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七_第1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七_第2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七_第3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七_第4页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第九章营养状况的评估及生物化学监测习题

一、A型题

1.EAR是下列哪个名词的英文缩写

A平均需要量

B推荐摄入量

C适宜摄入量

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E推荐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2.营养物质的功能不包括下列那一个

A促进伤口愈合

B提高免疫功能

C减少人体能量代谢

D防止周围神经病变

E和肌肉功能有关

3.肠外营养的适应症下列哪个不是

A营养不良

B急性胰腺炎

C严重感染

D休克

E围手术期

4.PN常见的并发症不包括哪个

A气胸

B穿刺部位感染

C导管性感染

D低血糖性休克

E高渗性昏迷

5.血清ALB是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下

降。其正常参考浓度为

A30-35g/L

B25-3()g/L

C<25g/L

D35〜55g/L

E55g/L

6.推荐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的英文缩写是

AEAR

BRNI

CAI

DRDA

EUL

7.某平原地区成年女性lib为lOOg/L,她可以初步诊断为

A轻度贫血

B中度贫血

C重度贫血

D严重贫血

E正常

8.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i-酸性糖蛋白(a1-acidglycoprotein,a「

AGP)、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与ALB、TTR相结合进行分

析,有助于鉴别营养不良和应激状态,称为PINI下列哪个评价标准是错的

A正常参考范围<1

B1〜10轻度营养缺乏

C11〜20中度营养缺乏

D21〜30重度营养缺乏

E21〜35重度营养缺乏

9.小儿佝偻病是那种元素缺乏

A汞

B硒

C锌

D钙

E碘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水溶性维生素

AVitB,

BVitB2

CVitB12

DVitC

EVitE

二、B型题:

共用答案(1-5题)

A核黄素

BVitC

C铁

DVitA

E尼克酸

1.皮炎可由缺乏引起

2.夜盲可由缺乏引起

3.品红色舌可由缺乏引起

4.牙龈出血可由缺乏引起

5.指甲反甲可由缺乏引起

共用答案(6—10题)

A9—29ummol/L

B7-18ummol/L

C13-31ummol/L

D9-22ummol/L

E18—45uminol/L

6.新生儿血清铁

7.婴儿血清铁

8.儿童血清铁

9.成年男性血清铁

10.成年女性血清铁

三、X型题:

1.基础代谢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哪几个是对的

A体表面积

B性别

C年龄

D激素

E环境温度和劳动强度

2.评价营养失调状况的常用的血清蛋白指标有那些

A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N)

B脂蛋白

C白蛋白

D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

E视黄醇结合蛋白

3.基础代谢的测量条件是哪几个

A周围环境温度恒定(18〜25C)

B人处于饥饿(进食后12〜14小时)

C清醒

D静卧

E全身肌肉尽量松弛

4.营养素包括下列那几个

A维生素

B糖类

C蛋白质

D水

E矿物质

5.常用于评价肥胖病的体格测量指标有

ABMI

BWC

C腰臀比

D每天进食脂肪量

E皮褶厚度测量

6.BMI是反映体型、胖瘦程度较敏感的指标,并且与上臂围、皮褶厚度等营养指

标有较好的相关性,我国的标准下列哪些是对的

ABMI18.5〜23.9为正常

BG8.5为体重过低

C24.0〜27.9为超重

D228为肥胖

E230为肥胖

7.维生素缺乏引起各种疾病,下列那些对应是正确的

A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眼干燥症(干眼病)

B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偻病

C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出血症

D维生素B।缺乏病引起的脚气病

E烟酸和色氨酸联合缺乏引起的癞皮病;

8.下列关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正常值那些是对的

AVitCNIOmg

B核黄素>1300ug

C硫胺素lOOug

DVitC3〜lOmg

E烟酸3.0~3.9mg

9.临床营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A在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营养因素所起作用

B在疾病状态下,营养素代谢紊乱所造成的后果、

C各种疾病对营养素的需求和供给方法。

D营养物质的营养价值

E膳食营养的构成

10.测量皮褶厚度可衡量皮下脂肪的消耗状况,是评价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

好的指标。下列评价标准哪些是对的

A正常参考范围为男8.3mm,女15.3mm

B正常范围的80%〜90%轻度体脂消耗

C正常范围的60%〜80%中度体脂消耗

D〈正常范围的60%重度体脂消耗

E〈正常范围的50%重度体脂消耗

四、名词解释:

1.基础代谢率2.要素饮食3.肥胖病4.营养状况的实验室检查

五问答题:

1.营养状况的临床评估通常有哪项方法。

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见病因

3.营养状况评价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4.肠外营养适应症:

第九章营养状况的评估及生物化学监测习题答案

—A型题

1-5ACDCD6-10DAEDE

二B型题

1-5EDABC6-10EBDCA

三X型题

1.ABCDE2.ACDE3.ABCDE4.ABCDE5.ABCE6.ABCDE7.

