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调查与整 理课件_第1页
第二章 调查与整 理课件_第2页
第二章 调查与整 理课件_第3页
第二章 调查与整 理课件_第4页
第二章 调查与整 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计学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节统计整理主要内容第二章调查与整理

学习本章的目的在于掌握各种调查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调查方案的设计,分配数列的种类及编制;并能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采用适当的调查方法搜集资料,运用统计图表显示统计资料。本章学习目的第二章调查与整理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统计调查的种类、调查方案的主要内容,各种调查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统计分组的种类和方法,组距数列的编制.

难点:各种调查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在组距分组中,关于组限的划分方法及应用、组距和组数确定、组中值的计算.第二章调查与整理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具体地搜集原始资料的过程。原始资料:是指向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加工、汇总、整理、需要由个体过度到总体的统计资料。统计调查的要求:准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提供统计资料是对整个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具体到统计调查阶段,其内容具体是:一、统计调查的含义及要求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准确性:指统计调查所搜集的资料必须准确可靠,符合实际情况。及时性:及时完成各项调查资料的上报任务,从时间上满足合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求。全面性:按调查计划的规定对反调查的单位和项目的资料,毫无遗漏地进行搜集。系统性:是指搜集资料有条有理,不能杂乱无章,应便于整理、便于汇总资料。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

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

调查项目4321

5二、统计调查方案

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调查目的

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一)调查的目的调查的目的是指调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①解决实际中最为迫切的问题②制定和检查计划的需要③把需要和可能联系起来(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是指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即统计调查的总体范围。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调查单位:调查项目的承担者。调查单位在全面调查时就是总体中的所有总体单位;在非全面调查时仅是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报告单位:负责提供或填报统计资料的单位。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三)拟定调查项目调查项目:指根据调查目的所确定的具体的调查内容。它可解决向调查单位调查什么,它是调查方案的核心部分,一般以调查表或调查问卷的形式表现出来。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1.调查表:把各个调查项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定的表格上就构成了调查表,①调查表的结构表头表体

表脚②调查表的形式

单一表

一览表

第一节统计调查实例见下页第二章调查与整理表体

表脚表头第二章调查与整理调查问卷概念:是调研人员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来的、由一系列问题和备选答案以及其他辅助内容所组成的,用书面形式了解被调查者的反映和看法、以此获得所需资料的载体。2.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结构:调查问卷标题封面信或前言或卷首语指导语或填写说明

调查内容编码

作业证明记载

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四)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调查时间: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期或时点。调查期限:是指进行调查工作的起至时间,包括搜集资料到报送资料整个工作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五)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1.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及调查人员的配置2.调查的方式方法3.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宣传、培训、试点、文件印刷等4.调查经费的预算和开支办法5.调查资料的报送方法6.调查成果的公布时间等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一)统计报表统计报表的含义:是按照统一的表式和要求,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方式。统计报表的特点:统一性、全面性、周期性、可靠性。统计报表的种类: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三、统计调查的方式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原始记录:是基层单位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生产和经营活动所进行的第一手记录。统计台帐:根据统计核算工作的要求,利用一定的表格形式将分散的原始记录资料按时间顺序集中记录在一个表册上整理。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20年能源名称:计量单位:年初库存: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消费量总计本月

累计

其中:生产用本月

累计

非生产用本月

累计

购进量实物量本月

累计

金额(千元)本月

累计

期末库存本月

折标系数本月

累计

工业企业能源统计台帐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二)普查普查的含义: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凋查。普查必须注意的问题:

①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②规定统一的普查期限③规定统一的表式和内容普查的适用范围:普查一般用于国民经济中重大问题,国家迫切需要了解的情况的调查,不宜经常使用。普查的局限性:费用大,时间长,需全社会多方广泛配合,参与与支持,所以不宜经常使用。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三)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指在调查对象中选取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以了解总体的基本情况。(四)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选择一部分代表性的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用以了解总体的一般情况。(五)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用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科学方法。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统计调查的种类(一)按照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二)按照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

.(三)按照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

.(四)按照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

经常性调查一次性调查

统计报表专门调查直接观察法报告法询问法实验法四、统计调查的种类第一节统计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第二节统计整理统计整理的概念: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对调查所取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加工、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得出能反映总体现象的综合数字资料的工作过程。一、统计整理的概念与步骤【例1】某班50名学生,调查其考分资料如下:7765835668709965737288667463718462528078847981645882766273758979616554928673685169647863766872778176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

上述分数(原始资料)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无规律的,不能反映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学习成绩的分布情况。将以上资料按成绩分组整理得下表。按成绩分组(分)学生人数(人)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51518102合计50第二节统计整理由表2-1可见,整理后的学生成绩资料,较整理前的成绩资料明显要条理化、系统化,而且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学生学习成绩的分布情况。第二章调查与整理编制整理方案统计资料的审核统计资料的分类汇总统计资料的审核编制统计图表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

