背景.jpg”图片和“自转的地球.swf”的flash动
画。
(3)创建元件:按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按Ctrl+F8,创建“月球”图形元件。选取工
具栏中的椭圆工具,将“笔触色”设置为“无色”,将“填充色”设置为黄色,在编辑窗
口中画一个椭圆,并使其相对于舞台居中。
(4)进入场景1编辑窗口,建立两个图层,由下到上分别命名为“背景”、“地
球”、“月球”,然后给“月球”图层添加运动引导层。如果要查看图层的属性,则可以
选中图层,单击鼠标右键,选中“属性”,即可查看。
(5)将“星空背景”从库中拖放至其对应图层的第1个关键帧中。在属性面板中的将
该图片的大小更改为550*400像素,并使之相对于舞台居中。在第120帧处插入空白关键
帧,使背景延长至120帧。同理将“自转的地球”从库中拖放至相对应图层的第1帧,并
延长至第120帧。
(6)“月球”图层暂不操作。锁定除引导层外的所有图层。选中引导层,选取工具栏
中的椭圆工具进行绘制,在填充色工具栏中按下无色按钮,笔触色设置为白色,在引导层
中画一个椭圆,用变形工具调整大小和角度,使用橡皮擦工具将椭圆擦去一个小缺口,如
图4T所示。并将引导线延长至第120帧。
图4-1引导线
(7)锁定引导层,给“月球”图层解锁,对其操作。根据创建的弓I导线的两个端点来
确定运动的月球的起点和终点,选中第一帧,选取“月球”把它拖到椭圆上的•个端口
(起点),在第120帧上按下F6插入另一个关键帧,再把“月球”拖到椭圆上的另一个
端口(终点)。
注意:月球的中心一定要紧紧吸附在引导线上。
回到第1个关键帧,在其属性面板中的“补间”窗口中选取“动画”,为两个关键帧中
间加入补间。
(8)最后,按Ctrl+Enter进行测试观看动画效果(在生成的SWF文件中引导线是不可
见的)。实例2:滚动的数字
(1)新建文档,设置背景色为淡红色(FF6699)、文档大小为550*400。
(2)创建图形元件:按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按Ctrl+F8,创建图形元件,命名为
“0”。
首先绘制一个椭圆,填充色为白色,无线条色;然后使用文本工具输入文字“0”,设
置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将颜色设置成和背景一样的淡红色);选中文字和椭圆,使
其相对于舞台居中。如图4-2所示。
(3)打开“库”,在“库”中选中图形元件“0”,单击右键,选择“直接复制”命
令,复制生成“1”,然后双击打开图形元件“1”,将数字更改为1即可。其他的数字2-
9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得到。
(4)在“库”中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为“0-9”,将前面所创建的10个图形元件放
置在这个文件夹中,便于管理。
(5)创建影片剪辑元件:按插入/新建元件命令或按Ctrl+F8,创建影片剪辑元件,命
名为“0m”。将图形元件“0”拖放至影片剪辑元件“0m”的第1帧上,然后在第5、
10、15、20帧上分别按下F6创建关键帧。
对这5个关键帧进行不透明度的设置。第1、5、10、15、20帧的Alpha值分别为50%、
75%、100%,75%、50%o得到的效果如图4-3所示。
图4-2数字0图4-3不同Alpha值的数字
(6)同理创建9个影片剪辑元件Im、2m3m、4m、5m、6m、7m、8m、9m。
(7)在“库”中建立一个文件夹,命名为“0m-9n!”,将前面所创建的10个影片剪辑
元件放置在这个文件夹中。
注:如学生操作有困难,则(5)-(7)可以去掉。
(8)回到场景进行动画的制作。首先创建图层,0-6是普通图层,7、8、9三个数字
被同一个引导层引导,形成轨迹动画。图层分布如图4-4所示。
(9)编辑引导层,在引导层的第1帧上使用铅笔工具绘制一条曲线作为引导线,并将
该图层延长至第105帧。引导线如图4-5所示。
起点
图4-5引导线
(10)编辑“9m”:
选中“图层9”的第1个空白关键帧,将“9m”拖放进来,放在引导线的起点上,在第
25帧处插入关键帧,将“9m”放在引导线的终点上(注意元件的中心要紧紧吸附在引导线
上)。如图4-6所示。然后在第50帧处插入关键帧,将数字移动至舞台的右方。如图4-6
所示位置。
图4-6“9m”在第50帧的位置创建补间,在第1和第25帧之间、第25和第50帧之间
设置动作补间,并将旋转设置为顺时针旋转1次。最后将该层的内容也延长至第105帧。
(11)编辑“8m”和“7m”,同第(10)步的方法一样。只是起始帧不同、最后一帧对
象的位置不同。以“8m”为例,使它相对于上一层的“9m”向后延迟5帧,见图4-7的图
层分布图。同时,“8m”在第55帧的位置见图4-9的数字终点位置分布图。
同理,“7m”相对于它的匕层向后延迟5帧,最后一帧对象的位置同样如图4-9所
ZjXo
(12)Om-6m这7个元件实现的是动作补间动画,具体步骤不再叙述。关键是要注意图