ABCDE

8.ABE9.ABC10.ABCD

四名词解释

1.基础代谢率:指单位时间内人体每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

2.要素饮食:指经肠胃吸收,从自然食物中提取的营养要素,如氨基酸,葡萄糖,

脂肪,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组成的混合物。

3.肥胖病: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导致体内脂肪聚集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

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4.营养状况的实验室检查:是指借助生化,生理实验手段,发现人体临床营养不足

症,营养储备水平低下或过营养状况,以便较早掌握营养失调征兆和变化动态,及

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五问答题

1.营养状况的临床评估通常有哪项方法。

答:营养状况的临床评估方法通常包括:①病史和营养史调查;②体格测量;③临

床检查;④实验室检测。其中实验室检测是营养状况评价的主要方法,是临床诊

断和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技术平台。

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常见病因

答(1)营养素摄入量不足低蛋白质、低能量膳食和食物短缺是引起PEM的常

见病因。

(2)营养素吸收障碍胃肠道疾病和胃肠切除是引起营养素吸收障碍的重要原

因。

(3)营养素丢失增加如腹泻、呕吐、肠屡、慢性失血、开放性创伤等。

(4)营养素消耗增加如高热、大面积烧伤、外科大手术、骨折、败血症及恶

性肿瘤等使蛋白质-能量代谢大大增加。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常伴有PEM,如糖

尿病、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

(5)其他使用某些药物或物理治疗,如化疗、放疗。

3.营养状况评价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答:营养状况评价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包括:①检测血液中营养成分或

其标志物;②检测尿液中排除的营养成分或其代谢产物;③检测与营养素有关

的血液成分或酶活性;④检测血液、尿液中由于营养素不足而出现的异常代谢

产物;⑤进行负荷、饱和及同位素实验。

4.肠外营养适应症:

答:适用于以下患者:①营养不良;②消化器官或胃肠道疾病导致的胃肠功能

紊乱和障碍,如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短肠综合症等;③高分解代谢状态,如严重

感染,烧伤等;④围手术期;⑤抗肿瘤治疗期间;⑥低体重新生儿;⑦5〜7天以

上不能正常进食者。

第十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一、A型题:

1.黄疸的发生机制不包括()

A.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下

B.红细胞破坏增多

C.胆红素的排泄增多

D.胆道阻塞

E.Y蛋白和z蛋白的遗传缺陷

2.急性黄疸性肝炎可出现的实验结果是()

A.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增多

B.尿三胆试验均阳性

C.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一分钟胆红素减少

D.粪便颜色变深

E.血中结合胆红素显著增加,而未结合胆红素微增

3.不属于肝纤维化诊断指标的是()

A.透明质酸

B.IV型胶原

c.ni型胶原前肽

D.层粘蛋白(LN)

E.干扰素

4.可在传染性肝炎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就急剧升高的血清酣是()

A.乳酸脱氢能

B.肌酸激酶

C.碱性磷酸酶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E.y谷氨酰转移酶

5.胆汁酸主要是下列何者的代谢产物(由哪种化合物生成)()

A.蛋白质

B.脂肪酸

C.胆固醇

D.葡萄糖

E.核酸

6.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

A.红细胞溶解致胆红素产生过多

B.肝细胞内接胆红素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不高

C.新生儿肝细胞Y蛋白缺乏致胆红素摄取能力低下

D.先天性红细胞膜遗传性缺陷

E.母乳中含有孕二醇,对葡萄糖醛酸基转移前有抑制作用

7.胆红素是由下列何者直接转变而来()

A.口卜琳(porphyrin)

B.尿胆原(urobilinogen)

C.血红蛋白(laemoglobin)

D.胆绿素(Ifiliverdin)

E.球蛋白(40bulin)

8.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

A.微粒体

B.线粒体

C.滑面内质网

D.粗面内质网

E.溶酶体

9.不属于肝硬化诊断指标的是()

A.MAO

B.IV型胶原

C.透明质酸

D.层粘蛋白(LN)

E.干扰素

10.胆红素与血浆蛋白质结合的优点是()

A.增加其溶解度便于随尿液排出

B.使它易于进入细胞内储存

C.限制它自由地进入细胞内,以免引起细胞中毒

D.便于随胆汁排出体外

E.改变其生物活性

11.用于诊断骨疾病的血清酶是()

A.乳酸脱氢酶

B.肌酸激酶

C.丙氨酸氨基转移酣

D.碱性磷酸酶

E.y谷氨酰转移酶

12.鉴别黄疸是否因肝癌引起时,首先应考虑测定下列哪一指标

A.A/G

B.AFP

C.Y-GT»