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统计分组的含义: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成若干个不同性质或类型的组成部分。统计分组的作用①划分现象的类型②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③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二、统计分组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③例1:2009年某市百货商店资料如下表。按商品零售额分组商店数(个)商品流通费用率(%)1000以下1000-20002000-30003000-40004000-50005000-60006000-70007000以上504060704228151011.210.49.57.76.45.95.25.0从上表资料可以看出,商品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零售额之间的依存关系是,商品流通费用率随着商品零售额的增加而增加。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使用年限机床数(台)年平均维修费用(元)224703552044690567006578783840921080合计27—简单直线相关分析③例2某企业机床使用年限及年维修费用资料如下表。通过分组可以发现,年维修费用随着机床使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第二章调查与整理分组前分组后42%25%统计分组作用示意图33%第二章调查与整理2.确定分组的形式或种类(1)根据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按品质标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标志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按照反映事物数量特征差异的标志进行分组。第二节统计整理(二)统计分组的方法1.分组标志的选择选择分组标志就是要确定分组的标准或依据,它是统计分组的核心问题。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例1】可以同时选择学科、学制、性别三个标志对某大学学生进行分组:理工科学生文科学生本科本科男生男生女生女生专科专科男生男生女生女生第二节统计整理(2)按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简单分组复合分组简单分组:对总体按照一个标志进行分组。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例2】企业按经济类型及隶属关系分组

(1)国有企业

①中央企业②地方企业①市属②县属③城镇街道④乡镇企业(2)集体企业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3)分组体系:按照一系列标志对同一总体分别进行分组而结合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分组整体。平行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所形成的体系。

复合分组体系:对同一总体进行复合分组所形成的分组体系叫复合分组体系。【例3】对某校学生总体进行分组:学生按年级分组:一年级二年级

学生按性别分组:男生女生

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分配数列:指将各组的组别与次数(或频率)依次排列而形成的数列。(二)分配数列的种类分配数列属性分配数列变量分配数列单项数列组距数列等距数列异距数列三、分配数列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1.属性分配数列:按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例4】

2009年某地区人口的性别分布资料性别人数(万人)比率(%)男性1198.051.94女性1108.648.66合计2306.6100.00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2.变量分布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按家庭人口分组(人)家庭户数(户)比率%1234568181068030103.177.4542.0631.2511.903.97合计252100

学习成绩(分)人数(人)60以下60~7070~8080~9090~100215304310合计100【例5】【例6】组距数列单项数列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单项数列:按照每一个变量值分别列组所形成的数列。它一般多在变量值较少时使用。如例7

日产量(件)

工人数(人)

比率(%)9124.00103812.67116521.67128528.33136020.00143010.0015103.33

合计300100.00【例7】某厂工人日产量分组表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组距数列:按照变量的每个取值区间分别列组所形成的数列。它一般适用于变量取值很多,不便于一一列举分组的变量。学习成绩(分)人数(人)比重(%)60以下

60-7070-8080-9090-100181522421630448合计50100【例8】某班学生按统计学考试成绩分组资料如下表。(等距数列)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资产总额(万元)企业数(个)比重(%)1000以下80036.171000-4000120054.254000-400002009.0440000及以上120.54合计2212100.00【例9】某地区工业企业根据资产总额分组资料如下表。(异距数列)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当变量值的变动较均匀,总体的分布趋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可参照美国统计学家斯特吉斯(H.ASturges)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分组的组距和组数。组数=1+3.322㏒n.(n为变量值的个数)

组距=全距/组数=全距/(1+3.322㏒n)为了计算方便,组距宜取5或10的倍数。确定组距和组数

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确定组限A.对于连续型变量来说,相邻的组限必须重叠,遵循“上限不在内”原则;B.对于离散型变量,相邻组的组限可以断开,也可以重叠。当相邻组的组限断开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相互衔接。当相邻组的组限重叠时,必须遵循“上限不在内”原则。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组中值组中值:指各组变量范围的中间数值。其计算方法为:当上下限都有时:当只有下限时:当只有上限时: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钟型分布:指中间变量值分布的次数多,两端分布次数少。

A.对称分布B.偏态分布正偏(右偏)负偏(左偏))三、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2.U型分布:两头分布的次数多,中间分布的次数少。【例10】某地区不同年龄人口死亡率资料如下图。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3.丁型分布: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增多,或次数随着变量值的增大而减少。如价格与需求量、供应量。反丁形正丁形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一)统计表把经过大量调查得来的数字资料加以系统化,填列在一定的表格内,就形成了统计表。1.统计表的构成总标题横行标题(主词)纵栏标题(宾词)数字资料四、统计表和统计图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比重(%)第一产业35477