层的分夕和各个对象位置的分布。它们的起点位置分布见图4-8所示,终点位置分布见图
4-9所示。
(13)最后保存文件。
r
■图口1510152025303540«5055606570758085
•'%引导层:9•♦□•
9••□"一,''一—>■
♦♦□■
卬7♦•■L1.____________•
r6/・、
r1。c■
05••口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4•♦□)01■
。3♦•口Q[,5____________•
。2•♦口O[■
C?1•♦□OE
p0♦♦口6d)------------------------------------
图4-7图层的分布
C36••□o--------------------------------------------------
0湾口O[・).........------------------------------------*■
Io口,>--------------------
U4••□--------------------------------------------->■
•♦□o--------------------------------------------------------------------------->■
02O-------------------------------------------------------------------------------------------------------->.
01io[•>■_
P0••□Iod11---------------------------------------------------------------------------------------------
ffi«□g哈H4612.0fps3.8s<
2
图4-80m-6m的起点位置分布
图4-90m-9m的终点位置分布
实验小结
轨迹动画制作过程中,如果只有引导层而没有被引导层,那么引导层的图层标志为锤子
图案。其实,没有关联的引导层可以作为辅助线使用,其功能比辅助线更强。引导层中的
对象可以是斜线,也可以是弧线,还可以是一些特殊的形状,生成SWF动画时,引导层中
的对象是看不到的。
实验思考
如果在一个引导层中的同一条运动轨迹,是否可以引导多个图层中物体沿着不同方向移
动呢?
实验五遮罩动画的制作
实验目的
1.理解遮罩动画的制作原理。
2.学会创建、设计遮罩动画。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原理
1.遮罩动画的概念
(1)什么是遮罩
遮罩,顾名思义就是遮挡住下面的对象。
在Flash中,遮罩动画是通过“遮罩层”来达到有选择地显示位于其下方的“被遮罩
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出口合同风险控制协议4篇
- 2025年度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标准范本(海洋工程物资)
- 2025年度国际电子商务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合同
- 2025年度光伏组件出口贸易合同范本(含售后服务)
- 2025年度高新技术公司股权置换居间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害虫灭治无人机技术应用服务合同
- 2025年广西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签订与薪酬福利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芯片销售返点及技术研发支持合同3篇
- 2025年度国土土地资源评估聘用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锅炉炉墙环保材料研发与生产承包合同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含答案)
- 一例蛇串疮患者个案护理课件
- 低压电工理论考试题库低压电工考试题
- 骆驼祥子选择题100道及答案
- 2024年公务员考试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T-GDWCA 0019-2018 辐照工艺操作规范
- 司机考核管理制度
- 出差报销单-中英对照版
- 【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10000字(论文)】
- 腕管综合征课件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通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