D.AST

E.ALP

13.胆汁酸主要是下列何者的代谢产物(由哪种化合物生成)()

A.蛋白质

B.甘油三酯

C.胆固醇

D.葡萄糖

E.核酸

14.胆道梗阻性病变时,、血清胆汁酸改变正确的是()

A.CA和CDCA浓度增加,但以CDCA为主,CA/CDCA<1

B.CA和CDCA浓度增加,但以CA为主,CA/CDCA>1

C.CA和CDCA浓度增加,但以CA为主,CA/CDCA<1

D.CA和CDCA浓度增加,但以CDCA为主,CA/CDCA>1

E.CA和CDCA浓度减少,但以CDCA为主,CA/CDCA>1

15.肝细胞病变时。下列何种蛋白合成不减少()

A.白蛋白

B.a球蛋白

C.Y球蛋白

D.纤维蛋白原

E.凝血酶原

16.体内生物转化作用最强的器官是()

A.肾脏

B.胃肠道

C.肝脏

D.心脏

E.胰腺

17.正常人血清中的胆红素主要是()

A.结合胆红素

B.未结合胆红素

C.与珠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D.游离胆红素

E.8胆红素

18.反映肝细胞受损、膜通透性增加的血清醮是:

A.GGT

B.ALT

C.MAO

D.CHE

E.ALP

19.胆红素是由下列何者直接转变而来()

A.叶咻

B.尿胆原

C.血红蛋白

D.胆绿素

E.球蛋白

20.使血红素在微粒体中转变为胆绿素的酶是()

A.胆绿素还原能

B.加单氧酶

C.胆绿素氧化酶

D.细胞色素氧化酸

E.过氧化物酣

二、B型题:

A.ALT

B.ASTm

C.ALP

D.LCAT

E.MAO

F.AFP

1.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最敏感的酶学指标是()

2.反映肝脏合成能力的酶学指标是()

3.反应肝纤维化的酶是()

4.反应肝癌的监测指标是()

5.反应肝硬化的醐是()

三、X型题:

1.肝脏功能实验室检查项目组合应遵循的原则是()

A.实验结果能说明肝脏的主要功能和损伤情况

B.实验方法简便

C.方法易于标准化

D.项目越多越好

E.病人痛苦小,经济负担轻

2.所谓直接胆红素是指()

A.与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B.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C.与重氮试剂直接反应的胆红素

D.用加速剂催化后发生重氮反应的胆红素

E.与肝细胞内Y或Z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3.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仅轻度高可见于()

A.胰头癌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黄疸性肝炎

D.原发性肝癌

E.肝脓肿

4.反映肝脏合成能力的血清酶是()

A.ALT

B.y-GT

C.MAO

D.LCAT

E.ChE

5.以肝脏合成能力为基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

A.血清胆红素测定

B.血凝血酉每原时间检测

C.血氨测定

D.血清胆汁酸测定

E.血清蛋白质测定

6.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能合成和分泌除Y球蛋白外的几乎所有血浆蛋白质

B.转化和分解支链氨基酸

C.合成尿素以解氨毒

D.肝脏具有较强的蛋白质储备能力

E.糖原合成作用

7.Theprimaryconjugatedbileacidsincludes()

A.cholyglycine

B.cholytaurine

C.chenodeoxycholytaurine

D.chenedeoxycholyglycine

Edeoxycholyglycine

8.Whichvalueofthefollowingtestswouldbeabnormalinpatientwith

carcinomaoftheliver()

A.y-glutamyltransferase

B.conjugatedbilirubin

C.alkalinephosphatase

D.monoamineoxidase

9.Thefollowingsoccurinhaemolyticjaundice

A.palestools()

B.excessurinaryurobihnogen

C.shortenedredcelllifespan

D-increasedreticulocytecount

E,anunconjugatedhyperbilirubinaemia

10.有关甲胎蛋白(AFP)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主要在胎儿肝脏中合成

B.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明显升高

C.恶性畸胎瘤患者羊水中升高

D.健康成人肝细胞也大量合成

E.慢性活动性肝炎等患者血中也呈中等度升高。

四、名词解释:

1.黄疸

2.肝硬化

3.急性肝炎

4.肝性脑病

5.急性肝功能衰竭

五、问答题:

1.试述胆汁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2.黄疸的形成机制有哪些?

3.简述肝功能实验项目的选择原则与组合?