10.6

第二产业15695846.8

第三产业14291842.6

合计335353100.00横行标题(主词)

纵栏标题(宾词)数字资料

【例12】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三次产业划分资料总标题

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2.统计表的种类按主词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分组表简单表:总体未经任何分组,仅罗列各单位名称或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表格。

市名人口数(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北京16339006.2天津1115

5018.28

上海1378.8612001.16重庆

28164111.82

【例13】2007年我国直辖市资料如下表。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年份原油产量(亿吨)发展速度(%)20011.64——20021.67101.8320031.7101.8020041.75102.9420051.81103.4320061.84101.6620071.87101.1020081.90101.6020091.8996.90【例14】我国历年原油产量资料如下表。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简单分组表: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所构成的表。

【例15】

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按轻重工业分组资料如下表。按轻重工业分工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轻工业28277.1816.3重工业66303.85

19.6合计94581.03—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比重(%)第一产业35477

10.6

第二产业15695846.8

第三产业14291842.6

合计335353100.00【例16】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三次产业划分资料如下表。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复合分组表: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结合起来进行重叠分子直形成的统计表。

按技术等级、性别分工人人数(人)工资总额(元)一级工男女二级工男女

…八级工男女合计【例17】某企业工人按照技术等级和性别分组资料。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

按年级性别分组

人数一年级男生女生二年级男生女生三年级男生女生四年级男生女生1200700500150085065020001200800260016001000合计7300【例18】对某学院学生按年级性别分组资料如下表。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3.统计表的设计①总标题既要能说明表的内容,又要简明扼要、确切;②表中的指标要注明计量单位;③统计表内上下各栏的数字的位数要对齐,同类数字要保留有效的统一位数,没有数字的空格,应以短横线填满;④统计表左右两端不封闭;⑤对需要进一步说明,解释的问题,可在表的下面注明。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二)统计图1.直方图(条形图Barchart

)【例19】某班有50名学生其统计学成绩资料如下表。考试成绩(分)人数(人)比重(%)50-6051060-70112270-80173480-90112290-100612合计50100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某班50名学生统计学成绩直方图第二节统计整理单式条形图:第二章调查与整理按零件数分组(个)频数(人)频率(%)105~110110~115115~120120~125125~130130~135135~140358141064610162820128合计50100【例20】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表。第二章调查与整理

10511011512012513013514015301224918612600%频数(人)

日加工零件数(个)第二章调查与整理复式条形图: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形为一组代表一个大项目,用每组中的各个条形表示大项目中的小项目,并根据条形长度来比较数字大小的图。2008年某公司下属三个子公司利润额对比图第二章调查与整理2.折线图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某地区商业企业销售收入次数分布折线图【例21】某地区商业企业销售收入次数分布折线图。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例22】某企业历年产品销售量资料用折线图表示.销售量(万箱)02468030405060708年份第二章调查与整理3.曲线图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4.圆形结构图(饼形图Piechart

):用圆形及圆内扇形的面积来表示各类别频率的图形。

某市居民关注不同类型广告的人数构成图第二节统计整理【例23】某市居民关注不同类型广告的人数构成资料。第二章调查与整理5.茎叶图由“茎”和“叶”两部分组成,按“茎”把一组数据分为若干行,“茎”相同的数据分在同一行;(2)图形是由数据构成的;(3)以该组数据的高位数作为茎,低位数(尾数)作为叶,树茎一经确定,树叶自然地长在树茎上了。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某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茎叶图10788

3110223457778889

13120012233334445566777889

22130133445799

10树茎树叶(个位)

数据个数【例24】某车间生产工人日加工零件数资料如下图。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例21】一项女性通常在多大年龄结婚研究中,列出某地区在一周内申请结婚的37位女性的年龄(并非是第一次结婚),资料整理成茎叶图,如下图所示。19

22233334445555667779993000113347

4046

569

62

树茎树叶(个位)

数据个数1219321第二节统计整理第二章调查与整理返回

第二章结束谢谢!EndofChapter2第二章调查与整理返回

思考与练习题一、思考题(简答题)

二、单项选择题

三、多项选择题

四、填空题

第二章调查与整理1.什么是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2.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3.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有何区别和联系?5.简述三种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6.说明单项式分组和组距式分组的适用条件和特点,并各举一例。7.从调查单位的选取和调查的目的两方面说明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并各举一例。

一、思考题

第二章调查与整理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某机械工业系统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是()A.调查期限B.调查时间C.登记期限D.标准时间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第二章调查与整理3.对全国各铁路交通枢纽的货运量、货物、种类等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铁路的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A.这些单位举足轻重B.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C.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很大比重D.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绝大比重4.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第二章调查与整理5.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是以()A.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B.调查组织的规模大小来划分C.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来划分的D.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的6.对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