第十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答案

一、A型题:

1.C2.A3.E4.D5.C6.D7.D8.C9.E10.C11.D12.B13.C

14.B15.C16.C17.B18.B19.D20.B

二、B型题:

l.A2.D3.E4.F5.E

三、X型题:

1.ABCE2.BC3.AB4.DE5.BD6.ACD7.ABCD8.ABCE

9.BCDE10.ABC

四、名词解释:

1.血清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2口mol/L(2mg/dl)时,可出现巩膜、皮肤及粘膜

的黄染,临床上称其为黄疸;若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参考值(17.1umol/L),但

未超过34.2Umol/L,肉眼未见组织黄染,临床上称其为隐性黄疸。巩膜、粘膜或

皮肤中含有较多的弹性蛋白,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因而,巩膜、粘膜或皮肤

易被黄染。黄疸的程度与血浆胆红素浓度有关。

2.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其特点是一种病因或数种

病因反复、长期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后,

肝内结缔组织再生,出现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同时肝内肝细胞再生,形成再生结

节,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形成遭到破坏,形成假小叶。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肝脏逐渐发生变形,质地变硬,临床上称这一生理病理改变为肝硬化。

3.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多见于甲型肝炎和

戊型肝炎,病程的阶段性较为明显。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是一种轻型肝炎,可发生任

一型病毒性肝炎中,由于无黄疸不易被发现,因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引起急性

肝炎的因素常见的有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中毒(药物及化学毒物)和乙醇等

4.肝性脑病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

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肝性脑病常由于严重肝脏疾病

而引起的。以晚期肝硬化最为常见,也包括门-体静脉分流术后,亦可见于重型病

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晚期等。

5.急性肝功能衰竭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导致肝细胞在短时间内

大量坏死或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群。

五、问答题:

1.空腹血清TBA测定①空腹血清TBA测定主要用于肝细胞损害的诊断,其灵

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其他指标。②胆道梗阻(如胆石症、胆道肿瘤)等肝内、肝

外胆管阻塞时胆汁酸排泄受阻,血清TBA增高。③门脉分流,肠道中次级胆酸

经分流的门脉直接进人体循环,使血清中TBA增高。④进食后血清胆汁酸可一过

性增高,此为生理现象。2.餐后2小时血清TBA测定。餐后2小时血清TBA测定对

各种肝病诊断的敏感度优于空腹血清TBA测定。如餐后血清胆汁酸水平不升高,提

示回肠部位有病变或功能紊乱。3.血清胆酸/鹅脱氧胆酸(CA/CDCA)比值

CA/CDCA比值可作为肝实质病变与胆汁淤积性病变的鉴别指标。肝细胞损害时;CA

合成减少,CDCA改变不大,CA/CDCA比值降低,其降低程度与肝损害的严重程度相

平行;阻塞性黄疸时,血清CA增高程度大于CDCA,因而CA/CDCA比值大于1.5。

2.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是由于多种原因使红细胞大量破坏,胆红素生成加

速,超过了肝脏的处理能力,因而引起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血

中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结合胆红素浓度也偶可有轻度增加,尿胆红素阴性,尿

胆素原增多等。

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被破坏,血中未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能力发

生障碍,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多;还可由于肝细胞肿胀,毛细胆管阻塞或毛细胆

管与肝血窦直接相通,导致部分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使血中结合胆红素浓度升

高,尿中胆红素阳性。肠道重吸收的胆素原经受损的肝脏进入体循环,从而尿胆素

原排出增多。

胆红素排泄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受阻,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的压力增大

而破裂,导致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造成血液结合胆红素升高,从肾脏排出体外,

尿胆红素阳性;由于胆管阻塞,肠道胆素原生成减少,尿胆素原水平降低。

3.理想的肝脏实验室检查项目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选择性好的特点。但

目前尚难找出完全符合上述条件的项目,临床上应尽可能选用相对灵敏和特异的实

验室检测项目。选择肝脏实验室检查项目应遵循的原则包括①根据实验项目的性质

和特点,②按临床实际的需要,③结合具体病情及所在医院的实验室条件。

实验项目的合理组合与筛选。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有相对特异性的实验项目,避

免滥检查,选用诊断价值高、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联合项目检测。可遵循的原则

有:一般选用3-5个项目;检查的结果能指示肝脏主要功能和损伤情况;方法简

便,易于标化;病人痛苦小,经济负担轻。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

第十一章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一、A型题

1,肾单位不包括()

A.肾小球B.集合管C.髓祥降支D.髓祥开支E.

近曲小管

2.肾小管的重吸收最重要的部位是()

A.近曲小管B.远曲小管C.髓祥细段D.髓祥粗段E.集合管

3.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达()

A.50LB.80LC.100LD.180LE.300L

4.几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的物质是()

A.肌酥B.氨基酸C.尿素D.谷胱甘肽E.肌酸

5.肾小球可以滤过血浆是依靠()

A.有效滤过压作用B.有效渗透压作用C.易化扩散D.

逆流倍增作用

E.主动转运

6.理想的清除试验是()

A.葡萄糖清除试验B.菊粉清除试验C.BUN清除试验D.

Na+清除试验

E.内生肌肝清除试验

7.关于血肌酢和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酶偶联法测定肌酎特异性高,但价格昂贵

B.尿素的浓度取决于机体氮的分解代谢和肾脏的排泄能力

C.血尿素测定比血肌肝测定能更准确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D.SCr和尿素浓度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E.尿素酶法测定尿素反应专一、特异性强

8.所谓选择性蛋白尿是()

A.肾小管有选择性地重吸收了尿中的蛋白

B.分子量>70000的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及出现在尿中

C.肾小球有选择性地保留了尿中的蛋白

D.分子量<70000的蛋白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及出现在尿中

E.尿蛋白定性阴性

9.高选择性蛋白尿中不存在的是()

A.溶菌酶B.a2-巨球蛋白C.前清蛋白D.82-微球蛋白

E.清蛋白

10.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可靠的指标是()

A.血肌肝B.血尿素C.血尿酸D.尿肌酎E.

内生肌酊清除率

11.正确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的校正公式是()

A.(P/UV)X(1.73/A)B.(UV/P)X(1.73/A)C.(UP/U)X(1.73/A)

D.(UV/A)X(P/1.73)E.(P/UV)X(A/1.73)

12.最能反映肾功能损害程度的试验是()

A.血肌酎测定B.染料排泄试验C.浓缩试验

D.清除试验E.稀释试验

13.某物质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由肾小管全部重吸收的物质清除率是()

A.100%B.1%C.0%D.75%E.5%

14.肾小管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性蛋白尿区别在于()

A.后者尿B2-M及清蛋白均不增高B.后者尿B2-M及清蛋白均增高

C.后者尿中仅B2-M增高D.前者尿中B2-M增高

E.前者尿中以清蛋白增高为主

15.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A.Na+清除率B.肌肝清除率C.尿素清除率D.对氨基马尿酸

清除率

E.菊糖清除率

16.尿素氮测定(二乙酰一眄法)其血清中尿素在氨基硫胭存在下与二乙酰一月亏在

A.弱酸性溶液中生成黄色复合物B.热强酸溶液中生成红色复合物

C.热强酸溶液中生成蓝色复合物D.中性榕液中生成紫红色复合物

E.强碱溶液中生成蓝色复合物

17.尿素氮测定(胭酶法)时,无蛋白血滤液中之尿素经尿素酶作用后可产生

()

A.NAD+B.碳酸钠C.氨D.硫酸钠E.氨基硫胭

18.碱性苦味酸与肌酎的红色反应叫做Jaffe氏反应,有一些非肌酢物质也可产

生JaffE阳性反应,它们叫做非肌酉千色原(noncreatineChromogeas?),下列物

质不属于非肌酎色原但除外的是()

A.胆红素B.果糖C.乙酰乙酸D.丙酮酸E.丙酮

19.肾病综合征时,可出现()

A.血浆清蛋白下降B.尿蛋白阴性C.肾小球滤过功能正常

D.血浆总蛋白正常E.血浆Y-球蛋白相对升高

20.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改变是()

A.增高B.大部分病人正常C.下降D.正常

E.正常或增高

二、B型题

(1〜8题共用备选答案)

A肾小管水、电解质调节功能检查

B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查

C泌尿系统感染

D肾小管酸碱平衡调节功能检查

E肾小管排泌功能检查

F肾小球滤膜屏障功能检查

G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检查

H肾血流量检查

与肾功能检查相对应的项目为

1.尿清蛋白()

2.尿82-微球蛋白()

3.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测定()

4.尿蛋白选择指数()

5.HC03-排泄分数

6.尿比重与尿渗量测定()

7.渗量(透)清除率()

8.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

(9〜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ELISA

B.双缩胭法

C.Jaffe法

D.二乙酰一月亏法

E.紫外分光法(290nm)

下列物质测定的方法是

9.尿素测定()

10.尿酸测定()

11.肌酎测定()

12.尿蛋白测定()

三、X型题

1.肾脏的基本功能有()

A.肾脏是许多的肽类激素和内源性活性物质的降解场所

B.排泄机体代谢的终产物

C.参与胆红素生成

D.分泌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等激素

E.将摄入量超过机体需要的物质和进入体内的外源性异物排出体外

2.下列哪些是肾小球滤过功能评价指标()

A.肾小球滤过率B.尿蛋白选择指数C.HC03-排泄分数

D.滤过分数E.尿酶

3.利用不同物质的清除率可测定肾脏的哪些功能()

A.肾滤过压B.肾小管排泌功能C.肾小球滤过率

D.肾小管重吸收功能E.肾血流量

4.常用于GFR测定的物质有()

A.肌好B.清蛋白C.51Cr-EDTAD.菊粉E.葡萄

5.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电解质调节功能检查的项目是()

A.尿浓缩试验和稀释试验B.氯化铉负荷试验C.肌酎清除率

D.尿比重与尿渗量测定E.渗量(透)清除率

6.可用于肾小球性蛋白尿检查的尿蛋白包括()

A.IgG.IgAB.清蛋白C.a2-巨球蛋白D.82-微球蛋白

E.a/1-微球蛋白

7.关于82-微球蛋白测定()

A.B2-M清除率是鉴别轻度肾小管损伤的良好指标

B.尿液B2-M降低是反映近端小管受损的非常灵敏和特异的指标

C.肾小球滤过后,在远近端小管重吸收降解

D.正常尿液B2-M含量较高

E.分子量仅11800的蛋白质,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

8.常用于临床诊断的尿酶主要有()

A.B-葡萄糖甘酸酶B.丙酮酸脱氢酶C.N-乙酰氨基葡萄糖

首醐

D.乳酸脱氢醵E.丙氨酸氨基肽酸

9.血、尿中尿素测定的方法有()

A.二乙酰一后法B.触偶联法C.次氯酸盐显色法(波氏法)

D.电泳法E.双缩版法

10.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

A.水肿B.血尿C.蛋白尿D.酸碱紊乱E.高血压

11.肾病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表现可见()

A.血尿B.低清蛋白血症C.严重水肿D.严重蛋白尿

E.高脂血症

12.肾小管性酸中毒常见的临床类型()

A.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I型)

B.肾功能衰竭性酸中毒

C.高血钾性全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W型)

D.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H型)

E.混合型或n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四、名词解释:

1.肾小球滤过率2.尿蛋白选择指数3.肾清除率4.排泄分数(Fe)

5.尿低分子量蛋白6.急性肾小球肾炎7.急性肾功能衰竭

五、简答题

1.简述肾清除试验。

2.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试验有哪些?。

3.肾小管和集合管功能检测试验有哪些?

4.与肾脏疾病有关的尿酶有哪些?

5.简述肾病综合症的生化特征。

6.比较测定尿素的两种方法(尿素酶法和二乙酰-月亏法)的优缺点。

第十一章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答案

一、A型题

1.B2.A3.D4.A5.A6.B7.C8.D9.B10.E11.B

12.D13.C14.D15.E16.B17.C18.A19.A20.C

二、B型题

1.F2.G3.G5.D6.A7.A8.G9.D10.E11.C

12.B

三、X型题

1.ABDE2.ABD3.BCDE4.ACD5.ADE6.ABC7.AE8.

ACDE9.ABC10.ABCE1l.BCDE12.ACDE

四、名词解释:

1.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滤液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

2.两种分子量或所带电荷不同的蛋白过筛系数或清除率之比值称尿蛋白选择指数

3.表示肾脏在单位时间内(min)将多少量(ml)血浆中的某物质全部清除而由尿

排出。

4.指尿排出部分(未被重吸收部分)占肾小球滤过总量的比率,通常测定钠的排

泄分数。

5.是一组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在肾近曲小管全部吸收的蛋白。

6.简称急性肾炎,是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为主要

表现,并可有一过性氮质血症的肾小球疾病。

7.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而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严

重损害,泌尿功能丧失,导致急性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

综合征,统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五、简答题

1.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浆中的某些物质通过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处理而排出体

外,这一过程称肾脏对血浆中某些物质的清除或廓清。衡量肾脏清除能力的指标为

肾清除率,测定方法称肾清除试验或肾廓清试验。肾清除率表示肾脏在单位时间内

(min)将多少量(ml)血浆中的某物质全部清除而由尿排出。被测者个体的结果应

以标准体表面积(A)将结果标准化。肾清除试验是反映肾功能最直接、最敏感的

试验。利用不同物质的清除率可分别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对各物质的重吸收

和排泌作用、肾血流量等。

2.主要试验为:肾小球滤过率测定、血肌酊和尿素浓度测定、血清尿酸测定、血

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测定、氨甲酰血红蛋白测定、中分子物质测定和尿蛋白测

定等。

3.肾小管功能测定包括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排泌功能、水、电解质和酸碱调节功

能检查。重吸收功能检查试验包括尿中某物质排出量测定、重吸收率测定、排泄分

数测定和最大重吸收量测定等四类。尿比重、尿渗量、尿浓缩试验和稀释试验、渗

量(透)清除率、自由水清除率是判断肾脏浓缩与稀释功能的指标。H+总排泄量测

定、氯化镂负荷试验和HC03-负荷试验检查是检查肾小管和集合管酸碱调节功能的

指标。

4.正常尿含酶量极少,肾脏疾患时血及肾组织中的某些酶可在尿出现,使尿酶活性

发生改变。目前认为有肾脏疾病诊断价值的尿中的酶有:乳酸脱氢酶(LDH)、碱性

磷酸酶(ALP)、亮氨酸氨基肽醮(LAP)、溶菌酶(LYS)、8-葡萄糖昔酸酶(B-

Glu)、N-乙酰-8-氨基葡萄糖甘酶(MAG)、丫-谷氨酰转肽酶(丫-GT)、丙氨酸

基肽酶(AAP)等。

5.(1)大量蛋白尿。>3.5g/24h,是NS的标志。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对蛋白

质的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滤过屏障发生异常所致。

(2)低蛋白质血症。主要是清蛋白浓度降低。主要因血浆中清蛋白从尿中大量丢失

所致。

⑶高脂蛋白血症。血浆LDL和VLDL升高,HDL浓度正常或降低,脂质异常通常与

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的程度有关。

(4)其他。水肿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一般与低蛋白血症程度呈正相关;因血浆中凝

血因子浓度增高,抗凝因子减少而处于高凝状态。

6.(1)尿素腋法:利用尿素酶水解尿素生成镂盐,钱盐可用纳氏试剂显色、酚一次氯

酸盐显色或酶偶联反应显色。尿素酶法的优点是反应专一,特异性强,不受尿素类似

物的影响,易于自动化分析,缺点是受体液中氨的影响。

(2)二乙酰-月亏法:尿素与二乙酷-胎?在强酸加热条件下,生成粉红色的二嗪化合物

(FeAfom反应),在540nm比色,颜色的深浅与含量成正比。本法灵敏度高,呈色稳定;

缺点是反应不专一,加热时异味较大。

第十二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试题

一、A型题

1.心肌肌原纤维粗肌丝的结构成分是()

A肌动蛋白

B肌凝蛋白

C原肌球蛋白

D肌钙蛋白

E肌红蛋白

2.关于心脏血液供应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供应丰富

B血液灌注主要在收缩期进行

C动-静脉血氧分压差大

D冠脉舒缩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

E心内膜下区域易缺血

3.有关危险因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危险因素即病因,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

B危险因素高增加患病可能性

C同一疾病可能有多种危险因素

D危险因素对疾病早期诊断有参考价值

E危险因素对疾病的预防有重要价值

4.相对危险度高的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危险因素是()

ATC

BTG

CHDL-C

DLDC-C

ETC/HDL-C

5.目前公认最有价值的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状态危险因子是()

A白介素-6

BE-选择素

CP-选择素

D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EC反应蛋白

6.C反应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错误的是()

A促进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

B促进单核细胞迁入内皮下层形成巨噬细胞

C促进泡沫细胞形成

D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越有预测价值

E增强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的表达和活性

[本题答案]D

7.LD,同工酶的四聚体组成为()

AH4

BH3M

CH2M2

DHM3

EM4

8.胞浆中CK的同工酶有几种()

A2

B3

C4

D5

E6

9.人体内含CK最多的组织是()

A脑

B肝

C心肌

D骨骼肌

E肾

10.人体内CK-MB占总CK比例最高的组织是()

A脑

B肝

C心肌

D骨骼肌

E肾

11.下列心肌标志物中半寿期最短的是()

AMb

BCK-MB

CcTnI

DAST

ELD

12,下列心肌标志物分子量最小的是()

AMb

BCK-MB

CLD

DcTnT

EAST

13.CK-MB有几种亚型()

A2

B3

C4

D5

E6

14.下列关于肌红蛋白叙述错误的是()

A是横纹肌组织特有的一种蛋白质

B含有与氧不可逆结合的亚铁血红素

C分子量为17.8kD

D存在于胞浆中

E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较早释放入血

15.下列心肌标志物血中升高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AMb

BCK-MB

CcTnl

DGPBB

EAST

16.下列心肌标志物分子量最大的是()

AMb

BCK-MB

CLD

DcTnl

EAST

17.肌钙蛋白由几种亚单位组成()

A2

B3

C4

D5

E6

18.正常成人心肌中LD同工酶谱为()

ALD,>LD2>LD3>LD4>LD5

BLD2>LDI>LD3>LD4>LD5

CLD3>LD1>LD2>LD“>LD5

DLD4>LD3>LD2>LDj>LD5

ELD5>LD2>LD।>LD3>LD4

19.可用于微小心肌损伤诊断的标志物是()

ACK-MB

BAST

CLDj

DFABP

EcTnT

20.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后,血中增高幅度最大的是()

ALD

BAST

CCK-MB

DcTnT

ELD1/LD2

21.公认AMI确诊标志物为()

ACK

BMb

CAST

DCK-MB

EcTnT

22.公认AMI早期诊断标志物为()

ACK

BMb

CAST

DCK-MB

EcTnT

23.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佳的血清酶指标是()

AAST

BASTm

CALT

DCK-MB

ELDi

24.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3h内血清中可检测到升高的醵是()

ALD

BAST

CGPBB

DCK-MB

EALT

25.最具心肌特异性的标志物是()

ACK-MB

BGPBB

CcTnl

DcTnT

EFABP

26.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最常使用哪类抗体()

A抗巨CK1抗体

B抗线粒体CK抗体

C抗CK-B亚基抗体

D抗CK-M亚基抗体

E抗巨CK2抗体

27.心肌标志物检受溶血测影响大的是()

AAST

BCK

CMb

DcTnT

EFABP

28.急性心肌损伤后,血中最早回复至正常水平的是()

ACK-MB

BMb

CLDi

DcTn

EAST

29.关于B钠尿肽(BNP)即脑钠肽的说法错误的是()

ABNP是仅由脑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

BBNP升高程度和心衰严重程度相符合

CBNP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DBNP是呼吸困难病人将来发生CHF的较强的预示因子

EBNP起排钠,利尿,扩张血管的作用

30.心肌梗死时,血清中哪种酶最先升高()

ACK-MB

BLD)

CAST

Da-HBDH

EGPBB

31.胸痛发作2h疑为急性心肌梗死者,应检测的心肌标志物是()

ACK-MB

BMb

CcTnT

DAST

ELD(

32.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子,有意义的血清CRP水平是()

A<1.Omg/L

B1.0~1Omg/L

C10~20mg/L

D20~30mg/L

E>30mg/L

二、B型题

(33~34题共用备选答案)

AAST

BLD

Ca-HBDU

DCK-MB

EGPBB

33.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出现升高的血清酶是()

34.急性心肌梗死时,血中升高持续时间最长的血清酶是()

(35~36题共用备选答案)

ALD2>LD।>LD3>LD4>LD5

BLD5>LD1>LD2>LD3>LD4

CLD3>LDi>LD2>LD4>LD5

DLD1>LD2>LD3>LD4>LD5

ELD4>LD1>LD2>LD3>LD5

35.正常成人血清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

36.急性心肌梗死发作12h后血清LD同工酶电泳结果为()

二、X型题

37.动脉粥样硬化脂质危险因子包括()

ATC升高

BTG升高

CLDL-C升高

DHDL-C升高

ELp(a)升高

38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

A稳定型心绞痛

B不稳定型心绞痛

C变异型心绞痛

D非Q波心肌梗死

EQ波心肌梗死

39.可作为AMI诊断标志物的是()

A肌红蛋白

B血管紧张素转换的

C脂肪酸结合蛋白

I)糖原磷酸化酶

E肌酸激酶

40.B钠尿肽(BNP)即脑钠肽()

A是仅由脑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

BBNP升高程度和心衰严重程度相符

CBNP对CHF有很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DBNP是呼吸困难病人发生CHF较强的预示因子

EBNP仅在CHF时升高

41.以下指标中可作为AMI诊断标志物的是()

A肌红蛋白

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C脂肪酸结合蛋白

D酸性磷酸醐醐

E肌酸激醐

42.cTnl测定可用于()

A评估心肌梗死面积

B慢性肾功能衰竭血透患者预后评估

C诊断微小心肌损伤

D骨骼肌损伤的诊断

E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43.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同工酶的干扰因素包括()

ACK-BB

BCK-MM

CCK-Mt

D1型巨CK

E2型巨CK

[本题答案]ACDE

44.可作为观察溶栓疗效的心肌标志物是()

ALD

BCK-MB

CcTnT

DAST

EMb

45.CK-MB升高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时,应排除()

A骨骼肌疾病及损伤

B脑疾病及损伤

C甲状腺功能低下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分娩

四、名词解释

1.危险因素

2.hs-CRP

3.心肌损伤标志物

4.CK-MB百分相对指数

五、问答题

1.试述hs-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2.试述推荐Mb为心肌损伤早期标志、cTnT或cTnl为确诊性标志的理由。

3.试述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原则。

4.试述B钠尿肽的来源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

5.试述推荐测定NT-proBNT取代BNP测定的理由。

第十二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试题答案

一、A型题

1.B2.B3.A4.E5.E6.D7.A8.B9.D10.C

11.A

12.A13.A14.B15.C16.C17.B18.A19.E20.B21.E

22.B

23.B24.C25.C26.D27.A28.B29.A30.E31.B32.B

二、B型题

33.E34.B35.A36.D

三、X型题

37.ABCE38.BDE39.ACDE40.BCD41.ACE42.ACE43.ACDE

44.BCE45.ACE

四、名词解释

1.危险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的体内、行为和环境因素。这些

因素并非等同于病因,亦不能作为疾病诊断指标,但对该疾病是否发生及病变进程

和预后评估,有高的预测价值。

2.hs-CRP:即高敏C反应蛋白或超敏C反应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是由多种

致炎因素刺激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而产生,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炎性病理过程。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炎症过程,只有检测到CRP轻度升高的状态才有价值。因

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